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_生命重现_小说_野性的呼唤_的精神分析解读

回归自然_生命重现_小说_野性的呼唤_的精神分析解读
回归自然_生命重现_小说_野性的呼唤_的精神分析解读

大 众 文 艺

45

《野性的呼唤》故事讲述的是生活在经过文明教化山谷的主角巴克(狗)被贩卖到气候恶劣盛产黄金的阿拉斯加,经过现实与理想的艰难挣扎,实现个性化的过程。为了生存,巴克开始面对现实并学会了不顾道德、“不择手段”的处世原则,它目睹了人与人、狗与狗、强者与弱者之间冷酷无情和生死争斗,最后在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挣扎中,在本我原始欲望的召唤下,巴克狼性的本性复萌,回归大自然。小说作者杰克·伦敦以巴克为代言人,展现了与一般事情从本我、自我到超我发展过程不一致的视角,让巴克从超我、自我到本我的演变看似相反的过程,最后却达到了自我实现,这小说作者是其精辟之所在,也是小说魅力之所在。《野性的呼唤》实质是对人的原始力量的呼唤,显示人类永恒的自由追求——自由,给人类展示了一幅美好的期待。

一、维护伦理道德——超我控制的阶段

在南方大法官家时,巴克过着悠闲安逸的日子,“它跳到游泳池里去游泳,或是跟法官的儿子去打猎”,它有“十足的王室气派”,“它在狗群中威严地行走……因为它是大王——是米勒法官领地上所有爬着走、匍匐着走、飞着走的生物的大王,连人也在内”。“140磅的体重是得益于优裕的生活和普遍受尊敬的结果,这使得它浑身上下漾溢着一种王者之气……它一直都过着一种心满意足的生活,它自我感觉非常高傲。”这是巴克在南方大法官的生活方式和

精神状态,在它的道德观念里,对主人信任和尽守职责,带给它无限的满足和快乐。超我是人类心理的道德分支,依据社会的标准来控制行为从而发挥其功能,并好的行为给予奖赏,也就是巴克所获得的“快乐与满足”。尽管本我——现在不太明显的狼性受到压制,但它对于自己宠物的地位很满足并自得其乐,在超我的精神状态下,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尽管这种满足虽然是囿于巴克所生活的客观环境条件的,可是在“超我”层面上仍然不会引起狼性“本我”的任何不满。

巴克的头脑中,都是信任和安全,没有任何的虚伪,即使园丁最后出卖它的最后一刻,它都没有一丝的怀疑,都是顺从。“巴克一声不响庄严地接受了绳套,这肯定是新鲜事,不过它已经习惯于信任它认识的人,相信它们比自己更有头脑”,因为在它的世

界观和价值观上,道德以及社会规范占主要的地位,并认为生活是如此的“完美”。在超我状态的巴克完全是社会的成员,遵从社会规范的约束与改造,通过道德规范、社会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指导自我行为,对任何事情和人都充满信任和感激,限制本我,以便达到理想自我的实现。

二、改变残酷现实——自我实施的阶段

在北极残酷的环境下,雪橇的重负,主人的鞭子,加上四周野狗和狼群的敌视,使巴克的世界里再也没有怜悯和仁慈。一方面,巴克的原始生命意识和原始幻觉不断出现,它凭借胆识与敏锐征服了北方荒野赢得了生存的权利;另一方面,巴克又是一个被征服者,不断在环境面前低头,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这展现了自我更合乎现实,更能分辨是非,然而由于超我和本我的要求总是相互矛盾冲突并似乎常常互不相容,自我、本我和超我开始了不断挣扎。

生存即是痛苦,生存也是残酷。刚到北方的时候,巴克一点也不被驯服直到被打的头破血流,终于了解在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残酷现实中,只有强者生存的定律,没有公平道德法则,这

就是“棒子和牙齿法则”。“对拿着大棒的人它是没有成功的希望的……它介绍了最原始的统治的法律,巴克是在生命的半途之中才认识到这一点的……当它面对这种景象不能退缩时,它就要带着它所有潜伏着的被自然唤起的狡猾来对待它。”巴克为了填饱肚子,学会

了偷东西,那些文明社会的道德即“超我”成分被它抛之脑后;朋友柯丽的死更让它明白,生命中友好的付出可能招致伤害和仇恨。“在这冷酷无情的世界中,付出友谊就等于付出生命,要想生存只有向前、向前再向前,绝没有后退的可能。所有的残酷都在唤醒它古老的野性,所有的事实都在告诉它在这社会中只有征服者和被征服者。”自我承担着把外界传达给本我的任务,遵循现实原则,

是现实化了的本能。巴克思想中的道德即超我不断与自我较量,生存让它必须放弃道德,现实原则占据着上风,尽管这过程中巴克充满困惑与无奈。但这是生存的无奈,也是自然的和社会的法则。超我把最严格的道德标准施加给受它支配的自我,巴克的困惑与无奈实质是我们所具有的道德负罪感,它是自我和超我紧张关系的体现。但是这正是自我敢于面对现实,为了生存,必须也必然要适应现实,否则就要被现实抛弃。

巴克学会了在雪地睡觉,撕咬和狼式快攻的战术,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巴克发现在拉雪橇的狗群中,崇高和美德即超我是没有市场的,而争夺统治地位的战争却悄无声息地存在着。史皮茨曾稳坐拉雪橇狗群中的头把交椅,常伺机欺负巴克。巴克开始没有能力更没有实力与之抗衡,学会了韬光养晦,“巴克身上显现出了一种超群的原始兽的本色……它新生的狡猾使它泰然自若,很有自制力。它忙于调节着自己,安心地面对着新的生活。它不仅不选择战斗,而是还尽量可能地去避免这些争斗……它不偏好于性急,不过早地陷进麻烦之中去。在它和斯佩茨之间令人急迫的仇恨中,它耐着性子,回避着烦人的进攻欲望”。

尽管巴克很想“狠狠的咬它”。但是不足条件的现实不能让自己这种欲望实现,于是巴克等待时机。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以保证更高程度的确定性和更大的成功,它能够把愿望从幻想中分离出来,代表理性和机智,能够忍受紧张和妥协,并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显现处理复杂问题和事物的能力。这里巴克的“自我“表现为能够杀死史皮茨愿望从幻想中分离出来,能够忍受紧张和妥协,并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最后杀死史皮茨,实现本我。这里巴克的“韬光养晦”策略遵循了“现实原则”,不仅寻求到了“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显示巴克自我处理复杂事情的能力。

