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
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有两个大基本原因:一是遗传因素,另一个是外
因环境。
遗传因素包括孩子的个性、情感、智力以及一般行为和思维模式;环境因素则包括家庭环境、教师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朋友的影响以及一般
社会环境因素,如家庭经济状况、国家政策等。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最基本的是遗传的基因,它决定了孩子身体和智力等的发
育情况。
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孩子的感情、性格、以及一般行为习惯和兴
趣爱好。
一般来说,由父母传给孩子的基因,将决定孩子的身体健康、道
德伦理观念以及一般智力素质水平。
2、外因环境
外因环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环境因素,它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
及朋友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它在其中一种程度上
决定了孩子的道德观念,性格和一般行为习惯;学校环境也是构建孩子心
理发展的重要环境,它不但提供了系统的知识,而且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社
会能力和道德伦理观念;此外,孩子的朋友们也是构建孩子心理的一部分,朋友们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孩子的行为习惯,更体现在他/她的思想方式上。
总结起来,遗传与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相互依存的,在一定
程度上是不可分割的。
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发展心理学论文题目:遗传与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名:***学号:**********2011年4月15 日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梁玉莹(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艺系,深圳 518000)摘要: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遗传、环境和教育的新平衡观:研究结果表明:智力测验分数的遗传力为52%,也就是说,遗传基因可以解释人的智力测验成绩差异是52%。
它的意义可以这样理解:人的智力,大约有一半由遗传决定,另外的一半由环境决定。
这里所说的一半,是平均值的意思,具体到某个人可能情况不一样,对有些人来讲,遗传起的作用更大,对一些人来讲,环境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遗传,环境,教育,心理发展,平均值引言:人的心理发展史由什么决定的呢?是先天还是后天,是基因还是环境?这个问题一直被人们去探索和真论着。
正文自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有三种。
第一种观点是遗传决定心理发展。
遗传因素是指那些与遗传基因联系着的生物有机本体的内在因素,包括生理的因素遗传决定论片面的强调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史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
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
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最多只能促进货延缓本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高尔顿选出977位英国名人,调查他们的亲戚中有多少名人,结果他们的父子,兄弟中有332人和他们有同样的名声。
另外,他又调查了977位普通人。
结果他们的亲戚中只有一位名人。
由此得出心理发展史由遗传决定的。
第二种观点是环境决定心理发展。
环境因素指个体生存空间中所有可能影响个体的因素。
环境决定论者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但是她们片面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有环境决定的。
环境决定论的最早代表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华生。
研究者富里门比较了75名8岁时被收养的儿童,他们被收养一年都智商由95增加到102.5。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试卷6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试卷6(总分58, 做题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儿童心理发展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是( )。
SSS_SINGLE_SELA 遗传B 生理成熟C 环境D 教育分值: 2答案:A解析:遗传素质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
生来没有大脑的无脑畸形儿不能产生心理活动,脑发育不全的儿童其智力水平远比正常儿童低下。
2.下列叙述中,属于超常儿童特点的是( )。
SSS_SINGLE_SELA 心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B 智力年龄小于实际年龄C 心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D 心理年龄等于实际年龄分值: 2答案:C解析:超常儿童是指心理年龄大于生理年龄的儿童。
故本题选C。
3.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 )较差。
SSS_SINGLE_SELA 稳定性B 广度C 分配能力D 范围分值: 2答案:C解析: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范围,又叫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注意到的对象的数量,如一目十行。
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某种对象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度。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顾此失彼”就是顾了这个,丢了那个,说明不能同一时间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反映出幼儿注意分配能力较差。
故本题选C。
4.以下几组时间概念中,幼儿难理解的是( )。
SSS_SINGLE_SELA 上午、下午B 白天、晚上C 今天、明天D 大前天、大后天分值: 2答案:D解析:大前天、大后天的时间概念,幼儿到了5-6岁即幼儿晚期才能形成。
其他几个选项的概念幼儿在5岁前就能够掌握。
5.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幼儿期的思维主要处于( )。
SSS_SINGLE_SEL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分值: 2答案:B解析:幼儿期的思维主要处于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儿童遇到问题时能运用思维,但常常是不合逻辑的。
