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隔离

合集下载

光电隔离电子电路图大全

光电隔离电子电路图大全

光电隔离电子电路图全集一.MSD1型湿敏原件空气翁度测量仪电路图二.光电隔离器应用电路图光电隔离器可以组成多种多样的应用电路。

如组成光电隔离电路,长传输线隔离器,TTL电路驱动器,CMOS 电路驱动器,脉冲放大器等。

目前,在A/D模拟转换开关,光斩波器,交流、直流固态继电器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光电隔离器的输入部分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可以采用TTL或CMOS数字电路驱动。

在图a,输出电压Vo受TTL电路反相器的控制,当反相器的控制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信号反相使输出为高电平,红外发光二极管截止,光敏三极管不导通,Vo输出为高电平。

反之Vo输出为低电平。

从而实现TTL电路控制信号的隔离、传输和驱动作用。

图2为CMOS门电路通过光电隔离器为中间传输媒介,驱动电磁继电器的应用实例。

当CMOS反相器的输出控制信号为高电平时.其输出信号为低电平,Q晶体管截止,红外发光二极管不导通,光电隔离器中的输出达林顿管截止,继电器控制绕组J处于释放状态。

反之继电器的控制绕组J吸合,继电器的触点可完成规定的控制动作,从而实现CMOS门电路对电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隔离和驱动。

选用输出部分为达林顿晶体管的光电隔离器,可以显著提高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从而提高光电耦合部分的电流传输比CTR。

这样,输入部分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只需较小的正向导通电流If,就可以输出较大的负载电流,以驱动继电器、电机、灯泡等负载形式。

