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教案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教案4

实验三基于单片机的交通灯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建立应用电子产品系统开发思想,掌握可编程主控芯片产品、系统开发的开发原理、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
二、实验内容:
1、建立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交通灯模型,并划分软、硬件功能;
2、以DVCC598JH++仿真器为基础,设计硬件电路;
3、设计软件程序;
4、软、硬件仿真与调试。
三、交通灯设计:
1、交通灯模型:
把红、绿、蓝3个发光二极管作为一组,分别用4组发光二极管模拟十字路口交通灯。
正常情况下,各道口通、断50s,通、断之间等待10s;特殊情况各道口分别可以一直通断,直到特殊情况解除。
2、软、硬件功能划分:
发光二极管亮、灭显示由硬件电路完成;亮、灭的时间由软件控制。
3、交通灯硬件电路设计:
4、软件设计:
5、软、硬件仿真与调试:。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教案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节课将介绍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主要包括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单片机的编程和调试方法、以及单片机的应用领域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巧。
二、教学目标1.了解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单片机的编程和调试方法。
3.熟悉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和相关技术。
三、教学内容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1单片机的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I/O)等。
1.2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时钟信号、指令执行、存储器访问等。
2.单片机的编程和调试方法2.1编程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C、C++)等。
2.2编程开发环境:编译器、集成开发环境等。
2.3调试工具:仿真器、调试器等。
3.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和相关技术3.1嵌入式系统:定义、特点、应用领域等。
3.2单片机在工业控制、通信、家电等领域的应用。
3.3单片机的相关技术:串口通信、并行通信、中断技术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PPT和示意图,介绍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实例演示: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单片机的编程和调试方法。
3.实验操作:设计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单片机进行编程和调试。
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布置一些课后习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编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3.课程作业:布置一些小项目,要求学生利用单片机完成一定的任务。
六、教学资源1.教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2.PPT和示意图:包括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案例。
3.实验装置:提供一套单片机实验装置,供学生进行编程和调试实验。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讲解单片机的编程和调试方法。
第三课时:介绍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和相关技术。
第四课时:进行实验操作和评估。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教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04611016课程类别:专业课实验学时:16学时学分:2.5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其教学内容直接面向生产。
同时,微机向小型化、超小型化方面发展愈来愈迅猛。
单片机应用已渗透社会各个领域,特别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通信技术水平。
学生应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很注重实践的课程。
以研究MCS-51系列单片机入手,掌握其硬件结构、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以及常用接口技术和典型应用实例。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清零程序1、实验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软件的结构和键盘的调试。
2、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2学时)(1)了解MCS-51软件的构造(2)掌握清零程序的输入方法(3)了解起始伪指令的输入方法实验项目二:拼字和拆字程序1、实验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存储器分配和汇编语言的简单应用。
