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辅助检查

合集下载

常见辅助检查注意事项

常见辅助检查注意事项
精品文档
肠镜检查
• 5、肠镜检查属介入性检查,有一定手术风 险,需术前谈话签字。
精品文档
肠镜检查
• 6、检查前一周,需控制好饮食,有便秘的 患者,需适当服用通便药物,减少肠道积 便,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 7、检查前2天,尽量进食半流质,减少纤 维含量高的食物。
• 8、检查前一天,进食流质为主。
精品文档
• 4、如检查盆腔的子宫及其附件等脏器时, 检查前需保留膀胱尿液,可在检查前2小时 饮水,检查前2小时不要小便。
精品文档
B超检查
• 5、做泌尿系统B超检查,特别是输尿管和 膀胱检查,需要膀胱充盈,。
精品文档
CT检查
• 1、腹部CT检查,禁食4小时,最好前一天 晚上起空腹。
• 2、一周不服重金属药物,不在胃肠钡剂检 查,已经做的钡剂检查病人,需排空钡剂 后,如果急用检查的病人,最好灌肠排空 钡剂后检查。
• 5检查后如果有一些咽部不适,少量出血, 不要惊慌,更不要剧烈咳嗽,刻意呕吐, 以免引起较大的出血,需禁食2小时后可以 进食半流质,即日可恢复正常饮食。
精品文档
胃镜检查
• 6、检查后有些肠胀不适,是检查时,为观 察病情需要注入气体引起,适当下床活动 后,肛门排气后自然好转。
• 7、检查过程中需钳取组织活检,术后需4 小时禁食禁饮,当晚及次日三餐以半流质 饮食为主,避免生冷烫甜的食物。
精品文档
肠镜检查
• 肠镜检查后,可以立即进食水,镜下有治 疗的患者需遵医嘱进食。
• 术后三天进食少渣饮食,注意观察大便颜 色。
• 做好肛门清洁。 • 避免剧烈运动。
精品文档
• 各项辅助检查是为了更好的治疗疾病所需 要的,检查需要在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相互 配合下才能更好的进行。

护理各个系统章节的辅助检查归纳

护理各个系统章节的辅助检查归纳

护理各个系统章节的辅助检查归纳
1.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借咳嗽反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

2.咳痰:借助咳嗽排出痰液的动作。

3.呼吸困难:是呼吸时有异常的不舒适感,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有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等体征。

4.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

5.重症哮喘:指严重哮喘发作持续在24h以上,经一般支气管扩张剂治疗不能缓解者。

6.体位引流:是根据患者肺部病变部位,将其安置于适当的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的方法,又称重力引流。

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右心室扩张、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8.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于入院48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也包括出院后48h内发生的肺炎。

常见辅助检查注意事项最终版 ppt课件

常见辅助检查注意事项最终版 ppt课件

常见辅助检查注意事项最终版
6 检查时间超过40分钟以上者(如腹、 胸 、腰 椎 、四肢等)检查前20分钟,请排空小便;盆腔 检查者,宜保留适当尿液,以充盈膀胱利于诊断。
7 MR增强:如有怀疑占位性病变,一般采用增强 检查(即注射MR造影剂)以使病变显示得更清晰 诊断更明确。
常见辅助检查注意事项最终版
1 在摄片前3天,不宜用X线显影的药物,如含铁、碘、 钡钙等制剂,以及不易溶化的药物
2 检查前2天可服用活性炭片,用来吸附肠道里的气体。 3 检查当天早晨禁食,尽量排空大便 4 如有输尿管结石、由于大便的影响可能显影不明显,
故在拍平片前给予清洁灌肠
常见辅助检查注意事项最终版
检查前
1检查日前一天晚20点之后禁食 2检查日需空腹 3高血压病人需提前服药,血压稳定后方可检查 4有活动义齿的需取下 5检查属介入性检查,有一定风险,检查前需签字
常见辅助检查注意事项最终版
B超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损伤、 无放射性,不用担心
B超检查
1、检查心脏时,应休息片刻后脱鞋平卧于检查床上, 解开上衣钮扣,暴露胸部,让医生检查;
2、腹腔的肝、胆、胰的探测前3日最好禁食牛奶、 豆 制品、糖类等易于发酵产气食物,检查前1天晚吃清淡 饮食,当天需空腹禁食、禁水;
常见辅助检查注意事项最终版
一、绝对禁忌症 1、心脏起博器者 2、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患者 3、体内有铁磁性血管夹者 4、眼球内有金属异物者 5、高烧患者
二、相对禁忌症
1、扫描野内或附近含有铁磁性物品: (1)有金属假牙者不能做鼻咽、口腔检查 (2)体内有金属药泵者忌行相应部位检查 (3)有宫内节育器者不能做盆腔检查 2、幽闭恐惧症病人 3、不能平卧30分钟以上、神志不清、严重缺氧、烦