达林顿晶体管输出形式的光电隔离器,其电流传输比CTR可达5000%,即Ic=5000×If ,适用于负载较大的应用场合。

在采用光电隔离器驱动电磁继电器的控制绕组时,应在控制绕组两侧反向并联二极管D,以抑制吸动时瞬恋反电动势的作用,从而保护继电器产品。

· [图文] 多敏固态控制器光电输入的电路应用原理· [图文] 线性光藕隔离放大器电路· [图文] 采用光隔离器的电码实验操作振荡器· [图文] AD7414/AD7415 数字输出温度传感器· [图文] 加外部缓冲器的远程测温电路· [图文] 具有整形作用的光耦隔离电路· [图文] 带PNP三极管电流放大的光耦隔离电路· [图文] 普通光耦隔离电路· [图文] PARCOR方式语音合成电路图· [图文] ADM方式语音合成电路图· [图文] 用CMOS逻辑门控制AD590电路图· [图文] 灵敏度可调节的光电继电路图· [图文] 光敏吸合式继电路图· [图文] 光敏晶体管施密特电路图· [图文] 光敏晶体管及光照吸合式继电器电路图· [图文] 光敏晶体管光敏电桥电路图· [图文] 光敏晶体管电感桥电路图· [图文] 光敏吸合式继电路图· [图文] 光控玩具汽车向前停车电路图· [图文] 光控施密特触发电路图· [图文] 光控升压电路图· [图文] 光控升压电路图· [图文] 光控换向电路图· [图文] 光控发光二极管电路图· [图文] 光控多功能触发器电路图· [图文] 光控串联晶闸关开关电路图· [图文] 光控触发脉冲形成电路图· [图文] 光控常开式交流接触器电路图· [图文] 光控常闭式交流接触器电路图· [图文] 光控插座电路图· [图文] 光控 闪光管电路图· [图文] 光控555维电器电路图· [图文] 光可控电路图· [图文] 光继电路图· [图文] 光伏温度计电路图· [图文] 光电喂料自动控制电路图· [图文] 光电桥电路图· [图文] 光电风速表电路图· [图文] 光电池直控继电器电路图· [图文] 光电池-运算放大电路图· [图文] 光电池-运算放大电路图· [图文] 光电池-运算放大电路图· [图文] 光电池一存储电路图· [图文] 光电池-硅管电路图· [图文] 光电池充电电路图· [图文] 光电保护电路图· [图文] 光电安全保护电路图· [图文] 光导纤维传输信号示意电路图· [图文] 光触发开关电路图· [图文] 关门提醒电路图· [图文] 高灵敏度光电继电器电路图· [图文]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测温控温电路图· [图文] 非自锁式光控晶闸管继电器电路图· [图文] 发光二极管温度显示器电路图· [图文] 定量秤光电控制电路图· [图文] 调制投光电路图· [图文] 电阻型揭露传感器应用电路图· [图文] 电子打靶电路图· [图文] 电容式结露传感应用电路图· [图文] 电动机过热断电保护电路图· [图文] 点照开机长照关机的单敏光控开关电路图· [图文] 点平转换电路图2· [图文] 点平转换电路图1· [图文] 倒相光照释放继电路图· [图文] 单片工作桥式力敏电桥3电路图· [图文] 单片工作桥式力敏电桥2电路图· [图文] 带自锁功能的guangkongjidianq电路图· [组图] 大功率过零触发星固态维电器电路图· [图文] 粗纱断头自停电路图· [图文] 传递制品中断检测电路图· [图文] 晨鸣电子鸟电路图· [图文] 超小型热释电即成红外传感器及其在单片机上的应用电路图 · [图文] 超温降温报警器电路图· [图文] 常开式交流接触器电路图· [图文] 常闭式交流接触电器电路图· [图文] 测光电路图· [图文] 采用晶体管作温度补偿的光控电路图· [图文] 采用电容器耦合的调制光信号放大电路图 · [图文] 采用变压器耦合的调制光信号放大电路图 · [图文] 玻璃瓶计数电路图· [图文] 半波小功率高压开关电路图· [图文] ZHC湿敏电阻器湿度电压变送器电路图· [图文] VMOS功率场效应晶体管光敏继电器电子图 · [图文] UD-8型湿度敏元件应用电路图· [图文] T--X型温度传感器温度表电路图· [图文] SM-C-I型温度传感器电路图· [组图] SM-C-I型温度传感器电路图· [图文] MZ60型热敏电阻器温控控制电路图· [图文] MZ60型热敏电阻器温控控制电路图· [图文] MZ60型热敏电阻器温控控制电路图· [图文] MSD1型湿敏原件空气翁度测量仪电路图· [图文] MF53--型热敏电阻器点温计电路图· [图文] MF53--型热敏电阻器测温仪电路图· [图文] MF53--型热敏电阻器测湿电路图· [图文] MC--2电容式湿敏元件应用电路图· [图文] LM50B温控测量电路电路图· [图文] LM45C温度差测量电路图· [图文] LM45C超温报警电路图· [图文] LM45C-LM50B贴片式温控传感器典型电路图 · [图文] IH-3605湿度集成传感器湿度表电路图· [图文] IH-3605带温度补偿的湿度仪电路图· [图文] DS1620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及风扇自控电路图 · [图文] DS1620家用电扇控制电路图· [图文] DS1620恒温电路图· [图文] AMN1热释电传感器带继电电路图· [图文] AMN1带定时器的控制电路图· [图文] AD590温度计电路图· [图文] AD590集成温控传感器典型应用电路图· [图文] AD590单点温度控制电路图· [图文] AD590单点温度控制电路图· [图文] AD590测温电路图· [图文] 80路AD590测温通断控制电路图· [组图] 8FC7自然光继电器电路图· [图文] 光电桥电路图· [图文] 测光电路图· [图文] 光电耦合器和识别线路· [图文] 光电隔离器应用电路图· [图文] 简单的RS-232测试电路· [图文] 极长时间间隔定时电路· [图文] 光纤数据接收器电路· [图文] 光电隔离输出开关电路· [图文] 双电源光耦隔离门极控制电路· 热电偶变换电路· [组图] 电流接收电路· [图文] 光电隔离数据采集系统电路· [图文] 光电测距电路图· [图文] 固体激光测距机接收电路图· [图文] 调制光接收电路图· [图文] 50Khz调频光接收电路图· [图文] 20千位光接收电路图· [图文] 20kbit光缆接收电路图· [图文] 18V监测电路图· [图文] 1.5 5.7MHZ光学隔离式VFO电路图· [图文] 1 10 100千位光接收电路图· [图文] 直流直流(DCDC)光电隔离电路· [图文] 用作扫描器的光电隔离电路· [图文] 抑制谐波的直流隔离电路图· [图文] 数字隔离电路图· [图文] 时钟脉冲耦合电路图· [图文] 模拟隔离电路图· [图文] 具有增益补偿的隔离电路图· [图文] 光耦合VF变换电路图· [图文] 光电隔离器输入保护电路图· [图文] 光电隔离器驱动1A晶体管集成电路· [图文] 隔离交流嗡声的光电隔离电路图· [图文] 改善光电隔离器性能的电路· [图文] 调制式光电隔离电路图· [图文] 地电位隔离电路图· [图文] TTL电路和继电器电路之间的光电隔离电路 · [图文] DTL用的继电器隔离电路图。

