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实:保温砂浆稠度试验
JG158—2004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JG158—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标题内容1.前言2.引言3.范围4.规范性引用文件5.术语和定义6.分类和标记7.技术要求8.试验方法9.检验规则10.标志和标签11.包装、运输和贮存12.附录A(规范性附录)系统耐候性试验方法13.附录B(规范性附录)系统吸水量试验方法试验方法14.附录C (规范性附录) 系统抗风荷载性能试验方法15.附录D (规范性附录) 系统不透水性试验方法16.附录E (规范性附录) 系统耐磨损试验方法17.附录F (规范性附录) 系统抗拉强度试验方法18.附录G (规范性附录) 系统抗震性能试验方法19.附录H (规范性附录) 材料透水性试验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非等效采用DIN 18550 第三部分《灰浆——由矿物胶凝剂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作骨料制成的绝热灰泥》。
根据我国国情,调整和增加了组成材料的部分技术性能指标。
在试验方法上,本标准非等效采用EIMA 101.86《外保温与装饰系统抗快速变形冲击标准试验方法》、EIMA 105.01《耐碱玻璃纤维增强网外保温与装饰系统类》、ASTM D 968—1993《系统涂层下落法磨损测试耐磨性的标准试验方法》。
本标准 5.1中“面砖饰面外保温系统抗震性能应满足要求”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负责起草单位: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北京市恒岳新技术发展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天津市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济南市墙体改革办公室、北京市昌平区建委、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北京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北京住总集团住一分部。
建筑砂浆稠度检测方案

建筑砂浆稠度检测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建筑砂浆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用于砌筑和抹灰等工艺中。
砂浆的稠度是指砂浆的流动性和塑性,直接影响到砂浆的使用性能和施工效果。
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砂浆的稠度符合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检测。
本方案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简便、准确、可靠的建筑砂浆稠度检测方法,以实现对砂浆稠度的准确评价。
二、检测原理建筑砂浆的稠度与其水灰比、粉料粒度分布和粉料含量等因素有关。
本方案采用流动度作为评价砂浆稠度的指标,通过测量砂浆在固定流变条件下在标准锥形漏斗中流出的时间来评价砂浆的稠度。
三、仪器和设备1. 标准锥形漏斗:内径为10mm,锥角为30°,高度为150mm,底部直径为30mm。
2.流量计:用于测量砂浆在给定时间内流出的体积。
3.秤:用于称量砂浆和水的质量。
四、检测步骤1.准备工作:a.校准流量计,确保其准确度和灵敏度。
b.准备一定量的砂浆试样和水。
2.混合砂浆:a.根据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水灰比准备适量的水和砂浆试样。
b.将水倒入容器中,逐渐加入砂浆试样,用搅拌器搅拌均匀,直到无明显的颗粒状。
3.稠度检测:a.将标准锥形漏斗放在水平地面上,用手指或其他工具堵住锥形底部的孔。
b.将混合好的砂浆倒入锥形漏斗中,直到漏斗中砂浆的表面平齐于锥形漏斗顶部。
c.当一切准备就绪时,用手指或其他工具打开底部孔,记录开孔后砂浆完全流出的时间。
d.同样的砂浆试样重复进行多次检测,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稠度值。
五、检测结果的评价根据国家标准,对建筑砂浆的稠度进行评价,流动度值越小,则砂浆的稠度越高;流动度值越大,则砂浆的稠度越低。
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流动度标准。
六、注意事项1.在进行稠度检测时,要确保砂浆样品和水的质量准确称量。
2.在进行稠度检测时,要确保标准锥形漏斗的底部孔不被堵塞。
3.在进行稠度检测时,要确保标准锥形漏斗完全垂直于水平地面放置,避免因倾斜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在进行稠度检测时,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恒定,避免因温度、湿度等因素对砂浆稠度的影响。
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首先,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是根据国家标准《水泥稠度和用水量试验方法》(GB/T 2419-2005)进行的。
试验的目的是确定水泥浆的最佳用水量,以便在一定时间内达到所要求的稠度。
试验过程中需要使用标准样品水泥和标准砂浆试验砂,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试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准备工作,将试验所需的水泥、砂浆试验砂、试验容器、搅拌器等设备准备齐全,并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校准和检查。
2. 搅拌水泥浆,按照一定的配比将水泥和砂浆试验砂放入试验容器中,然后逐渐加入水,并用搅拌器进行搅拌,直至水泥浆达到均匀、稠度适宜的状态。
3. 测定用水量,在搅拌水泥浆的过程中,需要记录下加入水的用量,以确定最终的稠度用水量。
4. 试验结果的分析,根据试验得到的数据,计算出水泥浆的稠
