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为独特和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其气候特点对于维持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包括温度、降水、湿度等方面,并探讨这些特点对于雨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温度热带雨林位于赤道附近,其气候特点之一是高温。
由于接近赤道,热带雨林地区受到直射阳光的辐射,导致气温相对较高。
年平均温度通常在25摄氏度以上,且日夜温差较小。
白天的最高温度可达30摄氏度以上,而夜晚的最低温度很少低于20摄氏度。
高温是热带雨林植物生长茂盛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暖的气候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水分蒸腾,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然而,高温也会导致水分的快速蒸发和土壤的干燥,对植物的生存造成一定的挑战。
降水热带雨林的另一个显著气候特点是丰富的降水。
由于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受到季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年降水量通常在2000毫米以上,甚至超过4000毫米。
这使得热带雨林成为地球上最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
丰富的降水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的重要因素之一。
降水滋润了植物和土壤,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供植物吸收和利用。
同时,降水也为热带雨林中众多动物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维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湿度热带雨林的湿度非常高,是其气候特点之一。
由于高温和丰富的降水,热带雨林中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导致湿度极高。
相对湿度通常在80%以上,甚至达到100%。
高湿度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
湿润的环境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水分吸收,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同时,高湿度也为热带雨林中众多动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
其他气候特点除了温度、降水和湿度,热带雨林还具有其他一些气候特点。
例如,热带雨林地区通常存在季节性的干湿交替。
在干季,降水量较少,气温较高,而在雨季,降水量较多,气温相对较低。
此外,热带雨林地区还经常受到热带风暴和台风的影响。
这些自然灾害会给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破坏和影响,但同时也为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新的机会。
描写热带雨林的环境描写

描写热带雨林的环境描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繁茂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
热带雨林的环境描写如下。
一、热带雨林的气候热带雨林的气候炎热潮湿,年平均温度高达25摄氏度以上。
由于靠近赤道,阳光直射度高,气温较为稳定。
雨林内常年湿润,年降水量可达2000-4000毫米,降雨时间长,经常有大雨倾盆而下。
这种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使热带雨林成为丰富多样的生物栖息地。
二、热带雨林的植被热带雨林的植被非常茂盛,森林内繁密的树冠形成了一片绿色的天幕。
树木高大挺拔,形成了层层叠叠的树冠。
这些树冠之间布满了藤蔓、蕨类植物等附生植物。
地面上则覆盖着厚厚的枯叶和腐殖质,形成了一个湿润而肥沃的土壤层。
在这片茂密的植被中,生长着无数的绿色植物,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三、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这里栖息着众多的动物和植物物种,其中许多是独有的。
在树冠层中,栖息着各种飞禽走兽,如猴子、鸟类、蝙蝠等。
地面上则有各种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昆虫。
在这片绿色的世界里,各种生物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关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四、热带雨林的水生生态热带雨林内不仅有陆地生态,还有丰富多样的水生生态系统。
各种大小河流和湖泊纵横交错,水域中生活着各种鱼类、两栖动物和水生植物。
这些水域为雨林内的生物提供了水源和食物,也是它们繁衍生息的场所。
五、热带雨林的声音走进热带雨林,你会被一阵阵丰富多样的声音所包围。
鸟类的鸣叫声、猴群的嘶叫声、昆虫的鸣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在这片密林中,声音充斥着每一个角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充满活力的世界。
六、热带雨林的生态保护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珍贵的自然资源,对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许多热带雨林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保护热带雨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只有加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保护这片绿色宝地,让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得以延续。
关于热带雨林的知识

关于热带雨林的知识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丰富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们位于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分布在南美洲、非洲、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一些地区。
热带雨林通常以其高温、高湿和丰富的降雨量而闻名,这些条件为生物物种的繁荣创造了理想的环境。
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之一,它们扮演着重要的全球生态角色。
以下是一些关于热带雨林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内容的参考:1. 气候条件:- 热带雨林位于赤道附近,气候通常高温、高湿,年均温度在24°C至27°C之间。
- 年降水量平均在2000毫米至10000毫米之间,昼夜温差相对较小。
2. 植被:- 热带雨林拥有独特而茂密的植被,包括大量的树木、藤蔓、苔藓、蕨类和其他植物。
