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简介1

合集下载

病例分析重症肺炎1例

病例分析重症肺炎1例

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包括ESBL、SSBL菌
株)几乎100%敏感;
对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包括产AmpC菌株)几乎 100%敏感;
对铜绿假单胞菌
× 比阿培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帕尼培南;厄他培南
对鲍曼不动杆菌
×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比阿培南、帕尼培南;厄他培南
抗葡萄球菌、肠球菌等宁
利奈唑胺
骨, %
7–13
50–60
60
脑脊液, %
0–18
10
70
肌肉, %
30
40
94
利奈唑胺的双通道消除
以利奈唑胺原形药物的形式经肾脏消除约 30%(约1/3)。 体内代谢约占利奈唑胺总清除率的 65%(约2/3)。 在各种程度的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体内,原形药物利奈唑胺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粉针 500mg 1/8小时 时间依赖型,20min血药峰浓度为35g/ml,蛋白结 合率约为20%。
对临床常见β内酰胺酶(ESBL、AmpC、SSPL、2br) 高度稳定;对肠杆菌科细菌(大肠、肺克、肠杆菌) 高度敏感;对其耐药的肠杆菌极罕见。
特别适用于多种病原体所致和需氧/厌氧菌引起的 混合感染,以及在病原菌未确定的早期治疗。
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分类
1类
广谱碳青霉烯类,对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
(如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活性较弱,一般适
用于社区获得性感染(如厄他培南)
2类
广谱碳青霉烯类,对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有
效, 尤适用于院内感染(如亚胺培南、美罗培
南、帕尼培南和比阿培南)
3类
对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有活性的碳青霉烯类
(Doripenem,目前尚未上市)
剂量 500mg 1/8小时

乳腺癌病例范文(锦集1)(二)

乳腺癌病例范文(锦集1)(二)

乳腺癌病例范文(锦集1)(二)引言概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通过介绍几个乳腺癌病例范文,为读者提供了解该疾病的实例,以及相关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正文:一、乳腺癌病例1:1. 病例描述:患者为40岁女性,发现乳房有肿块,并出现乳头溢液。

2. 乳腺癌病因:家族遗传因素、雌激素水平、年龄等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3. 早期诊断与筛查:乳腺自检、乳房X射线摄影、超声检查、乳腺钼靶等可用于早期诊断。

4. 治疗方法:手术切除病灶、辅助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5. 预防建议:定期进行乳腺自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乳腺癌的高危因素。

二、乳腺癌病例2:1. 病例描述:患者为55岁女性,发现乳房肿块较大,并有乳房变形的症状。

2. 乳腺癌分期和预后:乳腺癌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是否受累、远处转移等分期,分期越晚预后越差。

3. 靶向治疗:例如乳腺癌抗原HER2阳性患者可以采用靶向药物治疗,提高疗效。

4. 手术后的护理:术后切口护理、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等都很重要。

5. 术后恢复与生活质量:乳房重建手术、心理咨询等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乳腺癌病例3:1. 病例描述:患者为30岁女性,乳房肿块活动度大,形态不规则。

2. 青年女性乳腺癌:乳腺癌年轻化趋势明显,需要引起重视。

3. 基因检测:BRCA基因突变与乳腺癌风险相关,可以进行基因检测,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4. 青年女性的治疗:临床医生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生育问题和治疗效果,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5. 心理支持:对青年女性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关注和支持,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四、乳腺癌病例4:1. 病例描述:患者为60岁女性,伴有骨转移症状。

2. 骨转移的治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骨支撑治疗等都是常用的骨转移治疗手段。

3. 骨转移的疼痛缓解:镇痛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等可减轻疼痛。

4. 生活质量的提高:骨转移患者的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等都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内科完整病例1

内科完整病例1

完整住院病例(一)08成人临本苏雅娜学号022姓名:张日光性别:男年龄:73岁婚姻:已婚民族:汉职业:农民出生地:广东高要住址:广东高要金渡大坑村入院日期:2009-5-12记录日期:2009-5-12病史叙述者:患者本人主诉: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气促3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1周。

