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水系统管路设计及管道阀门选型
空调水系统管径选用参考

599~1055
80
>12462
150
注:本资料引自美国MCQUAY公司《水源热泵空调设计手册》。
4.冷却水管的流速宜按下表选用
管道类型
管径DN(mm)
流速(m/s)
备注
水泵出水管
≤250
1.2~1.5
管径较小时宜取下限流速,管径大时宜取上限流速
>250
1.5~2.0
水泵吸水管
接集水箱
≤100
0.6~0.8
>100
0.8~1.2
接循环干管
≤250
1.0~1.2
>250
1.5~2.0
循环干管
≤250
1.5~2.0
250~500
2.0~2.5
>250
2.5~3.0
4~6
10~60
2~4
10~40
50
6~11
10~60
4~8
--
65
11~18
10~60
8~14
--8018~源自210~6014~22
--
100
32~65
10~60
22~45
--
125
65~115
10~60
45~82
10~40
150
115~185
10~47
82~130
10~43
200
185~380
10~37
130~200
10~24
250
380~560
9~26
200~340
10~18
300
560~820
8~23
340~470
8~15
350
820~950
采暖与空调水系统管道阀门统计大全

用在商业分水器各支路、每组冷却塔进出水管及水蓄冷系统切换上。
电压220V
采暖与空调水系统管道阀门统计பைடு நூலகம்全
阀门管径
采暖系统
空调系统
调节流量
不调节流量
DN≤25
铜截止阀
铜闸阀
铜闸阀或铜球阀
32≤DN≤50
铜闸阀
DN>50
蝶阀
备注:制冷站外空调水管道上:中心线对夹式软密封蝶阀;
制冷站内空调水管道上:中心线法兰式软密封蝶阀;
换热站外采暖、空调水管道上:中心线对夹式软密封蝶阀;
静态平衡阀
空调水集水器各回路干管上设置;
空调水各环路系统干管到本环路内支管回水管上设置
电动两通阀
风机盘管应设置
电压220V
比例积分电动调节阀
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吊装空调机组水管上设置;
电压220V
热媒一次水设置。
动态压差平衡阀
空调机组、新风机组水管上设置。
压差旁通阀
冷冻站供回水总管之间设置。(旁通管径及旁通阀型号按一台制冷机流量的70%选取)
暖通水系统管道施工工艺

一、管道安装流程二、管道安装设计要求1.空调水系统中管道系统的最低点,应配置DN25泄水管并安装同口径闸阀。
管道系统的最高点应配置E121型自动排气阀,口径为DN20并配同口径闸阀。
2.每台水泵的进水管上应安装闸阀或碟阀,压力表和Y型过滤器,出水管上应安装缓闭式止回阀,闸阀或碟阀,压力表及后带护套的角型水银温度计,另外,与水泵相连接的进出水管上还应安装减震软接头。
3.所有阀门的位置,应设置在便于操作与维修的部位,主管上、下部的阀门,务必安装在平顶下和地面上便于操作维修处。
4.安装调节阀,碟阀等调节配件时,应注意将操作手柄配置在便于操作的部位。
5.空调及热水系统管道上的调节阀,管径小于等于DN40采用截止阀或球阀;管径大于DN40的采用蝶阀。
6.空调水系统管道上须设置必要的支、托、吊架,具体形式由安装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做法参见国标05R417-1。
7.管道的支、吊、托架应设置于保温层的外部,在穿过支、吊、托架处,应镶以垫木。
8.空调水系统管道对于长度超过40m的直管段,要加装波纹补偿伸缩器。
每隔40m设置一个。
波纹补偿伸缩器为轴向内压式波纹补偿器。
9.冷水管道在穿越墙身和楼板时,保温层不应间断,在墙体或楼板的两侧应设置夹板,中间空间以玻璃棉填充。
10.空调水管道穿过防火墙时,在管道穿过处固定管道,并用防火材料填充。
11.穿越沉降或变形缝处的水管应设置金属软管连接。
12.空调立管穿楼板时,应设套管。
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
