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教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教育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春天来了
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主题“春天来了”,选取了与春天紧密相关的三首歌曲和一首器乐曲。

通过学唱歌曲《小雨沙沙沙》《柳树姑娘》、欣赏《春之歌》《春天音乐会》等音乐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与音乐表现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乐观态度。

本单元还介绍了打击乐器沙槌、串铃的演奏方法,并用沙槌、串铃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小雨沙沙沙》;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柳树姑娘》。

2.欣赏歌曲《春天音乐会》,在教师指导下,与同学合作,编创声音表现春天的场景。

3.认识打击乐器沙槌、串铃,学习并掌握这两种乐器的正确演奏方法,能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

4.欣赏《春之歌》,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在音乐伴奏下朗诵《春天在哪里》。

三、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春之歌》
一、课型:欣赏课
二、教学目标 :
1.能认真聆听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的意境。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音乐表现。

3.能独立或与同学合作,配乐朗诵《春天在哪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认真聆听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的意境。

难点:能认真聆听乐曲《春之歌》,感受乐曲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
钢琴、课件。

五、教学过程:。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二:尝试编曲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二:尝试编曲

人音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二:尝试编曲。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音乐课程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师重点会通过唱歌和跟唱的方式,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因此,能够在这个阶段教授编曲这门高级课程的教案,必然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兴趣。

这套教案的编写者肯定是有相当的经验和能力的。

编曲是一项非常高端的音乐技能,只有在接受过系统专业的音乐训练和实践之后,才能掌握。

这套教案还补充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难点。

教师可以通过对歌曲进行编曲,来增强歌曲的吸引力和娱乐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编曲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当然,对于一名小学一年级的音乐教师来说,要尝试编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这套教案的编写者还特别提供了详细的编曲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便教师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编曲的技巧和方法。

在尝试编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编曲难度和方式。

同时,在编曲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与原曲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不要破坏原曲的基本韵律和旋律。

编曲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反复的调试和修改,以确保编曲的质量和效果。

尝试编曲是一项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活动,它可以让小学一年级的音乐教学更加丰富和生动。

如果教师能够掌握好编曲方法和技巧,那么这套教案一定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和提升。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牧童谣》 人音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牧童谣》 人音版

《牧童谣》教案教材分析:《牧童谣》是一首带有山歌风格、叙事童谣的湖北民歌,歌词简单、通俗,采用问答的形式,抒发了儿童们热爱光明的真挚情感。

这首歌曲由上下句构成一段休,4/4拍,商调式,旋律高亢、舒展、轻松、风趣。

“那斯那斯嗨”的衬词增强了趣味性,充分地表现了牧童在放牧对歌时顽皮而活泼的情趣。

学情分析: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生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牧童谣》又是一首表演歌曲,教师充分调动学生都主动参与表演,在本首歌曲短小的四个乐句里有三句歌词都是衬词“那斯那斯嗨”,这三句衬词完全一样只有曲调不一样,根据手势可以把曲调唱准,但是学生很难自己想出不一样的动作来表演,所以我选用了小乐器对这一部分进行辅助,在学习新的手势后,用沙锤代表音高,让学生整体分组配合表演,达到丰富课堂的效果。

教学目标:1、认识6(la)并唱准其音高。

2、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歌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用自然、明快的歌声表现牧童放牧时愉快心情。

3、培养学生爱劳动,乐观向上的好品德。

教学重点:1、认识6(la)2、学唱歌曲《牧童谣》,体会民歌的风格,感受歌曲的情绪。

学时难点:歌曲中第三小节旋律的音准。

教学活动:一、导入:教师弹奏乐曲《牧童短笛》。

(1)(师语)老师想给同学们演奏一首好听的乐曲,你们想听吗?(生回答略)在听的同时,老师还会给同学们播放一组与乐曲有关的图片,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当我弹奏结束以后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弹奏乐曲《牧童短笛》)(2)老师弹得好听吗?给点儿掌声鼓励可以吗?谢谢同学们!(3)同学们知道老师弹奏的是什么曲子吗?曲子描写了什么内容?你们听到乐曲看到图片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回答略)(精彩处表扬,每一位回答的同学都有所关注,及时给予评价。

)(4)老师相信同学们都可以感受到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想知道牧童唱的什么歌吗?那我们就听听牧童唱的歌曲。

(板书题目《牧童谣》。

)讲授:用听、读、表演等体会歌曲情绪。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二单元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二单元

宝成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学科导学案
主备:审核人:使用时间:2015.3
1、通过唱《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
生活的变化。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双响筒,探索双响筒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
奏姿势。

