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二甲醚气瓶的设计与标准

液化二甲醚气瓶的设计与标准
液化二甲醚气瓶的设计与标准

液化二甲醚气瓶的设计与标准

2007-2-9

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

摘要:二甲醚(Dimethyl ether DME)作为一种新的清洁燃料其性质与液化石油气(LPG)相似,液化后盛装于钢制气瓶中,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介绍了《液化二甲醚气瓶》标准(初稿)的主要内容及二甲醚气瓶的设计。

关键词:二甲醚;气瓶;设计;标准

Abstract:The properties of Dimethl ether as new clean fuel is similar with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The liquefied Dimethyl ether fill in cyl inder,easy to store transport and use. Introduce the content of the Li quefied Dimethyl Ether Cylinders draft and the devise of liquefied dim ethyl ether.

Keywords:dimethyl ether cylinder devise standard

1、液化二甲醚气瓶标准的由来

二甲醚(Dimethyl ether DME)是一种无色、易燃、易液化、无毒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压力下为液体。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二甲醚燃烧热值高,分子中含氧,燃烧性能良好,燃烧后无黑烟,CO、NO排量低;二甲醚组份单一,无残液,燃烧废气无毒,符合卫生标准。液化二甲醚性质与液化石油气(LPG)相似,用承压钢制气瓶盛装,储运安全,使用方便,可替代LPG作为瓶装民用燃料,也可经过改装取代汽油作车用燃料,因此,二甲醚作为替代能源其使用前景受到广泛关注。

由于液化二甲醚的饱和蒸气压低,储运方式采用瓶装或管道输送是安全的,尤其是采用瓶装更加经济实惠和方便灵活。由于目前尚未有液化二甲醚气瓶标准和有专用的液化二甲醚气瓶,在一些较早使用二甲醚的地方,出现了用液化石油气瓶来充装液化二甲醚的情况,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液化二甲醚与液化石油气毕竟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液化气体,如果两种气体混用于一种气瓶,必然会给使用和安全管理带来混乱。为了加强二甲醚的充装、储运和使用的规范管理,国家质检总局要求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液化石油气瓶标准技术分委员会组织调研,根据《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编制液化二甲醚气瓶国家标准,并要求气瓶在直径、外形和颜色上与现在的液化石油气气瓶有所区别。

2、《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

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是我国关于气瓶管理的技术法规,适用于正常环境温度(-40~60℃)下使用的、公称工作压力为1.0~30MPa、公称容积0.4~3000L的各种气体的气瓶。《规程》是气瓶安全的基本要求,气瓶的设计、制造、充装、运输、储存、经销、使用和检验等环节,均应符合《规程》的规定。

《规程》规定:气瓶的水压试验压力一般为公称工作压力的1.5倍: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气瓶,系指温度为60℃时瓶内气体压力的上限值。制造气瓶的主体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的规定,还应符合相关气瓶产品标准对材料的要求。

3、二甲醚的性质

二甲醚,无色易燃、易液化、含氧气体,燃烧时火焰略带光亮。具有轻微的醚香味,具有隋性、无腐蚀性,无毒性,过量接触会有轻微刺激和麻醉作用。分子式(CH3)2O,结构式CH3OCH3,摩尔质量46.07,相对密度1.617(空气=1)。熔点-13 8.5℃,闪点-41℃,沸点-25℃。临界压力538kPa,临界温度128.8℃,临界密度0. 217g/ml。空气中爆炸极限3.45%~26.7%(体积),汽化潜热467kJ/kg(20℃时),低位发热值28.9MJ/kg,理论空气系数6.96。

3.1 二甲醚主要物理特性

表1 二甲醚主要物理特性

说明:二甲醚主要物理特性由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

验室提供。

4 GB《液化二甲醚气瓶》标准(初稿)简介

标准规定了液化二甲醚气瓶的型式、材料、设计、制造、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标志、包装、贮运和使用年限等要求。

