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玺的特殊光学效应概要
碧玺(托玛琳)知识课件

〔3〕对于经常需要与公众打交道或工作 的人士,有助于散发个人魅力、强化领袖气 质,自然能够吸引更多人缘,获得人们的支 持。
碧玺也可以激发创意,带来无限的灵感 及思绪,并且冷静、清晰、及集中的力量, 更可以使你行事妥当,全力以赴,并且可以 放射出吸引爱情及友情的频率。
碧玺又可以放射出亲和力磁场,对于有领袖 气质的人,自然可吸引更多的人往你身上靠 拢,并且可融化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碧玺本身对于新陈代谢及内分泌线体活 动可产生高度作用,并且可平衡内部气场, 可使阴阳相反元素容易结合及融合,也可在 对外化解人际间的各种冲突及矛盾。
四、光学性质
1、颜色
由于成分复杂,所以碧玺的颜色表现的丰富 多彩:
通常为玫瑰红或粉红、红、绿、深绿、浅蓝、 蓝、深蓝、蓝灰、紫、黄、绿黄、褐、黄褐、 浅褐橙、黑色等
作为宝石用碧玺的颜色主要有三个 系列:
红色系列 蓝色系列 绿色系列
2、光泽及透明度 玻璃光泽,透明—不透明
3、偏光性
1、解理 碧玺无解理,贝壳状断口 2、硬度 摩氏硬度7—8 3、密度 密度为〔,〕g/cm3
六、电学性质
1、压电性 碧玺无对称中心,当沿某个特殊方向加
力时,能够在垂直应力的两边外表产生 数量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 2、热电性 当温度发生改变时在碧玺Z轴的两端会产 生相反的电荷。——“吸灰石〞
〔2〕身处关系复杂、利益纠葛或是感情冲突 矛盾的人士,有助于化解迷思,得见真相;对于多 情、滥情、常有感情纠葛的男女,有助于从多方关 系中解脱而出,使得自己心安,也能觅得真爱。
碧玺鉴别

碧玺的鉴别什么是碧玺碧玺(Tourmaline)又称“碧硒”、“碧洗”、“碧霞玺”等,电气石是以含硼为主的环状硅酸盐矿物,其工艺名称为碧玺, 英文名:Tourmaline,意为“红玉骨绥(sui)”、“混合宝石”。
在我国的一些历史文献中也有将“托玛琳”称之为砒硒、碧霞希、碎邪金等,但多称为“碧玺”。
电气石最早发现于斯里兰卡,当时被视为与钻石、红宝石一样珍贵的宝石。
人们注意到这种宝石在受热时会带上电荷,这种现象称为热释电效应,故得名电气石。
碧玺的品种碧玺颜色十分丰富,宝石界按颜色及特殊光学效应将碧玺划分成不同的品种。
1.按照颜色划分1)红色碧玺。
粉红至红色碧玺的总称。
2)绿色碧玺。
黄绿至深绿以及蓝绿、棕绿色碧玺的总称。
3)蓝色碧玺。
浅蓝至深蓝色碧玺的总称。
2.按照特殊光学效应划分1)碧玺猫眼。
当电气石中含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纤维状、管状包体时,磨制成弧面形宝石时可显示猫眼效应被称为碧玺猫眼。
碧玺与相似宝石的鉴别1.看成色,观察碧玺整体的清透度及含绵体的程度,好的碧玺,成色特别亮、非常透彻,而工人染色的碧玺,颜色较吊滞,缺乏天然碧玺的自然“宝光”,另外碧玺的横断面呈弧面三角形,且体内含有可见管状包裹物。
2.看颜色,碧玺的颜色有很多种,其中以红色、玫瑰红色、粉红色、蓝色、绿色、黄色、褐色、黑色、无色为主。
价格最高的要数鲜蓝色和鲜红色,红绿双色、玫瑰红色、翠绿色的碧玺价格也非常高。
3.折射率,碧玺的折射率很大,从上往下看,可以看到底棱呈明显的双影现象。
