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篇 第1章 建筑构造综述
第四篇第一章建筑构造综述

二 影响建筑构造的基本因素
1外界环境的影响
(1)外界作用力的影响 外力包括人、 家具和设备的重量, 结构自重, 外力包括人 、 家具和设备的重量 , 结构自重 , 风力,地震力,以及雪重等,这些通称为荷载。 风力,地震力,以及雪重等,这些通称为荷载。 (2)气候条件的影响 如日晒雨淋、 风雪冰冻、 地下水等。 如日晒雨淋 、 风雪冰冻 、 地下水等 。 对于这 些影响,在构造上必须考虑相应防护的措施, 些影响,在构造上必须考虑相应防护的措施,如 防水防潮、防寒隔热、防温度变形等。 防水防潮、防寒隔热、防温度变形等。 (3)人为因素的影响 如火灾、 机械振动、 噪声等的影响, 在建筑 如火灾 、 机械振动 、 噪声等的影响 , 构造上需采取防火、防振和隔声的相应措施。 构造上需采取防火、防振和隔声的相应措施。
三 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很多,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很多 , 构造设计要同 时考虑这许多问题,设计者根据以下原则, 时考虑这许多问题,设计者根据以下原则,应分 清主次和轻重,综合权衡利弊而求得妥善处理。 清主次和轻重,综合权衡利弊而求得妥善处理。
1 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
由于建筑物使用性质和所处条件、 环境的不 由于建筑物使用性质和所处条件 、 则对建筑构造设计有不同的要求。 同,则对建筑构造设计有不同的要求。如北方要 求建筑冬季保温;南方要求建筑通风、隔热; 求建筑冬季保温;南方要求建筑通风、隔热;以 及建筑的吸声、隔声问题等。 及建筑的吸声、隔声问题等。
6 满足建筑法规和规范的要求
从事建筑活动的各种工程技术人员, 从事建筑活动的各种工程技术人员 , 遵守建 筑法规和规范, 筑法规和规范,是取得良好设计和筑构造详图的表达方式
见课本P95(四校合编,第四版) 见课本P95(四校合编,第四版),(略)。
【免费下载】房屋建筑学基本知识

第1篇概论第1章房屋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 建筑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筑物实体的研究。
2. 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
3. 生产性建筑可以根据其生产内容的区别划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不同的类别,非生产性建筑则可统称为民用建筑。
4. 民用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可以分为_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两大类。
5. 建筑物通常由_楼地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第2章建筑物设计的程序及要求1. 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_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2. 对于有些小型和技术简单的城市建筑,可以以方案阶段代替__初步设计阶段_,而有些复杂的工程项目,则还需要在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之间插入技术设计阶段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1. 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空间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使用,交通联系;两部分。
2. 使用部分是指满足_主要使用功能,辅助使用功能;的那部分空间。
3. 建筑物的交通联系部分包含建筑物的_门厅,过厅,走道,楼梯,电梯;_等等4. 建筑物的_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结构、围护分隔构件本身;_所占用的面积之和,就构成了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
5. 走道的长度根据__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走道的布置方式,建筑物的使用性质_来决定。
6. 疏散距离是指_使用房间对走道的出口到达疏散口之间的距离。
7. 门厅是在建筑物的_主要出入口_处起_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
8. 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为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_连接处__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货流的_集中交汇处_起到_缓冲_的作用。
9. 在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一般会首先借助_功能分析图_或者称之为气泡图来归纳、明确使用部分的这一功能分区。
10. 建筑物平面组合方式有_串联式组合,并联式组合,混合式组合。
建筑构造(第一章)