3、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

(也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演奏方法与姿势)
(由牧童生活入歌曲《放牛歌》)
主备:审核人:使用时间:2015.3
1、通过听《牧童》,唱《牧童谣》,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
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
奏姿势。

3、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谣》,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
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
1)边随歌曲《牧童谣》录音边拍手边看插图,熟悉歌曲(教
师可用三角铁)介绍或探讨“牧童”是做什么的?
主备:审核人:使用时间:2015.3。

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牧童》教案02

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牧童》教案02

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牧童》教案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牧童》。

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牧童》的演唱,让学生感受牧童的活泼、快乐和牧场的宁静、美丽。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歌曲的大跳旋律和切分节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三度音程的二声部演唱的能力。

教学准备:1、制作《牧童》无歌词音乐:一声部和两声部。

2、带歌词的谱子一份,也可以制作一份PPT。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自然律动进教室。

(播放钢琴曲《牧童短笛》)二、新课导入找一个能弹《牧童短笛》的孩子,课前展示,引导:这首曲子描写什么?你能想象出来吗?是描绘一个孩子再吹牧笛的情景,这个孩子是谁?他会在什么时候吹短笛呢?再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在歌中我们寻找答案。

二、学习歌曲1、欣赏乐曲《牧童》(初听乐曲。

注意:只播放有旋律无歌词伴奏的乐曲)。

提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欢乐、活泼的……)2、旋律记忆(复听乐曲)。

提问:你觉得乐曲可以分成几句?你对哪一句印象最深刻?你能哼唱一下吗?你觉得哪一句最好听,情绪最欢快?接着就出示歌谱,点出课题。

3、试唱歌谱:(再听乐曲)教师出示高声部旋律。

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歌谱。

在教师钢琴伴奏下演唱歌曲高声部旋律。

4、突破难点乐句及节奏难点:提问:你觉得歌曲的哪一句最富有跳跃感?(学生回答)教师采用律动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节奏,体会乐曲快乐的情绪。

5、引出歌名:提问:你觉得乐曲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发挥想象,自由发言)教师介绍:这是一首斯洛伐克名额,名叫《牧童》。

斯洛伐克位于欧洲,拥有肥沃的平原和连绵的高山峻岭,牧童们在自己的家乡自由地放声歌唱。

它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

下面,我们完整的欣赏这首二声部歌曲《牧童》。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春天来了》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春天来了》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第二单元(春天来了)样板教案第二单元春天来了单元教学目标:1.以唱歌春天的音乐来激发小朋友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美感。

2.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小朋友的协作能力。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的乐观生活态度。

具体要求:1.演唱歌曲(小雨沙沙沙)、(云)。

2.背唱歌曲(云)3.认识沙锤的特性,能运用沙锤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

4.通过观赏乐曲(春天悄悄来临)、(春天音乐会)感受音乐美和理解音乐内容。

5.用人声、动作、打击乐器来表现“春游〞和“春耕〞的景象。

6.感受附点二分音符。

7.用人声和打击乐器来表现(春天音乐会)。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制造力。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

第—课时教学内容:唱:(小雨沙沙沙)教具打算:卡片、录音机、磁带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小雨沙沙沙)2.说出沙锤的名称学会演奏方法。

3.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小朋友听着音乐有序的进入专用音乐教室,跟着老师动一动,等小朋友都走到板凳边坐好。

二、唱师生问好歌三、律动:(小动物的歌)四、复习歌曲师让孩子边看红绿灯歌表演:(红眼睛绿眼睛)(小蚂蚁)(小胖胖)五、新课教学:1.用教科书上的插图引入歌曲(小雨沙沙沙)的教学。

2.听歌曲(小雨沙沙沙)的录音范唱。

3.教师范唱一遍。

4.让学生跟着老师模唱曲谱。

5.师朗读歌词,并讲解歌词内容。

6.用听唱法教唱歌词。

7.分句弹奏旋律,生分句唱歌词。

8.生完整地齐唱歌词。

师:听听,歌曲中哪两句旋律完全相同,请涂上颜色?六、器乐教学:1.出示沙锤实物,让学生认识沙锤,并演示根本演奏法。

2.用教科书上的插图提示沙锤强弱的演奏方法。

3.学生选择不同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4.在歌词“小雨沙沙沙〞处加上八分音符节奏型的演奏。

5.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一组伴奏。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学生参与的互动学习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学生参与的互动学习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学生参与的互动学
习学生参与的互动学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简单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2.了解乐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音乐欣赏和表演的能力。

4.锻炼学生团队合作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旋律和歌词的学习和表演。

2.乐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
1.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表演歌曲。

