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毕业论文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维生素C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维生素C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

维生素C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新进展【摘要】水溶性维生素C参与了人体多种生化反应,在维持细胞完整性、增加抵抗力、预防感染等方面有着重要临床应用。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维生素C在临床辅助治疗中也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主要对维生素C在糖尿病、铅中毒、急性胰腺炎及急性心肌梗死上应用做以总结概述。

【关键词】维生素C临床应用维生素作为六大营养素之一,是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发挥生理功能的必需物质,其中水溶性维生素C参与了人体多种生化反应,在维持细胞完整性、增加抵抗力、预防感染等方面有着重要临床应用。

近些年又有不少专家学者对维生素C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笔者现总结概述如下。

1维生素C与糖尿病有文献[1]报道维生素C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众所周知,糖尿病可引起患者神经功能障碍,临床上主要有注意力分散、记忆减退、思维迟钝等表现。

这主要与糖尿病患者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体内自由基过剩,清除能力降低有关。

而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功能,能显著提高患者抗氧化能力,进而最终达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目的。

同时有文献[2]报道维生素C还可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不同病变程度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维生素C水平均较无肾病患者低,给予维生素C辅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显著较对照组改善。

因而我们可以认为维生素C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神经认知功能、保护肾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

2维生素C与铅中毒铅中毒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依地酸钙等螯合剂进行治疗,但该类药物多数可引起患者肾脏损害,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讨另一个对机体损害较小的解毒方法。

铅中毒造成的机体损害主要与铅与神经元的高度亲和力有关。

铅主要通过破坏机体氧化与抗氧化的平衡而造成机体氧化损伤。

由于神经元耗氧量高,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差,无再生能力,故极易受损害而产生行为异常、精神障碍等神经系统病变。

维生素C可抗氧化、中和各种自由基,且并不产生危害机体的代谢产物或连锁反应,故其解毒相对安全。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1]卫生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痰涂片镜捡质量保证手册.2004.7.[3]毛太兰,张琴,苟家容.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年12月第17卷第12期.掌长肌腱移植治疗拇长伸肌腱陈旧性断裂任建民李占奎李启才中图分类号:R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5-0646-01拇长伸肌腱断裂临床多见,大多都一期缝合.但也有个别漏诊的病例,我院多采用食指固有伸肌腱移位功能重建,自2004年8月到2007年3月,收治3例患者,均背侧伸肌腱广泛损伤。

而采用掌长肌腱游离移植重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17~56岁,左手2例,右手l例,钝割伤l例,爆炸伤l例,车祸伤1例。

损伤至手术时间:4周至2个月.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半.结果:3例患者伸拇功能均恢复,内收、外展正常,捏握有力.1手术方法臂丛麻醉,患肢上气囊止血带,拇指背侧延伸肌腱走向切口,找到拇长伸肌腱远断端,修剪整齐;腕背部切口于Li s t er结节尺侧缘尺骨中点作一连线,沿此连线延长切口,找到拇长伸肌腱近断端,向远端拉紧,测量短缩的长度,断端修剪整齐。

然后取掌侧切口,按照测量长度加2C M,取横行小切口切取掌长肌腱。

先将移植肌腱与伸肌腱远断端吻合,用肌腱导针将其自腱鞘拉至腕背切口,然后将腕关节在功能位时测量肌腱的张力,使拇指掌关节、指问关节调整在伸直位,用Pal vert aR法编织缝合.术后伸拇位石膏外固定3周,逐渐加强功能锻炼。

2结果例患者伸拇、对掌功能均良好。

3讨论l拇长伸肌腱断裂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于自发断裂或陈旧损伤患者,因肌腱断裂处撕裂或近端回缩较远,不能做直接吻合,只能做肌腱移位或游离肌腱移植2食指固有伸肌腱缺如或者腕背部的广泛损伤致食指固有伸肌腱缺损、粘连、无力时采用游离肌腱移植重建3、掌长肌腱常用于游离肌腱,有足够的强度和长度,对功能无影响.4、采用P ul ve rt af【法缝合肌腱,肌腱表面光滑、无粗糙面,大大地减轻了肌腱的粘连.4、肌腱止点和起点保持在同一直线上,保证直线传递拉力,最大程度地发挥伸拇功能。

