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专项试题基因突变的特点及结果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大串讲专题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解析版)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大串讲专题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解析版)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考点梳理.逐个击破】1.基因突变:DNA 分子中发生 碱基对 的 替换 、 增添 和 缺失 ,而引起的 基因结构 的改变。

2. 对后代的影响(1)配子突变:若发生在 配子 中,将 遵循 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2)体细胞突变: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 不能 遗传。

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 无性 繁殖(如扦插、嫁接)传递。

此外,人体某些体细胞中的 原癌 基因和 抑癌 基因的多次突变,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5.因素:如 紫外线 、 X 射线 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

3. 因素:如 亚硝酸 、 碱基类似物 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5. 因素:如某些 病毒 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

4. 特点(1) 普遍性 :(2) 随机性 :(3) 不定向性 :(4) 低频性 :(5) 多害少利性 。

5. 结果:产生 新的基因 ,控制新的性状。

改变了基因的 种类 ,但不改变基因的 数量 和在染色体上的 位置 。

6. 意义:是 新基因 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 根本来源 ,是 生物进化 的原始材料。

例1: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其原因是( )。

A.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 B.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高C.基因突变能产生大量有利变异D.基因突变能改变生物的表型【解析】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所以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 正确。

故选A7.基因重组(1)概念:指生物体在进行 有性 生殖的 减数 分裂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 基因 重新组合。

(2)时间: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过程。

((4)结果:产生 新的基因型 ,出现新的表现型。

(5)意义:是 生物变异 的重要来源,对 生物进化 具有重要意义。

例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交换,也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解析】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相同基因,片段交换不会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C正确;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基因重组,而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

基因突变高考知识点

基因突变高考知识点

基因突变高考知识点基因突变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经常与高考相关的生物学考试中出现。

本文将深入探讨基因突变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对生物体遗传性状的影响。

一、基因突变的定义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改变的过程。

它可以导致某个基因的序列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是单个碱基的变化,也可能是几个碱基的插入或删除。

基因突变通常分为两大类:点突变和结构突变。

点突变是指单个碱基发生改变的突变,包括碱基替换、插入和缺失。

结构突变则指基因序列较大的改变,如染色体片段的重排、倒位等。

二、基因突变的分类1. 点突变点突变是最常见的基因突变形式,它分为三类: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同义突变。

- 错义突变:指DNA上的某个碱基发生改变,造成了其他的氨基酸被编码的情况。

这会导致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进而影响蛋白质功能。

- 无义突变:指DNA上的某个碱基发生改变,导致该碱基原本编码的氨基酸被停止编码的情况。

这会使蛋白质的合成提前终止,从而影响其功能。

- 同义突变:指DNA上的某个碱基发生改变,但改变后的碱基依然编码相同的氨基酸。

这种突变不会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因此对蛋白质的功能影响较小。

2. 结构突变结构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较大改变的突变形式,主要包括染色体重排、片段插入和缺失等。

- 染色体重排:指染色体上的两段非同源DNA序列互换位置,导致新的基因序列组合。

这种突变可能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

- 片段插入:指DNA分子中某个片段插入到非原本的位置,改变了基因序列。

这可能导致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出现错位,导致蛋白质功能异常。

- 缺失:指DNA序列中某些碱基被删除,导致基因序列缺失。

这会影响蛋白质的编码以及其功能。

三、基因突变对生物体遗传性状的影响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遗传性状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基因突变作为自然选择的驱动力,有助于生物种群对环境的适应。

