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选择题总结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选择题总结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选择题总结

1. 净化气态污染物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C )

A .吸附法

B .燃烧法

C .吸收法

D .催化转化法

2. 影响燃烧过程的“3T ”因素是指(A )

A .温度、时间、湍流

B .理论空气量、空气过剩系数、空燃比

C .温度、时间、空燃比

D .温度、时间、空气过剩系数

3. 降低燃料中的氮氧化物转化成燃料NOx 不明显的燃烧器是( A )

A .强化混合型低NO x 燃烧器;

B .分割火焰型低NO x 燃烧器;

C .部分烟气循环低NO x 燃烧器;

D .二段燃烧低NO x 燃烧器。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城市的空气污染有时夜间比白天更严重

B .山区中低位置的污染源会造成山坡和山顶的污染

C .增加烟囱的高度会造成山区被风污染

D .只要增加烟囱的高度就不会造成山区污染

5. 用公式%100112????? ?

?-=c c η来计算除尘效率的条件是( D ) A .适用于机械式除尘器 B .适用于洗涤式除尘器和过滤式除尘器

C .适用于静电除尘器

D .适用于漏风率δ=0的除尘装置

6. 当粉尘的粒径大于滤袋纤维形成的网孔直径而无法通过时,这种除尘机理称为( A )

A .筛滤

B .惯性碰撞效应

C .钩住效应

D .扩散效应

7. 用袋式除尘器处理180℃高温的碱性烟气,应选择比较合适的滤料是(B )

A .聚酰胺尼龙

B .玻璃纤维

C .耐酸聚酰胺

D .不锈钢纤维

8. 工业上用来衡量催化剂产生能力大小的性能指标是( A )

A .催化剂的活性

B .催化剂的比活性

C .催化剂的选择性

D .催化剂的稳定性

9. 应用最广而有最有代表性的排烟脱硫方法是( A )

A .石灰/石灰石法

B .钠碱吸收法

C .活性炭吸附法

D .催化氧化和催化还原法

10. 活性炭吸附法净化SO 2烟气,对吸附有SO 2的活性炭加热进行再生该方法属于( A )

A .升温再生

B .吹扫再生

C .置换脱附

D .化学转化再生

11. 在汽车尾气净化中三元催化剂是( C )

A .Pt-Pd-Rh 等三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催化剂

B .由活性组分、助催化剂和载体构成的催化剂

C .能同时促进CO 、NO X 、和碳氢化合物(HC )转化的催化剂

D .由Ceo 2 、La 2O 3 和 y- Al 2O 3组成的催化剂

12. 净化铝电解厂烟气通常采用的吸附剂是( A )

A .工业氧化铝粉末

B .氧化钙

C .氢氧化钙

D .活性炭

13. 活性炭吸附法净化SO 2烟气,对吸附有SO 2的活性炭加热进行再生该方法属于( A )

A .升温再生

B .吹扫再生

C .置换脱附

D .化学转化再生

14. 不能使用催化剂转化法净化的气态污染物是( C )

A .SO 2 、HC 化合物

B .NO X 、H

C 化合物C .CO 、HC 化合物

D .HF 、HC 化合物

15. 沸石分子筛具有很高的吸附选择性是因为( A )

A .具有许多孔径均一的微孔

B .是强极刑吸附剂

C .化学稳定性高

D .热稳定性高

16. 下列关于洗涤式除尘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液滴对尘粒捕集作用,并非单纯的液滴与尘粒之间的惯性碰撞和截留

B .既具有除尘作用,又具有烟气降温和吸收有害气体的作用

C .适用欲处理高温、高湿、易燃的有害气体

D .适用于处理粘性大和憎水性的粉尘

17. 用公式%100112????? ?

?-=c c η来计算除尘效率的条件是( D ) A .适用于机械式除尘器 B .适用于洗涤式除尘器和过滤式除尘器

C .适用于静电除尘器

D .适用于漏风率δ=0的除尘装置

18. 下列关于气象条件对烟气扩散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 .风速越大,地面污染物浓度就越小

B .风速越大,地面污染物浓度也就越大

C .无风时容易发生严重的地面污染

D .空气受污染的程度与风没有任何关系

19. 降低燃料中的氮氧化物转化成燃料NOx 不明显的燃烧器是( A )

A .强化混合型低NO x 燃烧器;

B .分割火焰型低NO x 燃烧器;

C.部分烟气循环低NO x燃烧器; D.二段燃烧低NO x燃烧器。

20.净化气态污染物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C)

A.吸附法 B.燃烧法 C.吸收法 D.催化转化法

21.能够有效降低SO2和NOx排放量的燃煤锅炉是(D )

A.炉排炉 B.煤粉炉 C.旋风炉; D.硫化床锅炉。

22.不论采用何种燃烧方式,要有效地降低NOx生成地途径是( B )

A.降低燃烧的温度,增加燃料的燃烧时间; B.减低燃烧温度,减少燃料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C.提高燃烧的温度,减少燃料的燃烧时间;D.提高燃烧的温度,增加燃料的燃烧时间。23.容易造成极其严严重地面污染的烟流的扩散形状是( A )

A.漫烟形 B.锥形 C.扇形 D.屋脊形

24.粒径分布最完美的表示方法为( C )

A.表格法 B.图形法 C.函数法 D.质量法

25.下列关于洗涤式除尘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液滴对尘粒捕集作用,并非单纯的液滴与尘粒之间的惯性碰撞和截留

B.既具有除尘作用,又具有烟气降温和吸收有害气体的作用

C.适用欲处理高温、高湿、易燃的有害气体

D.适用于处理粘性大和憎水性的粉尘

26.能够净化易燃易爆的含尘气体的除尘装置是( D )

A.袋式除尘器 B.电除尘器 C.旋风除尘器 D.颗粒层除尘器

27.易使催化剂中毒的气体物质是( A )

A.H2S B.SO2 C.NO X D.Pb

28.应用最广而有最有代表性的排烟脱硫方法是( A )

A.石灰/石灰石法 B.钠碱吸收法C.活性炭吸附法 D.催化氧化和催化还原法29.不能用来脱除H2S臭味的物质是( C )

A.活性炭 B.氢氧化铝 C.盐酸 D.次氯酸钠

30.静电捕集法不适用净化炭粉尘与沥青烟的混合气体,是因为( D )

A.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B.净化效率不高C.不能捕集气相组分 D.易发生放电着火31.净化气态污染物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C)

A.吸附法 B.燃烧法 C.吸收法 D.催化转化法

32.下列哪种方法不能脱除煤中的硫( D )

A.洗选煤 B.型煤固硫 C.循环硫化床燃烧 D.制水煤浆。

33.不论采用何种燃烧方式,要有效地降低NOx生成地途径是( B )

A.降低燃烧的温度,增加燃料的燃烧时间; B.减低燃烧温度,减少燃料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C.提高燃烧的温度,减少燃料的燃烧时间;D.提高燃烧的温度,增加燃料的燃烧时间。34.在日出后的早晨,烟流的扩散形状是( A )

A.漫烟形 B.锥形 C.扇形 D.屋脊形

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城市的空气污染有时夜间比白天更严重B.山区中低位置的污染源会造成山坡和山顶的污染C.增加烟囱的高度会造成山区被风污染

D.只要增加烟囱的高度就不会造成山区污染

36.水泥,熟石灰等粉尘不宜采用湿式除尘器,主要是因为( C )

A.水泥和熟石灰属于憎水性粉尘 B.润湿性较C.吸水后易结垢 D.没有润湿37.沸石分子筛具有很高的吸附选择性是因为( A )

