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合集下载

绿色园林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

绿色园林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

绿色园林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城市空间变得越来越紧张,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绿地的建设与保护,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绿色园林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性。

1. 人们身心健康绿地的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和锻炼的场所,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接触自然环境能够减轻压力、缓解疲劳、改善情绪,并有助于焦虑和抑郁症的缓解。

在繁忙的都市中,人们可以在绿地中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提升身心健康。

2. 空气质量的改善城市绿地的建设能够有效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浓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有机和无机气体等污染物质,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绿地的布局合理和种植植物的选择对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微气候环境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3. 水资源调节城市绿地的建设有助于减少洪涝灾害的风险,调节水资源。

绿地具有很好的雨水滞留和渗透能力,能够减缓雨水的流速,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降低地表径流,减少城市排水压力。

同时,绿地和植被能够有效净化雨水中的有害物质,保护水资源的质量。

4. 社会融合与互动绿地的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交流与互动的场所,加强了社会融合。

公园、游乐场和户外运动设施为不同年龄、职业和兴趣爱好的人们提供了聚集的场所,促进了社交和交流。

绿地还是人们参与社区活动、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增进了居民的归属感和社会凝聚力。

5. 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补充和延伸,对于保护和增加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规划和保护绿地,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各类动植物的群落生存和繁衍,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总结起来,绿色园林城市绿地建设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水资源、促进社会融合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和作用东西部经济研究院我国的古代园林和早期的西方庭园,主要是供少数人享用的游憩设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园林绿地不论在规模和功能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已从单一的功能设施变成多功能设施。

城市生态系统虽不象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能承受相当程度的外界干扰压力, 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自身的平衡, 但仍具有一定的抗外界干扰和自我维持的能力。

这一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应。

前言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城市在正常生产和消费的同时, 产生大量的余热、噪音和三废。

这些污染物质在城市生态阈值限度之内时, 城市生态系统有自我净化、自我消弭的能力, 即:通过存在于系统大气、水体、土壤中的物理过程如稀释、扩散、挥发和沉淀, 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如中和、分解与降解等达到净化的目的。

通过城市园林绿地的一系列生态效应, 对污染物质起吸收、减弱和消除作用, 综合调节城市环境; 从而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洁净、舒适、优美、安全的要求、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维持大气组成成分的平衡、吸收有害气体。

城市园林绿地效用很多,例如:美化环境及科学教育、增添了生动的画面、减少了生硬化和直线化、游憩娱乐和健康疗养、生物物质生产导引街道走向和边界、维系交通安全、抗震防火、蓄水保土。

但其主要功能大致可分为:绿地的生态功能、绿地的心理功能、绿地的物理功能、绿地的景观功能。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一、绿地的生态功能(一)净化空气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外环境因素之一。

1个成年人每天平均吸入10—12立方米的空气,同时释放出相应量的二氧化碳。

为了保持平衡,需要不断地消耗二氧化碳和放出氧,生态系统的这个循环主要靠植物来补偿。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

其呼吸作用虽也放出二氧化碳,但是植物在白天的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氧比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多20倍。

1个城市居民只要有10平方米的森林绿地面积,就可以吸收其呼出的全部二氧化碳。

城市园林绿化的意义

城市园林绿化的意义

城市园林绿化的意义1.改善城市环境和气候城市园林绿化能够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气候状况。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中的污染物,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植物还能够吸收噪音和尘土,有效降低噪音和空气污染,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质。

此外,城市绿化还能够吸收和稀释有害气体和颗粒物,调节城市的温度和湿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形成良好的气候环境。

2.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城市园林绿化可以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它能够增加城市的绿地覆盖率,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为城市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保护和栖息条件。

园林绿化还可以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促进水循环和土壤保持,减少洪涝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同时,园林绿化还可以促进水源的补给和水质的净化,提供干净的水体和水资源。

3.增加城市的休闲娱乐空间城市园林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的休闲娱乐空间,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城市的公园、花坛、景观带等绿地设施,提供了人们户外休闲、散步、锻炼和娱乐的场所。

居民可以在绿地中欣赏美景、感受大自然的氛围,释放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此外,城市园林绿化还为居民提供了社交交往的场所,增加了人们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促进了社区和邻里之间的沟通和融入。

4.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城市园林绿化对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绿色植物能够提供人们疏解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的效果,促进心情愉悦和情绪稳定。

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呼吸新鲜空气,接触自然景观,可以放松身心,缓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疲劳。

