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积累:一些重要的急救知识
急救基本常识内容大全(8篇)

急救基本常识内容大全(8篇)常见急救学问通常包括心肺复苏急救(措施),止血处理急救措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措施,骨折外伤处理固定措施,低血糖急救措施等,下面给大家共享急救基本常识内容大全(8篇),欢迎阅读!急救基本常识内容篇1踩踏1.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头部。
2.不慎倒地时,双膝尽量前屈,护住胸腔和腹腔重要脏器,侧躺在地。
3.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形成肯定空间保证呼吸。
地震1.冷静。
千万不会乱喊乱跑,那样即消耗体力,也简单受伤。
2.关火。
特殊是煤气炉一类的,地震时许多人都是由于着火而面临逆境的。
3.躲在桌下。
躲在结实的家具下面,如桌下、床下或者、床下及紧挨墙根下面。
4.捂住口鼻。
防止大量灰尘堵住口鼻,造成呼吸不顺畅。
5.护住头部,跑到户外。
留意要跑到相对空旷处,千万不要到大型建筑物四周。
电梯1.马上用电梯内的警铃、对讲机等与管理人员联系,等待外部救援。
2.如报警无效,可以间歇性呼救或拍打电梯门,以保持体力。
3.最好靠在墙壁上,并时不时调整呼吸。
4.切勿实行过激行为(如乱蹦乱跳),或强行扒门爬出,不要仰卧(会导致呼吸困难)。
触电1.使触电者快速脱离电源。
若无法准时找到或断开电源时,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
2.将脱离电源的触电者快速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将其上衣和裤带放松,观看触电者有无呼吸。
3.施行急救。
若触电者呼吸及心跳均停止时,应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即实施心肺复苏法抢救。
4.尽快送往医院,途中应连续施救。
以上几段文字内容就为我们很好地介绍了急救基本的一些常识,盼望广阔伴侣们都要仔细的学习,并且牢牢得把握从而娴熟地运用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由于这些常识都是特别重要的,更有甚者可以挽救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所以千万不要忽视和敷衍了事,并且还要将它们告知给身边的亲人和四周的伴侣。
急救基本常识内容篇21、创伤的急救处理创伤主要分闭合性创伤(挫伤、扭伤等)、开放性创伤(擦伤、刺伤、切割伤、裂伤等)。
急救知识大全及操作方法

急救知识大全及操作方法
急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意外发生时迅速采取正确的行动,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以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
1. 心肺复苏术(CPR):在发现心脏骤停的情况下,首先要确保
安全,然后呼叫急救电话。
接着按照CPR的操作方法进行心
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医护人员到达为止。
2. 创伤处理:对于外伤患者,要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压迫伤口,以止血。
若有骨折,要尽量不移动患处,并用固定物托住骨折部位。
3. 烧伤及烫伤处理:及时将受伤部位放入凉水中冷却,盖上干净的布以保护受伤皮肤,然后尽快送往医院就诊。
4. 中暑及热衰竭:将中暑者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用冷水或冰块冷敷,同时让其饮用适量的盐开水或葡萄糖水。
5. 骨折处理:如果发现有人骨折,要防止受伤者移动,用绷带或干净的布固定患处,并及时送往医院。
急救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因为它可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并且学习急救知识,让我们在面对意外时能够及时正确地处理。
安全急救知识

安全急救知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安全问题时常出现。
当我们受伤时,急救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安全急救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应对紧急情况。
1. 创伤处理
当我们受到创伤时,第一步是止血。
可以使用干净的布或纱布在伤口上施加压力,直到出血停止。
如果伤口较深或出血无法止住,应尽快就医。
在等待救护车到来之前,可以让伤者保持平躺,抬高受伤部位。
2. 烧伤处理
在遇到烧伤时,我们需要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或使用冷敷贴敷在烧伤部位上。
如果烧伤面积较大,应尽快就医。
在等待救护车到来之前,可以让伤者保持平躺,避免活动。
3. 中毒处理
在遇到中毒情况时,应尽快将受害者送往医院。
在等待救护车到来之前,可以让伤者喝些清水或牛奶,以稀释毒素。
如果中毒的是化学品或危险物质,应尽快将受害者带离现场,并远离有害气体。
4. 窒息处理
在遇到窒息情况时,应尽快采取措施。
如果是异物阻塞呼吸道,可以让伤者弯腰,用手敲打背部,以帮助异物排除。
如果仍然无法排除,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5. 心脏骤停处理
在遇到心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是进行心脏按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在等待救护车到来之前,应尽可能保持复苏,直到心跳恢复或救护车到达。
总体来说,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并采取果断措施。
如果伤情严重,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总之,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急救知识,可以在关键时刻救人一命,也能为自己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救急常用知识