2、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2学时)(1)进一步掌握MCS-51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2)掌握指令的寻址方式(3)掌握数据传送指令和地址内容的分配实验项目三:数据区传送子程序1、实验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掌握RAM数据存储器实际操作。
2、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2学时)(1)掌握MCS-51逻辑运算指令和位操作指令(2)进一步掌握数据传送子程序的简单方法(3)掌握查表程序的编写实验项目四:数据排序实验1、实验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2、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2学时)(1)掌握MCS51逻辑运算指令和位操作指令(2)进一步掌握简单顺序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方法(3)掌握查表程序的编写实验项目五:查找相同个数1、实验目的及要求熟悉汇编语言程序,使用环移指令和加1指令。
2、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2学时)(1)掌握赋值指令(2)掌握带进位的环移指令和加1程序的编写实验项目六:双字节无符号数的乘法实验1、实验目的及要求要求学生掌握MCS-51汇编语言设计和调试方法。
单片机原理与技术应用电子教案

单片机原理与技术应用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掌握单片机的基本编程方法。
3.了解单片机在各种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单片机的基本编程方法。
三、教学难点1.单片机的应用技术。
2.单片机的编程方法。
四、教学准备1.投影仪、电脑。
2.单片机开发板、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个装有单片机的电子设备,让学生猜测这个设备是干什么用的,引导学生思考单片机的应用。
2.讲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15分钟)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包括:什么是单片机、单片机的构成、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功能等。
3.演示单片机的应用(15分钟)教师通过投影仪演示单片机的应用实例,例如:温度控制器、计数器、闹钟等。
让学生看到单片机在各种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4.讲解单片机的编程方法(15分钟)5.学生实践(30分钟)6.展示和总结(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结果,展示自己编写的单片机程序,并对实践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
同时,教师也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和点评。
七、课后作业1.回顾并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完成课后习题。
2.自主学习单片机的更多应用,并写出应用实例。
3.收集一些与单片机有关的技术信息。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并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编程方法。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较紧凑,可能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下次教学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实践操作的时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片机的应用技术。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教案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教案标题: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教案目标:1. 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掌握单片机的编程方法和应用技巧。
3. 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单片机应用。
教学重点:1. 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单片机的编程方法和应用技巧。
教学难点:1. 单片机的编程方法和应用技巧的实际应用。
2. 单片机应用的设计和实现。
教学准备:1. 单片机开发板。
2. 计算机和编程软件。
3. 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单片机的概念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
2. 提出学习目标和重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15分钟)1. 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2. 解释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指令执行过程和数据传输过程。
三、讲解单片机的编程方法和应用技巧(20分钟)1. 介绍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如C语言和Keil软件。
2. 演示编写简单的单片机程序,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和数据处理等。
3. 分析常见的单片机应用案例,如温度控制、电机驱动等,讲解其实现原理和编程方法。
四、设计和实现简单的单片机应用(30分钟)1.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和要求,设计和实现简单的单片机应用。
2. 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解答疑惑,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实践任务。