此外,园林绿化的景观和设计还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激发人们的艺术感受和创造力。

总之,城市园林绿化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气候状况,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够增加城市的休闲娱乐空间和改善人们的心理健康。

因此,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高度重视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打造更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和作用东西部经济研究院我国的古代园林和早期的西方庭园,主要是供少数人享用的游憩设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园林绿地不论在规模和功能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已从单一的功能设施变成多功能设施。

城市生态系统虽不象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能承受相当程度的外界干扰压力, 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自身的平衡, 但仍具有一定的抗外界干扰和自我维持的能力。

这一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应。

前言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城市在正常生产和消费的同时, 产生大量的余热、噪音和三废。

这些污染物质在城市生态阈值限度之内时, 城市生态系统有自我净化、自我消弭的能力, 即:通过存在于系统大气、水体、土壤中的物理过程如稀释、扩散、挥发和沉淀, 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如中和、分解与降解等达到净化的目的。

通过城市园林绿地的一系列生态效应, 对污染物质起吸收、减弱和消除作用, 综合调节城市环境; 从而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洁净、舒适、优美、安全的要求、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维持大气组成成分的平衡、吸收有害气体。

城市园林绿地效用很多,例如:美化环境及科学教育、增添了生动的画面、减少了生硬化和直线化、游憩娱乐和健康疗养、生物物质生产导引街道走向和边界、维系交通安全、抗震防火、蓄水保土。

但其主要功能大致可分为:绿地的生态功能、绿地的心理功能、绿地的物理功能、绿地的景观功能。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一、绿地的生态功能(一)净化空气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外环境因素之一。

1个成年人每天平均吸入10—12立方米的空气,同时释放出相应量的二氧化碳。

为了保持平衡,需要不断地消耗二氧化碳和放出氧,生态系统的这个循环主要靠植物来补偿。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

其呼吸作用虽也放出二氧化碳,但是植物在白天的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氧比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多20倍。

1个城市居民只要有10平方米的森林绿地面积,就可以吸收其呼出的全部二氧化碳。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功能作用及应用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功能作用及应用
病原。 1 . 1 . 4 调 节 湿 度 园林植 物可通过 叶片蒸 发大量 水 分。空气 湿 度的增 加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代 城市工 业 、 商业 、 科 学技术 的发 展 , 社 会 结构 地不 断 更新 , 城 市规模 的扩大 , 人 口的集 中 , 致 使 自然 环 境质 量逐 渐 下降 , 给城 市生 活造 成很 大 的 压力 与 威胁 , 解 决 城 市发 展 与 自然环 境恶化 的尖锐矛 盾 , 是城 市规 划 的一个 新 课题 。城 市
在城市 中, 大量 的硬 质楼 房形成 了轮廓挺直 的建筑 群体 , 而园林绿化则为柔和的软质景观。若两者配合得 当轮廓线 , 形 成街景 , 成 为美 丽的城市景观 。
再通过 5 0 m宽树林 后细菌数 量减少 9 0 %以上 , 许多绿 化物 吸
取汞 、 银、 金、 铅 等重 金属 物质 。另外 , 植 物 的根 系能 吸收 、 转
园 林 绿 化 以此 为 目 的 , 承 担 起 具 有 战 略 意 义 和 深 远 影 响 的 历
史 重任 。
大大改 善了城市 小气候 , 使人们 在生 理上 具有舒 适感 。通 常
大片绿 地调 节湿 度 的范 围 , 可 以 达 到 绿 地 周 围 相 当 于 树 高
1 O~ 2 0倍 的距离 , 甚至扩大 到半径 5 0 d m的邻近地 据测定 , 公
方 面 的改 善 。
城市 园林绿化可 以创 造城市 景观 , 为城市 居 民提供 休 闲、
娱乐场所 , 促进社会 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 , 具有 明显的社会 效益 。
1 . 2 . 1 创 造 城 市 景 观
1 . 1 . 2 净 化 水 体 树 木 可 吸收 水 中 的溶 解 质 , 再通过 3 0~ 4 0 m 宽 的林 带 后 ,