三、导出模数 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其 基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扩大模数: (2)分模数: 四、模数竖列 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 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水平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 20M; (2) 竖向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 36M; (3) 水平扩大模数竖列的幅度:3M为 3~75M;6M为6~96M;12M为12~ 120M;15M为15~120M;30M为30~ 360M;60M为60~360M,必要时幅度 不限;
(6)屋盖 屋盖通常包括防水层、屋面板、梁、设备 管道、顶棚等,屋面板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分 隔顶层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界面。 (7)门窗 门主要用于开闭室内外空间并通行或阻隔 人流,应满足交通、消防疏散、防盗、隔声、 热工等要求。 窗主要用于采光和通风,并应满足防水、 隔声、防盗、热工等要求。
第二节 建筑的类型 建筑的类型在宏观上习惯分为民用 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不同类型 的建筑又有不同的构造设计特点和要求。 通常有以下几类不同的分类方法:
建筑构件的竖向定位 楼地面的竖向定位 楼地面的竖向定位应 与楼地面的上表面重合,即用建筑标高 标注 屋面的竖向定位 屋面的竖向定位应为屋 面结构层的上表面与距墙内缘120mm处 或与墙内缘重合处的外墙定位轴线的相 交处,即用结构标高标注门窗洞口的竖 向定位 门窗洞口的竖向定位与洞口结构 层表面重合,为结构标高
实际尺寸:是建筑构配件、建筑组 合件、建筑制品等生产制作后的实 有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 的差数应符合建筑公差的规定。
定位轴线
定位轴线:用来确定建筑物主要 结构构件位置及其标志尺寸的基准线, 同时也是施工放线的基线。用于平面 时称平面定位轴线;用于竖向时称为 竖向定位轴线。
建筑构造小结(5篇范例)

建筑构造小结(5篇范例)第一篇:建筑构造小结第一二章1.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及设计要求2.建筑的分类3.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4.建筑构造的设计原理5.模6.定位轴线、定位线(单双)7.三尺寸之间的关系8.单双轴示意图9.基础地基天然地基 10.常用加固地基的方法11.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图字结合)12.图示表示地下水、冻土线、相邻基础埋深影响第三章1.简述墙体的类型2.简述砖混结构的几种结构布置方案及特点?3.提高外墙的保温措施有哪些?4.墙体防潮层位置(图)5.散水构造(图)6.提高墙体隔声措施有哪些?7.寒冷的地区门窗过梁构造(图)8.窗台构造(图)9.强身加固措施10.本章1、2节所有定义11.试比较几种隔墙特点12.附加圈梁(图)第四章1.楼盖层的基本组成?2.楼盖层的设计要求?3.隔绝楼盖层固体传声的方法?4.吊顶构造(图)5.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和优缺点?6.单向板、双向板定义?7.地坪层构造(图)8.阳台的设计要求?9.阳台的排水构造(图)水舌雨落管 10.雨棚的排水构造(图)滴水 11.阳台栏杆的高度应如何考虑?第五章1.楼梯尺寸计算2.保证底层平台下净高满足通行要求的解决措施3.楼梯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要求4.确定梯段的平台宽度的依据5.常见的楼梯形式 6.电梯的类型第六章1.设计屋盖应该满足哪些要求?2.排水坡度有哪些表示方法?3.影响屋面排水坡度大小的因素?4.屋面坡度形成方法有哪些?5.有组织排水与无组织排水各自适用于不适用范围?6.卷材防水构造层次(图)7.卷材防水屋面检修口构造(图)8.刚性防水构造(图)9.正置式保温构造(图)10.倒置式保温构造(图)11.屋盖隔热有哪些做法? 12.什么叫涂膜防水屋面? 13.块瓦加固措施?第七章1.门窗的功能2.门窗的设计要点3.门窗的尺度4.窗地比、窗墙比、透光率、玻地比概念5.门窗的选用及布置(了解)6.遮阳的选用类型及适用范围第二篇:建筑构造笔记整理第一章绪论1.1 建筑物与建筑构造和建筑结构的关系1.建筑构造:研究建筑物构造方案、构配件组成、细部节点构造。
第1章 建筑构造综述.ppt

