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至必修五古今异义词汇集(射洪中学)
必修一到必修五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一、引言古今异义词,在中文语言中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词汇现象。
在古代,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而古今异义词在文言文中的运用更是丰富多彩。
在现代汉语中,古今异义词的存在也对我们的阅读和表达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深入探讨必修一到必修五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通过分析和对比古代和现代的用法,探讨其意义和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古今异义词。
二、必修一到必修五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1.《论语·学而》中的“君子”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里的“君子”在古代是指有道德和行为修养的人,是一种称谓和褒奖。
而在现代汉语中,“君子”一词通常指有爱国情操和高尚品德的人,具有一定的礼貌与修养。
我们可以看到古今异义词“君子”在不同时代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2.《大学·中庸》中的“中庸”在《大学·中庸》中,“中庸”是指道德行为的中正之道,是一种道德规范和修养境界。
而在现代汉语中,“中庸”一词通常指平和稳健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
虽然古今异义词“中庸”在语义上略有不同,但其核心意义都是指正确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准则。
3.《弟子规·开宗明义》中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弟子规·开宗明义》中,这句话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忠诚和孝顺。
而在现代汉语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词通常是指对父母不孝的行为,特别是不孝有三,即不孝于父、不孝于母、不孝于国。
虽然表现形式有一定的差异,但古今异义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都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
4.《论语·为政》中的“政”在《论语·为政》中,孔子强调“政”的重要性,指出了正确的治国之道。
而在现代汉语中,“政”一词通常是指国家或社会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机构。
古今异义词“政”在不同时代的语境中,都体现了对于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重视和思考。
5.《孟子·尽心上》中的“心”在《孟子·尽心上》中,“心”是指人的内心思想和感情。
2020高中语文必修五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全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全汇总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贰: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物7.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8.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9.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
今义:称中医医生)10.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投击。
今义:拿着)11.股:断其左股。
(古义:大腿。
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12.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13.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14.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15.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
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鸿门宴》16.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17.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18.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19.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20.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21.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
今义:略)22.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23.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
必修一至五古今异义词

高中古今异义词必修一第四课《烛之武退秦师》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贰:古义:从属二主;今义:“二”的大写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无能:古义:不能今义:没有能力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尊称男人的妻子4.是寡人之过也。
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5.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以之为,把……作为今义:认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7.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8.越国以鄙远越国:古义:越过别国今义:古代的一个国家第五课《荆轲刺秦王》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古义:信物今义:书信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3.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今义:货币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处指樊於期今义:年长之人6.今闻购将军之首购:古义:重金收买今义:购买7.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可以:古义:可以用(它)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8.将军岂有意乎有意:古义:同意,愿意今义:故意9.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10.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11.复为慷慨羽声慷慨:古义:悲壮激愤今义:不吝啬,充满正气,情绪激昂12.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古义:宽容,原谅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来达到目的13.左右乃曰左右:古义:左右的人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意14.诸郎中执兵郎中:古义:侍卫今义:中医医生15.终已不顾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16.北蛮夷之鄙人鄙人:古义:粗鄙的人今义:卑鄙的人17.图穷而匕首见穷: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18.秦王还柱而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19.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提:古义:读作dī,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20.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义:投击今义:垂手拿着18.断其左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今异义字梳理(必修1-5)

