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与任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与任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与任务【摘要】通常把用于保护电力设备的自动装置称为继电保护装置,而把用于保护电力系统的称为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是一种以能及时反应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时的物理量与正常运行时的差别为判据构成的自动装置,能作用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因此它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基本装备,任何电力元件不得在无继电保护的状态下运行。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用;任务一、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对电网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要求,包括可靠性、选择性、速动性和灵敏性。

这些要求之间,有的相辅相成,有的相互制约,需要针对不同的使用条件,分别地进行协调。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是电网继电保护系统运行部门的头等大事。

1.选择性。

基本含义是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减小,以保证系统中非故障部分继续安全运行。

2.灵敏性。

保护装置对其保护范围内的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称为灵敏性(灵敏度)。

灵敏性常用灵敏系数来衡量。

它是在保护装置的测量元件确定了动作值后,按最不利的运行方式、故障类型、保护范围内的指定点校验,并满足有关规定的标准。

3.速动性。

速动性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断开故障元件。

这样就能减轻故障设备的损坏程度,减小用户在低电压情况下工作的时间,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4.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在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它应该反应的故障时,保护装置应可靠地动作(即不拒动)。

而在不属于该保护动作的其他任何情况下,则不应该动作(即不误动)。

选择继电保护方案时,除设置需满足以上四项基本性能外,还应注意其经济性。

即不仅考虑保护装置的投资和运行维护费,还必须考虑因装置不完善而发生拒动或误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的损失。

二、继电保护的任务1.当被保护的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设备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地、迅速地、有选择地向离故障设备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将故障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保证无故障设备继续运行,并防止故障设备继续遭到破坏。

(完整word版)继电保护教材(超实用)

(完整word版)继电保护教材(超实用)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一、电力系统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1.电力系统的故障:三相短路f (3)、两相短路f (2)、单相短路接地f (1)、两相短路接地f (1,1)、断线、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复合故障等。

2. 不正常运行状态:小接地电流系统的单相接地、过负荷、变压器过热、系统振荡、电压升高、频率降低等。

二、发生故障可能引起的后果是:1、故障点通过很大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设备烧坏;2、系统中设备,在通过短路电流时所产生的热和电动力使设备缩短使用寿命;3、因电压降低,破坏用户工作的稳定性或影响产品质量;破坏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产生振荡,甚至使整个系统瓦解。

事故:指系统的全部或部分的正常运行遭到破坏,以致造成对用户的停止送电、少送电、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容许的程度,甚至毁坏设备等等。

三、电保护装置及其任务1.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2.它的基本任务是:(1)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2)对不正常运行状态,为保证选择性,一般要求保护经过一定的延时,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且能与自动重合闸相配合。

第二节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一、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息量,当突变量达到一定值时,起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

1、利用基本电气参数的区别发生短路后,利用电流、电压、线路测量阻抗等的变化,可以构成如下保护。

(1)过电流保护:反映电流的增大而动作,如图1-1所示,(2)低电压保护:反应于电压的降低而动作。

(3)距离保护(或低阻抗保护):反应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地之间的距离(或测量阻抗的减小)而动作。

2、利用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时被保护元件两侧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差别。

500kV变电站电气二次部分介绍及保护配置

500kV变电站电气二次部分介绍及保护配置

实用文档500kV变电站电气二次部分介绍及保护配置葛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1、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电力系统故障可分为:单相接地故障 D(1)、两相接地故障 D(1.1)、两相短路故障 D(2)、三相短路故障 D(3)、线路断线故障2、电力系统故障产生的原因:外部原因:雷击,大风,地震造成的倒杆,线路覆冰造成冰闪,线路污秽造成污闪;内部原因:设备绝缘损坏,老化;系统中运行,检修人员误操作。

3、电力系统的不正常工作状态:电力系统不正常工作状态: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未发展成故障。

如:电力设备过负荷,如:发电机,变压器线路过负荷;电力系统过电压;电力系统振荡;电力系统低频,低压。

二、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是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发生故障时,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

