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考氯气、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

氯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
氯气是一种有用的元素,它的实验室制法有三种,分别是锂——
氢氧化氯、钠—氢氧化氯和氯水法。
其中锂——氢氧化氯是最常用的
实验室制法,它是通过把锂硫酸和氢氧化钠放入温度控制在700℃的下间炉中;这时,在把氢氧化钾喷给溶液时,将产生氯气。
经过过滤和
冷却,最终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浓度是普通气体;其次是钠——氢氧
化氯,这种方法被称为氯气生产技术中“Fritsch”方法。
它是通过把
钠溶液放到白铁坛子中,再把氢氧化钾加入其中,并将温度维持在700℃;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氯气。
经过过滤和消毒,氯气就可以
使用了。
最后是氯水法,这种实验室制法也被称为酰胺法,通常使用
由除水以外的氯和酰胺头部组成的氯酰胺或者有机溶剂。
在实验室中,将氯气与氯酰胺接触;这将形成氯气,经过过滤和冷却,然后就可以
得到所需要的纯度的氯气。
总之,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有三种,即锂——氢氧化氯、钠—氢氧
化氯和氯水法,它们都是通过不同的反应方式来制备氯气,其中锂——氢氧化氯是最常用的实验室制法,而氯水法也是实验室中非常有效
的一种方法。
每种方法都要经过过滤、冷却和消毒等步骤,最终才可
以得到所需要的纯氯气。
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什么是氨气?氨气(NH3)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它有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组成。
它的分子结构是N-H-H-H的组合。
氨气有一种清淡的刺激性气味,广泛用于制造食品、肥料和药品等。
在实验室中,氨气可以用化学反应制备,当用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在恰当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时,可以生成氨气:2NaOH+Cl2→NaCl+NaClO3+H2O→2NaCl+2H2O+Cl2→2NaCl+2H2O+2NH3上述方程式中,NaOH和Cl2分别为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NaClO3和NaCl分别为卤化钠和氯化钠,最后生成的NH3即为氨气。
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条件及步骤:(1)准备所需原料: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0.2mol/L),在实验室实验时,要求选用较低浓度的溶液,以保证反应速度平稳;(2)将容器倒入反应槽中;(3)以某种方式将钠氢氧化物和氯化钠溶液混合,使反应剂中大量氢气和氯气释放出来;(4)将上述反应液放入反应池中,并加入碱性离子液(如氢氧化钠溶液);(5)把反应池的液体加热,加热的温度通常在80℃-100℃之间;(6)通过管道,将上述反应池的气体放入吸附柱中,吸附柱内装有反应气体吸附剂,可以吸附氯气和氨气之外的所有气体;(7)将氨气从吸附柱内放出,用作研究、分析和使用。
实验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因此操作时一定要小心;(2)反应池的温度不能太低,以免影响反应的速度;(3)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氨气不致泄漏;(4)实验完毕之后,需要清理反应池、管道和容器,并注意安全环境。
本实验中采用上述步骤即可制备氨气,实现实验室中氨气的制备。
然而,由于参与反应的物质比较活泼,本实验室中的氨气产量偏少,反应产物也存在一定毒性,所以,要做好安全措施,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出安全、高质量的氨气。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实验室中,经过正确的操作,可以使用化学反应制备氨气,在研究、分析和使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的制备

高考化学常见物质的制备(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 装置(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MnO 2 +4HCl(浓)MnCl 2 +Cl 2↑+2H 2O 离子方程式:MnO 2 +4H ++2Cl —(浓)Mn2++Cl 2↑+2H 2O其他制取氯气的原理:① 14HCl+K 2Cr 2O 7 == 2KCl+2CrCl 3 +7H 2O+ 3Cl 2↑② 16 HCl+2KMnO 4 == 2KCl+MnCl 2 +8H 2O+ 5Cl 2↑③ 4HCl + Ca(ClO)2 ==CaCl 2+2H 2O+ 2Cl 2↑④ 6HCl(浓)+KClO 3==KCl+3H 2O+ 3Cl 2↑⑤ PbO 2+4HCl(浓) PbCl 2 + Cl 2↑+2H 2O其中,①②③使用稀盐酸就可发生反应产生氯气(3)尾气吸收吸收原理:Cl 2+2NaOH==NaCl+NaClO+ H 2O不用Ca(OH)2溶液吸收的原因是Ca(OH)2溶解度小,溶液浓度低,吸收不完全。
(4)验满的方法:将湿润的淀粉-KI 试纸靠近盛Cl 2的试剂瓶口,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集满;或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靠近盛Cl 2的试剂瓶口,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集满。
