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词语含义题型专题
30现代文阅读·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30)现代文阅读·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现代文阅读,尤其是第II卷的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得分率较低的一块之一。
这里本着先分后总的原则,先就几个主要能力点作阐述。
本讲说理解词语的有关问题。
一、什么是文中的重要词语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一般说来,哪些词语是文中的重要词语呢?1.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不能正确理解,就全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
如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的“学习”,它就是重要词语,如果把它理解为通过读书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就无法理解全文的内容。
又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选择的散文《门》,其中“开门”和“关门”便是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
2.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也是重要的词语。
例如闻一多《兽·人·鬼》(2000年春季招生考试选文)开头说道:“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或超兽行。
”这一句中的“杰作”感情色彩特别强烈,自然是重要词语。
3.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譬如1996年高考所选《贝多芬之谜》最后一段说:“懂得了这个……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这里“最有深度的音乐”这个词语,既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是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因为不理解它指什么样的音乐,简直可以说文章没有读懂。
二、理解重要词语的方法理解重要词语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具体语境。
从操作的层面来说,有下列几点:1.依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俗话说,词不离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譬如上文提到的“杰作”,依据所在句子“其残酷的程度”、“兽行”和后文所说对学生的镇压,这个“杰作”就应解释为“指反动派镇压学生的兽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考点精讲——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考点精讲——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有答案解析)【常考题型】1、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A、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C、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2、品味词语: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
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特点)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
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例题精析】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不!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
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
评判交给他一张乐谱,小泽征尔稍做准备就全神贯注地指挥起来。
突然,他发现乐曲中出现一点不和谐,开始他以为是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但仍觉得不自然,他感到乐谱确实有问题。
可是,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判委员会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是他的错觉。
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和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
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于是,他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音,评判台上那些评委们立即站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又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坚信自己的判断。
因为,()具备这种素质的人,()真正是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
前二位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因受环境左右而放弃了自己的正确判断,只有小泽征尔相信自己而不附和权威们的意见,从而获得了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高三----01--现代文阅读·基本题型解析

语文辅导讲义
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之一。
,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
毛笔的锥体造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
魅力。
简单的书写或皴擦、普通的黑白两色,竟然以简驭繁、以静寓动,胜过了许多复杂的艺术。
“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乐成为一种表达最高意境与情操的民族艺术。
中或有溢美之词,但也足见中国人对笔墨艺术的特殊感情。
④这种特殊感情的形成,不仅由于笔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妙笔”可以“生花”
字,横、直、钩、点等等笔画原来都是墨涂的痕迹,它们不是高人雅士,原来没有什么‘骨力’。
但是在名家书法中我们常常觉到‘骨力’
念,在此被落实到了笔墨的操守中。
这种笔墨活动,已经不再以艺术家的培养为鹄的,而以符合文
于笔墨之中,与道德人格的修炼一样,浸润着中国文人的情怀。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精品)

高三语文复习讲座(30)现代文阅读·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现代文阅读,尤其是第II卷的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得分率较低的一块之一。
这里本着先分后总的原则,先就几个主要能力点作阐述。
本讲说理解词语的有关问题。