13.管道穿钢筋混凝土墙和楼板、梁时,应根据图中所注管道标高、位置配合土建工种预留孔洞或预埋套管;管道穿地下室外墙时、水池壁时,应预埋刚性防水套管。
14.除地下一层车库部分管道明装外,所有管道暗装设于吊顶内。
15.空调及热水供回水支管以0.003的向下坡度坡向立管(主干管除外),且最高点设自动排气阀,最低点设泄水装置。
空调系统水力平衡与控制阀门应用与选型

水力平衡与控制的基本概念
控制类阀门的选型与原理 平衡类阀门的选型与原理 平衡+控制类阀门的选型与原理 平衡与控制类阀门的应用
Hydraulic balancing & control, HS
|9
基本概念:阀门的流通能力-Kv
1.定义:阀门两端的压差为1bar时,阀门全开时流经阀门的流量,以m3/h 计。
| 11
控制类阀门:电动调节阀的选型
三大要素
特性曲线:
空气-水换热:对数/等百分 水-水换热:线性
流通能力:重点计算! 关断力:
不小于机房外的资用压力或水泵扬程 需阀体与驱动器配合使用
重点计算:流通能力
严禁用管道口径直接选项! 按照阀权度0.3~0.5,计算阀门全开时压降 根据阀门压降和设计流量计算阀门Kvs
Hydraulic balancing & control, HS | 17
空调系统水力平衡与控制阀门应用与选型
阀门的分类及功能 水力平衡与控制的基本概念 控制类阀门的选型与原理
平衡类阀门的选型与原理
平衡+控制类阀门的选型与原理 平衡与控制类阀门的应用
Hydraulic balancing & control, HS
Hydraulic balancing & control, HS
|5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问题?
静态水力失调
动态水力失调
因为系统所固有的静态水力失调及动态水力失调的存在,为了满足少数用 户的舒适要求,只能单纯的增加泵及冷机的输出,使整个系统能耗大大增 加: •设计,调试着眼于100%负荷工况 •实际运行中,部分负荷运行占据绝大部分时间 •部分负荷运行拥有更大的节能潜力 Q Kv P •系统内压力的波动为失调的主要原因 •冷源测变频泵不能成比例改变末端流量
暖通空调系统主机、水系统、风系统设计选型知识

暖通空调系统主机、水系统、风系统设计选型知识一、末端设备冷负荷指标:备注:1、选择末端设备时其参数按照“高档”选取,并适当考虑末端设备的噪音对房间使用功能带来的影响:家装卧室尽量选用FP-102以下的盘管;办公室、酒店类新风机、吊柜均选择3000m3/h风量以下吊柜;商场选择5000m3/h风量以下吊柜。
2、新风机一般选择4排管,回风工况一般选择6排管,2000m3/h以上的空调器均应在出风端设置消声静压箱;6000m3/h以上的空调器出风端宜采用阻抗复合消声器,并在回风端安装消声静压箱。
3、注意当西晒、大玻璃窗、角部房间、顶层房间等的负荷变化。
若四周为玻璃幕墙,则负荷为400w/m2及以上。
二、主机选型(负荷指标):2.1办公楼:(1)、空面小于5000m2,有新风,主机按照200w/m2来选取。
没有新风,则可选180w/m2 (过道不算空调面积)。
(2)、空面大于5000m2,有新风,主机按照180w/m2来选取。
没有新风,则可选170w/m2 (过道不算空调面积)。
2.2商场、餐饮、茶楼:主机按照220-250w/ m2来选取,根据面积大小来取值,2000m2以上取下限。
2.3宾馆(纯客房):(1)、空面小于10000 m2,有新风,主机按照180w/m2来选取。
没有新风,则可选170 =w/m2 (过道均不算空调面积,已考虑使用系数)。
(2)、空面大于10000m2,有新风,主机按照160-170w/m2来选取。
没有新风,则可选150-160w/m2 (过道均不算空调面积已考虑使用系数。
)(3)、空面大于20000m2,主机按照150w/m2来选取。
(过道均不算空调面积,已考虑使用系数)。
2.4餐饮+客房:主机负荷分别计算,可根据使用要求考虑或者不考虑同时使用系数,为了保证空调效果,同时使用系数不宜过低(≥70%)。