现病史:缘患者于10年前每于天气变化或感冒后即出现咳嗽咳痰,咳白色粘痰自服感冒药或去乡医处予抗炎治疗后,症状缓解,但病情反复,以冬春季节多发,每年累计3个月以上,3年前患者症状加重并出现气促,予规矩抗炎治疗方可缓解,1周前患者着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气促,以活动后加重于乡医处予抗炎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未见缓解,并出现双下肢浮肿、腹胀、食欲缺乏,现在要求入院进一步治疗,患者至发病以来胃納、睡眠欠佳,小便减少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过去体质较弱,有吸烟病史30余年。

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有卡介苗接种史,无外伤、无输血史及食物药物过敏史。

系统查询1.呼吸系统:见现病史,无胸痛、盗汗、咯血。

2.循环系统:无心前区疼痛、头昏、头痛及晕厥史。

3.消化系统无反酸、嗳气、腹痛、腹泻、呕吐、黑便史。

4.泌尿系统:无苍白、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腰痛史。

5.血液系统:无头晕、眼花、耳鸣、鼻出血、牙龈出血、黄疸、淋巴结肿大、骨骼疼痛史6.代谢及内分泌系统:无多饮、多尿、多汗、怕热史,性格、智力、皮肤、性欲无明显变化。

7.神经系统:无意识障碍、记忆力改变、视力障碍、抽搐、瘫痪、精神异常等病史。

8.关节及运动系统:无关节疼痛,无运动障碍。

个人史:生于原籍,未去过其他地方,小学毕业后就地务农,有烟酒嗜好,无毒物及疫水接触史,无重大精神创伤,居住条件一舨。

婚姻史:26岁结婚,配偶健康,夫妻关系和睦。

育有一子一女,均健康。

家族史:父母均健在,2妹2弟,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及遗传病史,家属成员中无同样患者。

体格检查T38℃, P 112次/min, R30次/min BP 100/70mmHg, Wt60kg。

发热病例书写模板范文

发热病例书写模板范文

发热病例书写模板范文
一、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X
性别:X
年龄:X岁
就诊日期:X年X月X日
二、主诉
发热伴咳嗽、流涕X天。

三、病史
患者X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C,伴咳嗽、流涕。

无明显诱因,无其他伴随症状,如寒战、咳痰、胸痛等。

无既往类似发热史,无药物过敏史。

近期无外出史,无接触确诊或疑似病例。

四、体格检查
体温:38.5°C,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

神志清楚,面色正常,无皮疹。

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

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率、心律、心脏杂音、腹部检查均正常。

五、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比例略高。

C反应蛋白:正常。

胸片:未见异常。

六、诊断与治疗建议
初步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治疗建议:多饮水,注意休息,给予解热镇痛药对症治疗,必要时就医复查。

七、注意事项
建议居家休息,避免外出和公共场所活动。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如有病情加重或持续发热,请及时就医。

