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位收水冷却塔技术应用研究
浅谈超大型高位收水冷却塔施工经验与效果

极 坐 标 和 相应 高程 进 行 测 量 放 线 ( 3 ) 首 先 根 据 施 工 图 和 冷 却 塔 结 构 分 步特 点 , 确 定 冷 却 塔
4 . 2 筒壁 及 肋垂直 度控制
冷 却 塔 筒壁 上 均 匀分 布 6 6条 肋 ( 截 面为倒梯形 , 在 筒 壁 上 均 匀 分布 若 干 务 的 凸起 状 现 浇铜 筋 混 凝 土 结 构 ) .极 其 醒
目, 直 接 影 响 人 们 的视 觉 效 果 , 因此 对 肋 的 垂 直 度 要 求 较 高 ,
中心 点 为放 线基 准 点 ,计 算 各 结 构 尺 寸 控 制 点 S与 冷 却 塔 中
心 的 空 间 几何 关 系 , 并 用 水 准仪 复核 各 结 构控 制 点 高程 位 置 : 然后 根 据 图纸 所 给 数 据 和 计 算 所 得 的 空 间几 何 关 系 用先 进 的
点连 线与 坐标 X轴 的 夹 角 。
( 3 ) 确 定 冷却 塔 中心 点 、 导 轨 控 制 点 和 肋 中心 点 , 其 中: 冷 却塔 中心 点是 指 冷 却 塔 底 部 在 地 面上 的 中心 点 ,使 用全 站 仪
l _ 筒壁; 2肋 : 6 . 全站 仪 : 7激 光 垂 准 仪 。
X = Xn + ( R— L) X C O S O [
Y = Y 0 + ( R — L ) x s i n c  ̄
式中: X 0 、 Y 0 一 冷却塔 中心点坐标 ; R 一 每 节 筒 壁 的 内半 径 ;
L 一 导轨 控 制 点到 筒壁 内壁 之 间的 距 离 : d 一中心 点 、导 轨 控 制
点. 在委托加 工时 . 机 床 上 标 记 出 导轨 的 控 制 点 : 肋 中心 点 尺寸; 利 用铅 锤 、 水 平尺 等控 制 各 结 构 垂 直度 ; 利 用 水 准 仪 和 是 指 每 节 筒壁 上 的 肋 的 外 侧 面与 肋 垂 直 中心 线 的 交 点 ,在 图 高程 控 制 点 控 制 各 结构 高程 。 纸设 计 、 加 工模 板 时 , 在 机床 上 标 记 出此 点 。
高位收水冷却塔淋水填料阻风面积计算研究

大气 压力 /hPa
循环 水量 /(t/h)
温升 /℃
热负荷 百分比/%
1 003.8
78 500
10.5
83.50
1 003.1
78 500
10.5
83.50
1 003.378 50010.583.50
1 003.3
78 500
10.2
81.12
1 002.3
78 500
10.3
81.91
1 001.9
冷却塔设计气象条件及循环水参数如表 1 所示。
表1 冷却塔设计气象条件及循环水参数
季节
汽轮机工况 大气压力/hPa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循环水量/(t/h)
夏季频率10%
TRL
998.4
29.7
25.6
73
99 304
年平均
TMCR
1 013.7
12.7
9.44
66
99 304
3 高位收水冷却塔设计计算对比
3.1 设计计算结果
冷却塔的性能考核是检查额定发电工况下 是否能达到机组散热要求,高位收水冷却塔热 力计算的校验也应针对实测条件和额定负荷最
接近的工况,据此选取实测时段机组发电量在 900 MW 以上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利用高位 收水冷却塔热力计算程序,选取 2018 年夏季工 况测试时发电量 900 MW 以上的数据,在相同 气象资料、热力参数 ( 相同循环水量和换热温 升 )、按照寿光高位收水冷却塔尺寸数据、塔芯 材料参数进行冷却塔热力计算。计算中按照所 采用填料搁置式的设计条件,根据塔芯梁柱及 配水布置,填料层下部梁柱占淋水面积的 22%, 填料顶部无梁柱,如果将梁柱的阻风面积按整体 填料高度范围内都存在,显然偏保守。综合 1.5 m 填料高度的变化考虑 0.7 左右的梁柱阻风面积折 减系数,梁柱的阻风面积按 16% 的淋水面积取值, 配水槽和竖井占 4% 淋水面积,淋水填料阻风面 积按共计 20% 计算。计算结果如表 2 所示。
高位收水冷却塔在神华万州工程的应用

● 低噪声 根据相关研究及试验证明:所有的大型常规自然通风冷却塔的进风 口处的噪声均接近82~86dBA,是最为显著的噪声源。而淋水声又是冷 却塔噪声的主要来源。从高空下落的冷却水与集水池中的水撞击而产生 淋水噪声。整个过程是高处的冷却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势能转化为动能, 当下落到与集水池里的水撞击时,其中一部分动能便转化为声能进行传 播。水的自由跌落高度越高,产生的噪声也越大。高位收水塔自由跌落 高度仅为常规自然塔自由跌落高度的26.5%,而且其自由跌落区均在塔 的筒壁之内,相当跌落于天然隔声墙,因此噪声排放非常低,通常可降
低约8~10分贝。
● 综合换热性能更优
冷却塔换热的主要区域是淋水填料区域,雨区的换热仅为全塔换热 的一小部分。高位收水冷却塔的雨区相对常规塔短,换热能力较常规塔
减少约3%。冷却塔阻力中,雨区的阻力占40%左右,高位收水冷却塔雨
水较短,减少了雨区通风阻力,但由于增加了高位收水设施,收水斜板 的设置阻挡了部分进风面积,又增加了一定的进风通风阻力。
◆ 采用高位收水冷却塔的循环供水系统示意图