古今异义字梳理(必修1-5)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必修2《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必修5《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①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把……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认为;泛指接待宴客的主人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④亦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⑤敢以烦执事古义: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⑥共其乏困古义:指缺乏的东西;今义:指精神或身体劳累《荆轲刺秦王》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2.将军岂有意乎古义:有心意,同意今义:故意3.终已不顾古义:不回头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4.左右乃曰古义:皇帝周围的侍卫今义:表两种方向;或表大体范围;有时亦有控制之义5.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6.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中医医生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8.复为慷慨羽声古义:激愤,激昂今义:不吝惜;充满正气,情绪激昂9.愿大王少假借之古义:宽容、原谅今义:利用某种名义、力量等来达到目的《鸿门宴》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方。
古今异义 必修一到五

1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必修5古今异义词汇总必修11.执事【今义】掌管某项工作的人。
【古义】办事的官吏,此处是对对方的敬称。
例: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2.东道主【今义】请客的主人或比赛、会议的承办者。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3.行李【今义】出门带的包裹等。
【古义】出使的人。
例:行李之往来(《烛之武退秦师》)4.夫人【今义】妻子。
【古义】那个人。
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5.穷困【今义】贫穷。
【古义】走投无路,处境窘迫。
例: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荆轲刺秦王》)6.偏袒【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例: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荆轲刺秦王》)7.不顾【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忌。
【古义】不回头。
例: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8.郎中【今义】方言中指中医医生。
【古义】宫廷的侍卫。
例:诸郎中执兵(《荆轲刺秦王》)9.左右【今义】①方位词,左和右。
②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
【古义】近臣。
例:左右既前,斩荆轲(《荆轲刺秦王》)10.山东【今义】山东省。
【古义】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例:沛公居山东时(司马迁《鸿门宴》)11.婚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古义】儿女亲家。
例: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司马迁《鸿门宴》)12.非常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必修213.至于【今义】表示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古义】到达。
例:至于顿丘(《诗经·氓》)14.浩荡【今义】形容水势汹涌壮阔。
【古义】荒唐,没有准则。
例:怨灵修之浩荡兮(屈原《离骚》)15.流亡【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古义】随水流而消逝。
例:宁溘死以流亡兮(屈原《离骚》)16.岌岌【今义】形容十分危险。
【古义】高耸的样子。
例:高余冠之岌岌兮(屈原《离骚》)17.陆离【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古义】修长的样子。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古诗文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必修一《诗经两首》1.将子无怒古:请,希望今:副词“将要”;名词“将军”2.三岁食贫古:指多年今:用于人的实际年龄3.女也不爽古:差错今:爽快,愉快4.言既遂矣古:语气助词今:语言,言表等5.反是不思古:这,指誓言今:用于判断,表肯定的词6.彤管有炜古:形容词词头今:“有无”的有7.至于暴矣古:由一个动词“至”和介词“于”组成,表“到了……地方”今:介词,表另提事;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8.至于顿丘古:到,到达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9.秋以为期古:把……当作今:认为《离骚》(节选)1.朕皇考曰伯庸古:亡夫今:多指考试,检查,推究2.昔三后之纯粹兮古:这里指美德今:不掺和别的成分3.彼尧舜之耿介兮古:光明正大今;有骨气4.夫唯捷径以窘步古:斜出的小路,比喻不走正道今:近路,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或方法5.恐美人之迟暮古:代指有才德和有作为的人今:美丽漂亮的人6.固众芳之所在(固)古:确实今;坚固,牢固(在)古:聚集今:指“存在”,表示人或物的位置7.恐年岁之不吾与古:时间,时光今:年纪,年代8.唯夫党人之偷乐兮古:指当时结党营私的楚国腐朽贵族集团今:同一个党派的人9.春与秋其代序古:代替更替时序今:替代序言的文章《孔雀东南飞》1.为仲卿母所遣古:遣返,休,指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今:派遣2.便可白公姥古:告诉今:常指一种颜色3.共事二三年古:一起生活今:一起工作4.汝岂得自由古:自作主张今:不受拘束5.可怜体无比古:可爱今:值得怜悯6.槌床便大怒古:坐具今:一种卧具7.再拜还入户古:两次今:第二次8.本自无教训古:教养今:从错误或失败中得到知识9.感君区区怀古:诚挚今:数量少,事物不重要10.逆以煎我怀古:逆料,想到将来今:与“顺”相对11.