度用水量,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通过上述试验步骤,我们可以得到水泥浆的稠度用水量,从而确定最佳的配比和搅拌工艺,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在进行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试验,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在试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对试验设备和试验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测,以确保试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4. 对试验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比较,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总之,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是评定水泥稠度的重要方法,它对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试验方法,为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帮助。
实验六砂浆稠度检测

实验六:砂浆稠度检测一、实验目的:掌握砂浆的拌制,为确定砂浆配合比或施工过程中控制砂浆的稠度,以达到控制用水量的目的。
二、主要仪器设备:砂浆稠度仪、捣棒、台秤、拌锅、拌铲、秒表。
三、实验步骤:(一)试样的制备1、拌制砂浆所用的材料,应符合质量要求,当砂浆用于砌砖时,则应筛去大于2.5mm的颗粒。
2、按设计配合比称取各项材料用量,称量应准确。
3、拌制前应将铁板、铁铲、抹刀等的表面用湿抹布擦湿。
4、将称好的砂子放在铁板上,加上所需的水泥,用铁铲拌至颜色均匀为止。
5、将拌匀的混合料集中成圆锥形,在锥上作一凹坑,再倒入适量的水将石灰膏或粘土膏稀释,然后与水泥和砂共同拌和,逐次加水,仔细拌和均匀,水泥砂浆每翻拌一次,用铁铲压切一次。
6、拌和时间一般需5min,观察其色泽一致、和易性满足要求即可。
(二)试验方法与步骤1、将盛浆容器和试锥表面用湿布擦干净,并用少量润滑油轻擦滑杆,使滑杆能自由滑动。
2、将拌好的砂浆一次装入砂浆筒内,装至距离筒口约10mm为止,用捣棒自容器中心向边缘均匀地插捣25次,然后将筒在桌上轻轻振动或敲击5~6下,使之表面平整,随后移置于砂浆稠度仪台座上。
3、调整圆锥体的位置,使其尖端和砂浆表面接触,并对准中心,拧紧固定螺丝,将指针调至刻度盘零点,然后突然放开固定螺丝,使圆锥体自由沉入砂浆中10s后,读出下沉的距离(精确至1mm),即为砂浆的稠度值(K1)。
4、圆锥体内砂浆只允许测定一次稠度,重复测定时应重新取样。
四、实验结果鉴定以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砂浆稠度测定结果,精确至1mm,如测定值两次之差大于20mm,应重新配料测定。
砂浆稠度试验记录表记录编号:XXX 委托编号:XXX砂浆品种:水泥砂浆试验时间:拌制方式:人工拌制水泥品种:砂状况:河砂、中砂用水来源:自来水环境温度:17℃试验室温度:22℃设计稠度范围:70~90mm 设计强度等级:M7.5。
砂浆稠度实验报告

砂浆稠度实验报告砂浆稠度实验报告引言:砂浆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材料,用于填充砖块、石块等建筑材料之间的缝隙,增加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砂浆的稠度是指其流动性和粘附性的特征,对施工过程和最终效果都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砂浆的稠度,了解其流动性和粘附性的变化规律,为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目的:1. 测量不同水灰比下的砂浆稠度,分析其变化规律;2. 探讨水灰比对砂浆流动性和粘附性的影响;3. 提供合理的水灰比范围,以保证砂浆施工质量。
实验材料和仪器:1. 材料:水泥、砂子、水;2. 仪器:流度计、量筒、搅拌器、试验模具。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所需的水泥、砂子、水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准备好;b. 清洁并校准流度计,确保准确测量砂浆的稠度。
2. 制备砂浆:a. 将一定量的水泥和砂子放入搅拌器中,并加入适量的水;b. 开启搅拌器,将水泥、砂子和水充分混合,直至形成均匀的砂浆。
3. 测量砂浆稠度:a. 将制备好的砂浆倒入试验模具中;b. 将流度计插入砂浆中,记录流度计刻度,并计算砂浆的稠度。
4. 改变水灰比,重复步骤2和步骤3,记录不同水灰比下的砂浆稠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水灰比下的砂浆稠度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水灰比对砂浆稠度的影响:随着水灰比的增加,砂浆的稠度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水灰比的增加会使砂浆中的水分增多,导致砂浆流动性增强,粘附性减弱,从而降低了砂浆的稠度。
2. 合理的水灰比范围: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合理的水灰比范围,以保证砂浆的施工质量。
过低的水灰比会导致砂浆过于干燥,难以施工和粘附;过高的水灰比则会导致砂浆流动性过强,易发生流失和变形。
因此,建议在0.4-0.6的水灰比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比例。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砂浆稠度的测量方法和水灰比对砂浆稠度的影响。
合理控制水灰比,可以保证砂浆的流动性和粘附性,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建筑砂浆稠度保水性及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

