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国家安全罪 练习题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某公司电工甲,自恃技术熟练,在检修电路时不按规定操作,造成电路着火,使部分设备被烧毁,损失8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 )A.失火罪B.放火罪C.玩忽职守罪D.重大责任事故罪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具体适用。
知识模块:危害公共安全罪2.某乙因其妻与其离婚而怀恨在心,意图报复。
于一日晚,向其妻一人所居住的一个独立院落扔掷一枚自制炸弹,导致其妻因脚动脉被炸伤,失血过多而死亡。
对某乙应定:( )A.故意杀人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爆炸罪D.投放危险物质罪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故意杀人罪和爆炸罪的区别适用。
本题之所以选择A而非C,是因为某乙投掷爆炸物于一独立院落,而非公共场所,其主观上并没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客观上也没有危害公共安全。
知识模块:危害公共安全罪3.某市铁路货物装卸工某甲在铁路货车上卸棉花包,货未卸完,因吊车发生故障而停止作业,某甲等4人坐在棉花包上边打扑克边抽烟,某甲因越打越激动,烟头未掐灭就随手扔到一个棉花包上。
此后,吊车修复,某甲等离开了打扑克的地方又开始工作。
烟头引燃了棉花包,最后酿成火灾。
造成经济损失约5万元。
某甲的行为构成:( )A.重大责任事故罪B.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C.放火罪D.失火罪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失火罪的具体适用。
知识模块:危害公共安全罪4.某甲于晚上潜入一仓库盗窃,因为黑暗以致辨认物品困难,于是划着火柴察看,不料火柴掉落点燃存放的易燃物品,仓库外传来声响,某甲以为被人发觉,遂逃离仓库。
后火柴点燃易燃物品并导致火灾。
事后查明直接财产损失20万元。
对甲划火柴引起火灾的行为的性质,正确的说法是:( ) A.放火罪B.失火罪C.不构成犯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失火罪的具体适用。
高铭暄《刑法学》(第6版)配套题库-危害国家安全罪【圣才出品】

第二十一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一、简答题1.1997年刑法为什么将“反革命罪”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罪”?答:1979年刑法关于反革命罪的规定,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的发展,反革命罪的罪名适用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有些反革命罪中的“以反革命为目的”在实践中有时很难确定。
对于有的犯罪行为,适用危害国家安全罪比适用反革命罪更为合适。
1997年刑法之所以将反革命罪修改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是考虑到我们国家已经从革命时期进入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宪法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作用,从国家体制和保卫国家整体利益考虑,从法律角度来看,对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犯罪行为,规定适用危害国家安全罪比适用反革命罪更为合适。
本类犯罪在近代刑法中曾经被大多数国家作为重罪规定在首要位置。
随着国家职权主义观念的弱化和公民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念的提升,多数国家已经把它放在比较次要的位置。
2.如何理解分裂国家罪与背叛国家罪的区别?答:分裂国家罪与背叛国家罪的区别包括:(1)二者分别属于内乱型犯罪和外患型犯罪。
二者均可能发生领土被分裂的结果,且分裂国家者也往往寻求一些外国的支持,甚至依附于外国。
(2)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①犯罪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并且,本罪只能由多数人构成,属于必要共犯,而后者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中国公民,并且可以由单个人构成。
②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本罪的行为人具有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故意;而后者的行为人具有勾结外国,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直接故意。
③犯罪客观方面不同本罪不以勾结外国或者与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作为犯罪成立的必备条件,而后者则以勾结外国或者与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作为犯罪成立的要件。
④犯罪客体不同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的统一,而后者的客体是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练习题

练习题1向他人提供国家重要机密的行为,因提供的对象不同可以构成哪些罪? ( )A.泄露国家机密罪B.特务罪C.间谍罪D.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练习题2某国间谍戴某,结识了我某国家机关机要员黄某。
戴某谎称来华投资建厂需了解政策动向,让黄某借工作之便为其搞到密级为“机密”的《内参报告》四份。
戴某拿到文件后送给黄某一部手机,并为其子前往某国留学提供了六万元资金。
对黄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A.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数罪并罚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与受贿罪,数罪并罚C.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受贿罪,数罪并罚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受贿罪,从一重罪处断练习题3关于故意的认识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成立故意犯罪,不要求行为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B.成立贩**秽物品牟利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物品的淫秽性C.成立嫖宿**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的是**D.成立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对方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没有认识到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不成立任何犯罪练习题4甲系某公司经理,乙是其司机。
