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计算题计算公式(价值量)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发行)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公式二:纸币发行量=货币流通次数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1+通货膨胀率)=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1+通货膨胀率)公式三:纸(货)币贬值率A=纸(货)币实际发行量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100%=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多发行纸(货)币量×100%公式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币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需货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币实际发行量×100%=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多发行纸(货)币量×100%公式五: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 B =A纸币贬值率—纸币贬值率1A 公式六: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当前物价水平公式七:单位纸(货)币实际购买力=纸(货)币实际发行量流通中应该发行货币量公式八:商品新标价=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商品原标价公式九:纸币实际购买力=CPI1资金(CPI 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
)二.关于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公式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企业等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社会劳动生产率经常表述为某部门、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公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的总时间÷商品总产量公式二:新价值量=原来价值量÷(1+x%)(注:x%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公式三: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量)÷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公式四: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总产量公式五: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公式六: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1+通胀率或物价上涨率);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1-贬值率)公式七: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当前物价水平公式八:单位商品新价值量=单位商品原价值量×(1+m%)(注:m%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三.关于商品价值总量、价格总额的计算公式公式一:价值总量(价值总额、总产值)=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注:不管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全社会、整个行业、整个部门的价值总量都不变;某企业、生产者的价值总量与它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公式二: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商品总产量(总数量)四.关于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的计算公式公式一:企业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1+ x%)×(1+ y%)(注:x%为本年度该企业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该企业个别劳动率增加幅度)公式二:全社会、行业、部门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1+ x%)×(1+ y%)(注:x%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率增加幅度)五.股票价格的计算1.公式:(1)股票价格=银行利率预期股息(货币形式)(2)股票价格=银行利率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百分比形式×股份数2.注意:预期股息有两种形式,算法不同;股票面额与股票价格也不同。
高中政治用公式解经济生活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

高中政治用公式解经济生活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常用公式1.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生产的商品总数量(使用价值总量)2.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用除法)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该商品原来的价值量÷(1±变化了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3.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正比,用乘法)使用价值量=原来的使用价值量×(1±变化了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4.单位商品价值量与货币本身价值的关系(成反比,用除法)单位商品价值量=该商品原来的价值量÷(1±变化了的货币价值)(升值用加法,贬值用减法)5.单位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成正比,用乘法)单位商品的价格=该商品原来的价格×(1+通货膨胀率)二.高考题举例分析例1.(2011年全国新课标)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某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
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它条件不变,则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B.1320万元C.1210万元D.1100万元解析:①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用除法,根据公式2,2011年该单位商品价值量=132÷(1+20%)=110元②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用乘法,根据公式3,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总数量(使用价值总量)=10(1+10%)=11万件。
③商品的价值总量等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乘以商品的总数量,根据公式1,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110×11=1210万元。
正确答案C例2.(2010年湖北文综)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用公式解经济生活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

用公式解经济生活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题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对计算题的考查屡见不鲜,已成为一种稳定的题型,而考查又集中在价值量这个重要的知识点上,尽管在每年的复习备考中,师生们都非常重视,做了大量的练习题,但效果不佳,考生们遇到计算题仍觉头疼。
我在教学中尝试用公式解经济生活关于价值量的计算题,学生反映效果较好。
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常用公式1.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生产的商品总数量(使用价值总量)2.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用除法)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该商品原来的价值量÷(1±变化了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3.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正比,用乘法)使用价值量=原来的使用价值量×(1±变化了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加法,降低用减法)4.单位商品价值量与货币本身价值的关系(成反比,用除法)单位商品价值量=该商品原来的价值量÷(1±变化了的货币价值)(升值用加法,贬值用减法)5.单位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成正比,用乘法)单位商品的价格=该商品原来的价格×(1+通货膨胀率)二.高考题举例分析例1.(2011年全国新课标)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某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