遗传、环境、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遗传、环境、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我们每个个体从一出生到长大成才,心理无疑都要经历非常复杂的发展过程,众所周知遗传、环境与教育是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个体心理的发展既不是简单地由遗传决定,也不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是由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三者相辅相成,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转化,遗传因素为其提供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从生物学方面来解释,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的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而遗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种遗传生物特征就是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称为遗传素质。
这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能打洞”的生物学依据。
基因作为遗传的基本组成单位,有其独特性,固而遗传也具有独特性。
不同生物所传递的个体特征各异,但是传递主要的只是生理特征,而知识、性格等则是无法遗传的。
例如一项研究表明,智力测验分数的遗传力为52%,它的意义可以这样来理解:人的智力大约有一半由遗传决定,另外的一半则由环境等其他因素综合决定。
可以这样说,人在刚出生时表现出来的与其他个体的差异大部分来自于遗传,而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在家庭里学习,到学校中接触老师、结交朋友,再到走出社会,一个人的表现更多是受社会也就是环境的影响。
著名的狼孩卡马拉即为一例,此外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地域不同,人们所形成的心理特征也有差异,如生活在山区的人多强壮耐劳;草原荒漠的陶冶使人粗犷豪放;海洋孕育的文明勇敢和心胸开阔等等。
早在汉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就说过:“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我们总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并用积累得到的知识快速吸取更多知识,如此不断地螺旋式上升。
一个生活在农村和一个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有着明显在知识、兴趣、爱好和特殊才能方面的差异。
家庭生活方式、物质条件、文化差异以及家庭氛围的不同也会造成孩子发展的差异。
试论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试论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现代心理学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受环境、遗传及内在因素三个因素影响的复合结果,而这三个因素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遗传与环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焦点从可逆性的环境因素转移到了不可逆性的遗传因素之上。
下面将详细阐述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遗传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
遗传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遗传因素可以影响个体发展的节奏,例如,有些特质在一些人身上加速发展,而在另一些人身上放慢发展;其次,遗传因素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性格特质,例如,有的人更加内向、有的人更主动、有的人更温和,这都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再次,遗传因素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育水平,例如,有些人在学习和思维方面比较聪明,而有些人则不太聪明,这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二、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
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请举例说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

请举例说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在人类发展基本原理或规律这个问题上,各种心理学派别之间的争论可以归为四点:第一,人类心理和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第二,人类对待环境的关系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第三,人类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第四,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发展变化能持续下去)还是有终目标的。
于是,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牵涉如下一些问题。
1.关于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先天遗传给心理发展提供更多了可能性,后天的环境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因此,发展心理学必须研究人类心理的先天要素,必须研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文化背景与人类心理发展的交互作用。
2.关于心理发展的外因和内因问题在人类心理发展上,既必须注重外因,又必须注重内因。
人类身心发展就是主动的,所以,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至促进作用。
我们既要谈发展,又必须特别强调内外因之间的关系和促进作用。
3.关于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人类的心理一方面就是不断发展的,另一方面又就是存有阶段性的。
必须将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出来,将相对主义的对外开放和理想化的终点统一出来,这样就可以既科学地表述生命全程的心理持续发展趋势,又深入探讨相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
(二)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发展心理学不仅必须研究心理发展的通常原理或基本规律,而且必须研究在人生相同发展阶段上的具体内容原理或规律,这些原理或规律彰显在生命全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即为各阶段所整体表现出的质的特征上面。
