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
六年级生命与健康常识ppt课件

尊重他人的个性和差异,包容彼此的不足,营造 和谐的人际氛围。
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与策略
冷静分析
面对人际冲突,首先要保持冷静,理 性分析冲突产生的原因和双方的立场 。
沟通协商
主动与对方进行沟通,寻求双方都能 接受的解决方案,达成共识。
寻求第三方帮助
在必要时,可以寻求第三方的介入与 帮助,如家长、老师等,以客观、公 正的方式化解冲突。
自我认知与自我保护
要点一
自我认知
学生应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发展, 认识自己的性别特征和性别角色,树立积极的自我形 象。
要点二
自我保护
学生应学会如何在与他人交往中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尊 严,防止性骚扰和性侵犯,避免不良性行为的发生。
预防性侵犯与应对方法
了解性侵犯
学生应明确什么是性侵犯,知道性侵犯的危害和后果,提 高对性侵犯的警觉性。
自我反思与提升
在解决冲突后,进行自我反思,总结 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交技能 和冲突解决能力。
05 性教育与自我保 护
性教育的定义与必要性
定义
性教育是关于人类性有关问题的教育,涉及性的认知、情感、身体和社会等多个层面。
必要性
性教育对于个体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性别认同、性取向,培养健康、 尊重、平等的性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特征
生命具有自我意识、自我繁殖、自我修复、代谢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生命能 够不断适应自然环境并延续下去。
生命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意义
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认识、珍爱、尊重生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
目标
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能够了解生命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形成积极健康的生命态度和正确的生命观。
九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

九年级下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
2. 让学生了解健康的基本概念,掌握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健康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2. 健康的基本概念3. 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2. 健康的基本概念3. 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来理解和掌握健康的知识和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健康的基本概念,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健康的知识和技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
2. 学生能够理解健康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学生能够掌握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分享给他人。
七、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导入和增强学生对生命和健康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材料,用于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来理解和掌握健康的知识和技巧。
3. 小组讨论指南,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和交流。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健康教育中心,增强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和实践经验。
2. 邀请医生或健康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听取专业的健康知识和建议。
九、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珍爱生命宣传知识

珍爱生命宣传知识
珍爱生命是一项重要的宣传知识,以下是一些与珍爱生命相关的知识:
1. 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规范驾驶行为,不酒驾、超速驾驶等,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火灾安全:正确使用火源,不私自修电线路,保持家庭火灾安全常识,定期检查和更换电器设备。
3. 防溺水:学会游泳,不在没有监护人的情况下接近或进入水域,不搞恶作剧相互推搡。
4. 防止意外伤害:注意安全环境,减少跌倒、碰撞等人身意外伤害的发生。
5. 心理健康:关注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学会调节压力和情绪,及时寻求帮助。
6. 饮食健康: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营养不良,预防肥胖和相关疾病。
7. 健康生活方式:多参与体育运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8. 预防疾病:接种疫苗,进行常规体检,避免接触有害物质,保持健康的生活环境。
9. 安全用药:正确使用药品,遵医嘱用药,避免滥用药物和自行药物治疗。
10. 避免危险行为:不吸烟、不酗酒、不滥用药物,避免性行为暴露和危险的社交行为。
这些都是珍爱生命的宣传知识,通过宣传和教育,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预防事故和疾病的发生,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九年级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

九年级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独特性。
2. 让学生掌握健康的基本概念,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a. 生命的定义和特征b. 生命的起源和发展c. 生命的多样性及其保护2. 健康的基本概念a. 健康的定义和标准b. 身心健康的关系c. 健康的生活方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健康的基本概念。
2. 难点: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生命的奥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健康的概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案例资料。
2. 准备教学PPT,包括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的内容,健康的基本概念等内容。
3. 准备问题探究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问题探究和记录。
教案示例: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
【新课导入】讲解生命的定义和特征,介绍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奇妙和独特性。
【案例分析】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它们的特征和生存环境,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
【问题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保护生命的意义。
【总结】总结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强调生命的宝贵和保护生命的重要性。
健康的基本概念【导入】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健康的理解和认识,引导他们对健康的基本概念产生兴趣。
【新课导入】讲解健康的基本概念,包括健康的定义和标准,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和身心健康的关系。
【案例分析】通过展示健康生活方式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和总结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问题探究】【总结】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问题探究、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生命与健康常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生命与健康教育》专题复习ppt课件