A.具有许多孔径均一的微孔 B.是强极刑吸附剂

C.化学稳定性高 D.热稳定性高

38.将SO2氧化为SO3时,在所用的V2O5催化剂中假如K2SO4的作用是( B )

A.活性物质 B.助催化剂 C.载体 D.增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39.活性炭吸附法净化SO2烟气,对吸附有SO2的活性炭加热进行再生该方法属于( A )A.升温再生 B.吹扫再生 C.置换脱附 D.化学转化再生

40.静电捕集法不适用净化炭粉尘与沥青烟的混合气体,是因为( D )

A.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B.净化效率不高C.不能捕集气相组分 D.易发生放电着火

1、例题2-4:对于例2-3给定的重油,若燃料中硫全部转化为SO2(其中SO2占97%)试计算空气过剩系数a=1.20时烟气中SO2及SO3的浓度,以10^-6表示:并计算此时烟气中CO2的含量,以体积百分数表示。

解:有例2-3知理论空气量条件下烟气组成(mol)为

CO2:73.58, H2O:47.5+0.0278

SOx:0.5 N2:97.83*3.78

理论烟气量为73.58+(47.5+0.0278)+0.5+97.83*3.78=491.4mol/kg重油

即 491.4*22.4/1000=11.01Mn^3/kg重油

空气过剩系数a=1.20时,实际烟气量为 11.01+10.47*0.2=13.10 Mn^3/kg重油

其中10.47为 1kg重油完全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见例2-3)

烟气中SO2的体积为 0.5*0.97*22.4/1000=0.0109 Mn^3/kg

SO3的体积为0.5*0.03*22.4/1000=3.36*10^-4 Mn^3/kg

所以烟气中SO2及SO3的浓度分别为: PSO2=0.0109/13.10*10^-6=832*10^-6

pSO3=3.36*10^-4/13.10*10^-6=25.75*10^-6

当a=1.2时,干烟气量为:[491.4-(47.5+0.0278)]*22.4/1000+10.47*0.2=10.04 Mn^

CO2的体积为: 73.58*22.4/1000=1.648 Mn^3/kg重油

所以干烟气中CO2的含量以体积计为:1.648/12.04*100=13.69%

2、例题4-2

某石油精炼厂自平均有效源高60m处排放的SO2量为80g/s,有效源高处的平均风速为6m/s,试估算冬季阴天正下风向距离烟囱500m处地面上的SO2浓度。

解:在阴天大气条件下,稳定度为D级,查表得,在x=500m处,σy=35.3m,σz=18.1m。把数据代入公式得:

14 巍500,0,60=Q蟺u蟽y蟽tzexp-H22蟽z2'>

= 14803.14脳6脳35.3脳18.1al=exp鈦?/m:t>[-12(6018.1)2]'>

=2.73x10-5g/m3=0.0273mg/m3

4、例题4-3

在例4—1的条件下,当烟气排出的SO2速率为150g/s时,试计算阴天的白天SO2的最大着地浓度及其出现的距离。

解:(1)确定大气稳定度:根据题设,阴天的白天为D级。根据扩散参数的选取方法,城区中的点源,D级向不稳定方向提一级,则应为C级。

(2)计算最大着地浓度:由例4—1计算结果,有效源高H=304.9m,由式(4—11)求得出现最大着地浓度时的垂直扩散参数:?z|x=xρmax = = =215.6m

查表4—4或按表4—8中的幂函数计算,在C级稳定度?z=215.6m时,xρmax=3998m, ?y=358m

由式(4—10)求得最大着地浓度:=5.69 10-5g/m3=0.0569mg/m3

41.净化气态污染物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C)

A.吸附法 B.燃烧法 C.吸收法 D.催化转化法

42.在燃料燃烧过程中会造成NOx排放量的燃煤锅炉是( C )

A.炉排炉 B.煤粉炉 C.旋风炉; D.硫化床锅炉。

43.粗煤气中含有的污染物主要是( A )

A.H2S、颗粒物 B.SO2、颗粒物 C.NO x、H2S D.H2S、CO2。

44.在日出后的早晨,烟流的扩散形状是( A )

A.漫烟形 B.锥形 C.扇形 D.屋脊形

4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存在逆温层时容易发生严重的大气污染

B.在强高压控制区容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C.在低压控制区不容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D.存在逆温层时不容易发生严重的大气污染

46.在选用静电除尘器来净化含尘废气时,必须考虑粉尘的( D )

A.粉尘的粒径 B.粉尘的密度 C.粉尘的黏附性 D.粉尘的荷电性

47.水泥,熟石灰等粉尘不宜采用湿式除尘器,主要是因为( C )

A.水泥和熟石灰属于憎水性粉尘 B.润湿性较差

C.吸水后易结垢 D.没有润湿

48.沸石分子筛具有很高的吸附选择性是因为( A )

A.具有许多孔径均一的微孔 B.是强极刑吸附剂

C.化学稳定性高 D.热稳定性高

49.将SO2氧化为SO3时,在所用的V2O5催化剂中假如K2SO4的作用是( B )

A.活性物质 B.助催化剂 C.载体 D.增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50.用石灰/石膏法净化烟气中SO2的工艺流程中,一般控制料浆pH值为(B )

A.8—9 B.6左右 C.<4 D > 9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GB3095-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说的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的颗粒状污染物。

A ≤10μm

B ≤100μm

C >10μm

D 介于10μm~100μm

2.标准状态下的温度和压力值分别是

A 273K,1atm

B 20℃,1atm

C 0K,1atm

D 273K,100Pa

3.按照存在的状态,大气污染物可分为

A 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

B 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

C 固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D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态污染物

4.按照帕斯奎尔分类法,大气可以划分A、B、C、D、E、F六个稳定度级别,其中D为哪个级别

A 稳定

B 不稳定

C 中性

D 极不稳定

5.粉尘的粒径往往大小不一,但总存在某一个粒径,使得筛上累积质量分布和筛下累积质量分布等于50%,该粒径是A 质量中位粒径 B 个数中位粒径

C 分割粒径

D 平均粒径

6.下列哪种粉尘适合采用湿式除尘器

A 电厂烟尘

B 水泥

C 面粉

D 熟石灰

7.填料塔是工业上常用的净化吸收设备,在空塔气速的设计选择上,应控制在下列哪个范围内

A 液泛速度的2倍以内

B 液泛速度的1.5倍以内

C 液泛速度的75%以内

D 与液泛速度基本相同

8.目前,在我国应用最为广泛且最具有代表性的烟气脱硫方法是

A 电子束法

B 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C 钠碱吸收法

D 海水吸收法

9.两个除尘效率分别为80%和90%的除尘器串联使用,则总除尘效率为

A 72%

B 98%

C 85%

D 95%

10.某火电厂的烟囱高100m,SO2排放率为170 g/s,当大气稳定度为C时,烟囱出口处平均风速为4m/s,烟气抬升高度为235m,σy=200m,σz=120m。计算SO2的最大落地浓度为

A 0.053mg/m3

B 0.06 mg/m3

C 0.11 mg/m3

D 0.011 mg/m3

11.某净化装置,进口气体流量为5.5 Nm3/s,污染物浓度为750 mg/Nm3,装置出口气体流量为5.1 Nm3/s,污染物浓度为50 mg/Nm3。则该装置的净化效率为

A 93.33%

B 93.82%

C 85%

D 92.73%

12.采用活性碳颗粒或活性碳纤维吸附净化甲苯蒸气,饱和以后再生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 通入高温蒸汽