- 热带雨林被广泛认为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约有50%以上的地球物种生活在这里。
- 典型的热带雨林树木高大,形成了茂密的树冠层,其中有许多物种可达到40米至50米的高度。
3. 动物生物多样性:- 热带雨林是许多物种的家园,包括昆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 著名的物种包括各种猿类、美洲豹、巴西犰蛛以及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鸟类如珍妮凤凰和霓红鹦鹉。
- 由于生物多样性丰富,热带雨林也是许多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4. 生态功能:- 热带雨林对全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是关键的碳汇,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 热带雨林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维持着丰富的水资源,同时减少了水土流失和洪水的风险。
- 同时,热带雨林还为人们提供着药物资源和其他生态服务,如土壤保护、食物供应和旅游业等。
5. 生存威胁和保护:- 热带雨林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包括森林砍伐、非法狩猎、土地开垦、野生动植物走私和气候变化等。
- 保护热带雨林对维持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保护工作,并确保可持续利用其资源,以确保未来世代的幸福和繁荣。
热带雨林的环境介绍

热带雨林的环境介绍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为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们分布在赤道附近,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地。
热带雨林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年平均温度在25-27摄氏度之间,年降水量在2000-4000毫米之间。
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热带雨林的植被呈现出高度复杂的结构和多样的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的植被主要由高大的乔木、藤本、草本、蕨类植物等组成,其中乔木层是最为显著的特征。
这些乔木通常高达50米以上,树冠茂密,遮天蔽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中的植物种类繁多,据统计,每公顷面积中有1000多种植物,其中许多是独特的物种,只在热带雨林中生长。
除了植被,热带雨林还有着丰富的动物资源。
热带雨林中的动物种类也非常丰富,包括猴子、豹、老虎、蛇、鸟类等。
这些动物通常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的土壤通常比较贫瘠,因为热带雨林中的植物通常会吸收大量的养分,使得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被耗尽。
但是,热带雨林中的生态系统非常复杂,包括了许多生物的相互作用,这些生物可以帮助维持土壤的营养平衡。
总之,热带雨林是一个非常复杂、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的生态系统。
它们的气候
特征、植被、动物资源和土壤等方面都非常独特,是地球上最为神秘和美丽的地方之一。
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气候最为独特和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其气候特点主要表现在温度、降水和湿度等方面。
热带雨林气候的独特性使得其成为拥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
1. 高温高湿热带雨林气候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高温高湿。
由于热带雨林地处赤道附近,阳光直射,气温较高,一年四季温差不大。
白天气温往往在摄氏30度以上,夜晚也不会降得太低。
同时,热带雨林地区湿度极高,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使得热带雨林成为湿润的环境。
2. 多雨多雾热带雨林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多雨多雾。
热带雨林年降水量很大,通常在每年2000毫米以上,甚至高达4000毫米以上。
降水量的分布比较均匀,几乎每个月都有较多的降水。
此外,热带雨林地区常年多雾,云雾缭绕,使得阳光很难直射到地面,进一步维持了高湿的环境。
3. 季风影响热带雨林的气候受到季风的影响。
在一些热带雨林地区,季风会带来不同的气候特点。
例如,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地区受到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导致雨季和旱季的交替。
季风的变化会影响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也给当地的植物和动物带来挑战和适应的机会。
4. 稳定的气候热带雨林的气候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温度、降水和湿度的变化不大,使得热带雨林成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栖息地。
植物和动物在这样稳定的气候条件下能够生长繁衍,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总的来说,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高温高湿、多雨多雾、受季风影响和气候稳定。
这些气候特点共同构成了热带雨林独特的生态环境,也为其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
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不仅影响着当地的植被和动物,也对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平衡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一、热带雨林气候1、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对流层对流运动强烈,多对流雨常年受东北、东南信风影响,多降水沿岸有暖流经过植被覆盖率高,森林广布,树的蒸腾作用强,使环境更加潮湿。
2、分布地带性分布:南北纬10°内。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盆地及几内亚湾沿岸、马来半岛南部、中南半岛西海岸、菲律宾群岛和伊里安岛,大洋洲的苏门答腊岛至新几内亚岛一带;非地带性分布:澳大利亚的东北部部分、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亚洲的印度半岛西南沿海、孟加拉湾沿岸;3、特征:全年高温、太阳辐射年变化小、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比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充沛(水量达1500mm ——3000mm,山地最多达6000mm)气象要素的年变化都具有双峰型的特点。