举手长劳劳古:告别时的动作今:表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12.阿母大悲摧古:伤心今:破坏,折断13.便言多令才古:美好今:命令,使14.恐此事非奇古:适宜今:特殊的,惊异15.自可断来信古:使者,指媒人今:书信16.寻遣丞请还古:过了一些时候今:寻找17.否泰如天地(否)古:坏运气今:否定,可否(泰)古:好运气今:平安,安定18.处分适兄意古:处理,处置今:对有错之人做出处罚决定19.渠会永无缘古:他今:人工开凿的河道20.便利此月内古:吉利今:方便21.蹑履相逢迎古:迎接今:常指奉承,拍马屁22.逼迫兼弟兄古:偏义复词,偏指“兄”,哥哥今:弟弟和哥哥23.叶叶相交通古:交错今:指运输事业24.多谢后世人古:劝告今:感谢,感激必修二《沁园春·长沙》1.激扬文字古:文章今:汉字《阿房宫赋》1.勾心斗角古:指建筑物向中心聚拢,屋角相互对峙,像兵戈相斗今:人与人之间相互攻击较量2.而气候不齐古:天气今:指某一地区内的阴晴雨雪变化情况3.韩巍之经营古:保存的金银珠宝今:经营筹划管理4.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可惜,可叹今:值得怜悯5.直走咸阳古:跑,本文指趋向今:行6.矗不知几千万落古:座今:下降,衰落7.齐楚之精英古:金银珠宝今:出类拔萃的人《赤壁赋》1.七月既望古:农历小月十五今:希望,远望2.凭虚御风古:太空今:空虚,虚假3.纵一苇之所如古:往今:适合,如同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比作圣人贤臣或美丽的理想今:形容容颜美丽的人5.于是饮酒乐甚古:在这时候今:连词6.白露横江古:白茫茫的水汽今:24节气之一7.凌万顷之茫然古:旷远的样子今:不知道的样子8.徘徊于斗牛之间古: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一种游戏《项脊轩志》1.先大母古:去世的今:用于“先后”的“先”与“后”相对2.而母立于此古:你今:连词3.过余古:我今:多余的,剩余的4.吾妻来归古:女子出嫁今:指回来5.凡再变矣(凡)古:一共今:凡是(再)古:两次今:又6.人至不去古:离开今:前往7.往往而是古:处处今:返回8.室仅方丈古:一丈见方今:寺院的主持9.比去,以手阖门古:等到今:比较,相比《与妻书》1.福利古:幸福今:指生活上的利益2.汝可以模拟得之古:想象今:模仿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把……推及到……今: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4.吾充吾爱汝之心古:扩充,扩大今:装满,冒充《逍遥游》1.是鸟也古:代词,这个今:用作判断词2.志怪者之古:记今:表志向3.去一六月息者也古:离开今:到……去4.腹犹果然古:饱的样子今:不出所料5.行比一乡古:品行;合今:行动,行为;比较,比赛6.斯已矣古:止今:已经7.虽然,犹有末树古:即使这样今:关联词,表转折8.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海波动荡今:海上运输9.南冥者,天池也古:天然形成的大海今:一种天然形成的湖泊10.众人匹之,不亦悲呼古:一般人今:大家,许多人11.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古:旋风今:羊的角12.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古:凭借今:等待《兰亭集序》1.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数次,从次2.是日也古:代词,这今:用作判断词3.向之所欣古:过去,从前今:用作方向,“对着”“偏袒”4.有感于斯文古:这次聚会的诗文今:用来指文化,文人5.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多指“次第较后”“第二”6.俯察品类之胜古:自然界的万物今:物品的种类7.或取诸怀抱(或)古:有的人今:或者(怀抱)古:胸怀,抱负今:怀里抱着8.俯仰一世古: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今:低头,抬头必修三《唐诗五首》1.空山新雨后古:幽静的山今:空旷的山2.王孙自可留古:居今:不离开3.百年多病独登台古:一生今:一百年4.山围故国周遭在古:旧都今:历史悠久的国家《蜀道难》1.开国何茫然古:指时间久远今:失意的样子《琵琶行》1.因为长句古:于是创作今:表因果关系的转折词2.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第二年今:今年的下一年3.整顿衣裳起敛容古:整理今:使紊乱的变整齐4.老大嫁作商人妇古:年纪大今:兄弟姐妹中排序第一5.凄凄不似向前声古:刚才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向前方6.暮去朝去颜色放古:容貌今:色彩7.铁骑突出刀枪鸣古:爆发出今:鼓出来,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8.又问此语重唧唧古:叹息今:一般指虫鸣《宋词四首》1.都门帐饮无绪古:没有好的情绪今:没有头绪2.大江东去古:长江今:规模大的江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古:指英雄的流风余韵今:贬义词,指人性格浪荡《元曲三首》1.你须身姓刘古:本来今:必须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古:指有军事行动今:有事情2.昔先王以为东蒙主古:“以之为”的省略,意为“让他担任”今:认为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古:诸侯的封地今:国家4.是社稷之臣也古:此,这,代词今:表判断5.陈力就列古:充任职位今:到队列里去《寡人之于国也》1.邻国之民不加少古:副词,更加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2.或百步而后止古:有的人今:表选择关系的连词,或者3.是亦走也古:逃跑今:行走4.然而不王者古:“然,而”是两个音节词,译为“这样,却……”今:转折连词5.请以战喻古: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6.七十者可以衣帛食肉矣古:“可”可以,“以”凭借今:表示同意,认可7.王无罪岁古:不要归咎今:没有罪过8.寡人之于国也古:国君自称今:之孤单的人《劝学》1.声非加疾也古:疾劲,强,大今:快,疾病2.假舆马者古:凭借,借助今:与“真”相对3.金就砺则利古:刀斧之类利器今:黄金4.輮以为轮古:把…做成今:认为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广泛地学习今:学问广博(参省)古:参,验,对照检查;省,反省今:探究并领会6.用心一也古:用,因为;心,心思今:集中注意力7.蚓无爪牙之利古:爪子和牙齿今:坏人的党羽,帮凶8.而无可寄托者古:寄身今:托付;把感情,理想,希望等放在(某物或人或事上)9.蟹六跪而二鳌古:蟹腿今:跪下11.而绝江河古:特指长江,黄河今:泛指一切河流《过秦论》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黄河今:指一般的河流2.以为桂林古:“以之为”,把…作为今:认为3.赢粮而景从古:担负,背负今:胜利或获得4.山东豪俊古:崤山以东,秦以外的东方今:指山东省5.当是时也古:这今:判断词6.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古:深不可测今:指以外情况7.因河为池古:护城河今:池塘8.才能不及中人古:一般的人今:中介,公证人9.于是六国之士古:在这时今: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是由前一事引起的10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古:军队今:编制单位11.流血漂橹古:盾牌今:划船的工具《师说》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今:指专门学习的人2.小学而大遗古:指小的方面要学习今: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3.今之众人古:普通人,一般人今:大家4.吾从而师之古:两个词,动词‘从’和连词‘而’;跟随今:一个词,表因果的连词5.弟子规不必不如师古:不一定今:不需要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今:没有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用来…的今: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古:风尚今:道路,道德《晏子治东阿》1.寡人将加大诛于子古:施加大的今:增加2.明年上升古:第二年今:今年的下一年3.属托不行古:不执行今:不可以4.便事左右古:侍从今:指左右两方面5.子退而自察也古:自我反省今:亲自考察《谏太宗十思密疏》1.必固有其根本古:树木的根今:事物的根源或重要部分2.虽在下愚古:地位低,见识浅,谦词今:无此义3.承天景命古:大今:常用于景色4.夫在殷忧必竭臣以待之古:承接上文,表推断今:常用于丈夫,夫妻5.既得志则纵情从傲物古:放纵情欲今:尽情6.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古:行路的人今:走路7.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古:虚今:常用于朝特定的目标或方向猛闯8.禾盘游则三驱以为度古:把他当作今:认为9.人君当神器之重古:帝位今:神异的器物10.简能而任之古:选拔今:简单1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古:使心虚今:谦虚12.凡百元首古:帝国今: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一词多义.doc