辅助检查(64页)

辅助检查(64页)

中性粒细胞
吞噬功能
1.增多
急性感染或化脓性感染:中度感染可> 10.0×109/L;重度可>20.0×109/L。
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如尿毒 症)、早期汞中毒、铅中毒,或催眠药、有机磷中毒。
其他疾病:出血、急性溶血、手术后、恶性肿瘤、粒 细胞白血病、严重组织损伤、心肌梗死和血管栓塞等。
1.增多
过敏性疾病:支喘、荨麻疹等。 皮肤病与寄生虫病 : 牛皮癣、湿疹、天疱疮、
疱疹样皮炎、真菌性皮肤病、肺吸虫病、钩虫病 等。 血液病:慢粒、嗜酸粒白血病等。
嗜酸性粒细胞
2.减少
疾病或创伤: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 重烧伤等。
用药:长期用激素。
嗜碱性粒细胞
有肝素、组胺、慢反应物质、血小板激活因子等, 与过敏反应有关
第三章—辅助检查
定义
辅助检查:是通过医学设备进行身体检查,
是一种辅助的检查方法(相对于主要的检查方法 :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是医务人员进行医疗 活动、获得有关资料的方法之一。
辅助检查有哪些?
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脑脊液 检查、临床免疫学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超声检查、电子计 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检查( MRI)等。
功能: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止血;凝血。 参考范围: (100~300)×109/L
1.减少
生成减少: 骨髓造血障碍、再障、急性白血病、 骨髓肿瘤、巨大血管瘤、全身性红斑狼疮、恶性 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体外循环等。
血小板计数(PLT)
1.增多
疾病:慢粒、淋巴网细胞瘤、红细胞增多症、罕 见嗜酸粒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或转移癌等。

妇产科常用辅助检查

妇产科常用辅助检查

妇科肿瘤标志物
CA125 CA19-9 CEA AFP SCCA(鳞状细胞癌抗原) HPV
妇产科内镜检查
阴道镜 宫腔镜 腹腔镜 输卵管镜 羊膜镜 胎儿镜
羊水检查
胎儿成熟度检查 细胞遗传学及先天性代谢异常检查 羊水上清液生化测定 胎儿血型预测 宫内感染检测 协助诊断胎膜早破
影像检查
超声检查 X线检查 CT检查 MRI 检查 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
女性内分泌激素测定
垂体促性腺激素 垂体泌乳素 雌激素 孕激素 雄激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人胎盘月经期、月经前 妊娠期
生殖器官活组织检查
诊断性子宫颈锥切 诊断性刮宫
一般诊断性刮宫 分段诊刮
生殖器官活组织检查
诊刮注意事项 诊刮并发症
输卵管通畅检查
输卵管通液术 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妇产科内窥镜输卵管通畅检查
常用穿刺术
经腹壁腹腔穿刺术 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术 经腹壁羊膜腔穿刺术
妇产科常用辅助检查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
阴道涂片 宫颈刮片
传统刮片 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 宫颈管涂片 宫腔吸片 局部印片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应用
卵巢功能检查 雌激素水平 生殖道感染性疾病 妇科肿瘤
生殖器官活组织检查
局部活组织检查
外阴组织活检 阴道组织活检 宫颈组织活检
生殖器官活组织检查