维生素C临床应用进展

维生素C临床应用进展

医药导报Herald of Medicine1999年第2期No.21999维生素C临床应用进展于继鸣 卢玉琼 摘 要 结合近年文献资料,报道大剂量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关键词 维生素C,大剂量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维生素C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近年临床研究证明该药对以下病症有确切疗效,现概述如下:1 胆道蛔虫性胆绞痛 陈颖华[1]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该病48例患者,并设对照组作比较。

方法:治疗组用维生素C 3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im,6h后重复1次;对照组为对症治疗。

结果:两组24h疼痛缓解率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另有报道用50%葡萄糖注射液与2.5g维生素C混合,im,待疼痛有所缓解后,再进行输液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机制可能为:解除胆道及胆道口括约肌痉挛,从而有利于驱虫及止痛。

2 亚硝酸中毒 王才林[2]对误食含亚硝酸盐的面条中毒的43人,采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成功。

方法:催吐洗胃,用维生素C 5~10g,隔4~6h静脉注射一次,轻者用2次后症状消失;12例重症者于8~12h后神志转清,紫绀消失,体征平稳,24h内维生素C用量20~30g,住院2d痊愈出院。

机制:维生素C为还原剂,可使Fe3+还原为Fe2+,恢复低铁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转变为还原型,保护酶系统的活性巯基免受毒物的破坏,恢复酶的活性,参与其解毒作用,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疗效突出。

3 婴幼儿哮喘 有人[3]将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常规+维生素C、常规+维生素E三组。

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抗炎、解痉等措施。

治疗前及恢复期抽血测SOD及LPO含量,观察各组临床表现。

治疗组用维生素C 500mg/kg加入100ml 1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qd,疗程6~10d。

维生素E 100mg/kg,po,tid,疗程同上。

结果:咳嗽、喘息、哮鸣音持续时间及住院日四项指标中,除咳嗽持续时间三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三项指标加维生素C、加维生素E组与常规组均差异极显著(P<0.01),喘息和哮鸣音持续时间平均缩短1.8d,住院日缩短2.2d。

维生素C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维生素C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维生素C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维生素C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人体内多种重要生物化学反应,能够保持人体细胞及血管基质的完整性,维生素C现已广泛应用于抗感染、过敏性反应、心血管系统、癌症、糖尿病等临床辅助治疗,对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标签:维生素C;药理作用;临床应用1维生素C的药理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为3-酮基-L-呋喃古洛糖酸内酯,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多种反应,如参与氧化还原过程,在生物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

从组织水平看,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与细胞间质的合成有关。

包括胶原,牙和骨的基质,以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接合物。

因此,当维生素C缺乏所引起的坏血病时,伴有胶原合成缺陷,表现为创伤难以愈合,牙齿形成障碍和毛细血管破损引起大量瘀血点,瘀血点融合形成瘀斑。

本品与机体内抗体及胶原形成,组织修补(包括某些氧化还原作用),苯丙氨酸、酪氨酸、叶酸的代谢、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脂肪、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维持免疫功能,保持血管的完整,并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2 临床应用2.1预防感冒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国内外的临床研究证实,维生素C可以帮助维持皮肤粘膜的完整性,构成抵御感染的屏障,高剂量的维生素(1000毫克/天)更可以有效增强白细胞活力,促进免疫系统抗击细菌和病毒的能力,从而减少感冒次数。

2.2对心血管的作用维生素C有降低血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作用,促进胆固醇在肝脏转移,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减少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维生素C还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提高心输出量,增加心肌糖元,促进心肌细胞有氧代谢,对心肌细胞缺血损伤有预防和修复作用。

2.3抗过敏维生素C其有抗组胺和缓激肽作用,可协同组胺药增强抗过敏作用。

维生素C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可保持细胞同质结缔组织的完整性及其正常功能,降低细胞间质的通透性,也可用于过敏性疾病的辅助治疗。