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一词多义【必修一】1)绝1、群响毕绝2、以为妙绝3、来此绝境4、佛印绝类弥勒5、而绝江河2)强挽弓当挽强筋骨之强赏赐百千强乃自强步,日三四里3)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吾从而师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犹且从师而问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4)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其身业,则耻师焉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5)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皆出于此乎6)其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其可怪也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7)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而耻学于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于)师不必贤于弟子不拘于时其皆出于此乎8)则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9)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圣人之所以为圣10)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锲而舍之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而神明自得登高而招觉而起,起而归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11)属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予作文以记之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举匏樽以相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2)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余舟行适临安贫贱有此女,始适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适获君书信适大病,不能行13)异始指异之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必修二】1、为⑴以荆卿为计。
⑵邯郸为郡。
⑶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⑷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2、灭⑴六国破灭。
⑵薪不尽,火不灭。
3、向⑴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⑵并力西向。
4、兵⑴非兵不利。
⑵而秦兵又至矣。
⑶斯用兵之效也。
5、犹⑴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⑵良将犹在。
6、或⑴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⑵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7、得⑴大则得城。
⑵此言得之。
⑶诚不得已。
8、势⑴有如此之势......⑵其势弱于秦。
人教版语文必修1-必修5古今异义词

的 15.图穷而匕首见
穷: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
16.秦王还柱而走 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17.诸郎中执兵 郎中:古义:侍卫
18.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提:古义:读作底(音),投掷,投打 今义:用手“提”着篮子之类
9.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于是:古义:在这时; 今义:表顺承关系或另提一事
10.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古义:礼品 今义:货币
11.复为慷慨羽声 慷慨:古义:悲壮激愤 今义:不吝啬,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12.终已不顾 不顾:古义:不回头 今义:不照顾,不考虑,不顾及
13.北蛮夷之鄙人 鄙人:古义:粗鄙的人 今义:卑鄙的人
12.而听细说 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1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鱼肉:古义:被欺凌的对象; 今义:鱼的肉
14.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 走:古义:逃跑; 今义:步行
15.再拜献大王足下 再:古义:两次; 今义:又一次
必修二
第一课《孔雀东南飞》 1.守节情不移
5.整顿衣裳起敛容 整顿:古义:整理 今义: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第三课《寡人之于国也》 1.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可以:古义:可,可以;以,凭借 今义:可与以连用,表示可能、能够、同意、 认可之意 2.然而不王者 然而:古义:这样(做)却
今义:转折连词 3.使市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 今义:年长之人
4.今闻购将军之首 购:古义: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
5.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6.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可以:古义:可以用(它)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7.将军岂有意乎 有意:古义:有意向,有想法 今义:故意 8.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偏袒: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偏护双方中的一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今异义词汇集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贰: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