常用相关辅助检查注意事项

常用相关辅助检查注意事项

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
1、常规检查(透视、摄片) 应尽量出去透视部 位的厚层衣物及影响X线穿透的物品,如发夹、金 属饰物、膏药、敷料等,以免干扰检查结果,影响 诊断治疗。 2、特殊检查(体层摄影、简接摄影等) CT MRI 3、造影检查 对接受含碘造影剂检查的病人需作 碘过敏试验。
(1)可用35%的碘造影剂滴入一侧眼内,另一眼滴入生理 盐水作对照,于15分钟后观察有无充血反应。 (2)也可用同剂型的碘造影剂1ml作缓慢的静脉注射,于 15分钟内观察病人有无胸闷、心慌、恶心、呕吐、呼吸急促、 头晕、荨麻疹等不良反应。
1、头部CT嘱病人检查前禁食4h, 防止由造影剂副作用所致的恶心、 呕吐及呕吐物反流气管而引起窒息。
2、腹部CT检查前必须禁食、禁水, 以免形成伪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影响CT图像质量。
3、盆腔扫描前2天内不服泻剂,少食 水果、蔬菜、豆制品等多渣、易产气的 食物。一些盆腔部位的CT前日晚口服 造影剂 ,阴道内塞纱布。
4、胃肠钡餐检查 目前使用的钡剂大多 是复方硫酸钡,根据不同检查部位,使用 前将硫酸钡加温开水调成不同浓度的混悬 液。口服后检查胃肠道称为钡餐检查。
检查前3天禁服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和 含钾、镁钙等重金属药物;禁食10小时以 上;有幽门梗阻者检查前应先抽出胃内滞 留物。
5.钡剂灌肠检查 检查前1天进少渣半流质
饮食,下午至晚上饮水1000ml左右;如作 钡气双重造影,检查前1日晚需服用番泻叶 导泻;检查当日禁早餐;检查前2小时做彻 底清洁灌肠。
这是一种相对旧的检查手段。现在有被内 镜检查代替的趋势。
计算机体层摄影(简称CT) 用X线对 人体作体层扫描,测的不同层面、不同 组织对X线的吸收与透过率的不同,通过 计算机处理,获得三维断层图像的扫描 方式。CT具有无创伤、分辨率高、定位 准确很安全迅速等优点。现已被广泛用 于人体各部尤其是颅脑占位性病变的检 查。

常用辅助检查模板

常用辅助检查模板

血常规:白细胞数×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9/L,淋巴细胞绝对值×109/L,红细胞数×1012/L,血红蛋白浓度146g/L,红细胞积压%,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g/L,血小板数394×109/L。

L Y M P H%% 尿常规:Urine Rt:GLU-,PRO-,URO-,NIT-,LEU-。

肝功能+AFP:总胆红素12μmol/L,直接胆红素2μmol/L,间接胆红素10μmol/L ,总胆汁酸21μmol/L,谷丙转氨酶16 U/L,谷草转氨酶30 U/L,γ-谷氨酰转移酶 12U/L,碱性磷酸酶249 U/L,α-L-岩藻糖苷酶U/L ,总蛋白70g/L,白蛋白 47g/L,球蛋白 23g/L,白球比;AFP阴性。

肾功能:尿素L,肌酐23μmol/L,尿酸226μmol/L,二氧化碳mmol/L,胱抑素mg/L,肌酐清除率92ml/min。

血脂:总胆固醇mmol/L ,甘油三酯mmol/L ,高密度脂蛋白mmol/L ,低密度脂蛋白mmol/L ,载脂蛋白A g/L,载脂蛋白B g/L ,脂蛋白(α),同型半胱氨酸μmol/L。