RS-232光电隔离方案

RS-232光电隔离方案

RS232串口光电隔离应用方案网络系统设计中,RS-232串行数据口常常和终端、打印机、调制解调器相连,被称为零插槽(zero slot)的局域网连线。

RS-232是破坏性噪声和电涌侵入设备的一个通道,而且也是计算机安全问题中最易受攻击的地方。

侵入RS-232串口的干扰信号来源多种多样,包括系统间地线噪声、电话线冲击电流和线路故障。

系统间地线噪声是由互联设备与地线(零线)之间的压差造成的。

当地线分别接地或有一个地线从其他地方灌入了噪声或电涌就产生了地线压差。

压差小到射频噪声,大到高能电涌,都会损坏RS-232串口。

例如电话线电涌能通过调制解调器侵入RS-232串口,虽然调制解调器将RS-232串口和电话线隔离开来,但电涌仍然能越过这个阻碍,使RS-232串口损坏。

线路故障指的是交流电源线对RS-232线的干扰,它一般是由附近的大电流机电设备引起的。

这种故障不常见,但它也可能会损坏RS-232串口上的每一台设备。

为此选择正确的保护设备就尤为重要。

目前,银行、保险、邮电行业一般采取如下几种方法:选用UPS系统:选择UPS完全保护RS-232连接的互联设备的唯一途径,就是所有的工作站和主机由同一台UPS供电,但这要求购买大容量UPS并要安装电源布线。

选择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用双绞线将工作站或服务器与终端连接起来。

连接接收、发送端的调制解调器,它的连接距离可达到数公里,可以连接较长的RS-232连线。

从电源保护的角度看,调制解调器的额定隔离电压值较高。

选择RS-232光电隔离器。

前大多数RS-232数据线保护器不能确保RS-232的全部线路(不是只保护软件需要的线路)的安全。

有些型号只保护数据线,有些保护器采用“分流”保护设备,常常是将硅雪崩二极管(SAD)接在被保护线路和保护器外壳之间。

测试表明SAD的钳制性能很好,但它的电涌分流能力有限。

用MOV(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的设计虽然在交流保护上很理想,但对数据线却不太适用。

光耦的工作原理

光耦的工作原理

光耦合器(optical coupler,英文缩写为OC)亦称光电隔离器,简称光耦。

光耦合器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

它对输入、输出电信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所以,它在各种电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目前它已成为种类最多、用途最广的光电器件之一。

光耦合器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光的发射、光的接收及信号放大。

输入的电信号驱动发光二极管(LED),使之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被光探测器接收而产生光电流,再经过进一步放大后输出。

这就完成了电—光—电的转换,从而起到输入、输出、隔离的作用。

由于光耦合器输入输出间互相隔离,电信号传输具有单向性等特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电绝缘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又由于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属于电流型工作的低阻元件,因而具有很强的共模抑制能力。

所以,它在长线传输信息中作为终端隔离元件可以大大提高信噪比。

在计算机数字通信及实时控制中作为信号隔离的接口器件,可以大大增加计算机工作的可靠性。

光耦合器的主要优点是:信号单向传输,输入端与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隔离,输出信号对输入端无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无触点,使用寿命长,传输效率高。

光耦合器是70年代发展起来产新型器件,现已广泛用于电气绝缘、电平转换、级间耦合、驱动电路、开关电路、斩波器、多谐振荡器、信号隔离、级间隔离、脉冲放大电路、数字仪表、远距离信号传输、脉冲放大、固态继电器(SSR)、仪器仪表、通信设备及微机接口中。

在单片开关电源中,利用线性光耦合器可构成光耦反馈电路,通过调节控制端电流来改变占空比,达到精密稳压目的。

光电耦合器介绍

光电耦合器介绍

光电耦合器介绍光耦是做什么用的呢?光耦全称是光耦合器,英文名字是:optical coupler,英文缩写为OC,亦称光电隔离器,简称光耦。

光耦隔离就是采用光耦合器进行隔离,光耦合器的结构相当于把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封装在一起。

