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放样方法与精度分析
施工测量放样作业方法及要求

施工测量放样作业方法及要求22006-12-28 12:06器常规设置:如单位、坐标方式、补偿方式、棱镜类型、棱镜常数、温度、气压等。
4.使用有内存的全站仪时,可以提前将控制点(包括拟用的测站点、检查点)和放样点的坐标数据输入仪器内存,并检查。
四、全站仪坐标法设站+极坐标法放点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
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
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
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对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3.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和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
以上步骤为测站点的测量。
4.在测站点上按步骤1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和高程。
5.记录员根据测站点和拟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6.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量平距D。
7.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D°的差值:ΔD=D-D°,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ΔD。
8.重复过程7,直到ΔD小于放样限差。
(非坚硬地面此时可以打桩)9.检查仪器的方位角值,棱镜汽泡严格居中(必要时架设三脚架),再测量一次,若ΔD小于限差要求,则可精确标定点位。
10.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
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
类别:默认分类 | 评论(0) | 浏览(84) 施工测量放样作业方法及要求2006-12-28 12:02(二)施工测量放样作业方法及要求一、说明本指导书是根据常规放样方法编写的,放样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如精度要求、控制点分布、现有仪器、现场条件、计算工具等来选择测站点和放样点的测设方法的不同组合及不同的检核方法。
建筑工程归化法放样原理及精度分析

建筑工程归化法放样原理及精度分析摘要:施工放样是将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文章对建筑工程规划法放样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其施工中的精度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过程;归化法放样;精度一项工程进入施工阶段,首先要将设计图纸上的各种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在实地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这一测量工作称为放样,亦称测设。
任何一项放样工作均可认为是由放样依据、放样方法和放样数据三个部分组成。
放样依据就是放样的起始点,放样方法指的是放样的操作过程,放样数据则是放样时必须具备的数据。
测定时可在作业结束后仔细计算各项改正数;放样时一般在现场计算改正数,不仅容易出错,也不能做得仔细。
测定时标志是事先埋设的,可待它们稳定后再进行观测;放样时通常是在观测后立即埋设标桩,标桩埋设地点也不允许选择。
根据放样的操作过程不同,放样方法可以归纳为两类:直接放样法和归化放样法。
当直接放样法不能满足放样的精度要求时,应采用归化放样法,以提高放样的精度。
1角度放样角度放样又称为方向放样(指水平角或水平方向),是在一个已知方向上的端点设站,以该方向为起始方向,按设计转角放样出另一个方向。
角度放样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分为直接放样和归化放样。
1.1直接放样如图1所示,A和O为相互通视的已知点,欲在O点放样另一已知方向OP,具体步骤如下:①在O点安置经纬仪,以正镜位置照准B方向,水平读盘置数为零。
②计算放样角值β。
角β为∠AOP的值:β=αOP-αOA③顺时针转动照准部,使度盘读数为β,制动照准部,在此方向线上距离O点S(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处确定一点P’。
④倒镜照准A方向,度盘置数为180°0′00″,顺时针转动准部,使度盘读数为180°+β,在视线方向上距O点S处确定一点P’’。
⑤连接P’P’’,取中点P,则0P即为待放样方向。
∠AOP为放样的角。
火电厂施工放样控制基准点的施测及精度分析

K yw rs e okpi ;ped e a dajs et; gnm tcl ei ;m t do cnrl aac esr g ai —o t e od :nt r o tsrasnt n dut n t oo er vl g e o e t lnem au n ;l n w n m i r i e n h f ab i yg u
但现在的问题是不同的软件由于软件设计不同思路不一样采用的平差方案也可能不同即使用同一软件采用的平差方案不一样计算的结果还是有些出入特别精度评定这一环节控制网的可靠性有多高质量如何就看精度这个指标了
维普资讯
■建筑 设计 与规划
福建建设科技 20 . o5 07N .