心肌酶谱+cTnI:乳酸脱氢酶271U/L,肌酸激酶68 U/L,肌酸激酶同工酶U/L,α-氢丁酸脱氢酶U/L,cTnI阴性。

电解质: mmol/L,Na144 mmol/L,Cl105mmol/L,L
抗-HCV阴性、抗-HIV阴性、RPR 阴性。

TB-Ab阴性、Mp-Ab阴性。

Hp-AbHBsAg 阴性、抗-HBs阴性、HBeAg阴性、抗-HBe阴性、抗-HBc阴性、PreS1阴性。

医院心血管内科常用辅助检查与常见疾病健康教育宣教手册

医院心血管内科常用辅助检查与常见疾病健康教育宣教手册

心血管内科常用辅助检查与常见疾病健康教育手册目录YT>:平<工”第一部分心血管内科常用辅助检査健康教育3一、X线检查健康教育3二、超声检查健康教育3三、常规心电图检查健康教育4四、CT检査健康教育4五、脑电图检查健康教育5六、磁共振检查健康教育5七、血管造影检査的健康教育6八、验血检查健康教育7九、留取大便标本健康教育7十、留取尿标本健康教育8十一、留取痰标本健康教育8十二、腰椎穿刺健康教育9第二部分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10一、高血压健康教育10二、心绞痛健康教育11三、心肌梗死健康教育12四、心力衰竭健康教育13五、心源性休克健康教育15六、扩张型心肌病健康教育15七、主动脉夹层健康教育17八、心包疾病健康教育17九、风湿性心瓣膜病健康教育18十、感染性心内膜炎健康教育19十一、心律失常健康教育20十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皿度房室传导阻滞健康教育21第一部分常用辅助检査健康教育一、X线检查健康教育1. 检査前:患者脱去被照部位的衣物和去除异物,按要求摆好体位。

胸部摄片检查不要穿有金属的衣服,不要戴金属项链。

2. 检査时:须配合医生屏气,不移动。

3. 注意事项:孕妇(尤其早孕妇女)除非特殊需要不宜行X线检査;急性外伤患者摄片时应减少搬动;危重患者摄片时必须有临床医护人员陪同;腹部摄片前应清洁肠道(除急腹症外),以免气体或粪便影响摄片质量。

二、超声检查健康教育1. 检査肝、胆、胰、脾、肾、腹膜后、腹部血管(肾动脉、门静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静脉等)、上腹部包块须空腹12小时以上。

2. 胃镜、肠镜、食道吞钡检査后24小时方可行超声检査。

3. 检査膀胱、前列腺、精囊管、输尿管、早孕、子宫附件、前置胎盘、隐睾、下腹部包块时患者需充盈膀胱。

4. 经食管超声检査者需空腹l2小时以上;检查时取下活动义齿;检査后2小时内禁食禁饮,2小时后可进食流质食物,4小时后可普通饮食,禁食热辣刺激性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一般检查一、血红蛋白(Hb)的正常值:成年男性:120g∕L――160g∕L。

成年女性:110g∕L――150g∕L。

新生儿:100g∕L――190g∕L。

二、红细胞(RBC)计数的正常值:成年男性:4---5.5×1012∕L。

成年女性:3.5---5×1012∕L。

新生儿:6---7×1012∕L。

三、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一)两者增高:1、相对性RBC增多:出汗、连续呕吐、大面积烧伤等,2、绝对性RBC增多:新生儿、高山居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OPD;(二)两者减少:轻度:男性低于120g/L,女性90—110g/L;中度:60—90g/L;重度:30—60g/L;提示:贫血(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造血原料不足;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能障碍,药物性:氯霉素、苯;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如蚕豆病、输血错误;巨幼细胞性贫血:缺乏叶酸)。

四、白细胞(WBC)计数:(一)正常值: 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二)病理性临床意义:1、增高:多见于细菌感染。

2、减少:化疗、白细胞减少症。

五、白细胞分类计数(DC):(一)粒细胞:1、嗜中性粒细胞(N):⑴中性杆状核:1%――5%。

⑵中性分叶核:50――70%。

2、嗜酸性粒细胞:0.5---5%。

3、嗜碱性粒细胞:0%――1%。

(二)淋巴细胞(L):20%――40%。

(三)单核细胞:3%――8%。

六、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病理性临床意义:(一)嗜中性粒细胞升高:1、化脓性感染:为最为常见的原因――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阑尾炎。

