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专项复习
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总复习(含答案)说课讲解

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总复习(含答案)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复习一、关于诗歌概述1、从内容角度分: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2、从形式角度分: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3、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③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二、唐诗专题1.初唐前期,诗歌创作仍受齐梁诗风的影响,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
初唐后期,随着“四杰”王勃、杨迥、卢照邻、骆宾王登上诗坛,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对四杰十分敬佩,他在《戏为六绝句》中称道:“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后以“不废江河”赞扬作家或其作品流传不朽。
(1)王勃,字子安,有《王子安集》。
(2)号称“吴中四士”的是张若虚和贺知章,包融,张旭。
张若虚的诗风格近于齐梁体。
《春江花月夜》别具特色,历来为人们称颂。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唐诗宋词)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诗,无疑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则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词的语言追求轻灵细巧。诗中所常用的铁马秋风、大漠风尘、长河落日、急湍飞瀑这类词语,在后起的豪放词中或可见到;但被视为词坛正宗的婉约词,为表达委婉细腻的情思,在铸辞炼句时却特别偏爱取资微物。词的语言还追求色彩鲜美。色彩与线条是构成绘画的两大要素;色彩给人的美感,既是最直接、最大众化的,又是最强烈、最独特的。词的语言风格也是多样化的,色彩鲜艳是一种美,本色自然也是一种朴素的美;如果能把握其度,浓淡适中,则又是一种美。
13·试结合作品分析送别诗诃中的“杨柳”这一意象
杨柳,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描写得最多、也是最优美动人、情意缠绵的一个意象。追溯一下最早在诗中写到杨柳、并且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的是先秦第一部诗歌总结——《诗经》中的《小雅·采薇》篇。《小雅。采薇》篇描写的是战后幸存的征人,于归家途中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诗共六章,最后一章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四句,最为后人所称道。杨柳的依依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使“杨柳”这个意象开始注入了惜别之情的意蕴。汉乐府《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因为杨柳和离别的关系密切,致使《折杨柳》曲也多写离愁别绪。其次,杨柳的意象跟离别联系在一起,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在汉字中“柳”与“留”谐音相近,折柳送别,暗中寄寓殷勤挽留的意愿。宋词中的“杨柳”意象也十分丰富。淇中有的是作为实物来歌咏春天风景或伤春惜春之情的。如晏殊《诉衷情》词中有旬日:“春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但是,宋词中写到杨柳的,更多的还是承袭了唐诗和前人诗中“杨柳”意象的本意,即跟离情结合在一起。这样的例子很多,柳永惜别名篇《雨霖铃》中有名旬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关于送别诗中为什么多写杨柳,归结为两点:一是表示依依惜别之情,二是表示殷勤挽留之意。杨柳已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常用意象
陕教院唐诗宋词专题考试重点

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吴楚东南,乾坤日月浮《登岳阳楼》杜甫王昌龄—《长信秋词》—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温庭筠《菩萨蛮》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贺铸《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李清照《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描写洞庭湖的名句)“淡到看不见诗”是闻一多对孟浩然诗歌的评价。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辋川别业》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飞花红欲燃。
《新晴野望》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以文为诗”——韩愈储光羲《钓鱼湾》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小谢指的是谢脁)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隐):王维诗鬼:李贺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诗囚:孟郊、贾岛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一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
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
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以绮错婉靡为本)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
主要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著作最推崇盛唐诗。
他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两者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复习