的物品。
)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
《荆轲刺秦王》
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眼泪。
今:鼻涕)
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
今:货币)物
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
今义:生活贫困,经
济困难)
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袒露一只臂膀。
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8、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宫廷的侍卫。
今:称中医医生)
9、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投击。
今:拿着)
10、股:断其左股。
(古:大腿。
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11、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
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
12、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
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
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
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
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古义:投掷,投打。
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 《鸿门宴》
15、婚姻: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多指结婚的
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16、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的原因;今: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
17、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
今义:程度副词)
18、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
19、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
2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
今义:略)
21、再: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22、山东:沛公居山东时(古义:肴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23、细说: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指详细地说)
必修二
《离骚》
24、衣、裳: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古义:上衣为“衣”,下衣为“裳”。
今义:指衣服。
)
25、浩荡: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指荒唐。
今义:指水势大,泛指广阔或壮大。
)
26、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指不得志。
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7、流亡: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指随水流而消逝。
今义:指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
离开家或祖国。
)
28、固然:自前世而固然。
(古义:指本来就是这样。
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
转折,或表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
《孔雀东南飞》
29、自由:汝岂得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自由自在。
)
30、要:虽与府吏要。
(古义:约。
今义:需要。
)
31、可怜:可怜体无比。
(古义:可爱。
今义:同情人家。
)
32、适:适得府君书。
(古义:刚才。
今义:适合。
)
33、却:却与小姑别。
(古义:回头。
今义:转折连词。
)
34、千万:千万不复全。
(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再三叮嘱。
)
35、扶持:好自相扶将。
(古义:扶持今义:/)
36、何意:何意出此言。
(古义:料想。
今义:心意。
)
37、劳劳:举手长劳劳。
(古义:怅惘若失)
38、奄奄:奄奄黄昏后。
(古义:暗沉沉的。
今义:气息将绝。
)
39、逢迎:蹑履相逢迎。
(古义:迎接。
今义:奉承、拍马。
)
40、交通:叶叶相交通。
(古义:连接。
今义:各种运输往来,邮递通讯工作。
)
41、下床: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古义:从座位上起来。
今义:离开床)(床:古指一
种坐具)
42、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义:多多劝告。
今义:谢谢。
)
43、白:便可白公姥。
(古义:告诉。
今义:一种颜色。
)
44、谴:为仲卿母所谴。
(古义:遣返,休,指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
今义:派遣。
))
45、否泰:否泰如天地。
(古义:坏运气和好运气。
今义:否定;平安,安定。
)
46、渠:渠会永无缘。
(古义:他。
今义:人工开凿的河道。
)
《兰亭集序》
47、次:列坐其次。
(古:旁边,水边;今:次序,等第)
48、向:向之所欣。
(古:过去,从前;今:有方向、对着、偏袒等意思)
《赤壁赋》
49、斗牛: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
式。
)
50、白露:白露横江。
(古:白茫茫的水汽。
今:二十四节气之一。
)
51、茫然:凌万顷之茫然。
(古:旷远的样子。
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
《游褒禅山记》
52、十一: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
)
53、非常: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不一般;今义:很,十分。
)
54、至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
55、于是:于是余有叹焉。
(古:“于”,介词“由”;“是”,代词,代这种情况。
今:合用为连词。
)
56、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泛指求学的人。
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
必修三
《琵琶行(并序)》
57、左: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古义:贬官,降职。
今义:方向,和右相对)
58、明年: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相对的)第二年,这元和十一年。
今:今年后
第二年)
59、因为:因为长句。
(古义:因此创作。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长句:古指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