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合集下载

日本明治维新优秀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优秀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倒幕前的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

(2)改革力量的出现、倒幕力量的形成、德川幕府被推翻。

2.能力目标:(1)分析倒幕运动前日本改革力量的形成,帮助学生掌握从生产关系变化入手,正确认识新旧社会交替时阶级关系变动的科学方法。

(2)论述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既有重点又能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造成了日本幕府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倒幕运动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了明治天皇政府。

(2)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划时代的资阶改革运动,它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难点: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日本社会的深刻变化和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统治日本将近700年的封建幕府,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了,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二、讲授新课:(一)幕府统治下的日本1.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幕府与幕府统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有利于学生对下文知识的理解。

2.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一段,在地图上确认的位置。

提问:哪些人构成了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哪些人反对幕府统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一下幕藩制,指出幕府统治面临的第一个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学生认清日本国内形势。

3.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二段,提问:有哪些国家相继侵略日本?结果怎么样?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日本面临的外部环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使日本有被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这也是幕府统治面临的又一危机。

最终让学生认识到此时的日本内忧外患,改革势在必行。

4.向学生简要的介绍一下兰学到代表人物(绪方洪庵、新井向石等)和核心思想(实行民主平等,仿效西方改革日本,富国强兵等)指出思想准备对维新运动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

九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九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九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主要围绕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 明治维新的背景:黑船来航、尊王攘夷、倒幕运动。

2. 明治维新的过程:明治天皇即位、废藩置县、兵制改革、教育制度改革、殖产兴业、脱亚入欧。

3. 明治维新的影响:日本走向现代化、成为亚洲强国、侵略扩张。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2. 分析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通过对明治维新的学习,认识到改革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过程及影响。

2.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背景、原因及主要改革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本现代化城市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日本现代化起源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新课:(1)明治维新的背景:讲解黑船来航、尊王攘夷、倒幕运动等历史事件。

(2)明治维新的过程:详细介绍明治天皇即位、废藩置县、兵制改革等改革措施。

(3)明治维新的影响:分析日本走向现代化、成为亚洲强国、侵略扩张等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分组讨论,假设自己是明治时期的日本人,面对国家危机,会如何进行改革。

4. 例题讲解:以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影响为知识点,进行例题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日本明治维新》导学案,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明治维新的背景黑船来航尊王攘夷倒幕运动2. 明治维新的过程明治天皇即位废藩置县兵制改革教育制度改革殖产兴业脱亚入欧3. 明治维新的影响日本走向现代化成为亚洲强国侵略扩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2)分析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2. 答案:(1)明治维新的背景:黑船来航、尊王攘夷、倒幕运动;过程:明治天皇即位、废藩置县、兵制改革等;影响:日本走向现代化、成为亚洲强国、侵略扩张。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教案: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6课中的“日本明治维新”一节。

具体内容包括: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如黑船压力、国内矛盾等。

2. 使学生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如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及其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及其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美国黑船强迫日本开国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黑船压力、国内矛盾等方面。

3. 课堂讲解:讲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分析黑船压力对日本的冲击,阐述国内矛盾的激化。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必要性。

4.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子为例,讲解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如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措施的特点及其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现场回答,检验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看法和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日本明治维新背景:黑船压力、国内矛盾内容:1. 废藩置县2. 殖产兴业3. 文明开化特点:自上而下、全面西化、深刻影响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2. 请列举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3. 请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特点及其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1.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黑船压力、国内矛盾。

2. 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主要讲述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

具体章节为第4课,内容包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以及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主要内容。

2. 使学生认识到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理解其对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主要内容。

难点: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历史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一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这个时期日本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2. 讲解新课(1)明治维新的背景a. 黑船来航,迫使日本开放国门。

b. 幕府统治的危机。

c. 倒幕运动。

(2)明治维新的过程a. 王政复古。

b. 奉还版籍、废藩置县。

c. 殖产兴业。

d. 文明开化。

(3)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a. 政治体制的改革。

b. 经济政策的改革。

c. 社会文化的改革。

(4)明治维新的影响a. 推动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 改变了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

c. 奠定了日本现代化国家的基础。

3. 例题讲解a. 明治维新的背景是什么?b.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c. 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4. 随堂练习a. 列出明治维新的三个主要内容。

b. 解释明治维新对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意义。

5. 小结六、板书设计1.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2. 内容:a. 明治维新的背景b. 明治维新的过程c.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d. 明治维新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明治维新的背景。

b. 请说明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c. 请谈谈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

