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继电器

合集下载

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

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

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中间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控制元件,用于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它起到一个开关的作用,可以将一个电路的控制信号转换为另一个电路的控制信号。

中间继电器主要由线圈、触点和磁路组成。

1. 线圈:中间继电器的线圈是由导线绕制而成,通常采用铜线或者铝线。

当线圈中通入电流时,会产生磁场。

2. 触点: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分为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

常开触点在继电器不通电时闭合,当继电器通电时打开;常闭触点在继电器不通电时打开,当继电器通电时闭合。

触点通常由银合金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磨损性。

3. 磁路:中间继电器的磁路由铁芯组成,铁芯的作用是加强线圈所产生的磁场。

磁路的设计对继电器的工作效果有重要影响。

中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 当线圈中通入电流时,线圈产生的磁场会吸引触点,使其闭合或者打开。

如果继电器是常开触点,当线圈通电时,触点会由闭合状态转变为打开状态;如果继电器是常闭触点,当线圈通电时,触点会由打开状态转变为闭合状态。

2. 当线圈中断电时,磁场消失,触点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如果继电器是常开触点,触点会由打开状态恢复到闭合状态;如果继电器是常闭触点,触点会由闭合状态恢复到打开状态。

中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下示意图更加直观地理解:```+---------+| || || |---+ +---| || || |---+ +---| |+---------+```上图中的线圈代表中间继电器的线圈,触点代表中间继电器的触点。

当线圈通电时,磁场会吸引触点,使其闭合或者打开,从而实现电路的控制。

中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使得它在电气控制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控制机电的启停、电路的切换、信号的转换等。

通过合理选择中间继电器的类型和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电气控制系统的需求。

总之,中间继电器是一种通过线圈产生磁场来控制触点状态的电气控制元件。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明了,可靠性高,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控制系统中。

中间继电器全面讲解 -回复

中间继电器全面讲解 -回复

中间继电器全面讲解-回复什么是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Intermediate Relay),也称为中继继电器或插牌继电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路的电器设备。

它常用于自动化系统中,用于放大、隔离和转换信号,使得信号能够在不同的电路之间进行传递和控制。

中间继电器以其可靠性、灵活性和广泛适用性而在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间继电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中间继电器的构造非常简单,主要由触点、线圈和固定端子组成。

线圈与外部电源相连,通过线圈中流过的电流产生磁场,触点则一般由多组悬浮触头和接线端牌组成。

当线圈中通过电流时,磁场的作用使得触点闭合或打开,以实现电路的控制。

中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磁场的相互作用。

当外部电源接通时,通过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磁场,磁场的作用使得触点闭合。

反之,当外部电源断开时,线圈中的电流减小或消失,磁场也随之减弱或消失,触点则打开。

中间继电器的工作可靠性非常高,且具有较长的寿命。

中间继电器的功能和应用领域中间继电器具有多种功能和应用领域。

其主要功能包括放大信号、隔离电路和转换信号。

中间继电器能够将较低的电压或电流信号转换为较高的电压或电流信号,以便于控制其他设备或系统。

同时,中间继电器也能够实现不同电路之间的隔离,以防止电器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

此外,中间继电器还可以实现不同类型信号的转换,以便于适配不同设备或系统的通信和控制。

中间继电器在工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常被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如PLC控制系统、工厂自动化系统和机械控制系统等。

在这些系统中,中间继电器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可以将信号从传感器或控制器传递到执行器或其他设备,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

此外,中间继电器还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电力保护和传输系统等方面,以确保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

中间继电器的选择和安装选择适合的中间继电器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控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选择中间继电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电气参数:包括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额定功率等,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intermediate relay):用于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系统中,以增加触点的数量及容量。

它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传递中间信号。

中间继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与交流接触器基本相同,与接触器的主要区别在于:接触器的主触头可以通过大电流,而中间继电器的触头只能通过小电流。

所以,它只能用于控制电路中。

它一般是没有主触点的,因为过载能力比较小。

所以它用的全部都是辅助触头,数量比较多。

新国标对中间继电器的定义是K,老国标是KA。

一般是直流电源供电。

少数使用交流供电。

结构及原理1. DZ系列继电器为阀型电磁式继电器。

线圈装在"U"形导磁体上,导磁体上面有一个活动的衔铁,导磁体两侧装有两排触点弹开。

在非动作状态下触点弹片将衔铁向上托起,使衔铁与导磁体之间保持一定间隙。

当气隙间的电磁力矩超过反作用力矩时,衔铁被吸向导磁体,同时衔铁压动触点弹片,使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完成继电器工作。