3、高位收水塔及其循环水系统
与采用常规冷却塔及其循环水系统相比,采用高位收水冷却塔及其
循环水系统在工艺布置、功能及系统配置、运行、投资等方面有以下特
点: ◆ 高位收水塔工艺布置特点
● 采用高位收水技术
用高位收水装置及集水槽取代常规自然塔底部集水池。收水装置包 括收水斜板和收水槽二部分,收水装置安装高度约3m,安装于进风口与
填料之间。淋水填料上部的配水系统、除水器布置与常规逆流式自然通
风冷却塔一致。集水槽与常规自然塔底部集水池有很大差别,后者为水 面大,水深浅的宽浅型水池,而高位收水塔集水槽恰恰相反,是水面很
小,水深很深的窄深型水池。
排烟高位收水冷却塔设计

表1 冷却塔的结构基本设计特征表
参数 淋水面积 塔体高 进风口高 ±0.00 m处斜支柱中心直径 喉部直径 喉部标高 塔顶内直径 冷却塔斜斜支柱对数 壳体最大厚度 壳体最小厚度 玻璃钢烟道直径
取值 9 500 m2 185 m 13.0 m 126.85 m 64.65 m 139.49 m 71.56 m
但在随后的环评技术评估会上,专家认为 “安庆电厂二期工程采用烟塔合一排烟的环境可
行性尚需进一步论证”。建设单位承诺采用烟囱 排烟方案后,评价单位补充了 210 m 高烟囱排 放的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从预测结果来看,环 境空气影响可以接受。由此,该工程由排烟高 位收水冷却塔变更为高位收水常规冷却塔。
虽然排烟高位收水冷却塔没有在安庆工程 中得以应用,但为后续的工程实践积累了宝贵 的经验。
图3 斜支柱非均匀布置3D示意图
工与常规冷却塔相同。 3) 便于施工安排,减少交叉施工。由于玻
璃钢烟道通常采用在塔外分节预制、在塔内烟道 拼接吊装的方式施工,而该拼接吊装过程须在冷 却塔塔筒土建工程完毕后进行 ;加之玻璃钢烟道 制造存在招标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实际工程中玻 璃钢烟道的分节运输拼接工作很难与冷却塔主体 施工相衔接,玻璃钢烟道施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 性。斜支柱非均匀布置方案将集水槽出水口与玻 璃钢运输通道独立布置,互不干扰,最大限度地 方便了施工安排,减少了交叉作业。
tube wall support system; central shaft and flue support
0 引言
排烟高位收水冷却塔是将高位收水冷却塔 与排烟冷却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世界首座 排烟高位收水冷却塔于 2018 年投入运行。
1 排烟高位收水冷却塔的探索之旅
1.1 排烟冷却塔技术积累
国产大型高位收水冷却塔节能效果分析及常见故障分析处理措施.pdf

Technology Forum国产大型高位收水冷却塔节能效果分析及常见故障分析处理措施井立华贺莉裴志铭丁俊勇神华国华寿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寿光 262714摘要:国内发电机组超大型高位收水冷却塔是一种节能环保型冷却塔,该塔可使循环水泵的静扬程可减少 40%,节省了电厂的运行费用同时运行中水、气交换热效率大为提高,水滴下落流到水池的噪声减小,达到节能降噪的目的。
本文详细介绍国内现有电厂大型高位水塔在运行中常见的故障治理方法以及国华寿光电厂如何在基建期进行预防的措施,并以此文向后续建设的同类型电厂高位水塔设计施工提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环保;高位冷却塔;节能;设计中图分类号:[TU279.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6)02-0414-021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我国水资源缺乏且分布不均,因此内陆大型火力发电厂需采用带冷却塔的循环水系统进行冷却,而我国目前对大型火力发电厂配套的超大型冷却塔技术掌握较少。
高位收水超大型冷却塔是一种节能环保型冷却塔,常规塔所需要的循环水泵的扬程较大。
采用高位收水冷却塔后,循环水泵的静扬程可减少40%,较大地节省了电厂的运行费用。
国华寿光电厂一期工程的建设规模为2×1000MW 超超临界湿冷机组,循环水系统采用二次循环冷却方案,本期工程机组采用国产超超临界锅炉及汽轮发电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设施。
本期工程主机冷却水系统采用再循环冷却供水系统,一台机组配一座高位收水自然风冷却塔,为达到节能、降噪、保护地下基础的目的,采用海水高位收水冷却塔方案。
供水系统设计采用直流供水系统,从小清河取淡海水冷却,冷却后的水排至弥河。
2 高位水塔节能效果简介(1)因百万机组循环水量大,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产生的主要费用是循环水泵的电耗。
循环冷却水量越大、扬程越高、水泵所消耗的轴功率就越大,电耗就越高。
高位冷却塔的运行和应用研究