三、关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发展 材料性能是建筑构造得以成立的依据,包括力学性能、机
械性能、光学性能、防水性能、燃烧性能等其他物理特性和化 学特性。这些性能决定了材料的可加工性、构件相互连接的可 能性、构造节点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等等。
随着建材工业的不断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材 料不断问世,而且伴以相适应的构造节点做法和合适的施工方 法。因此只有熟悉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对各种建筑 材料,尤其是新材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的了解,掌握它们在长 期的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变化,才有可能使相应的设计更 趋合理。
1.3 建筑构造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变化的原则; 2. 充分发挥所用材料的各种性能; 3. 注意施工的可能性; 4. 注意感观效果及对建筑空间构成的影响; 5. 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 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1章 建筑构造综述 1.1 建筑构造的研究对象 建筑构造是一门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 法的学科。它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任务是根据建筑 物的功能、材料性能、受力情况、施工方法和建筑形象等要求选 择经济合理的构造方案,作为建筑设计中综合解决技术问题及进 行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建筑构造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 学科,需要全面地、综合地运用有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出 合理且技术先进的构造方案,从而使整个设计符合适用、安全、 经济、美观的建筑准则。
二、关注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相互影响 建筑物是室内外空间的界定物,处在自然因素与人工因素
的相互作用下。为了采光通风,建筑的外墙上必须开门窗。但 门窗缝隙往往是发生渗漏的薄弱环节,而且门窗材料的热工性 能往往不如其他部分,这样就需要门窗的构造节点上进行有效 的选择和改良。另外 ,建筑的外墙两侧在很多时候都会存在较 大的温差,根据现有的规范,建筑的外墙需要进行保温处理来 保证室内空间的使用。保持墙体两侧处于不同的温度,则有可 能在墙体的中部产生冷凝水,从而引起保温材料破坏甚至墙体 的破坏。这就是墙体构造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教学设计]房屋建筑学基本知识
![[教学设计]房屋建筑学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6245ff7fad6195f302ba6b8.png)
[教学设计]房屋建筑学基本知识房屋建筑学基本知识第1篇概论第1章房屋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 建筑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筑物实体的研究。
2. 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
3. 生产性建筑可以根据其生产内容的区别划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不同的类别,非生产性建筑则可统称为民用建筑。
4. 民用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可以分为_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两大类。
5. 建筑物通常由_楼地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第2章建筑物设计的程序及要求1. 建筑设计的程序一般可以分为_方案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2. 对于有些小型和技术简单的城市建筑,可以以方案阶段代替__初步设计阶段_,而有些复杂的工程项目,则还需要在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之间插入技术设计阶段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 1. 从组成平面各部分空间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使用,交通联系;两部分。
2. 使用部分是指满足_主要使用功能,辅助使用功能;的那部分空间。
3. 建筑物的交通联系部分包含建筑物的_门厅,过厅,走道,楼梯,电梯;_等等4. 建筑物的_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结构、围护分隔构件本身;_所占用的面积之和,就构成了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
5. 走道的长度根据__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走道的布置方式,建筑物的使用性质_来决定。
6. 疏散距离是指_使用房间对走道的出口到达疏散口之间的距离。
7. 门厅是在建筑物的_主要出入口_处起_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
8. 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为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_连接处__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货流的_集中交汇处_起到_缓冲_的作用。
9. 在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一般会首先借助_功能分析图_或者称之为气泡图来归纳、明确使用部分的这一功能分区。
10. 建筑物平面组合方式有_串联式组合,并联式组合,混合式组合。
建筑构造概述

