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337784975625000企业经营战略案例分析1-6题

合集下载

企业战略管理的案例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的案例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的案例分析第一章绪论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制定可持续的企业战略对企业的重要性。

好的企业战略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能帮助企业稳定地发展,进而实现企业可持续的发展。

本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探讨。

第二章案例介绍公司A是一家以生产家具为主的企业,成立于2008年。

由于公司没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完善的经营模式,一直在市场上处于劣势地位。

公司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开始进行战略调整,并决定将重心放在市场推广上。

第三章企业战略规划公司A针对自身的现状,制定了以下的企业战略规划:1. 树立品牌形象:企业品牌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司需要通过沟通、营销和公关等手段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2. 产品定位:公司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了产品的分层定位。

不同层次的产品具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价格,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3. 渠道建设:公司通过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拓展消费市场,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使得产品的销售率和知名度都得到了提高。

第四章企业战略实施公司A在制定了企业战略规划之后,也进行了充分的实施:1. 增加广告宣传:公司通过各种广告宣传手段,如网络营销、电视广告等,提高了自身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的销售量。

2. 产品更新换代:公司不断进行产品更新换代,确保产品的质量和设计符合市场需求。

3. 加强人员培养:公司加强了员工的培养和团队建设,以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和素质,在客户服务方面得到了更好的表现。

第五章企业战略调整企业战略调整也是日常经营中必不可少的。

公司A也进行了多次战略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1. 产品线扩展:公司通过不断扩展产品线,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 降低成本:公司不断优化自己的生产流程,采用更有效率的生产方法,降低成本。

3. 开拓海外市场:公司开拓了海外市场,以缓解国内市场的压力,使得公司的经营低风险化。

第六章经营成果上述的企业战略规划和实施都为公司带来了显着的经营成果:1. 公司的品牌形象得到了提升,公司形象也得到了加强。

企业经营战略案例1-16题

企业经营战略案例1-16题

一、韩国汽车怎样打入美国市场二、可口可乐公司的新战略三、英国石油产业的五力分析四、阿迪达斯与耐克五、屡败屡战的飞利浦六、“标王”为何不灵验了?七、福特汽车公司的组织结构特点八、唐纳广告的组织变革九、案例杜邦管理模式十、企业重组十一、山居小栈的经营策略十二“老牌”企业的竞争十三网代的发展战略十四民营企业发展转型期的战略与变革十五“御味园”的发展战略十六别克汽车的中国营销战略一、韩国汽车怎样打入美国市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轿车市场,而且也是世界利润最高的轿车市场。

据分析,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大部分来自北美市场。

不难想象,各国汽车制造商都想打入美国市场。

但在过去的几年中,进入美国的汽车商中韩国的现代汽车取得显著的成功。

分析原因有三个有利因素,即:1.时机有利。

当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但由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一个国家的贸易壁垒可能成为其他国家打入市场的绝好机会。

由于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受到所谓“自愿配额”的限制,出口数量停留在每年230万辆上。

日本采取了向高档车转移的方针,逐步提高售价。

美国的三大汽车商出于最优利润的考虑,采取了保持销量、提高售价的做法。

这就使低档小型的经济车的市场出现了缺口。

这给韩国汽车提供了打入美国市场的机会。

2.币值有利。

由于韩元对美元是稳定的,比价基本不变。

因美元对日元大幅度贬值,韩元对日元也就相对贬值,这就使韩国汽车的美元成本大大低于日本汽车的美元成本。

3.员工素质有利。

美国轿车工业趋向于“夕阳工业”,三大美国汽车商相继关闭多条生产线、解雇工人,新一代有才华的青年都不愿去汽车业谋职,使得工人年龄相对上升,素质相对下降。

而韩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上升时期,汽车工人社会地位很高,汽车厂可毫不费力地招到最优秀、最能干的工人,而其工资只是美国汽车工人的十分之一。

