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放样基本方法解析
施工测量放样作业方法及要求

施工测量放样作业方法及要求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测量放样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环节,对于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的达标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施工测量放样的方法及要求,旨在为施工测量工作提供指导和基本准则。
一、施工测量放样的方法1. 确定测量控制点:在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前,必须确定测量基准点和控制点。
测量基准点是施工测量的参考点,而控制点是用来调整和监控测量误差的。
2. 准备测量工具与设备:进行施工测量放样需要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和设备,如测量仪器、测量尺、水平仪等。
在进行施工测量前,要确保这些设备的准确性和正常工作状态。
3. 进行放样测量:根据设计图纸和工程要求,将设计中的要素转化为实际的施工工程。
包括标示墙角和开口尺寸、测量地面水平等。
4. 记录与标示:进行施工测量放样时,必须及时记录所得数据,并在测点进行标示,以便施工人员正确理解和执行。
5. 定期校验与调整:施工测量放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需定期校验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施工测量放样的要求1. 准确性:施工测量放样的最基本要求是准确度。
在进行施工测量放样时,必须保证测量结果与设计图纸的要求高度一致,以确保施工工程符合设计要求。
2. 及时性:施工测量放样需要及时进行,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测量和放样,以满足施工的需要,并及时调整和修正。
3. 一致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保持数据和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避免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以避免后续工作的延误和问题的发生。
4. 标示清晰:在进行施工测量放样时,必须标示清晰,以便施工人员准确理解和执行。
标示应该直观明了,避免产生歧义。
5. 合理性:施工测量放样的结果必须合理,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并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在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前,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测量方案。
总结:施工测量放样作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工期的重要环节,对于建筑工程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施工测量放样方案

施工测量放样方案施工测量放样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在施工前准确确定构筑物各部位的位置、形状和尺寸,为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下面将从施工测量放样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顺利进行。
一、施工测量放样的原则1.准确性原则:施工测量放样必须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避免误差的产生。
2.可靠性原则:施工测量放样必须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经济性原则:施工测量放样必须保证操作的经济性,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适应性原则:施工测量放样必须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设备。
二、施工测量放样的方法1.传统放样法:传统放样法主要通过使用传统的测量工具,如铅垂线、剖线、切线等,将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和位置放大到实际施工场地上。
2.电子放样法:电子放样法主要通过使用电子测量仪器,如全站仪、测距仪等,实时测量和记录各种尺寸和角度数据,再通过计算机处理和分析,直接生成施工放样图纸。
三、施工测量放样的步骤1.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了解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放样的具体要求和方法,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和工具。
2.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将各种尺寸和位置放大到实际场地上,使用测量仪器进行测量,记录测量数据,如坐标、角度、高程等。
3.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通过专业测量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施工放样图纸。
4.核实修正:根据施工放样图纸,对测量数据进行核实和修正,确保放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施工执行:根据施工放样图纸,进行施工执行,并及时调整和修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施工测量放样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放样方法和仪器设备,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和要求,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施工测量放样必须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切勿私自更改设计图纸上的尺寸和位置。
3.测量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测量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施工测量中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

施工测量中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模板学术风格正文:施工放样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介绍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包括放样前的准备工作、测量基准点的确定、放样线的确定、放样点的确定、放样误差的控制等内容,以供参考。
1. 放样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放样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收集工程图纸和施工方案、查看工程现场、确定放样器材和工具、制定放样方案等。
这些准备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放样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测量基准点的确定测量基准点是放样的起点,通常选择工程坐标系中的一个已知点作为基准点。
在确定基准点时,需要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易测性和工程要求等因素。
3. 放样线的确定放样线是用来确定放样点的参考线,通常使用导线进行标示。
在确定放样线时,需要考虑放样线的长度、方向和精度要求等因素。
4. 放样点的确定放样点是根据图纸要求,在地面上进行标示的点位。
在确定放样点时,需要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操作,并考虑放样点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等因素。
5. 放样误差的控制放样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误差,为了控制误差,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定期校验放样器材、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放样、及时记录和处理放样误差等。
附件:1. 工程图纸和施工方案2. 放样器材和工具清单3. 放样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工程坐标系:工程测量中使用的一种坐标系统,用来描述工程物体的空间位置。
2. 放样器材:用于测量和标示放样点位的仪器、设备和工具。
3. 放样误差:放样结果与设计要求之间的差异。
模板商务风格正文:施工放样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正确的施工放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包括放样前的准备工作、测量基准点的确定、放样线的确定、放样点的确定、放样误差的控制等内容,以供参考。
1. 放样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施工放样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首先,收集和准备工程图纸和施工方案,确保对工程要求有全面的了解;其次,实地查看工程现场,熟悉地形地貌和施工条件;最后,确定放样所需的器材和工具,并制定详细的放样方案。
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