发光二极管把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传给光敏管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由于没有直接的电气连接,这样既耦合传输了信号,又有隔离干扰的作用。

只要光耦合器质量好,电路参数设计合理,一般故障少见。

如果系统中出现异常,使输入、输出两侧的电位差超过光耦合器所能承受的电压,就会使之被击穿损坏。

光耦的参数都有哪些?是什么含义?1、CTR:电流传输比2、Isolation V oltage:隔离电压3、Collector-Emitter Voltage:集电极-发射极电压CTR:发光管的电流和光敏三极管的电流比的最小值隔离电压:发光管和光敏三极管的隔离电压的最小值集电极-发射极电压:集电极-发射极之间的耐压值的最小值光耦什么时候导通?什么时候截至?-------------------------------------关于TLP521-1的光耦的导通的试验报告要求:3.5v~24v 认为是高电平,0v~1.5v认为是低电平思路:1、0v~1.5v认为是低电平,利用串接一个二极管1N4001的压降0.7V+光耦的LED的压降,吃掉1.4V左右;2、24V是最高电压,不能在最高电压的时候,光耦通过的电流太大;所以选用2K的电阻;光耦工作在大概10mA的电流,可以保证稳定可靠工作n年以上;3、3.5V以上是高电平,为了尽快进入光敏三极管的饱和区,要把光耦的光敏三极管的上拉电阻加大;因此选用10K;同时要考虑到ctr最小为50%;电路:1、发光管端:实验室电源(0~24V)->2K->1N4001->TLP521-1(1)->TLP521-1(2)-gnd12、光敏三极管:实验室电源(DC5V)->10K->TLP521-1(4)->TLP521-1(3)-gnd23、万用表直流电压挡20V万用表+ -> TLP521-1(4)万用表- -> TLP521-1(3)试验结果输入电源万用表电压(V)1.3V 51.5V 4.81.7V 4.411.9V 3.582.1V 2.942.3V 1.82.5V 0.582.7V 0.22.9V 0.193.1V 0.173.3V 0.163.5V 0.165V 0.1324V 0.06-----------------------------------------光耦是用来隔离输入输出的,主要是隔离输入的信号。

光电隔离的名词解释

光电隔离的名词解释

光电隔离的名词解释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光电隔离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那么,什么是光电隔离呢?光电隔离是指利用光的特性,通过光电器件将信号传递或隔离开来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能够将输入信号完全隔离于输出信号,以防止信号的干扰、噪声以及过高的电压等不良影响。

光电隔离主要由光源、光敏元件和光传感器组成。

首先,光源是光电隔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常见的光源有发光二极管(LED)和激光二极管(LD)等。

光源产生的光信号经过适当的电路处理后,会被传输到光敏元件上。

其次,光敏元件是光电隔离的另一个关键组件。

光敏元件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常见的光敏元件有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光电晶体管(Phototransistor)、光电耦合器件(Optocoupler)等。

这些光敏元件能够通过吸收光能并产生电流的方式将输入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最后,光传感器是光电隔离的输出端,它接收到光敏元件转换的电信号并将其输出。

光传感器主要有光电二极管和光电晶体管等。

当光敏元件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后,光传感器会将电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输出,并发挥相应的作用。

光电隔离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能够有效隔离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电气连接,从而避免了信号的相互干扰和传导。

这在一些高频、高压、高速及高精度应用中尤为重要。

其次,光电隔离还能够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由于光电隔离使用了光信号作为传输媒介,其信号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

再次,光电隔离可以带来更高的电隔离等级。

在一些对电隔离特性要求较高的应用中,光电隔离能够提供比传统电隔离更高的隔离等级。

光电隔离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首先,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光电隔离常用于传感器和执行器之间的信号隔离。

例如,当温度传感器需要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时,光电隔离可以确保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避免电源干扰和电气振荡导致的误差。

三极管型光电耦合隔离器的结构原理

三极管型光电耦合隔离器的结构原理

三极管型光电耦合隔离器的结构原理三极管型光电耦合隔离器是一种将输入和输出电路通过光电转换器隔离的电子元件,它常常用于工业控制、仪器仪表和通信设备等领域,以实现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电气隔离和信号传输。