B 加压再生

C 抽真空再生

D 选用再生溶剂进行再生

13.某旋风除尘器的进口气体流速为17m/s,如果该除尘器的阻力系数为8.5,则在标准状态下其压力损失为(标准状态下气体密度为1.293kg/m3)

A 1588Pa

B 1230Pa

C 1654Pa

D 1856Pa

14.某火电厂烟囱的高度为160m,如果某时刻计算出烟气的抬升高度为110m,则该时刻烟囱的有效高度为

A 160m

B 110m

C 270m

D 50m

15.在吸收过程中,关于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A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

B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

C 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上方 D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少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

1.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控制酸雨和致酸前体物

A 采用烟气脱硫装置;

B 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C 使用低硫煤,改进燃烧技术

D 寻找氟利昂的替代工质。

2.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是

A 适用各种粉尘,且均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

B 压力损失小

C 适合高温烟气净化

D 处理烟气量大

3.下列关于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A 滤袋越新,除尘效率越高

B 清灰越干净,除尘效率越高

C 提高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

D 降低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

4.提高重力沉降室的除尘效率,下列哪些途径是正确的

A 降低沉降室高度

B 降低沉降室内的气体流速

C 增加沉降室高度

D 增加沉降室长度

5.两台不同型号的风机并联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际风压与单台风机额定风压一样

B 实际风压较额定风压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

C 实际风量是两台风机额定风量之和

D 实际风量可能增加,也可能比其中的一台额定风量小。

1、下列条件,一定会使烟气抬升高度增加的是(D )

A:风速增加,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降低;B:风速增加,排气速率降低,烟气温度增加;

C:风速降低,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降低;D:风速降低,排气速率增加,烟气温度增加。

2、下列有关温度对燃烧产物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D )

A、燃烧温度对硫氧化物产量影响很大

B、粉尘产量随燃烧温度升高而升高

C、CO产量随燃烧温度升高而升高

D、氮氧化物产量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3、下列有关大气污染气象学中的混合层高度描述最确切的是:(C )

A:它表明了可能形成云的最低高度;B:它给出了风速计应放置的高度;

C:它表明了垂直方向对流混合发生的高度范围;D:它提供了当地的对流因子。

4、下列物质属于二次污染物的是( C )

A、CO2

B、SO2

C、NO2

D、CH4

5、有关污染系数的描述正确的是:C

A:某方向的污染系数与风向频率成反比,与该风向的平均风速成正比;

B:污染系数越大,则该方向的上风向受污染的可能性越大;

C:某方向的污染系数与风向频率成正比,与该风向的平均风速成反比;

D:污染系数越大,则该方向的下风向受污染的可能性越小。

6、下列哪个条件下,大气处于最不稳定状态(C )

A:晴朗,静风,10月份的下午6点;B:阴天,有风,3月份下午3点;

C:晴朗,有风,7月份下午3点;D:晴朗,静风,7月份的下午3点。

7、燃料中的碳氢化合物燃烧分解成活性基团,破坏空气中N2分子键,生成NO x属于( A )

A、热力型NO x

B、燃料型NO x

C、混合型NO x

D、快速型NO x

8、关于大气温度层结的描述正确的是:B

A:正常层结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B:中性层结中气温直减率接近于1K/100m;

C:等温层结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D:逆温层结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9、下列有关大气稳定度的描述正确的是:D

A :指在水平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

B :不稳定层中的气块,有回到原位的趋势。

C :外力去除后,气块有加速趋势,则大气是稳定的。

D :使气块保持均速的大气是中性的。

10、下列有关大气稳定度的描述正确的是:D

A :γ>γd 时,加速a<0,大气不稳定;

B :γ<γd 时,大气不稳定;

C :γ=γd 时,大气不稳定;

D :γ>γd 时,加速a>0,大气不稳定;

11、下列图从太阳升起时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B

A :I ,II ,III ,IV ;

B :III ,I ,IV ,II ;

C :I ,IV ,II ,III ;

D :IV ,I ,II ,III 。

12、近地层风速廓线的对数律模式:0

ln *Z Z

k u u =,Z 0代表:D A :Z 处平均风速;B :磨擦速度;C:卡门常数;D :地面粗糙度。 13、近地层风速廓线的指数律模式:m Z Z u u ???

? ??=01,m 代表:C

A :Z 处平均风速;

B :已知高度处平均风速;C:稳定度参数 D :地面粗糙度。

14、烟囱高度计算方法:①按地面最大浓度的计算②按地面绝对最浓度计算③按一定保证率计算。结果按从高到低排列顺序一般为:D

A :①②③;

B :③①②;

C : ②①③;

D : ②③①。

15、下列关于污染系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 :某一风向的染污系数小,表示从该方向上吹来的风所造成的污染小。

B :污染源应布置在污染系数最小的方位

C :选择厂址时,居民区位于污染系数最大的方向上。

D :选择厂址时,敏感点位于污染系数最小方向上。

16、选择袋式除尘的过滤气速时,可不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D )

A :含尘浓度;

B :滤料种类;

C :清灰方式;

D :过滤面积。

17、某烟气含尘浓度很高,拟采用多级除尘,下列组合合理的是( A )

A 、旋风除尘 — 静电除尘

B 、文式洗涤器 — 袋式除尘

C 、静电除尘 — 旋风除尘

D 、袋式除尘 — 湿式除尘

18、用公式?=(1—C 2÷C 1)×100%来计算除尘效率的条件是( D )。

A 、适用于机械除尘器

B 、适用于洗涤式和过滤式除尘器

C 、适用于静电除尘器

D 、适用于漏风率为0的除尘装置

注:C 1和C 2分别为除尘器进出口污染物浓度。

19、采用三级除尘处理某烟气,已知η1=80%,η2=90%,η3=95%,则总通过率P 为( A )

A 、0.1%

B 、99.9%

C 、0.5%

D 、99.5%

20、关于电除尘器的有效驱进速度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

A 、在颗粒直径为2-50μm 时,ω与直径成正比;

B 、若直径为10μm 的颗粒ω=15cm/s,则5μm 的颗粒ω=10cm/s ;

C 、在颗粒直径为2-50μm 时,ω与直径成反比;

D 、若直径为10μm 的颗粒ω=15cm/s,则5μm 的颗粒ω=30cm/s ;

21、下列关于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提高温度有利于化学吸收

B :提高温度有利于物理吸收

C :降低压力有利于化学吸收

D :降低压力有利于物理吸收

22、关于气体吸附影响因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 :低温有利于物理吸附,也有利于化学吸附;

B :起主要吸附作用的是直径与被吸附气体分子大小相等和微孔;

C :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吸附;

D :吸附剂的活性分为静活性和动活性。

23、催化作用的特征不包括(D )

A :加速化学反应速度;

B 具有选择性;