某日,乙开车送甲去洽谈商务,途中因违章超速行驶当场将行人丙撞死,并致行人丁重伤。
乙欲送丁去医院救治,被甲阻止。
甲催乙送其前去洽谈商务,并称否则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于是,乙打电话给120急救站后离开肇事现场。
但因时间延误,丁不治身亡。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不构成犯罪,乙构成交通肇事罪B.甲、乙均构成交通肇事罪C.乙构成交通肇事罪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甲是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的共犯D.甲、乙均构成故意杀人罪练习题5根据刑法规定与相关司法解释,下列哪一选项符合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A.交通肇事后因害怕被现场群众殴打,逃往公安机关自首,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B.交通肇事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但肇事者误以为被害人没有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C.交通肇事致人重伤后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D.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转移至隐蔽处,导致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练习题6某日,甲醉酒驾车将行人乙撞死,急忙将尸体运到X地掩埋。
全国法律硕士《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刑法学部分》过关必做习题集(危害国家安全罪)【圣才出品】

全国法律硕士《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刑法学部分》过关必做习题集第十四章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国女间谍结识我国某官员甲后,谎称自己是留学生,需要一些资料写毕业论文。
甲为博取其芳心,便将自己掌握的国家秘密文件复印给她。
甲的行为构成()。
[2012年真题]A.间谍罪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D.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答案】B【解析】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等情节严重的行为。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是指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的行为。
甲的行为属于B 项。
2.下列行为中,应以间谍罪(既遂)定罪处罚的是()。
[2014年非法学真题] A.甲非法获取国家秘密后,出售给外国间谍组织B.乙在境外参加外国间谍组织,回国后没来得及从事收集情报工作即被抓获C.丙为境外的公司刺探国内公司的相关商业秘密,尚未送出该秘密即被抓获D.丁将通过职务行为获得的国家秘密上传到互联网上,该秘密被外国间谍组织获取【答案】B【解析】AC两项,属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情报秘密罪,是指为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的行为。
B项,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乙在境外参加间谍组织便已经构成了间谍罪的既遂,是否着手实施间谍行为并不影响其既遂。
D项,属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是指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行为。
3.甲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其子开办公司筹措资金,应外国人乙的要求,潜入单位保密室,将一件国家机密级文件复印后出卖给乙。
危害国家安全罪练习题及答案

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单项选择题1.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C)。
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2.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B)。
A.只能是直接故意B.只能是故意C.既有故意也有过失D.只能是过失3.背叛国家罪的主体只能是(B)。
A.外国人B.中国公民C.国家工作人员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背叛国家罪与投敌叛变罪区别的关键是(D)。
A.犯罪主体不同B.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5.资敌罪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关键区别在于(A)。
A.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B.犯罪主体不同C.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D.犯罪客体不同6.我国公民甲得知乙正在为境外某公司收集我国的经济情报,遂向乙提供了一先进的微型摄象机,供乙刺探我国情报使用。
后两人均被抓获。
甲的行为构成(B)。
A.间谍罪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C.资敌罪D.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本题之所以选B,原因在于乙是在为境外非间谍机构收集我国情报,其行为不构成间谍罪,而属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甲在明知的情况下为其提供帮助理当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共犯。