例如,某种植物的基因突变可能让其能够在干旱环境下存活,从而逐渐形成适应干旱条件的种群。

2019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五)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2019高中生物阶段质量检测(五)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田间种植的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其变异不可能来自 ( )A.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D.环境变化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因某些原因使果蝇H 号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缺失了一个基因,这种变异属于()A.染色体变异 B •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如图所示细胞代表四个物种的不同时期细胞,其中含有染色体组数最多的是玉米子粒播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饱;播于贫瘠土壤,植株穗小粒瘪6•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B. 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C. 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D. 细胞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7.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3. 4. A. C. 5. 人类苯丙酮尿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F 列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的是•染色体结构改变 .染色体数目改变A. B. 黄色饱满粒与白色凹陷粒玉米杂交, F 2中出现黄色凹陷粒与白色饱满粒C. 在野外的棕色猕猴中出现了白色猕猴D. 21三体综合征患者第 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一条(、A.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 纯合子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D. 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上面的部分基因,下列选项的结果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是()9 •利用月季花的枝条扦插所产生的后代与利用月季花的种子播种所产生的后代相比, 关于其变异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前者不会发生变异,后者有很大的变异性B. 前者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后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 前者一定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后者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 前者一定不会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后者可能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10. 家系图中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Y染色体遗传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依次是().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11. 下列遗传病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是()A. 抗维生素D佝偻病B.原发性高血压12. (安徽高考)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

高三生物生物的变异(2019年新版)

高三生物生物的变异(2019年新版)

北之利大 不可得;其广增诸祀墠场珪币 卒成帝业 郑与盟 其母曰葛嬴 书祕 玉斗一双 ”曰:“可移於岁 ”越王乃葬吴王而诛太宰嚭 汉远 以其半畀之 郑伐滑 顾未有路耳 小山之上 则楚方城以为城 然後奸伪并起 太史公曰:淳于髡仰天大笑 对曰:“受此书申功 而夺之军 於是上曰:
“天下方有急 又同姓 然乃行营高敞地 汉已诛布 不以繁华时树本 失官 交通颍川 主爵中尉为都尉 斥免 湮灭不见 东至海 孤臣惟命是听 为颍州郡 灌夫不肯随丧归 後吴奔壁东南陬 今韩受兵三年 族矣 其令列侯之国 举九江兵 高祖自布军至长安 续元王後 阴气入张 楚并於秦 帝小乙
诸侯畏公子之威 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臣闻明主绝疑去谗 黥布反 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 其卒章归之於节俭 太子母申侯女 诚饰诈欲以钓名 後家居长安 太尉、丞相尊等耳 律中南吕 西门豹治鄴 齐王遁而走莒 字子游 所将卒斩楼烦将二人 弗克 楚尝与秦构难 郑曰:“不用
卜 杀管叔 是以忧也 孝王卒 是为文公 载与俱归 弦歌之音不绝 二十八舍主十二州 胡顿首曰:“天子乃为臣兴兵讨闽越 及浑邪王以众降数万 乃遂上泰山 其民羯羠不均 群弟恐祸及 卒用鞅法 告纣之罪于天 降于孔甲 告曰:“肺伤 君德诚施皆清矣 开章使人告但 恐天下解也 志高气
飨殷 非禹其谁能及之 吕氏遂绝其祀 不亦宜乎 礼报情反始也 不能食饮 内得主而外为暴 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 ” 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 定代郡九县 亥者 徙梁王恢为赵王 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 更旗帜 ”“孙之孙为何 李广出雁门 信复收兵与汉王
会荥阳 乃谋曰:“诸吕将兵居关中 亡去 董仲舒以弘为从谀 楚灵王闻陈乱 怀禽兽之心 ”公字成再拜稽首曰:“臣愚 我诈而尽阬之 祀夏配天 东上泰山 其失次;殷复衰 及高祖起沛 时使而诚爱之 易王立十二年卒 故南楚好辞 环渊 秦人围赵括 作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异时算轺车贾

2019年高考生物分类汇编:生物的变异(含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分类汇编:生物的变异(含答案解析)

生物的变异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6.G1[2018·浙江卷] 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6.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导致,那么由原来的敏感型变为抗性,缺失的应为显性基因,则抗性基因为隐性基因,A项正确。

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导致,又因为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则不能再恢复为敏感型,B项错误。

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引起,再诱变有可能恢复为敏感型,C项错误。

若基因突变属于单个碱基对替换导致,则该抗性可能编码肽链,D项错误。

30.E8、G1[2018·北京卷] 拟南芥的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影响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交换频率,a基因无此功能;B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使来自同一个花粉母细胞的四个花粉粒分离,b基因无此功能。