C :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

D :使平衡转化率提高。

郝吉明第三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答案完整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后答案 (第三版)主编:郝吉明马广大王书肖 目录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 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 第四章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第五章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六章除尘装置 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八章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第九章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第十章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第十一章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第一章 概 论 1.1 干结空气中N 2、O 2、Ar 和CO 2气体所占的质量百分数是多少? 解:按1mol 干空气计算,空气中各组分摩尔比即体积比,故n N2=0.781mol ,n O2=0.209mol ,n Ar =0.00934mol ,n CO2=0.00033mol 。质量百分数为 %51.75%100197.2801.28781.0%2=???= N ,%08.23%100197.2800 .32209.0%2=???=O ; % 29.1%1001 97.2894 .3900934.0%=???=Ar ,%05.0%100197.2801 .4400033.0%2=???=CO 。 1.2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按标准状态下1m 3 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mol 643.444 .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 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 =??- CO : ppm 20.3643 .44281000.43 =??-。 1.3 CCl 4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体积分数为1.50×10-4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动的流量为10m 3N 、/s ,试确定:1)CCl 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ρ(g/m 3N )和摩尔浓度c (mol/m 3N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千克? 解:1)ρ(g/m 3 N )3 3 4/031.110 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 N )3 33 4/1070.610 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kg=891kg 1.4 成人每次吸入的空气量平均为500cm 3,假若每分钟呼吸15次,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为200g μ/m 3,试计算每小时沉积于肺泡内的颗粒物质量。已知该颗粒物在肺泡中的沉降系数为0.12。 解:每小时沉积量200×(500×15×60×10-6)×0.12g μ=10.8g μ 1.5 设人体肺中的气体含CO 为2.2×10-4,平均含氧量为19.5%。如果这种浓度保持不变,求COHb 浓度最终将达到饱和水平的百分率。 解: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 (1-1),取M=210 2369.0105.19102.22102 4 22=???==--∝O p p M Hb O COHb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 环境工程实验室 第一部分粉尘性质的测定

实验一、粉尘真密度测定 一、 目的 粉尘真密度是指密实粉尘单位体积的重量,即设法将吸附在尘粒表面及间隙中的空气排除后测的的粉尘自身密度P D . 测定粉尘真密度一般采用比重瓶法,粉尘试样的质量可用天平称量,而粉尘物体的体积测量则由于粉尘吸附的气体及粒子间的空隙占据大量体积,故用简单的浸润排液的方法不能直接量得粉尘体积,而应对粉尘进行排气处理,使浸液充分充填各空隙及粉尘的空洞。才能测得粉尘物质的真实体积。 二、 测试仪器和实验粉尘 比重瓶、三通开关、分液漏斗、缓冲瓶、真空表、干燥瓶、温度计、抽气泵、被测粉尘、蒸馏水 三、 测试步骤 1.称量干净烘干的比重瓶mO 。然后装入约1/3之一体积的粉尘,称得连瓶带尘重量mS 。 2.接好各仪器,组成真空抽气系统,将比重瓶接入抽气系统中,打开三通开关使比重瓶与抽气泵联通,启动抽气泵抽气约30分钟。 3.轻轻转动三通开关使分液漏斗与比重瓶联通。(注意:不能将分液漏斗与抽气系统联通以免水进入抽气泵中)此时由于比重瓶中真空度很高,分液漏斗中的水会迅速地流入比重瓶中,注意只能让水注入瓶内2/3处,不能注满。 4.转动三通开关,再使比重瓶与抽气泵联通,启动抽气泵,轻轻振动比重瓶,这时可以看见粉尘中有残留气泡冒出,待气泡冒完后,停止抽气。 5.取下比重瓶,加满蒸馏水至刻度线,将瓶外檫干净后称其重量mSe 。 6.洗净比重瓶中粉尘,装满蒸馏水称其重量me 。 Pe m m m m m m P se e O S O S D ?- +--=)(` g/cm 3 式中:mO 比重瓶自重g ; mS (比重瓶+粉尘)重g; mSe (比重瓶+粉尘+水)重g ; me (比重瓶+水)重g; Pe 测定温度下水的密度; Pp 粉尘的真密度 g/cm3 四、 测定记录 粉尘名称 电厂锅炉飞灰 粉尘来源 电厂 液体名称 自来水 液体密度 1 g/cm3 测定温度 16o C 测定日期 2010/5/21 平均真密度 2.241 g/cm3 五、 思考题:

(完整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习报告范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习报告范文 本文是关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习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实习目的: 1.了解火力发电企业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情况; 2.了解污水处理、静电除尘器、脱硫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生产过程; 3.了解各个处理端的构筑物的功能及系统参数; 4.了解大气污染控制设备的市场需求、产品定位及生产过程; 5.增加对火力发电企业大气污染控制工艺流程、生产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的认识; 6.理解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的特点、工艺流程及整个系统的实际运行操作方法; 7.能结合实际,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更加深入地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 二、实习内容: (一)实习时间和地点: (二)实习行程安排: 厂了解水处理情况→行政楼大堂了解电厂发电生产及脱硫情况→燃料煤码头参观→1-4号脱硫控制室了解脱硫情况→行政楼大堂集合 三、实习报告: (一)沙角A电厂相关沙角A电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这里曾是民族英雄林则徐抗英销烟的古战场。1978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沙角A电厂作为国家第七和第八个五年计划兴建的重点项目之一选址筹建。全厂共有五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30MW,总投资31.90亿元,分两期建成。其中,Ⅰ期三台200MW国产机组(增容改造后达210MW);于1984年10月动工兴建,分别于1987年4月、1988年7月和1989年8月建成投产;期两台国产引进型300WM机组,II分别于1993年5月和7月建成投产。1993年,原广东电力集团将沙角A电厂一期3台200MW机组注入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重点

第一章: ①TSP: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w 100卩m的颗粒物 ②PM10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w 10卩m的颗粒物 ③ODS消耗臭氧层的物质 ④酸雨: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 ⑤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 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⑥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⑦二次污染物: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而生 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2. 我国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什么?我国的大气污染物现状有什么规律性? 答:我国的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TSP和SO。 规律:①煤烟型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普遍问题;②城市的大气污染比乡村严重;③南方的大气污染比北方严重; ④冬季的大气污染比夏季严重;⑤酸雨现象集中在我国西南、华南和东南地区出现 3.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有那些项目?如何计分?如何报告? P b< P b< P 一丄“ 答:⑴PM。、SO、NO、CO Q⑵ 当第K种污染物浓度为k,J 一k一k , j +1时,其分指数为 P - P I k 二—(I k,j. - I k,j) ' I k,j 'k,j 1 ' k,j ⑶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都计算以后,取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则该种污染物即为该 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API V 50时,则不报告首要污染物 4. 大气的组成包括哪几部分?试举例说明。 答:⑴干燥清洁的空气,如氮、氧、氩和二氧化碳气体⑵水蒸气⑶各种杂质,如细菌,病菌等 第二章: 1.名词解释: ①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空气。 ②高位发热量:燃料完全燃烧时,包括其生成物中水蒸气的汽化潜热,所发生的热量变化。 ③低位发热量:燃料产物中的水蒸气仍以气态存在时完全燃烧过程释放的热量。 5. 燃烧过程产生哪些大气污染物? 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烟、飞灰、金属及其氧化物、金属盐类、醛、碳氧化合物等。 6. 什么叫理论烟气量?它包括哪几部分? 答:指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包括燃料中氢燃烧后生成的水蒸气体积,燃料中所含的水蒸气体积和供给的理论空气量带入的水蒸气体积。 8?液体燃料燃烧过程有几种燃烧状态?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哪些阶段起控制作用? 答:燃料油的雾化、油雾粒子中可燃组分的蒸发与扩散、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可燃气体的氧化燃烧。前三个阶段起控制作用。 10.论过剩空气系数(思考题)答:供入锅炉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称为锅炉空气系数。为使煤完全燃烧需要供入大于理论空气量的空气,是空气过剩系数大于 1.当空气过剩系数不够大时,燃料燃烧不完全,造成热损失;当空气过剩系数过大时,排放的 烟气量增大,带走的热量增大,同样造成热损失,所以对空气过剩系数存在一最佳值,以使热损失最小。 第三章(选择、判断题居多) 1.名词解释 ①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包括未饱和的湿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 ②风速廓线:平均风速随高度的变化曲线称为风速廓线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参考答案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答案要求,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 1.以下对地球大气层结构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对流层的厚度随地球纬度的增加而降低。 B. 暖层空气处于高度的电离状态,故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 C. 平流层的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D. 中间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该层空气不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 2. 目前,我国排放大气污染物最多的是()。 A. 工业生产。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交通运输。 D. 生态环境破坏。 3. 烟囱上部大气是不稳定的大气、而下部是稳定的大气时,烟羽的形状呈()。 A. 平展型。 B. 波浪型(翻卷型)。 C. 漫烟型(熏蒸型)。 D. 爬升型(屋脊型)。 4. 尘粒的自由沉降速度与()的成反比。 A.尘粒的密度。 B. 气体的密度。 C. 尘粒的粒径。 D. 气体的粘度。 5.处理一定流量的气体,采用()净化时,耗用的能量为最小。 A. 重力除尘装置。 B. 惯性除尘装置。 C. 离心力除尘装置。