一、三极管型光电耦合隔离器的结构三极管型光电耦合隔离器由输入和输出部分组成,其中输入部分由光电转换器和驱动电路组成,输出部分由光电转换器和输出电路组成。

1. 光电转换器:光电转换器是三极管型光电耦合隔离器的核心部件,它将输入电路的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并通过光电转换效应将光信号转换为输出电路的电信号。

光电转换器由LED发射器和光敏三极管接收器组成。

LED发射器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发光二极管,它能够将电能转换为光能。

当给LED发射器加上适当的电压时,它会发出可见光。

LED发射器通常由GaN(氮化镓)等材料制成,具有高亮度、长寿命和耐温性能。

光敏三极管接收器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光电转换器,它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当光敏三极管接收器受到入射光照射时,光子能量会激发光敏三极管中的电子,产生电信号。

2. 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是用于驱动LED发射器的电路,它负责提供适当的电压和电流,使LED发射器能够正常工作。

驱动电路通常由电阻、电容和晶体管等组成,可以提供稳定的驱动电流和保护电路元件。

3. 输出电路:输出电路是由光敏三极管接收器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部分,通过适当的电路设计,将电信号进行放大、整形和过滤等处理,以满足特定的输出要求。

二、三极管型光电耦合隔离器的工作原理三极管型光电耦合隔离器是利用光电转换效应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进行电气隔离和传输的原理。

当输入电路的电信号作用于驱动电路时,驱动电路会根据输入信号的特点,提供适合的电压和电流给LED发射器。

LED发射器接收到电压和电流后,会发出与输入信号相对应的可见光。

可见光经过隔离器内部的光学透明材料传输到光敏三极管接收器处。

光敏三极管接收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输出电路进行处理,输出与输入信号对应的电信号。

光电隔离耦合电路

光电隔离耦合电路

• 1.1 设计原理 • 光敏二极管是光伏型器件,有光伏型和光电导型两种工作模式[3]。 线性光耦内部大多采用光敏二极管进行光耦合,因此,线性光耦(如 SLC800等)大多都有两种工作模式。光敏三极管虽然是光伏效应器件, 但在零偏时,光敏三极管并无信号电流输出[4]。因此,利用光敏三极 管进行光耦合的光耦器件仅具有光电导型工作模式。 • 光敏三极管是一种相当于将基极、集电极光敏二极管的电流加以 放大的普通晶体管放大器[4-5],其原理如图1(a)所示。其工作过程可 分为光电转换和光电流放大两个环节。当基极受光时,入射光子在基 区及收集区被吸收而产生电子-空穴对,生成光生电压,由此产生的 光生电流进入发射极,从而在集电极回路中得到了一个放大了β倍的 信号电流。由此可知,在同样光照、同样偏压条件下,光敏三极管的 输出电流是光敏二极管的β倍,所以光敏三极管构成的光耦电流传输 比是光敏二极管的β倍,电路中与光耦串联的同一阻值电阻的分压也 是β倍,如图1(b)所示。由此可通过利用光敏三极管进行光耦合的光 耦器件设计一种线性输出范围较宽的线性光耦隔离电路。
光电隔离耦合电路的原理及应 用
信号隔离的目的之一是从电路上把干扰源 和易干扰的部分隔离开来,使测控装置与现 场仅保持信号的联系,但不直接发生电联系。 随着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控制和现场电 路之间的隔离日益显示出重要性,作为自控 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必须与各传感器和执 行器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 双路光耦采用TLP521-2,由两个发光二极管和两个光敏三极管 构成。将两发光二极管串联使其通过相同的电流,进而使两光敏三极 管受光相同。一光敏三极管构成伺服反馈回路,经运算放大器反馈到 输入端,称为伺服光电管;另一光敏三极管构成输出回路,典型用法 是后接运算放大器,称为传输光电管。常规发光二极管对时间和温度 的响应都是非线性的。伺服反馈有利于发光二极管输出线性化,主要 是利用运算放大器的功能特性,微调发光二极管的传输电流作保证。 • 电容C的选用是必要的,在电路的工作过程中它主要起反馈作用 [6],若不加电容在输出端会出现三角波,使运放两输入端的电压不能 保持一致,影响电路的精度。为增大电路的输入阻抗并减小输出阻抗, 在电路的输出端将运放A2作为跟随器使用,以提高电路的带负载能力。 • 为实现真正的隔离,必须对电路的输入和输出部分电路进行电源 隔离[2],运放A1和伺服光电管使用同一电源,输出光电管和运放A2 使用同一电源。运放选用LM358。电容电阻的参数如表1所示。