高位冷却塔的运行和应用研究摘要:文章根据目前应用的高位收水冷却塔的运行情况,节能特点和循环水系统运行分析,研究高位冷却塔节能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高位冷却塔;应用现状;功能特点;循环水系统1引言电力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多,目前我国所用电力大部分仍为火力发电或核电,而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现有的储备量已支撑不了多少年的使用。
因此,为了节省资源,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我们需要研究更有效的火力发电节能技术。
采用循环冷却方式的火核电机组中,循环水泵是比较费电的设备,其中冷却塔要消耗循环水泵扬程的约60%以上,因此降低循环水泵运行费用的关键就是减小冷却塔消耗的循环水泵扬程。
在循环水系统的节能技术中,高位收水冷却塔是近年来逐渐推广应用的技能技术,其配合循环水系统的节能和降噪效果非常显著。
某电厂规划容量为4×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根据工程的自然环境和环保条件,拟采用带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循环供水系统。
每台机组配一座有效淋水面积为一万两千平方米的自然通风高位收水冷却塔。
本文介绍的是高位收水冷却塔的运行情况,高位收水冷却塔的功能特点,以及冷却塔的循环水系统运行情况,借此为电厂的冷却塔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2国产高位收水冷却塔的应用现状2.1国产高位收水冷却塔的应用现状陕西蒲城电厂的高位收水塔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座高位收水冷却塔。
该高位塔于1996年建成,配备了2座淋水面积有4750平方米的高位塔,塔形参数为塔高131.48m,底部直径87.4m,喉部高度95m,喉部直径46.9m,出口直径51.8m,稳定运行后权威技术部门对其做了性能分析和评价,验证了其冷却能力符合设计要求,且与传统的冷却塔系统相比,虽然高位塔的造价比常规塔高大概22%,但是每年能够节省电量超过780万度,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该高位塔的设计由国核院和哈蒙公司联合完成,冷却水量达到21.8104立方米/小时,全高215m,底部直径168.7m。
1000MW 火电机组高位海水冷却塔应用浅析

1000MW 火电机组高位海水冷却塔应用浅析周宇玮(国家能源集团山东电力有限公司寿光电厂,山东 寿光 262714)引言 高位冷却水塔在70年代由比利时哈蒙公司提出,80年代在法国内陆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投入使用,国内最早在陕西蒲城电厂2×330MW 机组由西北电力设计院论证采用哈蒙技术设计,于1996年建成了2座淋水面积4750㎡的高位收水冷却塔,但由于机组容量小、淋水面积小,高位塔的优势未完全发挥出来。
万州港电2×1050MW 机组也采用哈蒙技术建造2座高位收水冷却塔,塔高191m,淋水面积11970㎡,于2013年投运。
寿光公司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分别于2016年7月31日、11月28日投产,每台机配一座冷却塔,为国内首例高位收水海水冷却塔,塔高190m,淋水面积12800㎡。
一、选型设计1 高位塔特点1.1 降低循环水泵功率。
高位塔在填料层下部采用收水装置,冷却水经过收水装置收集后汇入高位集水槽,提高了循环水泵吸水高度,降低了循环水泵扬程,达到节能的效果。
1.2 常规冷却塔的进风口处的噪声均接近80~86dB,高位收水塔自由跌落高度仅为常规自然塔跌落高度的26%左右,且跌落区均在塔筒之内,噪声可降低约8~12dB。
1.3 高位塔取消底部水池,可防止塔基范围内的循环水下渗浸泡地基,基础更加安全。
采用高位收水冷却塔的循环供水系统示意图2 国产化实践2.1 寿光电厂高位冷却塔为国内首家自主设计、自主建设、塔芯材料全部国产化的百万机组海水高位集水冷却塔,自主研究设计和模型试验相结合,优化高位集水装置型式,研究防漏、防溅方式及材质选择、悬吊形式,进行应力强度计算。
2.2 高位塔是节能低噪音环保型冷却塔,在大型火电厂应用,进一步降低发电能耗,符合国家安全高效的节能环保政策。
2.3 高位塔建设中,在解决收水装置漏水、溅水问题,防寒防冻问题、确保收水装置悬吊连接的可靠性方面有所创新和提升。
高位收水冷却塔系统及性能分析

高位收水冷却塔系统及性能分析作者:何潇钟雪周来源:《决策探索·收藏天下(中旬刊)》 2018年第5期冷却水塔是发电厂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合理、可靠投入对汽轮发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机组运行循环水泵的耗电量约点机组发电量的 1.5%,运行费用很高。
因此,冷却水塔的优化分析和论证已成为该领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研究课题。