艾滋病传播的途径:性传播、母婴 传播、血液传播。
艾滋病的预防
• 树立正确的性爱 观,恪守规范的 性行为;安全用 血,防范艾滋病 接触感染;不以 任何方式吸毒, 对毒品说“不”; 阻断母婴传播的 途径。
吸毒有哪些危害?
• • • •
一是诱发各种犯罪,危害社会治安 二是败坏社会风气,腐蚀民族精神 三是破坏家庭幸福,摧残个人身心健康 四是传播多种疾病
车祸发生后......
• 要及时采取自救行 动,最重要的是保持 冷静。如能离开车厢, 应迅速离开;若车门 变形应果断打破车窗 逃离;当自己无法自 救时,应在第一时间 内拨打求救电话 (110、120)。
如何预防踩踏事故发生?
• ①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防范准备;②避免到拥 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要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③要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④自 己不幸被人群挤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 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 弱的部位;⑤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 手,防止摔倒。
面对敲诈、 抢劫、绑架、 恐吓等突发 事件怎么办?
• 要有防范意识;要沉着冷静;要耐心 等待逃脱机会。同时要留意犯罪分子 特征,了解其逃跑方向,并及时向保 卫部门或110报警。
初中生应如何防溺水?
• 1、最好不要下河游泳!若要游泳,必须要有 家长(监护人)的带领。 •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 • 3、参加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 • 4、被污染的(水质不好)河流、水库、水况 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 • 5、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贸然下水营 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施救。 • 6、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开展现场施 救,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并拦车送医院。
•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 ①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抗病 能力 • ②预防接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 ③要从身边做起,提高防范意识,爱护环亡; • 危害人们的经济 生活,影响一个国家 或地区的经济发展; • 致使道德沦丧、 犯罪猖獗、社会风气 败坏等。
九年级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

九年级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第一章:生命的奇迹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奇迹。
2. 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 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介绍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生命的奇迹:讲述一些生命的奇迹,如生命的顽强、生命的转化等。
3. 生命的价值: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生命。
教学活动:1. 观看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的视频。
2. 分组讨论生命的奇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 进行小组活动,制作生命的价值的手抄报。
第二章:健康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了解健康的重要性。
2. 掌握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内容:1. 健康的重要性:介绍健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 保持健康的方法:讲解保持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1. 进行健康知识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
2. 分组讨论如何保持健康,分享自己的健康习惯和方法。
3. 进行小组活动,制作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宣传海报。
第三章:合理饮食与营养教学目标:1. 了解合理饮食与营养的重要性。
2. 掌握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营养均衡的原则。
教学内容:1. 合理饮食与营养的重要性:介绍合理饮食与营养对健康的影响。
2. 饮食搭配:讲解合理的饮食搭配和营养均衡的原则。
教学活动:1. 观看合理饮食与营养的视频。
2. 分组讨论如何做到饮食搭配和营养均衡,分享自己的饮食习惯。
3. 进行小组活动,制作合理饮食与营养的宣传册。
第四章:运动与健康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2. 掌握适量的运动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介绍运动对健康的影响。
2. 适量运动:讲解适量的运动方法和技巧。
1. 进行运动与健康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状况。
2. 分组讨论如何做到适量运动,分享自己的运动方法和技巧。
3. 进行小组活动,制作适量运动的宣传海报。
第五章: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知识点梳理

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知识点梳理生命与健康教育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具备自我保护、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以下是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的知识点梳理。
一、生命尊严与人权1. 人类生命的尊严:教育学生要认识到每个人都应受到尊重和保护,不论其年龄、性别、种族等。
2. 人权意识:教育学生了解人权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了解每个人都有享受基本人权的权利。
二、个人卫生与健康1. 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讲究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等良好习惯。
2. 饮食与营养:教育学生了解食物的种类、功能和饮食的平衡,培养他们正确的饮食习惯。
3. 锻炼与运动:教育学生了解运动的好处、不同种类的运动方式和如何进行适当的锻炼。
4. 睡眠与休息:教育学生了解充足的睡眠对身体和大脑的重要性,提倡规律的作息时间。
三、安全教育1. 防范火灾:教育学生了解火灾的成因、危害和火灾逃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 防范溺水:教育学生了解溺水的危险性,学习游泳和正确应对落水的自救方法。
3. 防止意外伤害:教育学生提醒注意交通安全,学习正确的过马路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方法,避免意外伤害。
4. 预防传染病:教育学生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如勤洗手、正确咳嗽和打喷嚏的方法等。
5. 防止网络安全问题:教育学生了解互联网的优势和危险,学习正确使用互联网、避免上当受骗。
四、心理健康教育1. 情绪管理:教育学生了解情绪的基本种类和表现形式,学习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2. 人际交往:教育学生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解决冲突和团队合作的技巧。
3. 压力管理:教育学生认识到压力的存在和影响,学习适应和缓解压力的方法。
4. 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教育学生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症状,学习寻求帮助的途径。
五、人体结构与功能1. 人体基本器官:教育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器官和功能,如心脏、肺、肝、胃等。
2. 器官系统:教育学生了解人体的器官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三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