光电隔离器的工作原理

光电隔离器的工作原理

光电隔离器的工作原理
光电隔离器,也称为光电耦合器,是一种通过光电效应将输入和输出电路隔离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光电效应:光电隔离器内部有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发射器通常是一个红外二极管,接收器是一个光敏电阻或光敏二极管。

当发射器受到电流驱动时,会产生光辐射,光照射到接收器上会引起光电效应。

2. 输入电路:输入信号通过一个电阻或电流源驱动发射器,改变发射器的电流,从而改变发射的光强度。

3. 光耦合:发射的光被传输到接收器,光照射在接收器上产生光电效应,使其内部电流产生变化。

4. 输出电路:接收器产生的电流驱动输出传感器或负载电路,完成电气信号的隔离传输。

光电隔离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光电效应,通过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光传输实现输入和输出电路的隔离。

这种隔离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抗干扰性能和安全性,适用于多种工业场景和电子设备的隔离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中的光耦器件laozg 发表于- 2011-8-14 10:58:003推荐一、电路中为什么要使用光耦器件?电气隔离的要求。

A与B电路之间,要进行信号的传输,但两电路之间由于供电级别过于悬殊,一路为数百伏,另一路为仅为几伏;两种差异巨大的供电系统,无法将电源共用;A电路与强电有联系,人体接触有触电危险,需予以隔离。

而B线路板为人体经常接触的部分,也不应该将危险高电压混入到一起。

两者之间,既要完成信号传输,又必须进行电气隔离;运放电路等高阻抗型器件的采用,和电路对模拟的微弱的电压信号的传输,使得对电路的抗干扰处理成为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从各个途径混入的噪声干扰,有可能反客为主,将有用信号“淹没”掉;除了考虑人体接触的安全,又必须考虑到电路器件的安全,当光电耦合器件输入侧受到强电压(场)冲击损坏时,因光耦的隔离作用,输出侧电路却能安全无恙。

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促成了光耦器件的研制、开发和实际应用。

光耦的基本作用,是将输入、输出侧电路进行有效的电气上的隔离;能以光形式传输信号;有较好的抗干扰效果;输出侧电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避免强电压的引入和冲击。

二、光电耦合器件的一般属性:1、结构特点:输入侧一般采用发光二极管,输出侧采用光敏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多种形式,对信号实施电-光-电的转换与传输。

2、输入、输出侧之间有光的传输,而无电的直接联系。

输入信号的有无和强弱控制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而输出侧接受光信号,据感光强度,输出电压或电流信号。

3、输入、输出侧有较高的电气隔离度,隔离电压一般达2000V以上。

能对交、直流信号进行传输,输出侧有一定的电流输出能力,有的可直接拖动小型继电器。

特殊型光耦器件能对毫伏,甚至微伏级交、直流信号进行线性传输。

4、因光耦的结构特性,输入、输出侧需要相互隔离的独立供电电源,即需两路无“共地”点的供电电源。

下述一、二类光耦输入侧由信号电压提供了输入电流通路,但实质上输入信号回路,也是有一个供电支路的;而线性光耦,则输入侧与输出侧一样,是直接接有两种相隔离的供电电源的。

三、在变频器电路中,经常用到的光电耦合器件,有三种类型:1、一种为三极管型光电耦合器,如PC816、PC817、4N35等,常用于开关电源电路的输出电压采样和误差电压放大电路,也应用于变频器控制端子的数字信号输入回路。

结构最为简单,输入侧由一只发光二极管,输出侧由一只光敏三极管构成,主要用于对开关量信号的隔离与传输;2、第二种为集成电路型光电耦合器,如6N137、HCPL2601等,输入侧发光管采用了延迟效应低微的新型发光材料,输出侧为门电路和肖基特晶体管构成,使工作性能大为提高。

其频率响应速度比三极管型光电耦合器大为提高,在变频器的故障检测电路和开关电源电路中也有应用;3、第三种为线性光电耦合器,如A7840。

结构与性能与前两种光耦器件大有不同。

在电路中主要用于对m V级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线性传输,在变频器电路中,往往用于输出电流的采样与放大处理、主回路直流电压的采样与放大处理。