唐诗宋词选读文学常识复习1.初唐前期,诗歌创作仍受齐梁诗风的影响,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
初唐后期,随着“四杰”、、、登上诗坛,突破了宫廷诗风的格局。
2.号称“吴中四士”的是张若虚和,,。
3.陈子昂,唐代文学家。
字,梓州射洪(今四川)人。
因曾任,后世称。
4.高昂雄浑,阔大恢弘的盛唐之音成为诗歌的主流。
、的边塞诗,、的山水田园诗,开拓了唐诗题材。
的李白诗,的杜甫诗,形成了唐诗的巅峰。
5.王维,字,世称。
与名,并称“”。
6.李白,字,号,有“”之称。
杜甫赞美他“,诗成泣鬼神”,他自己却爱好“清水出芙蓉,”。
他们两人合称为“”。
7.杜甫是盛唐诗坛另一颗耀眼的巨星。
字,自称。
其诗被称为“”。
在艺术上,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高峰。
8.柳宗元,字,在唐代古文运动中与齐名,并称“韩柳”,有。
9.韩愈,字,自称郡望,世称,有。
10.刘禹锡,字,世称,他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
11.白居易,字,晚年号,与其好友齐名,并称“”。
他认为“,诗歌合为事而作”。
有。
12、杜牧、李商隐是时期的杰出代表。
后世称“”。
李商隐,字,有。
杜牧,字,世称,有。
13.温庭筠,字,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词与韦庄齐名,人称“”。
有《温飞卿诗集》。
14.李煜,字,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
后人把他和其父的作品,合刻为。
15.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号,,谥号,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16.柳永,原名,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有词集。
17.苏轼“以诗为词”,在题材、立意、语言、境界等方面全面开拓了词的表现世界。
,字,号,与其父亲、弟弟合称“三苏”。
诗文有《东坡七集》,词集有。
18.晏幾道,字,号,有。
19.黄庭坚,字,号,与齐名,世称“苏黄”。
有。
20.秦观,字,号。
有词集。
21.李清照,号,有。
22.陆游词前期回响着“从军乐”,后期则蕴藏着“爱国泪”;号,今存诗集是我国古代传诗最多的诗人之一。
23.姜夔号,有词集等。
唐诗宋词三百首过关测试题题库与答案

唐诗宋词三百首过关测试题1.下列词句中描写春天的一项是()[单选题] *A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下列词句中作者不是李白的一项是()[单选题]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C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下列词句中不是写雪的一项是()[单选题]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D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下列词句中不是写花草的一项是()[单选题] *A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5.下列词句中作者是苏轼的一项是()[单选题]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D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6.下列词句中没有表达送别友情的一项是()[单选题] * 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下列词句中作者是李清照的一项是()[单选题]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8.下列作家中不是初唐四杰的一位是()[单选题] *A骆宾王B王勃C杨炯D陈子昂*9.下列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一位是()[单选题] *A李清照C柳永D秦观10.下列词句中写元宵节的一项是()[单选题]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C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D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1.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所赞的历史人物是()[单选题] * A李白B杜甫C曹操D诸葛亮*12.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岱宗”是指五岳中的()[单选题] * A泰山*B华山C衡山D恒山1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中“寒食”是指()节前[单选题] * 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14.下面不是词牌名的一项是()[单选题] *A虞美人B绝句*C水调歌头D清平乐15.下列诗句中描写颜色最少的一句是()[单选题] *A半江瑟瑟半江红B两只黄鹂鸣翠柳C春来江水绿如蓝D落红不是无情物*16.把下列诗句和对应的作者连起来,顺序正确的是()a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诗宋词复习资料

《唐诗宋词》复习资料一、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阐释:①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
②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
③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
④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⑤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二、整体鉴赏方略为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注意题目。
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诗的重要切入点。
二要注意作者。
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等等。
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三要注意注释。
有些注释暗示本诗的典故、思想内容、时代背景。
四要注意题材。
一般而言,五要注意意象。
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
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
把握意象,这是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
常见意象如下:〖月亮〗①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
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②相反,也有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的。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苏轼“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③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④明月蕴涵时空的水恒。
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柳〗主要有三种:咏柳颂春天,以柳喻美人,折柳别亲友。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
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常以蝉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草木〗古人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唐诗宋词选读》知识梳理练习