(二)氨气(NH 3)的实验室制法(1)装置图△ △△(2) 反应原理:Ca(OH)2+2NH 4Cl CaCl 2+H 2O+ 2NH 3↑ (3) 验满方法: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证明已集满;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证明已集满。
(4) 尾气处理:收集时,一般在试管口赛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球,既可减少NH 3与空气的对流速度,收集到纯净大氨气,又可避免NH 3逸出试管污染空气。
也可以用水多余的NH 3但要防倒吸。
(5)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简易方法:① 加热浓氨水:NH 3.H 2O NH 3↑ + H 2O② 浓氨水+ 固体NaOHNaOH 溶于水放热,促使NH 3.H 2O 分解,且OH -浓度增大也有利于NH 3的生成③浓氨水+ 固体CaOCaO 与水反应生成OH -,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促使促使NH 3.H 2O 分解,化学方程式:NH 3.H 2O + CaO == NH 3↑ + Ca(OH)2(三)一氧化氮(NO)的实验室制法⑴反应原理:3Cu +8HNO 3 (稀)==3Cu(NO 3)2+2NO ↑+4H 2O⑵发生装置:固+液−→气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⑸尾气处理:收集法(塑料袋)⑹检验方法:无色气体,暴露于空气中立即变为红棕色△△(四)二氧化氮(NO 2)实验室制法⑴反应原理:Cu +4HNO 3(浓) ==Cu(NO 3)2+2NO 2↑+2H 2O⑵发生装置:固+液−→气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碱液吸收(3NO 2+H 2O===2HNO 3+NO ; NO+NO 2+2NaOH===2NaNO 2+H 2O )(五)硫化氢(H 2S )的实验室制法⑴反应原理:FeS +2HCl −→ H 2S ↑+FeCl 2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启普发生器)⑶净化方法:饱和NaHS (除HCl ),固体CaCl 2(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CuSO 4溶液或碱液吸收(H 2S+2NaOH=== Na 2S+H 2O 或H 2S+NaOH=== NaHS+H 2O )⑹检验方法: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 润的醋酸试纸黑(六)二氧化硫(SO 2)实验室制取药品:Na 2SO 3固体和浓硫酸⑴ 应原理:Na 2SO 3+H 2SO 4==Na 2SO 4+SO 2↑+H 2O⑵ 【也可以为:Cu + H 2SO 4(浓) Cu SO 4 + SO 2↑+2H 2O 】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 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⑸ 尾气处理:碱液吸收(SO 2+2NaOH=== Na 2SO 3+H 2O )⑹ :①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原色(七)氯化氢气体(HCl )的实验室制法药品:固体NaCl 和浓H 2SO 4【高沸点酸制备低沸点酸(或难挥发性酸制备易发性酸) ⑴ 应原理:NaCl +H 2SO 4 NaHSO 4 +HCl ↑ 2NaCl +H 2SO 4 Na 2SO 4+HCl ↑(加热到500~600℃)⑵发生装置:固+液 −∆→气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水(防倒吸装置)⑹检验方法:①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④ 近浓氨水冒白烟△△ △(八)氢气(H2)的实验室制取⑴反应原理:Zn+H2SO4 ==ZnSO4+H2↑⑵生装置:固+液−→气(可以用启普发生器)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下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无⑹检验方法:①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②能使灼烧的CuO由黑色变为红色,气体产物使白色的CuSO4粉末变蓝(九)氢气(H2)的实验室制取⑴反应原理:HCOOH硫酸/∆→CO↑+H2O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法⑸尾气处理:点燃法/收集法(塑料袋)⑺检验方法:①点燃,淡蓝色火焰,无水珠,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及制备装置

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及制备装置
氯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气体,通常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以下原理和装置进行制备。
制备原理:
氯气通常是通过盐酸和含氯化合物(如氯化钠)的反应来制备的。
盐酸和含氯化合物反应生成氯气和相应的盐类,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2 NaCl + 2 HCl → 2 Na+ + 2 Cl+ H2↑。
制备装置:
1. 生成氯气的装置通常由两个瓶子组成,一个瓶子中放置盐酸(浓盐酸或稀盐酸均可),另一个瓶子中放置含氯化合物(如氯化钠)。