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它条件不变,则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 B.1320万元C.1210万元 D.1100万元解析:①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用除法,根据公式2,2011年该单位商品价值量=132÷(1+20%)=110元②商品的使用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用乘法,根据公式3,2011年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总数量(使用价值总量)=10(1+10%)=11万件。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常见计算题公式[1]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常见计算题公式[1]](https://img.taocdn.com/s3/m/e7c6721752ea551810a687f4.png)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⑴关系图(2)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多,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假设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的幅度为x﹪,则: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前的单位商品价值量/(1+ x﹪).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后的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前的单位商品价值量/(1—x﹪)(3)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故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但同一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多,所以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
设企业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的幅度为x﹪,则现在价值总量=企业原产品数量(1+ x﹪)×单位商品价值量=原价值总量(1+ x﹪)。
则现在价值总量=企业原产品数量(1-x﹪)×单位商品价值量=原价值总量(1-x﹪)。
★商品价格与货币的升值、贬值商品价格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货币贬值,现价格=原价格/(1-x﹪),x﹪为货币贬值的幅度;货币升值,现价格=原价格/(1+x﹪),x﹪为货币升值的幅度。
(正比用乘,反比用除,提高用加,降低用减)★货币流通量计算⑴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x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2)由公式可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3)在实际需要的货币流通量一定的情况下,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通货膨胀率、纸币贬值率与商品价格的计算⑴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现价格=原价格(1+x﹪),x﹪为通货膨胀率(2)纸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现价格=原价格/(1-x﹪),x﹪为纸币贬值率。
(3)总结:通货膨胀率与价格成正比,纸币贬值率与价格成反比。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发行)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公式二:纸币发行量=货币流通次数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1+通货膨胀率)=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1+通货膨胀率) 公式三:纸(货)币贬值率A=纸(货)币实际发行量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100%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公式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币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需货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币实际发行量×100% =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公式五: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 =A 纸币贬值率—纸币贬值率1A 公式六: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当前物价水平 公式七:单位纸(货)币实际购买力=纸(货)币实际发行量流通中应该发行货币量公式八:商品新标价=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商品原标价 公式九:纸币实际购买力=CPI1+资金 (CPI 是的简称。
) 二.关于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公式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企业等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社会劳动生产率经常表述为某部门、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公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的总时间÷商品总产量公式二:新价值量=原来价值量÷(1+x%) (注:x%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 公式三: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量)÷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公式四: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总产量公式五: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公式六: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1+通胀率或物价上涨率);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1-贬值率)公式七: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当前物价水平 公式八:单位商品新价值量=单位商品原价值量×(1+m%) (注:m%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三.关于商品价值总量、价格总额的计算公式公式一:价值总量(价值总额、总产值)=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注:不管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全社会、整个行业、整个部门的价值总量都不变;某企业、生产者的价值总量与它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公式二: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商品总产量(总数量)四.关于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的计算公式公式一:企业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1+ x%)×(1+ y%)(注:x%为本年度该企业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该企业个别劳动率增加幅度)公式二:全社会、行业、部门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1+ x%)×(1+ y%)(注:x%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率增加幅度)五.股票价格的计算1.公式:(1)股票价格=银行利率预期股息(货币形式)(2)股票价格=银行利率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百分比形式 ×股份数2.注意:预期股息有两种形式,算法不同;股票面额与股票价格也不同。
经济生活计算公式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发行)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公式二:纸币发行量= ×(1+通货膨胀率)货币流通次数纸(货)币实际发行量×100%—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量公式三:纸(货)币贬值率A=纸(货)币实际发行量量×100纸币实际发行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流通中应该发行的需货币量公式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纸币贬值率 A公式五: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 B =1 A—纸币贬值率当前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公式六: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流通中应该发行货币量公式七:单位纸(货)币实际购买力=纸(货)币实际发行量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公式八:商品新标价=×商品原标价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量资金公式九:纸币实际购买力= (CPI 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