三、回归本真自然——个性实现的阶段

巴克从南方到北方,在磨砺中失落的本真生命得到复活,原始本能潜力越发显现。“它一面漫游,一面猎取自己的食物,用的是似乎永远不会疲倦的轻松的大步慢跑”,巴克在荒野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它的原始本能回归了,它捕捉鲑鱼和野兔,敢于和黑熊搏斗,还杀死了一头大糜鹿。”巴克在森林奔跑表现的狂喜是一

种本能的力量,展现了生命美和野性美的完美境界巴克无数次在月辉下倾听那神秘的声音,内心激动且精神亢奋,如听不到它时便寂寞和惶恐。这是巴克本我原始欲望的自然表现,寻求立即的完全的释放,本能和野性让巴克无意识中体验着生命的快感。巴克经常做原始人的梦,“在一片白色中笼罩着可怕的平静……他还梦到过腿短短的,臂长长的,浑身长毛,常在低矮的灌木中穿行的

回归自然,生命重现

——小说《野性的呼唤》的精神分析解读

王丽匣

(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07级研究生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野性的呼唤》讲述的是主角巴克(狗)从文明社会回归大自然的艰难历程。巴克实际上是人的隐喻,狗群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的缩影。巴克从维护伦理道德、改变残酷环境到最后的回归自然的过程,展现了超我、自我和本我不断的挣扎,最后在原始力量本我的引导下,从有意识的超我和自我中解脱出来并达到个性化实现的过程。关键字: 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巴克

文艺评论

大 众 文 艺大

46一、概述

梅特涅一直都是俄罗斯最具有影响力的作曲家,在俄罗斯和

世界音乐文化的历史中占有特殊地位,他的创作与表演对二十世纪的音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尼古拉斯?卡洛维奇?梅特涅(Nicolas Karlovich Medtner, 1880-1951)出生于莫斯科,虽然是德国Livonian的后裔,但他自认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俄罗斯人,与他的祖国和俄罗斯文化密不可分。1923年梅特涅在欧洲写到:“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是多么地想念我的祖国。”①梅特涅既是个擅长写美妙旋律的作曲家,也是个技术高超的钢琴家与音乐美学家。在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复杂的因素,有德意志的根源,也有俄罗斯的灵魂与气质,还有对新音乐时代风格的追求与明显的保守趋势。

毫无疑问,钢琴音乐是梅特涅留给世人最为宝贵而巨大的财富。正是这些杰出的作品,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思想、反映了他对世界及周围事物积极而感性的认知和理解。他的热情无需争议,抒情是其创作的基本要素,幻想性的情绪令人着迷。他的作品表现出新颖独特的创作风格:首先是主题情绪的对比,在多层次的结构中体现主题的情感,其最具特征的标志就是——器乐与声乐的紧密结合。提到这类作品,马上就会想到a小调钢琴奏鸣曲《回忆》。

奏鸣曲《回忆》是钢琴套曲《被遗忘的旋律》中的第一首,常常被单独演奏。该套曲作于1918-1920年间,由八首钢琴作品组成。除本曲外,其余的七首分别是:2.优雅的舞蹈,3.狂欢的舞蹈,4.船歌,5.乡村的舞蹈,6.小夜曲,7.诗般的舞蹈,8.追忆。

奏鸣曲《回忆》体现了梅特涅乐思凝练、感情克制、旋律优美、结构严谨的创作特点,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创作类型。对于这首奏鸣曲,1923年俄罗斯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音乐评论家哥尔琴文塞尔这样评价道:“它是梅特涅用诗歌的灵魂和内心深处的表现力所创作的最著名最有成就的作品。”②

二、形象分析

本曲虽然是一首单乐章奏鸣曲,但却融入了大量而全面的主题类型。它的内涵比普通大型作品更加丰富,更具有革新精神。在曲中大量运用了装饰音,其完整、合理的结构也是经过作曲家深思熟虑的。

作品由一段极美妙的引子引入。高声部勾绘出连绵优美的旋律,颇具线条感;中声部的分解和弦与低声部的半分解和弦相互映衬,有着极强的装饰性色彩。

简短的引子过后,呈示部的第一主部主题出现。该曲调富于表现力,大跨度的伴奏声部表现得平静而流动。复调的创作手法把新颖、具有独创性的旋律隐藏在高声部,与中声部循环的华彩音型交相呼应。明亮的第一主部主题包含着丰富的语调,具有双重情感。第一部分:别具一格的和声走向配合独特的节奏型,不稳定和弦的大胆地连续运用,不和谐和声取代和谐和声的创作手法均烘托了音乐惊惶不安的基调,甚至显得有些不太自然。旋律是段美妙的六度音程上行。这种多利亚式的六度音程、热情奔放

梅特涅钢琴奏鸣曲《回忆》OP.38,No.1

之曲式分析与演奏要点

陈 简

摘要:本文通过选取其钢琴套曲《被遗忘的旋律》中的第一首——a小调钢琴奏鸣曲《回忆》,从创作背景、音乐形象及演奏要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希望能对我们演奏好此曲乃至梅特涅的其它钢琴作品提供新的思路和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梅特涅;奏鸣曲《回忆》;音乐形象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教师 湖北 武汉 430000)

人。”那个原始人实际上就是巴克的原型即本我,追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应该说,巴克的回归荒野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必然的发展。

但是由于恩人约翰·桑顿的存在,巴克舍不得离开,这不可避免地阻碍了巴克个性即本我进程的实现。巴克陷入了本我和自我的漩涡中,闲暇之余,它蹲在约翰·桑顿的火堆边旁时,“身后却映衬着各色的狗、半狼半狗和野狼的影子,催促它、激励它,……和它一道嗅风、一道聆听,给它讲解森林中野兽发出的声音,支配着它的情绪,指引它的行动……这影子的是这样的不可抗拒,使得人了和人类的要求一天天从它身上远去。”然而对桑顿的爱就会重新把它拉回火堆边。这里意识中的自我和本我争夺者巴克,一方面狼生存所需的自由和生命力——本我呼唤着巴克,另一方面对主人的爱又让巴克不能回归本真,自我占据主要位置,二者之间的对立与较量造成一种充满活力的紧张局势。然而桑顿的死使得巴克与人类最后一根纽带断了,它再也没有怀念与依恋,回到那超越时空的最原始的荒野,终彻底摆脱文明世界。回归大自然是一种质的飞跃,是一种生命重生且真正的归属。