建筑砂浆稠度保水性及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通过检验可取得砂浆立方体试块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
2、引用标准:JGJ/T70-200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3、环境要求:室温应保持在20±5℃。
所用材料的温度应与试验温度一致。
4、试样准备:根据已知的砂浆配合比,准备原材料,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要求细骨料为±1% ,其它均按0.5%计量。
通过砂浆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应小于120s,掺有掺和料及外加剂的砂浆,搅拌时间不应小于180s。
5.1稠度试验5.1.1仪器设备:砂浆稠度仪、钢制捣棒、秒表。
5.1.2用少量润滑油轻擦滑杆,后将滑杆上多余的油用吸油纸擦净,使滑杆能自由滑动;5.1.3先将盛浆容器和试锥表面用湿布擦干净,再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入容器,使砂浆表面低于容器口约10mm左右,用捣棒自容器中心向边缘插捣25次,然后轻轻地将容器摇动或敲击5~6次,使砂浆表面平整,随后将容器置于稠度测定仪的底座上;5.1.4拧开试锥滑杆的制动螺丝,向下移动滑杆,当试锥尖端与砂浆表面刚接触时,拧紧制动螺丝,使齿条侧杆下端刚接触滑杆上端,并将指针对准零点上;5.1.5 拧开制动螺丝,同时计时间,待10s立即固定螺丝,将齿条测杆下端接触滑杆上端,从刻度盘上读出下层深度(精确至1mm)即为砂浆的稠度值;5.1.6 圆锥形容器内的砂浆,只允许测定一次稠度,重复测定时,应重新取样测定之。
5.1.7 稠度试验结果应按下列要求处理:5.1.7.1 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值精确至1mm;5.1.7.2两次试验值之差如大于10mm,则应另取砂浆搅拌后重新测定。
5.2 保水性试验5.2.1仪器设备:圆环试模、密闭的容器、金属滤网、天平、烘箱。
5.2.2称量底部不透水片与干燥试模质量m1和15片中速定性滤纸质量m2; 5.2.3将砂浆拌合物一次性装入试模,并用抹刀插捣数次,当装入的砂浆略高于试模边缘时,用抹刀以45°角一次性将试模表面多余的砂浆刮去,然后再用抹刀以较平的角度在试模反方向将砂浆刮平。
砂浆

砂浆㈠预拌砂浆1.砂浆稠度损失率:结果精确至0.1%。
㈡建筑保温砂浆1.抗压强度:以6个试件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值。
2.软化系数:结果精确至0.01%。
3.堆积密度:试验结果以三次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干密度:试验结果以6块试件的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㈢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1.砂浆的试配强度:精确至0.1MPa2.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精确至0.1MPa3.砂浆的现场强度标准差:精确至0.01MPa4.每立方米砂浆的水泥用量:精确至1kg㈣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1.稠度试验:⑴同盘砂浆应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并应精确至1mm。
⑵当两次试验值之差大于10mm时,应重新取样测定。
2.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10kg/m³3.分层度试验:⑴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砂浆的分层度值,精确至1mm。
⑵当两次分层度试验值之差大于10mm时,应重新取样测定。
4.保水性试验: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砂浆的保水率,精确至0.1%,且第二次试验应重新取样测定。
当两个测定值之差超过2%时,此组试验结果应为无效。
5.砂浆含水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砂浆的含水率,精确至0.1%。
当两个测定值之差超过2%时,此组试验结果应为无效。
6.凝结时间试验:⑴砂浆贯入阻力值精确至0.01MPa。
⑵测定砂浆凝结时间时,应在同盘内取两个试样,以两个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砂浆的凝结时间测定值,两次试验结果的误差不应大于30min,否则应重新测定。
7.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⑴结果精确至0.1MPa。
⑵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的试验结果应按下列要求确定:①应以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精确至0.1MPa②当三个测值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应把最大值及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砂浆检验

7.1 知识概要
• (2)细集料(砂).砂浆中所用的砂子应符合混凝土用砂的技术要求,优先 选用优质河砂.由于砂浆层较薄,对砂子的最大粒径应有所限制,用于砌 筑石材的砂浆,砂子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砂浆层厚度的1/4~1/5;砖 砌体所用的砂浆宜采用中砂或细砂,且砂子粒径不应大于2.5mm;各 种构件表面的抹面砂浆及勾缝砂浆,宜采用细砂,且砂子的粒径不应大 于1.2mm;用于装饰的砂浆,可采用彩砂、石渣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2 砂浆常规性能试验
• 4. 试验步骤 • (1)按本标准规定测定砂浆拌合物的稠度. • (2)用湿布擦净容量筒的内表面,称量容量筒质量m1,精确至5g. • (3)捣实可采用手工或机械方法.当砂浆稠度大于50 mm 时,宜采用
• 4)拧松制动螺丝,同时计时间,10s时立即拧紧螺丝,将齿条测杆下端 接触滑杆上端,从刻度盘上读出下沉深度(精确至1mm),二次读数的差 值即为砂浆的稠度值.