2.5建面与空面的关系:2.6负荷估算表(以上内容用表格表达):注:新风负荷一般取值为15-25w/m2。
暖通空调管道阀门选型原则

暖通空调管道阀门选型原则摘录:闸阀是作为截止介质使用,在全开时整个流通直通,此时介质运行的压力损失最小。
闸阀通常适用于不需要经常启闭,而且保持闸板全开或全闭的工况。
不适用于作为调节或节流使用。
对于高速流动的介质,闸板在局部开启状况下可以引起闸门的振动,而振动又可能损伤闸板和阀座的密封面,而节流会使闸板遭受介质的冲蚀。
从结构形式上,主要的区别是所采用的密封元件的形式。
根据密封元件的形式,常常把闸阀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如:楔式闸阀、平行式闸阀、平行双闸板闸阀、楔式双闸板闸等。
最常用的形式是楔式闸阀和平行式闸阀。
截止阀截止阀的阀杆轴线与阀座密封面垂直。
阀杆开启或关闭行程相对较短,并具有非常可靠的切断动作,使得这种阀门非常适合作为介质的切断或调节及节流使用。
截止阀的阀瓣一旦处于开启状况,它的阀座和阀瓣密封面之间就不再的接触,并具有非常可靠的切断动作,合得这种阀门非常适合作为介质的切断或调节及节流使用。
截止阀一旦处于开启状态,它的阀座和阀瓣密封面之间就不再有接触,因而它的密封面机械磨损较小,由于大部分截止阀的阀座和阀瓣比较容易修理或更换密封元件时无需把整个阀门从管线上拆下来,这对于阀门和管线焊接成一体的场合是很适用的。
介质通过此类阀门时的流动方向发生了变化,因此截止阀的流动阻力较高于其它阀门。
常用的截止阀有以下几种:1)角式截止阀;在角式截止阀中,流体只需改变一次方向,以致于通过此阀门的压力降比常规结构的截止阀小。
2)直流式截止阀;在直流式或Y形截止阀中,阀体的流道与主流道成一斜线,这样流动状态的破坏程度比常规截止阀要小,因而通过阀门的压力损失也相应的小了。
3)柱塞式截止阀:这种形式的截止阀是常规截止阀的变型。
在该阀门中,阀瓣和阀座通常是基于柱塞原理设计的。
阀瓣磨光成柱塞与阀杆相连接,密封是由套在柱塞上的两个弹性密封圈实现的。
两个弹性密封圈用一个套环隔开,并通过由阀盖螺母施加在阀盖上的载荷把柱塞周围的密封圈压牢。
暖通空调阀门选型原则

暖通空调阀门选型原则暖通空调阀门选型原则暖通空调阀门一般都用到水泵出口处,还有管道地方都会有阀门,种类很多,截止阀、止回阀、蝶阀比较常用,还有一般像管道进房间之前都会有阀门,不同的阀门功能不同,摆放位置也不同,看认真的工况及阀门性能,还是看看规范。
暖通空调系统中常用水阀的种类及特性.暖通空调的应用,使得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得以改善,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对暖通空调的运行和调试中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暖通空调系统建设的各个阶段都影响着其性能,系统调试对这些阶段来说具有紧要的意义,会对系统的运行有侧紧要的影响,本文基于此对暖通空调系统的管理进行相关探讨。
1.暖通空调阀门选型原则设计阶段设计阶段对系统调试的影响是很显著的。
系统的设计以及负荷计算等都会影响到系统的调试。
由于设计失误而造成的失误使得调试中碰到的问题无法解决,因此,要在设计阶段进行解决相关问题。
1.1暖通空调阀门选型原则暖通专业和楼宇自控专业的协作暖通空调设计师依据设定的把握原理,在楼宇自动把握工程师的协作下,对室内温度进行温湿度设置,并以此要求的模式来进行运行。
一般而言,暖通空调把握是不会消失什么问题的,但是当系统对室内环境有着比较*的要求时,就应当在各个方面予以相关的留意,比如在对温湿度有相关把握要求时候,风机有很多用途时对风管的阀门进行把握时具有不同的要求等。
这时候暖通设计师应当把把握原理很直白的表述并应用到实际中。
此时,楼宇工程师应当对实际工程进行深化的分析和讨论,对设计图进行相关分析和理解,以编写相关的设计程序,对实际中实施过程消失的相关问题要尽快反馈和记录和调整。
除此之外,在把握原理图中应对室外温湿度传感器的位置等测量点进行清楚的说明。