绿地城市园林绿地功能与作用

绿地城市园林绿地功能与作用
指园林绿化形成的良性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如 福建省推算出全省森林生态与社会效益的价值约为7431亿 元/年, 而直接经济效益约为15亿元,其比例为11.7:1。 美国一资料显示绿化间接效益是他本身价值的18~20倍。 总之,城市园林绿化的间接效益比直接效益大得多。
另一方面则由于叶子表面不平,有茸毛,有的还分泌粘性的 油脂或汁浆
树种
区域
滞尘量 (gm-2)
马尾松 森 林 区 0.3
朴 树 城边缘区 0.7
杉 木 森 林 区 0.9
树种
区域
滞尘量 (gm-2)
茶 树 森 林 区 1.1
松 近 污 区 2.0
麻 栎 近 污 区 3.6
4.减少空气中的含菌量

型 空气含菌量 类
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sucm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第一节城市绿地的环境效益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sucm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城市生态系统虽不象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能承受相当程度的外界干扰压力但仍具有一定的抗外界干扰和自我维持的能力
第二章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 能与作用
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
一、环境效益
城市绿化被称为“城市的肺脏”,它既能调节城市 的温度、湿度,又能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既能促进 城市通风,又能减少风害,降低噪音。对改善城市环境, 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都能起巨大作用。
二、创造游憩空间
1.日常游玩 2.休疗养基地 3.文化教育园地 4.社会交往空间
第三节 经济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
指园林产品、门票和服务的直接收入。如结合生产 获得的果品、药材、饲料等;提供餐饮、小卖、摄影等 生活文体娱乐服务,以及花卉盆景、书画等园艺产品和 艺术品的生产和销售。
2.间接经济效益
城市热岛形成的主要条件:

城市园林绿化的必要性及建议分析

城市园林绿化的必要性及建议分析

城市园林绿化的必要性及建议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品质,增加城市氧含量,还能调节城市气候、净化水源、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本文将就城市园林绿化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建议进行分析。

一、城市园林绿化的必要性1. 美化城市环境城市园林绿化可以使城市变得更加美丽,给人带来愉悦的视觉享受。

繁华的都市中,绿树成荫、花香草绿的城市景观,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增加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2. 改善空气品质城市园林绿化还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有效净化空气。

树木还能够吸收一定量的有害气体和灰尘颗粒,阻挡音频的传播,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品质。

3. 调节城市气候城市园林绿化可以调节城市的气候,减缓城市的气温上升速度。

绿化带来的湿度和阴凉可以降低城市的气温,让城市更舒适,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

4. 净化水源城市园林绿化可以起到保护水源的作用。

植被可以保护地下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从而保护城市的水源,净化城市环境。

5.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城市园林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提升城市的生态价值。

绿地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憩的场所,还可以为城市增添一份清新的绿色空间,带给人们舒适与愉悦。

二、建议分析1. 加大绿地建设力度针对当前一些城市中绿地面积不足的问题,应加大绿地建设力度,适当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

2. 提倡绿色出行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例如步行、骑行等,减少机动车的使用,减少尾气排放对城市空气的污染。

3. 加强植树造林工作通过加强植树造林工作,扩大城市植被覆盖面积,增加城市的绿色氧吧,改善城市的空气品质。

4. 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对于一些环境恶化比较严重的地方,应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土地的绿化植被,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

加强城市绿化管理力度,对城市中的绿地进行精心设计和合理布局,保证城市绿地的合理使用和保护。

城市公园绿地的意义及内容。

城市公园绿地的意义及内容。

城市公园绿地的意义及内容。

一、引言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中的宝贵资源,它不仅提供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园绿地的意义及内容。

二、意义1. 健康与休闲:城市公园绿地是人们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的理想场所。

在绿树环绕的环境中散步、慢跑或举行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缓解压力,提升幸福感。

2. 社交与交流:公园是人们结识新朋友、加强社交关系的重要场所。

人们可以在公园中与他人进行对话、交流、分享,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社会联系。

3. 文化与教育:公园不仅是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还是传承历史和文化的场所。

在公园中,人们可以欣赏雕塑、园林景观,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增长知识,培养审美情趣。

4. 生态与环保: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作用。

公园中的植被可以净化空气、吸收噪音、调节气温,为城市提供清新的空气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内容1. 植被与景观设计:城市公园绿地的内容包括各种植被和景观设计。

公园中的树木、花卉和草坪等植被,为人们提供了绿色的背景,增添了生机与美感。

景观设计则包括各种雕塑、喷泉、湖泊等,为公园增添了艺术氛围和观赏价值。

2. 娱乐与运动设施:公园中的娱乐与运动设施是吸引人们前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公园中常见的设施包括儿童游乐场、健身器材、篮球场等。

这些设施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娱乐和运动方式,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3. 休闲与文化活动:城市公园绿地还是人们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的场所。