医学毕业论文--浅论维生素C的应用

医学毕业论文--浅论维生素C的应用

浅论维生素C的应用维生素C亦称抗坏血酸,具有氧化还原功能,广泛参与细胞间质的合成及解毒过程等作用,它能帮助减低臭氧、二氧化碳等空气污染毒性抑制膳食中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的合成,还具有降低血铅浓度的作用,既能保持皮肤弹性,延缓衰老,又有助于消除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之一,故许多人把它作为防病治病的灵丹妙药,殊不知应用合理与否,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1适用范围有研究表明,当维生素C的摄入量在每日200mg时,它的利用率为100%,摄入量再高则利用率下降,正常人维生素C每日摄入量若超过1000mg,即超过安全摄入量的上限,就有导致中毒的可能,一般成人每日摄入60mg就够了,而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故无需另加维生素C,只有患坏血病、砷、汞、铅等慢性中毒、过敏性疾病、急慢性传染病、贫血等疾病及孕妇、乳母、老年人、吸烟者、接受外科手术者、精神高度紧张、从事铅、寒冷、高温作业等特殊情况者,对维生素C的需求有所增加,如吸烟者需增加50%。

2长期大量应用维生素C所致的副作用2.1维生素C依赖现象当机体习惯摄入大量维生素C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酶来分解破坏过量的部分,起到一定的“自我调节”作用。

若摄入量突然减少,而破坏维生素C的酶“仍在工作”,就会造成维生素C缺乏症。

有报道,国外一位在农场工作了很长时间的工人,体魄强健,后来离开农场当一名搬运工,不久出现易疲劳乏力,还伴有牙龈肿痛、出血,关节肿大等症状。

检查发现为维生素C缺乏引起,分析日常食谱,却能提供充足的维生素C。

原来他在农场时,每天可吃到大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造成体内维生素C分解代谢加强,出现依赖现象,当人换工作后,虽然日常饮食也能提供维生素C,但由于体内仍大量分解维生素C,普通饮食已不能保证其需求,故出现缺乏表现。

