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脱敏法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系统脱敏法

名词解释系统脱敏法

名词解释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一种数据处理技术,旨在保护敏感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

它通过对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使得敏感信息在被使用和传输过程中不可被识别,从而降低敏感信息泄露的风险。

系统脱敏法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来实现数据脱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将其转换为无法直接理解或识别的密文。

只有具备解密密钥的合法用户才能对密文进行解密,并获取原始的敏感数据。

2. 数据替换:将敏感数据替换为具有相似特性的非敏感数据,或者生成虚假的隐私数据。

替换后的数据保留了原始数据的统计特征和分布情况,但不能被用于识别和关联具体的个体。

3. 数据脱敏:通过去除或模糊敏感信息的一部分内容,降低信息的细粒度,从而保护隐私。

例如,将身份证号码的后几位数字进行替换或删除,只保留前几位用于标识身份,以减少信息泄露的风险。

4. 数据扰动:对敏感数据进行微小的扰动或噪声添加,以防止具体数据的重构和推断。

扰动后的数据仍然保持了原始数据的一些特性和趋势,但无法准确还原原始数据。

系统脱敏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系统脱敏法可应用于各类数据库、系统日志、数据备份等场景,确
保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被恶意利用。

在数据共享和合作方面,系统脱敏法可以确保数据所有者在共享数据时,不会泄露敏感信息给合作伙伴。

在数据研究和分析方面,系统脱敏法也可以用于确保研究数据匿名,保护个体隐私。

总之,系统脱敏法是一种有效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

通过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替换、脱敏和扰动等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敏感信息泄露的风险,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个体隐私权的保护。

行为疗法之系统脱敏法

行为疗法之系统脱敏法

咨询疗法1——行为疗法之系统脱敏法一、基本原理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缓慢暴露法,是行为疗法中的第一个规范化了且至今仍然盛行的一项基本技术,由南非学者沃尔普(J.Wolpe)于1958年创立和发展起来。

沃尔普认为,人和动物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情绪状态,是一种对抗过程,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

如放松状态下的呼吸、心率、血压、肌电、皮电等生理反应指标,都会表现出同焦虑状态下完全相反的变化。

这就是交互抑制作用。

系统脱敏疗法正是依据这一原理,在心理辅导时运用一定的程序,由轻到重,逐渐消除在某一特定的情景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怖状态。

利用这种技能主要是诱导求助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焦虑或恐怖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或恐怖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怖反应的目的。

该法主要用于治疗恐怖症和其他以焦虑为主导症状的行为障碍,如考试焦虑、口吃、强迫症等。

类似系统脱敏疗法的心理治疗技能在我国古代也有运用。

据《儒门事亲》载:卫德新的妻子旅途时,在施舍的楼上住宿,夜逢盗贼烧房子,因受惊而堕下床来。

自此以后,每听到声响,便会受惊昏倒不省人事。

家人也只得蹑足而行,不敢冒然弄出声响,逾年不愈。

医师戴人诊断后即让二侍女执其两手,按于高椅之上,在面前放一张小桌几。

戴人说:“娘子,请看这木头!”便猛击桌,其妇大惊。

戴人说:“我用木头击桌,有何可惊呢?”妇人吓后稍显安定,戴人说又击桌,惊已显然减缓。

又过一会儿,连击三五次,又用木杖击门,又暗中令人击背后的窗子。

妇人慢慢从惊恐中平定下来。

晚上又叫击其卧房的门窗,接连数日,从天黑直到天亮,一、二月后,虽听雷鸣也不惊恐了。

二、系统脱敏疗法的操作程序系统脱敏疗法包括三个程序:放松训练、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系统脱敏练习。

1、放松训练让求助者坐在舒适的椅子上,深呼吸后闭眼,并想象令人轻松的情景,如躺在碧绿的草地上享受温暖的阳光等,然后让求助者依次练习放松头面部、颈、前臂、肩、背、胸、腹与下肢。

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它应用“抗条件作用”原理以解除病人的与焦虑有联系的神经症等行为问题。

系统脱敏法的基本原则是交互抑制,即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病人作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就会削弱、最终切断刺激物同焦虑反应间的联系。

系统脱敏法主要是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它的治疗原理是对抗条件反射。

恐怖症是由于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情绪紧张,这种刺激与紧张情绪形成条件反射,因而患者一想到这只能够刺激情境就会产生焦虑。