现在韩国汽车工人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比日本的34岁还要年轻7岁。

在自己的产品上,现代汽车采用的并不是当代最先进的汽车技术,而是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三菱汽车公司技术,这一技术在美国市场上已有5年历史,产品可靠、耐用、标准度高,维修非常方便。

企业战略制定案例具体分析

企业战略制定案例具体分析

企业战略制定案例具体分析对于企业战略,如果是有实际案例我们会比较好理解,那么这企业战略的案例我们有什么好的分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企业战略的制定案例吧!企业战略的案例分析案例一:沃尔玛1955年,当美国著名财经杂志《财富》首次推出“全球500强”排行榜时,它尚在孕育之中。

历经数十年的风雨历程,却使它在2002年、2003年、2004年连续荣登《财富》“全球500强”之首。

它就是铸就“环球商业神话”的美国沃尔玛零售连锁集团。

沃尔玛的辉煌成就令人很难置信它从无到有,直至独霸一方的发展历程仅有短短数十年。

1940年,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山姆·沃顿(Sam Walton)获密苏里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二战期间,沃尔顿服役于陆军情报团。

1950年山姆·沃顿在美国阿肯色州本顿威尔镇,开办了店名“5-10美分”的廉价商店,只是当地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

1962年,沃尔玛公司开办了第一家连锁商店,1970年建立起第一家配送中心,走上了快速发展之路。

1983年,第一家山姆俱乐部建立。

1988年,第一家沃尔玛超级购物中心(Supercenter)开设。

1991年,沃尔玛年销售额突破400亿美元,成为全球大型零售企业之一。

据1994年5月美国《幸福》杂志公布的全美服务行业分类排行榜,沃尔玛1993年销售额高达673.4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18亿多,超过了1992年排名第一位的西尔斯(Sears),雄居全美零售业榜首。

1995年沃尔玛销售额持续增长,并创造了零售业的一项世界纪录,实现年销售额936亿美元,在《财富》杂志95美国最大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四。

事实上,沃尔玛的年销售额相当于全美所有百货公司的总和,而且至今仍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截至2001年4月15日,该公司在国内外共有4249家连锁店,分为折扣商店、购物广场、山姆会员店、家居商店四种形式,全部由该公司控股,实行直营连锁。

遍布美国、墨西哥、加拿大、波多黎各、巴西、阿根廷、南非、中国、印尼等处。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及答案解析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及答案解析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及答案解析
1.华为:如何实现长期战略的坚定性?
答案解析:华为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战略措施来实现长期战略的
坚定性:首先,华为重视投资和研究开发,以推动发展新技术和产品;其次,华为重视人才开发,鼓励员工学习新的技能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第三,华为不断改进和优化企业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四,华为注重国际化,努力实现客户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认可;最后,在国内外市场中采取缔结伙伴关系的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

2.苹果:企业如何利用创新的战略?
答案解析:苹果的创新战略包括多项措施:首先,苹果重视研究开发,定期发表新产品,以增强其品牌影响力;其次,苹果注重设计,不断追求
完美,改善客户的体验;第三,苹果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宣传,以引导消费
者的购买意愿;最后,苹果建立基地化的销售网络,迅速增加它的销售和
市场份额。

3.腾讯:企业应如何更新其战略?
答案解析:腾讯采取了以下更新战略措施:首先,腾讯加强研发,定
期推出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更多客户需求;其次,腾讯加快产品和服务
的更新。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题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题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题
企业名称:XXX有限公司
XXX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中国拥有分支机构的大型科技企业。

公司的经
营范围涉及电子和通信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品及服务。

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1年,自那时以来,公司一直以稳步的成长速
度发展,在全球市场上都有着相当大的知名度。

XXX有限公司拥有一支固定的技术和管理团队,积极利用先进的科技,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

同时,公司还采用企业战
略管理的模式,即多维的产品战略,以及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市场战略,职能战略,全球战略,财务战略,企业文化等,使公司在业务瓶颈期
取得稳步发展。

产品战略: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XXX有限公司专注于开发新产品,
大力投资于新技术,不断改进公司的产品线。

