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测定实验八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精)
实验三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精)

实验三碘量法测定维生素 C 含量一.实验目的1. 学习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2. 学习对蔬菜和食品中 Vc 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 “滴定” (titration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的过程。
待“滴定”进行到化学反应按计量关系完全作用为止,然后根据所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2. 先使用铜盐与过量的 KI 进行反应生成 CuI23.CuI2 不稳定随即分解为 Cu2I2 和游离的碘4. 生成的碘和维生素 C 反应 , 直到溶液里的 VC 被碘全部氧化为止。
剩余的微量碘与淀粉指示剂生成蓝色。
三.实验试剂(1 0.01 mol/L 硫酸铜(CuSO4 5H2O(2 30% KI 溶液;(3 1%可溶性淀粉指示剂(m/V(4偏磷酸 -醋酸溶液四.实验操作步骤1. 称取 40g 菜花(可分 2-3次研磨 ,加少量石英砂及少量偏磷酸 -醋酸研成匀浆,加偏磷酸 -醋酸定容到 100ml ,颠倒混匀(两个组做一份 ;2. 倒入 4个 10ml 离心管中,两两配平后, 8000rpm 离心 5min (每组两个离心管 ;3. 将上清倒入干净的三角瓶中,待用(此为样品液 ;4. 吸取 5ml 偏磷酸 -醋酸 , 加 10mL30%KI溶液。
再加 10滴淀粉指示剂溶液。
随即用标准硫酸铜溶液 (0.01mol/L进行滴定, 边滴定边振摇,直至显示出蓝色(或红棕色 ,且稳定 3sec 不退,记录滴定量 V0(此为空白对照,注意:会很快变色,要逐滴加入 ;5. 精确吸取 5mL 样品溶液于 100mL 三角瓶中,加 10mL30%KI溶液。
再加 10滴淀粉指示剂溶液。
随即用标准硫酸铜溶液 (0.01mol/L进行滴定。
边滴定边振摇, 直至显示出蓝色 (或红棕色 , 且稳定 3sec 不退,记录滴定量 V1(此为样品值。
6 .计算:L-抗坏血酸含量 (mg/每份 =V ×cV:(V1-V0标准硫酸铜毫升数c :0.88, 即 1ml0.01mol/l标准硫酸铜溶液相当于 0.88mg 抗坏血酸。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一)维生素C有关概念介绍①基本定义②功效③营养价值④适宜人群与正常需求⑤VC与癌症(二)研究活动原理与准备①实验原理②试剂和原料③实验步骤(三)研究活动过程与总结①西瓜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②柑橘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③葡萄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④香蕉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⑤草莓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⑥分析实验误差与心得体会一.维生素C有关概念介绍1.基本定义维生素C(Vitamin C ,Ascorbic Acid)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
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维生素C。
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2.功效1、胶原蛋白的合成:胶原蛋白的合成需要维生素C参加,所以VC 缺乏,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连接障碍。
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靠细胞间质把它们联系起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
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并且有助于人体创伤的愈合。
2、治疗坏血病:血管壁的强度和VC有很大关系。
微血管是所有血管中最细小的,管壁可能只有一个细胞的厚度,其强度、弹性是由负责连接细胞具有胶泥作用的胶原蛋白所决定。
当体内VC不足,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织。
这种情况在皮肤表面发生,则产生淤血、紫癍;在体内发生则引起疼痛和关节涨痛。
严重情况在胃、肠道、鼻、肾脏及骨膜下面均可有出血现象,乃至死亡。
3、预防牙龈萎缩、出血:健康的牙床紧紧包住每一颗牙齿。
牙龈是软组织,当缺乏蛋白质、钙、VC时易产生牙龈萎缩、出血。
维生素C 略带酸性,作为微量营养素被摄入体内,经体内溶解、消化,其酸碱性对人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不必过份在意它的酸碱性。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摘要:维生素C(抗坏血酸)是一种己糖醛基酸,有四种异构体,其中L-(+)-抗坏血酸的活性最强,极易被氧化。