五、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 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设计思路和程序编写能力。
2. 提问学生关于单片机原理和应用的问题,检查其掌握情况。
3. 收集学生的实践成果,评估其对单片机应用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单片机应用设计比赛或项目实践,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实践案例和教学资料,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进行。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教案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子教案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内部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等功能,具有高度集成、功能强大、体积小、功耗低等特点。
它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控制系统中,可以用来实现各种电子产品的控制、通信和数据处理等功能。
一、单片机的原理1.单片机的组成单片机内部包含CPU、RAM、ROM、输入输出口和时钟等基本模块。
其中,CPU负责指令的执行和数据的处理,RAM用于存储临时数据,ROM用于存储程序代码,输入输出口则可以连接外部设备和传感器。
2.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是根据程序控制,通过读取存储在ROM中的指令,然后执行相应的操作。
它可以根据外部输入信号产生响应的输出信号,实现控制和通信功能。
其工作流程为:初始化单片机系统→读取指令→执行指令→循环执行。
3.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单片机的编程语言有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两种。
汇编语言是由机器指令组成,编写过程比较复杂,但执行效率高。
而高级语言则更加简单易学,如C语言和基于C语言的一些单片机编程语言,如Keil、IAR等。
二、单片机的应用1.控制系统单片机可以用来构建各种控制系统,如温湿度控制系统、照明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等。
它能够通过读取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规则进行判断和响应,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和自动化操作。
2.电子产品单片机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家用电器、数码产品、通信设备等。
它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如定时、计数、存储等,使得电子产品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3.测量仪器单片机可以用于构建各种测量仪器,如温度计、电压表、频率计等。
通过读取传感器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和显示,可以实现各种测量功能,并且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4.通信系统单片机可以用于构建各种通信设备,如手机、无线对讲机等。
它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信号处理,并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总之,单片机作为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高度集成、功能强大、体积小、功耗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控制系统中。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教案2

mov dptr,#7000hloop:movx @dptr,adjne r0,#0ffh,nextsjmp $next:inc dptrinc r0ljmp loopend四、实验步骤1、将DVCC仿真实验系统与PC机联机:1)用串口线将DVCC仿真实验系统的串口与PC机的COM口连接;2)在PC机处于在WIN软件平台下,单击DVCC“51”图标,启动软件;3)在闪动“P.”状态下,按PCDBG键;4)点击“连接”按钮,若出现“反汇编窗口”,则表示实验系统与PC机联机成功;2、了解并熟悉“51”动态调试菜单和工具栏功能和使用:1)了解并熟悉“51”动态调试环境的设置;2)了解并熟悉“51”菜单和工具栏的使用。
注:1、在F盘新建一个以自己名字作为文件夹名的文件夹(只有F盘不带还原的);2、源程序文件名必须用英文字母,且不能超过8个字符。
3、程序的仿真和调试:1)在系统设置选项中设定仿真模式为内程序,内数据;2)根据流程图编写清零程序,新建源程序文件,输入、编辑源程序,保存结果;3)点击“编译、连接、下载”按钮,根据修改程序,通过后保存;(注:此时只能检测出程序有无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但不能保证结果正确。
)4)打开“寄存器”、“片外数据存储器”、“反汇编”等窗口,在片外数据存储器中定位到7000H存储单元,若各单元内容不为0,进行下步实验;若为0,先改为非0:光标放在要修改的单元内容前,从键盘输入十六进制数。
5)设置PC起始地址,从起始地址开始全速运行程序,然后从片外数据存储器窗口查看从7000至70ff单元内容是否被清零,若被清零,则完成;若没被清零或清零的单元个数不对,那么重新将7000至70ff单元至非0。
在用“单步运行”程序,通过寄存器窗口、外部数据窗口逐步观察程序运行的过程和结果,以修正程序错误。