记 录 , 距 一 测 回 内读 数 较 差 应 < ±1 m 测 回 间 较 差 应 < 测 0 m, 1m 5 m。测距时温度 气压 只在 测站 读取 , 温度读 至 0 5 , . ℃ 气
压读至 1 p 。仪器加 乘常数 , a H 气象常数可直接置入全站 仪 自
动改正。
控制网的精度与 控制 网布 设的 网形和 观测 方案 密切 相 关, 当控制网一旦布设并观 测完毕后就 与采用什 么软件计算 有很大 的关 系。但现在 的问题是 , 同的软件 由于软件设计 不 不同, 思路不一样 , 采用的平 差方案也 可能不 同, 即使用 同一 软件 , 采用 的平 差方案不一样 , 计算 的结 果还是有些 出入 , 特
1工 程概 述
某火 电厂位于沿海半岛 , 面临海 , 面与菜地 接壤 , 三 一 原 来这里还是一片滩涂 . 后来 用防洪堤把 这片滩涂 围起来并 填 上土 ( 图 1 。该火电厂计划总装机 20万 千瓦 。一期建设 见 ) 4 2台 6 0万千瓦火 电机组 , 二期 也是建设 2台 6 0万千瓦火电 机组。由于火电机组设备庞大 , 安装质量要求较高 , 应的要 相 建造大型设备基础 , 埋设一批 大直径 地脚螺栓 。在施 工 中确 保 大 直 径地 脚 螺 栓 的 固定 质 量 是 保 证 大 型 设 备 基 础 和 设 备 安 装质量的重要 关键技 术问题 。脚螺栓 安装允许 偏差 : 螺栓 中 心轴线偏差不大 于 ±2m 螺栓 中心距 偏差 不大 于 ±4 m, m, m 螺栓顶标高偏差为 ±lm O m。为 了保 证施 工放样 点的平 面和 高程精度 , 因此平 面需 要布设精 度 高的一级 控制基 准点 ,此 控 制基准点高程精度不低于四等水 准。
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7)

计算出D′与需要测设的水平距离D之间的改正数ΔD=D-D′根。据ΔD的符 号在实地沿已知方向用钢尺由B′点量ΔD定出B点,AB即为测设的水平距离
D。
ΔD
A
B′ B
D′ D 6-2光电测距仪放样距离
2021/9/6
Engineerin15g Surveying
Chapter 6 The Construction Setting-out of Engineering Building
段的垂距B′B。
△β
BB OB - OB
B'
20626 5
B
然后,从B′点沿OB′的垂直方向调整垂距B′B,
∠AOB即为β角。
如图6-3所示,若△β>0
时,则从B′点往内调整B′B至B点;若△β<0
时,则从B′点往外调整B′B至B点。
图 6 -4
精确方法测设水平角
2021/9/6
Engineerin17g Surveying
直接放样方法
11
Chapter 6 The Construction Setting-out of Engineering Building
6.3 常用施工放样方法(基本的测设工作)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方法
就是从地面一已知点开始,沿已知方向测设出给定的水平距 离以定出第二个端点的工作。根据测设的精度要求不同,可分为 一般方法和精密方法。 钢尺测设已知水平距离(一般方法)
6
6.2 建筑限差和精度分配
二、精度分配及放样精度要求
对于相当多的工程,施工规范中没有具体的测量精度的 规定。这时先要在测量、施工、施工制造几方面之间进行误 差分配。然后才可知测量工作应具有怎样的精度。
道路桥梁工程中施工放样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桥梁工程中施工放样方法及其精度分析本文叙述了桥梁施工中常用的放样方法,结合实践讨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环境,最后进行了精度分析。
主题词:桥梁放样精度分析极坐标法在桥梁工作实践中,为了保证桥梁各部结构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更好地掌握和控制工程施工数量,测量人员需要不断地放样、检查、监控各部结构施工,内、外业工作量极大。
施工放样的精度又关系着桥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近些年来,工程施工大多已采用项目法管理,人员精简,工程规模又越来越大,如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测量放样效率就显得十分重要和有其现实意义。
选择合适的测量放样方法,养成严谨的复核习惯,建立严格的测量工作制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桥梁工程中施工放样一般包括:已知距离的放样、已知水平角的放样、已知高程的放样和平面点位的放样。
前两者的放样基本上是平面点位放样中的一部分,或就是其的另一种形式:两个点确定一条线段。
已知高程的放样可以采用几何水准法,也可使用三角高程法,最好采用两种方法互相复核。
施工放样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先放样精度高的点,复核正确后,可以继续放样其他点,也可以利用先放样的点,再放样精度低一些的点。
桥梁点位放样常用的放样方法有坐标放样法和极坐标放样法。
极坐标法进行放样,就是置镜一控制点,后视另一控制点,输入放样点坐标或调整好方位角后输入距离,即可放样出预定点位,并采用置镜另一控制点点进行复核,同时可实测相邻两工作线偏角和相邻墩台的交点距进一步检核。