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物联网,以及专业的定制产品等,满足客户
对新产品的需求。

市场战略: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XXX有限公司采取了多种市场推
广方式,如开展网上活动,举办技术展览会,上市,定期参加知名行业展
览会,及对技术应用行业进行宣传等,以增加市场知名度。

经营战略的实践案例分析

经营战略的实践案例分析

经营战略的实践案例分析在商业世界中,经营战略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企业必须制定明智的经营战略,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激烈的竞争环境。

本文将深入研究几个成功企业的相关经营战略案例,以探讨该主题。

1. 苹果公司的经营战略苹果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主要生产高端电子产品,如iPhone、iPad和iMac等。

这家公司制定的经营战略中,最重要的是差异化。

苹果一直坚持在功能、设计和品牌形象等方面与其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苹果公司高度重视品牌形象和市场营销,推出各种引人注目的广告,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苹果公司不断扩大其产品组合,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高质量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 亚马逊公司的经营战略亚马逊公司是一个跨国电子商务公司,提供广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媒体、数码产品和云计算等。

亚马逊公司的经营战略之一是创新和扩张。

这家公司一直致力于发展新产品和技术,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并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

亚马逊公司推出了许多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如亚马逊无人机快递服务和Alexa语音助手等,取得了极大的市场成功。

3. 腾讯公司的经营战略腾讯是一家中国科技公司,主要提供在线娱乐、社交和互联网服务。

腾讯公司的经营战略之一是拓展海外市场。

该公司把注意力放在了扩大市场和增强市场占有力的目标上。

腾讯公司通过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本地化的调整,并与全球其他公司合作,扩大其市场,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实现高速增长。

4. 丰田公司的经营战略丰田公司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其经营战略着重于不断创新和卓越质量。

丰田公司致力于开发新技术和产品,以及改善现有产品以提高性能和安全性。

丰田公司通过不断改进其汽车部件和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不断完善丰田汽车的质量和可靠性。

5. 联想公司的经营战略联想公司是一个全球性的信息技术公司,提供IT产品和服务。

联想公司的经营战略包括多样化和全球化。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及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及答案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及答案XXX俄亥俄州一家牛排包装公司,由于其创新的包装设计和高品质的产品,成功地占领了市场,并成为了该地区的龙头企业。

然而,最近该公司面临了一些问题,导致其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首先,该公司的包装设计已经过时,没有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

消费者对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质量,还要具有美观和实用性。

该公司的包装设计没有及时更新,导致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兴趣逐渐减少。

其次,该公司的产品质量也出现了问题。

由于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不当,产品的质量无法保证。

这导致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度下降,从而影响了销售量和市场份额。

最后,该公司的营销策略也需要改进。

该公司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推广方式。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越来越先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公司的市场地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公司需要重新审视其包装设计、产品质量和营销策略。

首先,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趋势,及时更新包装设计。

其次,需要加强生产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最后,需要制定更加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通过改进包装设计、提高产品质量和改进营销策略,该公司有望重新占领市场,保持其龙头企业的地位。

1)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公司的问题出在哪些方面?2)如何解决该公司面临的问题?参考答案:1)该公司的问题主要出在包装设计、产品质量和营销策略方面。

包装设计过时,没有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导致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度下降;营销策略不够先进,缺乏有效的推广方式。

2)该公司可以通过重新审视包装设计、加强生产管理和制定更加有效的营销策略来解决问题。

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趋势,及时更新包装设计;加强生产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制定更加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通过这些措施,该公司有望重新占领市场,保持其龙头企业的地位。

在中国保险业中,XXX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题——汇总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题——汇总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题——汇总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制定战略目标和规划,并通过实施和监控,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过程。

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企业战略管理的案例有很多,下面将对几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汇总。

首先是苹果公司的案例。

苹果公司是一家以研发、设计和销售电子消费品为主的跨国科技公司,其成功的战略管理给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