2、白血病:白细胞某一系列细胞异常肿瘤性增生。

3、急性心肌梗死:为严重组织挫伤。

4、急性大出血、溶血。

减少:1、病毒感染:SARS,H5N1,流感,水痘,风疹,伤寒,疟疾;2、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3、药物及理化因素:氯霉素、抗结核药物、X线等;4、自身免疫性疾病:SLE;5、脾亢:肝硬化;(二)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白血病;减少:伤寒、副伤寒等。

(三)淋巴细胞增高:1、病毒感染:风疹、水痘;2、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减少:免疫缺陷性疾病;(六)核左移:1、最常见于:感染,尤其是严重的化脓性感染。

2、核左移越重:感染越重。

七、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计数:(一)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状态:1、网织RBC增多: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2、网织RBC减少: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二)成人正常值:1、0.5%---1.5% 2、绝对值:24-84×109∕L(三)临床意义:增高: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减低:再生障碍性贫血。

八、红细胞沉降率(ESR):简称血沉(一)正常值:(魏氏法)男性:0-15mm∕h末。

女性:0-20mm∕h末。

(二)临床意义:1、生理性增快: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至分娩后3周:2、病理性增快:急性细菌性炎症、风湿热、急性心肌梗死、高蛋白血症、恶性肿瘤、贫血;九、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一)出血时间:正常值: 6.9 + 2.1min,超过9min为异常。

(二)凝血时间:正常值:玻片法:2-5min。

试管法:4-12min。

(三)BT、CT延长:PLT减少、PLT功能不良、血友病:十、血小板(PLT):(一)正常值:100-300×109∕L。

(二)临床意义:1、生理性增高:运动后。

2、病理性减少:(1)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2)破坏增多: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肝功能的检查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A)、球蛋白(G)、A∕G测定:(一)正常值:总蛋白:60—80g/L;白蛋白:40—55g/L;球蛋白:20—30g/L;A∕G:1.5—2.5:1。

(二)临床意义:1、慢性肝炎、肝硬化时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A∕G倒置。

2、血清总蛋白低于60克∕L称为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甲亢、重症结核)。

3、血清总蛋白低于25克∕L时,可发生腹水、水肿。

4、血清总蛋白高于80克∕L称为高蛋白血症(肝硬化、慢性炎症、恶性淋巴瘤、浆C病)。

二、血清胆红素测定:(一)血清总胆红素分: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

(二)正常值:1、血清总胆红素:3.4—17.1 umoI∕L。

2、结合胆红素: 0—6.8 umoI∕L。

3、非结合胆红素:1.7—10.2umoI∕L。

(三)血清总胆红素测定的临床意义:1、17.1---34.2 umoI∕L为隐性黄疸。

2、34.2--171 umoI∕L为轻度黄疸。

3、171—342 umoI∕L为中度黄疸。

4、大于342umoI∕L为高度黄疸。

三、血清转氨酶:(一)主要有两种: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脏最多。

2、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心肌最多,其次是肝脏。

(二)正常值:ALT、AST:10-40u/L。

(三)临床意义:1、ALT是反应肝脏损害最灵敏的指标: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2、引起肝脏损害的疾病均可使此酶升高:胆汁瘀积、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3、急性心肌梗死:AST明显升高。

四、乳酸脱氢酶(LDH):(一)正常值:104—245 u/L.(二)增高:急慢性肝炎、肝癌、急性心肌梗死、溶血性疾病、白血病;五、甲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查:抗—HAV IgM:早期诊断甲肝的特异性抗体;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见于HBV潜伏期、急性期、HBV携带者。

(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见于:1、曾经感染过HBV,目前已产生抗体。

2、曾经注射过HBV疫苗。

3、该抗体为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抗体。

(三)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阳性:是HBV病毒复制最可靠的指标,说明传染性强。

(四)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 提示过去感染了HBV病毒或现在低水平感染。

抗-HBc IgM阳性:是诊断乙肝和判断病毒复制的重要标志,提示强传染性。

(五)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持续阳性:说明乙型肝炎V活动性复制,传染性强。

(六)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阳性:说明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大部分已被清除,是传染性降低的一种表现。

(七)大、小三阳:1、大三阳:HBsAg阳性、HBeAg、抗-HBc阳性:说明乙型肝炎V正在大量复制,病人正处于乙肝活动期,传染性较强。

2、小三阳: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说明病人乙肝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