1.年龄特征的划分标准恰当而科学地分割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迄今为止还是一个远远没获得适度化解的问题,然而,它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关键内容。
古代教育家和哲学家曾明确提出这个问题,现代发展心理学家正在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目前见到的划分人生阶段依据的典型资料,可归为如下几类:(1)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例如柏曼(l.berman)以内分泌腺作为分期标准;(2)以智力发展作为划分标准,例如皮亚杰(j.piaget)以思维发展作为分期标准;(3)以个性发展特征为划分标准,例如埃里克森(e.h.erikson)对人格发展的划分;(4)以活动特点为划分标准,例如艾利康宁(д.б.эльконин)和达维多夫(в.в.давыдов)对心理发展的划分;(5)以生活事件为划分标准,例如将成年期(18岁以后)以生活事件分为成年早期(18~35岁)、成年中期(35~55或60岁)、成年晚期(55或60岁以后)。
遗传与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过程,其中遗传与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遗传因素确定了儿童的基本遗传信息,包括智力、性格特征等,而环境则提供了儿童所需的刺激和经验。
本文将探讨遗传与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首先,遗传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儿童的基因组构成了其智
力和认知能力的基础。
一些研究表明,智力的遗传性约为50%至80%。
一些基因
变异可能会导致一些儿童在特定领域具备更强的能力,例如音乐、数学或艺术。
性格特征也受遗传因素影响,例如内向或外向的性格倾向。
然而,环境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环境
刺激和经历对其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
良好的家庭环境、教育资源和社会支持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例如,儿童在具有刺激性和支持性的家庭环境中更有可能发展出积极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的差异也会对儿童的智力和学业发展产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遗传与环境并非孤立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遗传因素可以影响儿童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和适应能力,而环境则可以调节基因表达和塑造儿童的脑发展。
进一步研究发现,儿童的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可以解释一部分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
总结而言,遗传与环境是儿童心理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因素。
遗传因素
决定了儿童的基本遗传信息和潜在能力,而环境提供了刺激和经验以促进其发展。
了解和关注遗传与环境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
浅谈遗传、环境、教育在个体发展的中的作用

浅谈遗传、环境、教育在个体发展的中的作用摘要:遗传、环境、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但三者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
笔者认为,遗传是个体发展的先天性基础;环境是个体发展的最重要非智力因素;教育是个体发展的最重要的手段和过程。
关键词:遗传环境教育智力文献综述: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是上一代通过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把生物特征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
环境指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周围现实,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他决定了心理活动的内容、和个体的社会化方式。
教育指对个体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培养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能充分释放遗传潜力,促进个体心理的全面发展。
“我们寄居在母亲的子宫里面,当然是为身体方面的生活做准备”。
这是个体发展的第一阶段。
“在第一阶段,生命是简单的,动作和感觉都刚开始。
”个体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世上”。
“在第二阶段,我们有生活,有动作,有智性的因素”(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p5-6)。
这两个阶段便是个体发展的先天和后天环境。
夸美纽斯(p25)在书中说只有受过切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人。
他认为人要受教育,才会坐,才会站,才会走,才会用他的手。
人的心理发展不是生来就完全发展的,一切造物在发展进程方面全是从无到有的和逐渐自行发展的。
夸美纽斯(p26)也引用柏拉图的话“人若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他若没受过教育,或者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家伙。
”遗传、环境、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宋朝王安石著有《伤仲永》一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怀谒于邑人,不使学。
“泯然众人矣。
”可见,虽然遗传是个体发展的先天性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37发展心理学论文
题目:遗传与环境(含教育)
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学院:师范学院
专业:教育技术学
姓名:许玉玲
学号:2008122010
2010 年 9 月 18 日
遗传与环境(含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许玉玲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深圳 518060)
摘要遗传,环境和教育的问题,一直是在教育学上一个既古老又重要的课题,同时也是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笔者在回顾心理学史上一些著名流派对该问题的阐述的基础上提出,不能单一地看待
三个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应在实践中确切地运用三者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遗传,环境,教育,心理发展
分类号B843
1.引言
人从一出生到长大成才,总是要经历非常复杂的发展过程,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个体心理的