一、冷却水塔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冷却塔主要是使挟带废热的冷却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而使废热在大气中散发。
热力循环过程主要有:水通过锅炉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进而使汽轮机开始作业,进一步推动发电机发电。
此外,经汽轮机作业后的排入凝汽器中的废气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最终,然后通过水泵将凝结成的水打回锅炉进行循环使用。
在这一过程中,冷却塔将挟带废热的冷却水的热量从塔筒出口排放到大气中。
二、发电厂冷却水塔的发展概况1912年,荷兰某一个矿上诞生了世界第一座简单的自然通风冷却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工业的发展,冷却塔在各工业国家得到了发展,特别是美国。
但是,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冷却塔主要采用机械通风。
自20世纪70年代起,武际可教授等人通过薄壳有矩理论对冷却塔结构进行分析,最终研究开发了一系列用于风载、自重、温度作用下的冷却塔静力结构分析程序等。
随工韭的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大型冷却塔。
三、冷却水塔的分类一般来讲,按通风方式主要分为三种:一是自然通风式;二是机械通风式;三是混合通风式。
由于水和空气流动方向不同,自然通风冷却塔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横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二是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
其中,所谓横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是指空气横向流过下落的水,填料位于塔的外部。
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空气自下而上流过下落的水,因此填料位于塔内部。
按水和空气接触分为:湿工冷却塔:水和空气直接接触,热、质交换同时进行的冷却塔。
干式冷却塔:水和空气不直接接触,只有热交换的冷却塔。
干塔中空气与水经由金属管组成的散热器表面进行热交换,最终将管内水的热量排放到大气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产高位收水冷却塔技术应用研究作者:马栋
来源:《河南科技》2020年第11期
摘要:超大型常规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静扬程高,循环水泵电耗较大,循环水系统的运行费用较高,如何减少冷却塔能耗与噪声也是国内一直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有效地减小循环水泵的静扬程,从而节约电能和降低噪声,哈蒙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研发了高位收水冷却塔技术。
多年的运行表明其高位收水装置稳定、安全、可靠,作为一种节能环保技术,高位收水塔在国内有逐渐推广的趋势。
关键词:高位收水;冷却塔;节能;降噪
Abstract: Super-large conventional counter-flow natural ventilation cooling tower has high static head, high power consumption of circulating water pump, and high operating cost of circulating water system, how to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noise of cooling towers has also been one of the focuses of domestic atten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tatic head of the circulating water pump, thereby saving electrical energy and reducing noise, Harmon Company developed high-level water collection cooling tower technology in the 1970s. Years of operation have shown that its high water collection device is stable, safe and reliable, as an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high-level water collection towers have a tendency to be gradually promoted in China.