闸阀:闸阀是指关闭件(闸板)沿通道轴线的垂直方向移动的阀门,在管路上重要作为切断介质用,即全开或全关使用。
一般,闸阀不行作为调整流量使用。
它可以适用低温压也可以适用于高温高压,并可依据阀门的不同材质。
但闸阀一般不用于输送泥浆等介质的管路中。
空调水系统阀门的设计与选择

水力失调的概念
十二:平衡阀的选择
水力平衡的概念
十二:平衡阀的选择
水力平衡的类型
十二:平衡阀的选择
平衡阀的类型
十二:平衡阀的选择
平衡阀的类型
十二:平衡阀的选择
平衡阀的类型
十二:平衡阀的选择
手动平衡阀的图片及流量特性曲线
十二:平衡阀的选择
手动平衡阀的图片及流量特性曲线
十二:平线
止回阀图片
十:止回阀的选择
盘管散热量与阀门行程的关系
十一:调节阀的选择
调节阀的阀权度
十一:调节阀的选择
调节阀设计压差的计算方法
十一:调节阀的选择
调节阀口径的确定方法
十一:调节阀的选择
调节阀口径的确定方法
十一:调节阀的选择
调节阀设计注意事项
十一:调节阀的选择
手动调节阀图片
十一:调节阀的选择
3 )调节用:用来调节管路中介质的压力和流量。如调节阀、减压阀、节流阀、 蝶阀、V 形开口球阀、平衡阀等。
4 )分配用:用来改变管路中介质流动的方向,起分配介质的作用。如分配阀、 三通或四通旋塞阀、三通或四通球阀等。
5 )安全用,用于超压安全保护,排放多余介质,防止压力超过规定数值。如安 全阀、滋流阀等。
5、自动流量平衡阀宜根据流量选型,流量根据被 控设备的设计流量确定。
6、选择时应确定合适的压差范围。
7、被控设备为空调机组、新风机组、风机盘管时 ,阀门流量与设备流量相等;为冷水机组时,阀门 流量宜取设备流量的1.05倍。
自力式压差控制阀的典型设计方式
1、自力式压差控制阀可控制立管、支管和末端设 备的压差。
十二:平衡阀的选择
十二:平衡阀的选择
电动平衡型两通阀和电动平衡型调节阀的典型设计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暖通空调水系统管路设计及管道阀门选型
空调水系统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管道的布置形式和工作原理,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按原理可分为:闭式循环和开式循环;
按供回水管道数量分为:两管制、三管制和四管制;
按供回水在管道内的流动关系分为:同程式和异程式;
按调节方式可分为:定水量和变水量。
水系统分类
1、闭式循环系统
定义:管路系统不与大气接触,在系统最高点设膨胀水箱并有排气和泄水装置的系统。
当空调系统采用风机盘管、诱导器和水冷式表冷器冷却用时,冷水系统宜采用闭式系统。
高层建筑宜采用闭式系统。
闭式循环的优点:
•管道与设备不易腐蚀;
•不需为提升高度的静水压力,循环水泵压力低,从而水泵功率小;
•由于没有贮水箱、不需重力回水、回水不需另设水泵等,因而投资省、系统简单。
2、开式循环系统
定义:管路之间有贮水箱(或水池)通大气。
自流回水时,管路通大气的系统。
空调系统采用喷水室冷却空气时,宜采用开式系统。
开式循环的优点:冷水箱有一定的蓄冷能力,可以减少开启冷冻机的时间,增加能量调节能力,且冷水温度波动可以小一些。
3、两管制水系统
定义:供冷系统和供暖系统采用相同的供水管和回水管,只有一供一回两根水管的系统。
两管制系统的优点:系统简单,施工方便。
缺点:不能同时供冷供暖。
4、三管制水系统
定义:分别设置供冷管路、供热管路、换热设备管路三根水管;其冷水与热水的回水管共用。
三管制系统的优点:三管制系统能够同时满足供冷和供热的要求。
缺点:比两管制复杂,投资也比较高,控制较复杂,且存在冷、热回水的混合损失。
5、四管制水系统
定义:冷水和热水的系统完全单独设置供水管和回水管,可以满足高质量空调环境的要求。
四管制系统的优点:能够同时满足供冷和供热的要求,并且配合末端设备能够实现室内温度和湿度精确控制的要求。
缺点:系统复杂,投资高。
6、同程式系统
定义:经过每一并联环路的管长基本相等,阻力相近;若通过每米长管路的阻力损失接近相等,则管网的阻力不需调节即可保持平衡。