无独有偶,婴儿出现维生素C缺乏病,有相当一部分与母亲孕期日服400mg以上的维生素C有关,离开母体后,婴儿维生素的供给急骤下降,于是出现缺乏表现。

故长期大量服用者若停用,宜逐渐减轻用量,终而停药。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

2 17 江 ( 苏省 扬 州工业职 业技 术 学院 , 苏 扬 州 2 5 2 ; 苏省 扬 州市第 一人 民 医院) 江 江
关键词 : 维 生素 C; 临床 应 用 ; 量 过 中图分 类号 : R 7 . 3 R 5 文 献标识 码 : 文 章编 号 :0 8 1 8 2 0 )3 0 1 3 9 72 ; 4 A 10 —4 1 ( 0 7 0 —0 8 —0
维普资讯
第1 9卷
第 3期
菏泽 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J OURNAL OF HE E MEDI AL C L EGF Z C O L
VoL. 9 1
No. 3
20 0 7年
2 07 0
维 生 素 C的临床 应 用
姜 晔 , 杰锋 姜
重要作 用 。另外 , 生 素 C在 体 内可 参 与 氨 基 酸 的 维
代谢 , 降低 毛细血 管 的通 透性 , 加速 血液 凝 固 , 刺激凝
程 , 小板 数恢 复 正 常后 , 改 为 口服 维 生 素 C 10 血 再 0
mg 0 a/ k d , 天 口服 2 -2 0ng (g- ) 每 ~3次 , 口服 1 ~2
临 床症状 也相应 改善 , 中显效 9例 , 其 有效 2例 , 总有
效率 9 . 1 7%, 出现 不 良反 应 。其 治疗 机 理 为 : 1 未 () 通过 未被 血小板 自身抗 体 识 别 的其 他 抗 原 表 面或 者 通过单 核一 巨噬细 胞 系统 介 导 的某 种 作 用 而促 使 血 小板产 生 。 ( ) 2 促进 骨 髓 巨核 细胞 增 殖 、 化 、 熟 , 分 成 核分裂 加 速 , 增加 了血 小板 形 成 。 ( ) 善 了毛细 血 3改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
性 状
低 、维生 索 C降低 肌 醇 的作用足 通过 激 活 肝线 粒体 的 细 胞 色 素 C 乍 物 合 成 { 的 结 维 m 索 C能 促 进 胆 醇 “ 酸 硫
化 ” 肌 阎 醇 “ 酸 脂 ” 从 肠 道 排 除 体 为 硫 , 外 。 人体 内 8 % 的胆 醇 能 转 化 为胆 汀 0 酸排 除 体 内 卜 作 川 的 儿 茶 理 盼胺 的过 需 要 维 , 素 C参 j 在 转 化 卜 , 过 ・ 氰酸 经 化 反 应 多 , 脱 羟 1 t 为 多 喊 , 后 化 为 大 甲 肾 l 素 , 然 腺 冉 『 化 为 肾 fH 素 { f 6 { 提 离抗 痈 能 力 需 要 足 量 的 维 生 索 【, : 这 叫 维 卜索 C从 存 库 【 移 向肿 癌 组 织 } I 造 成 m液 循 环 中 j 常 组 织 , 的维 牛 素 E I J
社 区 甩 药 指 8
维 生 素 C的 临 床 应 用
李 东 辉
160 2 0吉 林 省 辽 源 市 中 医院 药 剂 科 3
化代谢及还原 、所 以 , L l 维 索 c缺 乏时 , …观 创 ¨ 不 易 愈 合 、 骼 易 引 起 骨 骨
折 、 J易 脱 落 、 细 管 通 透 性 增 岛 , I , , 才l i - 毛 , J 皮 F 膜 、l 膜… m i 』 内 I J .
成反比 父系 , 也就 是 维 q 表 C 脏液 | 巾 的 浓 度 越 离 , 小I J 胁 液 浓 度 就 越 l醇 占
长 期 大 量 服用 维 生 素 C 可 产 生 不 良
反应作用 : ①火 用药可 出现腹泻及 其他
胃肠 道 紊 乱 症 状 。服 用 1~ g L可 引 起 4 /: t 腹泻 、 疹 、 皮 胃酸 过 多 、 胃液 反 流 、 中 草 尿 酸 排 …增 多 , 诱 发 尿 路 草 酸 盐 结 石 和 泌 能 球 系纳 。② 大 用 约 可引起 糖 尿 病 、 血 液系统不 良反应。可使 深静脉血栓形成 , 内溶 m 或凝 m , 时 可 导 致 自 细 胞 吞 有 嘴能力降 低。 >5/口m q导 致溶 m , g " r, 重

维生素C在临床上的应用

维生素C在临床上的应用

维生素C在临床上的应用摘要: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确定的人类26种基本药物之一;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人体内多种重要生物化学反应,能够保持人体细胞及血管基质的完整性。

近来,人们认识到维生素C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预防和治疗中可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此外,维生素C也已应用于抗感染、过敏性反应等临床辅助治疗。

关键词:维生素C;心血管系统疾病;感染;炎症;防癌抗癌维生素C是可溶于水的无色结晶,是一种分子结构最简单的维生素。

它于1928年首先由Szent - Gyorgyi分离得到, Haworth和Hirst在 1933年测定了它的结构, 1937年由于他们对维生素C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自从人们发现维生素C具有防治感冒功能以来, 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

自此以后, 国内外研究人员又对其进行了不懈探索, 发现维生素C还有更多的功效。

以下介绍维生素C在临床疾病上的一些应用。

1 维生素C治疗心血管疾病维生素C在体内能抗自由基氧化,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冠脉血流量和心血输出量,促进心肌糖原转化,对心肌缺血和损伤有预防和修复作用,大剂量维生素C还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部分研究显示维生素C能减少主要冠脉事件。

王鲁莎等[2]选取 198名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维生素C (10 g/d × 5 d)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再罐注后心肌酶变化 ,发现维生素C 10 g治疗组各种心肌酶峰值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减低 ,提示维生素C可干预各种心肌酶生成与释放 ,减少缺血、再罐注对心肌的损伤 ,提示在已发生冠脉事件的患者中维生素C有积极疗效。