Keywords: high-level water collection;cooling tower;energy saving;noise reduction
與常规冷却塔及其循环水系统相比,高位收水冷却塔及其循环水系统用高位收水装置及集水槽取代常规自然塔底部集水池,同时,配水管、填料、收水斜板、收水槽均需要吊装,其对吊装材料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1]。
其外形与常规塔基本相同,只是进风口高度有所增加,淋水面积稍有减少。
1 技术经济比较
1.1 方案比较原则
以2×1 000 MW机组为单位进行年费用比较,方案比较仅对比两个方案主要差异部分,包括冷却塔、循环水泵房及设备、循环水沟。
循环水管、凝汽器均相同,不参与比较。
循环水泵按热季(5—9月)一机三泵、冷季(12月至次年2月)一机一泵、温季(3—4月、10—11月)一机二泵或二机三泵的模式运行。
1.2 技术经济参数
根据本工程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条件,方案比较采取的基本技术经济参数(预测值)如下:机组年利用小时数为5 500 h;投资回收率为8%;经济使用年限为20年;成本电价为0.27元/(kW·h)。
上网电价为0.311元/(kW·h)(不含税);循环水泵组综合效率为80%;大修理费率为2.5%。
常规塔与高位收水塔循环水系统技术经济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2 国产化高位收水冷却塔技术研究
高位收水装置是高位收水塔的核心部件,主要由波形收水斜板、防溅器、U形收水槽、吊装架及吊绳等组成,作用是在淋水填料下部截留落水雨滴并将之汇入高位塔主收水槽,抬高冷却塔集水水面,降低冷却塔供水高度,减小落水噪声[2]。
2.1 收水装置工艺结构设计及应力计算研究
以满足20年安全可靠运行为目标,本文针对高位收水装置提出了多种工艺设计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优选出最佳高位收水装置工艺设计方案,包含布置方案、各部件的连接方式、固定方式、材料选择、部件之间及部件穿柱等处的局部防漏措施等。
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推荐方案进行受力计算分析,提出合理的结构尺寸和结构加强设计。
研究成果如下:明确提出了高位收水装置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明确了收水装置的设计荷载工况及工况组合;明确了收水装置构件材料指标和参数和及相应的分项系数,分析了收水装置中不同结构材料的耐腐蚀特性;对U形收水槽结构进行设计与方案优选;根据悬吊系统的设计计算,确定了悬吊系统各部件的结构参数;建立收水装置整体计算模型,考虑不同荷载工况及组合条件,进行计算分析,获得了结构整体变形性能及各零部件的受力情况。
2.2 收水装置实物模型研究及制造
收水装置是高位塔的核心部分,对收水装置部件的加工制造进行研究、加工和制造,并对产品性能进行测试。
收水装置部件主要包括U形收水槽、防溅器以及波形收水斜板等。
研究成果如下:确定了收水装置部件加工制造流程,为高位塔的国产化提供技术支持;对U形收水槽进行加工研制,产品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对波形收水斜板进行加工制造,材质的力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对防溅器的溅水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溅水率低于0.05‰,满足工程要求。
2.3 填料安装方式与性能测试
填料采用悬吊式安装,研究填料采用穿杆式悬挂、下部托梁悬挂、下部玻璃钢网格悬挂三种悬挂方式时对填料刚度的匹配要求,分析其与收水槽悬挂系统的干涉关系,优选合适的填料悬挂方案。
淋水填料性能测试试验平台如图1所示。