巴克从狗到狼的个性化过程,可以说是尊重了天性和本能,更是本我的作用。野性的呼唤与其说来自大自然,倒不如说来自内心深处的本我。当巴克最后的牵挂消失而转身走向荒野对月长嗥的时侯,那是本我的呼唤。“它的狡猾是那种狼性的狡猾,野性的狡猾……还加上它在最严酷的学校里获得的经验,使它变成了一只漫游荒野的可怕的动物……它是一个杀戮者……靠着自己的气力和勇敢”,“可以看见布克在狼群前面奔驰着,像巨人一样高人一头地跳跃着,它的大喉咙高歌一曲,唱着一支原始的年轻世界的歌曲,”巴克已经完全野化了,本我意志得到充分展现,它和荒野上的兄弟们自由驰骋在森林中,摆脱了文明的缠绕,成了一位完美的荒野英雄,本我个性化得到了实现。

总之,文明社会衍生、积淀下许多美好的东西,同时又隐藏了人的本真面貌,不断桎梏、消解了人的最本质力量。随着人类进步,社会逐渐进入制度化,各种进程基本完善,巴克展现的这种自由主义思潮,只求本我实现,有一定局限性,但显示了人类永恒不变的追求——自由。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野性的力量即本我在支配着你,而现实的生活让我们沉迷了许多,迟钝了许多,更慵懒了许多。面对不同的生活,面对不同的现实,人类是否应该倾听一下来自大自然的呼唤, 倾听一下自己内心深处原始汪洋大海的涛声,心灵回归古朴纯真的自然生活,这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M].张勇译.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5

【2】陆杨.精神分析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胡芙蓉.论《野性的呼唤》的多重主题(J).文学研究 ,2006.【4】焦建平:杰克·伦敦身后的狼群——《野性的呼唤》解析(J). 西北大学学报,1999年5月,第29卷第2期.

文艺评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在中国文学界的兴起及发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在中国文学界的兴起及发展 20世纪20、30年代,随着五四以来的精神解放和对西方文艺参照系的迫切渴求,自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各种文学思潮和哲学思潮纷纷涌入中国。这些现代化思潮在与传统文化的碰撞中对中国文学与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这一时期,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有两种途径.一种方式是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为一种新思潮向国内引进,偏重其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价值。 早在1914年5月一日出版的《东方杂志》十卷十一号上刊载的钱智修《梦之研究》一文中提及:“梦的问题,其首先研究者为福留特博士,Dr.Sigmund Freud”,“福留特氏,为吾人所不愿遇见之者,乃为吾人所欲为所欲得者,当于梦中实现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自此开始传入。 1919年,在美国攻读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汪敬熙在《新潮》第2卷第4期撰文介绍了1919年7月英国伦敦大学的六位心理学家关于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无意识理论的大辩论。接着在新潮第2卷第5期发表了《心理学之最近的趋势》上发表文章介绍弗洛伊德的本能和无意识理论,指出精神分析学说对心理学有着重大影响。

1920年的《东方杂志》十七卷二十二期上又刊登科学消息《佛洛特新心理学之一斑》,简明扼要却较早地介绍了弗氏学说。 1920 年,《时事新报》主编张东荪在《民铎》杂志的二卷五号上发表《论精神分析》,简要地介绍了弗洛伊德的生平,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解释了“本能”、“发泄”、“里比多”、“自我”、“情结”、“压抑”等概念。 1921 年, 朱光潜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福鲁德的隐意识与心理分析》(18卷14号)一文,最早涉及弗洛伊德的文艺美学思想,高度赞扬“福鲁德的学说,一方面创造了心理分析一个独立科学,使神经病治疗学和变态心理学受莫大贡献;一方面放些光彩到文艺、宗教、教育、伦理上去”。 章士钊自1923年接触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兴味大起,觉得“反复诵之,词气骤难尽晓,故中途执卷未释”(《孤桐杂记》,1927)。后又全译了弗洛伊德在1925年撰写的《自传》,并与弗洛伊德建立了通信联系。章士钊翻译的《茀罗乙德叙传》,193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高觉敷在20 世纪20 年代中期翻译了弗洛伊德1909 年在国克拉克大学的演讲《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 连载于《教育杂志》第17 卷。他还在《教育杂志》《学生杂志》《中学生》等刊物上, 撰文介绍精神分析学说。30 年代, 他翻译出版了弗

精神分析批评下的俄狄浦斯情结

精神分析批评下的俄狄浦斯情结 学号:1011010326 班级:文学3班姓名:马娟娟 内容提要:从古至今俄狄浦斯情结一直是中西作家较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角度去分析俄狄浦斯情结,也使我们能更透彻地理解这一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 关键词: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俄狄浦斯情结 一、精神分析批评简述 精神分析批评是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中影响最大的批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把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理论运用于文学研究的文学心理学批评模式。精神分析批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是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为中心的经典精神分析批评,后期主要是以雅克?拉康和诺曼?霍兰德等重新阐释和发挥的新精神分析批评。但无论新旧,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核心都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及其文学思想。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主要理论有:无意识理论,无意识升华说,梦的理论,俄狄浦斯情结等。本文所用的精神分析批评主要是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批评理论,其具体内容为俄狄浦斯情结。 二、精神分析批评下的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在性本能的基础上以精神分析学为工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中的用语,“俄狄浦斯情结”即意为恋母妒父心理,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基本概念,在精神分析学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对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直到今天这种影响依然存在。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预言:底比斯王的新生儿,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王对这个预言感到震惊万分,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想让他鳏死。但是有个牧羊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国王当儿子。长大了以后,他创下许多英雄事迹,而赢得伊俄卡斯忒女王为妻。不久,他才知道自己曾经杀死自己的父亲,与他共事王位的女人是他的亲生母亲。预言实现了。俄狄浦斯王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独自流浪去了。 弗洛伊德利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一位俄狄浦斯的王子无意识地杀父娶母这个故事,认为俄狄浦斯无意识地杀父娶母,正是童年期的愿望的达成,是小男孩所具有的情结,故称俄狄浦斯情结(小女孩的那种爱父嫌母的感情则叫做伊赖克辍情结)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开始向外界寻求性对象。对于幼儿,这个对象首先是双亲,男孩以母亲为选择对象而女孩则常以父亲的选择对象。小孩做出如此的选择,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性本能”,同时也是由于双亲的刺激加强了这种倾向,也即是由于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促成的。在此情形之下,男孩早就对他的母亲发生了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得此所有物的敌人,并想取代父亲在父母关系中的地位。当然这种情结是由原始意识逐渐积淀为潜意识的。在意识中,它仅表现为某种形式的亲昵,爱抚的愿望以及同性父母不在时的欢喜与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超我(受道德约束的行动)的逐渐形成,这种潜意识被压入意识深处,但这个人类最原始的情结却在文学作品中不断出现,很多文学名著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现着这一情结。 在《俄狄浦斯王》中,神的意志是至高无上的,不论人如何与之抗争,人都逃