救急常用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
掌握一些救急常用知识,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挽救生命。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实用的救急知识。
一、突发疾病的救急1、心脏病发作当有人突然感到胸部剧烈疼痛、呼吸困难、出汗等症状时,可能是心脏病发作。
此时,应立即让患者保持安静,平卧休息,解开领口和腰带,以利于呼吸。
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120,告知病情和所在位置。
如果患者随身带有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可帮助其舌下含服。
2、中风若发现有人突然出现面部歪斜、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可能是中风。
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
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
3、癫痫发作当遇到癫痫患者发作时,首先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患者受伤。
不要强行按压患者的肢体,也不要往其口中塞任何东西。
待发作停止后,让患者侧卧休息。
二、意外伤害的救急1、烫伤轻度烫伤(皮肤红肿但未破皮),应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烫伤部位 15-30 分钟,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若烫伤处有衣物覆盖,不要强行脱去,以免撕破皮肤。
可以用剪刀小心地剪开衣物。
对于严重烫伤(出现水泡或破皮),不要自行处理,应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覆盖伤口,尽快送往医院。
2、扭伤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休息受伤部位。
用冰袋或冷毛巾冷敷受伤处 15-20 分钟,每隔 2-3 小时冷敷一次,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用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但不要包扎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切割伤伤口较浅、出血不多时,可用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用创可贴或纱布包扎。
若伤口较深、出血量大,应先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伤口止血,同时抬高受伤部位。
然后尽快前往医院进行处理。
三、中毒的救急1、食物中毒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
若患者意识清醒,可进行催吐。
方法是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喉部,促使其呕吐。
保留剩余食物和呕吐物,以便医生诊断。
2、药物中毒尽快弄清楚患者服用的药物名称和剂量。
若患者意识清醒,可先让其大量饮水,然后催吐。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日常生活实用急救小常识是每个家庭必备,下面店铺为您介绍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大全,最全的日常急救知识都在这里,快收藏吧。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一、异物入眼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
急救办法: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
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
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
绝对禁止: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
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请医生来处理。
亮警报:如果是腐蚀性液体溅入眼中,必须马上去医院进行诊治;倘若经过自我处理后眼部仍旧不适,出现灼烧、水肿或是视力模糊的情况,也需要请医生借助专业仪器来治疗,切不可鲁莽行事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二、扭伤当关节周围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严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发生扭伤,扭伤通常还伴随着青紫与水肿。
急救办法: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
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
24小时之后,开始给患处换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
绝对禁止:不能随意活动受伤的关节,否则容易造成韧带撕裂,恢复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亮警报:如果经过几日的自我治疗和休息之后,患处仍旧疼痛且行动不便,那么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伤或者韧带断裂,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
日常生活急救小常识三、流鼻血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
急救办法: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约5-15分钟。
如果有条件的话,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绝对禁止:用力将头向后仰起的姿势会使鼻血流进口中,慌乱中势必还会有一部分血液被吸进肺里,这样做既不安全也不卫生。
亮警报:如果鼻血持续流上20分钟仍旧止不住的话,患者应该马上去医院求助于医生。
急救知识大全

急救知识大全急救知识大全一、心肺复苏术1. 判断意识和呼吸:轻摇患者并询问是否清醒,同时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
2. 呼叫急救: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仅有不规则的呼吸,立即呼叫急救。
3. 开始心肺复苏术:将患者放平,将手掌叠放在胸骨中央(两乳头连线上),用力按压胸骨至少5厘米深度,每分钟按压100~120次。
4. 人工呼吸:在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将头后仰,捏住鼻子并用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
5. 继续心肺复苏术: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术直到急救人员抵达现场。
二、中暑1. 将患者移到阴凉处,并松开衣服。
2. 给患者喝温水或含冰块的水,并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手腕等处。
3. 如果体温超过40℃,需及时送医院急救。
4. 预防中暑: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多喝水补充水分,穿戴透气、轻便的衣服。
三、心脏病突发1. 判断症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时,应立即怀疑心脏问题。
2. 呼叫急救:立即呼叫急救,并告知医务人员患者的情况和所在地点。
3. 给患者服用硝酸甘油:如果患者有硝酸甘油,可让其含在口中或舌下含服。
不要让患者自己取药。
4.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四、溺水1. 进行心肺复苏术:将溺水者放平并进行心肺复苏术,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2. 保持体温:将溺水者裹上毛毯或衣物,并用电吹风等工具加速干衣。
3. 注意观察:观察溺水者是否有呕吐、咳嗽、胸闷等症状,如有需要及时送医院就诊。
五、骨折1. 确认骨折部位:询问患者或观察受伤部位是否肿胀、疼痛等。
2. 固定受伤部位:用绷带或其他固定材料固定受伤部位,并保持患者的舒适。
3. 抬高患肢:将受伤的手臂或腿抬高,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4. 尽快送医院就诊:如果骨折比较严重,应尽快送医院就诊。
六、中毒1. 确认中毒原因:询问患者或观察周围环境是否有毒物存在。
2. 呼叫急救:立即呼叫急救,并告知医务人员中毒原因和所在地点。
3. 给予急救措施:根据中毒情况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如洗胃、吸氧等。
医疗急救小常识