苹果公司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创新,不断推出各种创新产品,如iPhone、iPad等,从而在市场中占据了巨大的份额。

苹果公司的战略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以用户为中心,不断改善产品和服务,从而树立了用户至上的品牌形象。

其次是亚马逊公司的案例。

亚马逊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电子商务公司,其通过战略管理实现了快速的发展。

亚马逊公司的核心战略是以低价和丰富的品种来吸引客户,从而获得市场份额。

亚马逊公司实行了垂直整合的战略,通过建立自己的物流网络、云计算服务等产业链上下游的布局,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使得公司能够保持竞争优势。

最后是小米公司的案例。

小米公司是中国一家知名的科技公司,以研发、设计和销售智能手机为主。

小米公司通过战略管理实现了快速发展,并打破了传统智能手机市场的格局。

小米公司采用了“互联网+”的战略,通过在线销售和粉丝经济模式,有效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用户体验。

小米公司还注重开放创新,与其他公司合作,共同推出创新产品,如小米手环、小米电视等。

综上所述,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长期成功的关键,成功的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无论是苹果、亚马逊、腾讯还是小米,它们都成功地抓住了市场机遇,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并通过实施和监控,实现了快速发展。

这些案例表明,企业战略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灵活的执行,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经营战略案例分析一、案例:韩国汽车怎样打入美国市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轿车市场,而且也是世界利润最高的轿车市场。

据分析,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大部分来自北美市场。

不难想象,各国汽车制造商都想打入美国市场。

但在过去的几年中,进入美国的汽车商中韩国的现代汽车取得显著的成功。

分析原因有三个有利因素,即:1.时机有利。

当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但由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一个国家的贸易壁垒可能成为其他国家打入市场的绝好机会。

由于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受到所谓“自愿配额”的限制,出口数量停留在每年230万辆上。

日本采取了向高档车转移的方针,逐步提高售价。

美国的三大汽车商出于最优利润的考虑,采取了保持销量、提高售价的做法。

这就使低档小型的经济车的市场出现了缺口。

这给韩国汽车提供了打入美国市场的机会。

2.币值有利。

由于韩元对美元是稳定的,比价基本不变。

因美元对日元大幅度贬值,韩元对日元也就相对贬值,这就使韩国汽车的美元成本大大低于日本汽车的美元成本。

3.员工素质有利。

美国轿车工业趋向于“夕阳工业”,三大美国汽车商相继关闭多条生产线、解雇工人,新一代有才华的青年都不愿去汽车业谋职,使得工人年龄相对上升,素质相对下降。

而韩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上升时期,汽车工人社会地位很高,汽车厂可毫不费力地招到最优秀、最能干的工人,而其工资只是美国汽车工人的十分之一。

现在韩国汽车工人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比日本的34岁还要年轻7岁。

在自己的产品上,现代汽车采用的并不是当代最先进的汽车技术,而是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三菱汽车公司技术,这一技术在美国市场上已有5年历史,产品可靠、耐用、标准度高,维修非常方便。

与之成为对照的日本铃木汽车,采用的是当代最新技术生产的马达,油耗量是轿车问世以来最低的,但其维修难度相应上升,产品成本也相应偏高,而其可靠性、耐久性还是一个问号。

在产品的价格上,现代汽车采用了快速渗透定价策略,比同等级的日本车定价约低1000美元,被美国汽车界评为“旧本技术,韩国价格”。

现代汽车采取了在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过程中联合,但在销售环节上独立,保证100%销售控制的市场运作方法。

在渠道上,现代汽车选择了先出口加拿大,后打入美国的迁回路线。

加拿大市场与美国市场极为相似,世界主要厂商均在加拿大销售汽车。

由于加拿大市场比美国市场小得多,有问题易于发现,也易于及时解决,代价也小得多。

现代汽车采取了“少而精”的网点策略,在全美只建立了总共200个经销点,使每个经销点都有较高的销售量,保证了经销商有厚利可图。

现代汽车充分考虑了政治因素,把零部件的采购纳入到整个经营战略中统一考虑,尽可能地采用美国零部件,以保证其产品有较高的“美国成分”。

而在加拿大,现代汽车中的“加拿大成分”也是进口国中最高的。

现代汽车集团总经理说,我们必须考虑双向贸易。

二、案例:可口可乐公司的新战略1985年,可口可乐公司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产品试验,准备改变沿用了99年之久的老配方,“再创可口可乐在世界饮料产业中的新纪元”,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遭到众多老顾客的强烈反对。

