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中学语文:宋人有得玉者.ppt

合集下载

《古文二则》ppt教材课件

《古文二则》ppt教材课件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中心:知音难• 第得五级,知己难求
单巩击固此反处馈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家.列。子•《单,伯•击名牙第此善二寇鼓处级琴编,》相辑选传母自版《文战列本国子郑时样·汤国式问人》,。思想家和语言文学
• 第三级
2.伯牙如何“善• ”第鼓四级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伯牙把自己的情• 怀第五寄级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 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 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心里想着高• 山第四• ,级第五钟级 子期说:“好啊!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雄伟庄重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单所击想此的处,编钟辑子母期版都文能本领样会式. 伯牙游• 第于二泰级山之阴,卒逢暴雨, 伯牙在泰• 山第•三的第级四北级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 止于岩下,心•悲第,五级乃援琴而鼓之。
• 后面的四个“善” 表示感叹:好啊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2单.文击中哪此些处地方编可以辑体母现钟版子标期是题伯样牙的式知音?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3.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道理: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郢人
《庄子》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建平中学语文:第四册文言文复习分解

建平中学语文:第四册文言文复习分解

平民(借代) 指出,给...看 向人敬酒或献礼 上前,进献
⑺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扬言,到处说
⑻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父母兄弟,统指家里亲人/旁系亲属
古今异义
1、窃计欲亡走燕 (古义:跑;今义:行走) 2、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古义:尊重;今义:严格) 3、相如奉璧奏秦王(古义:呈献;今义:演奏或取得) 4、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5、璧有瑕,请指示王
课文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2)简介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和地位 第二部分(3-13)完璧归赵(分3层) 1、(3-5)写蔺相如奉璧出使前,初步表现出来的胆识 2、(6-11)写蔺相如奉璧出使后与秦王斗争的经过 3、(12-13)写蔺相如奉璧出使后取得的成果 第三部分(14-16)渑池会(分3层) 1、(14)写会前计议 2、(15)写会上斗争 3、(16)写斗争结果 第四部分(17-21)将相和(分3层) 1、(17-18)写廉颇居功自傲,相如退让 2、(19)写相如不计私怨,说服舍人 3、(20-21)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通假字
⑴可与不
(不=否,表疑问语气)
⑵臣愿奉璧西入秦 (奉=捧,用手捧)
⑶拜书送于庭
(庭=廷,朝廷)
⑷召有司案图
(案=按,察看)
⑸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 (缪=穆 ) 坚明约束者也
⑹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孰=熟,仔细)
解释实词
⑴拜为上卿
授予官职
⑵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忧虑,担心
⑶布衣之交 ⑷请指示王 ⑸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⑹于是相如前进缶
⑴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 ②左右欲刃相如 ③乃使从者衣褐 ④相如前进缶
安置住宿
用刀杀 穿 走向前

【语文】《老子》四章《五石之瓠》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语文】《老子》四章《五石之瓠》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章思路
章节
道理
辩证分析“有”与 十一 “无”的关系,强
调“无”的用处。
《老子》
人不要自矜”。
人要自知、自胜、 三十三 强行。
治事者遵循自然规 六十四 律,不妄为,不妄
动。
思路
通过对车轮毂圆孔,陶器中空部分,房舍门 窗的“空无”之用,总结出“有无”相对。
通过踮脚尖站不久、迈大步走不远的生活现 象,指出四种急于表现行为的不良后果,并 将其比喻为“余食赘行”,有道者不为之。
越有难:指越人发布侵吴。 将:领兵。 裂地而封:割地封赏。 能不龟手一也:同样一个手冻裂的药方。
以封:因此获得封赏。 虑:用绳结缀。 樽:盛酒器。 蓬之心:卖比喻不通达的见识。 蓬,一种草,弯曲不直。
文章思路:设喻,借助寓言故事说理
惠子 无用而掊之

