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必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的必要性摘要:信仰是人类精神现象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社会信仰,也是当前唯一正确科学的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可以让大学生树立符合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现实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让大学生更好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本文将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本质特点角度,来分析当前大学生面临的一系列信仰问题、阐明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对策,从而达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目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特点马克思主义信仰

人不能没有信仰,正如克莱尔所说,“人是为了某种信仰而活着”,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人存在的前提是精神上的自由,没有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就不能成为人。”人们追求信仰的过程,也就是人们追求生存意义的过程,然而,人类在追求生存意义的同时,却不自觉得使自己陷入“二律背反”(二律悖反(antinomies)是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康德认为,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的困境,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把人类个体生命存在的有限性与人类整体追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冲突展现为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实践之中,并提出人的终极目标和意义是建立人类理想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科学的信仰,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但是,现实并非如此,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很多同学质疑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崇尚所谓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势在必行。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决定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理智性

培根曾说:“真理的探求,真理的认识,真理的信仰乃是人性中的最优之点”,可见对于真理的追求乃是世人不断追求的目标。作为时代骄子的大学生,更应该自觉地将追求真理视为己任,而这一追求的过程需要信仰的支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推崇真理的能力是点燃信仰的火花”,一种信仰,一种世界观,如果不以科学为基础,它就是不可信的,而马克思主义与其他信仰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象是科学真理,信仰马克思主义就是信仰科学,信仰真理。因此说,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生理智的选择。

在如今物欲横流,浮华喧嚣的社会,许多的大学生在人潮中迷失了方向,表现出迷茫、困惑、忧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出现信仰的非理性化和非科学化。卡耐基说:“你有信仰就年轻,疑惑就年老,岁月使你皮肤起皱,但是失去了热忱,就损伤了灵魂”。大学生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的激情与理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追求真理性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信仰的理智性。

对普遍真理的知识的崇拜并不能给人们带来“意义”的依赖和心灵的安慰,人们仍生活在诸如“意义的丧失”、“生存的危机”当中。即使是大物理学家、大数学家,他们能够掌握现象世界的所有规律,也时常不能完全理解人的存在到底是怎么回事。反思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注重加强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理论素养的培养,帮助我们周围的那些不相信马克思主义、质疑马克思主义的同学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仅仅是人们信奉的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主义”,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理智的选择。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决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性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名言深刻地折射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的本质区别,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找到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实践,从而使马克思信仰具有了现实性,更好地激

励人们的实践活动。

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决定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就是将实践渗透到主体的自我意识中去,既从主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又从客体的本质和规律角度去改变世界,这样就使人从“行动着的活体”变为“行动着的思想者”,从而使人能够有自由的空间审视自我存在的价值,思考人生的意义,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交集。当前大学生在信仰问题上的危机,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自我”主体地位的缺失,现实与信仰之间的出现断层,而真正的信仰就应该是主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在引导同学确立人生信仰时,应该重视我们大学生的主体能动意识,重视其理性思维的养成,让信仰成为深深扎根于实践的主体内在精神生活选择和理性思考的结果。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要求与理论的互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源于实践,也指导实践,它要求人们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实践活动。

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有在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人生信仰的形成来自个体的生命体验和社会阅历的沉积,尽管存在着一定的情感或非理性成分,但其基础是客观的人生实践。恩格斯也曾提到过确立信仰的三种基本途径:实践的途径、政治的途径和哲学的途径。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希望的大学生,要想成为“四有”新人,就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工具,牢固树立实践的观点,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积极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不断的积极的政治追求中获得对自我存在价值的感悟。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和创新性决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崇高性

3.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是由它的无产阶级阶级性质决定的。我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也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是我们国家的主导政治信仰。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涌现,政治信仰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出现动摇的趋势,西方的实用主义、存在主义、自由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等在大学校园内乘虚而入,大学生出现信仰模糊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主导性信仰地位的下滑,因此要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性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要求我们要加强大学生个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生成引领全社会发展的主导价值性政治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也只有马克思主义这种为全人类的事业而奋斗的信仰才能够造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一代新人,正所谓——“强烈的信仰会赢取坚强的人,然后又使他们更坚强”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将引导我们当代青年走出精神的荒漠,找到心灵的绿洲。

3.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同一切落后的、陈腐的、保守的观念做斗争的情况下,除旧布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品质。对于中国来说,就是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对于大学生来讲,就是要求我们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行动。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就必须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大批的高素质人才,而高素质人才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有创新意识,这就需要加大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使创新成为大学生的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