三年级上册生命与健康常识教案第一章:认识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体基本的生理结构。
2. 让学生认识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3. 培养学生关爱自己身体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人体的基本结构:头、躯干、四肢。
2. 主要器官及其功能:心脏、肺、大脑、肝脏等。
教学活动:1. 观看人体结构图,引导学生认识各部分结构。
2. 讲解各个器官的功能,让学生了解人体如何运作。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身体的认识和感受。
作业:1. 绘制人体结构图,标注主要器官。
2. 写一篇关于“我的身体”的短文,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和感受。
第二章:营养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素。
2. 让学生知道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2. 均衡饮食: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制品等。
教学活动:1. 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素,让学生了解各种食物的作用。
2. 学习均衡饮食的原则,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3. 学生分享自己的饮食习惯,讨论如何做到均衡饮食。
作业:1. 绘制食物营养图,标注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
2. 制定一个星期的均衡饮食计划,包括早、中、晚三餐。
第三章:预防疾病,保护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
2. 让学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不受疾病侵害。
3.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内容:1. 常见疾病:流感、感冒、咳嗽、腹泻等。
2. 预防方法: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加强锻炼等。
教学活动:1. 讲解常见疾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
3. 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自己不受疾病侵害。
作业:1. 绘制预防疾病图,标注各种疾病的预防方法。
2. 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自己不受疾病侵害”的短文。
第四章:运动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2. 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3. 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1. 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与健康教育常识
交通安全。
(1)安全行走。
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或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行人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者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行人禁止进入高速公路、汽车专用道路。
横过铁路路口时要看清标志,不要在铁路路基上行走、乘凉或坐卧铁轨。
(2)安全骑车。
未满12岁的中学生,不能骑自行车。
骑车要做到"八不"。
(3)安全坐车。
做到等车停稳后再依次上车,不挤不抢,车辆行驶中不要把身体伸出窗外。
不要贪图便宜去乘坐车况不好的车,也不要乘坐超载的客车。
(4)安全乘机。
飞机起飞前系好安全带。
在飞机上禁止使用于机、手提电脑、收音机和游戏机,以免干扰飞机与地面的无线信号联系。
万一飞机遇险,千万不能惊慌失措,要服从指挥。
(5)安全乘船。
上下船要排队,天气恶劣时,应尽量避免乘船;不要在船头、甲板等地打闹、追逐,不要挤在船的一侧;不乱动船上的设备,夜间航行,不要用手电筒向水面、岸边乱照。
游泳安全。
(1)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
处在月经期的女同学也不宜游泳。
(2)学会游泳必须由会游泳的成年人陪伴。
(3)下水前要做准备工作。
(4)饱食或空腹时、剧烈运动和繁重体力劳动后,不要游泳。
(5)游泳后,上岸时要用干净水冲洗身体。
保持皮肤清洁。
户外活动安全。
(1)踏青的安全。
要有家长或老师带领,要乘坐安全的交通工具;最好不要去太远的地方和陌生的地方;要选择天气好的日子;要带足食品、饮用水等必备物品。
不要采食不认识的野果、野菜。
不要轻易饮用池塘溪涧的生水。
(2)防动物咬伤。
进入山区、树林、草丛地带时。
应穿好鞋袜,扎紧裤腿,最好是手中拿一根棍子,一来可以拨草寻路,二可打草惊蛇。
遇到蛇时。
要保持镇定不动,让蛇自己走掉。
还要防蜂的侵袭。
不要逗狗, 如遇到狗有敌意时,不要乱跑。
最好是蹲下身体,捡起或假装捡一块石头,待狗离去后再走。
(3)防踩踏。
在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或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险的,而那些空间有限、人群相对集中的场所,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
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防传染病。
(1)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消化道传播、虫媒传播、血液传播、体液传播、母婴传播。
(2)我国法定管理的传染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我国法定管理的传染病。
按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及传播方式等特性,分甲、乙、丙三大类。
(3),预防方法。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抗病能力。
6.拒绝毒品。
(1)认识毒品。