拙于用大


世俗小利
宋人 不免于洴澼絖
五石之瓠
用 之 异
《选择性必修上册》·《<老子>四章》《五石之瓠》
观老庄道家 悟自然智慧



任 务 一
料 , 回 顾







任 务 二
咏 , 疏 通







任 务 三
庄 , 领 悟




了解道家代表人物和相关典籍的文常知识
道家始祖:老子
又名老聃,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楚 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期哲 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做过周朝管理藏 书的史官,以博学而闻名,相传孔子曾入 周向他问礼。
文意疏通
“有道者”拒绝“余食赘行”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五石之瓠》PPT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五石之瓠》PPT课件
词类活用
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聚族而谋之曰
树: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种__植___________ 聚:_使__动__用__法__,__使__…__…_聚__集________
文本解析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 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 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 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 ‘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
任务一:初读文本,理解文章内容
庄子曰:“夫子固①拙于用大②矣。宋人有善为不龟jūn手之药者③,世世 以洴
①固:副词,实在,确实。
【译文】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
②大:形容词作名词,大的东西。 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
③龟手:龟,同“皲”,皮肤冻 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
任务二:再读文本,深入分析
思考:庄子和客有什么相同点?
客→
以说吴王
获裂地之赏
庄子→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眼界宽广,思维活跃,能跳出事物固有之用的窠臼而看到事物背 后的“大用”,发挥事物的最大价值;
任务二:再读文本,深入分析
思考:庄子和客有什么根本区别?
根本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不同: 客:本质处于功利的心机 庄子:将五石之瓠用于“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完全脱离功利心机,隐含着精神的大自由。
关于《庄子》
《庄子》又称《南华经》,与《老子》 《周易》合称“三玄”。今存33篇,分“内 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的七 篇文章是庄子所写。
文笔汪洋恣肆想象奇特丰富,气势波澜 壮阔《庄子》善于虚构,大多是寓言作品, 想象丰富,多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方 法。从文学价值方面讲《庄子》才一书展现 出的浪漫主义才力,更为后世称道和借鉴。

上海建平中学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高一下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课件(共48张PPT)

上海建平中学华东师大版高中历史高一下第17课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课件(共48张PPT)
总结:出现“冗官、冗兵、冗费”现象,最终导致了 北宋中期的积贫积弱的局面,
有学者认为:北宋以其鲜明的文人政治特色而登 上中国文治盛世的高峰,可谓中国历史上的开明王朝, 尽管其长期积贫积弱,但在民间却享有盛誉,并对后 世产生里深远的影响。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一说 你的理由。
同意。 赵匡胤奉行“重文轻武”国策,通过调整政治军
B、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D、民主政治逐渐完善
北宋派转运使理财,其突出作用是 A、保证了中央的财政输入 B、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铲除了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 D、确保了解决民族问题的资金
为了削夺地方割据势力,北宋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包 括①文臣任知州;②实行保甲法;③编练府兵;④设 置转运使 A、 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 ①④
回忆秦朝到宋代中央集权加强的史实 分析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
秦朝: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西汉:内外朝、刺史制、(王国问题)削 藩、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朝:确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唐朝:三省六部制政事堂,完善科举制; 宋朝:文官体制,科举制的完善
趋势: 一是皇权加强,相权日削弱; 二是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 三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加强。
2、建立者:
3、都城:
4、重大事件(建立经过中的):
陈桥兵变(时间、人物、借口、 影响)
5、影响:
(1)结束了唐末五代十国以来的南北割据政权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实现 统一(2)形成Biblioteka 长期与辽、西夏以及金等民族政权并立
二、文官体制——北宋的“防弊”之制 北宋初期的改革(制度创设)
1唐、末基以本来内政容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方何镇解太决重?
事制度,以科举考试提拔文人担任官职等举措,成为 我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文治之君。“重文轻武”国策 扭转了唐末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篡夺皇位的局面, 使宋代的经济文化出现繁盛景象。

《五石之瓠》课件25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五石之瓠》课件25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五石之瓠 惠子→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 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梳理完成以下表格
主体
大而
无用
惠子
大有
庄子
大用
宋人

物品(具象)
用法
结果
五石之瓠 不龟手之药
盛水、为瓢 虑以为大樽
洴澼絖 水战
所用之异也
无用而掊之
浮乎江湖 鬻技百金 裂地而封之
小有 小用
小有 大用
2.惠子和庄子的两个故事各有何用意?

