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四季轮换》

合集下载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四季轮换》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四季轮换》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四季轮换》
活动名称:四季轮换
活动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四季的名称和特点;
2.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活动准备:
1. 准备四季的图片或其他视觉辅助材料;
2. 准备四季的音乐或音乐CD;
3. 准备鼓、铃铛等乐器。

活动过程:
1. 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图片或其他视觉辅助材料,让他们说出每个季节的名称和特点。

例如,春天的特点是温暖、花开;夏天的特点是炎热、阳光明媚;秋天的特点是凉爽、果实成熟;冬天的特点是寒冷、雪花飘落。

2. 引导学生沉浸在音乐中,播放与每个季节相关的音乐。

例如,播放优美的春天乐曲,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3.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季节,设计一个小表演或舞蹈,配合相应的音乐。

例如,选择春天,可以设计花开的动作和欢快的音乐。

4. 学生开始排练小表演或舞蹈,老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建议。

5. 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欣赏他们的表演。

6. 在活动结束时,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四季的感受和表演的反思。

活动延伸:
1. 可以邀请音乐专业人士或乐团来校进行音乐会,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不同季节的音乐。

2. 可以让学生设计四季的画作,展示在教室或学校的展览中。

活动评估:
1. 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程度和合作精神;
2. 听取学生对季节音乐和表演的感受和反馈;
3. 观察学生对四季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注意事项:
1. 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
2. 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大班音乐活动《四季轮换》教案设计

大班音乐活动《四季轮换》教案设计

大班音乐活动《四季轮换》教案设计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通过音乐活动,感受四季变化的特点,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2.学会演唱歌曲《四季轮换》,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教学材料:歌曲《四季轮换》音乐、歌词、四季图片。

2.教学设备:音响、投影仪、白板。

3.学生准备:画笔、颜料、画纸。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四季轮换》,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旋律。

2.教师出示四季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四季的兴趣。

(二)歌曲教学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熟悉歌曲内容。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教师逐句教唱,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

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5.全班集体演唱,感受合作的力量。

(三)创意活动1.教师出示画纸、画笔和颜料,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四季画面。

2.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2.学生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拓展活动,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四季变化,记录下来,与家人分享。

四、活动延伸1.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感受音乐的魅力。

2.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大自然,亲身体验四季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环保意识。

3.校园活动:举办“四季音乐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四季轮换》的教学,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四季变化,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通过创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在活动延伸中,关注学生的家庭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5.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活动中得到提升。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歌曲《四季轮换》的掌握程度。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四季轮换》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四季轮换》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四季轮换》
一、教学目标
•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提高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
•音乐:《四季》序曲
•教具:彩纸、笔、剪刀、胶水
三、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四季》序曲,引导幼儿描述四季的特点和变化,让幼儿感受音乐中
的四季变化。

第二步:理解(15分钟)
1.老师将彩纸切成四种不同颜色,分别代表春夏秋冬。

并将其分给幼儿,
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在彩纸上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夏秋冬景象。

2.在幼儿完成作业后,老师将幼儿分成四个小组,让他们根据对应季节
的颜色,一起完成季节景象的彩纸拼贴。

3.老师播放《四季》序曲,让幼儿跟着音乐拼贴出对应的季节景象。

第三步:表现(15分钟)
1.分组进行表演。

每个小组在对应季节景象上,加入自己的表演,如跳
舞、演唱等。

2.让幼儿自己选择一段音乐,并根据自己选择的音乐,自由发挥表现季
节的景象和变化。

第四步:悟出(10分钟)
1.听完组内其他小朋友的表演,让每个幼儿谈谈他们所看到的季节景象
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观察季节之间的过渡。

2.导入季节的概念:让幼儿探究不同季节的区别和联系,结合自己的体
验,进一步认识四季的意义和变化。

四、教学小结
通过本次音乐活动,幼儿对四季的特点和变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不仅增强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希望能够通过此活动,让幼儿对音乐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大班音乐 四季轮换