4、自然带类型:热带雨林带5、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迁移农业定义: 一种原始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迁移农民通过烧荒种植,粗放经营以获取农产品,待地力耗尽则放弃耕作,再继续垦荒。
二、热带雨林的环境问题1、热带雨林的作用经济价值:自然资源生态价值: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等。
2.主要分布地区:赤道南北两侧,在大陆向风地带可以延伸到南北纬15°~25°;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主要三大集中分布区。
3、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地球之肺: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氧气;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和人类医学宝库。
4、热带雨林的生态脆弱性雨林的优越性:雨林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雨林的脆弱性: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被内,而地上植被容易被破坏;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的土壤很贫瘠;5、热带雨林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过度的焚耕开垦、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木材采伐、采矿水利的公路建设等;根本原因:人口的增长和贫困,发展需求;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开发。
热带雨林气候

生物
• • 植物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种类成分最丰富的植被类型,这源于两个原因:地区的古 老性和适宜的现代生境条件。植物群落变化不象温带植物那样表现出明显的 季相。叶在全年都呈绿色,每个月都可能有某些植物处于开花期。热带的许 多乔木高大笔挺,没有分枝。有些树主干基部具有外露土面的板状根。雨林 里充满了藤。藤本植物有很好的生态适应,它们可以以本身缠绕而上,或以 嫩枝卷绕支持物而上,或依靠卷须,或依靠吸根向上攀登。 总之是以茎干物质最经济的手段攀援到光照充分的上层,迅速生长达到成熟。 热带雨林中最引人注目或者说最“臭名昭著”的当数绞杀植物。网状根膨大 愈合变成网状茎,支柱植物的树干在里面被绞杀致死。附生植物是热带雨林 森林结构中一个特别的组成部分。全世界共有65科850属约3万种附生植物。 在热带雨林,这类植物大约占植物种数的一半。这类植物具有迅速汲取和收 储雨水的器官和组织。 在热带雨林中,附生植物种类极其繁多,其中最辉煌的当属兰科,风梨科和 天南星科。风梨科植物是新热带雨林的特产,大约有50属,1000种。最适情 况下,每公顷总植物量为350—450吨,净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1/4。雨林下土 壤因风化淋溶强烈,肥力不高,植物直接从林下调落物层借助于真菌获得营 养,同时迅速补充落叶数量。
害
• 雨林是全球最大的陆上供氧站和二氧化碳 消纳处,是地球之肺。但大量砍伐和火灾 等造成大面积雨林消失。保护热带雨林迫 在眉睫。亚马孙的雨林现正处于严重的危 险之中,因为人们为了开辟土地来种庄稼, 或饲养牲畜来供应美国的肉类市场,正以 惊人的速度对它滥伐滥砍。
代表城市
• 亚洲:吉隆坡(马来西亚)、新加坡(新加坡)、斯里巴加湾 市(文莱)、雅加达(印尼)、万隆(印尼)、泗水(印尼)、 宿务(菲律宾)、达沃(菲律宾) • 非洲:科纳克里(几内亚)、蒙罗维亚(利比里亚)、阿 比让(科特迪瓦) 、阿克拉(加纳)、洛美(多哥)、拉各斯 (尼日利亚)、雅温得(喀麦隆)、利伯维尔(加蓬) • 大洋洲:汤斯维尔(澳大利亚)、莫尔兹比港(巴布亚新 几内亚)、维拉港(瓦努阿图)、苏瓦(斐济)、阿加尼亚 (关岛)、帕皮提(法属波利尼西亚) • 北美洲:哈瓦那(古巴)、金斯敦(牙买加)、圣多明各 (多米尼加)、圣胡安(波多黎各)、卡斯特里(圣卢西亚)、 布里奇敦(巴巴多斯)、巴拿马城(巴拿马) • 南美洲:帕拉马里博(苏里南)、乔治敦(圭亚那)、马 瑙斯(巴西)、贝伦(巴西)、萨尔瓦多(巴西)、伊基托斯 (秘鲁)
热带雨林的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的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具特色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独特的气候特征是维持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热带雨林的气候特征,其中包括温度、降雨、湿度以及季节变化等方面。
1. 温度特征
热带雨林位于赤道地区,气温相对较高且变化较小。
年均温度通常在24-27摄氏度之间,并且日夜温差较小。
这种恒温特征对于热带雨林中广泛的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2. 降雨特征
热带雨林的降雨量非常丰富,通常年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
降雨有两个高峰期,分别是在春季和秋季,这是由于季风气候的影响。
这种高降雨量使得热带雨林成为地球上最湿润的地区之一。
3. 湿度特征
热带雨林的湿度非常高,通常在80%以上。
高湿度是由于丰富的降雨和大量的蒸发造成的。
这种湿度对热带雨林中的植被和动物生存至关重要,也为其生态系统的独特性提供了基础。
4. 季节变化特征
热带雨林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小,主要表现为湿季和旱季的交替。
湿季通常伴随着大量的降雨和潮湿的气候,而旱季则相对干燥。
虽然热
带雨林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但这种季节性变化对于热带雨林的植物生长和动物繁殖具有重要影响。
总结:
热带雨林的气候特征包括温度相对稳定、高降雨量、高湿度和季节性的湿季与旱季交替。
这些气候特征共同为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植被生长以及生态系统的维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热带雨林的气候特征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文化,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
了解热带雨林的气候特征对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热带雨林资源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水源等自然因 素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称非地带性因素 1 南北半球高纬地带的自然带的分布差异
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由于 海陆分布引起的。
2
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的
地形起伏
差异 洋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自然带向 较高纬延伸;寒流——降温降湿——自然带向较 低纬度延伸)
气候类型名称
世界有哪些气候类型?
