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假劣农药

合集下载

怎样辨别农药真假

怎样辨别农药真假

怎样辨别农药真假辨别农药真假首先要看三证,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证、执行标准证缺一不可。

这三证可以说是农药的身份证,并且包装要完整,标签内容要准确。

查处的假劣农药,造假的地方非常明显。

比如没有登记证号,标签上印制的有效成分根本分辨不出来,有效成分到底是什么看不清楚。

而正规厂家生产的农药,相同剂量的产品规格相同。

如果发现表面粗糙,内外包装不完整,大小不一,十有八九这是假劣药品。

假劣农药在宣传它的药效上往往会夸大其词,以偏概全,所以包装上标明的适用病害虫害常常很多,这种所谓一药治百病、一药灭百虫的现象是不现实的。

另外在药剂标签的底部,还会看到一条色带,它是用来标识农药产品的种类的。

黑色的色带表明是杀菌剂,红色表明是杀虫剂,绿色表明是除草剂,黄色色带是植物生长调节剂,购买农药时一定要根据防治对象选择适合的农药。

现在的假劣农药产品花样翻新,简单的查看标签可能会被蒙蔽,通过农药形态可辨别农药优劣。

除以上方法还可以通过上网查询来辨别农药产品的真假。

怎样辨别农药真假对于农药的真伪,你首先看包装。

真农药必须有三证,即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号。

其中农药登记证可以上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生产许可证可以上发改委网站查询(/),产品标准号可以是企业标准(备案后有效)、也可以是行业标准或者是国家标准。

其中必须注意该产品是否为套证、假证等情况。

第二,看产品本身。

按农药的物质形态来分类,农药有粉剂、可湿性粉剂和乳油、悬浮剂等。

对于粉剂和可湿性粉剂,一般颗粒均匀疏松,手感细腻,如果有结块,毫无疑问存在质量问题。

如严重结块,更是必假无疑。

对于液体农药,一般来说没有浑浊、不分层,没有沉淀物或者絮状物,反复摇动不会改变外观的就是比较合格的农药,要是里面出现沉淀、浑浊或者有分层现象,这种药最起码过期了,或者不合格。

将乳油滴入盛有水的试管中,合格的乳油会迅速向四周扩散融解,形成像牛奶一样的乳液,相反假的乳油虽然晃动后也会融解,但它上面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悬浮层。

鉴别化肥、农药、种子的真假方法

鉴别化肥、农药、种子的真假方法

鉴识化肥、农药、种子的真假方法一、几种常有肥料的性质及鉴识方法1、尿素尿素外观为白色,球状颗粒,总氮含量≥46.0%,简单吸湿,吸湿性介于硫酸铵与硝酸铵之间。

尿素易溶于水和液氨中,纯尿素在常压下加热到靠近熔点时,开始展现不稳固性,产生缩合反响,生成缩二脲,对作物失掉肥效。

如在炉子上放一块洁净的铁片,将尿素颗粒放在上边,可见尿素很快融化并挥发掉,同时冒有少量白烟,可闻到氨味。

2、硫酸铵农业用硫酸铵为白色或淡色之结晶,氮含量≥20.8%(二级品)。

硫酸铵易吸潮,易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与碱类作用放出氨气,当硫酸铵在火上加热时,可见到迟缓地融化,并伴有氨味放出。

3、硝酸铵硝酸铵外观为白色,无肉眼可见的杂质,农业品同意带微黄色。

总氮含量≥34.4%(Ⅱ级)。

硝酸铵拥有很强的吸湿性和结块性,其水溶液在温度发生变化时,会发生重结晶现象,对热的作用十分敏感,大批的硝酸铵受热易分解,可发生焚烧现象,致使于爆炸,并伴有白烟产生,可闻到氨气味,水溶液呈酸性。

4、氯化铵氯化铵为白色晶体,农业品同意带微黄色,氮含量≥25.39%,易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高升而明显提升,水溶液呈酸性。

氯化铵吸水性强,易结块,将少量氯化铵放在火上加热,可闻到激烈的刺激性气味,并伴有白色烟雾,氯化铵会快速融化并所有消逝,在融化的过程中可见到未熔部分呈黄色。

5、农业用碳酸氢铵外观为白色或微灰色结晶,有氨气味,氮含量≥16.80%(二级)。

吸湿性强,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

简略鉴识碳酸氢铵时,可用手指拿少量样品进行磨擦,即可闻到较强的氨气味。

6、过磷酸钙外观为深灰色、灰白色、浅黄色等松懈粉状物,块状物中有很多渺小的气孔,俗称“蜂窝眼”。

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12.0%(合格品Ⅱ)。

稍带酸味,是一种酸性化学肥料,对碱的作用敏感,易失掉肥效。

一部分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一般状况下吸湿性较小,如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时有吸湿现象,结成硬块。