大班音乐  四季轮换

大班音乐四季轮换上海市音乐幼儿园叶老师教学目标:1、尝试利用熟悉的旋律进行歌词的即兴创作。

2、感受四季的明显不同,知道四季轮换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即兴创编歌词教学预备:幼儿绘画作品,律动音乐活动过程与指导:一、节奏火车“四季”,知道四季的轮换1、将全班小朋友分成两队:红队、黄队2、两队幼儿有节奏的相互问对方关于四季的问题3、过度:两列火车都安全快速的到达了终点,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呢?二、复习歌曲“心情歌”,巩固已有的旋律经验1、第一次演唱要求:红队演唱,黄队接唱,第二段交换2、第二次演唱提升要求:注重倾听别人和自己的声音,演唱是不要让自己的声音突出来,同时面部表情在演唱的时候也要表演出来。

3、节奏复习:幼儿跟着老师拍节奏4、过度:夏天到了,你们发现幼儿园的变化了吗?谁可以用刚才的节奏说出幼儿园夏天的景色?三、结合绘画作品,进行歌词的初步创编1、教师示范2、引导幼儿有节奏的说出:“幼儿园,夏天到,夏天的幼儿园真漂亮”3、过度:幼儿园的夏天很漂亮,让我们一起把刚才编的歌词装进“心情歌”的旋律,唱一首“幼儿园的夏天”。

四、歌曲即兴创编1、播放音乐,幼儿练习2、幼儿个别表演3、幼儿分组表演要求:每组创编两段歌词,并进行表演,演唱的形式不限4、过度:每组都利用了不同的演唱形式表演了夏天的歌,一年有四季,都不一样,让我们听着音乐去跳跳四季的舞吧。

粗心的小画家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中所表现的幽默、滑稽的情趣。

2、学习运用看图片理解和记忆歌曲的方法。

3、善于观察事物,知道做事情要认真、细心。

活动准备:钢琴、课件、丁丁画错的画、彩色笔。

活动过程:一、引出丁丁给孩子们介绍一位新伙伴,看看他是谁吧?(播放课件:小朋友们好!我叫丁丁)继续听听丁丁的自我介绍吧,让我们对他有更多的了解。

(课件:我是一个小画家,有一大把彩色铅笔。

我对别人讲,我什么东西都会画)二、学习歌曲1、引导前半部分歌词。

提问:丁丁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幼儿回答,教师用歌曲中的节奏小结前半部分歌词。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四季轮换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四季轮换

示例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四季轮换一、教学目标1.学习四季变化与音乐的结合,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音乐类型;2.让幼儿能够理解不同季节的气氛与情感,并通过音乐有效地表达感受;3.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与欣赏能力;4.提高幼儿的音乐绘画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1.学习不同季节的特点与气氛;2.介绍与四季相关的音乐,如春之歌、夏日曲、秋日画卷、冬之旅等;3.通过歌曲、音乐与色彩搭配、画幅等多种形式,展现不同季节的美。

三、教学方法1.亲身体验法:通过看图、提问等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季节的魅力与特点。

2.认识有反应法:引导幼儿通过听音乐,看图画画等具有反应性的活动,来理解、感受四季的气息。

3.可视化法:通过音乐、颜色搭配,电子绘画等形式来展示季节之美,以此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流程第一节课:春之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春天的特点与气息;2.让幼儿学会用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3.启发幼儿的音乐绘画创造能力。

教学内容1.春天的特点与气息;2.春之歌的演唱;3.幼儿自由画春天的图画。

教学步骤1.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气息和特点,例如:花开、鸟语、蝴蝶飞舞等。

2.演唱《春之歌》,教唱儿歌;3.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让幼儿随意画出自己对春天的想象。

第二节课:夏日曲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夏天的特点和气氛;2.启发幼儿想象,通过听曲画画表达感受。

教学内容1.夏天的特点和气氛;2.《夏日曲》的演奏。

教学步骤1.引导幼儿观察夏天的气息和特点,例如:太阳、海浪、沙滩等;2.演奏《夏日曲》;3.让幼儿自由画出自己对夏天的感受。

第三节课:秋日画卷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秋天的特点和气氛;2.启发幼儿通过听曲画画表达感受。