4.0 前言

在标准前言中规定,按本标准设计、制造的液化二甲醚气瓶可作为民用

气瓶、工业用气瓶和车用气瓶。标准中有关车用气瓶的技术要求用仿宋体字

标出。由于二甲醚气体的性质与液化石油气相近,标准关于焊接工艺评定、

热处理工艺评定等方法参照采用液化石油气气瓶的有关规定。

4.1 范围

标准适用于在正常环境温度(-40℃~+60℃)下使用的,水压试验压力为2. 25MPa,公称容积不大于1000L,可重复盛装液化二甲醚的钢质焊接气瓶。

[正常环境温度(-40℃~+60℃)——是根据我国地理位置和冬夏气温所

决定的。]

[公称工作压力——在60℃时瓶内二甲醚的饱和蒸汽压是1.458MPa,根据《规程》的规定,取二甲醚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为1.5MPa。]

[水压试验压力——根据《规程》的规定,水压试验压力为公称工作压力的1.5倍,取二甲醚气瓶的水压试验压力为2.25MPa。]

[公称容积不大于1000L——公称容积不大于1000L已可以满足液化二甲醚气瓶在不同情况下的使用要求。]

[可重复盛装——根据设计计算,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气瓶经多次可重复盛装不会发生塑性变形,因此液化二甲醚气瓶可重复盛装使用。]

[液化二甲醚——在正常温度(20℃)下,瓶内二甲醚的饱和蒸汽压为0.51 5MPa时,二甲醚已经液化;液化后二甲醚的体积大大缩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钢质焊接气瓶——液化二甲醚气瓶是一种移动式的压力容器,用焊接气瓶专用钢材制造,可大大提高气瓶承受的内压力和使用寿命;由于二甲醚气瓶属于低压气瓶,且结构并不复杂,采用焊接工艺是较好的制造方法。]

4.2 气瓶的型式和基本参数

4.2.1 气瓶型号的表示方法

4.2.2 公称容积和内直径

气瓶公称容积和内直径按表2规定。

表2 公称容积和内直径(推荐)

4.2.3 典型气瓶型号和参数(见表3)

表3 液化二甲醚气瓶典型型号和参数(推荐)

4.2.4 气瓶结构

1)气瓶一般结构(见图1)

2) 二甲醚气瓶结构可以做成卧式。

4.3 材料

气瓶主体(指筒体、封头等受压元件)材料,除应符合GB6653《焊接气瓶用钢板》外材料的化学成分还应符合下列范围:

碳C.. . .....不大于0.18%

硅Si.. . .....不大于O.10%

锰Mn.. . .....0.70%~1.50%

硫S.. . ......不大于0.020%

磷P.. . ......不大于0.025%

硫S+磷P .. . ..不大于O.040%

瓶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瓶体材料的屈强比(ReL/Rm)不得大于0.80倍。

4.4 设计

4.4.1 气瓶的设计应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的规定。公称容积小于40L(含40L)的气瓶,瓶体由两部分组成,只有一条环焊缝,采用缩口插入式装配;公称容积大于40L的气瓶,瓶体由三部分组成,有两条环焊缝和一条纵焊缝,封头和简体采用缩口插入式装配。

4.4.2设计气瓶瓶体壁厚时,材料的强度参数应采用屈服强度ReL的下限。气瓶封头形状应为标准椭圆形。

4.4.3气瓶强度计算

[气瓶强度计算,标准采用第三强度理论公式。]

[标准对筒体计算壁厚、封头曲面部分计算壁厚、刚度校核的计算公式作了详尽的规定。]

[标准在强度计算时采用等厚度原则,即气瓶封头和简体的名义壁厚应相

等。确定名义壁厚应考虑钢板厚度负偏差和工艺减薄量。]

4.5 制造

制造企业必须持有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颁发的制造许可证。气瓶制造企业应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并进行质量控制。

[标准对气瓶的制造工艺作了详尽的规定]

4.6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气瓶制造过程中的检验方法有无损探伤(射线透照探伤、表面探伤)、逐只检验(包括外观检验、水压试验、气密性试验)、批量检验(包括力学性能试验、水压爆破试验)、型式试验,并对检验规则作了详尽的规定。]

4.7 标志、涂敷

[标志每只气瓶应有表示其唯一性标识的电子标签;气瓶应粘有安全使用提示。]

[涂敷钢瓶表面应印有“液化二甲醚”红色字样,其字体为60~80mm高的仿宋体汉字。钢瓶颜色应淡兰色。]