通俗地说,通常是以“刺激一放松”反射为适应行为,来取代求助者已经形成的“刺激—异常行为反应”反射,继而强化适应行为,因泛化而使适应行为得到巩固,克服异常行为。

“系统脱敏法”在20世纪50年代由南非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创立和发展的。

系统脱敏法是主要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基本原则是交互抑制,即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病人做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虚弱、直至最终切断刺激物与焦虑的条件联系。

系统脱敏法基本原理,主要是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它的治疗原理是对抗条件反射。

系统脱敏的基本原则是交互抑制,常常是用来治疗恐怖症和其他焦虑症状的有效疗法。

它采用层级放松的方式,鼓励患者逐渐接近所害怕的事物,直到消除对该刺激的恐惧感,即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病人做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可以虚弱、直至最终切断刺激物与焦虑的条件联系。

恐怖症是由于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情绪紧张,这种刺激与紧张情绪形成条件反射,因而患者一想到这只能够刺激情境就会产生焦虑。

所以沃尔帕认为去除焦虑的积极方法就是解除恐怖对象,消除焦虑:当引起焦虑的刺激存在时,造成一个与焦虑不相符的反应,则能引起焦虑的部分或者全部抑制,从而削弱刺激与焦虑之间的联系。

就是采用放松的方式,鼓励患者逐渐接近所恐惧的事物,直到消除对该刺激的恐惧感。

放松训练一般需要6—10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1至2次,反复训练,直至来访者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随意放松的娴熟程度。

心理学中的系统脱敏法是什么

心理学中的系统脱敏法是什么

心理学中的系统脱敏法是什么在心理学的广阔领域中,有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其中系统脱敏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且颇具成效的方法。

那系统脱敏法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系统脱敏法是一种用于治疗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障碍的心理治疗技术。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逐步暴露患者于他们所害怕或焦虑的情境,同时让患者处于放松的状态,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焦虑和恐惧反应的目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产生焦虑和恐惧。

想象一下,当我们面对一些可能对自身构成威胁的事物,比如高度、黑暗、公众演讲等,身体会自动进入一种“战斗或逃跑”的反应模式。

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紧张,这些都是身体为了应对潜在威胁而做出的准备。

但如果这种反应过度或者在没有实际威胁的情况下频繁出现,就可能发展成为焦虑或恐惧障碍。

那系统脱敏法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首先,治疗师会和患者一起构建一个“焦虑等级表”。

这个等级表是根据患者对不同情境的恐惧程度进行排序的。

比如说,对于一个害怕坐飞机的人,等级表可能从想象坐飞机的场景开始,到在机场候机,再到登机、起飞等等,按照恐惧程度由低到高排列。

接下来,治疗师会教患者一些放松的技巧,比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

患者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技巧,以便在面对焦虑情境时能够迅速让自己放松下来。

然后就进入了实际的脱敏过程。

治疗师会从等级表中最低级别的焦虑情境开始,让患者想象或者实际接触这个情境。

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同时运用之前学会的放松技巧,使自己保持放松的状态。

当患者能够在这个情境中不再感到焦虑时,治疗师会引导患者进入下一个更高级别的情境,如此逐步推进,直到患者能够面对等级表中最高级别的恐惧情境而不再感到焦虑。

系统脱敏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它是一种相对温和、逐步进行的治疗方法,患者在整个过程中不会一下子被暴露在极度恐惧的情境中,从而减少了可能的心理创伤。

而且,通过反复的练习和逐步的适应,患者能够逐渐改变对恐惧情境的认知和反应,建立起新的、更健康的心理模式。

系统脱敏法交互抑制原理

系统脱敏法交互抑制原理

系统脱敏法交互抑制原理
系统脱敏法(System Desensitization)和交互抑制原理是心理学领域的概念,用于描述对刺激的逐渐减弱的反应,以及在持续受到刺激时反应的减弱现象。

1. 系统脱敏法:
-定义:系统脱敏法是一种通过逐渐引入适量刺激,使系统逐渐适应并减弱对刺激的反应的过程。

-原理:当系统反复受到相同或类似的刺激时,初始的强烈反应会逐渐减弱,系统逐渐对刺激产生耐受性。

-应用:在心理治疗中,系统脱敏法常被用于治疗恐惧症、焦虑症等,通过逐渐引入导致恐惧或焦虑的刺激,帮助个体逐渐适应并减轻其负面反应。

2. 交互抑制原理:
-定义:交互抑制原理描述了在同时存在两个相互竞争的刺激时,其中一个刺激的存在会抑制对另一个刺激的反应。

-原理:当两个刺激同时存在时,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其中一个刺激的强烈性会抑制对另一个刺激的反应。