病例1

病例1
病史摘要: 患者,男,41岁。因上腹部疼痛5月,持续 全腹胀痛3月,加重20天入院。入院前5月饭后发 生心前区针刺样痛或隐痛,每次持续半小时,伴畏 寒。此后食欲下降,全身无力,仍能坚持劳动。3 月前腹痛转至全腹,食欲更差,咳嗽,咳脓痰,头 痛。20多天前自觉腹胀,不能进食,卧床不起。 近2、3天嗳气、呕吐咖啡色液,每天10+ 次,每 次4ml~5ml,病后明显消瘦,过去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全身情况差,慢性重病容,消瘦,左锁骨上扪 及淋巴结,约黄豆大,中等硬,无压痛,活动。心肺()。腹部膨隆,蛙腹状。腹壁静脉可见,腹式呼吸减弱。 右上腹肋缘下锁骨中线内侧,扪及蚕豆大之皮下结节2个 ,活动,中等硬,轻压痛。腹软,轻压痛,肝脾均未扪及 ,肝上界在锁骨中线第五助间,明显腹水征。余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1.89×1012/L、血红蛋白 86g/L、白细胞31.3× 109/ L,嗜中性粒细胞0.84,单核 细胞0.05,嗜酸性粒细胞0.02,嗜硷性粒细胞0.02,淋巴 细胞0.07。尿常规:脓细胞及白细胞少许,颗粒管型、蜡 样管型及红细胞管型查见。腹水白细胞0.66×106/L,红 细胞5.1×106/L,嗜中性粒细胞0.29,淋巴细胞0.71,蛋 白34.1g/L,Rivalta试验(+),细菌培养(-)。人院后 给予抗感染和支持疗法、放腹水等,患者-直不能进食, 不断呕咖啡色液,日益骨上淋巴结长大,腹部膨隆 。腹腔内有黄色混浊液3330ml,大网膜与胃、横结肠粘 连成一硬条,表面有灰白结节,肠系膜和腹膜粗糙,有灰 白色结节和纤维蛋白,腹腔脏器和腹壁间有纤维性粘连。 胃小弯后壁有一10cm×7cm×2cm大之肿瘤,表面高低 不平,有溃疡形成,并穿破至小网膜囊内。镜下细胞排列 成索状,大小不等,胞浆少,核大深染,分裂象可见。间 质多少不等,累及浆膜层。胃小弯、肠系膜、左锁骨上等 处淋巴结、大网膜及腹膜,肝表面及切面均有灰白色结节 ,镜下亦为上述结构。周围肝细胞受压萎缩。双肺水肿, 镜下见支气管及周围肺泡内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上 皮水肿。肠腔内有蛔虫及鞭虫。

乳腺癌病例范文(锦集1)(一)2024

乳腺癌病例范文(锦集1)(一)2024

乳腺癌病例范文(锦集1)(一)引言概述: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本文为乳腺癌病例范文的第一篇,通过对具体病例的描述和分析,旨在深入了解乳腺癌的病理特点以及相关治疗和护理措施。

本文将以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分别为病例描述、病理特征、诊断与检查、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希望能够为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正文:一、病例描述:1. 病例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表现2. 乳腺癌的病程和家族史分析3. 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和体征4. 乳腺癌病例的分类和分期二、病理特征:1.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及其特征2. 病理分级和组织学分型的意义3. 乳腺癌的浸润性和转移性特点4. 乳腺癌组织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5. 乳腺癌的遗传学变异和发病机制三、诊断与检查:1. 乳腺癌的早期筛查与诊断方法2. 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3. 细针穿刺活检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诊断4. 乳腺癌的辅助检查方法与意义5. 骨骼密度测定对乳腺癌转移的评估四、治疗方案:1. 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原则和方法2. 辅助治疗在乳腺癌中的作用3. 放射治疗在乳腺癌中的应用4.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新进展5.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策略与个体化治疗五、护理措施:1. 乳腺癌患者的术前护理2. 术后护理中的疼痛管理3. 化疗期间的护理指导和安全注意事项4. 放疗后的皮肤护理及预防并发症5. 乳腺癌患者康复护理措施总结:通过以上对乳腺癌病例的描述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乳腺癌的病理特征、诊断与检查方法、治疗方案以及护理措施,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然而,由于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制定,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成果。

晕厥病例一例(1)

晕厥病例一例(1)
危险的患者)
精品课件
谢 谢!
精品课件
启示
1.做为一名临床医生,要认真对待每一份患者的心电图, 不要因为你的疏忽贻误了病人的最佳诊治时机。
2.获得性LQTS所致Tdp是一种较少见但具有潜在致命性的 心律失常,是院内及院外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它也是一类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恶性心律失常。鉴 于其可以发生在任何医疗科室和单位,因此有必要加 强教育,提高所有医务人员对此的认识,掌握必要的 救治知识。
精品课件
出院带药:
倍他乐克缓释片 47.5mg qd至今。
精品课件
随访情况: QT=423ms,QTc=445
精品课件
二、问题?
1.该例病例是先天遗传性LQTS?还是后天获得性 LQTS?
2.如何从该例患者心电图上获得发生TdP前的一 些预警信息?
3.该例患者发生TdP如何与多形性室速相鉴别? 4.该例LQTS患者处理钟室性早 搏明显减少。
QT=480ms,QTc=575
精品课件
入院后第三天
停用利多卡因泵入,改为美西律0.1 tid 加用倍他乐克 23.75mg qd
精品课件
入院后第四天
QT=455ms,QTc=475
精品课件
出院情况:
患者诉无咳嗽、咳痰,床旁轻体力活动无明显 气喘,无发热、畏冷,无胸闷、胸痛等,查体: BP126/70mmHg,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双 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64次/分,律齐,各 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浮肿。
精品课件
辅助检查:
(7.25) 急诊血常规:WBC14.5×109/L、GR90.0%、
HGB142g/L、PLT171×109/L。 肌钙蛋白:<0.01ug/L。 急诊全套:GLU10mmol/L、K 4.0mmol/L。 BNP:291pg/ml。 急诊心肌酶:正常。 手术前检查:正常。

