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业企业用水情况表
第二部分--205-4表工业企业用水情况

组织机构代码:□□□□□□□□-□ 单位详细名称: 指标名称 甲 合计 1.地表淡水 2.地下淡水 3.自来水 4.海水 5.陆地苦咸水 6.矿井水 7.雨水 8.再生水(中水) 9.海水淡化水 10.其他水 指标名称 甲 外排水量 重复用水量 直流冷却水量(河湖水) 直流冷却水量(海水) 污水处理企业污水处理量 企业用水量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计量单位 乙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米
二、指标解释及注意经使用或处理后,经过企 业厂区所有排放口排放到企业外部的废水量。
包括:生产废水;超标排放的矿井地下水;厂区生活 污水;经本企业净化处理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废 水和虽经净化处理但未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废水; 向污水处理企业排放的废水。 不包括:河湖海冷却直排水量。 注意事项:废水排放量不能大于企业的净取水量(即 取水量合计减外供水量合计)。除个别零排放企 业外,其他企业均应填报废水排放量。
二、指标解释及注意事项
21、外排水量
定义:完成生产过程和生产活动之后经过企业厂 区、办公区所有排水口排到企业外部的水量。包 括进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污(废)水量、直接排到 自然环境中的水量、污水处理企业外供给其他单 位使用的再生水(中水)。
不包括:外供水量、直流冷却水量、未利用直接 排放的矿井水量。
二、指标解释及注意事项
二、指标解释及注意事项
1、取水量
不包括:重复用水量(首次取水和补充水量除外); 企业采自河流、水库、湖泊、海洋,用于冷却, 不重复使用,又排回到河流、水库、湖泊、海洋 的水(这部分填河湖海冷却直排水);水力发电 厂的发电动力用水量。
计算方法:按取水企业和供水企业(单位)商定的水 表结算流量计算。如没有水表,按取水企业和供 水企业(单位)商定的、或有关管理部门规定的 计算方法计算。
重点企业用水情况统计表(企业填写) (修改)

m³
3 工艺用水量
m³
其中 4 洗涤用水量
m³
5 锅炉用水量
m³
6 其他用水量
m³
7 循环水量(包括回用水量、串联用水量) m³
三、辅助生产用水量 (1+5)
m³
1 取水量C (2+3+4)
m³
2 冷却用水量(循环冷却补水量)
m³
其中 3 洗涤用水量
m³
4 其他用水量
m³
5 循环水量(包括回用水量、串联用水量) m³
2014年
309200
160000
149200
255400 244600
10800
2015年
五、非生产用水量
10800
10800
1 取水量E(2+3+4+5)
m³
2 基建用水量
m³
其中 3 消防用水量
m³
4 外供水量(厂区外生活用水)
m³
5 其他用水量
m³
六、外供水量(供到本企业以外其他企业)
m³
十二、节水量
m³
注:①企业取水量A = 主要生产取水量B +辅助生产取水量C + 附属生产取水量D + 非生产取水量E
②总循环水量 = 主要生产循环水量7 + 辅助生产循环水量5
③水重复利用率 = 重复利用水量 / 企业用水量
四、附属生产用水量
m³
1 取水量D(2+3+4+5+6)
m³
2 办公楼、化验室用水量
m³
3 厂区职工食堂用水量
m³
其中
4 厂区浴室、宿舍等用水量
工业用水情况调查表

