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

合集下载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

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向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这些重大理论成果,都产生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同时又都是推进这一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

首先说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地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且使它在中国革命乃至今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原因它迎合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辛亥革命胜利不久,中国人民热切渴望学习西方,可是一战爆发,它把资本主义世界固有的内在矛盾以最尖锐的形式暴露出来。

原先在中国人心目中近乎完美的资本主义制度顿时失去了原来耀眼的光辉,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质疑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必须性。

而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送来了社会主义。

从文化层面分析:当时革命迫在眉睫,但是观念作为一种心理承袭,其形成是几十年的耳濡目染,几十代的薪火相传,希望一夜之间天翻地覆是不现实的,对于传统只有最大程度的接近它,然后才谈得上慢慢改造它。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尤其需要如此。

而西方强调的是个人本位,自由意志。

这显然与传统文化有很大抵触的,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一致性,类同的道德价值取向,积极进取精神,哲学基础,社会理想都使它最容易为中国人民和社会发展所认可和接受。

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集体主义观念提倡的是社会本位主义,“老吴老以及人之老,幼吴幼以及人之幼”二,相似的社会理想对未来目标有一定的趋同性,天下大同与共产主义不但形似而且神似,按需分配,消灭剥削与农民起义时提出的“等贵贱,军贫富”口号也有相似之处,可以说光是这一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农村的号召力便是其它学说主张难以望其项背的。

近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近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近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1、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特殊魅力。

马克思主义的真正魅力正在于提供人类世界与自我认同的大智慧。

在理论上表现为,它体现了科学真理性和人民利益价值性相统一的合理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在实践上表现为,引领人类解放的思想,社会主义国家何时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何时就能取得成功。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对西方文明的失望及俄国十月革命模式的诱导。

因为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如洋务运动)后,并没有能够拯救中国,故仁人志士们开始向学习西方政治文明转变(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后也相继的失败,这让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感到非常失望。

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知识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本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由于这个革命发生在中国学习西方的努力遭到失败、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陷于彷徨和苦闷之中的时候,它使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第一,原来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只因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当时俄国国情与中国相同或近似,因而对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具有特殊的魅力。

第二,当时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启示。

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的。

3、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人队伍的壮大。

(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4)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办厂。

但是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持某种怀疑和保留的态度。

第一,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的暴露出来。

第二,一战以极端的方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第三,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的事实,更是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为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成为现实必须。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面对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李达、蔡和森等发表文章,给予迎头痛击。通过几次论战,击败了反动思潮的进攻,进一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阵地。
如前所述,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尽管是一件非常艰难且很重要的事,但是如果不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那就不能对中国革命产生实际的积极的效果。 三、创立共产党早期组织,扩大马克思主义阵地,为中共“一大”的召开准备了组织和干部条件。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但我国的先进分子是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呢?
1. 中国当时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二、领导五四运动,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作斗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的发生、发展都同先进知识分子的宣传和指导分不开。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的指导作用,是代表中国革命新方向的一个基本因素,也是五四运动作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开端的重要标志。先进知识分子对五四运动的领导,在于他们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在于他们影响、教育、团结了广大的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在于他们通过自己的桥梁作用,使中国无产阶级初步了解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但是这种领导它代表社会主义的方向,反映了无产阶级的意向和要求。因此可以说,先进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的领导作用,是决定五四运动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成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开端的主要条件之一。
马克思主义是在俄国革命后传入中国的,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正在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正在寻求拯救中国的理论依据,俄国革命的成功,给迷茫的中国人带来了曙光和希望,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先进的中国知识份子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

近代史纲要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近代史纲要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一部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屈辱的血泪史,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史,在苦难的日子里,中国的知识分子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着救国之路。

阅读近中国近代史,人们总会产生困惑: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的可能性?是否一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拯救中国?了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资产阶级的确有发展甚至成功的机会,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最终没能把握住。

最后中国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经过实践作出的历史性的选择。

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近代史的序幕也开始缓缓拉开。

农民和地主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两大阶级,它们几乎同时做出了行动。

然而落后的生产状况和落后的阶级状况容易导致不成熟的政治行动。

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农民阶级的表现先是近乎邪教的太平天国起义,而后是19世纪末盲目排外、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即便是放在完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他们都不能算是成功的达到改朝换代,重新分配社会资源的周期性农民大起义。