当电磁力矩减小到一定值时,由于触点弹片的反作用力矩,而使触点与衔铁返回到初始位置,准备下次工作。

2. 本继电器的"U"形导磁体采用双铁心结构,即在两个边柱上均可装设线圈。

对于DZY、DZL和DZJ型只装一个线圈,而对于DZB,DZS,DZK型可根据需要在另一个铁心上装以保持线圈或延时用阻尼片等。

从而使线圈类型大不相同的继电器都通用一个导磁体。

中间继电器的选型1 地理位置气候作用要素主要指海拔高度、环境温度、湿度、和电磁干扰等要素。

考虑控制系统的普遍适用性,兼顾必须长年累月可靠运行的特殊性,装置关键部位必须选用具有高绝缘、强抗电性能的全密封型(金属罩密封或塑封型,金属罩密封产品优于塑封产品)中间继电器产品。

因为只有全密封继电器才具有优良的长期耐受恶劣环境性能、良好的电接触稳定、可靠性和切换负载能力(不受外部气候环境影响)。

2 机械作用要素主要指振动、冲击、碰撞等应力作用要素。

对控制系统主要考虑到抗地震应力作用、抗机械应力作用能力,宜选用采用平衡衔铁机构的小型中间继电器。

中间继电器全面讲解

中间继电器全面讲解

中间继电器全面讲解
中间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用于在控制电路中传递、放大和转换信号。

它通常由线圈和触点组成,通过控制线圈的电流来控制触点的开合状态,从而实现信号的传递和控制。

中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当线圈中通入电流时,会产生磁场,该磁场作用于动铁心,使其产生吸力,拉动动触点移动,使得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

当线圈断电时,磁场消失,动铁心在反力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使得常闭触点闭合、常开触点断开。

中间继电器的触点数量和容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常见的中间继电器有8个触点,容量在5A至10A之间。

在选用中间继电器时,需要考虑电压等级、触点数量、容量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

中间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控制范围:通过增加触点数量和种类,中间继电器可以实现一个控制信号控制多个电路的目的。

2.放大信号:当控制信号的电流过小时,无法直接驱动负载,此时可以通过中间继电器将控制信号放大,以实现对负载的控制。

3.转换信号:中间继电器可以将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其他形式的信号输出,例如将电信号转换为热信号或光信号等。

4.消除干扰:由于中间继电器具有隔离作用,可以将输入
电路和输出电路隔离,从而消除电路中的干扰信号。

总之,中间继电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控制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它能够实现信号的传递、放大、转换和消除干扰等功能,是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

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

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开关装置,用于在低电压或低电流控制下,通过高电压或高电流来控制电路的开关动作。

中间继电器是一种常用的继电器类型,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自动化控制、电力系统、通信设备等。

一、中间继电器的基本结构中间继电器通常由电磁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

电磁部分包括线圈、铁芯和触点,机械部分包括触点弹簧、触点杆和触点座。

1. 线圈:中间继电器的线圈是由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圈成型,通常采用铜线制成。

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使铁芯受到吸引力。

2. 铁芯:铁芯是中间继电器的核心部件,通常由软铁或硅钢片制成。

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使铁芯磁化,从而吸引机械部分的触点。

3. 触点:中间继电器的触点是用来控制电路的开关部件。

触点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如银合金。

触点分为常闭触点和常开触点,当继电器吸合时,触点闭合或打开,从而控制电路的通断。

二、中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中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机械运动的相互作用。

1. 吸合过程:当中间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时,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磁场使铁芯受到吸引力,铁芯向线圈方向移动,进而使机械部分的触点闭合或打开。

触点的闭合或打开状态取决于继电器的设计和应用需求。

2. 断开过程:当中间继电器的线圈断电时,磁场消失,铁芯失去吸引力,由于触点弹簧的作用,触点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即闭合或打开状态。

三、中间继电器的应用中间继电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电路控制和信号传输中。

1. 自动化控制:中间继电器常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用于控制各种设备的启停、转换和保护。