-应用:在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中,交互抑制原理被用于解释感知和认知的现象,如视觉上的竞争性抑制。

在实际应用中,系统脱敏法和交互抑制原理可以相互关联。

例如,在治疗恐惧症时,通过逐渐引入导致恐惧的刺激,利用系统脱敏法帮助个体逐渐减弱对该刺激的恐惧反应。

同时,如果引入其他刺激以与恐惧刺激竞争,这就涉及到了交互抑制原理,其中竞争性刺激可能会减弱恐惧刺激的影响。

系统脱敏法(心理学)!经典方法!

系统脱敏法(心理学)!经典方法!

系统脱敏法目录[隐藏]【系统脱敏法定义】【系统脱敏法的历史】系统脱敏法的变式【系统脱敏法步骤】【系统脱敏法的具体运用】[编辑本段]【系统脱敏法定义】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

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系统脱敏法的程序是逐渐加大刺激的程度。

当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施治者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

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

这就是系统脱敏疗法的治疗原理。

[编辑本段]【系统脱敏法的历史】类似系统脱敏法的心理治疗方法在中国古代也有运用。

据《儒门事亲》载:王德新的妻子旅途中,在旅舍的楼上住宿,夜逢盗贼烧房子,因受惊而堕下床来。

自此以后,每听到声响,便会受惊昏倒不省人事。

家人也只得蹑足而行,不敢冒然弄出声响,逾年不愈。

医师戴人诊断后既让二侍女执其两手,按于高椅之上,在面前放一张小桌几。

戴人说:“娘子,请看这木头!”便猛击桌,其妇大惊。

戴人说:“我用木头击桌,有何可惊呢?”妇人吓后稍显安定,戴人又击桌,惊已显然减缓。

又过一会儿,连击三五次,又用木杖击门,又暗中令人击背后的窗子。

妇人慢慢从惊恐中平定下来。

晚上又叫击其卧房的门窗,接连数日,从天黑直到天亮,一、二月后,虽听雷鸣也不惊恐了。

[编辑本段]系统脱敏法的变式系统脱敏法的变式主要有:(1)快速脱敏法,或称真实生活脱敏法此法的主要特点是用造成恐惧反应的实际刺激物代替对它的想象;治疗者陪伴着病人通过一系列令病人感到恐惧的情景,直到抵达原先最害怕的情景而不再紧张为止。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广场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病人。

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英语: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为渐进式暴露疗法(graduated exposure therapy),是一种认知行为疗法,由南非心理医生约瑟夫·沃尔普提出。