1、施工测量概述
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 建立施工控制网 进行建筑物、构筑物的施工放样 施工期的变形观测 竣工测量
施工测量的基本原则: 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
2、施工放样
放样又称测设,将图纸设计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照 设计要求和精度放样到实地上的工作。
x:700.00m
Ⅱ
y:600.00m Ⅲ (1)计算测设数据
x:650.00m
y:580.00m
b
c
建筑物的长度 ycya
5 . 0 m 8 5 0 . 0 m 3 5 0 . 0 0 m 0
xac
a
x:600.00m y:500.00m
xⅠa
x:620.00m y:530.00m
d
yac
过程相反
测设 三项 工作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D 测设已知水平角 测设已知高程 H
平面位 置X、Y
3
放样(测设)的方法
一、角度放样:测设已知水平角
• 测设水平角是指已知水平角的顶点、角的一边和 角值,要求在实地标定出这个角,可得到角的另 一边(即得到了一方向)。
• 水平角测设的任务是,根据地面已有的一个已知 方向,将设计角度的另一个方向测设到地面上。
极坐标法适用于量距方便,且待测设点距控 制点较近的建筑施工场地。
19
x
S
1)计算测设数据
R (1)计算AB、 AP
AP
P (xP,yP)
DAP
A
(xA,yA)
AB
Q
B (xB,yB)
边的坐标方位角。
ABa
rc
tayA nB xAB
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放样方法

路基、路面工程施工放样方法路基和路面工程的施工放样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步骤。
放样是将设计图纸上的图形和数据按照比例实地标定出来,以便进行施工。
以下是路基和路面工程施工放样的主要方法:一、路基施工放样中线放样:在道路施工中,首先需要进行中线放样。
中线放样的依据是设计图纸中的导线形式和道路中心线的长度。
在放样时,需要使用全站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按照设计给定的导线坐标,确定道路中心线的位置。
在放样过程中,应确保中线位置准确,并记录好放样数据。
边线放样:边线放样的目的是确定道路的边缘线位置。
在中线放样完成后,根据设计图纸中的边距和坡度值,使用测量仪器进行边线放样。
边线放样的精度要求较高,因为边线的位置直接影响到道路的宽度和线形。
标高放样:标高放样的目的是确定道路设计的高程位置。
在道路施工中,需要按照设计图纸中的高程值,使用水准仪进行标高放样。
标高放样的数据应准确无误,以确保道路的平整度和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路面工程施工放样路面中心线放样:路面中心线的放样依据是设计图纸中的中心线形状和长度。
在放样时,需要使用测量仪器,按照设计给定的中心线坐标,确定路面中心线的位置。
路面中心线的位置应与路基施工中的中线位置相吻合,以确保路面的线形美观。
路面边缘线放样:路面边缘线的放样目的是确定路面的边缘位置。
在中线放样完成后,根据设计图纸中的边距和坡度值,使用测量仪器进行边缘线放样。
边缘线的位置应与路基施工中的边线位置相吻合,以确保路面的宽度和线形。
路面标高放样:路面标高放样的目的是确定路面设计的高程位置。
在路面施工中,需要按照设计图纸中的高程值,使用水准仪进行标高放样。
路面标高放样的数据应准确无误,以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在进行施工放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使用的测量仪器应经过校准,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放样时应遵循设计图纸的要求,并按照规定的坐标、坡度、高程等参数进行操作。
在进行中线、边线、标高等项目的放样时,应做好标记并记录数据,以便后续施工的参考和核对。
工程施工放样施工方法

工程施工放样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其目的是将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照设计要求,以及一定的精度在实地标定出来,为施工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工程施工放样方法。
一、全站仪坐标法全站仪坐标法是利用全站仪的高精度角度和距离测量功能,将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的各个控制点坐标,通过测量仪器测设到实地上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输入测站点的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
2. 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
3. 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和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
4. 在测站点上按步骤1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和高程。
5. 记录员转动仪器点和拟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
二、极坐标法极坐标法是利用点位之间的边长D和角度Q关系进行测设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在已知点上架设全站仪,测量待放样点与已知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2. 根据测量得到的距离和角度,计算待放样点的坐标。
3. 在待放样点上设立标志,完成放样。
三、直接坐标法直接坐标法是根据点位设计坐标直接进行点位测设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待放样点的坐标。
2. 在实地上架设全站仪,照准待放样点,调整全站仪的坐标,使其与待放样点的坐标一致。
3. 在待放样点上设立标志,完成放样。
四、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是利用点位之间的距离交会进行点位测设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在已知点上架设全站仪,测量待放样点与已知点之间的距离。
2. 在待放样点上设立标志,并测量标志与已知点之间的距离。
3. 根据测量得到的距离,计算待放样点的坐标。
4. 在待放样点上设立标志,完成放样。
五、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是利用点位之间的角度交会进行点位测设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在已知点上架设全站仪,测量待放样点与已知点之间的角度。
工程施工放样常用方法简介