4.8 钢瓶的设计使用年限

[按本标准制造的钢瓶设计使用年限为8年,钢瓶的设计使用年限应压印(或打印)在气瓶的护罩上。]

4.9 附录

[标准有7个附录:A(规范性附录)二甲醚性质;B(资料性附录)符号对照表;C(规范性附录)气瓶钢印标志;D(资料性附录)产品合格证格式;E(资料性附录)气瓶使用说明书;F(资料性附录)质量说明书格式;G(规范性附录)安全性能试验(仅适用于车用钢瓶)。]

5、设计举例---YJP95液化二甲醚钢瓶设计计算

5.1 设计依据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GB《液化二甲醚钢瓶》(初稿)

GB6653《焊接气瓶用钢板》

GB709《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5.2 参数选取

充装介质:二甲醚

瓶体材料:HP295

屈服强度:ós=2g5 MPa

最高环境温度:60℃

钢瓶内径:Di=400 mm

公称容积V=95 L

椭圆形封头形状系数:K=1

水压试验压力:Ph=2.4 MPa

焊缝系数:ф=0.9

重量充装系数:F=O.58 kg/L (按《瓶规》规定)

5.3 钢瓶各部分尺寸计算

5.3.1 瓶体壁厚计算

1)瓶体设计壁厚S0

筒体计算壁厚S01

封头计算壁厚S02

钢瓶瓶体设计壁厚取S01和S02中的大值,向上圆整保留一位小数

∴选用瓶体设计壁厚S0=2.5mm。

2)瓶体名义壁厚S

考虑板材厚度的负偏差和拉伸时的工艺减薄量,初选钢板厚度为3.0 mm。

钢板厚度负偏差:0.20mm

工艺减薄量:3.0×10%=0.30mm

S=2.5+O.20<+0.30=3.0mm

∴选取瓶体材料名义壁厚S=3.0mm。

3)瓶体刚度校核

式中:D O——钢瓶外径

S≥S0

∴选用瓶体名义壁厚S=3.0mm的钢板能够满足瓶体刚度要求。

5.3.2 瓶体高度计算(因篇幅关系,省略)

5.3.3 钢瓶有效容积V计算钢瓶有效容积为98.76L。(因篇幅关系,计

算省略)

5.3.4 允许最大充装量w计算

W=FV=95×0.58=55.1kg

实际选取钢瓶允许的最大充装量W=55.0kg,符合设计要求。

5.3.5 钢瓶安全容积校核

为避免瓶内液化气体因受热膨胀而导致发生事故,钢瓶最大充装量的确

定应保证在60℃环境温度下瓶内所充装的液化二甲醚不会为液体所充满,仍

保留有3%以上的气相空间

V55=W/d=55.0÷0.58=94.83L

在60℃时,充装55.0kg液化二甲醚的钢瓶尚有气相空间VG:

选取最大充装量W=55.0kg,充装液化二甲醚,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使用,

钢瓶使用是安全的。

(本文作者:曾祥照郭晓春经全国气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液化石油气瓶标准技术

分委员会)

二甲醚的生产工艺

二甲醚及生产工艺 摘要:综述了二甲醚的性质、用途、生产方法及使用二甲醚时候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二甲醚化工产品合成气一步法甲醇液相法甲醇气相法 一、产品说明 1、二甲醚的基本概况 二甲醚别名:甲醚 英文名称:methyl ether;dimethyl ether;DME CAS编号:115-10-6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CH3—O—CH3 二甲醚又称甲醚,简称DME。二甲醚在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或压缩液体,具有轻微醚香味。相对密度(20℃)0.666,熔点-14 1.5℃,沸点-24.9℃,室温下蒸气压约为0.5MPa,与石油液化气(LPG)相似。溶于水及醇、乙醚、丙酮、氯仿等多种有机溶剂。易燃,在燃烧时火焰略带光亮,燃烧热(气态)为1455kJ/mol。常温下DME具有惰性,不易自动氧化,无腐蚀、无致癌性,但在辐射或加热条件下可分解成甲烷、乙烷、甲醛等。 二甲醚是醚的同系物,但与用作麻醉剂的乙醚不一样,毒性极低;能溶解各种化学物质;由于其具有易压缩、冷凝、气化及与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互溶特性,广泛用于气雾制品喷射