用精神分析理论解读《沉沦》

用精神分析理论解读《沉沦》 ---再现“灵与肉”的纠葛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创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精神分析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同样很热,其中最为狂热的时期分别是20年代,也就是“五四”时期,另一个70年代改革开放后至今。可以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中国“五四”新思想地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最直接地表现就是作家的作品。郁达夫的《沉沦》写于1921年的日本,相对中国来说,此时的日本接受西方新思想的进程是要快于中国的,所以说,《沉沦》这部反映“灵与肉”纠葛的小说或多或少都受着精神分析等新思想地影响。 《沉沦》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以郁达夫自身为原型,通过对日本三年的游学经历所见所闻地感受而写成的,在当时,作为中国人无疑是令人歧视的,尤其是身处于日本,郁达夫在日本的游学生涯中并不快乐,没有知心的朋友,完全是只身一人,这也决定了《沉沦》悲凉的感情基调,在对《沉沦》众多的解读中,爱国无疑也成了小说最要表现的主题,小说的最后三段、也是最后三句中,郁达夫这样呼吁道“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就整个小说而言,“复仇”这个词也在小说中出现了四次之多,这些都表露出了郁达夫对日本之恨,对祖国之爱。 《沉沦》悲凉的感情基调除了是对不强大的祖国地控诉,还包括对自己地控诉。文中就这样写道“他切齿的痛哭自己,畜生!狗贼!卑怯的人!”,显而易见,20岁左右的郁达夫正值对情爱的渴求期,然而,孤单又备受歧视的他在日本是很少博得他人芳心的,“灵与肉”的纠葛构成了他内心的痛苦,对爱的渴求越强烈,内心的痛苦就越深,对自己精神的打击也就更重。爱生痛苦,痛苦摧残他心,也就导致了他变态的心理,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他的忧郁症一天比一天严重,也就使得了《沉沦》这部小说中存在了大量关于性的描写。下面将重点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解剖《沉沦》中郁达夫“灵与肉”情爱。 郁达夫在日本游学了三年之久,除每逢佳节倍思亲外,更多的就是对性的渴求,但祖国的弱小以及郁达夫本身的志向追求问题为他交友带来了许多的负面阴影,尤其和女生交往时更显得尴尬与胆小。文中这样描述道:回旅馆的路途中,偶遇两个穿红裙的女学生,同行的三个日本学生和她们都聊得想当happy,但此时卑怯、害羞的郁达夫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互送秋波,火热的脸颊上伴着几颗冰冷的眼泪,心顿时伤心到了极点。在这里,社会的压抑战胜了内心的情感,导致了悲剧生活开始。其实小说中更有大量的直接描述,如郁达夫这样写道“苍天呀苍天,我并不要知识,我并不要名誉,我也不要那些无用的金钱,你若能赐我一

《哈姆雷特》与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给20世纪的文学批评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弗洛依德关于《哈姆雷特》的评论正是整个精神分析批评的基石,弗洛依德最早在1900年出版的《梦的解析》中对《哈姆雷特》进行了零散的评论,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些评论的三种不同角度及其对精神分析批评的影响。 弗洛依德在《梦的解析》中第一次对哈姆雷特进行了评论[1],他首先说起《俄狄浦斯王》,认为“俄狄浦斯王杀父取母就是一种愿望的达成——我们童年时期愿望的达成”。但是在《哈姆雷特》中却受到抑制,这是因为这段期间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导致了作家对相同材料做出了不同的处理。然后他就分析了哈姆雷特在完成报仇使命时所表现出的犹豫和痛苦。他认为当时人们普遍流行的看法不能令人满意,一个是歌德认为的哈姆雷特代表人类中一种特别的类型——“用脑过度,体力日衰”,另一种是剧作家试图描绘的是一种病态的犹豫不决,是出于“神经衰弱的性格”,但在其他两个不同的场合我们却可以看到哈姆雷特另一种表现:一次是在盛怒之下,他刺死了躲在挂屏后的窃听者;另一次是他故意地,甚至富有技巧地杀死了谋害他的朝臣。所以弗洛依德提出问题:“为什么他对父王的鬼魂的吩咐却犹豫不决呢?”他最后得出了结论:因为这人(现在的国王)做出的正是他童年时期潜抑很久的童年欲望之实现。于是对仇人的恨被良心的自遣不安所代替,因为良心告诉他,自己比这杀父娶母的人也好不了多少。这就是弗洛依德有关《哈姆雷特》的最著名论断,也是他对莎剧批评史最突出的贡献。精神分析派批评家诺曼霍兰德对此做了如下

总结:“弗洛依德对莎士比亚学者的最重要的当然在于哈姆雷特的“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依德的观点从形式上来说,是十分优雅的。他指出,首先,几个世纪以来,评论家们始终不能说出为什么哈姆雷特一再延宕杀死谋杀他父亲并娶走他母亲的人的时间。其次,他还根据精神分析的临床经验表明,每一个孩子都想做出那样的事情,而且这种孩提时代的欲望在后来成年的无意识反应中一直延续下去。第三,哈姆雷特之所以拖延时间,是因为他不能像孩子那样去为了自己的欲望去惩罚克劳迪斯……第四,这种欲望是无意识的,这一事实本身说明批评家本人是无法解释哈姆雷特延宕时间的原因的。”[2] 显然,弗洛依德为文学批评家开辟了一个新视野,从此,许多文学批评家就走上了寻找“俄狄浦斯情节”的新道路。他们把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当成现实中的人,非常敏感地考察着家庭内部关系,稍有蛛丝马迹,就很快像医生一样进行确诊。这其中要数琼斯的文章最为著名,他在《美国心理学杂志》1910年1月号上发表了《作为哈姆雷特的秘密的一种解释的俄狄浦斯情结》。当然,许多理论家也反对这种观点。A.W.列维在《文学、哲学和想象》中指出,“针对哈姆雷特的犹豫进行长时间的争论,绝大部分是无的放矢,虽然这一争论本身是有趣的。”[3] 他认为延宕是出于情节的需要,是让情节更丰富一些。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文本,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没有这种犹豫,后面的丰富情结就无法继续了,这是研究文学的正常思维。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与莎士比亚不同,20世纪的西方主要作家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弗洛依德的影响,这些影响必然