可口可乐公司当即决定恢复老配方产品的生产,同时不放弃生产新配方可口可乐。

结果新老顾客竞相购买可口可乐,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8%。

问题:(1)可口可乐公司的新战略的建立过程,应用了哪几个步骤?(2)战略在哪一步遇到了困难,这一困难的出现反映了战略建立过程中的什么问题?(3)可口可乐公司如何解决了这一困难?(4)有何启示三、案例:英国石油产业的五力分析英国的石油产业竞争强度正在增加。

它需要很大的投资规模和很高的技术,在开拓期间还经常会面临失败。

行业内的公司很多,而且经常通过合资经营等方式进行合作。

大多数公司都是纵向一体化的,他们可以探矿、生产、炼油并销售产品。

产品差异很小,产品需求很大,最终用户规模较小,没有形成集中。

公司的品牌忠诚度不高,靠额外的服务来吸引顾客。

问题?找出上述五力中对英国石油产业获利影响最大的因素,并提出竞争策略:四、案例:阿迪达斯与耐克在20世纪60年代或70年代,长跑爱好者只有一种合适的鞋可供选择:阿迪达斯。

阿迪达斯是德国的一家公司,是为竞技运动员生产轻型跑鞋的先驱。

在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上,田径赛中有82%的获奖者穿的是阿迪达斯牌运动鞋。

阿迪达斯的优势在于试验。

它试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来生产更结实和更轻便的鞋。

它采用袋鼠皮绷紧鞋边。

四钉跑鞋和竞赛鞋采用的是尼龙鞋底和可更换鞋钉。

高质量、创新性和产品多样化,使阿迪达斯在20世纪70年代中支配了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

20世纪70年代,蓬勃兴起的健康运动使阿迪达斯公司感到吃惊。

一瞬间成百万以前不好运动的人们对体育锻炼产生了兴趣。

成长最快的健康运动细分市场是慢跑。

据估计,到1980年有2500万3000万美国人加入了慢跑运动,还有1000万人是为了休闲而穿跑鞋。

尽管如此,为了保护其在竞技市场中的统治地位,阿迪达斯并没有大规模地进入慢跑市场。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大批竞争者,如美洲狮、布鲁克斯、新布兰斯和虎牌。