热带4种,亚热带2种,温带3种, 亚寒带1种,寒带2种,高山(高原)气候 怎样对世界气候类型进行分组?
根据气候类型所处温度带进行分组 根据气候类型的主导成因进行分组
根据气候类型所处温度带进行分组 一、热带气候类型(大致在南北纬30度之间)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二、亚热带气候类型(大致在南北纬30—40度之间)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三、温带气候类型(大致在40—60度之间)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北极圈 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地中海 气候
温带 大陆 性气 候
温带季 风气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 热带草原气候 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草原带 北回归线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东)温带季风气候 (西)地中海气候、(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2)亚热带气候 (东)亚热带季风气候
a.单一气压带、风带、气团影响下形成的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压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团 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 苔原、冰原气候:极地高压带 b.不同气压带、风带、气团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旱季受信风带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受西南季风控制 旱季受东北季风控制 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世界气候类型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其关系
比较 项目
天气
一个地方短时间内 风雨、冷热、阴晴 等大气的状况,是 时刻变化的 锋面系统 低压、高压系统
气候
某个地区长期(多年的 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 状态,一般变化不大 太阳辐射(纬度)、大气 环流、地面状况(海陆分 布、洋流、地形)、人类 活动等
概念
影响 因素
c.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d.大陆东岸独有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e.大陆西岸独有的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①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 律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 ②山麓带(基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 ③中低纬度高海拔的山脉表现最明显 ④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地理 海 纬度、山地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因素有关 拔 高 ⑤积雪冰川带(雪线高度): 度 积雪冰川带在降水多的迎风坡分 布的高度要低,降水少的背风坡分布 的高度要高。 向阳坡的雪线一般比背阳坡的雪 线高
总结: 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 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有何规律? 5种气候由低纬向高纬的分布,并以赤道为中轴呈 对称分布,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2、三种典型季风气候的分布有何规律?
从海陆位置看:都分布在亚欧大陆东部和南部边缘 从纬度位置看:分布在中低纬
3、亚欧大陆中纬地区气候有哪些类型?分布有何规律? (1)温带气候 (西)温带海洋性气候、(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四、亚寒带气候类型(南北极圈附近)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五、寒带气候(极地附近)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六、特殊温度带 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
根据气候类型的主导成因进行分组
一、主要由气压带风带控制或移动形成的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二、主要由季风环流形成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三、主要因纬度高而形成的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四、主要因深居内陆形成的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五、主要由地形形成的气候 高原气候、高山气候
1、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 2、气压:高压、低压、 六风七带等 3、降水:多雨、少雨等
副低
副高
赤道低压
夏季
副低
副高
赤道低压
冬季
冰原带
苔原带
温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水平自然带和气候类型的规律记忆
赤道
温带 荒漠 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热带季 雨林带
பைடு நூலகம்
热带雨林带
世界气候 类型的命名主要有哪些原则? 1、气候类型的命名一般体现两部分的信息 所处的温度带 对应的典型植被类型或气候特征 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2、少数气候类型以其典型分布地命名 如:地中海气候 3、少数气候类型以地方语言命名 如:萨瓦纳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3 4
沙漠中的绿洲: 水源
右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 1、图中表示同一种自然带的字母是 C、H ,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 温带季风 气候,位于大陆西岸 的是 温带海洋性 气候。
70° 60°
A B C E H G
70°
50°
40°
30°
D
F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自然带的 0° 气候类型相同,这两个字母是 E、F , 气候类型是 温带大陆性气候 。 3、自然带D的名称是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自然带G的气候 类型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 。
0°
4、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有两个在南半球是缺失的,这两 个自然带的字母是 A、B ,缺失的原因是南半球相应纬度绝 。 大部分是海洋(非地 带性)
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⑴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 热带雨林带 A 、B 热带草原带 、C 热带荒漠带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⑵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大体以 赤道 为对称轴,南北 对称分布,各自然带大体沿纬度更替,明显地反映出陆地环境的 纬度 地域性分异规律。这一规律的形成是以 热量 为 基础的。 垂直 ⑶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自然带的 地域分异,它的形 成主要是由于 海拔高 。 ⑷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 布,是由于受沿岸 洋流和地形 的 影响。赤道以南的D自然带雨季出现 7 在 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