公园中的露天剧场、音乐喷泉等设施,为人们举办音乐会、文艺演出等提供了场地。

此外,公园还可以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如花卉展览、摄影比赛等,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

4. 健康与养生功能:公园中的健身步道、晒太阳的草坪等设施,为人们提供了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

公园还可以设立养生区,提供瑜伽、太极等健身项目,满足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需求。

四、结论城市公园绿地的意义及内容在于为人们提供了健康与休闲、社交与交流、文化与教育、生态与环保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和作用
农学院08草业科学刘壮飞20080103B028
摘要我国的古代园林和早期的西方庭园,主要是供少数人享用的游憩设施。

随着社会的
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园林绿地不论在规模和功能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已从单一的功能设施变成多功能设施。

城市生态系统虽不象自然生态系统那样能承受相当程度的外界干扰压力, 通过负反馈
调节维持自身的平衡, 但仍具有一定的抗外界干扰和自我维持的能力。

这一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应。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态因素功能作用
作为一个生态系统, 城市在正常生产和消费的同时, 产生大量的余热、噪音和三废。

这些污染物质在城市生态阈值限度之内时, 城市生态系统有自我净化、自我消弭的能力, 即: 通过存在于系统大气、水体、土壤中的物理过程如稀释、扩散、挥发和沉淀, 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如中和、分解与降解等达到净化的目的
通过城市园林绿地的一系列生态效应, 对污染物质起吸收、减弱和消除作用, 综合调节城市环境; 从而使城市环境质量达到洁净、舒适、优美、安全的要求、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维持大气组成成分的平衡、吸收有害气体。

城市园林绿地效用很多,例如:美化环境及科学教育、增添了生动的画面、减少了生硬化和直线化、游憩娱乐和健康疗养、生物物质生产导引街道走向和边界、维系交通安全、抗震防火、蓄水保土。

但其主要功能大致可分为:绿地的生态功能、绿地的心理功能、绿地的物理功能、绿地的景观功能。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绿地的生态功能
a. 净化空气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外环境因素之一。

1个成年人每天平均吸入10—12立方米的空气,同时释放出相应量的二氧化碳。

为了保持平衡,需要不断地消耗二氧化碳和放出氧,生态系统的这个循环主要靠植物来补偿。

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

其呼吸作用虽也放出二氧化碳,但是植物在白天的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氧比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多20倍。

1个城市居民只要有10平方米的森林绿地面积,就可以吸收其呼出的全部二氧化碳。

事实上,加上城市生产建设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则城市每人必须有30—40平方米的绿地面积。

绿色植物被称之为“生物过滤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植物对有害气体是有一定的吸收和净化作用。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许多污染环境的有害气体,最大量的是二氧化硫,其他主要有氟化氢、氮氧化物、氯、氯化氢、一氧化碳、臭氧以及汞、铅的气体等。

这些气体对人类危害很大,对植物也有害。

测试证明,绿地上的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低于未绿化地区的有害气体浓度。

城市空气中含有大量尘埃、油烟、碳粒等。

这些烟灰和粉尘降低了太阳的照明度和辐射强度,削弱了紫外线,不利于人体的健康;而且污染了的空气使人们的呼吸系统受到污染,
导致各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植物构成的绿色空间对烟尘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

国外的研究资料介绍,公园能过滤掉大气中80%的染污物,林荫道的树木能过滤掉70%的污染物,树木的叶面、枝干能拦截空中的微粒,即使在冬天落叶树也仍然保持60%的过滤效果。

b. 净化水体
城市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降水径流等。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城市中多通过管道排出,较易集中处理和净化。

而大气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冲刷和带走了大量地表污物,其成分和水的流向难以控制,许多则渗入土壤,继续污染地下水。

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作用。

比如在种有芦苇的水池中,其水的悬浮物减少30%,氯化物减少90%,有机氮减少60%,磷酸盐减少20%,氨减少66%。

另外,草地可以大量滞留许多有害的金属,吸收地表污物;树木的根系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细菌含量。

c. 净化土壤
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

有植物根系分布的土壤,好气性细菌比没有根系分布的土壤多几百倍至几千倍,故能促使土壤中的有机物迅速无机化。

因此,即净化了土壤,又增加了肥力。

草坪是城市土壤净化的重要地被物,城市中一切裸露的土地,种植草坪后,不仅可以改善地上的环境卫生,也能改善地下的土壤卫生条件。

d. 树木的杀菌作用
空气中散布着各种细菌、病原菌等微生物,不少是对人体有害的病菌,时刻侵袭着人体,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绿色植物可以减少空气中细菌的数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许多植物的芽、叶、花粉能分泌出具有杀死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的挥发物质,称为杀菌素。