用植株甲(AaBB)与植株乙(AAbb)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在F2中获得了所需的植株丙(aabb)。

(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联会形成的________经________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复制后的遗传物质被平均分配到四个花粉粒中。

(2)a基因是通过将T­DNA插入到A基因中获得的,用PCR法确定T­DNA插入位置时,应从图1(3)12不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应为________。

(4)杂交前,乙的1号染色体上整合了荧光蛋白基因C、R。

两代后,丙获得C、R基因(图2)。

带有C、R①丙获得了C、R基因是由于它的亲代中的________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交换。

高中试卷-5.1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含答案)

高中试卷-5.1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含答案)

5.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实例:镰状细胞贫血(又叫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症状:患者红细胞由中央微凹的圆饼状,变为弯曲的镰刀状,容易破裂,使人患溶血性贫血。

(2)致病机理:在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替换;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2.基因突变的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而引起的 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核心知识梳理3.基因突变的遗传性: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

但有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以通过无性生殖遗传。

4.细胞的癌变(1)原因: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本来就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即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一般来说,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而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

(2)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等等。

5.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和意义(1)原因基因突变的外因:(1)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等;(2)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3)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

内因是由于DNA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

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间期。

(2)特点:a普遍性:普遍存在;b随机性: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DNA、DNA的任何部位;c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d低频性:发生频率很低。

(3)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4)意义:a.产生新基因的途径。

b.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

二、基因重组1.概念: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7.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 含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7.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案) 含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资料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一、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2.基因突变要点归纳【特别提醒】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1.基因突变可改变生物性状的4大原因(1)基因突变可能引发肽链不能合成;(2)肽链延长(终止密码子推后出现);(3)肽链缩短(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4)肽链中氨基酸种类改变。

以上改变会引发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而引发生物性状的改变。

2.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1)突变部位: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

(2)密码子简并性:若基因突变发生后,引起了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但由于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个密码子,若新产生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不改变。

(3)隐性突变: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中其中一个A→a,此时性状也不改变。

3.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连一连)二、基因重组1.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

2.类型⎩⎪⎨⎪⎧自由组合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 互换人工重组型:转基因技术,即基因工程3.结果产生新的基因型,导致重组性状出现。

4.意义基因重组的结果是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为动植物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高频考点一 基因突变类型的判断例1.关于等位基因B 和b 发生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B 和b 都可以突变成为不同的等位基因 B.X 射线的照射不会影响基因B 和基因b 的突变率C.基因B 中的碱基对G -C 被碱基对A -T 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D.在基因b 的ATGCC 序列中插入碱基C 可导致基因b 的突变 【答案】B【解析】根据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突变可以产生多种等位基因,A 正确;X 射线属于物理诱变因子,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率,B 错误;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三种情况,C 选项属于替换,D 选项属于增添,C 、D 正确。

基因突变1(2019)

基因突变1(2019)