它在细胞氧化、胶原蛋白的形成、铁离子由血浆到组织器官中的转运、肌体免疫及抗体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测定维生素C常用的方法有2,6-二氯靛粉滴定法、2,4-二硝基苯肼法、荧光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极谱法等。
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的是还原型抗坏血酸,该法简便、快速,但易受其他还原物质干扰、对深色样液难辨终点;荧光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极谱法对实验仪器和技术的要求比较高,综合各方面本文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橙汁、猕猴桃汁、梨汁的汁,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其维生素C含量。
关键词:维生素C、2,4-二硝基苯肼法、分光光度计、标准曲线前言:本文介绍了靛粉滴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2,4-二硝基苯肼法这三种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并结合实验室的设备条件及对操作技术的要求,采用2,4-二硝基苯肼法。
先测总抗坏血酸,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酮古乐糖酸型。
此法是将样品的还原型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然后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红色的脎。
脎的量与总抗坏血酸含量成正比,将红色脎溶于硫酸后进行比色,由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总Vc。
用酸处理过的活性炭把还原型的抗坏血酸氧化为脱氢型抗坏血酸,再继续氧化为二酮古乐糖酸。
二酮古乐糖酸与2,4-二硝基苯肼偶联生成红色的脎,其成色的强度与二酮古乐糖酸浓度呈正比,可以比色定量。
由于橙汁中的Vc含量较高,所以所测样品为1:10样液;梨的Vc含量较低,所以测其原液;而猕猴桃中Vc含量也较高,为了实验的完整性及对照性,测定猕猴桃原液及1:10样液。
实验方案:方案一:2,6-二氯靛酚滴定法水洗干净整株新鲜蔬菜或整个新鲜水果,用纱布或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
然后称取20g,加入20ml 2%草酸,用研钵研磨,四层纱布过滤,滤液备用。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一、实验目的掌握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
在1928年从牛的肾上腺皮质中提出的结晶物质,证明对治疗和预防坏血病有特殊功效,因此称为抗坏血酸。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钠盐,本身则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
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酚靛酚呈红色,被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可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样品中的还原型抗坏血酸。
当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后,稍多加一些染料,使滴定液呈淡红色,即为终点。
如无其他杂质干扰,样品提取液所还原的标准染料量与样品中所含的还原型抗坏血酸量呈正比。
三、实验器材1、松针、菜椒、大枣;2、取液器3、容量瓶100ml4、微量滴定管5ml5、电子天平6、研钵、烧杯数只7、漏斗两个四、实验试剂1、2%草酸溶液:称取草酸8.0311g,溶于400ml蒸馏水中;2、1%草酸溶液:称取草酸4.0254g,溶于400ml蒸馏水中;3、标准抗坏血酸溶液;4、1%HCl;5、0.1% 2,6-二氯酚靛酚溶液。
五、实验操作1、样品的提取松针:从南京大学教学楼前摘取的新鲜松针,用水清洗干净,吸去表面的水。
准确称取2.0004g,放在研钵中加入1%HCl溶液5ml一起研磨,研细。
放置片刻,将提取液转入100ml容量瓶中,如此反复几次加入提取液。
最后用1%HCl溶液定容,混匀,(每10ml样液中含松针0.20004g)静置10min,过滤,备用;菜椒和大枣:用水洗净,吸去表面水分。
准确称取得大枣 2.0025g、菜椒1.9963g。
分别加2%草酸10ml于研钵中,研细,转移提取液于100ml容量瓶中并用2%草酸溶液定容。
(这样,每10ml样液中含有枣0.20025g,或者菜椒1.9963g)静置10min,过滤,弃去最初几毫升滤液,备用;2、滴定标准抗坏血酸溶液:准确吸取标准抗坏血酸溶液 1.0ml加9ml 1%草酸在100ml锥形瓶中,微量滴定管以0.1%2,6-二氯酚靛酚滴定至淡红色,并保持15s 即终点;样品滴定准确称取10.0ml样品溶液,放入100ml锥形瓶中,用与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滴定相同的方法滴定;六、数据记录七、数据计算由标准液滴定数据求出1ml染料相当于多少mg抗坏血酸:T = 0.1mg / 0.26ml = 0.385 mg/ml计算每100g样品中含抗坏血酸的质量公式:1000⨯=m VT m 其中:m 100g 样品中含抗坏血酸的质量;V 滴定时所用去染料的体积数;T 每毫升染料能氧化抗坏血酸质量数,0.385mg/ml ;0m 10ml 样液相当于含样品之质量数。