西医外科学病例分析1

西医外科学病例分析1

西医外科学病例分析1患者简介:本文将介绍一名患有胃癌的患者,探讨其病情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情况。

通过对该病例的分析,旨在加深对西医外科学中胃癌的认识,提高临床医生在其诊疗过程中的疾病判断与处理水平。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年龄62岁,于最近一次体检中发现有明显的体重减轻、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

由于症状加重且持续时间较长,患者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病情分析:(1)病史及检查结果:患者曾有吸烟史,家族中也有胃癌病例。

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胃镜检查发现有胃黏膜糜烂、溃疡。

组织活检结果证实为胃癌。

同时,CT扫描显示有胃黏膜增厚、肿瘤形成。

(2)胃癌的临床表现:胃癌是常见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其临床症状会因病变部位、病情进展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而有所不同。

常见临床表现包括:胃痛、胃部不适、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

(3)胃癌的分期及分类:根据国际规范,胃癌分期可参考TNM分期系统,即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

此外,胃癌也可根据病理类型进行分类,如腺癌、鳞状细胞癌等。

治疗方案:(1)手术治疗:手术是胃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对于早期的胃癌患者,可以选择局部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

对于晚期的胃癌患者,往往需要进行全胃切除术并切除部分邻近器官组织。

(2)辅助治疗:除手术外,胃癌患者还需要进行辅助治疗,如化疗、放疗等。

这些治疗方法旨在减轻肿瘤负荷、杀灭残存癌细胞,并提高手术后生存率。

预后情况:胃癌的预后与多个因素有关,包括病变形态、分期、患者年龄、体力状况等。

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往往可以改善预后情况。

但对于晚期病例,预后较为严峻。

结论:通过对本病例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可以发现早期诊断胃癌的重要性以及手术治疗在胃癌治疗中的地位。

同时,辅助治疗方法的运用也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然而,胃癌的预后情况仍受多个因素制约,需临床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与治疗。

以上是对西医外科学病例的分析与讨论,通过对胃癌病例的详细描述,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关于胃癌的了解与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肺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记录
2015年9月8号
郭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病例简介:患者男,王金琢,58岁,汉族,已婚,子女二人。

主诉:诊断肺恶性肿瘤16月余,憋气两周。

既往史:扩张型心肌病病史6年,房颤史2年,2年前行三腔永久起搏器埋藏式心率转复除颤器植入术治疗,术后1年因起搏器感染在外院行起搏器摘除术治疗,否认高血压史,否认糖尿病史、脑血管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药物过敏史。

现病史:患者16月余前起搏器囊袋感染就诊北京人民医院查CT考虑不除外肺癌,行病理回报:高度怀疑为胰癌,后于2014.7行右肺上叶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肺中分化胰腺癌,术后患者未行放化疗治疗,1年余前患者自觉右胸手术区域前胸后背间断刺痛感,未予重视,两周前患者着凉后出现咳嗽、咯痰,白痰、,出现憋气,且逐渐加重,夜间可平卧位休息,右胸疼痛加重,未影响睡眠及行走,无发热,进食差,就诊泰达医院行ECT示骨发生多处转移,入院前半天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见咖啡样物质,无明显呕心,无腹痛、腹胀、无腹泻,现为进一步治疗就诊,近两周患者精神、睡眠尚可,两便与前无明显变化,体力、体重未见明显下降。