2.如何让学生了解乐器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
1.歌曲学唱
老师会给学生播放一首简单的歌曲,并在屏幕上显示歌词和歌曲旋律,然后要求学生跟着歌曲唱,并帮助学生纠正唱歌时的错误。

接着,老师会引导学生一起学唱这首歌曲,并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这首歌曲带来的快乐和舒适感。

2.乐器了解
接下来,老师会给学生展示一些乐器的图片,并简单介绍每种乐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自由听一听这些乐器的声音。

在听完这些乐器的声音后,老师会分组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乐器,在一定时间内设计自己的演奏曲目,并在后面的时间内进行团队排练。

3.团队表演
老师会邀请每组学生到前面进行表演,同时还会请其他组学生进行点评和评分。

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并勇敢地表现自己,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能锻炼团队合作和自我表达的能力,还能提高音乐欣赏和表演的水平。

五、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这一次教学,我们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下一次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投入到音乐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荣成市实验小学一年级音乐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型新授题欣赏《大家齐动手》歌曲《种瓜》时一时设计教师教学目标设计1、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己事自己做的观念。

2、培养学生的身体动作的音乐韵律感。

3、感受音乐的不同节奏并认识休止符。

教学方法设计聆听法、启发法、听唱法、表现法、律动法、讨论法等。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一、组织教学学生随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二、欣赏《大家齐动手》。

1、导入2、播放录音,感受劳动号子的节奏特点。

3、跟着录音哼唱旋律,体会歌曲中多处休止符在表现歌曲时所起的作用。

4、跟着录音唱歌词,根据歌词内容设计律动。

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大家齐动手》《钉扣子》,感受劳动号子的风格特点,树立学生“劳动最光荣”的观点。

2、学会用叙事的语气和清晰的吐字来演唱《种瓜》《知了蜜蜂不一样》,并感受四分休止符的时值。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高感,注重动作与音乐的协调。

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2、导入教师演唱几首有关的劳动号子给学生听,让学生在感性上了解劳动号子的风格。

(1)老师唱,让学生熟悉主旋律。

(2)老师教唱,引导学生唱准i和fa的音高。

(3)提问,这首歌有何特殊节奏?它对歌曲的情绪表达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并回答(4)学生在钢琴伴奏下用“啊”模唱主旋律,唱准休止符和附点八分音符。

()请学生用唱名唱主旋律,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曲调。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三、音乐活动1、跟着老师唱。

2、节奏游戏。

四、唱歌《种瓜》五、后小结,下。

3、节奏游戏。

(1)让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谣和节奏谱,注意读准XXXXXX的节奏。

(2)请学生用打击乐器打出歌谣中的节奏,然后与歌谣配合,注意衔接紧密。

(3)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拍手朗诵歌谣,一组用打击乐器打节奏,并可换组练习。

4、由歌词引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珍惜劳动果实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荣成市实验小学一年级音乐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课型新授课题欣赏《大家齐动手》歌曲《种瓜》课时一课时设计教师教学LI标设计1、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己事自己做的观念。

2、培养学生的身体动作的音乐韵律感。

3、感受音乐的不同节奏并认识休止符。

教学方法设计聆听法、启发法、听唱法、表现法、律动法、讨论法等。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一、组织教学学生随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二、欣赏《大家齐动手》。

1、导入2、播放录音,感受劳动号子的节奏特点。

3、跟着录音哼唱旋律,体会歌曲中多处休止符在表现歌曲时所起的作用。

4、跟着录音唱歌词,根据歌词内容设计律动。

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大家齐动手》《钉扣子》,感受劳动号子的风格特点,树立学生“劳动最光荣”的观点。

2、学会用叙事的语气和清晰的吐字来演唱《种瓜》《知了蜜蜂不一样》,并感受四分休止符的时值。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高感,注重动作与音乐的协调。

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2、导入教师演唱儿首有关的劳动号子给学生听,让学生在感性上了解劳动号子的风格。

(1)老师唱,让学生熟悉主旋律。

(2)老师教唱,引导学生唱准mi 和fa的音高。

(3)提问,这首歌有何特殊节奏?它对歌曲的情绪表达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并回答(4)学生在钢琴伴奏下用“啊”模唱主旋律,唱准休止符和附点八分音符。

(5)请学生用唱名唱主旋律,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曲调。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三、音乐活动1、跟着老师唱。

2、节奏游戏。

四、唱歌《种瓜》五、课后小结,下课。

3、节奏游戏。

(1)让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谣和节奏谱,注意读准x x x x x x的节奏。