医疗急救小常识急救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发生时,为了保护和挽救生命而采取的紧急措施。
掌握一些医疗急救的小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提供及时的帮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以下是一些关于医疗急救的小常识:1. 心肺复苏(CPR):心脏骤停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情况,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要确认患者是否没有呼吸或呼吸困难,然后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进行心肺复苏。
具体操作包括:将患者放置在坚硬平整的地面上,双手叠放在胸骨中央,用身体重量压下胸骨,每分钟按压100-120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
同时进行人工呼吸,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2. 烧伤处理: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正确的处理方法可以减轻痛苦并促进伤口愈合。
在处理烧伤时,首先要将患者从火源处移开,迅速用凉水冲洗烧伤部位,持续冲洗15-20分钟,以降低伤口温度。
然后用干净的干布轻轻覆盖伤口,避免使用棉花等会粘在伤口上的物品。
切勿涂抹任何药膏或液体,以免感染。
如果烧伤面积较大或伤势严重,应及时就医。
3. 骨折处理:骨折是指骨头断裂或折断,常见于意外摔倒、交通事故等。
在处理骨折时,首先要保持患者平静,并避免移动伤口。
如果伤者有明显的骨折,应尽量保持伤者原来的姿势,用稳固的物体(如板条、木棍等)固定伤处,以减轻疼痛和防止骨头进一步移位。
然后用干净的布或纱布包扎伤口,以减少出血和感染。
最后,尽快送伤者到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4. 中毒处理: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摄入或接触到有毒物质后引起的症状和损害。
在处理中毒时,首先要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避免接触到有毒物质。
然后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或中毒控制中心,告知中毒的物质和中毒者的症状。
根据中毒物质的种类,可以进行一些应急处理,如用清水冲洗眼睛或皮肤、吞服或喷洒适量的清水稀释有毒物质等。
但是切勿自行使用药物或液体,以免加重中毒症状。
急救小常识十四种急救方法