更何况此时的中国已开始被无可抗拒地卷入资本主义占主导的新世界中,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使这些农民运动仿佛成为一种无以为继的历史的倒退。

地主阶级的开明分子在19世纪中叶也开始了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但作为制度的组成部分,他们不可能认识到制度本身才是最大的罪孽,因此洋务运动的结果也一如其重要的领导人李鸿章一样,仅仅成为大清一时的裱糊匠,勉强维持局面,但在愈演愈烈的欧风美雨面前最终难脱轰然倒塌的命运。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定,既是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工具的开始,也标志着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彻底征服。

而后“维新变法”迫不及待的展开了。

然而这次运动就像一名早产儿,不存在成功的基础。

维新派的主张摇摆于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妥协也没能取得封建统治阶级的支持;依靠力量无从谈起,仅是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皇帝身上,这种想法正如运动本身的理想一样虚妄。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证明了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不能救中国,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了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改良运动不能成功,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在中国行不通。

这就促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探求更好的方式挽救中国。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启示我们: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能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与俄国领导者的阶级属性是一致的,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而且,十月革命中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选择马克思主义理所当然。

那么,中国的先进分子又是怎样一步步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呢?▲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引发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提出了民主与科学,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以工人阶级为主,联合农民、学生等各界群众的新的社会力量的不断壮大,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阶级基础;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与自身的努力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先后成立,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组织基础。

这就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了肥沃的土壤。

▲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中,李大钊起着主要的作用。

他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

萧楚女曾两次到省立襄阳第二师范学校任教,她在课堂上向学生宣传马列主义,给学生讲《共产党宣言》,还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在校内外组织领导青年开展各种革命活动。

张伯简曾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还努力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

他编纂《社会进化简史》▲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开始着重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学习了列宁的著作;有些组织还积极进行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介工作;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者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了斗争,还到工人中去宣传和组织。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一、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3)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4)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怎样选择?(1)办刊物、写文章、翻译马恩著作(2)建学术研究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新民学会、利群书社、觉悟社、三次思想大论战)(3)创办工人夜校和文化补习学校(北京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长沙第一师范工人夜校、郑州工人夜校)(4)在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宣传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原因、特点和意义(一)创建原因1、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为了战胜这个敌人,革命营垒需要有坚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第二、面对异常强大的敌人,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2、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建党提供了阶级基础第二、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建党提供了思想条件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二)成立特点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旧式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第一、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第二国际社会民主主义、修正主义遭到破产之后。

(科学性:提出了新的革命纲领)第二、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在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学习西方一直在碰壁,给中国人民极大的刺激,从而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更大的怀疑。

这就为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土壤,再加上中国在巴黎外交失败,更是产生了避害意识,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方案。

2、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分子经比较探求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自1840年开始,中国逐渐沦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民族灭亡的危险促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向西方寻求真理,幻想通过资本主义的发展来富强中国。

但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刚刚开始起步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和争夺海外殖民地具有了特殊重要的意义,所以,帝国主义列强极力在政治、军事、经济上控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限制其民族经济的发展,以保证它的投资场所和对落后国家的掠夺。

这样,当中国刚刚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时,它充分发展的可能性就已经消失。

正因如此,在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处在艰难的境地,民族工业的发展既是缓慢的,又是残缺不全的,中国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

三民主义行不通,实业救国遭受挤压,资本主义的道路也走不通,正当中国处于迷茫的状态中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使处在彷徨苦闷的中国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第一,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启示是:经济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利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第三,十月革命中的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寻的主义.这样,就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开始在中国形成为一股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李大钊继承了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精神从爱国立场出发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2)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同时也给国人以重要的思想启蒙的作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有力地打破人们对于资本主义列强的幻想.在倾向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中,一些人开始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集结起来.在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显示了伟大的力量,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中国近现代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近现代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屈辱的血泪史,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抗争史,在苦难的日子里,中国的知识分子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着救国之路,那么,为什么最后中国人民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呢?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证明了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不能救中国,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了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改良运动不能成功,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在中国行不通。