《唐诗宋词选读》知识梳理练习1词语等语基积累——解释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A. 自: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孙自可留世事茫茫难自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郴江幸自绕郴山四顾萧条,寒水自碧自胡马窥江去后B. 肯肯将衰朽惜残年役夫敢申恨肯与邻翁相对饮C. 空,空令岁月易蹉跎空山新雨后环佩空归月夜魂D. 那,更那堪冷落清秋节E. 须,会须一饮三百杯须行即骑访名山还乡须断肠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F. 处,争知我、倚阑干处怒发冲冠,凭栏处春归何处桃源望断无寻处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G. 相,山头斜照却相迎纵使相逢应不识闻道欲来相问讯花面交相映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五月渔郎相忆否H. 度,众里寻他千百度鬓云欲度香腮雪I. 何事,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唐诗宋词选读》易误语言知识梳理练习2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J. 取,径须沽取对君酌隔篱呼取尽馀杯换取归来同住、除非问取黄鹂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K. 苦,无意苦争春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艰难苦恨繁霜鬓L. 对,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对影成三人金樽对绮筵M. 可怜,可怜楼上月徘徊可怜春半不还家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N. 当,身当恩遇常轻敌O. 或,或从十五北防河云霞明灭或可睹P. 但,但使龙城飞将在行人但云点行频Q. 且,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何妨吟啸且徐行R. 却,去年春恨却来时当年拚却醉颜红S. 渐,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暮色渐起,戍角悲鸣T. 因,因风飞过蔷薇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U. 谁,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词类活用——指出活用的词语,并解释意义和用法:明月隐高树《唐诗宋词选读》易误语言知识梳理练习3高堂明镜悲白发死节从来岂顾勋与尔同销万古愁雪暗凋旗画钟鼓馔玉不足贵邑有流亡愧俸钱人事几回伤往事熊咆龙吟殷岩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未休关西卒偏惊物候新归思欲沾巾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莲动下渔舟男儿本自重横行摐金伐鼓下榆关美人帐下犹歌舞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云青青兮欲雨虎鼓瑟兮鸾回车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雪拥蓝关马不前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枳花明驿墙画船听雨眠日日花前常病酒菡萏香销翠叶残黯乡魂,追旅思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竹杖芒鞋轻胜马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燎沉香,消溽暑叶上初阳干宿雨浓睡不消残酒东篱把酒黄昏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唐诗宋词选读》易误语言知识梳理练习4可惜流年,忧愁风雨东风夜放花千树句式特点——指出句式特点,解释语句意思:去时里正与裹头一片降幡出石头陈王昔时宴平乐田园寥落干戈后鸿雁不堪愁里听夕贬潮州路八千阁中帝子今何在主人何为言少钱飘飘何所似牵衣顿足拦道哭隔篱呼取尽余杯骨肉流离道路中迷花倚石忽已暝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云横秦岭家何在永忆江湖归白发汉家宫阙动高秋皓腕凝霜雪西风愁起绿波间缺月挂疏桐锦瑟华年谁与度零落成泥碾作尘修辞手法——解释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佩玉鸣鸾罢歌舞汉家烟尘在东北牙璋辞凤阙阁中帝子今何在铁衣远戍辛勤久独有宦游人滟滟随波千万里不知江月待何人梅柳渡江春月照花林皆似霰单于猎火照狼山相期邈云汉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唐宋词》知识考竞赛考试题库大全(含各题型)