急救小常识十四种急救方法一、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是用来挽救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的急救方法。
当发现有人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时,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术,要求受训者在30:2的频率下进行循环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为止。
二、止血当有人出现大量出血时,要及时进行急救。
首先要尽快压迫出血处,同时可以使用绷带、纱布等物品进行包扎,以减少出血。
如果是出血严重,可以扎紧止血带。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于扎紧,以免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三、急救烧伤当有人被烫伤或者烧伤时,必须及时进行急救。
首先要将烫伤的部位放入冷水中冷却,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扎,以免继续受伤口感染。
四、急救中暑当有人出现中暑症状时,要将患者移到阴凉处,并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和腋窝等处,同时给患者适量的清凉水或者盐水。
五、急救失忆当有人突然出现失忆症状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刺激患者,同时让患者躺下休息,给予患者适量的糖水或者盐水。
六、急救晕厥当有人出现晕厥症状时,要将患者抬高脚部,并给患者松解领口,保持通风。
如果患者恢复意识后,要给予患者适量的水或者盐水。
七、急救窒息当有人出现窒息症状时,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急救。
可以采用背部拍打,人工呼吸或者胸部按压等方式,来帮助患者排出呼吸道内的异物。
八、急救骨折当有人出现骨折时,要将患者固定好,并在固定的同时进行急救处理。
可以采用绷带和夹板等物品进行固定,并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九、急救溺水当有人溺水时,要迅速将患者救上岸,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急救处理,同时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十、急救昏迷当有人出现昏迷症状时,要迅速将患者放在侧卧位,并保持呼吸道畅通,不要给患者口服液体或者药物。
并及时送医院进行治疗。
十一、急救鼻衄当有人出现鼻衄时,要让患者坐起并前倾,用纸巾捂住鼻孔,同时用手指按压鼻梁,持续压迫10至15分钟,即可止住鼻衄。
十二、急救昏食当有人误吃了有毒食品时,要迅速让患者吐出误食的食物,或者给患者大量喝水,帮助患者将有毒物质排出体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触电
触电的急救方法,首先第1步就是要迅速脱离电源,关闭电源,挑开电线,切断电路,然后再挪开触电者。
脱离电源以后,要立即检查,患者的心跳和呼吸情况,如果患者已停止呼吸和心跳,要立即采取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并且要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急救人员的救治。
对于从高处坠落的触电者,应检查有无外伤,如果患者有外伤出血,还需要对伤口进行清创、包扎和止血。
二、胸部外伤急救
胸部损伤以直接暴力撞击胸部,造成胸部开放伤和闭合伤。
其中以发生肋骨折、气胸和血胸等多见。
心脏区有外伤时,要注意心包出血及心包填塞症。
常见原因为刀伤、钝器、火器伤和车祸所致。
同时,胸部外伤常合并腹腔脏器等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
这些严重损伤都威胁生命,应紧急处理后,送往就近医院诊治抢救。
判断伤情
1.有无血容量不足。
2.有无呼吸功能不全。
3.有无张力性气胸。
4.有无心包填塞。
5.有无多发肋骨骨折(反常呼吸)。
6.有无严重血胸、气胸或血气胸。
7.有无纵隔损伤。
8.有无膈肌破裂。
9.有无主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的破裂。
10.有无心脏损伤。
紧急处置
1.多根肋骨骨折有明显的胸壁反常呼吸运动时,用厚敷料或急救包压在伤处,外加胶布绷带固定。
2.清除呼吸道的血液和粘液;必要时在条件许可下进行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术。
3.胸部开放伤要立即包扎封闭(不要用敷料填塞胸腔伤口,以防滑入)。
4.胸部伤送医院急救时应取30°的半坐体位,并用衣被将伤员上身垫高,有休克者可同时将下肢抬高,切不可头低脚高位。
5.有明显呼吸困难者,检查发现气管偏于一侧,应想到对侧有张力性气胸,立即在伤侧前胸壁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排气。
为安全送医院,可保留穿刺针头,用止血钳固定于胸壁上,并在针头上连接单相引流管或橡皮指套加剪缺口,持续排气。
6.胸部伤送医院急救时应取30°的半坐体位,并用衣被将伤员上身垫高,有休克者可同时将下肢抬高,切不可头低脚高位。
二、腹部外伤急救
判断伤情
1.伤者常有恶心、呕吐和吐血的情况、应首先注意观察其变化。
2.伤者有时腹部无破口,也会有腹部内脏的破裂出血,如胃、胰、肝、脾、肠,以及肾、膀胱等,医学上叫内出血。
如微量出血同症状不明显,如伤者大量出血,腹部膨胀,很快出现恶心,呕吐,疼痛,有时大小便会带血。
伤者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弱,血压下降,甚者出现休克,可能有腹内其他脏器损伤。
3.腹部轻微损伤时,表现为腹痛,腹壁紧张,压痛或有肿胀血肿和出血。
紧急处置
1.如遇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复苏。
2.若伤者肠外露时,不要把肠子送回腹腔,应将上面的泥土等用清水冲干净,再用干净的碗盆扣住或干净布、手巾覆盖,并用绷带、布带缠住,防止感染。
拨打急救电话或送至附近医院抢救。
3.伤者屈膝仰卧,安静休息,绝对禁食。
4.如有出血时应立即止血。
5.没有明确诊断前不可以使用止痛药物治疗,避免掩盖病情。
三、煤气泄漏应急措施
首先,不要在家打开或关掉家中用电器的开关,在室外把电源总开关关掉还是可以的。
最好先把鞋子脱掉,然后再把家中煤气管道或液化罐的总阀关紧,轻轻地打开窗和门给外来的风把家中的煤气吹散。
在操作中要注意保护自己,屏住呼吸,防止过多吸入煤气而昏迷。
应知道用湿毛巾捂鼻子也不是很安全。
人员煤气中毒应急措施
将中毒的病人脱离充满煤气的中毒环境,为其保暖并加以照顾。
将病人放到安静的地方进行休息,对有呼吸的病人要减少活动和耗费氧气的可能,并使其充分吸入氧气。
对于呼吸停止的中毒者,采取心肺复苏法进行急救。
方法:确定病人呼吸确实停止,让病人平面仰卧于平面上,将自己的腿分开,分开的距离与肩要同宽,跪到病人肩和腰之间的一边。
利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进行急救。
急救开始的同时,必须安排人先拨打120急救电话。
四、遇到森林火灾如何脱险
进入林区,发生森林火灾。
如果自己被火包围,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
一是及时报警,让外界知道你的位置和处境,争取救援或指导自救。
二是积极自救。
根据当时的情况,可以选择以下方法避险、脱险:
1、退入安全区。
就近进入火烧迹地、树和草等植被矮少、火焰较低的地方。
2、俯卧避险。
就近选择植被少的地方卧倒,脚朝火冲来的方向,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贴近湿土,双手压在胸前。
3、突围自救。
就近选择草较小、较少、火焰低的地方,用衣服包住头,憋住一口气,对着火猛冲突围,不能顺风、顺火逃生。
4、利用水沟、水塘、河流避险。
如有水沟、水塘、河流,可跳入水中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