例如,在工业自动化生产线上,中间继电器可以用于控制机械臂的运动、传送带的启停等。

2. 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中,中间继电器用于电力设备的保护和控制。

例如,用于电力变压器的过载保护、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控制等。

3. 通信设备:中间继电器也常用于通信设备中,用于信号的转换和传输。

例如,在电话交换机中,中间继电器用于连接不同的电话线路。

中间继电器原理的8脚

中间继电器原理的8脚

中间继电器原理的8脚1.A1:控制端A1是中间继电器的一个控制端,通常与另一个控制端A2一起使用,用于控制中间继电器的动作。

在工作时,当A1接收到有效的控制信号时,会使中间继电器的线圈通电,从而使继电器的接点发生切换。

2.A2:控制端A2是与控制端A1配套使用的另一个控制端,它与A1相连,同样也用于控制中间继电器的动作。

当A1和A2同时接收到有效的控制信号时,继电器的线圈通电,接点切换。

3.C1:接点端C1是中间继电器的一个接点端,用于连接电路中的负载。

当继电器被触发时,C1与C2之间的接点将切换,从而打开或关闭负载电路。

4.C2:接点端C2是与接点端C1配套使用的另一个接点端,同样用于连接电路中的负载。

当中间继电器被触发时,C1和C2之间的接点切换,可以打开或关闭负载电路。

5.NO1:接点端NO1是中间继电器的常闭接点端,通常与NC1配对使用。

当继电器未触发时,NO1与COM1之间的接点是闭合的,从而使电路闭合。

6.NC1:接点端NC1是与接点端NO1配对使用的常开接点端,同样也用于连接电路中的负载。

当中间继电器未触发时,NC1与COM1之间的接点是打开的,从而使电路中断。

7.NO2:接点端NO2是中间继电器的第二组常闭接点端,通常与NC2配对使用。

当继电器未触发时,NO2与COM2之间的接点是闭合的,使电路闭合。

8.NC2:接点端NC2是与接点端NO2配对使用的第二组常开接点端,同样也用于连接电路中的负载。

当继电器未触发时,NC2与COM2之间的接点是打开的,使电路中断。

中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

当A1和A2两个控制端同时接收到有效的控制信号时,继电器的线圈就会通电,产生磁场。

这个磁场会使得继电器的铁芯吸引,从而使接点发生切换。

其中,常开接点(NO1、NO2)在继电器未触发时是闭合的,当继电器触发后,常开接点会断开;常闭接点(NC1、NC2)在继电器未触发时是打开的,当继电器触发后,常闭接点会闭合。

中间继电器 技术参数

中间继电器 技术参数

中间继电器技术参数
中间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其技术参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额定电压:指中间继电器能够正常工作的电压范围,一般有直流和交流两种类型。

2. 动作电压:指使中间继电器线圈励磁的电压,一般在额定电压的
70%\~75%之间。

3. 返回电压:指使中间继电器线圈失磁的电压,一般不小于额定电压的10%。

4. 动作时间:指在额定电压下,中间继电器从开始动作到完全吸合所需的时间。

5. 返回时间:指在额定电压下,中间继电器从释放开始到完全释放所需的时间。

6. 触点容量:指中间继电器触点能够承受的负载电流和电压。

一般而言,触点长期允许接通电流为5A,断开容量在电压不超过250V、电流不超过1A、时间常数为5ms±的直流有感负荷电路中为50W,在电压不超过250V、电流不超过5A、功率因数为cosΦ=±的交流电路中为500VA。

7. 功率消耗:指中间继电器在工作过程中所消耗的功率。

一般而言,直流中间继电器不大于5W,交流中间继电器不大于5VA。

8. 电气寿命:指中间继电器在正常负荷下,线圈吸合次数不低于1万次。

此外,还有绝缘电阻、耐压等参数,具体要求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中间继电器型号和规格。

中间继电器分类、作用、故障解析

中间继电器分类、作用、故障解析

中间继电器分类、作用、故障全解析一、中间继电器工作原理介绍它的工作原理和交流接触器一样,都是由固定铁芯、动铁芯、弹簧、动触点静触点、线圈、接线端子和外壳组成。

线圈通电,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动作吸合,带动动触点动作,使常闭点分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断电,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动触点复位时特点:触点多(六对甚至更多)、触点电流大(额定电流为5~10A)、动作灵敏(动作时间小于0.05s)二、中间继电器分类中间继电器的延时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通电延时和断电延时,安装方式主要分为固定式、凸出式、嵌入式、导轨式。