(2)请学生用打击乐器打出歌谣中的节奏,然后与歌谣配合,注意衔接紧密。

(3)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拍手朗诵歌谣,一组用打击乐器打节奏,并可换组练习。

4、由歌词引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珍惜劳动果实的教育。

a、播放录音,熟悉歌曲。

b、教唱曲谱,注意换气。

c、跟着录音唱歌词,引导学生用叙事的语气演唱,吐字要清晰。

d、请学生分小组编第二、三段歌词。

e、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歌表演的动作,边唱边表演。

板书设计大家齐动手种瓜课后反思1、学生一开始对歌曲中休止符的处理不大注意,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对其养成好习惯。

2、本单元通过律动,使学生对四二拍的强弱关系掌握较好。

2020-02-09荣成市实验小学一年级音乐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课型新授课题欣赏《大家齐动手》歌曲《种瓜》课时一课时设计教师教学LI标设计1、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己事自己做的观念。

2、培养学生的身体动作的音乐韵律感。

3、感受音乐的不同节奏并认识休止符。

教学方法设计聆听法、启发法、听唱法、表现法、律动法、讨论法等。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一、组织教学学生随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二、欣赏《大家齐动手》。

仁导入2、播放录音,感受劳动号子的节奏特点。

3、跟着录音哼唱旋律,体会歌曲中多处休止符在表现歌曲时所起的作用。

4、跟着录音唱歌词,根据歌词内容设计律动。

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大家齐动手》《钉扣子》,感受劳动号子的风格特点,树立学生“劳动最光荣”的观点。

2、学会用叙事的语气和清晰的吐字来演唱《种瓜》《知了蜜蜂不一样》,并感受四分休止符的时值。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高感,注重动作与音乐的协调。

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2、导入教师演唱儿首有关的劳动号子给学生听,让学生在感性上了解劳动号子的风格。

(1)老师唱,让学生熟悉主旋律。

(2)老师教唱,引导学生唱准mi 和fa的音高。

(3)提问,这首歌有何特殊节奏?它对歌曲的情绪表达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并回答(4)学生在钢琴伴奏下用“啊”模唱主旋律,唱准休止符和附点八分音符。

(5)请学生用唱名唱主旋律,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曲调。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三、音乐活动1、跟着老师唱。

2、节奏游戏。

四、唱歌《种瓜》五、课后小结,下课。

3、节奏游戏。

(1)让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谣和节奏谱,注意读准x x x x x x的节奏。

(2)请学生用打击乐器打出歌谣中的节奏,然后与歌谣配合,注意衔接紧密。

(3)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拍手朗诵歌谣,一组用打击乐器打节奏,并可换组练习。

4、由歌词引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珍惜劳动果实的教育。

a、播放录音,熟悉歌曲。

b、教唱曲谱,注意换气。

c、跟着录音唱歌词,引导学生用叙事的语气演唱,吐字要清晰。

d、请学生分小组编第二、三段歌词。

e、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歌表演的动作,边唱边表演。

板书设计大家齐动手种瓜课后反思1、学生一开始对歌曲中休止符的处理不大注意,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对其养成好习惯。

2、本单元通过律动,使学生对四二拍的强弱关系掌握较好。

2020-02-09荣成市实验小学一年级音乐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课型新授课题欣赏《大家齐动手》歌曲《种瓜》课时一课时设计教师教学LI标设讣仁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己事自己做的观念。

2、培养学生的身体动作的音乐韵律感。

3、感受音乐的不同节奏并认识休止符。

教学方法设计聆听法、启发法、听唱法、表现法、律动法、讨论法等。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一、组织教学学生随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二、欣赏《大家齐动手》。

仁导入2、播放录音,感受劳动号子的节奏特点。

3、跟着录音哼唱旋律,体会歌曲中多处休止符在表现歌曲时所起的作用。

4、跟着录音唱歌词,根据歌词内容设讣律动。

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大家齐动手》《钉扣子》,感受劳动号子的风格特点,树立学生“劳动最光荣”的观点。

2、学会用叙事的语气和清晰的吐字来演唱《种瓜》《知了蜜蜂不一样》,并感受四分休止符的时值。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高感,注重动作与音乐的协调。

1、学生随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2、导入教师演唱儿首有关的劳动号子给学生听,让学生在感性上了解劳动号子的风格。

(1)老师唱,让学生熟悉主旋律。

(2)老师教唱,引导学生唱准mi 和fa的音高。

(3)提问,这首歌有何特殊节奏?它对歌曲的情绪表达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并回答(4)学生在钢琴伴奏下用“啊”模唱主旋律,唱准休止符和附点八分音符。