2 感染及炎症李志惠等[3]用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剂量维生素C粉针和头孢曲松钠对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治疗组在住院时间退热时间上均优于单用头孢曲松钠的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而大剂量维生素C是两者疗效差异的关键,两组均无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生素C的临床应用
维生素C 临床应用本品在新鲜菜蔬和水果如橘、橙、番茄、菠菜、枣等均含丰富。


床上用的是合成品。

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糖的代谢及氧化还原过程,能促使组织产生细胞间质(缺乏时可引起坏血病),减少毛细
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的凝固,刺激造血功能,促进铁在肠内
吸收,促使血脂下降,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参与解毒功能,具
有抗组胺的作用及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生成的作
用。

1.血管性偏头
痛运用维生素C治疗血管性偏头痛患者,可使头痛症状很快
消失,总有效率为96%。

随访1~2年,均未见1例复发。

方法:先嘱患者取侧卧位,在颞部常规消毒后,用2ml注射器及5号针头,吸入维生素C注射液2ml(内含维生素C0.2g)注入和髎穴,避
开血管,斜刺或平刺0.3~0.5寸,针刺有麻胀及触电感,回抽无
血可缓缓注药,双侧和髎穴各注入1~2ml,1/d,1周为1个疗程。

病程短而病情轻者发病前期及间歇期均可注射。

一般用药1
个疗程获愈,未愈者,应在下次复发前期行第2个疗程治疗。


入药液后,少数患者可有胀感加重,甚至心慌、恶心、头昏等症状,拔针后平卧休息15~30min,上述症状即可自行消
失。

2.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
维生素C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可使出血症状消失,血小板上升至正常,总有效率为86%。

疗效与对照组用泼尼松治疗相似。

方法:①维生素C1.5~2.0g/d,分3次口服。

待血小板恢复正常后,再持续服用60d;②维生素C1.5g;口服,2/d,温开
水送服。

作者认为,维生素C仅适应于轻、中型特发性血小板减
少性紫癜患者,对于重症患者,宜以优先使用泼尼松为佳。

胡咸
等应用维生素C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12例,总有效
率为92%。

3.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据报道,杜先祥等在患者脱离中毒现场、洗胃、给予脱水剂、镇静剂、对症处
理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维生素C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患者,
一般均在5~10d内全部获得治愈。

用法:取维生素C6.0g,稀释
后静脉滴入,1/d。

4.治疗手脱皮有人用
维生素C治疗手脱皮患者,轻者1次显效,重者3次显效,数日
可获得治愈。

方法:先将手洗干净,待稍干后,用维生素C注射
液倒入手掌内,然后双掌将药液擦匀,待药液干后发白时洗掉。

2ml/次,2/d。

5.治疗银屑病有人应用
维生素C治疗银屑病患者,总有效率为90%,而用氨肽素治疗的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差异显著。

且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

用法:维生素C5.0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l/d,30d为1个疗程。

6.治疗单纯性口腔
炎单纯性口腔炎,俗称口疮,是口腔黏膜的表浅性炎症。


般治疗本病除给予维生素外,局部多用1 %甲紫外涂。

多需5~
7d才能获得治愈。

改用维生素C片外涂,效果较显著。

方法:将
维生素C片(0.1g)压碎成粉,将维生素C粉撒于溃疡面后,闭口
片刻,2/d,2~4d即可痊愈。

7.预防扁桃体
摘除术后出血应用维生素C预防腭扁桃体摘除术后出血患者,总有效率为100%。

用法:维生素C 500mg,加20 %~50%葡萄糖注射液40ml,术前30min静脉注射;维生素C1.0g,加入10%
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手术后立即静脉滴
注。

8.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牟吉荣等应用
维生素C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0例,效果显著,用药1个疗
程后,其中显效者31例,有效者16例,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
为94%。

治疗前后黄疸指数与谷丙转氨酶(SGPT)2项差异有显著
性(P<0.01)。

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迅速得到改善。

用法:维生
素C 10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1/
d,儿童剂量酌减,1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无效者即停
药。

9.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疗效颇佳。

用法:先将12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56例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70例加用维生素C0.5g/(kg•d)静脉滴注治疗,1/d,疗程5~7d。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明显下降(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上升(P<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