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

合集下载

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制取氨气有实验室制氨和工业制氨
一、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程式
反应方程式:2NH4Cl+Ca(OH)2===2NH3↑+2H2O+CaCl2(加热条件)
二、氨气工业制备流程
1、哈伯法制氨:
N2+3H2⇌2NH3(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
2、天然气制氨:天然气先经脱硫,然后通过二次转化,再分别经过一氧化碳变换、二氧化碳脱除等工序,得到的氮氢混合气,其中尚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约0.1%~0.3%(体积),经甲烷化作用除去后,制得氢氮摩尔比为3的纯净气,经压缩机压缩而进入氨合成
回路,制得产品氨。

以石脑油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流程与此流程相似。

3、重质油制氨:重质油包括各种深度加工所得的渣油,可用部分氧化法制得合成氨原料气,生产过程比天然气蒸汽转化法简单,但需要有空气分离装置。

空气分离装置制得的氧用于
重质油气化,氮用于氨合成原料。

4、煤(焦炭)制氨:煤直接气化(见煤气化)有常压固定床间歇气化、加压氧-蒸汽连续气化等多种方法。

例如早期的哈伯-博施法合成氨流程,以空气和蒸汽为气化剂,在常压、
高温下与焦炭作用,制得含(CO+H2)/N2摩尔比为3.1~3.2的煤气,称为半水煤气。

半水
煤气经洗涤除尘后,去气柜,经过一氧化碳变换,并压缩到一定压力后,用加压水洗涤除
去二氧化碳,再进一步用压缩机压缩后用铜氨液进行洗涤,以除去少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然后送去合成氨。

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什么是氨气?氨气(NH3)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它有三个氢原子和一个氮原子组成。

它的分子结构是N-H-H-H的组合。

氨气有一种清淡的刺激性气味,广泛用于制造食品、肥料和药品等。

在实验室中,氨气可以用化学反应制备,当用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在恰当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时,可以生成氨气:2NaOH+Cl2→NaCl+NaClO3+H2O→2NaCl+2H2O+Cl2→2NaCl+2H2O+2NH3上述方程式中,NaOH和Cl2分别为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NaClO3和NaCl分别为卤化钠和氯化钠,最后生成的NH3即为氨气。

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条件及步骤:(1)准备所需原料: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0.2mol/L),在实验室实验时,要求选用较低浓度的溶液,以保证反应速度平稳;(2)将容器倒入反应槽中;(3)以某种方式将钠氢氧化物和氯化钠溶液混合,使反应剂中大量氢气和氯气释放出来;(4)将上述反应液放入反应池中,并加入碱性离子液(如氢氧化钠溶液);(5)把反应池的液体加热,加热的温度通常在80℃-100℃之间;(6)通过管道,将上述反应池的气体放入吸附柱中,吸附柱内装有反应气体吸附剂,可以吸附氯气和氨气之外的所有气体;(7)将氨气从吸附柱内放出,用作研究、分析和使用。

实验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能发生反应,因此操作时一定要小心;(2)反应池的温度不能太低,以免影响反应的速度;(3)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确保氨气不致泄漏;(4)实验完毕之后,需要清理反应池、管道和容器,并注意安全环境。

本实验中采用上述步骤即可制备氨气,实现实验室中氨气的制备。

然而,由于参与反应的物质比较活泼,本实验室中的氨气产量偏少,反应产物也存在一定毒性,所以,要做好安全措施,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出安全、高质量的氨气。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实验室中,经过正确的操作,可以使用化学反应制备氨气,在研究、分析和使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实验室制备氨气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备氨气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备氨气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备氨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常用于教学和研究领域。

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制备氨气的主要方法是通过铵盐和碱的反应生成氨气。

一种常用的制备氨气的方法是通过铵盐和碱的反应。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NH4Cl + NaOH → NH3 + NaCl + H2O在这个反应中,铵盐NH4Cl和碱NaOH反应生成氨气NH3、氯化钠NaCl和水H2O。