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yǔ之。’客得之,以
(之)说yuè吴王。越有难nàn,吴王使之将jiàng。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
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之)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
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huò落无所容?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 成:成长,长大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 ➢ 实:盛放,容纳(一说解释为果实) ➢ 以:用
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 坚:硬度,这里形作名,指大瓠的坚固程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 度
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 ➢ 以为:把……做成
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瓠huò落:宽大空廓的样子;宽大而没有 什么可盛受的东西。
封之。能不龟手(方)一也,或 ➢ 封:封赏; 之:代词,代客人
以(之)封,或不免于洴澼絖
➢ 一:相同,一样
píng pì kuàng,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
➢ 或:有的人;以:凭借,省宾语“之” ➢ 所用:使用的方法 ➢ 虑:用绳结缀
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 ➢ 樽:盛酒器。此指大瓠形似酒樽,缚于身,

《守株待兔》(完美版)PPT课件下载

《守株待兔》(完美版)PPT课件下载

冀:希望。
《守株待 兔》PPT 课件下 载-诚 挚的心 灵,是 学生情 感的钥 匙, 高 尚的师 德,是 学生心 灵的明 镜。
《守株待 兔》PPT 课件下 载-诚 挚的心 灵,是 学生情 感的钥 匙, 高 尚的师 德,是 学生心 灵的明 镜。 《守株待 兔》PPT 课件下 载-诚 挚的心 灵,是 学生情 感的钥 匙, 高 尚的师 德,是 学生心 灵的明 镜。
《守株待 兔》PPT 课件下 载-诚 挚的心 灵,是 学生情 感的钥 匙, 高 尚的师 德,是 学生心 灵的明 镜。
知识链接 《韩非子》是后人收集整理韩非 所著的文章而编纂成的著作。《韩非 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 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 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 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 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守株待 兔》PPT 课件下 载-诚 挚的心 灵,是 学生情 感的钥 匙, 高 尚的师 德,是 学生心 灵的明 镜。
作者介绍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 年),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 家代表人物。尊称韩非子或韩子 。韩王(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 子,荀子的学生。
《守株待 兔》PPT 课件下 载-诚 挚的心 灵,是 学生情 感的钥 匙, 高 尚的师 德,是 学生心 灵的明 镜。
难点探究
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 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 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不靠自 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 有好结果的。所以被宋国人笑话。
《守株待 兔》PPT 课件下 载-诚 挚的心 灵,是 学生情 感的钥 匙, 高 尚的师 德,是 学生心 灵的明 镜。

6.2《 五石之瓠》课件(36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6.2《 五石之瓠》课件(36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惠施是谁?就是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惠子。照今天来看 就是杠精一枚,而且惠子也完全不符合庄子交朋友的类型。但命运就 是这么神奇,不同于元白的“相濡以沫”,庄惠的基情友情是掐架掐 出来的。惠子作为《庄子》一书中的常客,出现了十几次,每一次的 出场不是正在和庄子“掐架”,就是正在“掐架”的路上。
惠子是谁?作用如何?
梳理文章的结构
一场对话,两种观点
以为大樽而
五石之瓠 浮乎江湖 不龟手之药
其坚不 能自举瓠落Fra bibliotek 所容无用而掊之
所用之异也
“无用”“有用”之争
惠子的观点与目的
“大瓠之种”
庄子如何反驳
不龟手之药
学说有用 通晓领悟 灵活变通
庄子是怎样论证的? 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 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同学们,你能回答吗?
一个网友的答案
“慢慢地,我长大了。春天,看到盛开的桃花,就明白了什么是
。夏天,跟爸妈去湖里玩,小舟在荷叶中穿过,
便知道了什么是
,什么是
。秋
天,凉风乍起,梧叶飘黄,便知道了什么是
,什么是
。冬天,西风凛冽,天空阴沉,行人匆匆奔走,到了家,
烤着炉子,外边洋洋洒洒地下起了雪。便知道了什么是‘