而且在透射光线下,从不同角度察碧玺,会发现颜色明暗程度和色调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这一点假碧玺是不具备的。
还可以利用放大镜观察碧玺,其背面的刻面棱和杂质会出现重影效果。
4.掂重量,碧玺的密度要大于玻璃和水晶,在购买时,可用手或秤量下他们重量的差异。
5.透明度,好的碧玺晶莹剔透,那些具有明显雾感或不透明的碧玺一般都是次品。
6.具有电性,在碧玺受热时其表面会释放电荷,这些电荷可以吸引空气中的灰尘和纸屑,购买时可以用手摩擦或在太阳的辐照下使其变热,以观察它的带电性。
碧玺专业知识

碧玺1.简介及卖点:碧玺也叫电气石,其来源于它自身具有的热电性质,能够吸引或排斥轻的物体。
(如:灰尘或纸屑)。
是一种非常漂亮的宝石,晶石中能量最强的,据说她的能量可以随温度而转化。
对身体的血液循环有很大的帮帮助,不同颜色的碧玺还会有不同的功效.碧玺是比一般水晶更为有力的灵石,及各色水晶功效于一身。
长期佩戴不仅会把人们的生活装点得丰富多彩,也会给人们带来好运.随着近年来流行饰品的兴起,碧玺也以其晶莹剔透的品质和丰富多彩的颜色,成为时尚首饰的新宠,其价位也是一涨再涨.碧玺用来做宝石的历史并不长,其中最出名的据记载,在清朝慈禧太后对碧玺也是倍加喜爱,在她的殉葬品中,有一朵用碧玺雕琢而成的莲花,重量为36.8钱,当时的价值就达到75万两白银。
人们也把碧玺定位“十月诞生石”象征安乐与和平。
2。
主要的产地:巴西、缅甸、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
我国的新疆、云南等地也有产出。
碧玺颜色多样、七色齐全。
但用于做宝石仅是红色黄绿色及蓝色、杂色的碧玺和碧玺猫眼,其中玫瑰红色、蓝色的碧玺很稀少,所以价值很高.3.碧玺的鉴别:碧玺颜色、透明度、内部缺陷多少和重量作为评价与选购依据。
碧玺的透明度要好,表面具有玻璃光泽,同一晶体颜色不均匀,内部缺陷要少。
较为有价值的是在同一碧玺上有两种颜色出现(即双色碧玺或多色碧玺)另外碧玺猫眼属于碧玺中的上品。
4。
碧玺的特性(重要):(1)碧玺密度大,用手掂量比水晶、玻璃要显沉重(2)颜色丰富。
碧玺是颜色最为丰富的宝石之一,同一晶体上可以出现不同的颜色.(3)多色性明显。
在投射光线下以不同角度观察碧玺,其颜色色调和明暗程度会发生变化。
(4)静电效应.碧玺具有热电效应,摩擦生热后可以吸起细小灰尘和纸屑(5)生长纹.对于天然的碧玺而言,弧面三角形面和平行柱面延长方向的生长纹是其区别水晶、绿柱石的主要特征。
5。
碧玺的保养(重要):◘ 1.碧玺具脆性,避免磕碰、掉落。
◘2。
碧玺不受高温,经热处理后会变脆碧玺遭遇几千摄氏度的强热会熔化,在温差几百度的骤变下会破裂,但是碧玺不受酸碱侵蚀 .◘3。
碧玺

美国则以优质的粉红色碧玺而著称。意大
利则以无色碧玺而闻名。
我国碧玺的主要产地是新疆阿尔泰和云南
哀牢山。所产碧玺的颜色十分丰富,而且质 量很好。
8
碧玺分类
1、按照颜色划分,碧玺的成分复杂,颜色也复杂多变。碧玺的价格主要受其颜色制约。国际市场 上,一般鲜红色、鲜蓝色的碧玺价格最高,红绿双色和玫瑰红色、翠绿色的碧玺也非常受市场 欢迎,价格较高。需求度最高的颜色是粉红色、鲜艳的红色和绿色,其中红色和绿色碧玺最为 常见和流行,但只有深度中等而生动的色彩方属佳品,若颜色过深或过浅,价值便大为降低。 碧玺的品种有:红碧玺、绿碧玺、蓝碧玺、黄、橙碧玺、无色碧玺、黑色碧玺、多色碧玺。宝 石级碧玺要求颜色鲜艳、纯正、分布均匀,净度纯净、晶莹无暇。红色碧玺中以玫瑰红、紫红 色为上品,粉红次之。绿色碧玺以祖母绿色为佳,黄绿次之。蓝色碧玺为罕见品种,又称帕拉 依巴,价值极高。颜色随成分而异,富含Fe的呈深蓝、暗褐或黑色;富含Cr的呈绿色;富含 Mg的为黄色或黄褐色;富含Li、Mn的呈玫瑰红色。