加热时不稳固,可见其微冒烟,并有酸味,当温度高于120℃时,一水磷酸二氢钙就失掉结晶水转变为无水磷酸二氢钙,水溶性五氧化二磷渐渐减少,当温度高于1 50℃时,无水磷酸二氢钙又失掉水,转变为对作物没有肥效的焦磷酸钙,温度再高,焦磷酸钙又转变为枸溶性的偏磷酸钙。

农药质量简易识别方法

农药质量简易识别方法

农药质量简易识别方法一、观察包装1.包装是否整洁、美观,无磨损、无污染。

2.包装上是否有明确的生产日期、有效期、使用方法等标识,且字迹清晰、易于识别。

3.包装上是否有相关的质量认证标志,如“绿色食品”标志、“无公害食品”标志等。

二、检查标签1.标签上是否标注了农药的名称、使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详细信息。

2.标签上是否有明确的毒性分类和警示标识,如“有毒”、“剧毒”等标识。

3.标签上是否有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以便于消费者联系和投诉。

三、观察药液1.药液是否清澈透明,无杂质、无悬浮物。

2.药液是否有刺激性气味,如有,可能是高毒性农药。

3.药液的颜色是否正常,如颜色异常,可能是劣质或过期农药。

四、检查气味1.农药气味是否纯正,无异味、无刺激性气味。

2.如气味过于浓烈或不舒适,可能是高毒性或劣质农药。

五、摇动瓶子1.摇动瓶子,观察药液的流动性,如流动性差,可能是粘稠或掺杂了其他物质。

2.摇动瓶子,听是否有沉淀物产生的声音,如有,可能是劣质或过期农药。

六、检查沉淀1.将药液静置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沉淀物产生,如有,可能是劣质或过期农药。

2.沉淀物颜色是否与正常农药相符,如不符,可能是掺杂了其他物质。

七、检查颜色1.农药颜色是否与正常相符,如不符,可能是劣质或过期农药。

2.如农药颜色过于鲜艳,可能是加入了过量的染色剂或添加剂。

八、闻气味1.打开瓶盖,将鼻子接近瓶口,闻农药的气味,如气味过于浓烈或不舒适,可能是高毒性或劣质农药。

2.如闻到刺激性气味或异味,可能是劣质或过期农药。

九、检查附着物1.将瓶子倒置,观察药液的附着情况,如药液不均匀分布或有杂质附着在瓶壁上,可能是劣质或过期农药。

2.如附着物颜色与正常农药不符,可能是掺杂了其他物质。

十、检查蒸发残留物1.将药液滴在纸上,观察蒸发后的残留物,如残留物颜色与正常农药不符,可能是劣质或过期农药。

2.如残留物呈现出刺激性气味或异味,可能是高毒性或劣质农药。

如何辨别农药质量的好坏

如何辨别农药质量的好坏

如何辨别农药质量的好坏?(一)粉剂1.外观粉剂的外观应为疏松的细粉,无团块。

2.吸湿性在取药粉测吸湿性之前,先查看一下粉剂包装纸袋外面有没有潮湿的情况,如果有,当然是吸湿性大的表现。

然后从袋里取出一点药粉倒在一张白纸上,拿起白纸,用拇指和食指在纸外面捏一下,如果粘成一片就表明这种药粉已吸潮,如果这种药粉是喷粉用的就表明质量不好;如果仍旧是松散的细粉,表明是好的喷粉药剂。

对于可湿性粉剂的吸湿性要比一般粉剂大一些,但是这种药剂反正是兑水用的,吸湿性对它的影响比喷粉用的粉剂小。

不过吸潮总不是好事情,因为农药受湿后容易变质。

(二)可湿性粉剂1.外观应为很细的疏松粉末,无团块。

2.湿润性用一只大口的玻璃瓶,里面装上水,然后用小勺轻轻地从上面把一勺可湿性粉剂倒在水面上,2分钟以后,如果能够全部湿透并且逐渐沉下的,就是润湿性好的可湿性粉剂;如果药粉还是漂在水面上,那就是润湿性差的药剂。