D. 洗涤式除尘装置。 6. 电除尘装置发生电晕闭塞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烟尘的电阻率小于104Ω·cm。 B. 烟尘的电阻率大于1011Ω·cm。 C. 烟气温度太高或者太低。 D. 烟气含尘浓度太高。 7. 在以下关于德易希方程式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德易希方程式概括了分级除尘效率与集尘板面积、气体流量和粉尘驱进速度之间的 关系。 B.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也相同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 算式。 C. 当粒子的粒径相同且驱进速度不超过气流速度的10~20%时,德易希方程式可作 为除尘总效率的近似估算式。 D. 德易希方程式说明100%的分级除尘效率是不可能的。 8.直接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计算含尘气流阻力的前提是()。 A.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B.1<Re p<500,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C.500<Re p<2×105,颗粒直径大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D.颗粒雷诺数Re p≤1,颗粒直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 9.在以下有关填料塔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产生“塔壁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塔径与填料尺寸的比值太小。 B. 填料塔是一种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 C. 当烟气中含有悬浮颗粒物时,填料塔中的填料容易堵塞。 D. 填料塔运行时的空塔气速一定要小于液泛气速。 10. 在以下有关气体吸附穿透曲线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处理气体量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B.穿透曲线的形状取决于固定吸附床的操作条件。 C.穿透曲线表示吸附床床层厚度与出口气体中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D.穿透曲线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吸附过程速率的快慢。 11.在以下石灰或石灰石湿式洗涤法烟气脱硫的化学反应式中,( D )是对吸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选择题总结

1. 净化气态污染物最常用的基本方法是(C ) A .吸附法 B .燃烧法 C .吸收法 D .催化转化法 2. 影响燃烧过程的“3T ”因素是指(A ) A .温度、时间、湍流 B .理论空气量、空气过剩系数、空燃比 C .温度、时间、空燃比 D .温度、时间、空气过剩系数 3. 降低燃料中的氮氧化物转化成燃料NOx 不明显的燃烧器是( A ) A .强化混合型低NO x 燃烧器; B .分割火焰型低NO x 燃烧器; C .部分烟气循环低NO x 燃烧器; D .二段燃烧低NO x 燃烧器。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城市的空气污染有时夜间比白天更严重 B .山区中低位置的污染源会造成山坡和山顶的污染 C .增加烟囱的高度会造成山区被风污染 D .只要增加烟囱的高度就不会造成山区污染 5. 用公式%100112????? ? ?-=c c η来计算除尘效率的条件是( D ) A .适用于机械式除尘器 B .适用于洗涤式除尘器和过滤式除尘器 C .适用于静电除尘器 D .适用于漏风率δ=0的除尘装置 6. 当粉尘的粒径大于滤袋纤维形成的网孔直径而无法通过时,这种除尘机理称为( A ) A .筛滤 B .惯性碰撞效应 C .钩住效应 D .扩散效应 7. 用袋式除尘器处理180℃高温的碱性烟气,应选择比较合适的滤料是(B ) A .聚酰胺尼龙 B .玻璃纤维 C .耐酸聚酰胺 D .不锈钢纤维 8. 工业上用来衡量催化剂产生能力大小的性能指标是( A ) A .催化剂的活性 B .催化剂的比活性 C .催化剂的选择性 D .催化剂的稳定性 9. 应用最广而有最有代表性的排烟脱硫方法是( A ) A .石灰/石灰石法 B .钠碱吸收法 C .活性炭吸附法 D .催化氧化和催化还原法 10. 活性炭吸附法净化SO 2烟气,对吸附有SO 2的活性炭加热进行再生该方法属于( A ) A .升温再生 B .吹扫再生 C .置换脱附 D .化学转化再生 11. 在汽车尾气净化中三元催化剂是( C ) A .Pt-Pd-Rh 等三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催化剂 B .由活性组分、助催化剂和载体构成的催化剂 C .能同时促进CO 、NO X 、和碳氢化合物(HC )转化的催化剂 D .由Ceo 2 、La 2O 3 和 y- Al 2O 3组成的催化剂 12. 净化铝电解厂烟气通常采用的吸附剂是( A ) A .工业氧化铝粉末 B .氧化钙 C .氢氧化钙 D .活性炭 13. 活性炭吸附法净化SO 2烟气,对吸附有SO 2的活性炭加热进行再生该方法属于( A ) A .升温再生 B .吹扫再生 C .置换脱附 D .化学转化再生 14. 不能使用催化剂转化法净化的气态污染物是( C ) A .SO 2 、HC 化合物 B .NO X 、H C 化合物C .CO 、HC 化合物 D .HF 、HC 化合物 15. 沸石分子筛具有很高的吸附选择性是因为( A ) A .具有许多孔径均一的微孔 B .是强极刑吸附剂 C .化学稳定性高 D .热稳定性高 16. 下列关于洗涤式除尘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液滴对尘粒捕集作用,并非单纯的液滴与尘粒之间的惯性碰撞和截留 B .既具有除尘作用,又具有烟气降温和吸收有害气体的作用 C .适用欲处理高温、高湿、易燃的有害气体 D .适用于处理粘性大和憎水性的粉尘 17. 用公式%100112????? ? ?-=c c η来计算除尘效率的条件是( D ) A .适用于机械式除尘器 B .适用于洗涤式除尘器和过滤式除尘器 C .适用于静电除尘器 D .适用于漏风率δ=0的除尘装置 18. 下列关于气象条件对烟气扩散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 .风速越大,地面污染物浓度就越小 B .风速越大,地面污染物浓度也就越大 C .无风时容易发生严重的地面污染 D .空气受污染的程度与风没有任何关系 19. 降低燃料中的氮氧化物转化成燃料NOx 不明显的燃烧器是( A ) A .强化混合型低NO x 燃烧器; B .分割火焰型低NO x 燃烧器;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 一、实验意义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并且对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主要因素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掌握旋风除尘器入口风速与阻力、全效率、分级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入口浓度对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通过对分级效率的测定与计算,进一步了解粉尘粒径大小等因素对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影响和熟悉除尘器的应用条件. 二、实验原理 (一)采样位置的选择 正确地选择采样位置和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对采集有代表性的并符合测定要求的样品是非常重要的。采样位置应取气流平稳的管段,原则上避免弯头部分和断面形状急剧变化的部分,与其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同时要求烟道中气流速度在5m/s以上。而采样孔和采样点的位置主要根据烟道的大小及断面的形状而定。下面说明不同形状烟道采样点的布置。 1.圆形烟道 采样点分布如图1(a)。将烟道的断面划分为适当数目的等面积同心圆环,各采样点均在等面积的中心在线,所分的等面积圆环数由烟道的直径大小而定。 2.矩形烟道 将烟道断面分为等面积的矩形小块,各块中心即采样点,见图1(b)。不同面积矩形烟道等面积小块数见表1。 表1 矩形烟道的分块和测点数 烟道断面面积(m2)等面积分块数测点数 <1 2?2 4 1~4 3?3 9 4~9 4?3 12 3.拱形烟道 分别按圆形烟道和矩形烟道采样点布置原则,见图1(c)。 (a)圆形烟道(b)矩形烟道(c)拱形烟道 图1 烟道采样点分布图