精神分析学派

1.基本简介 精神分析学说,其实就是精神分析理论,又称心理分析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该理论是在治疗精神障碍的实践中产生的,后来成为一种强调无意识过程的心理学理论,有时称为“深层心理学”。 创立者为奥地利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理论也称弗洛伊德主义。为了有所区别,该理论在弗洛伊德之后的发展被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或新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多年的累积而逐渐形成的。主要着重于精神分析和治疗,并由此提出了人的心理和人格的新的独特的解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人的本能的、情欲的、自然性的一面,它首次阐述了无意识的作用,肯定了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开辟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它重视人格的研究、重视心理应用。 2.产生原因 奥地利的弗洛伊德(Freud,S.)是位精神病医生,他从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发展起来了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建立了精神分析的学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主要的部分: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能够觉察得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包含人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以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这种欲望因为社会行为规范不允许满足,而被压抑到内心深处,意识不能将其唤起。 它不同于觉察不到的通常意义上的无意识,为区别起见,后来经常将其叫做潜意识。后来,弗洛伊德又提出前意识的概念,认为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一种中间心理状态。它是那些此时此刻虽然意识不到,但在集中注意认真回忆搜索的情况下,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弗洛伊德还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并认为三者发展平衡,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潜意识动机的作用,以及儿童期经验对人的心理及人格的影响,由于弗洛伊德的强调和重视,才为心理学界认识,对心理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乃至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基本内容 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人的心理活动有些是能够被自己觉察到的,只要我们集中注意力,就会发觉内心不断有

2016高考之小说阅读鉴赏答题技巧

一、高考小说阅读鉴赏答题技巧(公式化答题) (一)人物形象 1.常见题型 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②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③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④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⑤分析某一次要人物的作用。 2.解题思路 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与另一个人物烘托、映衬、反衬)→情节(人物性格决定情节发展)→主题(突显某种主题) 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人物外貌、动作、细节、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多方面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然后找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生活的环境及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3.答题格式 ××是一个……的人物形象。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

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某一次要人物的作用: ①这一人物的……性格烘托或者反衬主要人物……的性格,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 ②通过两个形象的……对比,表达小说的主题……(主题内容概述)。 ③本文描写了……的情节,这一形象安排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附: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对话/独白)、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2)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 汉师1班韦剑虹200842306112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三部分:强调潜意识作用的心理结构学说、泛性欲学说和梦的学说。 (1)心理结构学说;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其中潜意识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意识是指凡是自己能够觉察的心理活动,属于心理结构的表层。前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潜意识的中介机制,即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回到清醒意识中的潜意识。虽然它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侧重于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潜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收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因此又称为无意识)。它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合社会理性,被压抑着,但是并没有被消灭。它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欲望,被认为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是人的心灵的核心。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 后来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被表述为超我、自我和本我。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中间一层是自我,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因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办事。本我引诱诱使自我满足它的愿望,超我约束自我压抑本我的欲望。因此,自我要调节本我,知觉现实,寻找一种能够满足需要的适当客体。 晚年,弗洛伊德又把本我修正为两类,即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这两种本能一同构成人类行为的内驱力。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朱立元《西方文艺理论》 一般认为,当代西方批评界影响最大的精神分析学批评家无疑是法国的雅克·拉康(1901- 1981)。他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哲学,又在巴黎大学学习精神分析学,后从事精神分析的教学与医疗工作。其主要著作有:《文集》(4卷,1966),《自我的语言》(1965),《精神分析学的四个基本概念》(1973)等。 拉康本人作为一位精神分析学家,对弗洛伊德主义的贡献和其理论的局限是比较清楚的。在他看来,弗洛伊德主义固然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其理论上的不完善却有碍于它的传播与发展,必须同时从内部和外 部对它进行反驳和修正。他作为哲学家,试图借助于结构主义的“科学力量”来修正精神分析学的过分主观性和任意性。具体说来。拉康运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就与人的主体问题有关的所有方面,尤其是无意识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对弗洛伊德主义进行了改造和重新阐释,提出了自己的阅读和批评策略。他既反对精神分析学的“医学化”、“科学化”和行为主义,又反对萨特对精神分析所作的解释。 首先,拉康把精神分析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联系起来考察。如果说霍兰德用“个人交易”的术语来阐释精神分析学的话,拉康则用语言学和符号学的术语来解释它。拉康运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尤其是他的“能指”和“所指”的概念——拉康把索绪尔的概念颠倒了过

来,强调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分裂,使能指成为这个体系中的主要成分——重新阐释了弗洛伊德主义,把侧重点放在了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概念上。他不同意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先于语言这一观点。他不仅认为这二者几乎是同时出现的,而且还把无意识看作是语言的产物;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混乱的、任意的、无规律可循的,而拉康则认为无意识是像语言一样有规律或有结构的,这种结构的规则受制于语言经验,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通过“压缩”和“移置”来表现其内容的,而拉康则认为这两个概念与隐喻和转喻的修辞过程是相似的。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无意识是一种本能代表;而在拉康的理论体系中,无意识则是语言的一种特殊作用,是语言对欲望加以组织的结果。反映在梦中也是这种情形:“梦具有句子的结构,或者用弗洛伊德书中的话说,是一种猜字画谜的结构,也就是说,梦具有某种文字形式的结构。儿童的梦反映了原始表意文字学的特征,而对成年人来说,它同时再现了符号成分的语音用途和象征用途。”①显然,拉康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对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进行了一次“语言革命”。 拉康从结钩主义语言学的角度对弗洛伊德主义的重新阐释,使我们有可能探讨无意识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他使我们认识到无意识并不在我们身体的“内部”,而在我们的“外部”,或者说在我们“之间”,是我们相互关系的一种结果。无意识之所以难以搞清楚,倒不是因为它处于我们的意识深处,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巨大的、错综复杂的网络,把我们包围在其中。而能说明这种网状体系的最好手段就是