长度差值在10mm 限差以内,拨角检测的横向偏差在2~3mm 内时可以为定位正确,其误差可在邻近放样点内作适当调整。
坐标放样法实际上是将计算公式固化到全站仪中,通过电子读数,直接带入公式计算得到坐标。
在实践中,因放样前不知点位和坐标系在场地的走向,反而不如极坐标法来的方便和快捷。
X 轴和y 轴偏差值的调整不如在指定方向上一定距离的移动来的方便和迅速。
全站仪既可以使用坐标放样法,也可以使用极坐标放样法,显示的差异在于显示模式的不同,但预先准备的放样数据是不一样的,分别是坐标和方位角(极角)加距离(极距)。
施工放样作业流程及方法

施工放样作业流程及方法一、施工放样的作业流程1、准备工作:熟悉施工图纸,掌握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确定施工放样的方法和精度要求。
准备好测量仪器和工具,包括全站仪、水准仪、GPS、激光指向仪等。
2、测量定位: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施工放样的基点和基线,建立施工控制网。
对于大型工程,需要建立多个控制网,并进行相互校核。
3、测量放样: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测量放样。
对于建筑物的轴线、标高、位置等参数,需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记录。
对于桥梁、隧道等工程,需要进行地形测量和地质勘探。
4、现场校核:在施工放样后,需要对放样结果进行现场校核,以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地方,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
5、质量检测: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施工成果进行质量检测。
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部位,需要进行返工或修补。
6、资料整理: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编制测量报告和成果资料。
二、施工放样的方法1、直角坐标法:利用直角坐标系进行施工放样。
将已知点作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将设计图纸中的点位坐标转换为实际坐标,并进行测量放样。
2、极坐标法:利用极坐标系进行施工放样。
将已知点作为极点,建立极坐标系,将设计图纸中的点位坐标转换为极坐标,并进行测量放样。
3、方向交会法:利用两个已知方向进行交会,确定待测点的位置。
根据设计图纸中的点位坐标和已知方向,计算出待测点的方向距离和角度,并进行交会测量。
4、距离交会法:利用两个已知距离进行交会,确定待测点的位置。
根据设计图纸中的点位坐标和已知距离,计算出待测点的距离和角度,并进行交会测量。
5、高程交会法:利用两个已知高程进行交会,确定待测点的高程。
根据设计图纸中的点位坐标和高程,计算出待测点的高程差和方向角,并进行交会测量。
6、偏角法:利用偏角和距离进行施工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中的点位坐标和偏角大小,计算出待测点的方向距离和角度,并进行交会测量。
7、全站仪放样法:利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放样。
全站仪坐标放样的方法及精度分析

点号 01 02 03
测量坐标
X坐标 207901.320 207917.295 207899.602 Y坐标 300562.450 300554.979 300518.020
04
05 06 07 08 09 10
207883.640
207886.644 207911.585 207896.675 207923.555 207885.444 207912.850
误差和平均中误差均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都 符合精度要求。
但是第二种方法精度更高,所以我们在放样
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选用此法。
目前全站仪已成为工程测量施工过程中 不可或缺的首选测量仪器,因此,对全站仪放 样进行精度分析 ,从而制定出简捷、适用的使 用方法和操作规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 对以上各种问题的实验和研究,了解全站仪 坐标放样的操作方法与放样精度,为指导今 后的施工放样工作提供依据。
mp 8m m
m限 2mp 16mm
点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设计坐标
X坐标 207901.311 207917.287 207899.610 207883.633 207886.652 207911.582 207896.668 207923.546 207885.436 207912.856 Y坐标 300562.440 300554.970 300518.027 300525.496 300571.091 300543.286 300545.394 300569.481 300565.218 300562.185
谢谢!