发展既不是简单地由遗传决定,也不只是由环境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
儿童心理的发展中,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而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
人类通过遗传,把世代代所形成和固定下来的某些生物特征,由父代传给子一代,代代相传,不断延续。
这种遗传生物特征,就是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称为遗传素质。
[1](P16)不同的生物所传递的个体特征各异,但是传递主要的只是生理特征,而知识,性格等则是无法遗传的。
早期的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Galton)为代表,该学派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的遗传素质决定的,个体的发展及其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
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仅起引发作用,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高尔顿用家谱调查作为其观点的论据,这些资料是经过几代间接了解的,且其中调查对象的环境因素没有认真的分析,因此很难客观、科学。
如一个音乐听觉很好的幼儿 ,如果没有良好的音乐环境和教育就不能成为音乐家 ,而在幼儿期并未表现出有特别音乐素质的孩子 ,在接受音乐教育后也可能成为音乐家。
如著名的乐队小指挥舟舟虽然先天痴呆 ,但因长期观看乐队排练、演奏而表现出指挥才华。
因此 ,不能把遗传素质看成是现成的才能 ,更不能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
实践证明 ,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并不起决定性作用 ,它只提供发展的可能性 ,这种可能性必须在一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才能转化为现实性。
[2]
1.2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人刚出生时表现出来的与其它特体的差异大部分来自于遗传,而随着慢慢长大,开始在家庭里学习,到学
校接触老师、结交朋友,再到走出社会,一个人的表现更多是受社会的影响。
在家里,父母的教养、以身作则,儿童总是看着;在学校,老师的教导,同学的表现,更是难以忽视;在外面,吃饭时,坐车时,走路时,人总是在不断地学习,渐渐地,我们便长大了……而最终的我们,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的产物,既不是家庭单一作用的成果,也不是学校唯一的“教导”结果,环境中的各个因素总是在相互作用着。
就如一个生来就有健全的头脑和器官的儿童, 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自己又不刻苦努力, 他的智力和其它个性品质就不可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而另一个大体上具有同样先天素质的儿童, 如果生活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中, 并且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自己又勤奋努力, 则可能获得智能和个性的较高度的发展。
许多早期就表现出音乐、绘画等特殊才能的儿童如果生在贫困山区没有适当的音乐环境和绘画环境, 没有适当的教育就不能成为音乐家和画家。
出生后丧失母亲, 很少有人同他一起交谈的儿童, 语言发展就会因此受到影响。
早在汉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就说过:“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我们总是在不断学习过程中积累,并用积累得的知识快速吸收更多知识,如此螺旋式上升。
如果说遗传起决定作用,那么又怎么会出现狼孩子的事呢?狼孩子不是应该一开始就如人般直立吗?而曾经对超常儿童非常有研究的美国专家又怎么会是随便指指,就指出了快速发展的孩子们?其实,更多的是我们环境及教育的重要作用。
试想,若不是美国专家的那随便指指,家长们是否会给孩子们塑造出这么适合孩子的环境,是否还会逢人就夸,是否就能使孩子们有足够的自信心;老师是否会那样关怀这些孩子;同学们是否会那么那么羡慕……因而可见,环境的变化对人的发展影响是多么的大。
同是一个环境,但各人所受的影响不同,就是由于各人的主观状态不同。
而环境决定论者完全无视了人的主观状态的作用 ,所以它实质上又是一种外因论。
[3]同时,教育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起主导作用,教育往往是师生互动的,如果只有教师的无限热情,学生却缺乏积极的参与态度,那么再好的教育也是无效的;如果仅有学生的好奇心,却无教师的支持,渐渐学生也就散失学习的欲望。
因而,一个人的发展总是需要多方的协作。
2.结论
遗传,环境(含教育),因素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而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我们不能忽视其中的任一个因素,更不能单一地想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幼儿园教师学历培训教材编写组. 幼儿心理学[M]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2]张焕霞 ,刘景良. 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2,25(1):56-57
[3]阙之煐.论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79,01:47~52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CLUDING EDUCA TION) IN THE ROLE OF THE PSYCHOLEGICAL DEVELOPMENT
Xu Y uling
(Educ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College,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60)
Abstract
The heredity,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ducation question, has been in the pedagogy one both ancient and the important topic, simultaneously is also affects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attribute. The author in reviews in the psychology history some famous schools to propose to this question elaboration foundation, cannot regard three factors solely to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function, should utilize three relations accurately in reality, thus better promotion individual psychology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 heredity, environment, the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