教学内容1.秋天的特点和气氛;2.《秋日画卷》的演奏。

教学步骤1.引导幼儿观察秋天的气息和特点,例如:落叶、秋风等;2.演奏《秋日画卷》;3.让幼儿自由画出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第四节课:冬之旅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冬天的特点和气氛;2.启发幼儿通过听曲画画表达感受。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四季轮换》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四季轮换》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四季轮换》教案名称:四季轮换教学目标:1. 了解四季的概念,并能分辨四季的特点和变化。

2. 能够通过音乐表达四季的不同氛围和情感。

3. 锻炼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讲解PPT:包含四季的特点和变化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2. 播放录音设备或音乐播放器:播放与四季相关的乐曲,如维瓦尔第的《四季》等。

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一段与四季相关的音乐,导入课题。

让学生听音乐,观察并想象这段音乐是描绘哪个季节的场景。

然后,请几位学生上来拼凑场景的图片,让其他学生猜猜是哪个季节。

2. 介绍四季:通过PPT展示四季的特点和变化的图片和文字说明。

向学生解释春夏秋冬的特点,并说出与之相关的音乐元素,如快慢、明亮暗淡、欢快悲伤等。

可以让学生观察图片,提问他们能在图片中看到哪些元素来对应不同的季节。

3. 音乐赏析:播放一段与春、夏、秋、冬相关的乐曲,如《春天的故事》、《夏日的微风》、《秋叶舞曲》、《冬天的寒夜》等。

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用画笔或写字记录下他们感受到的音乐特点和给他们带来的情感。

然后请学生分别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4. 音乐表达:在学生了解了四季的特点后,鼓励他们通过音乐表达出对不同季节的感受。

可以分成小组或个人来进行表演或创作。

每个小组或个人可以选择一段乐曲或自己编曲来表达春、夏、秋、冬的感受。

可以用各种乐器、声音和动作来展示出对季节的理解。

5. 总结和展示:请几个小组或个人表演或展示他们对不同季节的表达。

要求他们解释他们的创意和选择,并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最后总结整个课程的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多在日常生活中去关注和感受四季的变化。

教学拓展:1. 让学生收集和分享他们对四季的感受和体验,可以通过图片、文章、音乐等形式。

2. 引导他们去了解更多与四季相关的乐曲和音乐家,如除了维瓦尔第的《四季》,还有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等。

3. 可以进行更多的音乐创作和表演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学校音乐会或校外音乐比赛。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四季轮换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四季轮换

示范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教学设计:四季轮换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四季的变化,了解每个季节的特点和区别。

2.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表达能力,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

3.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四季轮换音乐教学。

三、教学过程1. 情境营造为了让幼儿更加专注于音乐教学,我们需要先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

可以在教室里播放与四季相关的音乐,比如春天的小河流水声、夏天的蝉鸣声、秋天的落叶声以及冬天的白雪飘扬声。

2. 活动设计第一组活动:四季识别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四季的变化,我们可以进行四季图片朗读游戏。

老师先出示四季的图片,让幼儿看完图片后,再由老师介绍这张图片是哪一个季节的,孩子要根据图片和老师的介绍来猜测是哪一个季节,从而能够掌握四季的变化规律。

第二组活动:情感表达为了培养孩子的情感表达能力,我们可以采用唱歌的方式。

老师带领幼儿唱《四季歌》,通过歌曲的形式让孩子了解四季的变化。

歌词如下:春天来了,草长花开,阳光明媚日子美。

夏天来了,万物蓬勃,清晨露珠还没干。

秋天来了,金色的稻穗,象天堂里的铜钱。

冬天来了,雪花纷飞,打滑路上小跑着。

唱歌的时候,老师可以分成四个小组,让孩子们自由舒展身体,表达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唱完歌后,由孩子们举报小组的成果,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三组活动:声音绘画为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我们可以采用声音绘画的方式,让孩子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老师可以播放四季声音的音乐,例如春天的鸟儿啾啾声、夏天的风声、秋天的落叶声以及冬天的雪地踩踏声等,并引导孩子在听到声音之后,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绘画。