五、思考:假使要把70000H——70FFH中的内容改成FF,如何编制程序?。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教案 精品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1、目的与要求训练学生进行单片微型计算机应用及开发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合理选择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接口芯片、正确设计单片微型计算机的接口电路、学会程序调试的基本方法以及怎样解决实验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学生必须在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设计实验电路、编制实验程序;学生在指导教师讲解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实验关键点及注意事项后方可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必须经由教师验收合格方可认定完成实验。
2、实验实习的项目及时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12学时)(三性实验10学时)序号实验名称内容提要实验要求实验时数实验类型1 单片机认识及简单开关量输入/输出实验①检测开关K0至K3的状态并将相应的状态对应的在LED0至LED3显示。
②根据要求构建单片机电路。
③单片机程序的编制、调试及运行。
必开2 验证2 定时/计数器实验①利用单片机的I/O口将LED0至LED7逐个点亮,间隔时间为0.5秒,此过程循环往复。
②根据要求构建单片机电路。
③单片机程序的编制、调试及运行。
2 设计3 数码管显示实验①静态显示实验中,显示电路从00开始显示至99,每0.5S显示值加一,循环往复。
②动态显示实验中,显示电路开始显示123456,然后每隔1S左移显示内容。
③根据要求分别构建单片机静态显示及动态显示电路。
④单片机程序的编制、调试及运行。
4 综合4 电子钟设计①设计键盘电路及显示电路等完成电子钟的硬件电路构建。
②编写程序,要求利用定时器的定时中断,控制电子钟走时。
利用实验台的六位数码管显示时、分、秒。
限选(二选一)4 设计5 D/A及A/D转换实验①D/A转换实验要求产生一电压幅值为2V,频率为100HZ的三角波。
②A/D转换实验要求巡回检测8路模拟信号,数据存入RAM中,每检测8次计算一次每一路的平均值,并显示每一路的路号及平均值,每一路的显示时间为2S。
③单片机程序的编制、调试及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教案第一章实验安排共8个实验,要求8次上机完成。
这8个实验分别为:实验一利用软件仿真器调试算术运算程序实验二 INT0中断实验实验三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实验实验四定时器/计数器计数实验实验五定时器/计数器T0扩展外部中断源实验实验六串行口扩展实验实验七 DAC0832数模转换实验实验八 8155接口芯片使用实验其中前六个实验为验证性实验,第七个实验为设计性实验。
最后一个为综合性实验。
每个实验3学时。
第二章实验须知一、预习要求1、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要求,明确实验目的和实验任务。
2、拟订实验步骤,编好上机程序。
二、报告要求共八个实验,每个实验完成后交实验报告,写在实验报告纸上,报告中应包含以下内容:1、实验名称、实验人姓名、学号、班级2、实验目的、任务(内容);3、实验步骤记录主要实验过程。
4、实验结果(1)记录实验现象;(2)要求写出已调试通过的实验程序清单(加适量注释)第三章实验项目及内容实验一利用软件仿真器调试算术运算程序1.目的要求(1)熟悉WA VE调试软件的使用。
(2)熟悉算术运算程序编程和调试的方法。
2.实验内容(1)有6个数据分别放在片内RAM区50H~55H单元中,试求和,并将结果放在片内RAM区03H(高位),04H(低位)单元中。
(2)编程将内部RAM70H~7FH中的16个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排序。
3.主要仪器设备PC机一台。
4.程序清单(1)数据和.ASM ORG 0000HLJMP MAINORG 1000HMAIN:MOV R2,#06H MOV R3,#00HMOV R4,#00HMOV R0,#50HL1:MOV A,R4ADD A,@R0MOV R4,AINC R0CLR AADDC A,R3MOV R3,ADJNZ R2,L1END(2)数据排序.ASM ORG 0000HLJMP MAINORG 1000H MAIN:MOV R2,#70H MOV R3,#71HL2:ACALL L1INC R2INC R3CJNE R3,#80H,L2L3:SJMP L3NOPL1:MOV A,R2MOV R0,AMOV A,R3MOV R1,AMOV A,@R0L5:CLR CSUBB A,@R1MOV A,@R0JC L4XCH A,@R1MOV @R0,AL4:INC R1CJNE R1,#80H,L5RETEND实验二 INT0中断实验(验证性实验3学时,必做)1.目的要求(1)掌握MCS-51单片机中断原理以及编程使用方法。
(2)理解下降沿中断和低电平中断的区别。
2.实验内容(1)编写主程序,读取开关SW1的状态,当其闭合时初始化为下降沿中断,反之,初始化为低电平中断,且发光管灭;编写中断服务程序,使发光管闪烁5次,间隔250ms,即中断服务程序的执行时间为2.5秒。
退出中断程序时,使发光管灭。
(2)用万用表测量C点的电平,按下TR31秒钟,然后松开,观察C点电平的变化。
3.实验所用仪器实验板一块、直流稳压电源、编程器一台、万用表一块4.程序清单(EXP7.ASM)ORG 0000HSJMP MAINORG 0003HLJMP INT0 MAIN:MOV SP,#60H mov p1,#0ffhNOPCLR P1.2NOPNOPMOV C,P1.3JC LOWERSETB IT0SJMP CONT LOWER:CLR IT0 CONT:SETB EX0 SETB EAHERE:SJMP HERE INT0:MOV R0,#5 LP:CPL P1.2DLY:MOV 30H,#5 DEL0:MOV R7,#100 DEL1:MOV R6,#125DEL2:DJNZ R6,DEL2DJNZ R7,DEL1DJNZ 30H,DEL0DJNZ R0,LPCLR P1.2RETIEND实验三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实验(验证性实验3学时,必做)1.目的和要求(1)掌握MCS-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功能的使用方法。
(2)了解定时和计数的本质区别和联系。
2.实验内容编写程序,初始化定时器/计数器T0工作在定时方式1,使P1.2输出周期为10秒的方波,即使发光管亮3秒,灭7秒。