这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铵盐中的氨根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氨气。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所需实验器材,包括烧杯、漏斗、试管、热水浴等。

2. 将一定量的铵盐NH4Cl称入烧杯中。

3. 将一定量的碱NaOH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得到NaOH溶液。

4. 将NaOH溶液缓慢滴加到含有铵盐的烧杯中,同时用漏斗收集生成的氨气。

5. 在收集氨气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NaCl溶液,以吸附残留的氨气。

6. 经过一段时间,收集到足够的氨气后,将试管封闭。

这个实验过程中,铵盐NH4Cl和碱NaOH在水的存在下发生反应,生成氨气NH3、氯化钠NaCl和水H2O。

其中,氨气是无色气体,可以通过漏斗收集,而氯化钠溶液用于吸附残留的氨气,以避免对实验室环境造成污染。

通过这种方法制备氨气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小规模的实验室制备。

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制备氨气的效率不高,生成的氨气纯度较低。

总结来说,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 + NaOH → NH3 + NaCl + H2O。

这个反应通过铵盐和碱的中和反应生成氨气,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氨气的方法。

该实验步骤简单、成本低廉,适用于小规模的实验室制备。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制备氨气的纯度较低,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纯化处理。

氨气实验室制法

氨气实验室制法

于水,收集不到NH3。
5.在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后制得浓度为 12.0 mol/L、密度为0.915 g/cm3的氨水。试问1体积水 吸收多少体积的氨才可制得上述氨水? 【解析】1.00 L氨水中含NH3的质量为:
12.0 mol/L×1.00 L×17.0 g/mol=204 g
所含NH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2.0 mol×22.4 L/mol=268.8 L; 1.00 L该氨水中含水的质量为: 1.00 L×915 g/L-204 g=711 g;
知识点二:铵盐 3.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A.易溶于水 )
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3
C.都是晶体 D.受热分解都产生NH3 【解析】选D。A、B、C都是铵盐的通性,铵盐受热并不 一定都生成NH3,如(NH4)2SO4、NH4NO3受热时发生复杂的 氧化还原反应。
知识点三: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针对实验室制取氨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装置与用KClO3制取O2的装置相同 B.可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 )
HCl,并溶解在澄清石灰水中。气体通入“浓硫酸(无 明显变化)”,并不能说明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 但可以说明通过该装置后出来的气体中一定没有水蒸气, 为后面的推断奠定基础。气体通入“灼热的氧化铜(变
红)”,说明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H2和CO,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混合 气体中一定含有H2,但不能确定CO的存在。纵观推断过 程,不能确定是否有CO、水蒸气、NH3。因此本题的正确 选项为B。
C.氨气的验满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
的玻璃棒放于试管口附近 D.所用的铵盐不能是NH4NO3,是因为NH4NO3受热易爆炸

实验室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氨气化学方程式
在实验室中,制取氨气是一项常见的实验操作。

通常,这种化合物用
于制作化肥等化学品。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制备氨气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是通过铁和氨盐的反应。

反应公式
如下:
Fe + 2NH4Cl → FeCl2 + 2NH3 + H2
这个实验中使用的铁粉和氨盐混合物经过反应会产生氨气和氯化亚铁。

另一种制备氨气的方法是通过氨水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反应。

这种
反应需要在强碱条件下进行,具体公式如下:
Ca(OH)2 + 2NH4Cl → 2NH3 + CaCl2 + 2H2O
这种方法是靠氨水和氢氧化钙在互相作用的过程中来制备氨气的。

在实验室中,制取氨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注意安全。

氨气是一种容易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的有毒气体,
需要防护警告标识、手套和呼吸防护设备等。

同时,注意化学试剂的
使用量,保证反应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其次,温度和压力也需要控制,以确保反应的稳定和产量的高效。