用这种方法也可以区别出哪一种是可湿性粉剂,哪一种是撒粉用的粉剂,容易湿润的是可湿性粉剂。

一般粉剂不被润湿。

3.悬浮性把上面测过湿润性的玻璃瓶口堵好,来回振摇30次,然后放置10分钟,看一看。

如果药液仍然是浑浊的,瓶底沉下的药粉不多时,就是悬浮性比较好的可湿性粉剂;如果有一多半都已沉下或者药液已近澄清,悬浮性能就不好;若全部药粉都已沉到瓶底时,就是悬浮性很差的可湿性粉剂;如果药剂凝成一团也说明不是好的可湿性粉剂。

(三)乳油1.外观先看看药瓶里的乳油是不是已经分层,再看一看是不是已经浑浊,有没有结晶析出来,凡是不分层、不浑浊又没有结晶的乳油都是好的乳油。

而有分层、浑浊或有结晶析出来的乳油就是已经变质的,使用起来药效就差。

当然,如果乳油是放在很冷的温度下,发现有结晶,待放到室温下又能溶解时,不能认为是变质。

2.乳化性把一份体积的乳油倒进19份体积的水里,混合以后摇30下,然后静置半个小时,看一看有没有油状物或膏状物浮在水面上,再看一看底部有没有沉淀物,如果都没有,就表明该药剂的乳化力很好。

假农药和劣质农药的鉴别方法

假农药和劣质农药的鉴别方法

假农药和劣质农药的鉴别方法一、从农药标签上识别伪劣农药主要有存放多年失效、变质的;不含有效成分,掺杂使假的;含量低,以次充好的;无标准、无合格证、无登记证、无准产证的;标签所指指标与实际不符的;标签虚假、任意扩大使用范围的;假冒农药登记证的,鉴于上述情况,购买农药时首先要从农药标签上识别。

国家对农药的包装要求是:在农药的标签上,必须标明规格、相应的农药产品标准号、生产许可证(或准产证)、农药登记证号、净重、生产厂名、毒性标志、使用方法、出厂日期、批号、有效期等。

没标明的即为伪劣农药。

二、从农药内外包装上鉴别正规的农药生产厂家使用的包装材料新、耐使用、封口严,瓶和其它包装间用防震材料填紧,外面贴有合格证和说明书,并标有小心轻放、易碎物品及不可倒置等标志。

伪劣农药的包装一般比较粗糙,瓶口密封不严且有渗漏现象,很少贴有合格证和说明书等。

三、从农药本身鉴别。

1、三种简易鉴别方法:①观察法:对干性粉剂农药,如果药味不浓,外表呈现受潮特征,手摸发湿,握时成湿团,是半失效农药。

药粉自然成团结成硬块时,基本全部失效。

正常农药眼看为粉,手摸如面,无吸潮结块迹象。

对乳剂农药,可先观察瓶内有无分层现象。

如有分层,且下部沉淀,可初步确定为失效农药。

用力振荡,使其分散均匀,静置1小时,若无上下分层,表明为轻度失效。

若出现比较明显分层,说明该药已经失效。

正常农药瓶内无分层沉淀现象,上下药液均匀,透明度一致。

②悬浮法:对可湿性粉剂农药,可取原粉1小撮,加水调成稀糊状,然后再加清水搅拌3~5分钟。

若很快出现大量沉淀物,粉粒粗大且成小团块,表明农药已失效。

若出现粉粒微细,悬浮物沉淀很慢的现象表明农药有效。

对乳剂农药,可取药一二滴,加入透明器皿中,再加150毫升左右的清水,并搅拌均匀,静止数分钟,如乳化良好,不分层,表面无浮油,此药可继续使用。

③加热法:将装有乳剂的农药瓶,放进50~60°C的热水中,1小时后取出药瓶观察。

如何识别真假农药

如何识别真假农药

如何识别真假农药一、什么是假农药?什么又是劣质农药?所谓的假农药是指农药标签上标出的农药名称与实际包装内的农药不相符合,以假充真的农药。

比如一些不法商贩用麸皮、面粉等非农药产品经包装后来冒充农药,也就是以非农药来冒充农药,另一种情况是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总之假农药的特点就是这些所谓的农药里面根本就不含有有效成分,因此它也就发挥不了药品的药用价值,对农作物的病虫害当然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而劣质农药是指包装内农药的主要指标不符合质量标准。

而它的特点则是“名副其实”,也就是说它包装内的东西与标识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含有的有效成分中的含量不够,达不到国家要求的质量标准。

它主要包括:A、它所含有的有效成分的种类、数量与商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有效成分种类、数量不符,这类产品我们就把它称为劣质农药。