肾功能测定一、血清尿素氮(BUN)测定:(一)正常值:成人3.2—7.1 mmoI∕L;儿童1.8—6.5 mmoI∕L(二)临床意义:1、肾前性因素:肾血流不足:脱水、心功能不全、休克、水肿、腹水;蛋白质分解过盛:急性传染病、脓毒血证、上消化道出血、大面积烧伤;2、肾脏疾病: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肾盂肾炎、肾结核;3、肾后性性因素: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等;二、血肌酐(Cr)测定:正常值:成人全血肌酐:88.8—177umoI∕L;血清或血浆肌酐:男性53—106umoI∕L,女性44—97umoI ∕L三、血清尿素氮(UA)测定:(一)正常值:男性268—488umoI∕L,女性178—387umoI∕L。

(二)临床意义:1、肾脏疾病: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等;2、痛风: UA增高是主要诊断依据,800—1500umoI∕L;3、妊娠高血压、白血病、肿瘤;四、血肌酐、血清尿素氮同时明显升高,表示肾功能已严重受损。

常用生化测定一、血糖测定:(一)正常值:空腹血糖为3.9—6.1 mmoI∕L;血浆:3.3—5.6 mmoI∕L(二)临床意义:1、生理性增高:进食、情绪激动。

减少:饥饿;2、病理性增高: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颅内高压、颅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二、脂类及脂蛋白检查:(一)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成人2.9—6.0 mmoI∕L。

1、增高:冠心病危险因素之一,还见于甲减、DM、肾病综合征、胆总管阻塞、长期高脂饮食;2、降低:肝硬化、急性重症肝炎;(二)血清甘油三酯(TG)测定:男性0.44—1.76 mmoI∕L;女性0.39—1.49 mmoI∕L。

1、增高:冠心病、原发性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症、肥胖症、阻塞性黄疸、DM、肾病综合征;2、降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肝功能严重低下;(三)血清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测定: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多见于心脑血管病、DM、肝炎、肝硬化;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三、血清电解质测定:(一)血清电解质包括:钾、钠、氯、钙、磷、镁。

(二)血清钾的测定:1、正常值: 成人:3.5---5.1mmoI∕L。

2、临床意义:⑴高血钾:大于5.1mmol∕L;见于:少尿、尿闭,组织破坏,补钾过多,排钾减少。

⑵低血钾:标准:小于3.5mmoI∕L。

见于:a、钾的摄入不足:禁食、低钾饮食b、钾的丢失过多:呕吐、腹泻、大汗、用排钾利尿剂(三)血清钠的测定:1、正常值:成人:136—146mmoI∕L。

2、临床意义:(1)高血钠:输入过量含钠盐的液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脑外伤。

(2)低血钠:胃肠道失纳(呕吐、腹泻、幽门梗阻、消化系手术后)、尿纳排出过多(DM、利尿剂、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抗利尿激素过多(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右心衰竭)。

(四)血清氯的测定:1、正常值:成人:98—106mmoI∕L。

2、临床意义:⑴增高:见于尿氯化物排出减少,如肾功能衰竭、尿路梗阻、心力衰竭。

⑵降低:同低钠血症。

低钠血症常伴低氯血症。

(五)血清钙的测定:1、正常值:成人:2.25—2.75mmoI∕L。

2、临床意义:⑴增高:见于摄入钙过多及静脉用钙过量。

⑵降低:钙摄入不足和吸收不良。

酶学检查淀粉酶(AMS)测定:血清:800—1800U/L;尿液:1000—12000U/L;升高见于急性胰腺炎;血清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测定:急性心肌梗死;免疫学检查一、血清甲胎蛋白测定(AFP):(一)正常值:放射免疫法-血清<25ug/L。

(二)临床意义:1、肝细胞癌:AFP是当前诊断原发性肝C癌最特异性的标志物。

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妊娠;生殖腺胚胎性肿瘤、胃癌、胰腺癌;二、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测定:>500U提示近期内曾有链球菌的感染(风湿热、扁条腺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