剂、氟利昂替代制冷剂、溶剂等,另外也可用于化学品合成,用途比较广泛。 2 生产原理 2.1 生产方法简介 目前国外二甲醚生产方法主要有合成气一步法和甲醇法。甲醇法又分为甲醇气相法和甲醇液相法。合成气一步法的工业化技术尚未成熟,理由是: ①现有的技术未经装置检验; ②即使按现有技术,其生产成本也高于甲醇气相法 2.2 反应方程式 合成气一步法以合成气(CO + H2 )为原料,合 成甲醇反应和甲醇脱水反应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 同时伴随CO的变换反应。其反应式如下。 2CO + 4H2 = 2CH3OH CO +H2O =CO2 +H2 2CH3OH =CH3OCH3 +H2O 总反应: 3CO + 3H2 =H3COCH3 +CO2 甲醇液相法: 甲醇脱水反应在液相、常压或微正压、130 ~130 ℃下进行。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2CH3OH =H3COCH3 +H2O 甲醇气相法:

年产20万吨甲醇制二甲醚生产工艺初步设计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工设计》课程设计讲明书 年产20万吨甲醇制二甲醚生产工艺初步设计

学生学号:2009002273 学生姓名:武晓佩 专业班级:化工工艺0904 指导教师:郑家军 起止日期: 2012.11.26~2012.12.21

化工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作为LPG和石油类的替代燃料,目前二甲醚(DME)倍受注目。DME 是具有与LPG的物理性质相类似的化学品,在燃烧时可不能产生破坏环境的气体,能廉价而大量地生产。与甲烷一样,被期望成为21世纪的能源之一。目前生产的二甲醚差不多上由甲醇脱水制得,即先合成甲醇,然后经甲醇脱水制成二甲醚。甲醇脱水制二甲醚分为液相法和气相法两种工艺,本设计采纳气相法制备二甲醚工艺。将甲醇加热蒸发,甲醇蒸气通过γ-AL2O3催化剂床层,气相甲醇脱水制得二甲醚。气相法的工艺过程要紧由甲醇加热、蒸发、甲醇脱水、二甲醚冷凝及精馏等组成。要紧完成以下工作: 1)精馏用到的二甲醚分离塔和甲醇回收塔的塔高、塔径、塔板布置等的设计; 2)所需换热器、泵的计算及选型; 关键词:二甲醚,甲醇,工艺设计。

Abstract: As LPG and oil alternative fuel, DME has drawn attentions at present. Physical properties of DME is similar for LPG, and don’t produce combustion gas to damage the environment, so, It can be produced largely. Like methane, DME is expected to become 21st century energy resources., DME is prepared by methanol dehydration, namely, synthetic methanol first and then methanol dehydration to dimethyl etherby methanol dehydration. Methanol dehydration to DME is divided into two kinds of liquid phase and gas-phase process. This design uses a process gas of dimethyl ether prepared by dimethyl. Heating methanol to evaporation, methanol vapor through the γ-AL2O3catalyst bed, vapor methanol dehydration to dimethyl etherby. This process is made of methanol process heating, evaporation, dehydration of methanol, dimethyl ether condensation and distillation etc. Completed for the following work: 1) Distillation tower used in separation of dimethyl ether and methanol recovery , column height of tower ,diameter, arrangement of column plate etc; 2) The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heat exchanger, pump;