同程式系统的优点: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好,各设备间的水量分配均衡,调节方便。
缺点:由于采用回程管,管道的长度增加,水阻力增大,使水泵的能耗增加,并且增加了初投资。
7、异程式系统
定义:经过各并联环路的管长不等,管路的阻力不等;需在各并联管网上增加相应的调节阀来调节水网平衡。
异程式系统的优点:异程式系统简单,耗用管材少,施工难度小。
缺点:各并联环路管路长度不等,阻力不等,流量分配难以平衡。
8、定水量系统
定义:系统中循环水量为定值,通过改变供、回水温度来适应房间负荷的变化。
这种系统各空调末端装置,采用受设在空调房间内的温控器控制的电动三通调节阀调节。
定水量系统的优点:系统运行稳定。
缺点:水泵无效耗能大。
9、变水量系统
定义:保持供水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当负荷变化时,改变供水量的系统。
这种系统各空调末端装置,采用设在空调房间内的温控器控制的电动二通调节阀调节。
变水量系统的优点:管路和水泵的初投资低。
缺点:需采用供、回水压差进行台数和流量控制,自控系统比较复杂。
水系统组成冷冻水系统原理图
冷却水系统原理图
管道阀门选型原则
冷冻水水流速度
压力水管的水流速主要是经济和噪声两个因素。
管内的水速太大,对环路的平衡不利,故总管流速可以取得大一些,而分支管路可以小一些。
管内水流速推荐值(m/s)
冷冻水管管径确定
连接各空调末端装置的供回水支管的管径,宜与设备的进出水管接管管径一致,可查产品样本获知。
管径计算公式如下:
d=√ 4000Q/3.14v
Q(L/s):管段内流经的水流量
d(mm):管道内径
v(m/s):假定的水流速
水系统的流量和单位长度阻力损失表
冷凝水管道设计
通常,可以根据机组的冷负荷Q(kW)按下列数据近似选定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
◆风机盘管机组、整体式空调器、组合式空调机组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必须及时予以排走。
◆排放冷凝水管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事项:
沿水流方向,水平管道应保持不小于千分之一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
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时,一般可以不必进行防结露的保温和隔汽处理。
采用镀锌钢管时,通常应设置保温层。
冷却水系统的设计
目前最常用的冷却水系统设计方式是冷却塔设在建筑物的屋顶上,空调冷冻站设在建筑物的底层或地下室。
水从冷却塔的集水槽出来后,直接进入冷水机组而不
设水箱。
当空调冷却水系统仅在夏季使用时,该系统是合理的,它运行管理方便,可以减小循环水泵的扬程,节省运行费用。
◆为了使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实际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冷却塔上的自动补水管应稍大一点,一般按补水能力大于2倍的正常补水量设计;
2.在冷却水循环泵的吸入口段再设一个补水管,这样可缩短补水时间,有利于系统中空气的排出;
3.冷却塔选用蓄水型冷却塔或订货时要求适当加大冷却塔的集水槽的贮水能力;
4.应设置循环泵的旁通止逆阀,以避免停泵时出现从冷却塔内大量溢水问题,并在突然停电时,防止系统发生水击现象;
5.设计时要注意各冷却塔之间管道阻力平衡问题;按管时,注意各塔至总干管上的水力平衡;供水支管上应加电动阀,以便在停某台冷却塔时用来关闭;6.并联冷却塔集水槽之间设置平衡管。
管径一般取与进水干管相同的管径,以防冷却塔集水槽内水位高低不同。
避免出现有的冷却塔溢水,还有冷却塔在补水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