一、什么是文中的重要词语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
一般说来,哪些词语是文中的重要词语呢?1.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在文章中,有的词语与全文的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的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不能正确理解,就全影响对全文或某个局部的正确理解,对这样一些词语,要给以足够的关注。
如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的“学习”,它就是重要词语,如果把它理解为通过读书和实践来获得知识,就无法理解全文的内容。
又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选择的散文《门》,其中“开门”和“关门”便是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
2.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的概括力,或者显示事物之间的差异,或者感情倾向特别强烈,这样的词语也是重要的词语。
例如闻一多《兽·人·鬼》(2000年春季招生考试选文)开头说道:“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或超兽行。
”这一句中的“杰作”感情色彩特别强烈,自然是重要词语。
3.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譬如1996年高考所选《贝多芬之谜》最后一段说:“懂得了这个……不仅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懂得贝多芬以后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这里“最有深度的音乐”这个词语,既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有高度的概括力,又是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自然是重要词语,因为不理解它指什么样的音乐,简直可以说文章没有读懂。
二、理解重要词语的方法理解重要词语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具体语境。
从操作的层面来说,有下列几点:1.依据词语所在句子的内容俗话说,词不离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譬如上文提到的“杰作”,依据所在句子“其残酷的程度”、“兽行”和后文所说对学生的镇压,这个“杰作”就应解释为“指反动派镇压学生的兽行”。
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题09 议论文词语含义(解析版)

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09 议论文词语含义(解析版)考点穿透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一、句中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解题方法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
2.指出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作用。
(比喻或引申)答题模式:加点词表示……(含义、作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或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
二、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解题方法1.表明态度:能或不能。
2.指出这个词在句中的意思。
3.指出删除后句子的意思。
4.总结:删除后,表达不严谨,语言不严密,使论证缺少说服力。
三、词语或句子顺序是否可以颠倒?答题思路:(1)解释词语的含义;(2)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典例在线【一、2020年宁夏中考语文】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唯有攀登,才能向上①北京时间5月27日上午11时整,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攻顶队员,成功登顶珠峰。
队员们在峰顶展开测量工作并掌握相关数据后,要计算出珠峰准确高程还需要科学家们的继续努力。
对此,人们满怀期待。
②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测绘基础极为薄弱,珠峰高程数据长期被国外“测量权威”垄断。
使用自主测绘的数据,既是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体现,也承载着全国人民的期待,更是国家主权的重要象征。
征服珠穆朗玛、测量珠峰高程,成为一个必须要完成的重大课题。
③1975年,国测一大队的同志与军测、登山队员一起,勇闯生命禁区,成功实现了中国人对珠峰高度的首次精确测量;2005年珠峰高程复测,我国测绘工作者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方法,经过严密计算,获得了珠峰峰顶岩石面的海拔高程。
一代又一代人不言放弃、矢志不渝,从失败到成功、从一次突破到不断超越,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式把中国的印记刻在了珠峰之巅,成为人类征服险阻、探索未知的生动诠释。
④珠峰山高坡陡、氧气稀薄、冰缝密布、时有狂风雪崩,在海拔6500米的雪线以上,连人的大脑反应都会变得迟钝。
为何一代代中国测绘人敢于勇攀高峰?这是因为成立于1954年的国测一大队,用生命铸就了测绘精神。
现代文阅读专题之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理解词语的引申义
总结词
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
详细描述
引申义是指由一个词的基本含义延伸出来的其他含义。理解引申义 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和作者的意图进行推断。
示例
在句子“他是一个老狐狸,很会耍滑头。”中,“狐狸”通常指狡 猾的人,这里通过引申,形容这个人很会耍滑头。
0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 义
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
综合表达方式
总结词
结合直接和间接两种表达方式,既有明确的陈述,也有隐晦的暗示。
详细描述
综合表达方式是直接和间接表达方式的结合,作者在陈述事实或观点的同时,也通过一些修辞手法或 含义模糊的词语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解读空间。这种表达方式既能清晰地传达作者的意思,又能 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想象力。
谢谢观看
过渡句子的作用
01
02
03
承上启下
过渡句子承接上文的内容, 引出下文的话题或观点, 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内 容更加连贯。
转折
过渡句子用于表示上下文 之间的转折关系,使文意 更加清晰明了。
补充说明
过渡句子对上文或下文的 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提供 更多细节或背景信息。
04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表 达方式
直接表达方式
总结词
直接陈述事实或观点,不拐弯抹角。
详细描述
直接表达方式通常采用陈述句,明确 地传达作者的意思,不包含过多的修 辞或暗示。这种表达方式直截了当, 易于理解,是现代文阅读中常见的一 种表达方式。
间接表达方式
总结词
通过比喻、暗示等方式表达意思,较为含蓄。