下图为三类光耦器件的引脚、功能原理图:三种光耦合器电路图四、第一类光耦器件的测量与在线检测:第一类型的光电耦合器,输入端工作压降约为1.2V,输入最大电流50mA,典型应用值为10 mA;输出最大电流1A左右,因而可直接驱动小型继电器,输出饱合压降小于0.4V。

可用于几十kHz较低频率信号和直流信号的传输。

对输入电压/电流有极性要求。

当形成正向电流通路时,输出侧两引脚呈现通路状态,正向电流小于一定值或承受一定反向电压时,输出侧两引脚之间为开路状态。

测量方法:数字表二极管档,测量输入侧正向压降为1.2V,反向无穷大。

输出侧正、反压降或电阻值均接近无穷大;指针表的x10k电阻档,测其1、2脚,有明显的正、反电阻差异,正向电阻约为几十kΩ,反向电阻无穷大;3、4脚正、反向电阻无穷大;两表测量法。

用指针式万用表的x10k电阻档(能提供15V 或9V、几十μA的电流输出),正向接通1、2脚(黑笔搭1脚),用另一表的电阻档用x1k测量3、4脚的电阻值,当1、2脚表笔接入时,3、4脚之间呈现20kΩ左右的电阻值,脱开1、2脚的表笔,3、4脚间电阻为无穷大。

可用一个直流电源串入电阻,将输入电流限制在10mA以内。

输入电路接通时,3、4脚电阻为通路状态,输入电路开路时,3、4脚电阻值无穷大。

3、4种测量方法比较准确,如用同型号光耦器件相比较,甚至可检测出失效器件(如输出侧电阻过大)。

上述测量是新器件装机前的必要过程。

对上线不便测量的情况下,必要时也可将器件从电路中拆下,离线测量,进一步判断器件的好坏。

在实际检修中,离线电阻测量不是很便利,上电检测则较为方便和准确。

要采取措施,将输入侧电路变动一下,根据输出侧产生的相应的变化(或无变化),测量判断该器件的好坏。

即打破故障电路中的“平衡状态”,使之出现“暂态失衡”,从而将故障原因暴露出来。

光耦器件的输入、输出侧在电路中串有限流电阻,在上电检测中,可用减小(并联)电阻和加大电阻的方法(将其开路)等方法,配合输出侧的电压检测,判断光耦器件的好坏。

部分电路中,甚至可用直接短接或开路输入侧、输出侧,来检测和观察电路的动态变化,利于判断故障区域和检修工作的开展。

测量时的注意事项:光耦器件的一侧可能与“强电”有直接联系,触及会有触电危险,建议维修过程中为机器提供隔离电源!下图为常见三极管光耦器件的应用电路图。

光电耦合器在线检测示意图上图中的(1)电路,为变频器控制端子电路的数字信号输入电路,当正转端子FWD与公共端子COM短接时,PC817的1、2脚之间的电压由0V变为1.2V,4脚电压由5V变为0V。

同理,当控制端子呈开路状态时,P C817的1、2脚之间电压为0V,而3、4脚之间电压为5V。

图(1)电路可以看出光耦器件的各脚电压值,故障或正常状态测量输入、输出脚电压即可得出判断。

上图(2)电路,测量1、2之间为0.7V(交流信号平均值),3、4脚之间为3V ,说明光电耦合器有了输入信号,但光耦器件本身是否正常?用金属镊子短接PC817的1、2脚,测量4脚的电压由原3V上升为5V (或有明显上升),说明光耦器件是好的。

若电压不变,说明光耦损坏。

五、第二类光耦器件的测量与在线检测:第二种类型的光电耦合器(6N137),输入端工作压降约为1.5V左右,但输入、输出最大电流仅为mA级,只起到对较高频率信号的传输作用,电路本身不具备电流驱动能力,可用于对MHz级信号进行有效的传输。