工程施工放样常用方法简介摘要:施工放样工作在工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施工放样人员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了工程质量的好坏。
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主要测量施工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
关键词:放样全站仪坐标法极坐标法直接坐标法施工放样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以及一定的精度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施工放样主要通过角度、距离和高程标定实地点位。
工程实践中一般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极坐标法、交会法、GPS RTK法(直接坐标法)等。
一、全站仪坐标法设站+极坐标法放样(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
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
(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
(3)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和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
以上步骤为测站点的测量。
(4)在测站点上按步骤(1)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和高程。
(5)记录员转动仪器点和拟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至放样点检查坐标和高程。
(6)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棱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量平距D。
(7)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的差值,指挥棱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
(8)重复过程中,直到小于放样限差(非坚硬地面此时可以打桩)。
(9)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
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
重复(6)~(9)的过程,放样出该测站上的所有待放样点。
二、经纬仪后方交会法设站+极坐标法放样(1)在未知点上安置经纬仪(或全站仪,当已知点上不便安置棱镜时)整平;在已知点A、B、C上安置照准标志。
(2)以四点中较远点A为零方向,用方向观测法测量、角。
施工放样的方法和精度分析

测量时标志是事先埋设的,可待它们稳定后再开始观测。 放样时常要求在丈量之后立即埋设标志。标桩埋设地 点也不允许选择。
2.一般来说测量一次性完成,放样是分次按需要进行。
路漫漫其悠远
施工放样的方法和精度分析
3.测量时常可作多测回重复观测,控制图形中常有多余 观测值,通过平差计算可提高待定未知数的精度。放样 时不便多测回操作,放样图形较简单,很少有多余观测 值,一般不作平差计算。
路漫漫其悠远
施工放样的方法和精度分析
4.观测误差
指观测本身存在的误差。主要是照准和读数误差,其 误差的大小应视仪器的等级而定。
5.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
在角度放样中,由于要求及时提供成果,很难选择最 佳观测时间和有利用不同时间段内成果的平均值来减弱 外界因素引起的影响,这是不利的一面;但是在角度放 样中,由于视线较短外界因素的影响一般不会很大是有 利的一面。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
1、测水平角时
测角时,由于仪器对中误差e使角度顶点由A点 移到A′点,因而使测得的角度为αˊ,而不是正 确的α值。显然,在一般情况下,δ1≠δ2≠0, 所以αˊ≠α。也就是说,测量误差直接影响实 测的角值。
路漫漫其悠远
施工放样的方法和精度分析
2.测设水平角时
仪器对中误差e,使角顶点由A点移到了A′点。但在放样 时,是由在A′点的仪器瞄准固定点B后,设置已知角值a的。 故仪器对中误差并不影响放样的角度值。但它影响待定边 的方向,使欲放样的AP边成了A′P′位置。
施工放样的方法和精度 分析
路漫漫其悠远
20பைடு நூலகம்0/11/15
施工放样的方法和精度分析
对于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放样,常用的方法有极坐标 法、直角坐标法、方向线交会法、前方交会法等。 这些方法的基本操作都是长度与角度的放样。高程 的放样通常均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因此可以这样说, 放样工作的基本操作就是长度、角度(或方向)与 高程的放样。所用的仪器和工具,可以是常规的, 也可以是自动化的;可以是通用的,也可以是专用 的。放样数据的计算就是求出放样所需要的长度、 角度与高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往返测设法
先在已知起点上沿标定方向,用钢尺等工具直接量取设计长度, 并在地面上临时标出其端点,这一过程称为往测。而后,从终点向起 点再量取其长度,称为返测。往测长度与返测长度之差称为较差。放 样的水平距离一般是根据控制点和待定点的坐标反算而得到,在用钢 尺放样时,应考虑钢尺的尺长改正。
第十二章 施工放样基本方法
把设计图纸上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 高程以—定的精度测设到地面上的测量 工作称为施工放样。
原则:“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 后细部”。
2020/4/26
1
第十二章 施工放样基本方法