生命体征:T36.5℃ P75次/分 R20次/分 BP 120/70mmHg
查体:神清语利,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肺呼吸音低,左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

ECT多发骨转移。

护理问题:(1)疼痛
(2) 气体交换受损
(3)心理护理
(4)潜在并发症
一般护理措施:(1)保持房室空气新鲜,定时开窗换气,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

根据温度的变化情况,随时增减衣被,室内温度和湿度要适宜,向病人解释并每天进行紫外线照射40分钟。

(2)进食牛奶、鸡蛋、瘦肉、动物肝脏、豆制品、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可以尽量增加病人的进食量和进食次数。

要注意:肺癌病人应忌腥油腻食物,禁忌辛辣和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3)禁烟酒,向患者解释烟酒对疾病的影响,使患者配合戒烟酒并进行相关治疗。

(4)遵医生嘱咐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有情况主动到医院进行检查,千万不要盲目用药。

(5)严密观察病情,观察病人有无咳嗽、咯痰、咯血、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发热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1.疼痛护理:(1)疼痛时尽量深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减轻腹部压力刺激。

(2)取舒适的体位,患侧卧位及半卧位可减轻腹壁紧张,减轻疼痛。

(3)根据疼痛分级遵医嘱给予吗啡,强痛定等药物减轻疼痛。

(4)饮食应选清淡、高蛋白、低脂、无刺激的易消化食物,不宜过饱,少量多餐。

保持大便通畅,减轻腹胀,以免诱发疼痛。

(5)保持情绪稳定,焦虑的情绪易引起疼痛加深。

(6)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耐心听取患者倾诉,给予适当安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2.气体交换受损:(1)戒烟
(2)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练习有效咳嗽、排痰,有大量呼吸道分泌物时可行体位引流,雾化吸入。

(3)可持续吸氧,密切观察呼吸有无急促、发绀等缺氧症状。

(4)予以合适卧位,定时翻身、叩击胸部减轻症状。

3.心理护理:(1)患者心癌症理生理较脆弱,凡是刚刚确诊时,患者难以接受,家属应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给予大力支持,及时把握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各种形式做好患者心理疏导。

安慰病人,对病人要真诚相待,给予病人关心。

择时给与恰如其分的心理护理以消除病人的顾虑,稳定情绪,激发病人增长治疗的信心,主动乐观地与医护合作。

(2)满足患者的需求,生存的需求求生是癌症病人最强烈的需要,他们渴望继续感受生命的价值,需要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因此家属需多关心病人。

(3)癌症晚期很多病人出现烦躁、易怒、悲观失望、失眠、甚至出现自杀倾向,此时需及时开导病人,向病人介绍与其患同样疾病的病友乐观对待人生的态度,鼓励病人尽可能放弃任何顾忌,寻求精神上的支持;及时对因施护,教会病人把握几种催眠术,如数念珠、听轻音乐等,并给予对症治疗,使病人摆脱了失眠痛苦,重新又振作精神积极配合治疗。

4.潜在并发症:
感染
(1)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时间40分钟。

(2)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人员走动及探视。

(3)鼓励患者多饮水,做好口腔护理减少口腔黏膜损伤。

(4)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增加机体抵抗力。

(5)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压疮
(1)皮肤检查和翻身:皮肤检查至少每班一次。

每两小时翻身一次。

(2)定期清洁皮肤。

(3)避免环境因素导致的皮肤干燥。

(4)避免骨突出直接接触,避免在骨突出进行按摩。

(5)尽量避免皮肤接触大小便,伤口渗出液和汗液。

(6)改善营养。

健康宣教:
(1)饮食指导安排品种多样化饮食,并增加食物的色、香、味以刺激食欲,满足病人的饮食习惯,促进主动摄取食物。

(2)日常活动合理安排休息,调整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适当参加文娱,户外散步等活动,分散注意力,让病人做力所能及的生活保健,进行必要的自我护理,增强自信心。

(3)心理指导。

引导患者要面对现实,正确认识癌症,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克服恐惧绝望心理,保持积极,乐观情绪,用意念调动潜在力量,与癌症进行斗争,使其余生更充实,提高生命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