实验八 果蔬中维生素C的提取和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

实验八果蔬中维生素C的提取和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原理】1.学习并掌握定量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情况。
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少它时会产生坏血病,因此又称为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它对物质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发现它还有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力,并具有化学致癌物的阻断作用。
维生素C是不饱和多羟基物,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它分布很广,许多水果、蔬菜中的含量更为丰富。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还原型抗坏血酸能还原染料2,6-二氯酚靛酚(DCIP),本身则氧化为脱氢型。
在酸性溶液中,2,6-二氯酚靛酚呈红色,还原后变为无色。
因此,当用此染料滴定含有维生素C的酸性溶液时,维生素C尚未全部被氧化前,则滴下的染料立即被还原成无色。
一旦溶液中的维生素C已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变成粉红色。
所以,当溶液从无色变成微红色时即表示溶液中的维生素C刚刚全部被氧化,此时即为滴定终点。
如无其它杂质干扰,样品提取液所还原的标准染料量与样品中所含还原型抗坏血酸量成正比。
【试剂和器材】一、试剂2%草酸溶液: 草酸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1%草酸溶液: 草酸1g溶于100mL蒸馏水中。
标准抗坏血酸溶液(1mg/mL): 准确称取100mg纯抗坏血酸(应为洁白色,如变为黄色则不能用)溶于1%草酸溶液中,并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冷藏。
最好临用前配制。
0.1% 2,6-二氯酚靛酚溶液: 250mg 2,6-二氯酚靛酚溶于150mL含有52mg NaHCO3的热水中,冷却后加水稀释至250mL,贮于棕色瓶中冷藏(4℃)约可保存一周。
每次临用时,以标准抗坏血酸溶液标定。
二、材料:水果、蔬菜三、器材研钵,组织匀浆器,吸量管,抽滤设备,离心机,滤纸,容量瓶,滴定管,锥形瓶。
【操作方法】一、提取水洗干净待测的新鲜蔬菜或水果,用纱布或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一)维生素C有关概念介绍①基本定义②功效③营养价值④适宜人群与正常需求⑤VC与癌症(二)研究活动原理与准备①实验原理②试剂和原料③实验步骤(三)研究活动过程与总结①西瓜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②柑橘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③葡萄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④香蕉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⑤草莓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⑥分析实验误差与心得体会一.维生素C有关概念介绍1.基本定义维生素C(Vitamin C ,Ascorbic Acid)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
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 维生素C。
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2.功效1、胶原蛋白的合成:胶原蛋白的合成需要维生素C参加,所以VC 缺乏,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连接障碍。
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靠细胞间质把它们联系起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
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并且有助于人体创伤的愈合。
2、治疗坏血病:血管壁的强度和VC有很大关系。
微血管是所有血管中最细小的,管壁可能只有一个细胞的厚度,其强度、弹性是由负责连接细胞具有胶泥作用的胶原蛋白所决定。
当体内VC不足,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织。
这种情况在皮肤表面发生,则产生淤血、紫癍;在体内发生则引起疼痛和关节涨痛。