三、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四性)1、选择性:电力系统故障时,使停电范围最小的切除故障的方式。

2、快速性:电力系统故障对设备人身,系统稳定的影响与故障的持续时间密切相关,故障持续时间越长,设备损坏越严重;对系统影响也越大。

因此,要求继电保护快速的切除故障。

3、灵敏性:继电保护装置在它的保护范围内(一般指末端)发生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的反应能力。

4、可靠性:①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可靠动作切除故障,不拒动。

②保护范围外发生故障和正常运行时,保护可靠闭锁,不误动。

四、继电保护的几个名词解释:1、双重化配置:为了满足可靠性及运行维护的需要,500KV线路保护应按两套“独立”能瞬时切除线路全线各类故障的主保护来配置。

其中“独立”的含义:各套保护的直流电源取自不同的蓄电池;各套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各自独立;各套保护分别经断路器的两个独立的跳闸圈出口;套保护拥有独立的保护通道(或复用通道);各套保护拥有独立的选相元件;2、主保护: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的要求,能以最快的速度有选择性的切除电力设备及输电线路故障的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能反应电力系统中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并作用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

2、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可靠性。

选择性:系统发生故障时,要求保护装置只将故障设备切除,保证无故障设备继续运行,从而尽量缩小停电围,保护装置这样动作就叫做有选择性。

快速性:目前,断路器的最小动作时间约为0.05~0.06秒。

110KV 的网络短路故障切除时间约为0.1~0.7秒;配电网络故障切除的最小时间还可更长一些,其主要取决于不允许长时间电压降低的用户,一般约为0.5~1.0秒。

对于远处的故障允许以较长的时间切除。

灵敏性:保护装置对它在保护围发生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的反应能力称为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可靠性: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在其保护围发生故障时,不因其本身的缺陷而拒绝动作,在任何不属于它动作的情况下,又不应误动作。

保护装置的选择性、快速性、灵敏性、可靠性这四大基本要相互联系而有时又相互矛盾的。

在具体考虑保护的四大基本要求时,必须从全局着眼。

一般说来,选择性是首要满足的,非选择性动作是绝对不允许的。

但是,为了保证选择性,有时可能使故障切除的时间延长从而要影响到整个系统,这时就必须保证快速性而暂时牺牲部分选择性,因为此时快速性是照顾全局的措施。

3、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继电保护装置的三大组成部分:一是测量部分、二是逻辑部分、三是执行部分。

继电保护的原理结构图如下:第一章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电压保护一、定时限过流保护的工作原理及时限特性1、继电保护装置阶梯形时限特性:各保护装置的时限大小是从用户到电源逐级增长的,越靠近电源的保护,其动作时限越长,用t1、t2、t3分别表示保护1、2、3的动作时限则有t1>t2>t3,它好比一个阶梯,故称为阶梯形时限特性。

定时限过流保护的阶梯形时限特性如下图:二、电流电压保护的常用继电器1、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使继电器刚好能够动作的最小电流叫继电器的动作电流Id.j。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作用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作用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作用发布时间:2021-01-07T14:58:05.587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22期作者:石国明张成云李成[导读] 在城市的发展中,处处离不开对电能的需求,电力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石国明张成云李成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市藁城区供电分公司,河北石家庄 052160摘要:在城市的发展中,处处离不开对电能的需求,电力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份,是现代智能电网保护的一道重要防线,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以及稳定运行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

文章介绍了继电保护的概念以及工作原理,对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作用及任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明确了继电保护的要求,从而使继电保护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继电保护;电力系统;作用引言在日常的电力行业中对全部电网行业的使用效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就是操作系统中。

在现在社会全新的发展下,电力行业中一个关键的发展目标便是对继电保护技术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更加科学的使用。