文本分析
惠子是谁?作用如何?
世间知己分两种,一种是元白(元稹白居易)“金石胶漆,未足 为喻”;一种当如庄惠(庄子惠施)之交“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 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庄子性格乖张,放荡不羁,不喜跟官府打交道,也不愿意跟混迹 于上层社会的学者交朋友,沉迷于“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活得逍遥 洒脱。唯独有一个人除外,这个人就是惠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词解释
1.以示玉人 玉人:雕琢玉器的工人 2.不若人有其宝 人:各人,各自 3.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 百金:百两黄金 搏黍:黄莺(黄鹂)的别名 儿子:婴儿 4.以和氏之壁与百金以示鄙人 鄙人:鄙俗的人 5.道德之至言 至言:极其高明或高超的言论 6.其知弥精,其取弥精 知:知识,或(通“智”)慧 弥:益,更加 精:精深,精湛 取:所选择的东西 精: 精妙,精粹 7.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至:极致,至极 8.献诸司城子罕 诸:之于
一· 词类活用 1.所宝者异也 名→动(意动) 以……为宝 2.其取弥精 动→名 所选择的东西 二· 通假字 1.其知弥精 通“智”,智慧 三· 一词多义 1.其知弥精 精:精深,精湛 其取弥精 精:精妙,精粹 2.今以(把,拿,用)百金与搏黍以(用来)示儿 子 3.以和氏之壁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 之:的 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之:取独
三种人的三种选择
物质利益,只顾眼前
儿子
搏黍
好玩
类比
献玉 者
高尚 不贪
鄙人 百金 贤人
பைடு நூலகம்实用

类比
子罕
至言 高尚
精神利益,君子风范
中心
文章一开头就揭示了献玉者与子罕对宝物截然不同的看 法。子罕所说的“宝”即精神的宝物,是超脱于物质层面 的宝。他以此为宝,表明了子罕的超过常人的良好道德品 质。作者通过设喻的手法,从人对宝物的不同态度展开议 论,强调子罕不贪的高尚品德和境界操守。由此得出“其 知弥精,其取弥精”一个人的知识越精深,一个人的选择 就越精妙。这里的知识一指道德修养,二指智力培养。总 而言之就是一个人要有精神追求。贤者从和氏璧和道德之 言中选择后者这里是道德修养提升的需要,体现了其精神 的崇高。当今社会有些贪官就是智商高品德低下,抵不住 诱惑无法坚守本性,在物欲面前心理失衡,这是道德还没 有达到这种境界的缘故。
全文翻译
宋国有一个得到宝玉的人,把宝玉献给司城子罕,子罕不接 受。献玉石的人说:“我把玉石给玉匠看了,玉匠认为它是块 宝玉,所以我才敢把它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婪当作 宝贝,你把玉石当作宝贝。如果你把玉石给了我,我们都失掉 了自己的宝贝。还不如各自都保留自己的宝贝。” 所以宋国的 长者说: “子罕不是没有宝贝,而是他所当做宝贝的东西与别 人不同啊。”如今要是把百两黄金与黄鹂鸟给一个婴儿看(并 选择),他肯定选择黄鹂鸟;把和氏璧和百两黄金给一个鄙俗 的人看(并选择),他必定选择黄金;把和氏璧和有关道德的至 理名言给贤者看(并选择),贤者必定选择有关道德的至理名 言。人的知识越精深,他的抉择也越精妙;人的知识越浅陋, 他的选择也越粗俗。子罕所宝贝的东西是宝贵至极的东西啊。
宋人有得玉者
郭立菲
张笑天
文学常识
• 《新序》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编撰的一 部以讽谏为政治目的的历史故事类编, 是现存刘向所编撰的最早的一部作品。 • 刘向 • (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 、文学家。又名刘更生,字子政。所撰 《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 。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 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 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 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 垒集》。
一:判断句 1.子罕之所宝者至矣:子罕所宝贝的东西是宝 贵至极的东西啊 2.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子罕不是没有 宝贝,而是他所当做宝贝的东西与别人不同啊。 二:省略句 1.以(之)示(于)玉人,玉人以(之)为宝: 我把玉石给玉匠看了,玉匠认为它是块宝石。 三:倒装句 1.宋人有得玉者 定语后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