详细描述
间接表达方式通常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者使用含义模糊的词语,使句子含义变得含蓄、隐晦。这种表 达方式需要读者深入挖掘作者的真实意图,理解起来相对困难。
现代文阅读词语含义题型专题

现代文阅读词语含义题型专题词句理解题型展示:1 .加点词、画线的句子(段)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2 .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3 .如何理解加点词、画线的句子(段)4 .请你对加点、画线的句子(段)进行赏析。
答题指导:1.关键词含义的答题技巧:(1)结合特色语言环境,落实到文章所指;(2)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3)注意修辞手法,区分词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4)注意词的言外之意,区分一词多义。
表述格式:关键词含义= 字面义+ 语境义+ 扣主题]2.“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类试题的答题技巧: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实战演练·课内经典文段阅读】(一)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一一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妈妈,那个海呢联系上下文,品味下边诗句中加点的词语(括号里的问题可作参考)1 .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 .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写山的颜色吗)-(二)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嫩嫩的、绿绿的”本该放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初中记叙文阅读之词语赏析

专题:词语题:理解词语深层含义赏析词语的作用(一)词语含义(1)考点题型1.(2016年梧州《他在岁月面前认了输》)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言不由衷:2.(2015年贺州《27号窗口》)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
(4分)(1)对于27号窗口,贫困生彼此心照不宣,但普通学生看不出其中的端倪。
(2分)(2)因为这个窗口,“畅饮畅食”餐饮公司赚足了利润,也赚足了人气。
(2分)3. (2018湖北省宜昌市)分别说说最后一段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分)这场最后的较量,小武自以为明明该有九分九的胜算,却在最终回合翻盘。
(2)考点解读在现代文阅读中,词语的含义包括词语的本义、语境义以及指代义。
(1)词语的本义所谓词的本义,就是一个词以文字形式出现时,最初代表的含义。
而在现在的阅读理解中,是指一个词语离开语言环境独立存在时,最常用的含义。
理解词语本义的技巧:1单字组词法:2拆分组词法:3同义替换法:(2)词语的语境义词语放在不同的句子里,其含义也会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随着语境变化而变化的含义,就叫做语境义。
有时候,语境义和本义是基本相同的,有时候,语境义和本义是截然不同的。
考点题型:联系上下文,谈谈/说一说/解释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
答题思路:本义+语境义(3)词语的指代义指代义是指某个词语在行文中指代了上文或下文中的词语、短语、句子、某几句话或某个语段的含义。
考点题型:句中的加点字词“这样”(或他们,那些等)各有所指,请根据上下文指出它所指代的内容。
答题思路:指代义(3)习题训练2018年四川省达州市《单车岁月》(语境义)单车岁月①那辆失去主人擦拭照拂的永久牌单车,也日渐失去了往昔的锃亮光泽,被搁停在锈迹斑斑的岁月一隅。
②我的单车情结,大概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改革开放不久,父亲就成了我们村第一个拥有单车的人,当年他凭着外汇券(身在台湾的爷爷所寄)从武汉购买并亲自骑回一辆上海产的永久牌单车,霎时点亮了灰暗的乡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词语含义题型专题
词句理解题型展示:
1 、加点词、画线的句子(段)的含义与作用就是什么?;
2、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3 、如何理解加点词、画线的句子(段)?
4、请您对加点、画线的句子(段)进行赏析。
答题指导:ﻫ1、关键词含义的答题技巧:
(1)结合特色语言环境,落实到文章所指; (2)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3)注意修辞手法,区分词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 (4)注意词的言外之意,区分一词多义。
表述格式: 关键词含义=字面义+ 语境义+ 扣主题
2、“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不?为什么?”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实战演练·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一)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就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就是海不?
于就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就是,我却几乎就是哭着回来了
一一在山的那边,依然就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联系上下文,品味下边诗句中加点的词语(括号里的问题可作参考)
1 . 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这个词在这里就是什么意思?)
2.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这就是写山的颜色不?)
(二)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就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您不让我,我不让您,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就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就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您能说出“偷偷地”与“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不?“嫩嫩的、绿绿的”本该放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为什么用“闹”,而不用“叫”?)
1.词语的含义
一个美丽的错误
上一个论坛,读到网友发的一个帖子,感动莫名。
那帖子的大概内容就是:一次数学考试,毛毛有一道题做错了,老师在旁边扣了1分。
还有一道连线题,左边竖列的就是“一车土”“一块砖”“一张纸”,右边竖列的就是“1吨”“2公斤”“3克”。
毛毛在“一块砖”与“3克”之间连了道线。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上要求学生写一段话,这段话就是不计分的。
毛毛的那段话里有这样的句子:“我爸爸就是个挑砖工。
我希望所有的砖头不要太重,每块砖只有3克就好了。
我爸爸太累了。
我爸爸太辛苦了。
我爱我的爸爸!”老师用红笔在旁边加了1分,还写了一段话:“爱心加1分。
您得了满分——爱心满分。
祝贺您!”