B、失用使用效能的过期农药。

C、就是在我们购买的农药中混有了能导致农作物药害的东西,我们这里不管它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均为假冒伪劣农药。

既然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假劣农药,那么大家现在一定急切的想知道怎么样来识别这些假冒伪劣产品呢?有没有什么简单易行的方法来帮助大家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就给大家来一一解答这些难题。

二、从农药的标签及外包装上识别真假由于我们在购买农药时,一般没有专门的仪器设备来检测产品的质量,所以农民朋友应首先学会从产品标签上来识别产品的真伪,因为一个正规的农药产品,它首先应该有规范的标签,而且每一个农药产品在登记时,其标签也都要经过农药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备案,备案后标签的内容是决对不能擅自修改的。

因此我们首先来从外观上看它是不是符合要求,来辨别该产品的真伪,而一般一个合格的农药标签它必须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1、农药名称。

简单的说就是它叫什么?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正规的产品它不仅要有农药的商品名,还应该包括标有这种产品有效成分的中文通用名。

农药通用名称,是指农药产品中起关键作用的有效成分的名称。

鉴别化肥、农药、种子的真假方法

鉴别化肥、农药、种子的真假方法

鉴别化肥、农药、种子的真假方法一、几种常见肥料的性质及鉴别方法1、尿素尿素外观为白色,球状颗粒,总氮含量≥46.0%,容易吸湿,吸湿性介于硫酸铵与硝酸铵之间。

尿素易溶于水和液氨中,纯尿素在常压下加热到接近熔点时,开始显现不稳定性,产生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对作物失去肥效。

如在炉子上放一块干净的铁片,将尿素颗粒放在上面,可见尿素很快熔化并挥发掉,同时冒有少量白烟,可闻到氨味。

2、硫酸铵农业用硫酸铵为白色或浅色之结晶,氮含量≥20.8%(二级品)。

硫酸铵易吸潮,易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与碱类作用放出氨气,当硫酸铵在火上加热时,可见到缓慢地熔化,并伴有氨味放出。

3、硝酸铵硝酸铵外观为白色,无肉眼可见的杂质,农业品允许带微黄色。

总氮含量≥34.4%(Ⅱ级)。

硝酸铵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和结块性,其水溶液在温度发生变化时,会发生重结晶现象,对热的作用十分敏感,大量的硝酸铵受热易分解,可发生燃烧现象,以致于爆炸,并伴有白烟产生,可闻到氨气味,水溶液呈酸性。

4、氯化铵氯化铵为白色晶体,农业品允许带微黄色,氮含量≥25.39%,易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提高,水溶液呈酸性。

氯化铵吸水性强,易结块,将少量氯化铵放在火上加热,可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伴有白色烟雾,氯化铵会迅速熔化并全部消失,在熔化的过程中可见到未熔部分呈黄色。

5、农业用碳酸氢铵外观为白色或微灰色结晶,有氨气味,氮含量≥16.80%(二级)。

吸湿性强,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

简易鉴别碳酸氢铵时,可用手指拿少量样品进行磨擦,即可闻到较强的氨气味。

6、过磷酸钙外观为深灰色、灰白色、浅黄色等疏松粉状物,块状物中有许多细小的气孔,俗称“蜂窝眼”。

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12.0%(合格品Ⅱ)。

稍带酸味,是一种酸性化学肥料,对碱的作用敏感,易失去肥效。

一部分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

一般情况下吸湿性较小,如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时有吸湿现象,结成硬块。

加热时不稳定,可见其微冒烟,并有酸味,当温度高于120℃时,一水磷酸二氢钙就失去结晶水转变为无水磷酸二氢钙,水溶性五氧化二磷逐渐减少,当温度高于1 50℃时,无水磷酸二氢钙又失去水,转化为对作物没有肥效的焦磷酸钙,温度再高,焦磷酸钙又转变为枸溶性的偏磷酸钙。

真假农药与失效农药的鉴别方法

真假农药与失效农药的鉴别方法

真假农药与失效农药的鉴别方法
农民在购买农药时,往往是商贩推荐什么就买什么,现在商贩为了谋取私利,往往出售假冒伪劣或者已经失效的农药,这往往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甚至发生中毒、造成药害,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

介绍鉴别真假农药和失效农药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农药标签中一般包括八个方面,购买时一定要看清标签内容,这是鉴别农药真假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其次,从外观来鉴别真假。