这就促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探求更好的方式挽救中国。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启示我们: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能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却有天然的一致性,类同的道德价值取向、积极进去精神、哲学基础、社会理想都使它最容易为中国人民和社会发展所认可和接受.十月革命正好发生在中国学习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遭到严重的失败,中国的先进分子陷于极度的彷徨和苦闷之时。

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确实使中国人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而中国有许多情况和俄国相同或近似。

封建主义的压迫,这是相同的。

经济和文化落后,这是近似的。

十月革命的实践告诉人们,“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之进行”。

中国的一些先进分子由此想到,既然俄国的国情同中国相同或近似,那么,俄国人可以用马克思主义作指导来解决他们国家的问题,中国人为什么就不可能这样做呢?青年毛泽东就曾兴奋地指出,“俄式系诸路皆走不通了新发明的一条路,只此方法较之别的方法所含可能的性质为多”。

面对封建压迫,列强侵略,奄奄一息的中国,任何看似四平八稳的药方都不能起死回生,只有痛下虎狼之药,以死求生才有一线生机。

义无返顾地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势力连根拔起,这种推倒一切的勇气和力量是马克思主义外其它阶级观念所不具备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1日成立,至今已走过89年的旅程。

89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一系列伟大胜利。

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思想密不可分。

那么为什么中国早期的先进分子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救国救民之道呢?
马克思主义能够被先进分子认知、赞同乃至最终确定能够解救中国绝非幸至,有其不得不为的原因!
一、实践的选择。

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但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斗争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国门洞开,先进分子深感国将不国,自那时即开始寻求强国富民之道。

早期的尝试是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

然而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军事、经济、教育等以图自强,“戊戌变法”的改良派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体到“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满清政府,学习西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等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再加之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一战后又加紧了对中国的掠夺,使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的文明价值观念产生了怀疑。

此时的中国急需一种新思想、新革命道路的出现,以解答先进分子心中疑惑,带领中国走出革命低谷。

而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正为我们送来了社会主义,为处于彷徨中的先进分子以启示:资本主义走不通,可以走社会主义道路!先进分子开始去真正接触指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二、先进思想的启蒙。

新文化运动是在先进分子深感辛亥革命未能撼动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对大众的统治而发起的,早期实质仍是宣扬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思想,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

然而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但仅限于少数先进知识分子的范围。

直到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的篇章。

特别是中国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所给予的实际教训中,开始真切的看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

这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突出特点。

特别是在经过了关于“问题与主义”之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思想
的辩论的三大论战之后,马克思主义一步步扩大自己的阵地,开始广泛传播,并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三、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两种社会形态对中国的不同态度。

一战后,各帝国主义重新加紧对中国的掠夺以及巴黎和会上各帝国主义联合对中国的压迫与苏维埃俄国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即宣布“废弃(沙俄在中国境内享有的)一切特权”,两种对华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边是压迫和掠夺,一边是平等,理所当然的,苏维埃俄国受到中国人民欢迎,这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更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文明价值得到先进分子的肯定,坚定了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决心。

四、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现实土壤——阶级基础。

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传播并被先进分子确定为救国之道的根本原因。

五四中,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第一次被人们认识,从此他们以一种独立的姿态登上中国历史舞台。

而在五四前夕,中国产业工人业已达三百多万,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

不仅如此,在中国,农民阶级天然是工人阶级的同盟军。

发动工人阶级必然引起农民阶级的连锁反应——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

可以想象,这样一股庞大的力量,一旦爆发,可以释放多么大的能量。

以后的发展也正是如此,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就定位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在其后的革命历程中,联合各革命阶级,坚持武装斗争,加强党的建设,方取得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

中国工人阶级作为最先进的阶级,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深受多重压迫,是其他国家工人阶级不曾遭遇的,所以拥有极为强烈的革命性。

因此和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马克思主义一经结合,即燃起熊熊烈火,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时期的实践检验而作出的正确选择,是先烈们在艰难条件下经过探索追求所得出的正确结论,正是他们的正确坚定选择,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他们值得我们铭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