2. 答案:a. 明治维新的背景:黑船来航,幕府统治危机,倒幕运动。

b.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政治体制的改革,经济政策的改革,社会文化的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历史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历史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历史教案第一章:明治维新的背景1.1 幕末时期的社会矛盾1.2 西方列强的入侵与冲击1.3 倒幕运动与戊辰战争第二章:明治维新的开始2.1 明治维新的序幕2.2 明治政府的成立2.3 废藩置县的实施第三章:明治维新的政治改革3.1 废除非生产性大名3.2 实行四民平等3.3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第四章:明治维新的经济改革4.1 殖产兴业政策4.2 土地制度改革4.3 近代企业的发展第五章:明治维新的文化教育改革5.1 文明开化与西化浪潮5.2 教育体制的改革5.3 新闻媒体的兴起第六章:军事改革与近代化军队的建立6.1 军事现代化的必要性6.2 引进西方军事技术6.3 军队组织与训练的改革第七章:对外政策与扩张7.1 明治政府的对外政策7.2 西南战争与琉球问题7.3 走向扩张的路线第八章:社会变革与生活方式的西化8.1 文明开化政策的影响8.2 生活习俗的改变8.3 社会结构的变动第九章:文化与思想的变革9.1 近代文学与艺术的兴起9.2 思想启蒙与社会主义的影响9.3 知识分子阶层的角色第十章:明治维新的成就与局限10.1 明治维新的主要成就10.2 面临的内外挑战10.3 明治维新的历史评价第十一章:教育与科学的进步11.1 教育体制的完善11.2 科学研究的兴起11.3 教育与科学的对现代化影响第十二章:女性地位的变化12.1 女性教育的兴起12.2 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12.3 女性在明治维新中的角色第十三章:明治维新与日本现代化进程13.1 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推动13.2 明治维新与日本近代化的特点13.3 明治维新对日本未来发展的影响第十四章:明治维新的反思与批评14.1 明治维新的历史反思14.2 明治维新中的问题与不足14.3 明治维新以来的历史评价第十五章:明治维新的遗产与启示15.1 明治维新的遗产15.2 对日本历史的启示15.3 明治维新对世界历史的贡献这的五个章节主要关注了教育与科学的进步、女性地位的变化、明治维新与日本现代化进程、反思与批评以及遗产与启示。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多篇)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多篇)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多篇)第1篇:日本明治维新教案第16课日本明治维新执教人:曾朝芳教学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倒幕前日本;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引导学生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史论结合的意识。

通过对明治维新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①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②认清明治维新的局限性。

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教学建议本课地位日本明治维新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革命和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唯一的非欧美国家。

明治维新是日本走向世界的起点,为日本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它的改革并不彻底,这就决定了这个国家带有较强的封建性和军事性。

给亚洲国家尤其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重点分析:明治维新是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起点,是日本与世界接轨的标志,也是意味着日本开始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它在日本的发展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亚洲国家和世界格局都产生较大影响。

难点分析: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

初三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近代史中戊戌变法的内容。

同样是闭关锁国的国家,同样是被外国的船坚炮利打开了国门,同样是向西方学习先进的制度,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能够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

这样的问题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探究。

这种探讨的问题难度较大对于初三学生有一定困难。

.教学设计示例重点:日本明治维新难点: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复习提问】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关于日本古代的历史.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192年,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明治维新是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讲授新课】一、明治维新的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封建社会末期。

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廷设在京都,但实权掌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德川家族就占有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

九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优质教案

九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优质教案

九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第四课《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以及其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

2. 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过程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以及影响。

(1)背景:1853年,美国佩里舰队来航,迫使日本开放国门,日本面临民族危机。

(2)过程:18年明治天皇发动政变,推翻幕府统治,开始明治维新。

(3)主要内容: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教育改革、军事改革。

(4)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民族危机,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为日本现代化奠定基础。

3.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4. 例题讲解:分析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以及影响。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明治维新的背景2. 明治维新的过程3.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教育改革军事改革4. 明治维新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要点:(1)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民族危机,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明治维新为日本现代化奠定基础。

(3)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2. 课后反思: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反思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可以借鉴的经验。

九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九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九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下历史教材第四课《日本明治维新》,主要内容包括: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及其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具体章节为:第一章第五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2.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本国旗、地图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日本的历史发展,进而引入本节课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及其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1)背景:黑船来航、尊王攘夷、戊辰战争。