例如,乳油和水剂出现分层、沉淀、浑浊、悬浮物;粉剂手感细度不均匀;有石头、纸片、砂子、铁屑等异物;内外包装破损;普通粉剂和可湿性粉剂出现结块或潮湿;出现这些情况证明农药可能是假的。

农药分为乳剂农药、粉剂农药,对于失效农药,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农药有不同的鉴别方法。

若发现乳剂农药里有沉淀、分层絮结现象,可将此药瓶放在热水中静置1 小时,或者可用力摇动药瓶,使农药均匀,若沉淀物分解,絮状消失,说明农药有效;否则,不能再使用。

若粉剂农药已结块,不容易破碎,证明失效,不能再使用。

因此,为了防止上当受骗,农民朋友们购买农药时一定要仔细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鉴别假劣农药
农药也有假劣产品,假劣农药对庄家非常的不利,那么如何鉴别假劣农药?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从农药标签及包装外观识别真假
1、标签内容。

农药标签上应注明产品名称、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生产许可证或生产批准证书号以及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重量、产品性能、毒性、用途、使用方法、生产日期、有效期、注意事项和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等内容,分装农药的,还应注明分装单位。

缺少上述任何一项内容,则应提出疑问。

2、产品名称。

标签上的产品名称必须有农药通用名(中文通用名),商品名称经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合格后也可使用。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农药时,要注意凡是不能肯定产品中所含农药成分名称的产品都不要轻易购买。

3、产品包装。

相同计量的产品规格应相同,不能有大有小,
内外包装应完整,不能有破损。

4、产品合格证。

每个农药产品的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消费者在购买农药时要查看有无产品出厂合格证,以确定所购产品的质量。

5、散装农药产品不能购买。

由于散装掺假容易,出了问题难以处理。

因此,《农药管理条例》规定,将大包装产品分成小包装是一种分装行为,农药销售单位将一些大桶或大袋农药,小批量卖出,也属于一种分装行为,必须依法办理农药分装登记,并保证每个小包装袋上都附有符合要求的标签,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6、使用说明。

应重点介绍该农药制剂的特点,以及批准登记作物的防治对象、最佳用药量、施药适期、施药方法等。

切忌擅自扩大未登记的作物和防治对象。

对于因擅自扩大应用作物和防治对象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已取得登记的作物及防治对象为水稻飞虱、小麦蚜虫、柑橘潜叶蛾,但是有的厂家为扩大吡虫啉的市场,把防治对象擅自扩大到3种有的农药因包装粗糙或搬运、保管不善,造成标签脱落和残缺不全。

当发现
有上述情况之一者,就应停止销售。

购买者就应怀疑该产品的质量。

(二)从农药物质形态上识别真假
1、粉剂、可湿性粉剂应为疏松粉末,无团块,颜色均匀。

2、乳油应为均匀液体,无沉淀或悬浮物,如出现分层和混浊现象,或者加水后的乳状液不均匀或有浮油、沉淀物,都说明产品质量可能有问题。

3、悬浮剂、悬浮乳剂应为可流动的悬浮液体,无结块,长期存放,可能出现分层现象,但经摇晃后应能恢复原状。

4、熏蒸用的片剂如呈粉末状,表明已失效。

5、水剂应为均匀液体,无沉淀或悬浮物,加水稀释后一般也
不出现混浊沉淀。

6、颗粒剂产品应粗细均匀,不应含有许多粉末。

(三)用简单的理化性能检查真假
1、可湿性粉剂:拿一透明玻璃瓶盛满水,水平放置,取半匙药剂,在距水面1—2厘米高度一次倾入水中,合格的可湿性粉剂应能较快的在水中逐步湿润分散,全部湿润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分钟,优良的可湿性粉剂投入水中后,不加搅拌,就能形成较好悬浮液,如将瓶摇匀,静止一小时,底部固体沉降物应较少。

2、乳油:用一透明的玻璃瓶盛满水,用滴管或玻璃棒移取药液,滴入静止的水面上,合格的乳油(或乳化性能良好的乳油)应能迅速向下、向四周扩散,稍加搅拌后形成白色牛奶状乳液,静止半个小时,无可见油珠和沉淀物。

3、水溶性乳油:该剂型能与水互溶,不形成乳白色,国内该剂型较少,只有甲胺磷等。

4、干悬乳剂:干悬乳剂是指用水稀释后可自发分散,原药以粒径1—5微米微粒散于水中,形成相对稳定的悬浮液。

农药废弃物不能随便丢弃,对于农药废弃物合理的处理,继续关注我们会为大家介绍如何安全处理农药废弃物,我们每期都会为大家介绍有毒物品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