2. 两个瓶子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中间有一段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用于吸收生成的气体中的水分。
3. 在实验过程中,首先向含氯化合物的瓶子中加入适量的盐酸,两者反应生成氯气,通过管道流入干燥剂,再由干燥剂进入收集瓶中。
操作步骤:
1. 将盐酸加入含氯化合物瓶中。
2. 等待反应生成氯气,气体通过管道流入干燥剂。
3. 收集瓶中收集氯气,可以通过水柱法或倒吸法等方法收集氯气。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室中制备氯气时,氯气具有毒性和腐蚀性,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避免
氯气泄漏。
同时,氯气也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易燃物质接触时会产
生剧烈反应,因此需要谨慎操作。
以上就是氯气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及制备装置的相关内容,希望
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气,化学式为Cl2,是一种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于反应试剂,工业中用于漂白和消毒。
本文将介绍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以及注意事项。
1. 材料准备为了制备氯气,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设备:- 大理石或盐酸:用于制备生成氯气的原料。
- 硫酸:用于吸收氯气的副产物。
- 密封容器:用于保持试剂的稳定和收集氯气。
- 锥形瓶:用于生成气体反应的装置。
- 水槽:用于收集和密封氯气。
2. 准备反应装置将锥形瓶填充约三分之一的盐酸,然后将大理石碎片或盐酸溶液加入瓶中。
3. 反应过程将大理石碎片或盐酸溶液加入锥形瓶中后,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将密封容器放置在锥形瓶上方,确保气体无法泄露。
这样一来,氯气会因为化学反应而从锥形瓶中释放出来。
4. 收集氯气将收集容器或水槽中的一段玻璃管倾斜放置在水槽中,其中一端浸入水中。
将倾斜的玻璃管的另一端接入密封容器,在水槽内制造一个气体密封室。
氯气在密封容器中积累,然后可通过打开密封容器的阀门来释放氯气。
5. 安全注意事项制备氯气时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操作要戴上安全眼镜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氯气。
- 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要远离易燃物质和可燃性气体。
- 操作实验室应确保通风良好,尽量在排气罩下进行实验。
- 控制氯气产生的速率,以避免过量产生气体导致安全问题。
总结:通过上述实验室制法,我们可以制备氯气。
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谨慎,并注意安全事项,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同时,在实验室的环境中使用氯气时,要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与健康。
【字数:416】。
氨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

氨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
氨气是实验室与生产中的常用气体。
氨气的三种实验室制法分别是用氮化物制取氨气、用固体铵盐制取氨气和用浓氨水制取氨气。
1
反应原理:NH3·H2O=△=NH3↑+H2O。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实验室快速制氨气。
装置:烧瓶,酒精灯,铁架台,橡胶塞,导管等。
注意事项:加热浓氨水时也会有水蒸气,需要用干燥装置除杂。
同上,这种方法制NH3除水蒸气用碱石灰,而不要采用浓H2SO4和固体CaCl2。
2
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反应装置:固体+固体加热制气体装置。
包括试管、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等。
净化装置(可省略):用碱石灰干燥。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验满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验满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色;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3
反应原理:浓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
NH3+H2O⇌NH3·H2O⇌NH4++OH-,
加入固态碱性物质(如CaO,NaOH,碱石灰等),消耗水且使c(OH-)增大,使平衡移动,同时反应放热,促使NH3·H2O的分解。
高考化学复习考点氯气的实验室及工业制法

考点37 氯气的实验室及工业制法聚焦与凝萃1.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2.了解氯气的工业制法。
解读与打通常规考点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①盐酸是浓盐酸,一般为12mol·L -1、1.9g·mL -1,稀溶液中的HCl 不能被MnO 2氧化;HCl 是还原剂,但还表现出酸性。
②必须加热,在常温下,MnO 2与浓盐酸是不反应的。