全站仪坐标放样的方法 及精度分析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工程放样的原理与方法 第3章 全站仪的功能与使用 第4章 全站仪坐标放样的方法与步骤
利用GPS(RTK)进行工程放样及其精度分析

利用GPS(RTK)进行工程放样及其精度分析论文关键词:GPS(RTK) 工程放样点放样曲线放样论文摘要:本论文主要介绍GPS(RTK)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技术特点、误差来源和使用方法及操作步骤,并利用GPS(RTK)在工程测量中进行点放样、曲线放样,对测量结果进行精度分析。
通过对放样点测量结果的精度分析,得出了GPS(RTK)的测量精度是可以达到工程放样测量的精度要求的结论,并且通过工程实例说明了GPS(RTK)具有工作效率高、定位精度高、全天候作业、数据处理能力强和操作简单易于使用等特点。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了解了如何使用GPS(RTK)进行工程放样测量,并为GPS(RTK)在工程放样测量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拓展了GPS(RTK)在测量领域的应用范围,增强了使用GPS(RTK)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承担更多的测量工作奠定了基础。
第1章绪论1.1 概述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由美国国防部联合美国海、陆、空三军为满足其军事导航定位而建立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其系统从1973年开始研究,到1993年完成全部工作卫星组网工作。
该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卫星分布在相隔60°的6个轨道面上,轨道倾角55°卫星高度20200km,卫星运行周期11h58m,这样在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接收至少4颗卫星运行定位。
由于GPS具有实时提供三维坐标的能力,因此在民用、商业、科学研究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不仅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
从静态定位到快速定位、动态定位,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测绘工作中。
对于我们所熟知GPS,可以说它是测量史上的一次变革,它为我们提供了全天候、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方法。
但是GPS也有它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说作业时间长、数据要进行内业处理等。
RTK(Real Time kinematic)是GPS发展的最新成果,它弥补GPS原有的不足之处,它不仅具有GPS原有的全天候、高精度、无须光学通视的特点,而且还可以为测量提供实时的定位结果,可以说RTK的产生是GPS应用的拓展,是测量方法的又一次突破,是测量史上的又一次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测量资料收集与放样方案制定 1. 测量放样前,应从合法、有效途径获取施工区
已有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资料。 2. 根据现场控制点标志是否稳定完好等情况,对
已有的控制点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对 控制点进行检测。
3. 已有控制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应重新布设控制, 已有的控制点密度不能满足放样需要时应根据现有的 控制点进行加密。