《唐宋词》知识考竞赛考试题库大全(含各题型)一、单选题1.《全宋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调是()A、《菩萨蛮》B、《水调歌头》C、《浣溪沙》D、《满江红》参考答案:C2.《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作者是()A、朱淑真B、朱敦儒C、秦观D、李清照参考答案:D3.《龙洲词》的作者是()A、刘过B、刘辰翁C、刘克庄D、吴文英参考答案:A4.《卜算子》(驿外断桥边)的歌咏对象是()A、昙花B、菊花C、梅花D、荷花参考答案:C5.《花外集》的作者是()A、周密B、吴文英C、张炎D、王沂孙参考答案:D6.词体逐渐走向成熟是在()A、晚唐五代B、北宋C、南宋D、南宋中叶参考答案:A7.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词牌是()A、《浣溪沙》B、《清平乐》C、《谒金门》D、《天仙子》参考答案:C8.词句“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的词牌名是()A、《诉衷情》B、《更漏子》C、《剔银灯》D、《雨霖铃》参考答案:B9.词开日本国填词风气之先的是()A、白居易B、柳永C、温庭筠D、张志和参考答案:D10.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山月不知心里事”的下一句是()A、空阶滴到明B、斜晖脉脉水悠悠C、水风空落眼前花D、摇曳碧云斜参考答案:C11.词牌多为()个字,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意味在内。
A、二B、三D、五参考答案:B12.词句"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的作者是()A、李璟B、李煜C、晏殊D、晏几道参考答案:A13.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歌咏的女性形象是()A、桃花夫人B、洛水女神C、花蕊夫人D、巫山神女参考答案:C14.被黄昇誉为“百代词曲之祖”的是()A、冯延巳B、李白C、李煜D、李璟参考答案:B15.()在唱词风格方面独重女音。
B、唐人C、五代人D、宋人参考答案:D16.《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的作者是()A、韦庄B、温庭筠C、李煜D、柳永参考答案:D1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词牌名是()A、《生查子》B、《青玉案》C、《踏莎行》D、《少年游》参考答案:A18.《东山词》的作者是()A、刘克庄B、贺铸C、秦观D、张孝祥参考答案:B19.被李调元称为“宋一代词人之冠”的词人是()A、周邦彦B、晏殊C、秦观D、贺铸参考答案:C20.《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的作者是()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周邦彦参考答案:B21.《碧鸡漫志》中称()的词是"学东坡韵制得七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弃疾词三首 楚天千里清秋,献愁供恨,你痛恨神州沉陆,好男儿不 能血洒沙场。北望长安,你只能无奈地长叹一声,把吴 钩看了又看,把阑干拍遍。你为历史留下的不只是悲壮 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更主要的是你把芳 香沁透人间。辛弃疾,你的灵魂注定要跨越时空。
姜夔 扬州慢(淮左名都) 而今的扬州已不再是你笔下那种“废池乔木”的荒凉景况。 烟花三月,踏着昔年你去扬州的足迹到二十四桥去寻访 那消得人憔悴的吹箫人。桥上空那轮月比晚唐时更皎洁、 更丰满,可怎么不见当年的吹箫人呢?唯有那红药,由 宋至今,依旧静静开放。
第4单元 南宋的乱世词心
单元导语
李清照词二首 她灵秀聪慧,少有才名,备受人们的嘉许。 而她亦率真果决,敢爱亦敢言。但这却为她 带来了身前身后的种种忌恨与诋毁。她爱花, 爱酒,爱这如春光般烂漫的人生。但命运却 只在她手上放了 一半的幸福。前一半是美满甜蜜,后一半却 只留给她苦涩流离。 虽然她多才而又博学, 但现实却总是如此的残酷。她对于太多太多 的事情,亦属无能为力。而那些眉黛浅处的 哀怜与歌,只被她轻轻地别在诗笺之上,留 给我们一个帘卷西风时的婉约背影。
王沂孙 出皓兮,月出照兮”分别发出了“劳心 悄兮,劳心骚兮,劳心惨兮”之叹,“僧敲月下门” 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明月何皎皎》以“明月” 演绎出一代复一代骚客才子的怨夫思妇之作。而 “披月踌躇”
“揽月自赏”“望月凝思”“抚月痴想”……这些从古籍 古典中衍生演化出来的词语,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 一份难释的生命情怀,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 歌。“三五明月夜,四五蟾兔缺”(《孟冬寒气至》), 月的意象是生命的时间飞逝,是美的烟波,是人生 悲欢离合的演绎,是情爱的寄寓和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