资敌罪限于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限于对几种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资助,故都不能选。
)7.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C)。
A.资敌罪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C.间谍罪D.投敌叛变罪8.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罪都可以(B)。
A.判处死刑B.并处没收财产C.并处罚金D.并处驱逐出境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是(BCD)。
A.间谍罪B.叛逃罪C.投敌叛变罪D.背叛国家罪2.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罪中不能叛处死刑的罪是(AB)。
A.叛逃罪B.煽动分裂国家罪C.投敌叛变罪D.资敌罪3.间谍罪的行为包括(ABCD)。
危害国家安全罪练习题

危害国家安全罪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国家机关的机要人员林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其所知悉、掌握的大量国家机密、绝密提供给境外组织,对该行为如何认定?( )A.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B.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C.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D.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与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答案:B2.以下犯罪行为的主体哪一种不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A.玩忽职守罪B.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C.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答案:D3.下列犯罪中,只有特殊主体才能构成的是哪一罪名?( )A.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D.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答案:D4.某甲为我国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其因公出国考察期间,无故擅离岗位,滞留国外不归。
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某甲构成间谍罪B.某甲构成投敌叛变罪C.某甲构成叛逃罪D.某甲构成叛逃罪和投敌叛变罪答案:C5.关于背叛国家罪,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罪主体是一般主体B.该罪法定最高刑为死刑C.该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D.犯该罪的,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6.蔡某系检察院清洁工,一次在打扫卫生时偷出了一封印有"绝密级"的举报信。
蔡某打开举报信阅读,发现该信内容是一受贿分子甲受贿的主要线索。
蔡某与甲联系,称如果甲给他50万元现金,他就销毁该信。
甲给了蔡某50万元。
蔡某获得钱以后怕把事情闹大,就把信放回了原处。
蔡某的行为构成:( )A.敲诈勒索罪B.诈骗罪C.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D.盗窃罪答案:AC解题思路:蔡某盗窃绝密级信件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蔡某获得国家秘密以后,对甲进行敲诈,构成敲诈勒索罪蔡某的两个行为均触犯了《刑法》相关规定,应数罪并罚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叛逃罪是身份犯B.间谍罪是身份犯C.颠覆国家政权罪是身份犯D.资敌罪不是身份犯答案:BC解题思路:叛逃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了国家秘密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其他几个罪名都是一般主体8.关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罪主体为一般主体B.该罪主体为特殊主体C.该罪资助的对象为境内组织或个人D.该罪资助的方式仅限于资金资助答案:BCD解题思路:《刑法修正案(八)》将我国《刑法》第107条修改为:"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资助实施本章,第一百零二条、第一百零三条、第一百零四条、第一百零五条规定之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该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修改后资助的1对象不限于境内的组织或个人,且资助的方式包括提供资金、场所及其他物资等9.下列有关叛逃罪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叛逃行为必须发生在履行公务期间C.客观方面表现为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D.如果行为人叛逃境外而又加入境外的敌方营垒的,可以考虑按处理牵连犯的原则以投敌叛变罪定罪处罚答案:ABCD10.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所资助的具体犯罪是以下几种:( )A.背叛国家罪B.投敌叛变罪C.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D.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答案:ACD三、不定项选择题:11.甲某是我国某通讯社的高级编辑,应香港某报社记者之请,设法为其搞一份有关对台政策的机密文件。
刑法分论练习题

刑法分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其中的“外国”是指。
A.外国政府B.某国政府或某几国政府C.外国政府、外国政党、外国政治集团D.某个外国人或某几个外国人2、张某多次召集他人秘密商量,意图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统一的的多民族的国家和民族团结。
但由于其中一人向国家安全机关自首,张某等人未及实施具体的行为,即被抓获。