绘画完毕后,在班级里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并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总结在教学中,我们通过情境营造、活动设计等手段,让孩子们充分参与到四季轮换音乐教学中,提升幼儿的感知和认知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到四季的变化,掌握了四季的变化规律,同时还培养了情感、认知和动手能力。

大班音乐四季轮换教案

大班音乐四季轮换教案

大班音乐四季轮换教案大班音乐四季轮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辨认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各自的气氛和感受。

2. 能够学习并演唱四季相关的歌曲,感受音乐的悠扬旋律和特色。

3. 能够创作和表现四季的音乐,培养音乐表达和演示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四季概述:介绍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和特征,引导学生了解四季之间的变化和差异性。

2. 四季歌曲学习:选取和季节相关的歌曲,通过唱歌的方式体会四季的美妙和气氛,同时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3. 四季乐器演示:引导学生接触和观察各种乐器的构造和演奏方法,分配乐器角色,展示季节气氛和感受。

4. 四季音乐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创作季节音乐,培养音乐表达和创作能力,同时展示季节视角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介绍四季: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种途径向学生展示四季的不同特点和气氛,引导他们感知季节之间的变化和联系,通过简单的问答和讨论慢慢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季节的感受和情绪。

2. 四季歌曲学习:选取适合大班学生的歌曲,通过老师示范和学生合唱的方式学习歌曲,让他们尽可能地感受到歌曲的旋律、气氛和情感,同时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3. 四季乐器演示:引导学生接触和观察各种乐器的构造和演奏方法,让他们了解乐器的用途和特色,分配不同的乐器角色,通过演奏乐器和声音的配合来表达季节气氛和感受,展示大班集体的协作能力和创意表现。

4. 四季音乐创作: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季节关键词和提醒,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季节音乐。

老师可以在创作过程中给予一些指导和启发,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视角,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考核表现:通过观察、记录和对话等方式,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进行评价,尤其要注意其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2. 反馈和总结: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束后,结合学生的表现和收获,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总结,让学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学习和表现,同时让教师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四季轮换》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四季轮换
教学目标:
1、尝试利用熟悉的旋律进行歌词的即兴创作。

2、感受四季的明显不同,知道四季轮换的顺序。

教学重难点:即兴创编歌词
教学预备:幼儿绘画作品,律动音乐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节奏火车“四季”,知道四季的轮换
1、将全班小朋友分成两队:红队、黄队
2、两队幼儿有节奏的相互问对方关于四季的问题
3、过度:两列火车都安全快速的到达了终点,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呢?
二、复习歌曲“心情歌”,巩固已有的旋律经验
1、第一次演唱要求:红队演唱,黄队接唱,第二段交换
2、第二次演唱提升要求:注重倾听别人和自己的声音,演唱是不要让自己的声音突出来,同时面部表情在演唱的时候也要表演出来。

3、节奏复习:幼儿跟着老师拍节奏
4、过度:夏天到了,你们发现幼儿园的变化了吗?谁可以用刚才的节奏说出幼儿园夏天的景色?
三、结合绘画作品,进行歌词的初步创编
1、教师示范
2、引导幼儿有节奏的说出:“幼儿园,夏天到,夏天的幼儿园真漂亮”
3、过度:幼儿园的夏天很漂亮,让我们一起把刚才编的歌词装进“心情歌”的旋律,唱一首“幼儿园的夏天”。

四、歌曲即兴创编
1、播放音乐,幼儿练习
2、幼儿个别表演
3、幼儿分组表演
要求:每组创编两段歌词,并进行表演,演唱的形式不限
4、过度:每组都利用了不同的演唱形式表演了夏天的歌,一年有四季,都不一样,让我们听着音乐去跳跳四季的舞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