二甲醚测定方法

应用:近期,社会上部分液化石油气充装单位在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销售,液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即损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同时对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构成隐患。二甲醚又叫甲醚,虽可燃烧但热值低于液化石油气,对装气钢瓶的橡胶密封圈有溶胀作用。长期充装掺杂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可能导致钢瓶阀门漏气,产生爆炸等安全隐患。为此相关部门建立和推进实施3项监管制度:一是进货验收制度。液化石油气批发、充装单位必须对购进的液化石油气中是否含有二甲醚进行检验,对产品质量控制。二是产品购销台账制度。二甲醚生产企业要建立产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销量和流向;液化石油气批发、充装单位及二甲醚批发单位要建立产品购销台账,如实记录每一批产品的进货来源、数量、销售渠道。液化气销售企业想知道购进的液化气各组分百分含量是多少?液化气中有没有二甲醚?有多少二甲醚?液化气中想掺混二甲醚,掺混后含量是多少?购进的液化气中的二甲醚纯度是多少吗?作为液化气销售企业,如果这些都不知道的话,不仅会在经济、信誉上受损失,而且会给客户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如果被质量检查部门发现还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要求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对每一批次都要做二甲醚含量测定。 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保护液化石油气用户的权益经济利益不受侵害,同时确保世博会期间的安全确保用户人身财产安全,遵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气瓶充装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程,对辖区内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严格要求,必须做到对每一批次液化气都要做到及时测定。这就要求各液化气充装单位必须配置气相色谱仪,做到实时监测。质监局也要发挥检查监督管理作用,不定期对各充装站抽样检测,对违反规定的单位,要严肃查处。 液化气中二甲醚检测专用气相色谱仪成套配置 方法原理 液化石油气分析包括液化气组分分析和液化气中二甲醚检测分析,用上海灵华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带有热导检测器的液化气专用气相色谱仪,可以很方便地作出各组分百分含量。 仪器及配件 1.气相色谱:GC-9890A+热导检测器(TCD) 气源:高纯氢气,氢气纯度≥99.995%(氢气发生器) 2.数据处理:SD-2020色谱工作站 3.进样器:六通进样阀,定量管1ml 4.色谱柱:液化气中二甲醚分析专用柱 5.取样: 2L的双阀采样袋 液化气中二甲醚分析谱图:

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

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 火花点火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性能研究(发动机的研究团队,绿色生态机械研究室,韩国机械与材料研究所,171, Jang-Dong, Yuseong-gu, Taejon 305-343,韩国) 摘要 这项研究中,电火花点火的发动机工作在二甲醚和液化石油气混合条件下被以实验的方式研究。在个别项目,性能,排放特性(包括碳氢化合物,CO,和NOx排放),以及汽油机在DME和LPG燃料掺混燃烧工作在1800~3600rpm时的燃烧稳定性。 结果表明通过混合20%的DME燃料对于较宽范围负荷的发动机达到稳定的工况是可能的。而且,我们证明,达到10%的DME,发动机输出功率与纯LPG 是可相比的。废气排放检测表明,在较低发动机转速下,使用混合燃料时,CH 和NOx排放有所增加。然而,随着混合燃料的使用,发动机的功率输出是减少的,而且制动燃油消耗率会严重恶化,因为DME的能量含量与LPG相比非常低。此外,由于DME较高的十六烷值,爆震会随DME而显著增加。 考虑到发动机功率输出和废气排放的结果,通过混合上升到10%的DME混合燃料可用来和LPG相替换,并且DME掺混LPG燃料预期有扩大DME市场的潜力。 关键词 二甲醚液化石油气混合燃料电火花点火代用燃料 1.引言 最近,许多研究实施在可替换燃料上,由于对较低的燃油消耗率和废气排放要求的增加。DME混合燃料产品的潜力被证实,而且作为一种燃料是有前途的。作为一种能源,DME在21世纪吸引了非常大的注意,出于它是多元化能源,而且有很好的物理、化学及存储性能。在亚洲,家庭和运输的能源需求迅速增加,作为一种可替代燃料,使用DME是非常有前途的。 DME的毒性很低,和LPG等同,它是通过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的。基于它

二甲醚生产流程

二甲醚的生产方法最早是由高压甲醇生产中的副产品 精馏后制得,随着低压合成甲醇技术的广泛应用,副反应大大减少,二甲醚的工业生产技术很快发展到甲醇脱水或合成气直接合成工艺。甲醇脱水法包括液相甲醇法和气相甲醇法,前者的反应在液相中进行,甲醇经浓硫酸脱水而制得,但因该法存在装置规模小、设备易腐蚀、环境污染、操作条件恶劣等问题,逐步被淘汰。近年来,二甲醚的需求量增长较大,各国又相继开发投资省、操作条件好、无污染的新工艺,主要包括二步法和一步法。 二步法先由合成气制取甲醇,然后将甲醇在催化剂下脱水制取二甲醚。以前主要采用硫酸作催化剂,现在大多采用由γ-Al2O3/SiO2制成的ZSM-5分子筛作催化剂,性能优良,选择性好,故能制备出高纯的二甲醚,还能避免污染。 一步法由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包括合成气进入反应器内同时完成甲醇合成与甲醇脱水两个反应和水-煤气变换反应,产物为甲醇与二甲醚的混合物,混合物经蒸馏分离得二甲醚,未反应的甲醇返回反应器。一步法多采用双功能催化剂,一般由两类催化剂混合而成,其中一类为合成甲醇催化剂,另一类为甲醇脱水催化剂。合成甲醇催化剂包括Cu-Zn-Al (O)基催化剂,如BASF、S3-85和I-CI-512等。甲醇脱水催化剂有氧化铝、多孔SiO2-Al2O3、Y型分子筛、ZSM-5分子筛、丝光沸石等。一步法根据反应器类型分为固定床和浆