研究成果如下:试验确定了参考工程淋水填料1.5 m高度的热力阻力特性,为高位塔设计计算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比较S波填料2.0 m高度不同填料安装支撑方式之间的试验结果发现,填料底部设玻璃钢托架悬吊较内部穿杆布置,淋水填料热力阻力性能无明显差异;通过比较S 波填料1.5 m高度填料交错布置与不交错布置试验结果发现,不交错布置较交错布置,热力阻力性能均有所降低,热力降低1.3%,阻力降低2.6%;确定了内部穿杆方式下S波填料2 m安装高度下的热力阻力特性,供设计参考和使用。
2.4 收水装置模拟试验塔建造和运行
如图2所示,建造高位收水装置模拟试验塔,对模型塔开展为期6个月的连续运行可靠性试验,在试验中定期观测记录模型溅漏量的变化,塔外1 m处噪声变化情况以及各部件的变形、破裂、损坏情况。
研究成果如下:设计开发了5种不同样式的防溅器,取得5种防溅器不同试验工况下的溅水率,推荐溅水率小、防溅效果好的防溅器型式Ⅴ;确定了不同布置倾角下防溅器的溅水率,推荐最佳的倾角布置44°;对波形收水斜板进行了设计和制造,收水斜板连接处采用螺栓固定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可供工程参考和使用;通过对高位收水装置关键连接处的连节方式进行设计和防溅(漏)水性能试验,推荐合适的连接方式,为设计和建造提供依据和参考;确定了不同淋水密度工况下高位收水冷却塔的噪声测试结果,供设计参考;对收水装置进行为期半年的耐久性运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研发的收水装置结构合理,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3 社会效益
3.1 噪声控制
相关研究及试验证明,大型常规自然通风冷却塔的进风口处的噪声均接近82~86 dB (A),是最为显著的噪声源。
而淋水声又是冷却塔噪声的主要来源。
高位收水塔自由跌落高度仅为常规自然塔自由跌落高度的26.5%,而且其自由跌落區均在塔的筒壁之内,相当跌落于天然隔声墙,因此噪声排放非常低,通常可降低10~15 dB(A)。
3.2 收水装置国内制造
近年来,随着国华寿光电厂、九江电厂等超大型国产化高位收水塔的投产和运行,国产化收水装置制造和安装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今后在国内应用、国际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带动了国内生产制造商研究、制造能力的开拓,利于民族制造业的发展。
4 经济效益
4.1 高位收水塔性能试验结果
试验工况如下:1号冷却塔试验进塔循环水温度为41.35 ℃,出塔循环水温度为
30.54 ℃,循环水温差为10.81 ℃;2号冷却塔试验进塔循环水温度为40.79 ℃,出塔循环水温度为30.28 ℃,循环水温差为10.50 ℃。
试验结果:1号冷却塔的冷却能力为100.99%,2号冷却塔的冷却能力为102.12%,1、2号冷却塔均达到性能保证值(冷却能力大于100%)。
冷却塔性能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4.2 高位收水塔经济效益
塔芯材料按进口技术国内合资生产价格计算,2×1 000 MW机组高位收水塔系统初投资比常规塔系统多约5 423万元,但节约循泵电费约816.74万元/年。
折合投资和运行费用,在电厂全寿命期内,对比总年费用,高位收水塔系统比常规塔系统低128.82万元/年,高位收水塔的经济优势更好。
5 结论
高位收水冷却塔塔高为199.725 m,淋水面积为13 200 m2,是国内湿式冷却塔第一高塔、第一大塔,是国产化后首次采用全悬吊塔芯装置的高位收水塔。
1号和2号冷却塔采用国内设计和国产收水装置,设计、产品制造和安装质量满足标准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参考文献:
[1]戴文鹏.高位收水冷却塔的数值模拟及分析[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6.
[2]赵云驰,侯燕鸿,王东海,等.超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探讨[J].电力建设,2009(10):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