这样做的目的是将会对继电保护的长时间的发展变得越来越有好处。

1、继电保护的概念以及工作原理 1.1概念所谓继电保护,就是可及时反映电气设备的故障或异常运行状态,并对断路器进行跳闸动作或发出相应信号的技术装置。

其主要在于短路识别和判断故障。

通过短路引起工频电气量的变化,比如:电流增大、电压减小、阻抗变化等,就能形成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

1.2继电保护动作原理继电保护装置的保护动作必须在电力系统异常的条件下才会触发,所以该装置具备故障检测功能。

具体来说,继电保护装置与电力系统有紧密联系,所以在工作当中,会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时刻进行监测,监测会依照人工设置的阈值,对电力线路的电流相关数据进行异常判断,相应在过程中发现电力系统某条线路的电压、波动等出现数据异常,则激发装置保护动作。

继电保护动作具有多种表现:在电力系统数据异常条件下,装置会发出警报,警报会通过信号传输路径进入电力工作站终端,激发故障预警装置,以通知人工前来维修;针对故障线路,对电闸进行控制使其跳开,实现断电隔离操作,在无电力传输的条件下,故障无法持续进行影响,且如果电力故障属于暂时性故障,则重新合闸后恢复供电即可,如果属于永久性故障,则待人工进行处理即可,由此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摘要: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首先探讨了继电保护的作用,并分析了其正常运行的四项技术要求,也即可靠性、速动性、选择性和灵敏性。

在此基础上,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态势技术前沿变电站普遍采用继电保护装置,从作用上来看,继电保护是保障电网可靠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监测电网运行状态,记录故障类型,控制断路器工作。

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一般由测量部分、逻辑部分和执行部分组成,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现象时,继电保护装置会将故障部分从系统中切除出去,或及时发出信号,以此缩小故障范围,减少故障损失,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由于电网系统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同时电力系统的技术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这对继电保护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1 继电保护的作用为了构建良好的电力系统运行秩序, 在设备运作期间必须要配备相应的运行保护。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检测故障发生的因素, 并判断故障的具体位置, 向技术人员发送报警信号等。

以下是他的几个优势体现。

1) 有效保障安全。

当电力系统运行异常时,继电保护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外界因素干扰造成的装置受损,当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实现有效的防范监测,通过持续的安全监测,可以有效地保障电力系统健康运行。

2) 投资较少,安装便捷。

继电保护装置所采用的材料质量小,产品重量较小,在电网运行期间结合新建的传输通道,大大降低了电力系统占据的空间,也可显著降低电网运行的成本投入。

高科技的继电保护产品带来的是故障诊断的高效率,在电能消耗上要比其他保护装置低得多。

同时,安装方便,只需要技术人员在安装继电保护装置时按照安装电气图纸进行操作即可。

3) 检测故障及防范。

从运作原理上来看,继电保护是在电力系统的设备或元器件出现故障之后,对其实施报警用来提醒值班人员进行处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一、电力系统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电力系统的故障:三相短路、两相短路、单相短路接地、两相短路接地、断线、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复合故障等。

不正常运行状态:小接地电流系统的单相接地、过负荷、变压器过热、系统振荡、电压升高、频率降低等。

二、发生故障可能引起的后果1、故障点通过很大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设备烧坏;2、系统中设备,在通过短路电流时所产生的热和电动力使设备缩短使用寿命;3、因电压降低,破坏用户工作的稳定性或影响产品质量;破坏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产生振荡,甚至使整个系统瓦解。

三、继电保护装置及其任务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点的一种自动装置。

基本任务:a、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b、对不正常运行状态,为保证选择性,一般要求保护经过一定的延时,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且能自动重合闸相配合。

四、继电保护基本原理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息量,当突变量达到一定值时,起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

1、利用基本电气参数的区别;2、利用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时被保护元件两侧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的差别;3、对称分量是否出现;4、反应非电气量的保护。

五、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继电保护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测量部分:测量被保护元件工作状态的物理量,并和已给的整定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保护是否应该启动;逻辑部分:根据测量部分各量的执行部分:根据逻辑部分送的信号,最后完成保护装置所担负的任务。