极坐标法:放样是利用数学中的极坐标原理, 以两个控制点的连线作为极轴,以其中一点作为极坐 标建立极坐标系,根据放样点与控制点的坐标,计算 出放样点到极点的距离(极距)及该放样点与极点连 线方向和极轴间的夹角(极角),它们就是我们所要 的放样数据。
直角坐标法:在设有互相垂直的主轴线或方格 网时,这种方法比较准确、简便。它是极坐标法的一 个特例。
仪器误差主要是坚直轴的倾斜误差,因全站仪的结构合理,一般 带有倾斜补偿装置,管水准器的分划值小( 30″/2 mm) , 仪器置平 误差较高,由仪器结构而引起的误差据有关资料介绍,不超过±5″。 故取m i = ±1.5″
4)外界条件的影响mv
外界条件的影响主要是温度变化对视准轴的影响,据资料介绍, 温度变化1°C,测角误差的变化范围在0.27″~0.85″之间,故取mv = ±0.5″
Lh
h2 2D
(1.2) 2 2 60
0.012m
因此得到在地面上应测设的距离
D D Ll Lt Lh 60.000 0.006 0.012 0.012 60.018m
测设该长度时,再AC方向上从A点沿地面量 60.018m
即可放样出B点,使AB的水平长度为60米。
用红外测距仪测设水平距离
3.准备仪器和工具,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有效的检定 周期内。给仪器充电,检查仪器常规设置:如单位、坐 标方式、补偿方式、棱镜类型、棱镜常数、温度、气压 等。
4.使用有内存的全站仪时,可以提前将控制点(包 括拟用的测站点、检查点)和放样点的坐标数据输入仪 器内存,并检查。
建筑物放样
平面位置的放样:常用方法有极坐标法、直角 坐标法、方向线交会法、角度前方交会法、距离交会 法等。
4. 必须按正式设计图纸、文件、修改通知进行测 量放样,不得凭口头通知和未经批准的图纸放样。
5. 根据规范规定和设计的精度要求并结合人员及 仪器设备情况制定测量放样方案。其内容应包括:控 制点的检测与加密、放样依据、放样方法及精度估算、 放样程序、人员及设备配置等。
二、放样前准备 1.阅读设计图纸,校算建筑物轮廓控制点数据和
以上几项误差,它们都与所测距离无关,它们对半测回方向中误 差影响为
m
2 lo
=
±
m2s
+m2r
+m2i
+m2v
代入上述估算值可得:
m
2 lo
=
7.5″,
m
lo
=
±2.7″
(2)
仪器的标称测角精度,指野外1测回的方向中误差。 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放样的情况下,仪器的测站偏心误差 和目标偏心误差可认为对方向中误差的计算没有影响, 但是二者对具体角度的测设却有影响。这就是说,仪器 的标称测角精度实质上反映的是上述4项误差的影响, 基于这一点,把仪器的标称测角精度2″换算成仪器半测 回的方向中误差为±√2 ×2″=±2.82″,把此值与(2)式 比较,估算值与标称值基本相等,且估算值略小于标称 值,说明上述分析基本合理。
1) 在控制点O上安置仪器(测站) ,进行对中和整平。 2) 瞄准控制点A (后视点)完成定向,并测设角度。 3) 沿着所测设的方向,测设水平距离D。 4) 在地面上标 定P点位置。
以上各项工作均具有一定的误差。由于各项工作
都是互不相关的发生,所以彼此均是独立的。按误差 理论,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时,放样过程中的各项误差 对P点点位误差影响可按下式估算:
放样水平距离
精密方法放样水平距离步骤:
(1)精确丈量时,要测定量距时,温度、尺长改正,温度改
正,及倾斜改正后求出丈量的结果。
(2)根据丈量结果于已知长度的差值,在终点桩上修正初步
标定的刻线。若差值较大,点位落在桩外时则需移桩。
如图所示:
s
'
A
D
60.000
B 1.20h
设给定地面上的两点的水平距距 离为60m,所用钢尺的名义长 l0=20℃时的实际长度l为 30.003m,膨胀系数 α=12.5×10-6,测设时温度t=4℃, 线段两端点AB间高差h=1.2m, 求测设时在地面上应量出的长度 为D′多少,才使AB两点的水平长 度等于60m.