(2)实验装置图:图中:A 是分液漏斗,加浓盐酸;B 是圆底烧瓶,用于反应,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C 是洗气瓶,瓶中装饱和食盐水,除去Cl 2中混有的HCl(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比在水中溶解度小,可减少氯气的损耗);D 是洗气瓶,瓶中装浓H 2SO 4,干燥Cl 2;E 为收集装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 2,进气管伸入集气瓶的底部;F 是尾气吸收装置,因氯气有毒,多余氯气要用NaOH 的溶液将其吸收(用水和石灰水吸收效果都不好。
) (3)氯气的检验:氯气可用湿润的KI 淀粉试纸检验,试纸变蓝,其原理是:Cl 2+2KI=2KCl +I 2,置换出的碘与淀粉反应生成蓝色物质。
隐性考点2.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法 2NaCl +2H 2O=====通电2NaOH +H 2↑+Cl 2↑融合与应用例1.实验室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备Cl 2,并进行Cl 2的性质实验。
(1)A中加入KMnO4固体(反应后产物是MnCl2),B中盛有浓盐酸,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中盛有紫色石蕊试液,C中的现象是;D中有白色沉淀生成,D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E 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E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
(3)F中一般盛放,其作用是。
【答案】(1)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2)先变红后褪色AgNO3溶液KI淀粉溶液(3)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2)产生的Cl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Cl2与水反应产生的盐酸使石蕊由紫色变为红色,产生的HClO又可将红色漂白。
氯气实验室制法

氯气实验室制法在化学实验室中,氯气的制备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操作。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其制备通常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实验室制备氯气通常采用二氧化锰(MnO2)与浓盐酸反应。
具体来说,就是将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氯化锰和氯气。
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4HCl(浓) + MnO2 → MnCl2 + 2H2O + Cl2↑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氯气的溶解度和腐蚀性,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安全措施以防止氯气泄漏和腐蚀。
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包括:二氧化锰(MnO2)、浓盐酸、玻璃棒、烧杯、加热装置、通风装置、手套、护目镜等。
准备实验设备:将浓盐酸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加热:将装有反应物的烧杯放置在加热装置上加热,观察反应情况。
收集氯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氯气会不断产生并排出。
此时,开启通风装置以防止氯气积聚。
提取产物:当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并冷却反应物。
然后,用玻璃棒将生成的固体产物与液体产物分离。
清洗和整理:清洗烧杯和其他实验设备,整理实验现场。
在实验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氯气积聚导致中毒。
实验结束后,要彻底清洗烧杯和其他实验设备,防止腐蚀和污染。
不要将氯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应将其通过特定的吸收装置进行处理。
在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烫伤和中毒等事故发生。
最好在导师或安全员的监督下进行实验。
实验后应及时清理实验现场,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
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和收集到的产物,我们可以确认实验室制备氯气的成功与否。
如果观察到黄绿色的氯气产生,且固体产物为氯化锰,那么实验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此时,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氯气的性质和应用。
实验室制备氯气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实验操作,它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氯气的性质和合成方法。
通过本实验的操作,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还能够增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我们也应该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自身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