它一般是没有主触点的,因为过载能力比较小。

所以它用的全部都是辅助触头,数量比较多。

中间继电器种类众多不一,按结构形式的来说的话有电磁继电器与静态继电器两个大类:1、静态式中间继电器:静态集成电路式中间继电器,采用的是集成电路原理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振动,适用于各种电力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装置中,以增加保护和控制葫芦的触点容量和触点数量。

静态式中间继电器由电子元器件和精密小型继电器等构成,是电力系列中间继电器更新换代首选产品。

1)静态中间继电器,使用更加精准、防潮、防尘、不断线,可靠性高,克服了电磁型中间继电器导线过细易断线的缺点。

2)功耗小,温升低,不需外附大功率电阻,可任意安装及接线方便。

3)继电器触点容量大,工作寿命长。

4)继电器动作后有发光管指示,便于现场观察。

5)绝缘耐压水平高。

触点容量大,触点接触电阻小。

2、电磁型中间继电器电磁型中间继电器是传统的老式继电器,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吸合。

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释放。

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

是广大客户所用的习惯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Z-3/Z系列中间继电器1 用途DZ-3/Z系列中间继电器用于直流操作的各种保护和自动控制中,作为辅助继电器以增加触点数量和触点容量。

2 结构和工作原理继电器为电磁式继电器。

采用JK-1型壳体,将DZY-200机芯装入壳体中,具有透明的壳罩可以清楚观察到继电器的内部结构。

外形尺寸及开孔图见附图。

当电压加到线圈两端时,衔铁向闭合位置运动,此时动合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

断开电源时,衔铁在触点片的压力作用下,返回到原始状态,动合触点断开,动断触点闭合。

内部接线图见图1。

3 技术要求3.1 继电器的额定技术数据及触点形式表1型号规格直流额定电压(V)触点形式及数量动合动断DZ-3/Z1 2201104824 2 6DZ-3/Z2 4 4 DZ-3/Z3 6 2 DZ-3/Z4 - 8DZ-3/Z5 8 -3.2 动作电压:不大于额定电压的70%,不小于额定电压30%。

3.3 返回电压:不小于额定电压的5%。

3.4 动作时间:在额定电压下不大于0.05s。

3.5 功率消耗:在额定电压下不大于5W。

图1 内部接线图(正视)4 调试方法4.1 触点间隙:动合触点不小于1.5mm,动断触点不小于1mm,触点超行程不小于0.3mm。

4.2 调整触点片压力可以改变动作值和返回值。

DZ-30B系列中间继电器1 用途DZ-30B 系列中间继电器用于直流操作的各种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作为辅助继电器以增加触点数量和触点容量。

2 结构和工作原理继电器为电磁式动作继电器。

采用JK-1型壳体,将DZY-200机芯装入壳体中,具有透明的壳罩可以清楚观察到继电器的内部结构。

外形尺寸及开孔图见附图。

当电压加在线圈两端时,衔铁向闭合位置运动,此时动合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

断开电源时,衔铁在接触片的压力作用下,返回到原始状态,动合触点断开,动断触点闭合。

内部接线图见图1。

3 技术要求3.1 继电器的额定技术数据及触点形式型号触点形式直流额定电压(V)DZ-31B 三动合三转换220,110,48,24,12 DZ-32B 六动合3.2 动作电压:不大于额定电压的70%,不小于额定电压的30%。

3.3 返回电压:不小于额定电压的5%。

3.4 动作时间:在额定电压下不大于0.05s。

3.5 功率消耗:在额定电压下不大于5W。

4 调试方法4.1 触点间隙,动合触点不小于1.5mm,动断触点不于小1mm。

触点超行程不小于0.3mm。

4.2 调整触点片的压力可以改变动作值和返回值。

图1 内部接线图(正视)DZ-200系列中间继电器DZY-200 DZL-200 DZJ-200 DZB-200 DZS-200 DZK-200DZY-200X DZL-200X DZJ-200X DZB-200X DZS-200X DZK-200X1 用途本系列中间继电器用于各种保护和自动控制装置中,以增加保护和控制回路的触点数量和触点容量。