(二)空气状态参数的测定 旋风除尘器的性能通常是以标准状态(P =l.013?l05Pa ,T =273K )来表示的。空气状态参数决定了空气所处的状态,因此可以通过测定烟气状态参数,将实际运行状态的空气换算成标准状态的空气,以便于互相比较。 烟气状态参数包括空气的温度、密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力。 烟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可用干湿球温度计直接测的;大气压力由大气压力计测得;干烟气密度由下式计算: T P T R P g ?= ?= 287ρ (1) 式中:ρg 一一烟气密度,kg/m ; P —一大气压力,Pa ; T —一烟气温度,K 。 实验过程中,要求烟气相对湿度不大于75%。 (三)除尘器处理风量的测定和计算 1.烟气进口流速的计算 测量烟气流量的仪器利用S 型毕托管和倾斜压力计。 S 型毕托管使用于含尘浓度较大的烟道中。毕托管是由两根不锈钢管组成,测端作成方向相反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开口,如图2所示,测定时,一个开口面向气流,测得全压,另一个背向气流,测得静压;两者之间便是动压。 图2 毕托管的构造示意图 1-开口;2-接橡皮管 由于背向气流的开口上吸力影响,所得静压与实际值有一定误差,因而事先要加以校正,方法是与标准风速管在气流速度为2~60m/s 的气流中进行比较,S 型毕托管和标准风速管测得的速度值之比,称为毕托管的校正系数。当流速在5~30m/s 的范围内,其校正系数值约为0.84。S 型毕托管可在厚壁烟道中使用,且开口较大,不易被尘粒堵住。 当干烟气组分同空气近似,露点温度在35~55?C 之间,烟气绝对压力在0.99~1.03?105Pa 时,可用下列公式计算烟气入口流速: P T K v p 1 77.2= (2) 式中:K p ——毕托管的校正系数,K p =0.84; T ——烟气底部温度,?C ; P ——各动压方根平均值,Pa ; n P P P P n +???++= 21 (3) P n —一任一点的动压值,Pa ; n —一动压的测点数,本实验取9。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大气污染的分类 ?根据大气污染影响范围 ?①局部地区污染 ?②地区性污染 ?③广域性污染 ?④全球(或国际性)性污染。 ?根据能源性质、大气污染物组成和反应分类 ?煤烟型(还原型)污染 特殊型污?石油型(交通型或氧化型)③混合型污染。④ 染. ?大气污染形成具备的条件: ?(1)大气污染源 ?(2)大气作用 ?(3)复杂地形 ?(4)受害对象。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空中 ?酸雨 ?大气污染物按存在状态,可以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颗粒物) ?粉尘烟飞灰黑烟雾霾 ?气体状态污染物包括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天然源人为源 1 第一章概论 1.大气污染: 系指由于人类的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生活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2. 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 3.大气污染分类 按影响范围:局城性污染、广域性污染、全球性污染、地区性污染 按污染特征分类:煤炭型污染、石油型污染、混合型污染、特殊型污染按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分类:还原型、氧化型 按存在状态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霾、雾),气体状态污染物(以二氧化硫为主的含S化合物、以NO 为主的含N 化合物、碳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 4.大气污染源的分类

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的方式:高架源和地面源。污染源的几何形状:点源、面源和线源污染物排放的时间:连续源、间断源、瞬时源人类社会活动功能: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 5.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入大气的各种气体、颗粒物质等。二次污染物:某些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与其他化学物结合而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新的污染物。 6.颗粒物: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之统称。 降尘:粒径> 10 微米的固体颗粒物。飘尘:粒径< 10 微米的固体颗粒物。 第二章燃料与大气污染 1.煤的分类:褐煤、烟煤、无烟煤 2.燃料按物理状态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三类。P29 3.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以及估测硫含量和热值。 4.灰分:是煤中不可燃矿物物质的总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主要内容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复习主要内容 第一章 1、大气污染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系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 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 2、大气污染的分类(范围) (1)局部污染:如工厂或单位烟囱排气引起的污染; (2)地区污染:如工业区及其附近地区或整个城市大气受到污染; (3)广域污染:指跨行政区划的广大地域的大气污染; (4)全球污染:指跨越国界,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大气污染。 3、大气污染物分类及来源 4、大气污染的影响几个大的方面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类按照用途和使用范围 6、五类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7、引起全球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温室气体(只允许太阳光进,而阻止其反射, 进而实现保温、升温作用)的过量排放; 温室气体的种类;如何减少温室效应? 8、臭氧层的作用:能够吸收掉大部分的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上的生物起着保 护作用。臭氧层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臭氧层遭到破坏的结果: 9、酸雨的定义 酸雨的形成方式 酸雨的危害 第二章 1、燃料的分类 2、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3、影响燃料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1)燃烧过程提供的空气量; (2)燃料的着火温度和炉膛温度; (3)燃料与氧气在炉膛高温区的停留时间; (4)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状况。 4、相关概念:理论空气量、空气过剩系数、空燃比、理论烟气体积、干烟气体 积、实际烟气体积 5、相关计算:理论空气量、理论烟气体积、实际烟气体积、污染物浓度 第三章 1、大气圈分层 2、主要气象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云、能见度、天气状况。 3、大气温度与高度得垂直变化有关,在干燥空气条件下,每升高100m,气温升 高约1℃。 4、判定大气稳定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概 论 第二章 1.1 解: 按1mol 干空气计算,空气中各组分摩尔比即体积比,故n N2=0.781mol ,n O2=0.209mol ,n Ar =0.00934mol ,n CO2=0.00033mol 。质量百分数为 %51.75%100197.2801.28781.0%2=???= N ,% 08.23%100197.2800 .32209.0%2=???=O ; %29.1%100197.2894.3900934.0%=???=Ar ,% 05.0%100197.2801 .4400033.0%2=???=CO 。 1.2 解: 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SO2:0.15mg/m 3,NO2:0.12mg/m 3,CO :4.00mg/m 3。按标准状态下1m 3 干空气计算,其摩尔 数为mol 643.444.221013 =?。故三种污染物体积百分数分别为: SO 2:ppm 052.0643.44641015.03=??-,NO 2:ppm 058.0643.44461012.03 =??- CO :ppm 20.3643.44281000.43 =??-。 1.3 解: 1)ρ(g/m 3 N )334/031.1104.221541050.1N m g =???=-- c (mol/m 3 N )3334/1070.6104.221050.1N m 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为1.031×10×3600×24×10-3 kg=891kg 1.4 解: 每小时沉积量200×(500×15×60×10-6 )×0.12g μ=10.8g μ 1.5 解: 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14 (1-1),取M=210 2369.0105.19102.22102 4 22=???==--∝O p p M Hb O COHb , COHb 饱和度% 15.192369.012369.0/1/222=+=+=+= Hb O COHb Hb O COHb Hb O COHb COHb CO ρ 1.6 解: 含氧总量为mL 96010020 4800=?。不同CO 百分含量对应CO 的量为: 2%:mL 59.19%2%98960=?,7%:mL 26.72%7%93960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大纲 大纲制定(修订)时间:2017年6月 课程名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编码:080241010 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课程总学时:56 实验(上机)计划学时:8 开课单位: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一、大纲编写依据 本实验大纲是依据2017版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置而进行的。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 课程主要是针对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进行的,是针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置而进行的。 三、本课程实验目的和任务 培养环境工程师的实践分析和管理处理大气污染控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教育素质,掌握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 1、掌握粉尘真密度的测定原理;掌握碱液吸收二氧化硫的原理。 2、提高学生的工程教育素质,掌握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方法;会使用的仪器有真空干燥器,二氧化硫吸收塔,大气采样器等。 3、掌握粉尘真密度的测定方法;掌握碱液吸收二氧化硫的吸收过程及吸收塔的操作过程。 四、实验基本要求 掌握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锻炼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充分应用学生已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完成一些给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实验,并学会自己设计、准备完成一个综合实验,培养检验学生自学能力。 1、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的选定及其选定原则说明 选定实验有:(1)粉尘真密度的测定; (2)碱液吸收二氧化硫。 选定的原则: (1)选定一种测定粉尘物理性质的方法; (2)选定一种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2、每个实验项目应达到的教学要求和具体规定 选定的实验有验证型的,也有综合性的实验,要求学生在预习后,能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并能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若为选作实验项目要在序号前加“*”,并说明选作要求)