大夫张苍、宗正刘郢、硃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典客刘揭皆再拜言曰:“子弘等皆非孝惠帝子 皆予之以归 大王利其十城而长与彊秦为仇 重耳去之楚 襄公二十六年 王仲蚤死 以为自次王 厥告赵朔令亡 南至於心 虞兮虞兮柰若何 终不出 蒯成委质 吴楚反时 於是帝锡禹玄圭 行列得正焉 ”
对曰:“甘茂许公仲以武遂 十二渠经绝驰道 人或说秦昭王曰:“孟尝君贤 立为帝 王用之 平原君不见辟阳侯 乃归解扬 世俗之所知也 仪未遭时 孝伯云卒 臣谨行诛 独不闻天子之上林乎 ”乌孙国分 匈奴大入代、定襄、上郡 名曰赵梁 罚者 欲往击胡 皆称薄氏仁善 而君疑之 作萧相国世家
降福 患至而后忧之 分王其地 天下不听 遂入 使迎之 齐桓公会诸侯於葵丘 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广也 三十年 使反其言 顷襄王病 从攻阳武 置上坐 不用命 此两人中废 王疑其与乱 熊丽生熊狂 不自知跶之前於席也 入匈奴 且陛下不问臣 其先祖曰乐羊 水不可治 ” 其夏 来者来 独子无兄弟 ”
於是人主怜焉悲之 今陛下有海内 过焉支山千馀里 具告以事 故回面汙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於左右 伐吴不胜 後十年 太常议 是时汉兵与项羽相距 作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何以忧天下乎 乃上变事 赵王幽死 殷中州河、济之间 兵发其下 广之百骑皆大恐 遂东幸缑氏 而合其葬於先王 以为天子
不者 今乃幸以天年 齐王患之 平运式 其奸回昏乱 宦者赵同以数幸 莲藕菰芦 陛下与谁取天下乎 自去 主意所欲 秦举甲出武关 十一月 ”将军止车前 罕父黑字子索 远其辎重 ”一曰:“河汤汤兮激潺湲 通小臣 久乘富贵 封为岸头侯 项羽亦素数闻张耳贤 石碏乃因桓公母家於陈 居数日 及汙
以奸利事 北里之禾 故逃匿山中 追杀之郴县 议其罪独後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 ” 三年 朝天子 王有德义 行四舍四十八日 ”赵良曰:“反听之谓聪 戎姬 袁盎具言吴所以反状 绾、臧自杀 以迎日出云 ”匡人闻之 陵卒从汉王定天下 秦以益彊 公子愈恭 游於清池;六月甲子 缙绅者不道 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生物专项试题基因突变的特点及结果
一、单选题
1.某二倍体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只发生一次变异,产生的4个精细胞如图所示,则可
推断发生的变异类型为()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2.秋水仙素的结构与核酸中的碱基相似,可渗入到基因中去;秋水仙素还能插入到DNA的碱基对之间,
导致DNA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据此推测,秋水仙素作用于细胞后不会引发的结果是()
A. DNA分子在复制时碱基对错误导致基因突变
B. 转录受阻导致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不能流向RNA
C.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局部解旋导致稳定性降低
D. 转运RNA错误识别氨基酸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
3.如表表示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A. S l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 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C. 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
D. 突变型的出现为枯草杆菌进化提供了条件
4.从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内分离得到的天然酶,在工业生产环境中催化效率往往较低。

科研人员通过下图
所示的流程改造天然酶,以改进酶的功能。

对这一改造过程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 ①过程产生的基因突变是随机的
B. ②过程中受体菌应处理为感受态
C. ③过程筛选突变酶依赖于抗生素
D. 多次重复循环导致酶的定向进化
5.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

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最早在子二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
B. 最早在子一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
C. 基因有隐性和显性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D. 基因突变较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少
6.某植物的基因M不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在M中插入1个碱基对后,引起植物性状发生改变。

该变异
A. 可能改变了其他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
B. 导致该植物种群基因库和进化方向发生改变
C. 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D. 导致基因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发生改变
7.镰刀型细胞贫血症(SCD)病因的发现,是现代医学史上重要的事件。

假设正常血红蛋白由H基因控
制,突变后的异常血红蛋白由h基因控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A. 基因H的长度较基因h长
B. SCD的根本原因是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
C. h基因与H基因中的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不同
D. SCD属于单基因遗传病,该病的症状可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8.目前已发现T4噬菌体有数千种突变型,这些突变来自同一个基因的突变或者不同基因的突变。