爱心满分!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
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个毛毛呢?天真,孝顺,联想丰富……一个多么可爱的孩子啊!她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对父亲的怜惜与挚爱。
那么,又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那位老师呢?耐心,智慧,
善解人意……一个多么可敬的老师,就是她从孩子的眼睛里瞧到了天堂,就是她为孩子的爱心增添了光明的亮度。
学生故意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老师也跟着存心“错误”了下去,一道连线对接起来的,也许就是两颗同样纤细质朴的善良的心……
我不禁想起了一个让我鼻子发酸的故事:一个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让学生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有一个学生就是这样写的:“阿爹还没走(当地人称人死为“走”)的时候就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做个科学家;阿妈却要我长大后做个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
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
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
因为阿妈胆小,怕鬼。
我也怕。
听阿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阿妈与我就都不怕了……”作文刚好一页,字歪歪斜斜的。
那一页,老师没有给分,只就是打了个大大的红叉。
接着,我将自己想成了这个“怪”孩子的老师。
当我瞧到这篇作文,会不会感动呢?说实在的,此时此刻,我真的也想像毛毛的老师那样犯一个美丽的错误,在这篇作文上画一个红红的勾,倾心聆听一次孤儿寡母的爱与哀愁,轻轻地抚摸一下失去父亲的孩子的创痕,拓宽一个孤寂孩童爱的出口。
《圣经》里说:“您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
”
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
”
孟子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
”
而我想说的就是,我爱那个在艰难的生活夹缝中仍懂得感恩的孩子,我爱那个在无邪的心灵前深深凝视的老师,我喜欢那个美丽的错误……
【问题】
明确考点: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与在语境中的含义:
方法:(1)、联系词语本义
(2)、解释在文中的含义
(3)、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ﻫ答题套路:“X 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在第三题中,我们可以根据答题套路总结出答案,如果以后我们再遇到“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与在语境中的含义”的题型,也可以套用此方法来答题。
答案示例:“错误”一词原指不正确的事物或行为,在文中具体指毛毛希望爸爸能够不那么辛苦而故意“让砖
头只有3g”,这个“美丽的错误”充满了对爸爸的爱。
答此类题要注意:①就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就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
②就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
2.词能否互换位置
总有一刻,不同寻常(扬州市)
(1)一个孩子站在超市门口,呆呆地望着那个卖冰激凌的人,不走。
(2)这就是一个六七岁的乡下孩子,穿戴很不整齐。
她望着各色的冰激凌从铁机器里出来,又撞在花花绿绿的
尖筒里,好奇而又神往,她不禁舔了舔嘴唇,说:“妈妈,我要那个
..!”她顺手指了一下那充满诱惑的冰激凌。
(3)“不,咱们不吃这个,咱们走!”旁边那个推着自行车的女人,可能就是孩子的妈妈。
她一边说.一边拽住孩子的手就要走。
(4)“不,我不走,我要!”孩子反扯着妈妈的手,僵持着。
(5)“那个东西凉,吃了会肚子疼。
”
(6)“不,妈妈,我不怕凉,我不怕疼!”
(7)“那也得等您爸爸回来再买。
”
(8)“不,爸爸到老远老远的地方挣钱去了,我就现在要!”
(9)这个超市位于小城的繁华地带,穿梭出入超市的有好多人,有人好奇地往母子这里瞅上一眼,有人连瞅也不瞅,就径直走开了。
那个卖冰激凌的人,也独自安详地做着她的冰激凌,并不朝母子这里瞅上一眼。
(10)“妈,我就就是想尝尝,那个东西就是什么味儿。
”
(11)“就是……您管它就是什么味儿!”母亲见孩子仍然扭着不走,有些急了,“啪”一巴掌拍.在孩子子的屁股上。
娃子“哇”地一声哭了,猛烈地抽泣着,样子委屈极了。
(12)好多双眼睛一下子聚拢了过来,带着惊愕、疑惑、责怪、怜悯、叹息,或者其她别样的神色。
这仿佛又就是一场热闹,这些人聚拢着,不肯离去。
(13)这时一位衣着光鲜的妇人,走到卖冰激凌的面前。
要了两支冰激凌。
她把其中的一支给了自己的儿子,然后快步走到哭泣的孩子面前,蹲了下来,把剩在手中的那支冰激凌递给了她。
(14)“给,亮亮,别哭了,妈妈不愿给您买,阿姨给您买。
”她摸了摸孩子的脑袋,接着说,“几个月不见,亮亮又长高了!”说完后,她站起来,朝孩子的妈妈微微点了点头,笑了笑,便领着她的孩子走开了。
(15)孩子不哭了,手里举着那支冰激凌愣在那里。
一样愣在那里的,还有孩子的妈妈。
(16)走出人群后,那位妇人的儿子也有些不解,她扯住妈妈的衣襟问:“妈妈,您认识亮亮?”妇人说:“不,孩子,妈妈也不认识。
”
(17)“那您怎么知道她叫亮亮?为什么要买冰激凌给她?”孩子依旧寻根究底,想要弄个明白。
(18)妇人笑了,说:“孩子,不要问这么多了,等您长大后,妈妈再告诉您。
”
(19)也许,若干年之后,妇人早已忘了这件事情,而她的儿子也忘记了问母亲答案。
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就是,当妇人用智慧为那个陌生的孩子付出爱的时候,这个世界早已因为她的这个举动而变得不同寻常。
(作者:马德 文章选自《中国青年》)
问题:文章第(2)段加点的“那个”能否换成“冰激凌”?第(11)段加点处作者为什么用“拍”不用“打”?请分别说出理由。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