例如,在Ca(OH)2 + 2NH4Cl反应中,温度和氢氧化钙的浓度会对氨气的生成产生影响。

最后,对于反应结果的检验也是必要的。

可以使用试纸或其他化学测试方法检测氨气的生成和纯度。

综上所述,实验室制取氨气是一种有趣的化学实验,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其中最常见的是铁和氨盐反应以及氨水和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反应。

制取氨气需要注意安全、温度和压力的控制以及反应结果的检验。

这些注意事项的遵守可以确保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实验室制取nh3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nh3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nh3方程式制取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实验,它在农业、工业和医药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制备氨气的实验步骤和化学方程式,并对实验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通过氮气和氢气的直接合成,以及通过铵盐和碱反应生成氨气。

其中,通过氮气和氢气的直接合成制取氨气是最常用的方法。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需要准备一个齐次的反应容器,最好选择玻璃容器,以便观察反应过程。

同时,还需要准备一定量的氮气(N2)和氢气(H2)作为反应物,还需要氢氧化钠(NaOH)作为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步骤二:装置实验装置将反应容器放置在实验装置中,确保装置的密封性,以防止气体泄漏。

可以使用橡胶塞或玻璃管连接器来确保密封。

步骤三:开始反应将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以适当的比例通入反应容器中。

在反应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催化剂。

催化剂的作用是加速反应速率,提高氨气的产量。

步骤四:观察反应反应进行时,可以通过观察反应容器中的变化来判断反应的进行。

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反应容器中逐渐产生白色烟雾,这是氨气的表现形式。

步骤五:收集氨气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可以收集产生的氨气。

可以使用气体收集瓶或气体收集袋来收集氨气。

同时,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气体泄漏和接触到有害物质。

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2 + 3H2 → 2NH3在这个方程式中,氮气和氢气经过反应生成氨气。

反应过程中,每一个氮气分子与三个氢气分子反应形成两个氨气分子。

制取氨气的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操作要小心谨慎,确保实验室的安全;2.合理控制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催化剂的浓度等,以提高氨气的产量;3.实验结束后,要做好废气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制取氨气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它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气体的制备方法,还能为农业、工业和医药领域提供重要的化学原料。

通过掌握制取氨气的实验方法和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氨气在各个领域的作用。

实验室制备氨气方法方程式

实验室制备氨气方法方程式

实验室制备氨气方法方程式实验室制氨气化学方程式:2NH4Cl(固态)+Ca(OH)2(固态)
===2NH3↑+CaCl2+2H2O
不能用NH4NO3跟Ca(OH)2反应制氨气。

硝酸铵受撞击、加热易爆炸,且产物与温度有关,可能产生NH3、N2、N2O、NO。

实验室制NH3不能用NaOH、KOH代替Ca(OH)2。

因为NaOH、KOH 是强碱,具有吸湿性(潮解)易结块,不易与铵盐混合充分接触反应。

又KOH、NaOH具有强腐蚀性在加热情况下,对玻璃仪器有腐蚀作用,所以不用NaOH、KOH代替Ca(OH)2制NH3。

用途储存:
用途: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和复合肥料,氨作为工业原料和氨化饲料,用量约占世界产量的12%。

硝酸、各种含氮的无机盐及有机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直接以氨为原料。

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贮运:商品氨中有一部分是以液态由制造厂运往外地。

此外,为保证制造厂内合成氨和氨加工车间之间的供需平衡,防止因短期事故而停产,需设置液氨库。

液氨库根据容量大小不同,有不冷冻、半冷冻和全冷冻三种类型。

液氨的运输方式有海运、驳船运、管道运、槽车运、卡车运。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最新编辑ppt
11
视频演示
实验记录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固体减少,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生装置
相关性质及方程式
加热
Ca(OH)2+2NH4Cl == CaCl2 + 2NH3↑ + 2H2O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色 验满实验
氨气溶于水显碱性 NH3 + H2O === NH3·H2O
最新编辑ppt
12
五、实验注意事项
❖ Ca(OH)2和2NH4Cl质量比8:5为宜,消石灰过量,以防生成 氨化物。
❖ 选用Ca(OH时要检验消石灰是否变质为碳酸钙,最好使用新 制的消石灰。
❖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固体药品要平铺试管底部。 ❖ 导出氨气的试管要短,收集氨气的试管要长,伸入试管底部。
最新编辑ppt
13
O2
2KClO3
→ MnO2