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

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总结 一、XXXX年工作总结 XXXX年大气方面的工作紧紧围绕《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目标和要求,以两控区和机动车污染防治为重点积极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两控区污染防治工作 1、国务院正式批复由我局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联合上报的《两控区“十五”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计划》,这是XX XX年划定两控区后国务院首次批复的规划,为全面推动两控区工作,实现“十五”两控区污染控制目标提供保障。 2、召开了全国两控区工作会议,总结XXXX年以来两控区各地工作进展情况,交流经验,并部署了近期两控区重点工作。会后,向总局领导提交了关于两控区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总局两控区工作的建议。 3、组织山东省、山西省、江苏省、河南省、上海市、天津市、柳州市和华能电力公司开展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交易政策实施试点工作。为试点工作制定了二氧化硫总量控制指标分配至排放源的方法;二氧化硫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固定大气污染源在线监测运行、管理办法;排污交易管理办法等

技术指导文件,指导试点地区核定当地重点污染源的二氧化硫允许排放总量指标,开展交易试点,并进行了培训。 4、严格控制两控区新建项目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对监督司会签 的20 余个项新建项目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认真审核,提出意见。 5、组织山东、江苏、浙江、山西四省开展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总量分配绩效方法的试点工作,调查四省电力行业绩效(每度电二氧化硫排放量)现状,提出四省电力行业绩效指标,核定二氧化硫总量指标。 6、积极推动国家有关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出台有利于火电厂脱硫的 经济政策。提出了“促进火电厂脱硫有关经济政策的建议”,召集部 分脱硫火电厂和脱硫公司开会进行讨论。目前正在与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进一步协调。 (二)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 1、为落实国务院批准北京市提前执行国家机动车第二阶段排放标准(欧 2 标准)有关要求,发布了对达欧2 标准车型进行型式核准的公告,首次公布了我国第一批达到欧2 标准车型的公告,这对促进我国今后的新车管理体制改革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xxxx年已发布 四批3000多个达到欧2 标准车型公告。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综合复习资料(带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综合复习资料(带答案) 一、填空题(120分) 1、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大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 2、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大气人为污染源主要有三方面: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 3、环境空气质量分为三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4、煤的元素分析常用的基准主要有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和干燥无灰基四种。 5、理论空气量是指单位燃料按燃烧反应方程式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它由燃料的组成决定。 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过剰空气量,过剩空气系数是指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 6、燃料完全燃烧所必需的条件有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通常把温度、时间 和湍流度称为燃烧过程的“三T” 7、空燃比定义为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8、燃烧设备的热损失主要包括排烟热损失、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炉体散热损失。 9、燃烧烟气分为干烟气、水蒸气;燃烧烟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三方面:燃料中氢燃烧 后生成、燃料中所含的水蒸气、供给的理论空气量所带的水蒸气。 10、实际烟气体积等于理论烟气体积、过剩空气体积之和。

11、用显微镜法观测颗粒时,得到定向直径、定向面积等分直径、投影面积直径三种粒径。 12、如果某种粉尘的粒径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则无论是质量分布、粒数分布还是表面积分布,它们的形状相同,累积频率分布曲线在对数概率坐标图中为相互平行的直线。 ! 13、粉尘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粉尘的密度、粉尘的安息角、粉尘的比表面积、粉尘的荷电性等几种(任意说出四种)。 14、评价净化装置性能的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量、净化效率、压力损失、等三项。 15、驰豫时间为颗粒-气体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参数,它的物理意义为:由于流体阻力 使颗粒的速度减小到它的初速度的1/e 时所需的时间。 16、目前常用的除尘器主要有机械式除尘器、电除尘器、湿式除尘 器、 袋式除尘器等四大类。惯性除尘器在除尘过程中除借助惯性的作用外,还利用了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 17、机械式除尘器通常指利用质量力(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等)的作用使颗粒物气流分离的 装置,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分离器等。 18、在旋风除尘器内,气流的运动非常复杂,为研究方便,通常将气体在除尘器内的运动分解为( 三个速度分量,即切向速度、轴向速度、径向速度。切向速度是决定气流速度大小的主要速度分量。外涡旋的切向速度反比于旋转半径,内涡旋的切向速度 正比于旋转半径,在内外涡旋的交界圆柱面处上处气流切向速度最大。 19、在旋风除尘器内,粒子的沉降主要取决于离心力Fc和向心运动气流作用于尘粒上的阻力F D。 在内、外涡旋界面上:如果离心力大于阻力,粒子在离心力推动下移向外壁而被捕集;如果离力小于阻力,粒子在向心气流的带动下进入内涡旋,最后由排出管排出;如果离心 力等于阻力,粒子在交界面上不停地旋转。 20、旋风除尘器的结构型式按进气方式可分为切向进入式和轴向进入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接本) 一、填空 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 燃料燃烧过程的空气过剩系数取决于燃料种类、燃烧装置形式及燃烧条件等因素。 石油是液体燃料的主要来源,它是由链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碳氢化合物组成。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生产的颗粒物通常称为烟尘,它包括黑烟和飞灰两部分。黑烟是未燃尽的炭粒,飞灰则主要是燃料所含的不可燃矿物质微粒。 用显微镜观测粒径时,将各颗粒在投影图中按同一方向将颗粒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线段长度,称为颗粒的定向面积等分直径,也称马丁直径。 表征净化装置净化污染物效果的重要技术指标是净化效率。 电除尘过程中,粉尘比电阻过高,会导致除尘效率下降。 组成袋式除尘器的核心部分是滤料,其性能对袋式除尘器操作有很大影响。 在烟气脱硫工艺中,干法的脱硫剂利用率最低,通常在30%以下。湿法脱硫的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5%以上。 酸雨泛指酸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而干沉降是酸性颗粒物以重力沉降等形式由大气转移至地面。 在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将其分为总悬浮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 燃料的发热量有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之分,高位发热量包括燃料燃烧生成物中水蒸气的汽化潜热。 煤中不可燃矿物物质的总称是灰分。 粉尘的安息角和滑动角是评价粉尘流动特性的重要指标。 有机污染物通常指为燃尽的碳氢化合物,是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粉尘的含水率与粉尘从周围空气中吸收水分的能力有关,通常把这种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粉尘的吸湿性。 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和操作变量。