(5)请学生用唱名唱主旋律,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曲调。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三、音乐活动1、跟着老师唱。

2、节奏游戏。

四、唱歌《种瓜》五、课后小结,下课。

3、节奏游戏。

(1)让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谣和节奏谱,注意读准x x x x x x的节奏。

(2)请学生用打击乐器打出歌谣中的节奏,然后与歌谣配合,注意衔接紧密。

(3)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拍手朗诵歌谣,一组用打击乐器打节奏,并可换组练习。

4、由歌词引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珍惜劳动果实的教育。

a、播放录音,熟悉歌曲。

b、教唱曲谱,注意换气。

c、跟着录音唱歌词,引导学生用叙事的语气演唱,吐字要清晰。

d、请学生分小组编第二、三段歌词。

e、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歌表演的动作,边唱边表演。

板书设计大家齐动手种瓜课后反思1、学生一开始对歌曲中休止符的处理不大注意,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对其养成好习惯。

2、本单元通过律动,使学生对四二拍的强弱关系掌握较好。

2020-02-09荣成市实验小学一年级音乐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课型新授课题欣赏《大家齐动手》歌曲《种瓜》课时一课时设计教师教学□标设计1、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己事自己做的观念。

2、培养学生的身体动作的音乐韵律感。

3、感受音乐的不同节奏并认识休止符。

教学方法设计聆听法、启发法、听唱法、表现法、律动法、讨论法等。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一、组织教学学生随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二、欣赏《大家齐动手》。

仁导入2、播放录音,感受劳动号子的节奏特点。

3、跟着录音哼唱旋律,体会歌曲中多处休止符在表现歌曲时所起的作用。

4、跟着录音唱歌词,根据歌词内容设讣律动。

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大家齐动手》《钉扣子》,感受劳动号子的风格特点,树立学生“劳动最光荣”的观点。

2、学会用叙事的语气和清晰的吐字来演唱《种瓜》《知了蜜蜂不一样》,并感受四分休止符的时值。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高感,注重动作与音乐的协调。

仁学生随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2、导入教师演唱儿首有关的劳动号子给学生听,让学生在感性上了解劳动号子的风格。

(1)老师唱,让学生熟悉主旋律。

(2)老师教唱,引导学生唱准mi 和fa的音高。

(3)提问,这首歌有何特殊节奏?它对歌曲的情绪表达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并回答(4)学生在钢琴伴奏下用“啊”模唱主旋律,唱准休止符和附点八分音符。

(5)请学生用唱名唱主旋律,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曲调。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互动设计三、音乐活动1、跟着老师唱。

2、节奏游戏。

四、唱歌《种瓜》五、课后小结,下课。

3、节奏游戏。

(1)让学生按节奏朗诵歌谣和节奏谱,注意读准x x x x x x的节奏。

(2)请学生用打击乐器打出歌谣中的节奏,然后与歌谣配合,注意衔接紧密。

(3)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拍手朗诵歌谣,一组用打击乐器打节奏,并可换组练习。

4、由歌词引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珍惜劳动果实的教育。

a、播放录音,熟悉歌曲。

b、教唱曲谱,注意换气。

c、跟着录音唱歌词,引导学生用叙事的语气演唱,吐字要清晰。

d、请学生分小组编第二、三段歌词。

e、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歌表演的动作,边唱边表演。

板书设计大家齐动手种瓜课后反思1、学生一开始对歌曲中休止符的处理不大注意,将在以后的学习中对其养成好习惯。

2、本单元通过律动,使学生对四二拍的强弱关系掌握较好。

2020-02-09荣成市实验小学一年级音乐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课型新授课题欣赏《大家齐动手》歌曲《种瓜》课时一课时设计教师教学LI标设计1、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己事自己做的观念。

2、培养学生的身体动作的音乐韵律感。

3、感受音乐的不同节奏并认识休止符。

教学方法设计聆听法、启发法、听唱法、表现法、律动法、讨论法等。

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一、组织教学学生随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二、欣赏《大家齐动手》。

仁导入2、播放录音,感受劳动号子的节奏特点。

3、跟着录音哼唱旋律,体会歌曲中多处休止符在表现歌曲时所起的作用。

4、跟着录音唱歌词,根据歌词内容设计律动。

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大家齐动手》《钉扣子》,感受劳动号子的风格特点,树立学生“劳动最光荣”的观点。

2、学会用叙事的语气和清晰的吐字来演唱《种瓜》《知了蜜蜂不一样》,并感受四分休止符的时值。

3、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高感,注重动作与音乐的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