但有一家公司比其余更富有进取性和创新性,那就是耐克。

由前俄勒冈大学的一位长跑运动员创办的耐克公司,在1972年俄勒冈的尤金举行的奥林匹克选拔赛中首次亮相。

穿着新耐克鞋的马拉松运动员获得了第4至第7名,而穿阿迪达斯鞋的参赛者在那次比赛中占据了前三名。

耐克的大突破出自1975年的“夹心饼干鞋底”方案。

它的鞋底上的橡胶钉使之比市场上出售的其他鞋更富有弹性,夹心饼干鞋底的流行及旅游鞋市场的快速膨胀,使耐克公司1976年的销售额达到1400万美元。

而在1972年仅为200万美元,自此耐克公司的销售额飞速上升。

今天,耐克公司的年销售额超过了35亿美元,并成为行业的领导者,占有运动鞋市场的26%的份额。

耐克公司的成功源于它强调的两点:一是研究和技术改进;二是风格式样的多样化。

公司有将近100名雇员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

它的一些研究和开发活动包括人体运动高速摄影分析,对300个运动员进行的试穿测验,以及对新的和改进的鞋和材料的不断的实验和研究。

在营销中,耐克公司为消费者提供了最大范围的选择。

它吸引了各种各样的运动员,并向消费者传递出最完美的旅游鞋制造商形象。

到20世纪80年代初慢跑运动达到高峰时,阿迪达斯已成了市场中的“落伍者”。

竞争对手推出了更多的创新品;更多的品种,并且成功地扩展到了其他运动市场。

例如,耐克公司的产品已经统治了篮球和年轻人市场,运动鞋已进人了时装时代。

到20世纪90年代,阿迪达斯的市场份额降到了可怜的4%。

问题?请采取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来说明阿迪达斯不良决策导致的市场份额极大的减少,以及阿迪达斯今天所能采取的纠正措施?五、案例:屡败屡战的飞利浦著名的荷兰飞利浦公司,在发展史上曾经经历过三次生死关口:第一次,建厂之初。

创建之初,菲利浦的经营就相当坎坷。

原因是主持公司的赫拉德在经营上是个“门外汉”。

1895年,赫拉德觉得局面实在难以维持,想清盘宣告倒闭。

这时弟弟安顿站出来了,他不同意哥哥的这种战略决策,毅然带着产品样本远赴俄国,在刚刚开始普及电灯的俄国寻求市场。

俄国市场打开之后,安顿又将本公司产品销往其他欧洲国家,从此,飞利浦公司大步向前。

第二次,一战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飞利浦公司陷于垂危的状况。

有人提出收买飞利浦公司,但安顿兄弟俩拒绝了。

他们奋力支撑,居然使飞利浦公司恢复元气,重整旗鼓。

第三次,二战后。

但是好景不长,第二次次世界大战的炮火使飞利浦的厂房所剩无儿,董事长布利茨也被捕入狱。

战后人们普遍认为菲利浦要彻底垮台,让给别家公司了。

然而,布利茨又率领家人及部分职工重建公司。

到五十年代中期,飞利浦已经常为荷兰的三大超级企业之一了。

问题?从飞利浦曲折的发展过程你得到哪些启发?六、案例:“标王”为何不灵验了?某公司于1995年以8000多万元的投入,参加某电视台晚间新闻后黄金时段的广告投标,一举中标而成为“标王”,为该公司的一个白酒品牌打知名度,顿时扬名各地;公司当年白酒销售收入直线上升,达10亿多元。

1996年该公司又决定再度投标,准备以2亿多元的广告投入,争取成为新的“标王”,希望通过广告投入,进一步拓展市场,以扩大生产规模,实施高速发展战略。

当公司领导层正在进行研究时,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议论纷纷。

有人提出,钱都花在广告上,其他营销工作要不要开展?这些工作也需要投入,靠什么投入?还有人提出,这么大的广告投入,即增加了2亿多元成本费用,要销售几万吨酒才能收回成本,而目前公司生产能力不足万吨,如何增加这几万吨白酒的生产规模,投资从何而来,有人提出买原料酒来进行勾兑,增加产量,确保销量。

这个主张又遭到一部分人的反对,认为这么短的时间进行勾兑,不能保证白酒质量,到时会影响销路。

还有的同志提出,目前国家已明确地制定了限制白酒行业进一步扩大总体生产规模的产业政策;市场对酒饮料的需求趋势是:果酒的需求上升,白酒的需求将下降,一个企业要增加几百万吨的产销量,能取得成功吗?如果不能从新的需求上找出路,只能从现有的上万家酒厂已占领的市场中争夺部分市场,作为一个刚有名气的公司,有这么大的竞争实力吗?一些员工建议公司领导是否考虑在其他产品上作文章,如开发和生产果酒饮料、矿泉水,或果汁饮料等。

该公司领导层最后仍决定以2亿多元竞标,夺得1996年度新的“标王”。

但事与愿违,该公司1996年到2000年,连续5年白酒销售量下降,企业很不景气。

现在请你根据提供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1)该公司领导层决策失误的原因在哪些地方?(2)为了使该公司摆脱困境,你认为该公司应选择和实施什么样的经营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