张某等人的行为属于。
A.分裂国家罪既遂B.分裂国家罪未遂C.背叛国家罪D.煽动分裂国家罪3、甲、乙、丙、丁四人多次密谋推翻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某日,四人策划成立“自由民主党”反动组织,共同起草了“宣言书”,诬蔑、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号召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宣言书”制作完毕以后,甲、乙、丙、丁四人多次在公共场合进行散发。
四人的行为构成。
A.背叛国家罪B.煽动分裂国家罪C.颠覆国家政权罪D.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4、胡某系我国公民,他在得知李某正在为境外的某个机构窃取我国的某项国防机密时,为李某提供了一笔资金予以帮助。
后李某和胡某均被我国家安全机关抓获。
胡某的行为属于。
A.资敌罪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C.间谍罪共犯D.为境外窃取国家秘密、情报罪共犯5、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
A.资敌罪B.间谍罪C.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D.投敌叛变罪6、李某系国家机关保密室工作人员,为达到出国目的,李某主动将其所保管的国家事务中重大决策的秘密文件提供给境外某机构。
李某1构成:A.间谍罪B.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C.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二、多项选择题1、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从重处罚的犯罪是A.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B.资助危害国家分裂犯罪活动罪C.武装叛乱罪D.间谍罪2、在危害国家安全罪一章中犯罪主体只能是中国公民的犯罪有A.投奔敌营,为敌方效力B.带领人民警察投敌叛变C.勾结外国背叛国家D.资助武装叛乱、暴乱分子4、间谍罪的犯罪主体是A.无国籍人B.中国公民C.境外机构、组织D.外国人5、分裂国家罪的犯罪首要分子可处A.无期徒刑B.死刑C.拘役D.剥夺政治权利E.没收财产6、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A.造谣B.组织、策划C.诽谤D.发表、散布侮辱性言论或文字7、间谍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A.参加间谍组织B.接受间谍组织分配的任务)2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D.接受间谍组织代理人分配的任务8、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犯罪手段是A.窃取B.策划、组织C.收买D.刺探、非法提供三、名词解释1.分裂国家罪 .间谍罪3.资敌罪四、简答题1、投敌叛变罪与叛逃罪有什么区别?2、间谍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有什么区别?五、案例分析一被告人丰某,男,40岁。
法律职业资格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国防利益罪)模拟试卷1

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国防利益罪)模拟试卷1(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李某和邓某在一年内共盗割二十公里长的公用通信电缆,变卖后得款16000余元。
由于二人的盗割行为,导致某通信干线中断十余次。
对李某、邓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分数:2.00)A.盗窃罪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C.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法条竞合D.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想象竞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想象竞合问题。
两行为人盗割公用通信电缆一行为触犯两罪名,因此为想象竞合。
3.郑某与朋友聚会喝了不少啤酒后仍坚持驾车离去,途中撞上电线杆,造成车辆损坏。
对郑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分数:2.00)A.危险驾驶罪√B.交通肇事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D.未造成严重后果,不构成犯罪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危险驾驶罪。
根据《刑法》第133条之一的规定,可得知郑某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
4.王某在一晚上携带钢锯、管钳、扳手等作案工具,盗窃路名牌4个、十字路口标志牌2个、限速标志牌2个,限重标志牌1个,危害公共安全。
对王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分数:2.00)A.破坏交通设施罪√B.盗窃罪C.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D.盗窃交通标识不会危害到公共安全,王某不构成犯罪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破坏交通设施罪。
根据《刑法》第117条的规定,故意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已经或者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危害国家安全罪
一、单项选择题
1、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或者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其中的“外国”是指(C )。
A.外国政府
B.某国政府或某几国政府
C.外国政府、外国政党、外国政治集团
D.某个外国人或某几个外国人
2、张某多次召集他人秘密商量,意图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统一的的多民族的国家和民族团结。
但由于其中一人向国家安全机关自首,张某等人未及实施具体的行为,即被抓获。
张某等人的行为属于( A )。
A.分裂国家罪既遂
B.分裂国家罪未遂
C.背叛国家罪
D.煽动分裂国家罪
3、甲、乙、丙、丁四人多次密谋推翻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