系统脱敏法在临床心理学中用于帮助患者克服恐惧或其他焦虑症。

该方法基于经典条件作用,与认知心理学与应用行为分析有共通之处。

当行为分析师使用该疗法时,其基于激进行为主义与功能分析,并使用对抗性条件作用的原则,如冥想或深呼吸。

而从认知角度而言,则是认知与感觉触发了行为。

系统脱敏法共包含三个步骤:首先建立焦虑的等级层次,然后再学习放松或其他应对策略。

最后,患者使用学习到的应对策略克服第一步中建立的焦虑等级。

最终,引导患者能够逐步克服焦虑等级中的每一个层次。

步骤沃尔普提出的系统脱敏法的三个主要步骤为:建立焦虑刺激的等级层次:患者首先识别出导致其恐惧或焦虑的事物。

然后对于每一件事物,患者都根据其造成的焦虑程度进行主观评级。

如果患者对许多不同刺激都深感焦虑,则应该将每个刺激分开考虑。

对于每种刺激,患者将每件事物按焦虑程度从低到高建立列表。

放松训练:包括冥想在内的放松训练是最好的应对策略之一。

沃尔普让他的患者放松是由于一个人不可能在同一时刻既放松而又焦虑。

在这一步中,患者练习放松身体的不同部位,直至全身进入松驰平静的状态。

这一步十分重要,因为患者能由此获得控制恐惧的方法,使恐惧不会上升到无法忍受的程度。

患者仅需几个单元便可学会应对技巧。

其他应对策略还包括服用抗焦虑药以及深呼吸练习。

此外,另一种放松手段则是认知重评。

此时,治疗师会鼓励患者去想象当其暴露在焦虑刺激中会发生什么,然后让患者想象正面的反应去取代想象中的糟糕情形。

通过对抗性条件作用,将刺激与应对方法相联系:在这一步中,患者先彻底放松下来,然后向其呈现处于其焦虑等级底层的事物。

当患者能够在第一件刺激物呈现后重新达到放松状态,再向其呈现更高等级的焦虑刺激。

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
自动化脱敏法
根据同病人的一系列交谈的结果,治疗者将所识别出的病人的焦虑情境(如喧闹嘈杂的声音、拥挤的人群或 爬行中的蛇)录音、录像,而后利用这些制备好了的录音、录像对病人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在使用系统脱敏法进行治疗时,也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要求患者积极配合、坚持治疗。 2、在引起焦虑的刺激出现或者存在时,要求患者不出现回避行为或意向,这一环节对治疗至关重要。 3、每次治疗后,要与患者进行讨论,对正确的行为加以赞扬,以强化患者的适应性行为。
恐怖症是由于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情绪紧张,这种刺激与紧张情绪形成条件反射,因而患者一想到这种能够刺 激情境就会产生焦虑。所以沃尔帕认为去除焦虑的积极方法就是解除恐怖对象,消除焦虑:当引起焦虑的刺激存 在时,造成一个与焦虑不相符的反应,则能引起焦虑的部分或者全部抑制,从而削弱刺激与焦虑之间的。就是采 用放松的方式,鼓励患者逐渐接近所恐惧的事物,直到消除对该刺激的恐惧感。
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系统脱敏法主要是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它的治疗原理是对抗条件反射。系统脱敏 的基本原则是交互抑制,常常是用来治疗恐怖症和其他焦虑症状的有效疗法。它采用层级放松的方式,鼓励患者 逐渐接近所害怕的事物,直到消除对该刺激的恐惧感,即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病人做出抑制焦虑的 反应,这种反应可以虚弱、直至最终切断刺激物与焦虑的条件。
谢谢观看
概念
概念
“系统脱敏法”由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由交互抑制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法,所以 又称交互抑制法。当患者面前出现焦虑和恐惧刺激的同时,施加与焦虑和恐惧相对立的刺激,从而使患者逐渐消 除焦虑与恐惧,不再对有害的刺激发生敏感而产生病理性反应。该法可以用来治疗恐怖症,除此之外,也适应于 其它以焦虑为主导的行为障碍,如:口吃、性功能障碍和强迫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脱敏法
案例回顾:小刘,男,20.三岁时妈妈带他去动物园,幼儿的他对一切充满了好奇,睁大双眼看着周围的一切,恰巧一个庞大的老虎张开嘴对他大叫一声,顿时他哇哇大哭,同时老虎这个可怕的动物在他心灵留下了暗影。

后来他常常在半夜被长着大嘴的老虎惊醒,甚至看见老虎的图画身上也直打颤,一直到现在也无法真正摆脱出来。

系统脱敏法治疗方法:
1. 焦虑等级建构。

建立关于对老虎恐惧的几个焦虑等级表。

看到老虎的恐惧焦虑等级表如下:
不畏惧小猫(10分)
不畏惧有关老虎的图画(20)
不害怕老虎的吼叫(30分)
看有关老虎的影视,短片。

(40分)
到动物园在笼子外面看真实的老虎(50分)
建立了这样的一个等级表,准备开始脱敏过程。

在治疗之前,先进行放松训练。

2.放松训练。

运用沃尔普经典的放松方法,用这样的方式教小刘:我要请你用腕子抵抗我拉你的力量,以便绷紧你的二头肌。

我要你仔细注意肌肉里的感觉。

然后,我会减少拉你的力量,让你逐渐松弛下来。

注意,当你的前臂下降时,你会感觉到二头肌放松的感觉。

你将前臂放在扶手上休息,你想着自己尽可能舒适,完全放松。

放松肌肉纤维可以带来我们需要的情绪的放松,你试试看。

用先绷紧再放松的方法,可以放松身体的不同部位。

在治疗过程中也要继续进行放松练习。

3.进入系统脱敏过程。

进入系统脱敏过程,进行焦虑反应与肌肉放松技术的结合训练。

系统脱敏法可分为想象系统脱敏和现实系统脱敏。

在这里运用现实系统脱敏。

严格按照上述的焦虑等级量表,一一进行系统脱敏,最终到达看见老虎不在恐惧,不在焦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