精神分析学派的简要内容

精神分析学派的简要内容 1.佛洛依德的心理学理论 西格蒙德佛洛依德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理论是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佛洛依德的人格理论主要包括人格结构图示,人格发展动力,人格适应以及人格发展阶段。 在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图示中他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其中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几个部分。早期佛洛依德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认为人的心理机制由意识和无意识构成,具体来说既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组成。佛洛依德认为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本能和出生后基于本能所形成的各种欲望。这些原始冲动和欲望不被人类文明的伦理道德约束所接纳,因此被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并未消失,它们在不自觉的积极活动追求满足。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前意识是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是人类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当中。意识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是可以观察的心理现象,它负责压抑心理中那些先天的本能和欲望。 晚年佛洛依德对此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三部人格结构”说,既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他认为本我是一个原始的与生俱来的结构,是人出生时人格的唯一成分,是建立人格的基础。本我是非道德的,是本能欲望的体现,本我过程常常是无意识的,遵循着“唯乐原则”,追求快乐逃避责任与痛苦。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是通过后天学习和环境影响发展起来的。它从本我中发展而来,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会了不凭冲动随心所欲,开始考虑行为的后果与现实的作用,这就是自我。超我既是道德化的自我,它从儿时体验的奖赏和惩罚的内化模式中产生,最终形成道德约束和自我理想。超我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行为,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简言之,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协调状态,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 在其人格发展动力理论中,他认为人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是心里能在人格系统中的作用所致。心里能操纵着人格三个结构的运转,人格中某一结构获得较多能量后其他结构的作用就会减少。例如一个人如果心里能大部分作用于本我,他的行为就具有很强的冲动性;若大部分作用于超我,则其行为就很有道德。 2.荣格的主要理论 荣格是瑞士心理学家,佛洛依德的学生,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与佛洛依德一样很重视无意识的概念。他认为精神活动是由意识和无意识活动构成的。意识既是人格中自我的部分,是心灵中关于认知,感觉,思考及记忆的部分。与佛洛依德不同,荣格将潜意识分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个人潜意识是每个人独特的是区别于他人的,个人潜意识曾一度在意识里出现过,但后来被遗忘或者压抑,其内容多与情绪有关,是一种情结。集体潜意识是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经验,是人类对某些事情的先天遗传性倾向。它常在梦或幻想中以原型和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原型的常见表现形式有人格面具,阴影,阿妮玛等。阿妮玛原型是男性心中的女性意象。除此之外荣格还提出了自性化概念,既是一个人的意识不断发展,认识自我并且最终实现自我的过程,可以理解成人心理成长的历程。

文学生命色彩精选作文

文学生命色彩精选作文 诗经,我触到心灵深处一股清泉的波动;品三国,我品出了历史覆盖下灰暗却壮丽的长空;赏幼安,我望见大漠黄沙如同千军万马滚滚而来;读张爱玲,我读出了她脸颊一抹胭脂的残红。 浩瀚文学如同一纸画卷,诗人骚客各自潇洒一挥抑或是轻柔一点。一挥一点间,便有了五千年文学艺术的绚丽灿烂。 我相信,文学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文学有丰富的色彩,正如生命有曼妙的姿态。 翻开《诗经》泛黄的书页,那青涩的诗行写下的是华夏先民粗朴的个性和最本真的生命情怀。或用苍苍白露记下爱而不得的怅惘,或用呦呦鹿鸣记下君子的盛情招待。那灼灼其华的夭桃映红了多少少女簇新的嫁衣,那浩浩汤汤的淇水灰暗了多少少妇无望的等待……或悲或喜,或怨或哀,不同的情愫为诗行涂上了不同的色彩,这些色彩鲜活地跳动着,不是杂乱的混合,只因有着共同的底色,干净、透明而纯真,就像我们遗失多年的童心。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生命沿着轨迹踏上未知的旅途。色彩由清新雅丽转为混沌凝重。 这是三国,是英雄的热血澎湃和迸发的时刻。道路布满荆棘,甚至难以望得隐藏在黑夜下暗无天日的深渊。战场厮杀,刀光剑影,暴风骤雨,电闪雷鸣。那乌云后面可曾有你们渴望的光明?可是,不管怎样,理想闪着金色的光环等着英雄们去摘取。纵使黑夜给了你黑色

的眼睛,你也要用它去寻找光明;纵使乌黑的恐惧覆压住你残喘的呼吸,你也要挺身伫立去挥洒壮丽。 三国过后,夕阳渐近,暮色之下,你是否看见一位鹤发老者在大漠里吹起羌笛…… 黄沙是它的背景,那样的黄不再充满跳动的生机。好在还有残阳淡淡的亲抚,助那不安的生命找到了归途。假如你曾知道黄土孕育了多少个春天,假如你曾凝视过那残霞的绯红,或许,你不再会为他的即逝而垂泪,不再会在遥望英雄踉跄的步履时,徒留下一句“只是近黄昏”的叹息…… 可是终点还没到,路依旧伸向远方…… 了英雄那悲壮孤单而苍茫的黄色,而多了一抹绚丽的胭脂红。 那抹胭脂红是生命迷茫的底色。一颗心的流离失所,早已使生命的青涩消失飘散。是枷锁囚住了希望?还是生的路途真的只能隔绝在这懵懂的年华?那红得心碎的鲜艳是否早就注定了陨落的结局?是落红,终会带着早逝的可惜与悲叹。 悲凉的胭脂红,那是张爱玲惹人心碎让人沉醉的生命本色。 看,文学之色彩如此灿烂,生命之色彩如此绚丽,文学与生命本是同根而生,只不过,文学剔出了生命的诸多杂质,而以更纯粹的色彩诠释生与美的意义。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张爱玲小说的影响

