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期末考试要点

合集下载

毛中特(毛概)期末主观题复习范围及答案

毛中特(毛概)期末主观题复习范围及答案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功经验;1、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

30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国内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党都反复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2、始终坚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式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立足劳动力丰富、国内市场广阔而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短缺的比较优势格局,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宝贵机遇,通过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有力地带动了对外贸易、国内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始终坚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4、始终坚持在开放中维护经济安全。

3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开放是为了自身更好地发展、更有效地维护国家根本利益这一宗旨。

5、始终坚持互利共赢,促进共同发展。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与各国的共同发展,既是实现我国长远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改革开放中如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经历了长期斗争的考验。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

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裕和人民幸福。

三、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

在改革方面,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两个重点改革对象,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各方面的体制改革,逐步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新的机制体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最能体现出改革成果的即是我国有国家调控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为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样的改革,增加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活力,使得经济发展更加具有生气,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毛中特期末考试

毛中特期末考试

毛中特考试重点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论。

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2.邓小平思考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3.三个代表(围绕着什么)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4.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第一要务:发展。

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

方法:统筹兼顾。

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

第二章1.新民主主义与旧民主主义的不同:领导阶级。

新民主主义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旧民主主义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

2.孙中山领导的3.新民主主义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4.近代中国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三章1.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主要是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进行改造。

2.完成标志: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第四章1.初步探索的成果第五章1.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4.初级阶段的本质:第六章1.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时间点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3.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国家富强,人民复兴,人民幸福。

毛中特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毛中特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毛中特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试述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四个危险”中国共产党面临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

一、精神懈怠的危险创业难,守成亦难。

和平时期,最大的危险就是懈怠。

长期执政、稳定执政让党内一些同志淡忘了忧患意识,取得的成就让党内一些同志有了自满意识,灯红酒绿的环境让一些党员干部迷失了自我。

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由早期执政到长期执政,必须高度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险。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期间批示印发《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以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由胜利迅速走向失败的教训教育全党,防止重蹈覆辙。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进一步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即率领政治局同志重访西柏坡,要求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

这次明确提出党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也是向全党同志敲响一记警钟。

二、能力不足的危险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总体看,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这也是我们党能够战胜来自经济、政治领域和自然界风险挑战的根本所在、依托所在。

但是,面对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一部分党员干部能力仍显不足。

有的动手能力差,纸上谈兵、头头是道,真刀真枪、左支右绌,喜欢讲空洞的道理,做不到理论联系实际;有的适应能力差,老情况老问题可以应付,新情况新问题难以应对,常规工作可以完成,突发事件难以掌控,简单局面勉强支撑,复杂局面难以驾驭;有的创新能力差,新的社会矛盾找不到解决之道,新的社会症结找不到疏通之道,新的社会关系找不到协调之道,新的社会趋势找不到引导之道。

1939 年,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

”“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

”今天,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实践,我们很多党员干部也同样面临本领恐慌。

(完整版)《毛中特概论》复习重点

(完整版)《毛中特概论》复习重点

《毛中特概论》复习重点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 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2)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使之提升为创新的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让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现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2)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要求。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中,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拓和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

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

毛概(毛中特)期末复习 精华

毛概(毛中特)期末复习 精华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名族特色、时代特色。

3、毛泽东思想的概念?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个人思想的区别?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区别: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所以,只要是毛泽东思想,都是正确的,不正确的错误的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

毛泽东个人思想有正确的,有错误的,正确的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不正确的错误的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

毛泽东思想不是其个人正确思想的概括,而是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创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错误,主要矛盾是指在整个社会矛盾体系中决定和影响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明确并且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能迎刃而解。

由于国际和国内的因素,阶级矛盾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不应该强调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错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中特考试必考复习

中特考试必考复习

中特考试必考复习毛中特期末考试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毛泽东在党的第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间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到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

4、政策和策略。

5、思想政治文化工作。

6、党的建设。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

第二章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最基本的国情: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时代特征: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进一步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具体奋斗目标。

第三章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毛思(毛概、毛中特)上学期期末考试重点

毛思(毛概、毛中特)上学期期末考试重点

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党的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①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②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③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坚持将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工作路线。

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既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正确思想,也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

两大理论成果有着共同的“根”,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们坚持的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核心,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⑦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

6.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题。

7.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8.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内容: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毛中特考试重点

毛中特考试重点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的理论。

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1)近代中国国情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对主要矛盾)最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世界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基本纲领: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主工商业。

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及意义。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意义:(1)在实践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被证明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2)在理论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3)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到2015年
考试题型与重点章节
1.题型
单选题20% 20
多选题10% 5
简答题30%3
材料题20%2
论述题20%1
2.重点章节
重点章节出主观题与客观题,非重点章节出客观题,所以,需要进行全面复习
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p3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4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间的关系p5,6,74.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p27.28.295.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p29,30,31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什么p38,
39,40,41,42
7.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族主义革命间的区别43
8.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间的关系43
9. 能够采取和平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原因64
10.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66,67
11.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失误与偏差68
▼出现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因是:
第一,对中国国情和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

第二,指导思想上存在急于求成、方法上过于简单等因素
第三,虽然我们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方法是创新的,但受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影响,急于消灭私有制经济,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等。

12.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间的关系
(1)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改造是要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是要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际是一场革命。

(2)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是一脉相承的。

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成果即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对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进行合理的修正; 社会主义改革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改造所确立的制度。

(4)社会主义改革不是要退回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现阶段允许和鼓励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不是退回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96
两层基本含义间的关系9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间的关系97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
过程,把握长期性的原因与阶段性特征有哪些100,10115.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科学内涵113
16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理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114
17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12218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提出的背景,主要思想内涵以及实现途径,122,123,124
19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这三者间的关系136
客观题
1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系统的形成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的内容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道路与三大法宝
4三大改造的步骤与方式,方针
5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到1956,其社会性质,当时的
6党在过渡时期提出的总路线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7.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8.《论十大关系》的内容与意义,75,76
9.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957《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77,78,
79,80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如初级阶段概念的提出,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小康社会的提出等等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1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的背景与形成过程111.
112.113
13.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115,114,116
14坚持科学发展的三个方面119
15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20,121
16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1979年12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小康”这个概念,1981年4月提出“小康社会”17“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建党100周年,是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坚持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8.20世纪末总体上达到不平衡的小康水平,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9.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2012年底
20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133,134,135
21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方面
140,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