)1 CPI二.关于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公式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企业等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社会劳动生产率经常表述为某部门、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公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的总时间÷商品总产量公式二:新价值量=原来价值量÷(1+x%)(注:x%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 )公式三: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量)÷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公式四: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总产量公式五: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公式六: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1+通胀率或物价上涨率);- 1 -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1- 贬值率)当前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公式七: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公式八:单位商品新价值量=单位商品原价值量×(1+m%)(注:m%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 )三.关于商品价值总量、价格总额的计算公式公式一:价值总量(价值总额、总产值)=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注:不管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全社会、整个行业、整个部门的价值总量都不变;某企业、生产者的价值总量与它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公式二: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商品总产量(总数量)四.关于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的计算公式公式一:企业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1+ x%)×(1+ y%)(注:x%为本年度该企业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该企业个别劳动率增加幅度)公式二:全社会、行业、部门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1+ x%)×(1+ y%)(注:x%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率增加幅度)五.股票价格的计算预期股息(货币形式)1. 公式:(1)股票价格=银行利率(2)股票价格= 预期股息(百分比形式×股份数)股票面额银行利率2. 注意:预期股息有两种形式,算法不同;股票面额与股票价格也不同。
经济生活中常用的计算题公式

经济生活中常用的计算题公式经济生活中的计算公式都是有特定的适用范围的,做题时要注意它的适用范围和所给条件。
1、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次数2、纸币的购买力=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纸币的发行量3、纸币的贬值率=纸币超发量/纸币发行量×100%=(1-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发行量)×100% 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是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纸币贬值率=(1-100/200)×100%=50%。
4、物价上涨率=纸币超发量/流通中的需要量×100%。
或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实际购买力=(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1)×100%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物价上涨率=((200/100)-1)×100%=100%。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价格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贬值是由高到底,以现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5、商品的现价=原价/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6、价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价值7、价格总额=商品数量×商品价格8、单位商品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的总时间/同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
9、商品生产者创造的价值总量=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10、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同期存款利率1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存款的实际收益=存款利率-物价上涨率(CPI)13、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14、利润或投资收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15、利润率=(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生产成本×100%16、银行利润=(银行贷款利息+其他收入)-(存款利息+银行费用)17、用外币标价的商品的人民币价格=外币数量×外汇汇率18、人民币标价的商品的外币价格=人民币价格/外币汇率。
最新高中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 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发行)的货币量=货币流通次数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公式二:纸币发行量=货币流通次数价格水平待售商品数量⨯×(1+通货膨胀率)=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价格总额×(1+通货膨胀率) 公式三:纸(货)币贬值率A=纸(货)币实际发行量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100%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公式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币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需货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币实际发行量×100% =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多发行纸(货)币量×100% 公式五: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 =A 纸币贬值率—纸币贬值率1A 公式六: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当前物价水平 公式七:单位纸(货)币实际购买力=纸(货)币实际发行量流通中应该发行货币量 公式八:商品新标价=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商品原标价 公式九:纸币实际购买力=CPI1+资金 (CPI 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
) 二.关于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公式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企业等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社会劳动生产率经常表述为某部门、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公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某种商品的总时间÷商品总产量 公式二:新价值量=原来价值量÷(1+x%) (注:x%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公式三: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额(量)÷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 公式四:单位商品价格=价格总额÷商品总产量 公式五: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货币价值 公式六: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1+通胀率或物价上涨率);商品现在价格=商品原价÷(1-贬值率) 公式七:物价上涨幅度=原来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当前物价水平 公式八:单位商品新价值量=单位商品原价值量×(1+m%) (注:m%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三.关于商品价值总量、价格总额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价值总量(价值总额、总产值)=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 (注:不管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全社会、整个行业、整个部门的价值总量都不变;某企业、生产者的价值总量与它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公式二:价格总额=单位商品价格×商品总产量(总数量)四.关于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 企业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1+ x%)×(1+ y%)(注:x%为本年度该企业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该企业个别劳动率增加幅度) 公式二: 全社会、行业、部门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原商品数量×(1+ x%)×(1+ y%)(注:x%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率增加幅度)五.股票价格的计算1.公式:(1)股票价格=银行利率预期股息(货币形式) (2)股票价格=银行利率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百分比形式×股份数 2.注意:预期股息有两种形式,算法不同;股票面额与股票价格也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的计算题