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本丙胶(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与精神药品。
" (2)吸毒祸害无穷。
毒品的祸害无穷,是万恶之源。
吸毒者不仅是在毁灭自己,还在祸及家庭、危害整个社会。
(3)拒毒有方。
第一,克服盲目的好奇心;第二,正确对待困难 7.防范侵扰。
(1)防诈骗。
首先要克服自己的贪念,不要抱有贪小便宜的心理,也不要昕信旁人的起哄或劝说,在与陌生人聊天时,不要随意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要防范主动接近你的陌生人,在发现有诈骗行为或上当受骗后,要及时报警。
(2)防拐骗。
一旦发现自己被人拐骗,不要惊慌失措,也不要盲目行事;要记住行走的路线和坏人的特征,并想办法引起路人的注意以获得旁人的帮助。
被骗到异地后,要沉着机智,装出温顺的样子麻痹对方,使其放松对自己的看管和警惕。
同时,要秘密观察和了解自己所处具体地址、地理特点及骗子的有关情况,寻找时机拨打"110"报警,或者让邻居带出信息,向家人及公安机关求救。
(3)防暴力。
①积极劝阻,有效制止家庭暴力。
②理智面对校园暴力。
不能向恶势力低头,理智地采取回避态度。
尽可能不与对方发生直接冲突;受到暴力侵犯后不能忍气吞声。
③沉着应对社会暴力。
重要的是要留意观察犯罪分子的特征及其逃跑的方向,并及时向保卫部门或"110"报警。
8.应对自然灾害。
(1)地震。
①留心观察地震前兆。
地震前兆一一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主要有三类: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地光、地
声异常。
(2)地震发生时如何逃生。
第一,地震发生时.一定要保持镇静。
第二,运用防震知识,选择自己躲藏地点,设法采取自救措施。
室内: 平房里二躲到床、桌旁,用被褥、枕头、脸盆等护住头部。
楼房中一一躲到两个承。
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
教室上课中一一前排迅速离开教室,其它迅速躲到课桌旁,用书包护头,靠墙的迅速紧靠墙根,双手护头。
室外:寻找空旷之地躲避,远离各类建筑物。
第兰,海底地震可能会引发海啸,如果感觉到强烈地震或发现海水有异常现象,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达高地等安全处避难。
(2)滑坡和泥石流。
①遭遇山体滑坡,最佳的逃离方向是滑坡山体的两侧方向。
②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爬。
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往泥石流的下游跑。
(3)雷电。
①认识雷电。
雷电产生强大电流。
瞬间通过物体时产生高温,引起燃烧。
熔化;触及人畜时会导致伤亡。
要掌握防雷击和对遭雷击的人的抢救方法。
②防雷击。
第一关好门窗,防止侧击雷和球状雷侵入;第二切断家用电器的电源,拔掉电源插头;第三不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电视机,不打固定电话,不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不要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洗澡或下河游泳,不要在室外树下躲避雷击 c (4)龙卷风。
怎样防龙卷风的袭击。
①野外遭遇龙卷风逃离的正确方向一向与龙卷风前进践线垂直的方向逃离(来不及逃离,找低洼地趴下)。
②室内一远离窗、门和房屋外墙,用软厚东西包住身体,选择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小房间抱头蹲下。
③车内一一离车躲避。
③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5)浓雾。
浓雾天气应注意:步行穿越马路时要当心,看清来往车辆;骑车要减速慢行;乘车、船时不争先恐后:停止户外剧烈运动,在户外时要戴上防护用具。
(6)洪水。
洪水自救有方:
①学会看暴雨预警信号,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
②洪水来时:第一句向山坡、高地转移;在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木板、木门等,做水上转移。
第二,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向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处c第三,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折断时,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
第四,洪水过后,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③被洪水冲走时:要尽量抱住在水中漂流的大树、木板等物,在洪水中拼搏,求生的欲望、坚强的意志和必要的水中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7)高温。
①高温、酷暑、中暑。
空气温度达到35°C以上时称为高温,达到或超过37°C以上时称为酷暑。
连续高温酷暑会使人体不能适应而影响生理、心理健康,甚至引发疾病或死亡。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因体温调节障碍出现的身体不适症状,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症中暑。
②科学地战胜高温酷暑。
③中暑救护要讲究科学。
一,判断,不能病急乱投医。
二,对症施救(根据中暑程度采用相应的方法救护) ;三,救护中暑的关键:使患者体温尽快降至38°C以下。
9.预防艾滋病。
(1)认识艾滋瘸。
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抵抗能力。
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疾病。
(:2 )艾滋病的危害。
艾滋病危害个人的生命;艾滋病使一个个幸福美好的家庭家破人亡:艾滋病不仅损害个人的健康和生命,而且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严重流行时,必然会危害人们的经济生活,影响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
(;3 )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
(4)预防。
树立正确的性爱观,恪守规范的性行为;安全用血,防范血液接触感染;不以任何方式吸毒,对毒品说"不";阻断母婴传播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