2.产量单位根据实际计量单位填写;
3.单位产品取水量=该产品当年的生产用新水量/该产品当年的产量;
4.单位产值取水量=该产品当年的生产用新水量/该产品当年的产值;
5.附属生产用水主要指厂区的生活用水。
附表1-2企业用水分类情况分析表
企业名称:建成年份:行业名称:
外 供 水
企业内
居民区
其他
企业外水
合计
总计
附
附表1-1工业企业用水基本情况表
企业名称:建成年份:行业名称:
地(市):县(区):
产品名称1
年份
年产量2
年取用水量
(万m3)
年产值
(万元)
单位产品取水量3
单位产值取水量4
重复利
用率
单位产品
取水量
统计
年工业用水状况
项目
生产用水
辅助生产用水
附属生产用水5
合计
总用水量(万m3)
复用水量(万m3)
新水量(万m3)
地(市):县(区):
项目名称
取水
量
(m3)
重复利用水量
(m3)
用水
量
(m3)
排水
量
(m3)
耗水
量
复用
率
(%)
排水
率(%)
备注
间接冷却水
工 艺 用 水
小计
产品用水
洗涤用水
直接冷却水
其它工艺水
锅 炉 用
水
小计
水处理用水
锅炉给水
企 业 职 工 生 活 用 水
小计
车间生活
浴室
食堂
计划用水单位用水情况月报表

用水单位用水情况表(供水01 表)填报说明一、填报范围本市各用水单位。
二、组织实施方式各区(县)计划用水主管部门负责区(县)公共供水管网到达范围内用水单位及区(县)水资源管理部门管理的自建设施取水单位报表的收集、汇总、分析。
三、报送要求此报表为月报。
市属公共供水管网到达范围内的用水单位及市水务局直管的自建设施取水单位于次月10 日前报送上海市供水管理处;各区(县)公共供水管网到达范围内的用水单位于次月10 日前报送各区(县)计划用水主管部门;区(县)管理的自建设施取水单位,于次月10 日前报送各区(县)计划用水主管部门,抄送区(县)水资源管理部门管理。
四、指标解释、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一)新水量指取自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水源被第一次利用的水量。
计算公式:新水量=地表水+地下水+自来水二间接冷却用新水量+工艺用新水量+锅炉用新水量+生活用新水量+其他新水量1、按水源分类(1)地表水指用水单位以其自行建设的取水设施提取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的水量。
从周边单位购得的通过管道供应的各类水质的水(不包括公共供水企业供应的自来水)或水的产品(如蒸汽、热水等)也计入本项。
注:化学水折算成取水量可按实计算,也可取折算系数为 1.10 ;蒸汽量折算成取水量可按实计算,也可取折算系数为 1.15 。
(2)地下水指用水单位通过取水设施直接从地下承压含水层中抽取的地下水量。
(3)自来水指地表水、地下水等经过公共供水企业加工处理,经认定达到自来水供水标准,通过公共供水管网系统供应的水量。
2、按用途分类(1)间接冷却用新水量指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冷却循环系统(或设备)为间接冷却目的而从各种水源补充的新水量。
统计口径:不统计取自江、河、湖、海用于直流冷却的新水量(2)工艺用新水量指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用于工艺目的(包括制造产品、洗涤处理、直接冷却及其科研、教学、实验、研究)而从各种水源补充的新水量。
(3)锅炉用新水量指为满足锅炉给水和锅炉水处理用水而从各种水源补充的新水量。
工业企业用水情况报告

工业企业用水情况报告# 工业企业用水情况报告## 1. 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和展示工业企业的用水情况。
针对该企业的用水量、用水方式和用水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改善工业企业的用水情况。
## 2. 背景信息工业企业是水资源的重要使用者之一,用水需求庞大。
然而,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加剧,合理使用水资源成为工业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因此,对工业企业的用水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对于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3. 数据分析### 3.1 用水量统计根据我们对该工业企业的水表数据进行的分析,过去一年该企业的用水总量为XXXX立方米。
其中,生产用水占比约为XX%;冷却循环水占比约为XX%;清洗和冲洗用水占比约为XX%。
### 3.2 用水方式分析针对工业企业的不同用水方式,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根据调研数据,该企业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用水方式:1. 直接供水:XX%的用水量通过自来水直接供应给各个生产环节。
2. 再循环:XX%的用水通过冷却循环系统进行再利用,减少了对新水资源的需求。
3. 雨水收集:XX%的雨水被收集、处理后用于生产环节中,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
### 3.3 用水效率分析为了评估工业企业的用水效率,我们计算了该企业的用水指标。
根据数据分析,该企业的用水效率指标为XX,说明该企业在用水方面存在一定的节水措施和管理措施。
然而,与国内外同行业企业相比,该企业的用水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 4. 结论与建议基于对工业企业用水情况的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通过培训和宣传活动,增加员工对节水的参与度。
2. 优化生产工艺: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减少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
3. 引入水资源管理系统:建立用水数据监测系统,实时监测用水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用水问题。
工业企业水耗情况汇报