蓝色碧玺(Indicolite):浅蓝色至深蓝色碧玺的总称。蓝色碧玺由于较为罕见,现已成为碧玺 中价值最高的色种。蓝色碧玺产于俄罗斯西伯利亚风化花岗岩的黄粘土中,巴西、马达加斯加 和美国也均有,对应喉轮与第三眼,主沟通与敏感度。
红色碧玺(Rubellite):粉红至红色碧玺的总称。红色是碧玺以紫红色和玫瑰红色最佳,有红 碧玺之称,在中国有“孩儿面”的叫法。但自然界以棕褐、褐红、深红色等产出的较多,色调 变化较大。同时,碧玺的比重会随颜色而变化;深红的比重大于粉红色的,碧玺的红色色调分 布较广,多是在粉红色和桃红色之间,少数的深红色如红宝石的颜色一样,其能量使人热情、 奔放、开朗、舒爽,对应心轮,极讨人喜爱。 棕色碧玺(Dravite):颜色较深,富含化学元素镁。棕色碧玺多产自斯里兰卡、北美洲的三国、 巴西和澳大利亚。矿物学家有时把棕色碧玺叫镁碧玺。(棕色电气石的英文名称源于奥地利的 德颜色主要为绿色到蓝色的各种色调,绿色品种深至近祖母绿色, 但更为稀有的是亮蓝色品种,呈现明亮的土耳其蓝,色泽相当独特,令人心 醉,最纯正的品种显示出非常独特的“霓虹蓝”色,是碧玺系列中最稀有最 珍贵的品种,非常罕见。 虽然蓝色碧玺本来就是碧玺家族里比较珍稀而昂贵的品种,但并非所有蓝色 碧玺都可以称作帕拉依巴碧玺。一般各种色调的靛蓝碧玺是因为铁元素致色, 而帕拉依巴碧玺是铜元素,即使是非常接近帕拉依巴碧玺颜色的湖蓝色碧玺, 也不能够称之为帕拉依巴碧玺。因而,唯有铜元素致色的碧玺才能称为帕拉 依巴碧玺,而且,最为珍贵和稀有的,是有着明亮的土耳其蓝色,显示出霓 虹灯般荧光效果的品种。具有该色调的帕拉依巴蓝碧玺若晶体洁净,切割上 乘,目前价格约为2万美金每克拉,远高过普通钻石数倍,而克拉数更大的则 价值呈几何级增长,目前市售1500万的帕拉依巴蓝碧玺重约36克拉。 可以有效地增强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与说服能力。
4.2.2 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上)

第三章 特殊光学效应(上)
(3)猫眼宝石定向加工方法
圆形凸弧面型宝石可以按照上述方法获得较好的猫眼效应,但是实际操作中,为 了增加眼线的长度,增强猫眼效应,通常将其加工成椭圆形凸弧面琢型。这就要 求猫眼的眼线位于宝石腰形的长轴线方向,即宝石的针状、纤维状内含物的方向 或其延伸方向处于短轴方向。如下图猫眼效应金绿宝石的定向设计所示。
左图包裹体对直射光线的反射作用,右图为包裹体对斜射光线的反射作用 图示只画出了对称光路的左侧一半,右侧与之相同
第三章 特殊光学效应(上)
猫眼效应示意图
第三章 特殊光学效应(上)
猫眼效应与加工工艺
(1)猫眼宝石须选择弧面型
一般采用单弧面型款式,其腰形常为圆形、椭圆形等。也有时,由于宝石材料 加工成一个单弧面宝石太厚,加工成两个单弧面宝石太薄,便采用双凸弧面型 加工方法,对宝石保重。
的方向。
分类:表星光:反射
如:红宝石、辉石等。
透星光:光透射宝石时,照亮了宝石中的包体形成的星光效应。如:芙蓉石。
常见的宝石: 刚玉(红兰宝、六射平行三个水平方向轴的金红石针包体)。
辉石(四射)