同第一类光耦器件一样,对输入电压/电流有极性要求。

当形成正向电流通路时,输出侧两引脚呈现通路状态,正向电流小于一定值或承受一定反向电压时,输出侧两引脚之间为开路状态。

此种类型光耦器件的构成电路,同第一类光耦器件构成的电路形式相类似,但电路传输的信号频率较高。

其测量与检查方法也基本上是相似的。

如果说第一类光耦为低速和普通光耦,那么第二类光耦合器,可称之为高速光耦,二者的区别,只是对信号响应速度的不同,在电路形式上则是相同的。

在线测量,1、可用短接或开路2、3输入脚,同时测量输出6、5脚的电压变化; 2、减小或加大输入脚外接电阻,测量输出脚电压有无相应变化;3、从+5V供电或其它供电串限流电阻引入到输入脚,检测输出脚电压有无相应变化。

来判断器件是否正常。

六、第三类光耦器件——线性光耦:线性光耦,是光电耦合器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器件了。

1、线性光耦的特点:(1)结构特点:其输入、输出侧电路,不再像第一类光耦器件一样,只是二极管/三极管的简单电路,而是内含放大器,并有各自独立的供电回路;没有信号输入极性要求,只将输入信号幅度进行线性放大。

(2)输入侧信号输入端,不再呈现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特性,或许我们完全可以将两个信号输入端看作是运算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子——输入阻抗非常高,不再吸取信号源电流;能用作微弱电压信号的输入和放大;能对差分信号有极高的放大能力,对共模信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3)输出侧电路,为差分信号输出模式,便于与后级放大器连接,将信号作进一步处理。

2、线性光耦器件A7840的引脚功能图:A7840(HCPL-7840)功能方框图A7840(HCPL-7840)的工作参数:输入侧、输出侧的供电典型值为5V,输入电阻480kΩ,最大输入电压3 20mV;差分信号输出方式。

内部输入电路有放大作用,且为高阻抗输入,能不失真传输mV级交、直流信号,输出信号作为后级运算放大器差分输入信号。

具有1000倍左右的电压放大倍数。

典型应用,常与后级运算放大器配合,对微弱(交、直)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和处理。

2、3脚为信号输入脚,1、4脚为输入侧供电端;6、7脚为差分信号输出脚,8、5脚为输出侧供电端。

在线检测方法:可将内部电路看作是一只“整体的运算放大器”,2、3脚为同相、反相输入端,7、6脚为信号输出端。

当短接2、3脚(使输入信号为零)时,6、7脚之间输出电压也为零。

当2、3脚有mV级电压输入时,6、7脚之间有“放大了的”比例电压输出。

3、由A7840构成的电流信号检测电路:英威腾G9/P9小功率变频器的输出电流采样电路部分小功率变频器机型,对输出电流的采样,省掉了电流互感器。

在U、V输出电路中直接串接了mΩ级的电流采样电阻,将输出电流信号由采样电阻转化为mV级电压信号,将此电阻上的电压信号经R1、R2引入到U3、U4(A7840)R的信号输入端,由U3、U4进行光电隔离和线性传输,再经U5(TL082)进行放大(阻抗变换)后,送后级电流检测与保护电路进一步处理,再送入CPU。

U4、U3输入侧的供电是由驱动电路供电(隔离电源)再经U1、U2(L7805稳压器)稳压成5V来提供的,此电源必须是与控制电路相隔离的。

U 4、U5的输出侧供电,则是由CPU主板供电的+5V电源提供的。

A7840将输入百mV级电压信号放大输出为V 级表征着输出电流大小的差分电压信号,再经后级U5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出正电压信号,送后后级电流信号处理电路。

分别被处理成一定幅度的模拟信号送入CPU,用作输出电流显示及输出控制;被处理成开关量信号,用于故障报警,停机保护等。

此两路电流检测信号输出,在线路板上标注有IU、IV字样,是为检测点。

4、由A7840构成的直流回路电压信号检测电路:阿尔法ALPHA2000 18.5kW变频器直流回路电压检测电路阿尔法ALPHA2000 18.5kW变频器直流回路电压检测电路,电压采样信号直接取自直流回路的P、N端的53 0V直流电压,经电阻降压、分压网络,将分压所得mV级电压信号,加到小信号处理光电耦合器A7840(U 14)的2、3输入脚上,经U14实施强、弱电隔离后,形成差分信号输入到LF353运算放大器的2、3脚,本级电路接成电压跟随器,输出信号由电位器中心头(线路板上厂家标注测试点VPN)输出至CPU主板与电源/驱动板的排线端子CNN1的8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