表征袋式除尘器过滤速度的指标是气布比。 按脱硫剂是否以溶液状态进行脱硫,可将脱硫技术分为湿法或干法脱硫。 为了防止汽油中的铅使催化剂永久中毒,应用催化转化器的前提是必须使用无铅汽油。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大气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 燃料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三类。 煤中硫的四种存在形态是黄铁矿硫、硫酸盐硫、有机硫和元素硫。 普通的旋风除尘器是由进气管、筒体、锥体和排气管等组成。 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由两部分构成,即粉尘通过清洁滤料的压力损失和通过灰层的压力损失组成。 从燃烧系统排出的氮氧化物绝大多数以NO形式存在。 在我国,“两控区”是指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我国大气污染以煤烟型为主。 液体燃料的主要来源是石油。 以去掉外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所表示的煤的百分比基准是空气干燥基。 燃料燃烧过程中,实际烟气体积等于理论烟气体积和过剩空气体积之和。 通常用圆球度来表示颗粒形状与圆球形颗粒不一致程度的尺度。 粉尘比电阻对电除尘器的运行有很大影响,通常最适于电除尘器运行的粉尘比电阻范围是104—106?·cm。 电除尘过程的第一步是尘粒荷电。 烟气脱硫过程中,与SO2反应消耗掉的脱硫剂与加入系统的脱硫剂总量之比称为脱硫剂利用率。 与汽油车污染控制目标不同,柴油机主要以控制黑烟和氮氧化物排放为主。 酸雨通常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雷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液体在不同流动状态时的流体质点的运动规律。 2、观察液体由层流变紊流及由紊流变层流的过渡过程。 3、测定液体在园管中流动时的上临界雷诺数Rec1和下临界雷诺数Rec2。 二、实验要求 1、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教材,掌握与实验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按规定进行实验操作。 3、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分析计算实验数据,提交实验报告。 三、实验仪器 1、雷诺实验装置(套), 2、蓝、红墨水各一瓶, 3、秒表、温度计各一只, 4、 卷尺。

四、实验原理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有两种不同的流动状态,其阻力性质也不同。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水箱中的水位恒定,即水头H 不变。如果管路中出口阀门开启较小,在管路中就有稳定的平均流速u ,这时候如果微启带色水阀门,带色水就会和无色水在管路中沿轴线同步向前流动,带色水成一条带色直线,其流动质点没有垂直于主流方向的横向运动,带色水线没有与周围的液体混杂,层次分明的在管道中流动。此时,在速度较小而粘性较大和惯性力较小的情况下运动,为层流运动。如果将出口阀门逐渐开大,管路中的带色直线出现脉动,流体质点还没有出现相互交换的现象,流体的运动成临界状态。如果将出口阀门继续开大,出现流体质点的横向脉动,使色线完全扩散与无色水混合,此时流体的流动状态为紊流运动。 雷诺数:γ d u ?= Re 连续性方程:A ?u=Q u=Q/A 流量Q 用体积法测出,即在时间t 内流入计量水箱中流体的体积ΔV 。 t V Q ?= 42d A ?=π 式中:A-管路的横截面积 u-流速 d-管路直径 γ-水的粘度 五、实验步骤 1、连接水管,将下水箱注满水。 2、连接电源,启动潜水泵向上水箱注水至水位恒定。 3、将蓝墨水注入带色水箱,微启水阀,观察带色水的流动从直线状态至脉动临界状态。 4、通过计量水箱,记录30秒内流体的体积,测试记录水温。 5、调整水阀至带色水直线消失,再微调水阀至带色水直线重新出现,重复步骤4。 6、层流到紊流;紊流到层流各重复实验三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总结2013.04

第一章:绪论 大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二次污染。大气污染分类(按其影响所及范围分;据能源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组成和反应分为;根据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环境状况可将大气污染划分为两种类型)。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按污染物排放的方式;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按人类社会活动功能划分;颗粒物按照粒径大小分为。 第二章:大气扩散 大气层可以分为对流层,风速廓线;对流层和平流层特点,臭氧层形成原因是什么? 16个方位风玫瑰图是什么意思?低云、中云、高云划分;能见度概念;风速廓线指数率和对数率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山谷风变化规律,海陆风变化规律;城市热岛和城市热岛环流的原理;辐射逆温和下沉逆温的产生原因和变化规律,山间冷湖;温度层结和烟流形状关系,分别说明在不同温度层结下烟流形状。污染系数,什么叫湍流,大气扩散的要素是什么?湍流形成原因,高斯模式的四点假设; 湍流扩散三种理论;无限空间连续点源高斯模式;有限空间高斯模式,最大浓度模式及最大浓度出现的条件;绝对地面最大浓度公式,影响烟气抬升的因素;霍兰特公式;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箱模式; 倾斜烟云的推导; P-G曲线法计算污染物浓度;封闭型烟云和熏烟型烟云的关系;城市线源模式应用;根据最大浓度和绝对地面最大浓度设计烟囱高度有什么利弊?烟囱高度设计中注意问题 第三章燃烧 燃料分类,煤炭分类;煤的成分分析有几种?煤炭中硫的形态?写出燃烧方程,理论烟气量实际烟气量,空气过剩系数,影响燃烧过程主要因素;在不同燃烧条件下煤燃烧产物是什么?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空燃比。燃烧产物与温度的关系图意义。 第四章:颗粒物控制 名词:分级除尘效率,粒径分布粉尘的筛上累计分步布 .粉尘的筛下累计分布,通过率,除尘器,分割粒径,粉尘的比电阻,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计算题及答案

作业习题及答案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 由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查得三种污染物日平均浓度限值如下: SO2:m 3,NO2:m 3,CO :m 3。按标准状态下1m 3干空气计算,其摩尔数为 SO 2NO 2 CO 某市2004年3月10日测得空气质量如下:PM 10156?g/m 3N ,NO 2105?g/m 3 N ,SO 285?g/m 3N ,CO6?g/m 3N (最大小时平均),试计算当天该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 。 解: 由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公式得: PM 10NO 2SO 2CO 浓度很小,可忽略。 故当天该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 应为103,主要污染物是PM 10。 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如下:C :% H :% O :% N :% S :%,试计算:①燃油1kg 所需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

②干烟气中SO 2的浓度和CO 2 的最大浓度(以体积分数计); ③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解: 1kg燃油含: 重量(g)摩尔数(mol)需氧数(mol) C 823 H 103 103 S 48 N元素忽略。 1)理论需氧量 ++=kg 设干空气O 2:N 2 体积比为1:,则理论空气量×=kg重油。 即×1000=kg重油。 烟气组成为,×2=,,×=。 理论烟气量 +++=kg重油。即×1000=kg重油。 2)干烟气量为重油。 SO 2 空气燃烧时CO 2 3)过剩空气为10%时,所需空气量为×=11.286m3 N /kg重油, 产生烟气量为+×= m3 N /kg重油。 普通煤的元素分析如下:%;灰分%;%;%;水分%;%。(含N量不计),计算燃 煤1kg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和SO 2 在烟气中的浓度(以体积分数计)。 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