2 型号8.一个电流工作绕组,一个电流保持绕组,一个电压保持绕组,动作时 弯联接。

阻尼绕组短接时返回时间0.5s以上。

7.一个电流工作绕组,一个电压保持绕组,一个阻尼绕组,阻尼绕组可 阻尼绕组不短接时动作时间0.045s以下,短接时动作时间0.06s以上。

6.一个电压工作绕组,四个电流保持兼阻尼绕组,阻尼绕组可变联接,5.一个电压工作绕组,四个电流保持绕组。

4.一个电压工作绕组,两个电流保持兼阻尼绕组,阻尼绕组可变联接。

3.一个电压工作绕组,两个电流保持兼阻尼绕组,阻尼绕组固定短接。

2.一个电压工作绕组,两个电流保持绕组1.一个电压绕组,一个电流绕组,均可作为工作绕组和保持绕组带保持绕组的电磁式中间继电器,带保持绕组并带延时的电磁式中间继电器1 2 3 4 5 6 7 8 9 间0.03s以下。

设计序号动作时间为0.06s以上分类编号006002触点形式触点编号4024002402202026004205.返回延时,不短接阻尼绕组时0.4s以上,短接阻尼绕组时0.8带延时的电磁式中间继电器触点编号与DZB型相同4.返回延时,1.1s以上3.返回延时,0.5s以上2.动作延时,0.11s以上1.动作延时,0.06s以上设计序号分类编号4.一个电流工作绕组,一个电压保持绕组(带附加电阻)3.一个电压工作绕组,三个电流保持绕组,动作时间0.015s以下2.一个电压工作绕组,两个电流保持绕组,动作时间0.015s以下1.一个电压工作绕组,动作时间0.015s以下快速动作电磁式中间继电器,快速动作并带保持绕组的电磁式中间继电器设计序号触点编号与DZB型相同分类编号DZY DZL DZJ DZB DZS DZK200X带有动作信号指示器3 结构和原理本继电器的接触系统由几种带顶杆的触点簧片灵活地组装成多种触点形式,但根据传统需要情况DZY 、DZL 、DZJ 只取12种触点形式,而DZB 、DZS 、DZK 型又只取12种中常用的几种触点形式。

因为触点是装在导磁体两侧,为了作用力均匀与造型美观便将两侧触点对称布置,因此本继电器触点组的变化都是成对的增减。

虽然在规定的寿命以内继电器的触点不必更换,但考虑继电器的使用时间实际是尽可能长的,并且运输、安装、使用中都可能发生意外情况使继电器损坏,在本继电器中相对于其它零部件来比,触点片还是比较容易损坏的,因此将它列为易损件,标明图号,以便使用单位采用。