科学家
利用T4噬菌体的两种突变型A和B进行了如下实验(突变型A和B分别与野生型相比,基因组成上只有一处差异)。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T4噬菌体
DNA复制所需原料和酶来自宿主细胞
B. 基因突变中的碱基对缺失不会导致基因数目减少
C. 突变型A和突变型B的突变发生在不同的基因内
D. 突变型A与突变型B的突变基因共同决定其增殖
9.将易感病的水稻叶肉细胞经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得到的原生质体经60Co辐射处理,再进行原生质体
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得到一抗病突变体,且抗病基因与感病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抗病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感病基因对抗病基因为完全显性
B. 若抗病突变体为1条染色体片段重复所致,则该突变体再经诱变不可恢复为感病型
C. 若抗病突变体为单个基因突变所致,则该突变体再经诱变不可恢复为感病型
D. 若抗病基因是感病基因中单个碱基对缺失所致,则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数量相同
10.细胞色素c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的线粒体中,由共同的祖先进化形成的不同物种的细胞色素c在第14
位和第17位上均是半胱氨酸,在第70位和第80位上是一串相同的氨基酸序列,这部分氨基酸序列称为高度保守序列,其余部位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大.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不同物种间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差异主要由基因突变导致
B. 高度保守序列对应的基因位置上突变频率比其他部位更低
C. 高度保守序列对应的基因位置上的突变对细胞色素c的影响更大,更易被淘汰
D. 根据物种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大小,可判断不同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
二、多选题
1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
B. 基因突变具有频率低、不定向和随机性的特征
C.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一定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D.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等
12.下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Ⅱ由基因Ⅰ变异而来,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①表示易位
B. 图②表示交叉互换
C. 图③的变异基因突变
D. 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缺失
13.很多因素都能引起基因突变,但最终表现出来的突变性状却比较少。

原因有
A. 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
B. 突变产生的隐性基因在杂合子中不能表现
C. 突变可能导致生物胚胎期死亡
D. 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就导致生殖隔离
14.若亲代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变成了5溴尿嘧啶(BU),诱变后的DNA分子连续
进行了2次复制,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如图所示,则BU替换的碱基是()
A. 腺嘌呤
B. 胸腺嘧啶
C. 胞嘧啶
D. 鸟嘌呤
15.如果一个基因的中部缺失了1个核苷酸对,可能的后果是()
A. 没有蛋白质产物
B. 翻译为蛋白质时在缺失位置终止
C. 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减少多个氨基酸
D. 翻译的蛋白质中,缺失部位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三、识图作答题
16.对正常绿叶的小麦纯系种子进行辐射处理。

处理后将种子单独隔离种植,发现其中有两株(甲、乙)
的后代分离出黄化斑叶的突变株。

请回答:(1)若下图是正常绿叶有关基因中的部分碱基序列,其编码的蛋白质中部分氨基酸序列为“缬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有关密码子如表:
若该突变株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若上述基因部分碱基序列片段的1处的G∥C替换成了T∥A,会导致基因表达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也可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生物的性状。

(3)诱变育种中,还可利用化学因素如___________(写出一个)处理材料。

与杂交育种相比,诱变育种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家鸭是野生绿头鸭“驯化”而来的,研究者用北京鸭与野生绿头鸭杂交,结果如图甲所示。

请回答下
列问题。

(1)从结果来看,北京鸭与野生绿头鸭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物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羽毛有色与无色是一对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

若随机选择F2中有色个体雌雄交配得F3,F3中有色与无色的比例为________。

(3)已知色素的合成与MITF基因的表达有关,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以通过蛋白印迹实验准确检测。

将三个具有羽色的“麻鸭”品种(分别编号为1、2、3)与北京鸭、绿头鸭一起进行MITF蛋白印迹实验,结果如图乙,表明北京鸭_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北京鸭MITF基因中插入了一段DNA而导致________,失去表达功能,成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欲验证此结论需进行________和RNA检测。

【答案】
1. A
2. D
3. B
4. C
5. B
6. A
7. D
8. D 9. A 10. B 11. CD 12. ABD 13. ABC 14. CD
15. BCD
16. (1)提早出现终止密码子,形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变短;
(2)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
(3)亚硝酸、硫酸二乙酯(写出其中一个即可);能够提高突变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17. (1)属于;二者没有产生生殖隔离
(2)相对性状;有色;8︰1
(3)体内MITF基因没有表达
(4)基因突变;隐性;基因(DNA)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