工业企业水耗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工业企业水耗情况备受关注。
水是生产的重要原料,也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利用水资源,降低工业企业的水耗,既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也是环境保护的责任。
因此,我们对工业企业水耗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现将汇报如下。
首先,我们对工业企业的水耗情况进行了横向比较。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不同行业的工业企业水耗存在较大差异。
一些高耗水行业,如纺织、化工等,其水耗量较大,而一些低耗水行业,如电子、机械等,其水耗量相对较低。
而在同一行业内部,不同企业的水耗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与企业自身的生产工艺、管理水平等有关。
其次,我们对工业企业的水耗情况进行了纵向比较。
随着工业企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工业企业的水耗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一方面,企业加大了节水技术改造的投入,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企业加强了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了水的使用量。
但是,也有少数企业的水耗量呈现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工艺落后、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
再次,我们对工业企业水耗情况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我们发现,影响工业企业水耗的因素非常复杂,既包括生产工艺、设备水平、管理水平等内部因素,也包括市场需求、政策法规、水资源供应等外部因素。
因此,要降低工业企业的水耗,需要综合施策,既要加强内部管理,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又要加强外部监管,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水资源供应。
最后,我们提出了进一步降低工业企业水耗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提高设备水平,降低生产水耗;二是加强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水的使用量,加强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出台相关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法规,引导企业加大节水投入,降低水耗。
总的来说,工业企业水耗情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也需要政府加强外部监管,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工业企业水耗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用水调查表

附件一:农业灌溉用水定额调查及统计表附表1-1 典型县基本情况调查表(2014年)市县(市)水利(务)局(盖章)填表日期:填表人:联系电话:附表1-2 典型县井灌区典型单元亩均净灌溉用水量调查表(2014年)市县(市)水利(务)局(盖章)填表日期:填表人:联系电话:说明:1.附加用水量是指作物非生长期或超出作物需水量以外的必要水量,如泡田、育秧、秋冬季储水、洗盐等用水量。
2.典型单元名称由工程形式+灌区规模+附加用水组成,其中工程形式指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以及传统地面灌;灌区规模指大型、中型、小型灌区。
3.水稻灌溉方式一般为淹水灌溉,节水灌溉方式主要有间歇灌溉、浅湿晒灌溉等;旱作灌溉方式有地面灌、沟灌、畦灌、管灌、滴灌、喷灌等。
4.由典型县水利(务)局填写,提交市水利(务)局,市汇总后报送省灌溉试验中心站。
- 2 -附表1-3 典型县渠灌区典型单元亩均净灌溉用水量调查表(2014年)市县(市)水利(务)局(盖章)填表日期:填表人:联系电话:说明:1.附加用水量是指作物非生长期或超出作物需水量以外的必要水量,如泡田、育秧、秋冬季储水、洗盐等用水量。
2.典型单元名称由工程形式+灌区规模+附加用水组成,其中工程形式指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以及传统地面灌;灌区规模指大型、中型、小型灌区。
3.水稻灌溉方式一般为淹水灌溉,节水灌溉方式主要有间歇灌溉、浅湿晒灌溉等;旱作灌溉方式有地面灌、沟灌、畦灌、管灌、滴灌、喷灌等。
4.由典型县水利(务)局填写,提交市水利(务)局,市级汇总后报送省灌溉试验中心站。
- 3 -附表1-4 典型县典型灌区灌溉用水量平衡表(2014年)市县(市)水利(务)局(盖章)填表日期:填表人:联系电话:说明:1.附加用水量是指作物非生长期或超出作物需水量以外的必要水量,如泡田、育秧、秋冬季储水、洗盐等用水量。
2.典型单元名称由工程形式+灌区规模+附加用水组成,其中工程形式指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以及传统地面灌;灌区规模指大型、中型、小型灌区。
表2工业企业用水情况统计表