根据继电保护用的中间继电器常与信号继电器同时使用的情况,本继电器X型产品附有联动的动作信号指示与复归机构,并附有一对带机械保持的动合触点以接通远方信号。

即完全可以将联用的信号继电器省掉。

这对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简化接线,降低成本是有一定意义的。

本继电器采用一个专用船形支架,其尾部固定底座,中间装设继电器机构。

不但拆装灵活,而且去掉底座、外壳,继电器仍自成一体,在特殊需要时可无底无壳供货。

4 技术数据4.1 继电器的触点形式,绕线类型和额定数据,见下表。

型号触点形式绕组类型额定电压(V)额定电流(A)DZY DZL-201 DZJ DZYDZL-201XDZJ002一个电压或电流工作绕组38022012711010060483624120.250.51248DZY DZL-202 DZJ DZYDZL-202XDZJ006DZY DZL-203 DZJ DZYDZL-203XDZJ202DZY DZY220DZL-204 DZJ DZL-204X DZJDZY DZL-205 DZJ DZYDZL-205XDZJ240DZY DZL-206 DZJ DZYDZL-206XDZJ400DZY DZL-207 DZJ DZYDZL-207XDZJ402DZY DZL-208 DZJ DZYDZL-208XDZJ420DZY DZL-209 DZJ DZYDZL-209XDZJ600续表型号触点形式绕组类型额定电压(V)额定电流(A)DZY DZL-210 DZJ DZYDZL-210XDZJ602一个电压或电流工作绕组3802200.250.5DZY DZL-211 DZJ DZYDZL-211XDZJ62012711010060483624121248DZY DZL-212 DZJ DZYDZL-212XDZJ800DZY DZL-213 DZJ DZYDZL-213XDZJ004DZY DZL-214 DZJ DZYDZL-214XDZJ060DZY DZL-215 DZJ DZYDZL-215XDZJ062DZY DZL-216 DZJ DZYDZL-216XDZJ080DZY DZL-217 DZJ DZYDZL-217XDZJ242DZY DZL-218 DZYDZL-218X260DZJ DZJDZY DZL-219 DZJ DZYDZL-219XDZJ422DZY DZL-220 DZJ DZYDZL-220XDZJ440DZY DZL-221 DZJ DZYDZL-221XDZJ024DZY DZL-222 DZJ DZYDZL-222XDZJ204续表型号触点形式绕组类型额定电压(V)额定电流(A)DZB-213 DZB-214X 202一个电压绕组,一个电流绕组,均可作为工作绕组或保持绕组122448110220 0.25 0.5 1 2 4 8DZB-214 DZB-214X 220DZB-217 DZB-217X 402DZB-226 DZB-226X 400 一个电压工作绕组两个电流保持绕组DZB-228 DZB-228X 420DZB-233 DZB-233X 202 一个电压工作绕组两个电流保持兼阻尼绕组DZB-243 DZB-243X 202DZB-257 DZB-257X 402 一个电压工作绕组DZB-259 DZB-259X 600四个电流保持绕组 DZB-262 DZB-262X006一个电压工作绕组四个电流保持兼阻尼绕组DZB-278 DZB-278X420一个电流工作绕组一个电压保持绕组 一个阻尼绕组 110DZB-284 DZB-284X220一个电流工作绕组一个电流保持绕组 一个电压保持绕组24 48 110 220DZS-213 DZS-213X 202 一个电压工作绕组0.25 0.5 1 2 4 8DZS-216 DZS-216X 400 DZS-229 DZS-229X 600 DZS-233 DZS-233X 202 DZS-236 DZS-236X 400 DZS-248 DZS-248X 420 DZS-249 DZS-249X 600 DZS-254 DZS-254X 220 一个电压工作绕组一个阻尼绕组DZK-211 DZK-211X 002 一个电压工作绕组24 48 110 220DZK-214 DZK-214X 220 DZK-216 DZK-216X 400DZK-226 DZK-226X400一个电压工作绕组两个电流保持绕组 DZK-236 DZK-236X400一个电压工作绕组三个电流保持绕组 DZK-244 DZK-244X220一个电流工作绕组三个电压保持绕组注:X 型除上述主触点外还有一副动合带机械保持的信号触点。

4.2 动作值,保持值a. 动作电压与保护电压不大于70%额定电压,DZJ-200动作电压不大于80%额定电流;动作电压不小于30%额定电压,DZK-200及DZB-243不小于50%额定电压;b.动作电流与保持电流不大于80%额定电流。

4.3 返回值:不小于5%额定值,DZB-200及DZS-200不小于3%额定值。

4.4 动作时间,返回时间型号动作时间(s)返回时间(s) 一般短接阻尼绕组 一般短接阻尼绕组 DZY-200 DZY-200X 0.045以下0.06以下 DZJ-200 DZJ-200XDZL-200 DZL-200XDZB-210 DZB-210X DZB-220 DZB-220XDZB-230 DZB-230X0.06以上DZB-240 DZB-240XDZB-250 DZB-250X 0.045以下 0.06以下DZB-260 DZB-260X0.06以上 DZB-270 DZB-270X 0.045以下 0.5以上 DZB-284 DZB-284X 0.03以下 DZS-210 DZS-210X 0.06以上 DZS-220 DZS-220X 0.11以上 DZS-230 DZS-230X 0.5以上 DZS-240 DZS-240X1.1以上DZS-250 DZS-250X 0.4以上0.8以上DZK-210 DZK-210X0.015以下DZK-220 DZK-220XDZK-230 DZK-230XDZK-240 DZK-240X4.5 功率消耗型号功率消耗附注电压回路电流回路DZY-200 DZY-200X 5WDZJ-200 DZJ-200X 5VADZL-200 DZL-200X 5WDZB-200 DZB-200X 5W 2.5W 电流动作规格5W DZS-200 DZS-200X 5WDZK-200 DZK-200X 8W 2.5W 包括外附电阻4.6 热稳定性(环境温度40℃时)电压绕组长期耐受110%额定电压温升不大于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