2KCl +3O2 ↑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Cl2 固体+液体,加热反应
4HCl(浓)+MnO2


MnCl2+2H2O+Cl2 ↑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最新编辑ppt
7
本实验是固固反应,故制取气体的装置与制氧气大致相同。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低且易溶于水,故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最新编辑ppt
15
最新编辑ppt
16
充分接触反应。又KOH、NaOH具有强腐蚀性在加热情况下,对玻璃仪 器有腐蚀作用。
故碱用Ca(OH)2
最新编辑ppt
5
由以上分析得 实验方程式:
加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目的:
1.、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初步掌握氨气的性质及有关实验现象。

2、进一步练习使用固固加热制取气体的操作。

实验原理:
1、实验室用消石灰与氯化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氨气:Ca(OH)2+2NH4Cl=CaCl2+H2O+2NH3↑
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二氨气。

2、由于氨气溶于水后溶液变成碱性,所以可以用无色酚酞指示剂验证其碱性。

3、氨气呈碱性,所以可以利用或者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收集是否已满。

4 、氨气遇到浓盐酸产生大量白色的烟,也可以利用其性质来检验是否气体已满。

NH3+HCl→NH4Cl
5、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可以利用其性质来进行倒扣实验。

NH3+H2O→NH3·H2O
实验药品:
镊子、试管、导气管、硬质试管、铁架台、药匙、天平、酒精灯、水槽、火柴
固体粉末消石灰、氯化铵粉末、酚酞试剂、红色石蕊试纸
实验装置: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
并检查气密性。

2、称取适量消石灰和氯化
铵粉末,混合,将混合
好的固体有纸槽送入试
管底部,连接好装置,
加热。

3、用湿润的红色的石蕊试
纸放入试管口,进行验
满。

4、将收集满的试管的气体
移出用大拇指堵住,移
入事先加入无色酚酞的
的水槽中将大拇指移
开,观察现象。

1、用酒精灯稍稍给大试管
加热,可以观察到水槽中
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移
去酒精灯观察到导气管
口有倒吸。

观察到大试管中有大量水珠
生成。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成蓝
色,表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已经收集满了。

可以看到水嗤一下很快的充
满试管,水溶液由无色变成
红色,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且溶于水之后,溶液呈碱性。

Ca(OH02+2NH4Cl=CaCl2+H2O+2NH3

NH3+H2O NH3·H2O
讨论:
(1)不能用NH4NO3跟Ca(OH)2反应制氨气
硝酸铵受撞击、加热易爆炸,且产物与温度有关,可能产生NH3、N2、N2O、NO
(2)实验室制NH3不能用NaOH、KOH代替Ca(OH)2
因为NaOH、KOH是强碱,具有吸湿性(潮解)易结块,不易与铵盐混合充分接触反应。

又KOH、NaOH 具有强腐蚀性在加热情况下,对玻璃仪器有腐蚀作用,所以不用NaOH、KOH代替Ca(OH)2制NH3。

(3)用试管收集氨气为什么要堵棉花
因为NH3分子微粒直径小,易与空气发生对流,堵棉花目的是防止NH3与空气对流,确保收集纯净,此外,棉花还起到固定试管的作用。

(4)实验室制NH3除水蒸气为什么用碱石灰,而不采用浓H2SO4和固体CaCl2
因为浓H2SO4与NH3反应生成(NH4)2SO4
NH3与CaCl2反应能生成CaCl2·8NH3(八氨合氯化钙)
CaCl2+8NH3==CaCl2·8NH3
(5)实验室快速制得氨气的方法
用浓氨水加固体NaOH(或加热浓氨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