建筑构造概述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体所具有的组成结构和连接方式,包括建筑的骨架、承载系统、连接件等一系列构造要素。
它是建筑设计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本文将对建筑构造的概念、分类和重要性进行概述。
一、概念建筑构造是指建筑物体内部结构形式及其组成的方式和方法,它是建筑物体的骨架和承重体系。
建筑构造包括结构体系的选择、梁柱板框架的布置和连接形式、构件的材料和尺寸、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等方面。
二、分类根据建筑物体的类型和用途的不同,建筑构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建筑构造类型有:1.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指建筑中采用柱、梁和楼板组成的骨架结构。
它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适用于多层建筑,如高层住宅、办公楼等。
2. 筒体结构:筒体结构是指采用连续曲线形状的整体结构,如圆筒形、圆锥形等。
这种结构适用于场馆、体育馆等建筑,能够提供良好的空间效果。
3. 点支座结构:点支座结构是指建筑物通过点式支座连接到地基上,适用于软土地区和地震频发地区,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4. 悬索结构:悬索结构是指通过拉索和吊杆来支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具有较大的跨度,适用于桥梁、长跨度体育馆等。
5. 组合结构:组合结构是指根据建筑物的具体需求,将多种结构形式组合在一起。
这种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结构的优点,提高建筑物的性能。
三、重要性建筑构造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稳定的构造系统能够保证建筑物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并且提供良好的使用性能。
此外,建筑构造还能够影响建筑物的整体造型和空间布局,体现出建筑的美感。
同时,建筑构造还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经济性关系密切。
合理选择构造形式和材料,既能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又能降低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
总之,建筑构造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只有在合理选择构造形式、设计稳定可靠的结构体系的基础上,才能构建出安全、美观、实用的建筑物。
第1章建筑构造概论

难燃烧体 0.50
难燃烧体 0.25
燃烧体
燃烧体
燃烧体
表1.1.2 建筑物耐火等级表
注:1、以木柱承重且以非燃烧材料作为墙体的建筑物, 其耐火等级应按四级确定;
2、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物吊顶,如采用非燃烧体 时,其耐火极限不限。
燃烧性能和耐火 耐 耐火等级
极限(h)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构件名称
防火墙
承重墙、楼梯间、电 梯井墙
何划分的? 6.建筑构造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7.建筑构造设计应满足哪些要求? 8.实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意义何在?什么叫建
筑模数、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9.什么叫模数数列?各模数数列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3)难燃烧体:指用不易燃烧的材料做成 的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
所谓耐火极限,是指任一建筑构件在 规定的耐火试验条件下,从受到火的作用 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 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 表示。只要以下三个条件中任一个条件出 现,就可以确定是否达到其耐火极限。
三个条件
5.为了保证建筑制品、构配件等有关尺寸的统一 与协调,《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规定了标志 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及其相互关系。一般 情况下: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简述民用建筑按层数不同所确定的分类方法。 3.什么是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 4.如何划分民用建筑的耐久等级? 5.什么叫构件的耐火极限?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是如
(1)民用建筑:1)居住建筑 2)公共建筑
(2)工业建筑 (3)农业建筑
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1)大量性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关注造成建筑物变形的因素
(沉降、徐变、风力作用下的侧向位移等)
② 关注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相互影响
(保温、隔热、隔声、渗漏等)
③ 关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发展
(沥青卷材 (木、钢 高分子聚合物) 铝合金、塑钢)
三、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
(1)满足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适用) (2)有利于结构和建筑方面的安全(安全) (3)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 (4)讲求建筑经济的综合效益(经济) (5)注意美观(美观)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1章 建筑构造综述
(1)研究的对象 (2)研究的基本方法 (3)研究的基本原则 (4)构造详图的表达方式
一、建筑构造的研究对象
(一)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review)
① 建筑空间的研究
② 构成空间的建筑实体的研究
建筑实体的基本 构造组成 ① 承重构件
② 围护构件
(二)建筑构造概述 (1)定 义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成、各组成部 分的组合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2)研究内容 ① 相互间的基本构成关系 ② 相互连接方法 ③ 建造实现的可能性 ④ 使用周期内的安全性、适用性
【案例03】窗台细部构造详图
四、建筑构造详图的表达方式
(1)建筑构造设计通过构造详图表达。
(2)构造详图通常是在建筑平、立、剖面图 的基础上,通过引出放大或进一步剖切大节点 的方法,将细部用详图表达清楚。
(3)构造详图中应有相关的尺寸线,以及所 用的材料、级配、厚度和做法等元素。
【案例01】贴面砖墙体构造详图
【案例02】穿楼板(普通)立管防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