中央空调控制面积(m2)
食堂就餐
人数(人/日)
一级水表数(块)
二级水表数
(块)
三级水表数(块)
一级水表编号
途
其中
取水量(m3)
回用
循环量
回用
循环率
备注
地表水
间接冷却水
地下水
工艺水
自来水
蒸气冷凝水
其他
中央空调用水
合计
合计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主要产品用水情况
产品名称
单位
年新水量(万吨)
年实际产量
(件.台)
年产值(万元)
单位产品
取水量
(m3)
万元产值取水量
(m3/万元)
节水
设施
项目名称
运行时间
总投资(万元)
设计能力
(m3/日)
吨水投资
(元/m3.日)
吨水运行
成本
(元/m3)
节水量(m3/年)
投入使用
节水器具
累计
(件、套)
定额管理情况
考核产品数(个)
考核产品
新水量(m3)
定额考核水量占工业新水量总量的比例(%)
近期及中长期节水
目标
产值(万元)
新水量(m3)
重复水量(m3)
重复利用率(%)
定额考核水量占工业新水量总量的比例(%)
拟建节水工程简介
是否做水平衡测试
测试时间
年度计划用水量
单位管网图:
注:请标明水表位置及在水务公司登记的水表号
表2年度工业企业用水情况统计表
单位名称(盖章)法人代表联系电话:
基本
情况
单位所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广州市工业企业用水情况表
- 1 -
注:
(一)主要指标解释
取水量(01):指新鲜水的取用量,包括市政自来水、市政工业低质水和自备水量。
自备水取水量(04):指自建供水设施取用的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以及雨水、淡化海水等非常规水资源水量。
地表水取水量(05):指以自建供水设施从河流、湖泊取用的水量。
地下水利用量(06):指以自建供水设施从地面以下各种不同深度含水层取用的水量。
非常规水资源(07):包括雨水、海水、矿井水、苦咸水等。
雨水利用量(08):指经工程化收集与处理后达到相应水质标准的回用雨水量,包括回用于工业、生态环境、市政杂用、绿化等方面的水量。
建筑与小区雨水回用量参照《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计算。
海水利用量(09):指经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或地方水质标准并利用的海水,包括回用于工业、生态环境、市政杂用、绿化等方面的水量。
用于直流冷却的海水利用量,按其用水量的10%纳入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
综合供水能力(12):按供水设施的设计能力计算,如取水、净化、送水、输水干管四个环节的能力不一致时,取其最薄弱环节的设计能力值。
自备水供水量(13):指抽取、收集的原水经净水处理后的实际供水量。
直接取用原水的单位,自备水量=自备水供水量;有净水处理设备的单位,自备取水量>自备水供水量。
生产用水量(17):指自备供水应用于产品生产的水量。
生活用水量(18):指自备供水应用于生态环境、市政杂用、绿化等方面的水量。
(二)审核关系
取水量(01)=市政自来水(02)+市政工业低质水(03)+自备水取水量(04);自备水取水量(04)=地表水(05)+地下水(06)+非常规水资源(07);
非常规水资源(07)=雨水(08)+海水(09)+矿井水(10)+苦咸水(11);直接取用原水的单位,自备水取水量(04)=自备水供水量(13);有净水处理设备的单位,自备水取水量(04)>自备水供水量(13);
自备水供水量(13)=地表水(14)+地下水(15)+非常规水资源(16);
自备水供水量(13)=生产用水(17)+生活用水(18);
重复利用率(21)=重复用水量(20)/(取水量(01)+重复用水量(20))
- 2 -
附件2:
广州市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用水单耗统计表
单位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