石榴石(四射)
第三章 特殊光学效应(上)
星光效应产生示意图
第三章 特殊光学效应(上)
第三章 特殊光学效应(上)
星光效应显微镜下现象
第三章 特殊光学效应(上)
星光效应与加工工艺
(1)星光效应宝石须选弧面
(2)琢型比例决定星光强度
由于星光效应只是猫眼效应的特殊表现形式。所以与猫
眼宝石类似,星光宝石弧面的曲率要稍大一些,这样其
星光效果会更好些。若星光宝石表面的弧度越接近于平
炫彩奇石——碧玺

炫彩奇石——碧玺近年来,珠宝市场上出现了一颗新星,它以缤纷的色彩、坚硬的质地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是市场上价值仅次于钻石、红蓝宝石、金绿宝石、祖母绿的一种彩色宝石,它就是碧玺。
碧玺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表,还具有神奇的魔力。
不仅各大珠宝品牌争相推出碧玺饰品,就连日常保健品和化妆品领域都会用到碧玺的成分。
昔日慈禧挚爱物在我国古代的一些文献中,碧玺也被称为“碧硒”“碧洗”“碧霞玺”等。
早在644年唐太宗西征时,就发现了这种宝石,并将其制作成印章。
其英文名称Tourmaline来自于古僧伽罗语Turmali,为“混合宝石”之意。
中国人对碧玺认识和利用的历史非常久远,但迄今尚未发现古代开采碧玺宝石的记载和遗址。
研究人员一般认为,我国古代的宝石级碧玺是从缅甸和斯里兰卡进口的。
现在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就藏有大量碧玺饰物。
这与慈禧有着莫大的关系。
据说,连“碧玺”这个名字也是慈禧取的,应了“辟邪”的谐音,“碧”字寓意其颜色鲜艳,“玺”代表宫廷御用之物。
慈禧的个人喜好使得当时的满清贵族对碧玺极为推崇,朝珠、顶戴等象征权力和官位品级的礼器也均使用了碧玺。
由于慈禧对碧玺喜爱之极,深信它能够带给人好运,是趋吉避凶的吉祥之物;因此.慈禧在世时搜罗了很多顶级碧玺用于装饰和把玩,在她的陵墓中还有大量碧玺陪葬品。
自光绪五年(1879)3月25日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 10月15日间,陵墓官员曾奉慈禧懿旨先后6次向其正在营造的陵墓中投放宝物,其中碧玺占了很大比重。
清代《爱月轩笔记》中有慈禧太后在下葬时“脚蹬碧玺莲花,重三十六两八钱,估值七十五万两”的记载。
吸灰附尘电气石尽管人们早就开始利用碧玺,对碧玺的科学认知还是近几百年的事。
传说在1703年一个温暖的夏天,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几个小孩在玩航海者带回的石头。
其中一个小孩突然发现,这些石头将近处的灰尘和草屑纷纷吸了过去。
惊奇万分的孩子们马上叫来父母观看。
大人们发现,这种石头果然有吸附尘埃等轻质物体的性质,从此,荷兰人把这种矿石命名为“吸灰石”。
宝石具有的光学效应

宝石具有的光学效应
璀璨的宝石绚丽多彩,是通过宝石的颜色、光泽、透明度、折光和琢型等衬托出来。
由于宝石结晶时其内部常含有包裹体、双晶纹、晶格结构缺陷等,造成光的干涉、衍射、散射等现象,在光照下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光学效应,使宝石更美,同时也提高了宝石的价值。
常见的特殊光学效应有星光效应、猫眼效应、变色效应、月光效应、游彩效应、金星效应、发光效应等。