严重情况在胃、肠道、鼻、肾脏及骨膜下面均可有出血现象,乃至死亡。
3、预防牙龈萎缩、出血:健康的牙床紧紧包住每一颗牙齿。
牙龈是软组织,当缺乏蛋白质、钙、VC时易产生牙龈萎缩、出血。
维生素C 略带酸性,作为微量营养素被摄入体内,经体内溶解、消化,其酸碱性对人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不必过份在意它的酸碱性。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

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一)维生素C有关概念介绍①基本定义②功效③营养价值④适宜人群与正常需求⑤VC与癌症(二)研究活动原理与准备①实验原理②试剂和原料③实验步骤(三)研究活动过程与总结①西瓜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②柑橘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③葡萄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④香蕉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⑤草莓的取样及其VC含量测定⑥分析实验误差与心得体会一.维生素C有关概念介绍1.基本定义维生素C(Vitamin C ,Ascorbic Acid)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食物中的维生素C被人体小肠上段吸收。
一旦吸收,就分布到体内所有的水溶性结构中,正常成人体内的维生素C代谢活性池中约有1500mg维生素C,最高储存峰值为3000mg 维生素C。
正常情况下,维生素C绝大部分在体内经代谢分解成草酸或与硫酸结合生成抗坏血酸-2-硫酸由尿排出;另一部分可直接由尿排出体外。
2.功效1、胶原蛋白的合成:胶原蛋白的合成需要维生素C参加,所以VC 缺乏,胶原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导致细胞连接障碍。
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靠细胞间质把它们联系起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
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并且有助于人体创伤的愈合。
2、治疗坏血病:血管壁的强度和VC有很大关系。
微血管是所有血管中最细小的,管壁可能只有一个细胞的厚度,其强度、弹性是由负责连接细胞具有胶泥作用的胶原蛋白所决定。
当体内VC不足,微血管容易破裂,血液流到邻近组织。
这种情况在皮肤表面发生,则产生淤血、紫癍;在体内发生则引起疼痛和关节涨痛。
严重情况在胃、肠道、鼻、肾脏及骨膜下面均可有出血现象,乃至死亡。
3、预防牙龈萎缩、出血:健康的牙床紧紧包住每一颗牙齿。
牙龈是软组织,当缺乏蛋白质、钙、VC时易产生牙龈萎缩、出血。
维生素C 略带酸性,作为微量营养素被摄入体内,经体内溶解、消化,其酸碱性对人体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不必过份在意它的酸碱性。
果蔬中vc含量的测定

果汁中Vc含量的测定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很多,如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滴定分析法、钼蓝比色法、碘量法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要求样品的纯度较高,还需要有昂贵的仪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操作麻烦,耗时较长;2,6-二氯靛酚法操作简便且应用最普遍,但是药品价格昂贵,而且多数果汁样品溶液都有颜色,使滴定终点不易判定,使用脱色剂也很难脱色完全,且造成VC的损失。
相比之下,碘量法只需标定碘液,其后续操作方便简单,易操作,故本次试验采用碘量法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关键字:维生素C 碘量法碘溶液可溶性淀粉滴定一、实验部分(一)、实验原理维生素C属水溶性维生素,分子式C6H8O6。
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还原性,能被I2定量地氧化成二酮基,因而可用I2标准溶液直接测定。
C6H8O6+I2= C6H6O6+2HI使用淀粉作为指示剂,用直接碘量法可测定药片、注射液、饮料、汁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由于Vc的还原性很强,较容易被溶液和空气中的氧氧化,在碱性介质中这种氧化作用更强,因此滴定宜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考虑到I -在强酸性中也易被氧化,故一般选在pH为3~4的弱酸性溶液中进行滴定。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材料:果汁。
仪器:烧杯多个、量筒、玻璃棒、滴管、容量瓶多个(250mL)、酸式滴定管、滤纸、锥形瓶等。
药品:0.02mol /L碘溶液、2% 可溶性淀粉溶液、2% HC l溶液。