3.实验所用仪器实验板一块、直流稳压电源、编程器一台、万用表一块4.程序清单(EXP9.ASM)ORG 0000HLJMP MAINORG 000BHLJMP INTT0MAIN:MOV SP,#60HCLR P1.2MOV TMOD,#01HMOV TL0,#0B0HMOV TH0,#3CHSETB TR0SETB ET0SETB EALP:SETB P1.2MOV A,#30MOV 30H,#00DL1:CJNE A,30H,DL1CLR P1.2MOV A,#70MOV 30H,#00DL2:CJNE A,30H,DL2SJMP LPINTT0:MOV TL0,#0B0HMOV TH0,#3CHINC 30HRETIEND实验四定时器/计数器计数实验(验证性实验3学时,必做)1.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MCS-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计数功能的使用方法。
(2)了解定时和计数的本质区别和联系。
2.实验内容编写程序,通过8个发光二极管来显示所计脉冲个数。
3.实验所用仪器实验板一块、直流稳压电源、编程器一台、万用表一块4.程序清单(EXP10.ASM)U33CLK EQU 0FF90HORG 0000HMAIN:MOV SP,#60HMOV TMOD,#05HSETB TR0MOV DPTR,#U33CLKRDTIMER:MOV A,TH0MOV R0,TL0CJNE A,TH0,RDTIMERMOV R1,AMOV A,R0CPL AMOVX @DPTR,ASJMP RDTIMErEND实验五定时器/计数器T0扩展外部中断源实验(验证性实验3学时,必做)1.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利用定时器/计数器扩展外部中断源使用的方法。
2.实验内容编写主程序,使发光管灭;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当执行中断服务程序时,发光管闪烁5次,间隔500ms,主程序运行后通过按TR3按钮触发中断。
3.实验所用仪器实验板一块、直流稳压电源、编程器一台、万用表一块3.程序清单(EXP11.ASM)ORG 0000HLJMP MAINORG 000BHLJMP INTT0MAIN:MOV SP,#60HMOV TMOD,#05HMOV TH0,#0FFHMOV TL0,#0FFHSETB ET0SETB EASETB TR0CLR P1.2HERE:SJMP HEREINTT0:MOV R0,#10LP:CPL P1.2DLY:MOV 30H,#10DEL0:MOV R7,#100DEL1:MOV R6,#125DEL2:DJNZ R6,DEL2DJNZ R7,DEL1DJNZ 30H,DEL0DJNZ R0,LPCLR P1.2MOV TH0,#0FFHMOV TL0,#0FFHRETIEND实验六串行口扩展实验(验证性实验3学时,必做)1.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MCS-51单片机串行口方式0的工作原理。
(2)了解方式0的应用,即通过串行口扩展输出口,进行静态显示的方法。
(3)掌握串行移位寄存器芯片74LS164的工作原理。
2.实验内容编制程序使数码管循环依次显示00到99,每秒加1。
3.实验所用仪器实验板一块、直流稳压电源、编程器一台、万用表一块4.程序清单(12.ASM)ORG 0000HLJMP MAINORG 000BHLJMP intt0MAIN:MOV SP,#60HMOV TMOD,#01HSETB ET0SETB EAMOV TH0,#3CHMOV TL0,#0B0HSETB TR0LLP:MOV 30H,#0 MOV 31H,#0MOV 32H,#0MOV 33H,#0LP:MOV R0,#32H MOV R7,#2ACALL BINBCD MOV DPTR,#TAB DSPLY: MOV A,@R0 MOVC A,@A+DPTR ;cpl aMOV SBUF,ADSP1:JNB TI,DSP1 CLR TIINC R0DJNZ R7,DSPLYLP1:MOV A,30H CJNE A,#10,LP1 MOV 30H,#00HINC 31HMOV A,31HCJNE A,#100,LPSJMP LLPintt0:MOV TL0,#0B0HMOV TH0,#3CHINC 30HRETI;tab: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tab: 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 BINBCD:MOV A,31HMOV B,#10DIV ABMOV 33H,AMOV A,BMOV 32H,ARETEND实验七 DAC0832数模转换实验(设计性实验3学时,必做)1.设计目的(1)掌握DAC0832与MCS51单片机的接口方法。
(2)掌握D/A转换程序的设计方法。
2.设计题与要求认真复习所学习的DAC0832的工作方式,利用单缓冲方式使0832输出锯齿波和三角波。
并设计使运放LM741输出0-5V和0--5V的波形。
如果不用示波器,如何测试你所设计的电路和所编写的程序是否正确。
3.实验所用仪器实验板一块、直流稳压电源、编程器一台、万用表一块、示波器一台。
4.设计原理D/A转换器的输入为数字量,经转换后输出为模拟量。
DAC0832为一个8位D/A转换器,单电源供电,在+5~+15V范围内均可正常工作。
MCS-51单片机与DAC0832的接口有3种连接方式,即直通方式、单缓冲方式及双缓冲方式。
所谓单缓冲方式就是使DAC0832的两个输入寄存器中有一个处于直通方式,而另一个处于受控的锁存方式,当然也可使两个寄存器同时选通及锁存。
本实验中采用该方式。
要求WR1和WR2连接在一起接在89C51的WR端,CS和XFER连接在一起接在片选端,ILE 接+5V。
0832可以产生很多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梯形波等。
5.设计内容编制程序使运放LM741输出锯齿波和三角波,具体步骤:断开开关SW1,输出锯齿波;闭和开关SW1,输出三角波。
6.程序清单(DAC0832.asm)CS0832 EQU 0FF9FHORG 0000HMAIN:MOV P1,#0FFHNOPJNB P1.3,RWA VEMOV DPTR,#CS0832MOV A,#00HLP:MOVX @DPTR,ANOPNOPINC AAJMP LPRWA VE:MOV DPTR,#CS0832 MOV A,#00HLP1:MOVX @DPTR,ANOPINC ACJNE A,#255,LP1NOPLP3:MOVX @DPTR,ANOPDEC ACJNE A,#00H,LP3MOVX @DPTR,ANOPSJMP LP1END实验8 8155接口芯片使用实验(综合性实验3学时,必做)1.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MCS-51单片机系统I/O扩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