A
A
β o
B′ B″
β o
B′ B B″
2、 精密法
如图所示
B
β1 β A
Δβ
C1 C
在A点安置经纬仪,先用一般方法测设出β角,在地面上定出
C1;再用多次测回法较精确的测出∠BAC1=β1,设β1角比需要测
设的β角值小了△β,即可根据长度和小角计算出垂直距离C1C
为:
C1C
AC1
tan
AC1
这些方法的基本操作都是长度、角度的放样。
高程位置的放样:一般采用水准测量方法。
因此说,放样工作的基本操作就是长度、角度 (或方向)与高程的放样
放样工作所用仪器工具:常规的、现代化的或 专用的。
放样的方法——分直接法和归化法。 归化法定义——为提高精度,先用直接法放样一个 点,作为过渡点,接着测量过渡点与已知点之间的关 系(边长、角度、高差等),把测算值与设计值比较 得差数,最后从过渡点出发,修正这一差数,把点归 化到更精确的位置上去。这种比较精确的放样方法叫 归化法。
标注尺寸,记录审图结果。熟悉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图、 细部结构设计图;了解建筑物主要轴线、主要点的设 计位置;了解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及建筑物的各部分 之间的几何关系;了解现场条件和施工方法;了解控 制点的分布情况。
2.选定测量放样方法并计算放样数据或编写测量放 样计算程序、绘制放样草图并由第二者独立校核。
二、放样水平角度
放样已知水平角就是根据水平角的已知数据和一个已知方向
把该角的另一个方向测设在地面上。测设方法: 1、直接法:如图所示: (1)在O点安置仪器,正镜照准A,配置度盘为0°00′00″。 (2)转动照准部,使度盘读数为 ,在视线方向上定 B′点。
(3)倒镜,同法定B″点。 (4)取B′、B″的中点B即得 角。
解:
XJK=XK-XJ=+244.092 YJK=YK-YJ=- 39.637
Jβ
XJP=XP-XJ=-52.110 YJP=YP-YJ=+63.775
XJ=502.110m
YJ=496.225m
D
D 52.1102 63.7752 82.357m
JK
tg1
39.637 244.092
360 913'25"
一、放样水平距离
目的:将图上设计距离的起点终点按设计要求放样到实地。 放样方法:
1、一般方法 ⑴根据设计图纸,将经纬仪安置在实地的已知直线起点 上,标定直线方向。 ⑵根据给定距离值,从起点用钢尺丈量该线段至另一端 点。(往返丈量,在限差之内取平均值)。 2、精密方法 精密方法与一般方法的区别:
加量距改正(温度改正、高差改正、尺长改正)。
β D AP A
2、测设步骤:
①在A点安置经纬仪,以B点定向,测设角度β 标定出AP 方向;
点。②以A点为起始点,从A点沿AP方向量取水平距离DAP即得P
例:右图中J、K为已知点,P为
某设计点位。按图中数据计算
在J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的放样 数据β、D。
K
XK=746.202m YK=456.588m
式中ρ″=206265″
三、极坐标法放样点位
已知A、B两点的坐标(XA,YA)、(XB,YB)
设计点P的设计坐标为(XP,YP),在实地测设P点。Leabharlann 1、计算放样数据β、DAP
B
AP AB
DAP
(X P
X
)2
A
(YP
YA)2
P
其中: AB
arctg
YB YA XBXA
AP
arctg
YP YA XPXA
1)望远镜照准误差ms
该误差与望远镜的放大倍数有关,取v = 30则
ms = ±60″/ v = ±60″/30 = 2″
2)读数误差mr
全站仪的读数系统采用电子液晶显示,照准目标后
可自动重复显示。索SET2110型全站仪多次重复显示 的读数差一般不超过1″,故读数误差为 mr = ±1″
3)仪器误差m i
第六章 施工放样方法和精度分析
主要内容
§6-1 施工放样概述 §6-2 极坐标法和直角坐标法放样 §6-3 方向线交会法 §6-4 前方交会法放样点位 §6-5 后方交会法放样点位 §6-6 高程放样 §6-7 放样方法的选择
§6-1 施工放样概述
施工控制网建立后,即可按施工需要进行放样工 作。放样工作(测设)与测图工作相反,它是将图纸 (或计算机)所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 形状、大小与高低,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作为施工的 依据。
放样过程:
测量时:正确的水平距离 测设时:实地应量的距离 各项改正计算如下:
D D Ll Lt Lh D D Ll Lt Lh
尺长改正 温度改正
Ll
D l l0 l0
60 30.003 30.000 30
0.006m
高差改正
Lt D (t t0 ) 60 12.5106 (4 20) 0.012m
M
md2
e2
( 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