某日,四人策划成立“自由民主党”反动组织,共同起草了“宣言书”,诬蔑、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号召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宣言书”制作完毕以后,甲、乙、丙、丁四人多次在公共场合进行散发。
四人的行为构成(D )。
A.背叛国家罪
B.煽动分裂国家罪
C.颠覆国家政权罪
D.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4、胡某系我国公民,他在得知李某正在为境外的某个机构窃取我国的某项国防机密时,为李某提供了一笔资金予以帮助。
后李某和胡某均被我国家安全机关抓获。
胡某的行为属于( D )。
A.资敌罪
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C.间谍罪共犯
D.为境外窃取国家秘密、情报罪共犯
5、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 B )。
A.资敌罪
B.间谍罪
C.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投敌叛变罪
6、李某系国家机关保密室工作人员,为达到出国目的,李某主动将其所保管的国家事务中重大决策的秘密文件提供给境外某机构。
李某构成:C
A.间谍罪
B.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C.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二、多项选择题
1、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从重处罚的犯罪是(AC)
A.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B.资助危害国家分裂犯罪活动罪
C.武装叛乱罪
D.间谍罪
2、在危害国家安全罪一章中犯罪主体只能是中国公民的犯罪有(ADC)
A.背叛国家罪
B.分裂国家罪
C.投敌叛变罪
D.叛逃罪
E.间谍罪
3、投敌叛变罪的行为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AB)
A.投奔敌营,为敌方效力
B.带领人民警察投敌叛变
C.勾结外国背叛国家
D.资助武装叛乱、暴乱分子
4、间谍罪的犯罪主体是(ABD)
A.无国籍人
B.中国公民
C.境外机构、组织
D.外国人
5、分裂国家罪的犯罪首要分子可处(ABDE)
A.无期徒刑
B.死刑
C.拘役
D.剥夺政治权利
E.没收财产
6、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ACD)
A.造谣
B.组织、策划
C.诽谤
D.发表、散布侮辱性言论或文字
7、间谍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ABCD)
A.参加间谍组织
B.接受间谍组织分配的任务
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D.接受间谍组织代理人分配的任务
8、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犯罪手段是(ACD)
A.窃取
B.策划、组织
C.收买
D.刺探、非法提供
三、名词解释
1.分裂国家罪 :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间谍罪:有下列间谍行为之一,危害国家安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无期徒刑:
一: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二: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
3.资敌罪:战时供给敌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资敌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简答题
1、投敌叛变罪与叛逃罪有什么区别?
第一,犯罪主体不同。
叛逃罪的主体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投敌叛变罪是一般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年龄的人。
第二,主观要件不同。
叛逃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叛逃行为会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投敌叛变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
第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同类客体是国家安全,叛逃罪侵犯的是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投敌叛变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国家的效忠义务。
第四,客观方面不同。
叛逃罪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投敌叛变罪则表现为投奔敌方营垒,或者在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如果行为人叛逃境外又投奔境外敌方营垒的,应当按照处理牵连犯的原则,定投敌叛变罪,而不实行数罪并罚。
2、间谍罪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有什么区别?
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国家秘密或情报;而间谍罪的行为为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如果行为人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而实施本罪的行为的,应按牵连犯的处理原则,择一重罪论处。
五、案例分析
【案情】
被告人丰某,男,40岁。
被告人加某,男,34岁。
丰某出于对现实不满,多年以来,陆续在自己的日记里写出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纲领”。
关于“纲领”的内容,丰某没有对他人讲过。
只在一次与友人加某喝酒时,当加某流露了调整工资自己未调上的不满情绪时,丰即进行试探,问加某:“有个组织对现政权不利,你愿意参加吗?”加脱口而说:“干”。
丰见加随口而出不太认真,以后便不再提及。
后丰某因传播淫秽录像问题被公安机关搜查宿舍时,从其日记本中发现了上述“纲领”,丰还交代了曾向加某试探的经过,加某亦供认。
【问题】丰某、加某是否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不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他们的行为属于犯意表示并没有实施具体的危害国家的行为,这种表示不可能给国家带来实际上的危害,因此不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