(三)、试验步骤1、购买市场上现成的果汁;2、滴定果汁中vc的含量;(1)、移取50ml果汁注入250 ml锥形瓶中,三份,分别向三个锥形瓶中加人3m l淀粉溶液,再滴加10ml醋酸,将PH 值调至3左右;(2)、用0.02mol /L碘溶液滴定果汁,在滴定过程中,边滴边晃动锥形瓶,直到提取液呈现蓝色,且在30 秒内不褪色;(3)、重复滴定三次,记录每次滴定所用去的碘溶液量,并算出平均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仪器与试剂
(一)试剂 1、4.5mol/L硫酸:量取250mL浓硫酸小心加入700mL水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
1000mL。 2、85%硫酸:小心加900mL浓硫酸于100mL水中。 3、2% 2,4–二硝基苯肼:溶解2,4–二硝基苯肼2g于100mL 4.5mol/L硫酸中,过滤。
不用时存于冰箱内,每次使用前必须过滤。 4、2%草酸溶液。 5、1%草酸溶液。 6、1%硫脲溶液:溶解1g硫脲于100mL1%草酸溶液中。 7、2%硫脲溶液:溶解2g硫脲于100mL1%草酸溶液中。 8、1mol/L盐酸:取100mL盐酸,加入水中,并稀释至1200mL。 9、抗坏血酸标准溶液:称取100mg纯抗坏血酸溶解于100mL 2%草酸溶液中,此
1、样品处理(全部实验过程应避光)。 (1)鲜样的制备:称取100g鲜样即加入100mL 2%草酸溶液,
倒入捣碎机中打成匀浆,称取10.0g~40.0g匀浆(含1mg~2mg抗 坏血酸)倒入100mL容量瓶,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 过滤,滤液备用。 (2)干样制备:称取1g ~ 4g干样(含1mg~2mg抗坏血酸)放 入乳钵内,加入等量的1%草酸溶液磨成匀浆,连固形物一起倒 入100mL容量瓶内,用1%草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混匀。过滤备 用。 2、样品还原型抗坏血酸的氧化处理 量取25.0mL上述滤液,加入2g活性炭,振摇1min,过滤,弃去 最初数毫升滤液。吸取10.0mL此氧化提取液,加入10.0mL 2% 硫脲溶液,混匀,此试样为稀释液。
以吸光值为纵坐标,抗坏血酸含量(m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或计算回归方程。
五、结果计算
X c 100 m
式中X——样品中总抗坏血酸含量[mg/100g]; c——由标准曲线查得或由回归方程算得试样
测定液总抗坏血酸含量(mg); m——测定时所取滤液相当于样品的用量
(g)。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两位。
(2)分别吸取4mL各不同深度的抗坏血酸标准使用液,于7个试管 中,吸取4mL水于试剂空白管,各加入1.0mL 2%2,4–二硝基苯肼 溶液,混匀,将全部试管放入37℃±5℃恒温箱或恒温水浴中,保 温3h。
3h后将8个试管取出,全部放入冰水冷却后,向每一试管中加入 5mL 85%硫酸,滴加时间至少需要1min,边加边摇,。将试管自 冰水取出,在室温放置30min后,以试剂空白管调零,并比色测定。
实验九: 食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要求
理解2,4–二硝基苯肼比色法测定抗坏血酸总 量的基本原理。学习其操作方法和了解影响 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
总抗坏血酸包括还原型、脱氢型和二酮古乐 糖酸,样品中还原型抗坏血酸经活性炭氧化 为脱氢抗坏血酸,再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 生成红色脎,其呈色强度与总抗坏血酸含量 呈正比,可进行比色定量。
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mg抗坏血酸。 10、活性炭:将100g活性炭加到750mL 1mol/L盐酸中,回流1h~2h,过滤,用水
洗数次,至滤液中无铁离子(Fe3+)为止,然后置于110℃烘箱中烘干。
(二)仪器 1、恒温箱或电热恒温水浴锅。 2、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3、捣碎机。
四、实验步骤
10.00mL滤液放入500mL容量瓶中加5.0g硫脲,用1%草酸溶液稀 释至刻度。抗坏血酸浓度20μg/mL。 吸取5,10,20,25,40,50,60mL稀释液,分别放放7个 100mL容量瓶中,用1%硫脲溶液稀释至刻度,使最后稀释液中抗 坏血酸的深度分别为1,2,4,5,8,10,12μg/mL,为抗坏血酸 标准使用液。
3、呈色反应
(1)取3支试管,各加入4mL经氧化处理的样品稀释 液。基中一支试管作为空白,向其余两试管加入 1.0mL 2%2,4–二硝基苯肼溶液,将所有试管放入 37℃±0.5℃恒温箱或恒温水浴中,保温3h。
(2)3h后取出,除空白管外,将所有试管放入冰水 中。空白管取出后温中放置10min~15min, 后放入冰水内。其余步骤同试样。
4、85%硫酸处理
当试管放入冰水冷却后,向每一试管(连同空白管) 中加入85%硫酸5mL,滴加时间至少需要1min,需边 加边摇动试管。将试管自冰水中取出,在室温放置 30min后比色。
5、样品比色测定 用1cm比色皿,以空白液调零点,于500nm波长测定吸光值。 6、标准曲线绘制 (1)加2g活性炭于50mL标准溶液中,振动1min后过滤。吸取
六、考思考题
1、试样制备过程为何要避光处理? 2、为何加入85%硫酸溶液时,速度要慢而且
需在冰水浴条件下完成?解释若加酸速度过快 使样品管中液体变黑的原因。 3、样品比色测定时,用样品空白管调零的目 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