录 中文摘要 (2) 关键词 (2) Abstract (2) Keywords (2) 一、关于白日梦 (2) 1.白日梦产省的条件 (3) 2. 在张爱玲小说中白日梦经历的不同时期 (3) 二、性本能与道德文明的冲突 (4) 1.性心理的剖析 (4) 2.道德文明对性本能的压制 (4) 3.性本能被压抑所导致的变态心理 (5) 三、本我、自我、超我在张爱玲小说中的体现 (5) 参考文献 (7)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张爱玲小说的影响 文学院2010级03班盛佳 摘要:本文通过对张爱玲的小说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作品的分析,从白日梦、性心理、三步人格结构三个方面,探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张爱玲小说的影响。 关键词:白日梦;性心理;三步人格结构;潜意识 On the influence of 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Zhang Ailing SHENG Jia Abstract: Based on the Zhang Ailing's novel theory of psychoanalysis and Freud's analysis of the works, from daydreaming, sexu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structure three-step, explore the impact of 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her novels. Keywords:daydreaming; psychological; three steps personality structure; subconscious.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滩名噪一时的女作家,她的小说普遍带有苍凉、悲伤地意味,对于心理刻画是极其细腻、不惜笔墨的。在她笔下生出许多身份地位不同、境遇不同、个性不同的人物形象,然而张爱玲全然不是简单的勾勒出各式各样的人物,而是将它们的身份、家境、所经历的事、所遇见的人融合在一起,进行精妙的分析,探究其个性形成的根源和转变的原因,成为一个人成长的历史。因此,在小说中许多心理不健全的、病态的人物,如《金锁记》中的曹七巧,《茉莉香片》的聂传庆,《心经》中的许小寒等等,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被理解的行为,通过她的心理分析,都能够得到读者的理解。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法的开创者,对于心理学的研究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有关精神分析的种种观点不仅对心理界,甚至对文学界也是影响深远,在小说创作中许多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心理世界的剖析,意识的描绘都受其影响。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的小说也受到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的影响,其中张爱玲是极其彻底的一个,关于弗洛伊德的“三步人格结构”、“性本能”、“潜意识”、“白日梦”、“变态心理”等理论在小说中都有体现。 张爱玲可以如此精准的把握人物的心理,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精神分析学派综述

精神分析学派综述 摘要:一名精神病医生从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发展了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同时 也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这位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及他的学生为早期精神分析学说做出了杰出贡献,后很多学者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非常独到和深入的发展。同时精神分析学派从两次大的转变中实现了创立和发展。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派、心理病理学、普通心理学、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以探寻和挖掘前人从未企及的人类心灵深处的潜意 识问题,精神分析逐渐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流派。尽管精神分析 运动在不断发展, 但其最核心的观念始终未变, 即: 我们的大多数精神生活是 潜意识的, 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愿望构成了心理的基础; 同时, 各种精神分析 理论都关注个体的心理发展, 提出了各不相同的关于心理发展的图景, 构成了 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的创立与发展依赖于两次 大的转变, 一是从心理病理学到普通心理学的转变, 二是从成人精神分析向儿 童精神分析的转变。 一、从心理病理学到普通心理学 弗洛伊德在精神疾病的诊治过程中, 十分注重追溯个体各种精神症状的早期起源, 所以在他的理论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论述儿童心理发展的, 被称为“儿童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因此, 弗洛伊德本人也被看作是一位发展心理学家。当然, 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是心理病理取向的, 从哈特曼开始才转向普通心理学, 使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一) 精神分析从心理病理学向普通心理学的转向 在弗洛伊德时代, 精神分析主要是研究心理病理学问题的。正是在病人那里, 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的世界。但是由于他只埋头研究病态心理, 因而不能解决病态心理与普通心理之间的矛盾。只分析病人, 而不观察正常人, 必然导致强调冲突与防御, 忽视正常人的适应能力。因此,发展精神分析的主要任务还是在于揭示自我的适应性。 其实, 自我心理学的萌芽还是始于弗洛伊德本人, 他在其理论中曾反复论述自我具有外部和内部客体关系的双重任务, 既可把自我看作是一种外在的适应机能, 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人格的一种内在的统量。他在 1923年出版的《自我与伊底》一书中提出了结构理论, 1926年出版的《压抑、症状和焦虑》修正了最初的焦虑理论, 可视为现代自我心理学的思想萌芽。随后安娜·弗洛伊德 1936年出版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总结和扩展了其父亲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并确

加强文学修养,让生命更丰富

加强文学修养,让生命更丰富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一完小陈珊 今天,我有幸成为2014年雷俊英名师工作室小学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员,这也给我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下面,我就雷俊英主任的讲座《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谈谈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想要教得好,创新意,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及课堂教学,必须扩大知识视野,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这需要语文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 一、语文教师要学习掌握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 语文教师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其教育教学就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让学生跟随教师走进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师常常名言佳句不离口,并且出口成章,就显示出高深的文学修养和学者风范,学生就会产生敬佩之情,进而崇拜教师,崇拜知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学理论水平。文学理论是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基础。没有

理论指导文学作品,教学活动显得苍白无力和肤浅。简单地说,语文教师要对文学的含义,文学作品的类型,风格、流派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做到经常关注新的文学理论信息,阅读有关的文学理论书籍和文章。作为语文教师,在充分认识语文学科性质的基础上,应领会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和人生价值,以及这种价值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和对学生的作用,并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如孔子的论语,庄子的逍遥游,诸葛亮的锦囊妙计,君子好逑的《诗经》,皎洁的汉宫秋月,珠落玉盘的琵琶,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的梦中泪等千秋绝唱的诗词曲赋,这些负载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对形成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品格,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目前,我校教师的读书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氛围。我发现,这种“校本教研”的体会是,书本是语文教师最好的老师。身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的读书不应该是盲目的,必要为“教学”,为“文学”保留一个特殊位臵兼读其他的书。以教促读,读便有了更大的动力,教也有了更深的底气。将书本给予我们的惊喜与力量呈现在课堂上,于是一节又一节的精彩教学就脱颖而出。读书,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即拓展文化视野。有了文化积淀才有教学高度,才有教学的广度。教师必须跟随文明的脚步,放眼“四海”,有一种“天下兴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试题精神分析理论讲解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践》试题3 第二章精神分析理论 一、单选题 1.下面哪个人物与精神分析有关()。 A 荣格 B 马赫 C 华生 D 安吉尔 2、下列哪种理论是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影响比较大?()。 A 原型理论 B 特征分析 C 精神分析 D 平行加工 3、( )是精神分析疗法的代表人物。()。 A 罗杰斯 B 斯金纳 C 弗洛伊德 D 巴甫洛夫: 4、哪种理论认为认同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心理机制? ()。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认知主义。 5、在精神分析中,有的病人产生对治疗者的依恋甚至爱慕称为。()。 A 投射 B 移情 C 外设 D 转移 6、下列心理学流派中,哪一个被称为“第三势力。()。 A 精神分析学派 B 人本主义 C 机能主义学派 D 行为主义学派 7、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造成抑郁的原因是。()。 A 自我惩罚 B 习得的无助感 C 高度的成就需要 D 难以处理的独立状态 8、下列哪种理论是心理动力学理论? ()。 A 原型理论 B 特征分析 C 精神分析 D 平行加工 9、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是。() A 机能主义心理学 B 格式塔心理学