如发出信号,跳闸或不动作等。

六、继电保护技术发展简史继电保护的发展是随着电力系统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20世纪50年代及以前,差不多都是用电磁型的机械元件构成。

继电保护装置在供电系统中有哪些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在供电系统中有哪些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在供电系统中有哪些作用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①、监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当被保护的电力系统元件发生故障时,应该由该元件的继电保护装置迅速准确地给脱离故障元件最近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使故障元件及时从电力系统中断开,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

当系统和设备发生的故障足以损坏设备或危及电网安全时,继电保护装置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元件本身的损坏,降低对电力系统安全供电的影响。

(如:单相接地、变压器轻、重瓦斯信号、变压器温升过高等)。

②、反应电气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情况,并根据不正常工作情况和设备运行维护条件的不同发出信号,提示值班员迅速采取措施,使之尽快恢复正常,或由装置自动地进行调整,或将那些继续运行会引起事故的电气设备予以切除。

反应不正常工作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允许带一定的延时动作。

③、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远程操作,以及工业生产的自动控制。

如: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自动投入、遥控、遥测等。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这四"性"之间紧密联系,既矛盾又统一。

A、动作选择性--指首先由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切除故障,当故障设备或线路本身的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才允许由相邻设备保护、线路保护或断路器失灵保护来切除故障。

上、下级电网(包括同级)继电保护之间的整定,应遵循逐级配合的原则,以保证电网发生故障时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

切断系统中的故障部分,而其它非故障部分仍然继续供电。

B、动作速动性--指保护装置应尽快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稳定性,减轻故障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缩小故障波及范围,提高自动重合闸和备用设备自动投入的效果。

C、动作灵敏性--指在设备或线路的被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保护装置应具有必要的灵敏系数(规程中有具体规定)。

通过继电保护的整定值来实现。

整定值的校验一般一年进行一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发生各种型式的。

在发生短路时可能产生一下的后果:
(1)通过故障点的很大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元件损坏;
(2)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元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的作用,引起它们的损坏或缩短它们的使用寿命;
(3)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破坏用户工作的稳定性或影响工厂产品的质量;
(4)破坏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震荡,甚至使整个系统的瓦解。

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生故障,这种情况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

例如,因负荷超过电气设备的额定值而引起的电流升高(一般又称过负荷),就是一种最常见的不正常运行状态。

由于过负荷,使元件载流部分和绝缘材料的温度不断升高,加速绝缘的老化和损坏,就可能发展成故障。

此外,系统中出现功率缺额而引起的频率降低,发电机突然甩负荷而产生的过电压,以及电力系统发生震荡等,都属于不正常运行状态。

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都可能在电力系统中引起事故。

事故,就是指系统或其中一部分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并造成对用户少送电或电能质量变坏到不能容许的地步,甚至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设备损坏。

系统故障的发生,除了由于自然条件的因素(如遭受雪击等)以外,一般都是由于设备制造上的缺陷、设计和安装的错误,检修质量不高或运行维护不当而引起的。

因此,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掌握客观规律,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就可以大大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

在电力系统中,除应采取各项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外,故障一旦发生,必须迅速而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元件,这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切除故障的时间常常要求小到十分之几甚至百分之几秒,实践证明只有装设在每个电气元件上的保护装置才有可能满足这个要求。

这种保护装置直到目前为止,大多是由单个继电器或继电器与其附属设备的组合构成的,故称为继电保护装置。

在电子式静态保护装置和数字式保护装置出现以后,虽然继电器已被电子元件或计算机所代替,但仍沿用此名称。

在电业部门常用继电保护一词泛指继电保护技术或由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组成的继电保护系统。

继电保护装置一词则指各种具体的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它的基本任务是:
(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它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

此时一般不要求保护迅速动作,而是根据对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规定一定的延时,以免不必要的动作和由于干扰而引起的误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