一、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一)、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公式
1.明确有关商品价值量的几对关系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与使用价值量(产量)成正比。
(2)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与使用价值量(产量)成正比。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使用价值量(产量)与劳动生产率、劳动者数量成正比
2.识记关于商品价值量的几个公式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总时间∕总产量
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甲企业商品件数×个别劳动时间+乙企业商品件数×个别劳动时间+…)/商品总件数
(2)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3)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产量
3.特别提醒:解此类题首先转通俗表达为专业术语,如
(1)单价、售价、价格水平、某商品的价值——价值量;
(2)商品的件数,数量,产量,销量——使用价值量;
(3)某部门、某行业的价值,总价格——价值总量;
(4)某商家,某生产者,某企业——个别;
(5)某部门,某行业,全社会——社会;
(二)、典型例题
例1:假如某国生产茶杯的企业只有甲、乙、丙三家,甲企业4小时生产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50%,乙企业6小时生产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30%,丙企业8小时生产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20%,生产茶杯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A.4小时 B.5.4小时 C.6小时 D.7.5小时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几个企业个别劳动时间的简单相加再除以企业数,必须把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考虑进去,设某国生产的茶杯总量为X,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于(4小时×50%X +6小时×30%X+8小时×20%X)/X=5.4X小时
例2:某行业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400元。
那么,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A.25% B.30% C.35% D.40%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今年1件商品的价值量是400元/2件=200元,设今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X%, 则260元/(1+X%)=200元,X=30。
例3:在市场上,若1千克植物油换10千克大米,写成等式是:1千克植物油=10千克大米。
请计算下列各题,选择正确答案:
①现在生产植物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1倍,而生产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那么1千克植物油可以换千克大米。
②假如生产植物油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1千克植物油= 千克大米。
③假如生产植物油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生产大米的社会劳动率不变,则千克植物油=20千克大米
A. 40; 10; 4
B. 20; 10; 5
C. 20; 5; 10
D. 20; 10; 40
解析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把握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理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商品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对于第①问,假设原来生产1千克植物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m,原来生产1千克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n,则等式为m=10n;设现在生产1千克植物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x,现在生产1千克大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y,则等式为x=2m,y=n/2那么
x:y=2m:n/2=20n:n/2=40。
对于第②问,根据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商品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理论,得出结果不变,1千克植物油仍然等于10千克大米。
对于第③问,原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m=10n不变,现在生产植物油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则现在植物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缩小1倍,即x=m/2,y=n,则x:y=m/2:n=5,即1千克植物油只能买5千克大米了,20千克大米就需要4千克植物油。
例4:某W商品2008年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0元,该商品生产部门全年共生产2亿件W 商品。
如果2009年该商品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则2009年单位W商品的价值量和该部门创造的价值总量分别为
A.75元和200亿元 B.80元和200亿元 C.75元和150亿元 D.80元和160亿元解析:2009年单位W商品的价值量等于100元/(1+25%)=80元。
某W商品2008年的价值总量为2亿件×100元=200亿元,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2009年该部门创造的价值总量仍为200亿元。
(三)、练习题
1.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2012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
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
如果2013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3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 5小时
B. 7小时
C. 7.5小时
D. 8小时
2.假定生产一个瓷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2小时,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0小时。
现有甲、乙、丙三家生产该种布的企业,他们生产一匹布的时间分别是5小时、10小时、15小时。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家企业在30小时里生产的布能分别换到、、个瓷碗。
A.15 15 15 B.10 5 3.3 C.30 15 10 D.5 5 5
3.某行业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其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50元。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4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
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200元。
那么,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A.50% B.100% C.200% D.300%
4. 甲、乙、丙三国去年生产同样一件M商品,劳动时间分别是10、11、12小时,每小时所代表
的价值是1元(假定三国的货币等值),甲国S企业生产同样一件M商品的劳动时间是6小时。
今年,甲、乙、丙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且甲国S企业生产同样一件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则今年甲国S企业生产的这件M商品的个别价值、在甲国的社会价值和在该自由贸易区的国际价值分别是
A.6元、10元、10 B.6元、10元、11元
C.5元、10元、11元 D.5元、10元、10元
5.2012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价值80元,全社会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3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
A.10万件、80元、800万元
B.10万件、40元、400万元
C.20万件、80元、1 600万元
D.20万件、40元、800万元
6. 如果以前1部手机=2个mp4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
生产mp4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一部手机可以换几部mp4。
A.4个 B.6个 C.8个 D.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