★ 第一节 工程控制网的布设 第二节 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放样 第三节 平面位置放样
2020/4/26
2020/4/26
图12-2 平面控制点观测墩结构 5
第一节 工程控制网的布设述
二、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平面施工控制网的建立方法有多种,如三角网、导线网、GPS网 等。
三角网布网:应考虑通视条件,且避免大于120°的钝角和小于 30°的锐角,以保证控制网有较好的图形强度。
GPS建网:应保证点位附近天空开阔,且没有电波辐射源和反射 源。
主轴线AOB、COD经调整后,便可加密E、F、G、H各点。在A、 C两点架设经纬仪,后视O点,分别测设90角,两方向线之交点即为E 点。实量AE、CD边长进行检核。用同样方法可以交会F、H、G点。 在建立了“田”字形方格网后,还需以此加密1~16各点,如:可在C 点架设经纬仪照准E点,按设计要求沿视线精密量距,即可定出点1。
四、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为高程放样建立的控制网称高程控制网,其主要作用是建立统一的高程基准 面,并为工程的细部放样和沉降监测服务。常用方法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 测量和GPS测量等。
高程基准点应稳定可靠,且能长期保存。 高程控制网应采用该工程设计所采用的相同的高程系统,在收集已有高程 控制资料时,应对资料的来源等进行认真的认证和复核。
1m
0.5m
标志头 橡胶环
2020/4/26
粗砂砾层
芯管 套管
3m
图12-5 钢管标结构图 8
第一节 工程控制网的布设述
四、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水准测量是建立高程控制网的主要方法。在进行水准测量时,首先应根据工程的实 际情况和需要,确定水准测量的精度等级,拟定水准测量的线路和作业方案。
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间的竖直角和水平距离计算高差而求出高程的,其精度一 般低于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可采用单一路线、闭合环、结点网或高程网的形式布设 。
2
第一节 工程控制网的布设述
一、工程控制网的特点
1.控制点精度要求高; 2.控制点使用频繁; 3.控制网投影到特定的平面; 4.采用独立的建筑坐标系。
2020/4/26
3
第一节 工程控制网的布设述
当施工控制网坐标系与建筑坐标系相联系时,应进行坐标换算,换 算方法如图12-1所示。
设xoy为第一坐标系统,x’o’y’为第二坐标系统,则P点在两个坐标系统中 的坐标分别为:
x y
a b
cos sin
sin cos
xy
(12-1)
xy
cos sin
s in cos
x y
a b
(12-2)
式中:a、b——坐标平移量; α——坐标系旋转角。
图12-1 坐标系的换算
2020/4/26
4
第一节 工程控制网的布设述
二、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大型工程的施工控制网一般分两级布设,以首级控制网点控制整 体工程及与之相关的重要附属工程,以二级网对工程局部位置进行施 工放样。
2020/4/26
图12-3 芜湖大桥GPS平面施工控制网 6
第一节 工程控制网的布设述
三、建筑方格网 其最大优点是可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细部点放样。 极坐标法布网原理:如图12-4所示的建筑方格网主轴线AOB,三点
通过极坐标法测设出其概略位置,由于误差的存在,这三点一般不在 一条直线上,因此,需要进行调整,使其严格在一直线上。在放样了 主轴线AOB线后,仪器架于O点并转90即可定出C、D。
2020/4/2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
第二节 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放样
一、水平距离的测设
2.归化测设法
测设时,先确定欲测设距离的方向,并在该方向的起点上用钢尺量取设 计长度,大致确定终点B’的位置,作为临时点标定在地面上。而后反复丈量 多次,取其平均值作为S’的精确值(参看图12-7)。根据设计值S与实量值S’计 算距离归化值:
GPS测量。GPS测量获得的观测量 (ΔX,ΔY,ΔZ)为世界坐标系WGS-84椭球体上的空 间直角坐标,而我们常用的平面坐标系是北京54或西安80坐标系,高程坐标系为正高坐 标系,因此,数据处理的目的是将WGS-84的空间坐标转换到当地参考系的平面坐标和 高程坐标,在这个处理过程中,要完成平差、转换、投影三个环节。目前常用的数据处 理方法有空间强制附合法、空间平差空间转换法等。
S S S
(12-3)
高精度归化法布网原理:首先按直接法放样各方格点,再采用三角 测量、导线测量、交会测量等方法,对方格网点进行精密测量,并进 行平差处理,以精确计算出各点的实际坐标。将各点的实际坐标和设 计坐标比较,求得各方格点的归化改正量,从而把各方格点归化到设 计位置。
图12-4 建筑方格网
2020/4/26
7
第一节 工程控制网的布设述
2020/4/26
图12-6 某水利工程高程施工控制网
9
第十二章 施工放样基本方法
第一节 工程控制网的布设 ★ 第二节 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放样
第三节 平面位置放样
2020/4/26
10
第二节 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放
样
一、水平距离的测设
水平距离是指地面上两点之间的水平长度。测设水平距离是从地 面上某一已知起点,沿某一已知方向,根据设计长度用钢尺、或激光 测距仪等工具,将另一端点测设到地面上。
控制网点位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其控制的范围和便于施工放样,此 外,还应注意所选点位的通视、安全和施工干扰小等要求。另外,在 控制网选点前,应了解工程区域的地质情况,尽量将点位布设在稳固 的区域,以保证点位的稳定性。
大型工程常用的控制网点宜建造混凝土观测墩,并埋设强制归心 设备。混凝土观测墩的基本构造见图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