• 5)盛装容器内的砂浆,只允许测定一次稠度,重复测定时,应重新取样 测定.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2 砂浆常规性能试验
• (2)砂浆保水性试验步骤. • 1)称量下不透水片与干燥试模质量m1 和8片中速定性滤纸质量m
性. • 2. 编制依据 • 本试验依据«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
9)制定.
下一页 返回
7.2 砂浆常规性能试验
• 3. 仪器设备 • (1)稠度试验仪器设备. • 1)砂浆稠度仪: • 如图7-1 所示,由试锥、容器和支座三部分组成.试锥由钢材或铜材
制成,试锥高度为145mm,锥底直径为75mm,试锥连同滑杆的质 量应为(300±2)g;盛载砂浆容器由钢板制成,筒高为180mm,锥 底内径为150mm;支座分底座、支架及刻度显示三个部分,由铸铁、 钢及其他金属制成. • 2)钢制捣棒:直径10mm、长350mm,端部磨圆. • 3)秒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建设领域工程检测人员培训考核题库建筑节能检测(5.1专项)四、稠度试验——在拌合物、设备、耗材齐备条件下,试验室进行保温砂浆(无机
轻集料、建筑、玻化微珠)稠度试验全过程。
【按步骤计分,共10分】
引用依据:
1、《JGJ 253-2011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技术规程》
2、《GB/T 26000-2010膨胀玻化微珠保温隔热砂浆》
3、《GB/T 20473-2006建筑保温砂浆》
4、《JGJ/T 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评分细则:
1、检查《样品流转记录》,确定检验要求(检验内容、结果范围等)。
【此步骤计0.5分】
2、检查试验室当前环境状态,确认:温度23±2℃、相对湿度60±15%,并将之记录在《环境监测记录》中。
【此步骤计0.5分】
3、准备砂浆稠度试验专用的《检验数据记录》,并记录初始状态、环境、制作日期等信息。
【此步骤计0.5分】
4、确认现场便于操作的位置有抹灰刀、刮刀、秒表、捣棒等工器具。
【此步骤计0.5分】
5、确认现场便于操作的位置有符合JGJ/T 70-2009要求的砂浆稠度仪。
【此步骤计0.5分】
6、确认所有仪器设备均应无负荷试运行良好。
检查待检拌合物,确认已搅拌均匀,且处于允许进行稠度检验的状态。
【此步骤计0.5分】
7、按如下要求进行两次砂浆稠度检验,当两次试验值之差大于10mm时,应重新取样测定,否则应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并应精确至1mm。
【此步骤计6分,其下每次不符合扣0.5分】
⑴采用少量润滑油轻擦滑杆,再将滑杆上多余的油用吸油纸擦净,使滑杆能自由滑动;
⑵采用干净湿润抹布擦拭盛浆容器和试锥表面;
⑶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入容器,砂浆表面低于容器口10mm;
⑷用捣棒自容器中心向边缘均匀地插捣25次,然后轻轻地将容器摇动或敲击5~6下,使砂浆表面平整;
⑸将容器置于稠度测定仪的底座上;
⑹拧开制动螺丝,向下移动滑杆,当试锥尖端与砂浆表面刚接触时,应拧紧制动螺丝,使齿条测杆下端刚接触滑杆上端,并将指针对准零点上;
⑺拧开制动螺丝,同时计时间,10s时立即拧紧螺丝,将齿条测杆下端接触滑杆上端,第一部分:专业实践考核内容第15页共2页
江西省建设领域工程检测人员培训考核题库建筑节能检测(5.1专项)从刻度盘上读出下沉深度(精确至1mm)并记录,即为砂浆的稠度值;
8、所有试样检验结束,应将试验室内与本次检验相关的废弃、残余试样清理,确认设备、仪器、工器具等干净、整齐。
【此步骤计0.5分】
9、完善《环境监测记录》、《样品流转记录》、《检验数据记录》、《设备使用记录》等并签字。
【此步骤计0.5分】
第一部分:专业实践考核内容第16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