(2)主要内容:废藩置县、兵制改革、教育改革、经济改革。

(3)影响:促进日本现代化进程,为日本崛起奠定基础。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明治维新时期的历史图片,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明治维新的选择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布置两道关于明治维新的简答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七、板书设计1. 明治维新的背景2.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3. 明治维新的影响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明治维新的背景。

(2)列举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3)谈谈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2. 答案:(1)黑船来航、尊王攘夷、戊辰战争。

(2)废藩置县、兵制改革、教育改革、经济改革。

(3)明治维新促进了日本现代化进程,为日本崛起奠定基础。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讲解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理解其历史意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历史发展,进一步认识日本现代化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课标要求】
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首先打开关闭的日本国门的国家,倒幕派的组成力量、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和主要代表人物;归纳、概括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概述武装倒幕运动;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概述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对明治维新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和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重点难点】
一、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二、难点:明治维新前夕的日本社会状况。

【授课类型】新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

【教具(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导)日本历史上曾借助两次成功的改革,实现了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古代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日本向中国学习,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近代日本又借助明治维新,日本向西方学习,由封建社会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那么,明治维新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有哪些措施?对日本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今天和大家一起探究。

(出示课题,引入新课)学习新课:
(师导)什么是明治维新呢?“明治”指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

(课件显示: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本阶级性质的改革)
(教师过渡)日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这次改革的呢?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课件显示)
㈠幕府统治的危机(课件显示)
(指导学生粗读教材,了解19世纪中叶日本的基本情况,教师简介幕府和幕府统治)
师问:幕府统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
1、国内危机:社会矛盾尖锐(课件显示)
依据:(1)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强调: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即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现状,农民和市民不堪忍受剥削不断起义。

2、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课件显示)
依据:1853年,美国舰队入侵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俄、英、法等也沿例炮制,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㈡武装倒幕的开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
2、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
3、倒幕的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倒幕经过进程示意图)
形成改革力量→拥立明治天皇→发布讨幕冤诏→幕府挑起战争→乌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迁都东京→消灭残余势力师:幕府统治推翻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二、明治维新(课件显示)
1、明治维新的时间、代表人物和口号(课件显示)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师:“富国强兵”就是要国家独立,“殖产兴业”就是要经济工业化,“文明开化”就是要文化、生活西方化。

在这样的口号下,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呢?
2、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课件显示)
师: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反映在明治天皇颁布的两个法律条件中,即《五条誓文》和《维新政体书》。

出示表格: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作用简表
内容一栏由学生阅读教材后自己完成,课件将以下内容依次展示到相应表格内: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共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采用欧美学制,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穿西服、吃两餐;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

作用一栏由师生共同分析后得出:
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消除了封建割据,巩固了新政权,所以其作用就是——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经济上的措施,实质上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扶持和保护资本主义企业,所以其作用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③文化教育上的措施,就发展了近代教育、培养了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

④生活上的措施,就革除了旧习,减轻了改革的阻力。

⑤军事上的措施就增强了日本的军事力量,并导致了对外侵略扩张。

三、对明治维新的评价(课件显示)
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师:明治维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这次改革是日本最高统治者天皇以政令的形式发布展开的,所以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历史作用:对内,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不断强大;对外,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成为亚洲近代唯一民族独立国家。

3、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如“天皇制”。

小结延伸:
师: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明治维新使日本再一次飞跃,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的民族独立国家。

在明治维新30年后,中国也进行了一次同样性质的改革——戊戌变法,结果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而中国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呢?我们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呢?(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小结、补充:
1、从国际环境上: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尚不深入,而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从改革阻力上:日本阻碍改革的幕府统治在改革前已被推翻;而中国玩固派掌握着国家实权,力量强大。

3、从群众基础上:日本重视、利用人民力量,社会基础坚实;而中国维新派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脱离了群众,社会基础薄弱。

4、从领导力量上:日本倒幕实力派领袖进入了政权核心,握有实权;而中国维新派则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限皇帝身上。

【练习设计】
1、最先敲开日本大门的国家是
()
A.美国B.俄国C.英国D.法国
2、日本开始明治维新时,中国正在进行
()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运动
3、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
C.实行征兵制 D.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4、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
()
A.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B.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摆脱了殖民统治 D.实现了工业化
5、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都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革,其重要原因在于()
A.用赎买的方式进行改革
B.自上而下的改革,操纵者都是封建统治者
C.没有伴随而起的革命运动
D.资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