城市中绿化区域与没有绿化的街道相比,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要减少85%以上。

例如,在繁华的王府井大街,每立方米空气中有几十万个细菌,而在郊区公园只有几千个。

(2)绿地的心理功能
植物对人类有着一定的心理功能。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不断深化对这一功能的认识。

在德国公园绿地被称为“绿色医生”。

在城市中使人镇静的绿色和蓝色较少,而使人兴奋和活跃的红色、黄色在增多。

因此,在绿地的光线则可以激发人们的生理活力,使人们在心理上感觉平静。

绿色使人感到舒适,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

植物的各种颜色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不同,青草和树木的青、绿色能吸收强光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

对光的反射,青色反射36%,绿色反射47%,对人的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眼睛的视网膜比较适宜。

如果在室内外有花草树木繁茂的绿空间,就可使眼睛减轻和消除疲劳。

(3)绿地的物理功能
a.改善城市小气候
小气候主要指地层表面属性的差异性所造成的局部地区气候。

其影响因素除太阳辐射和气温外,直接随作用层的狭隘地方属性而转移,如地形、植被、水面等,特别是植被对地表温度和小区域气候的影响尤大。

夏季人们在公园或树林中会感到清凉舒适,这是因为太阳照到树冠上时,有30%—70%的太阳辐射热被吸收。

树木的蒸腾作用需要吸收大量热能,从而使公园绿地上空的温度降低。

另外,由于树冠遮挡了直射阳光,使树下的光照量只有树冠外的1/5,从而给休憩者创造了安闲的环境。

草坪也有较好的降温效果,当夏季城市气温为27.5摄氏度时,草地表面温度为22—24.5摄氏度,比裸露地面低6—7摄氏度。

到了冬季绿地里的树木能降低风速20%,使寒冷的气温不至降得过低,起到保温作用。

园林绿地中有着很多花草树木,它们的叶表面积比其所占地面积要大得多。

由于植物的生理机能,植物蒸腾大量的水分,增加了大气的湿度。

这给人们在生产、生活上创造了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

绿地在平静无风时,还能促进气流交换。

由于林地和绿化地区能降低气温,而城市中建筑和铺装道路广场在吸收太阳辐射后表面增热,使绿地与无绿地区域之间产生温差。

形成垂直环流,使在无风的天气形成微风。

因此合理的绿化布局,可改善城市通风及环境卫生状况。

b. 减低噪音
噪音是声波的一种,正是由于这种声波引起空气质点振动,使大气压产生迅速的起伏,这种起伏越大,声音听起来越响。

噪音也是一种环境污染,对人产生不良影响。

北京市环境部门收到的群众控告信中40%以上是关于噪音污染的。

研究证明,植树绿化对噪音具有吸收和消解的作用。

可以减弱噪音的强度。

其衰弱噪音的机理是噪音波被树叶向各个方向不规则反射而使声音减弱;另一方面是由于噪音波造成树叶发生微振而使声音消耗。

c.防灾避难
在地震区域的城市,为防止灾害,城市绿地能有效地成为防灾避难场所。

1923年9月,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时,引起大火灾,公园绿地成为居民的避难场所。

1976年7月我国唐山大地震时,北京有15处公园绿地总面积400多公顷,疏散居民20多万人。

树木绿地具有防火及阻挡火灾曼延的作用。

不同树种具有不同的耐火性,针叶树种比阔叶树种耐火性要弱。

阔叶树的树叶自然临界温度达到455摄氏度,有着较强的耐火能力。

(4)绿地的景观功能
绿地植物既是现代城市园林建设的主体,又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植物给予人们的美感效应,是通过植物固有色彩、姿态、风韵等个性特色和群体景观效应所体现出来的。

一条街道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的装饰,无论两侧的建筑多么的新颖,也会显得缺乏生气。

同样一座设施豪华的居住小区,要有绿地和树木的衬托才能显得生机盎然。

许多风景优美的城市,不仅有优美的自然地貌和雄伟的建筑群体,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对城市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们对于植物的美感,随着时代、观者的角度和文化素养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别。

同时光线、气温、风、雨、霜、雪等气象因子作用于植物,使植物呈现朝夕不同、四时互异、千变万化的景色变化,这能给人们带来一个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