C 行为主义心理学 D 精神分析学说 10、首先将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团体治疗的是:()。 A 华生 B 霍妮 C 班图拉 D 沃尔夫 二、多选题 1.精神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防御机制有是()。 A 压抑 B 退行 C 言语 D 沉默 2.神经症的心理病理学中症状是()。 A被压抑的潜意识中的欲望寻求满足的曲折的表现 B 自我与本能欲望 C是压抑与被压抑两种势力妥协的产物 D 自我没有得到实现 3.弗洛伊德认为焦虑主要包括()。 A真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 道德性焦虑 D现实性焦虑 4.心理防御方法中的合理化包括()。 A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 B 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 C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 D 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 5.童年期的思维的基本特点有:()。 A 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 B 没有发生质变。 C 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D 逻辑思维可以摆脱形象。 6.佛洛伊德认为人格的三种构成是()。 A 本我 B自我

文学与人生

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论文 ( 2012级 ) 课程:文史哲与人生 学生姓名:李燕学号: 12420316 专业:财务会计教育年级:2012级 任课教师:刘鸿武 完成时间:2014 年 5 月 4 日 成绩(百分制): 教师签名:

试论文学与人生的相互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文学与人生的相互关系。文学与人生一直以来都有着复杂且又紧密的关系,文学是人生的写照与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学。人生的发展推动着文学的发展,同时文学对人生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以为,文学与人生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又是相互促进的,在文学中人生不断的延伸,在人生中,文学不断发展。文学赋予人生不同的意义,文学对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文学意义人生价值文学与人生 引言长期以来,文学与人生都是一个不断被探讨的问题,什么是文学,什么是人生,文学 是怎样产生的,文学与人生又怎么样的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许多学者都研究过,探索过。 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观点。那什么是文学?文学就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这个特殊形式是依靠语言来表达人类的一种生命体验审美思考的。所以,文学是人学,是关 于人生、社会、人的心灵与精神的艺术探索。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的产物,文学和人生之间存 在着与人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学是人类发展的文化产物,但是又改变了人类生活。 而人在本质上以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是一种心灵的存在,人的精神生命是从思考开始的,因 而人生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学。文学与人生是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又是相互促进的,在文学 中人生不断的延伸,在人生中,文学闪烁其光芒。综上,在参考、总结其他研究者的基础上, 提出以下观点:首先,文学与人生是相辅相成的,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人生的发展,人生价值 的实现也不能缺少文学的作用。其次文学对人生具有相互作用,优秀的文学可以促进人生发 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最后,每一个人于文学的关系都不尽相同,文学对于不同的人生具有 独特的价值。 文献综述 一、《谈文学》朱光潜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08 朱光潜先生的《谈文学》是一对文学观念重新整合的作品。在《谈文学.》中,朱老先生是这样阐述文学与人生的关系:一、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介的艺术,就其

文学研究与精神分析法

第34卷第5期Vol.34N o.5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4年5月20日 May.202014 16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4.05.009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内涵深刻。很多文学作品不是简单能说清楚的,因为其中包含各个领域的内容。一篇文章除了故事情节、思想内涵、语言、结构等属于纯文学的内容外,还包含着很多其他内容。因此,要联系文学外部的内容,跨领域研究,以便更透彻地分析一篇文章。很多文章已经被分析得很全面, 各种研究方法可以让研究者们拓宽思路,在旧文章上做出新内容,也给读者启发,让读者面对文章时有多种思考,不仅关注文学表面的东西,还可以与社会生活联系,与其他学科领域联系,更深刻地理解文章,使文学由虚幻缥缈变得真实。 当代很多研究者都开始注重文学的深入研究,探讨文学与外部的关系,不过研究要实事求是,要搜集充分的证据,不能先在脑海中拟定一个联系,再围绕此联系有选择甚至是牵强地组织材料,这样容易先入为主,形成偏见,建立不充分甚至错误的联系。 一、精神分析法 人物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作品以塑造人物为主,尤其是小说。人物性格是塑造人物的重要因素,而塑造复杂性格是很多作家的共同追求。能经得起时间考验、永不褪色的文学人物大多具有复杂的性格。中国文学从古代开始就注重人物塑造,曾创造出一大批有特色的人物。五四运动之后,新旧思想交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思想更是充满矛盾性。中国文学界也曾经历过宣传“高 大全”式英雄的错误时代,不过这种错误观念很快得到纠正。人物是读者在阅读文章时最先看到的因素,是作家传达思想的重要媒介,也是研究者们关注的对象。 人物性格和心理学有一定联系,有些研究者会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作品,这种现象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传入中国后变得更多。精神分析学 说传入中国后掀起了一阵波动,文学界出现了很多以此为论点的文章。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科医生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在西方,弗洛伊德的名字可以说家喻户晓,而且“自从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学说后,他的影响迅速从病理学扩大到文学、 宗教、哲学等领域”[1] ,他提出了关于潜意识、泛性论、人格结构、本能说以及论梦等一系列理论。有历史学家曾经指出过,“如果弗洛伊德窒死摇篮之中,时代将可能产生出另一个弗洛伊德”,这句话说明“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力量的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而且也暗示着,精神分析理论所阐释的,乃是人类生命内在本质的一个方面,因而它的存在、发展与 流传及其对人类生命实践过程的影响作用,也都将是必然的”[2]。精神分析理论对西方社会、文化及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甚至到1950年,如果还有人没听说过精神分析学说,便会被戏谑地讥讽为“天外来客”。这种学说传入中国后也给中国文学界带来了很大影响,很多研究者据此研究文学作品。 文学研究与精神分析法 李 明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文学不应被局限于一方小天地,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与思想的产物,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要想真正透彻研究文学,就应该打开思路,将文学与其他领域如地域、心理、文化等联系起来。这样利于增加文学 作品内涵,宣扬中国文化,也有利于角度创新,丰富文学研究资源。但是,具体到一部文学作品,不是所有的研究方法都适合,不是和每个领域都能联系起来。因此,要实事求是,选择合适的方法,认真推敲,搜集充分的资料,在论据充分的基础上提出论点。不能先主观臆断一个结论,再牵强地组织材料,那样的结果往往是不准确的。 关键词:文学研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4)05-0016-02 收稿日期:2014-05-12 作者简介:李明(1989—),女,河北沧州人,西南大学文学院中国当代文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