(1)星光效应:又称星彩效应。
弧形凸面宝石在光的照射下,宝石表面呈献交会的四射、六射和最多十二射星状光芒的光学效应,似夜空中的星光。
(2)猫眼效应:弧面宝石在光线照射下,宝石正反面呈献明亮的光带,转动宝石时,光带移动,似猫眼细长的眸子,称猫眼效应或游彩效应。
(3)变色效应:宝石在日光或灯光等不同光源下,呈现不同的颜色,称为宝石的变色或变彩效应。
(4)游彩效应又称游色效应。
即在白光照射下,同一宝石戒面上同时显示出多颜色变换闪光的一种现象。
当转动宝石或光源时,可见宝石色彩不断游动变换,闪闪迷人,出现红、橙、黄绿等多种色谱。
(5)月光效应:月光石是具格子状双晶的微斜长石,两组相互近似垂直的双晶纹,对入射光散射,密集的散射光线集中在一起,呈朦胧的晕色,如同月光,所以称为月光效应。
具月光效应的微斜长石称为月光石。
(6)金星效应:透明、半透明的宝石,当内部含有许多不透明的微小固体包体时,在光照射下,经反射而闪闪发光,这种现象称金星效应,又称砂金效应,如金星石英等。
(7)发光效应:有荧光或磷光现象的宝石称为发光宝石,其中磷光强的宝石,俗有“夜明珠”之称。
如红宝石的红色荧光,白钨矿的蓝色荧光,金刚石的蓝色磷光等。
碧玺简介

何谓之碧玺种类对宝石而言,碧玺是族群的名称,但若以GIA(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n)的分类下,碧玺可分为:红色碧玺(Rubellite)、绿色碧玺(Verdelite)、蔚蓝碧玺(Indicolite)、黑碧玺(Schorl)、紫碧玺(Siberite)、无色碧玺(Achroite)、双色碧玺(Bi-Colored)、西瓜碧玺(Watermelon)、猫眼碧玺(Cat’s eye)、钠镁碧玺(Dravite)、亚历山大变色碧玺(Color-change)、钙锂碧玺(Liddicoatite)、含铬碧玺(Chrome)和帕拉依巴碧玺(Paraiba)等十四种。
而具有宝石级价值的碧玺几乎都产自伟晶花岗岩,碧玺的产地分布很广,但现在市面上的碧玺大多来自巴西,其他还有坦桑尼亚、肯尼亚、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纳米比亚、阿富汗、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意大利、美国加州与缅甸,甚至中国大陆的新疆与云南也有。
产地碧玺的矿床通常位于伟晶岩层和冲积矿床。
最富生产力的矿床,除了斯里兰卡和马拉加西共和国(马达加斯加岛)以外,就是巴西。
巴西产红、绿、蓝碧玺,而其不久前刚发现一种具有特殊颜色的碧玺叫“Paraiba”,其颜色与其它宝石都不同,绿带蓝,有如湖水绿,色泽既美丽又特别,但因产量稀少,所以价格十分昂贵,深得日本人喜爱。
莫桑比克供给上等红色和双色碧玺。
更多的矿床位在安哥拉、澳大利亚、缅甸(红碧玺)、印度、罗德西亚(新巴威共和国)、那米比亚、坦桑尼亚、泰国、俄国(尤其是乌拉山跟高加索山地区,多紫、红和蓝碧玺)和美国(加州以红碧玺最有名,缅因州则是红、绿和西瓜碧玺、其它如纽约州、康乃狄克州、科罗拉多州等也产碧玺)。
至于欧洲,采集者在厄尔巴岛和瑞士发现了碧玺。
此外,碧玺于清朝时曾输入中国,多用为一品或二品官员朝服帽子顶上装饰的宝石。
颜色据说碧玺晶体的颜色多达15种复色之多,颜色以无色、玫瑰红色、粉红色、红色、蓝色、绿色、黄色、褐色和黑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