态床两种。 一步法制二甲醚的反应可分为以下几步: CO+H2—>CH3OH -ΔH=90.7kJ/mol (1) 2CH3OH—>CH3OCH3+H2O -ΔH=23.5kJ/mol (2) CO+H2O—>CO2+H2 -ΔH=41.2kJ/mol (3) 总反应式:3CO+3H2—>CH3OCH3+CO2 -ΔH=246.1kJ/mo l (4) 一步法与二步法相比较,各有优势。一步法中CO的转化率远高于二步法,但在一步法中,由于三个反应必须同时发生,且三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这就要求所用的催化剂有很好的耐热性,在高温下具有高选择性。一步法生产的二甲醚一般用作醇醚燃料,若想生产高纯度,还需进一步分离提纯。二步法的转化率虽然不如一步法高,但是它具有生产工艺成熟,装置适应性广,后处理简单等特点,既可直接建在甲醇生产厂,也可建在其它公用设施好的非甲醇生产厂。与一步法相比,二步法合成流程稍长,但两类催化剂装在不同反应器,互不干扰。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一步法具有流程短、设备效率高、操作压力低和CO单程转化率高等特点,使得设备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大大减少,合成二甲醚的生产成本较两步法大幅度降低。因此,一步法经济上更加合理,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总体上来说更具技术优势。 根据反应过程的相态和工艺特点来分,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

乙二醇甲醚

乙二醇甲醚(2-Methoxyethanol),结构式HOCH2CH2OCH3,有毒(T),无色、具醚气味液体,密度 0.965 g/cm3 ,熔点 -85 °C 沸点 124-125 °C ,混溶于水。又称为乙二醇单甲醚、羟乙基甲基醚、EGME。CAS号: 109-86-4 。SMILES:COCCO 。 基本信息 国标编号: 33569 CAS: 109-86-4 中文名称: 乙二醇甲醚 英文名称: 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ether;2-methoxyethanol 别名: 2-甲氧基乙醇;羟乙基甲醚 分子式: C3H8O2;CH3OCH2CH2OH 分子量: 76.09 熔点: -86.5℃ 沸点:124.5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97; 蒸汽压: 39℃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醇、酮、烃类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略有气味 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14(有毒品) 用途: 用作溶剂 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引起无力、失眠头痛、胃肠功能紊乱、夜尿、体重减轻、眼烧灼感、反应迟钝、嗜睡。误服可致死。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大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减少;严重者呈中毒性脑病和脑萎缩。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2460mg/kg(大鼠经口);2000mg/kg(兔经皮); LC504665mg/m3,7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经口,0.1mL/(kg·天),7天,见暂时性血尿。加大量剂量,可致衰竭、震颤、蛋白尿和血尿。尸检见严重肾损害。大鼠暴露于1.05g/m3,7小时/天,每周5天,1月后见血液中幼稚白细胞增加。 致突变性:显性致死试验:大鼠经口500mg/kg。精子形态学:大鼠经口500mg/kg。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175mg/kg(孕7~13天),致心血管(循环)系统发育异常。小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250mg/kg(1天,雄性),影响精子生成(包括遗传物质、精子形态、活动力、计数)。 危险特性:易燃,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实验室监测方法: 空气中:样品用活性炭吸附后,用甲醇-氯甲烷溶液洗脱,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NIOSH法) 环境标准: 美国车间卫生标准 25ppm 空气中嗅觉阈浓度 0.22ppm 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不含过氧化物的废液经浓缩后,控制一定的速度燃烧。含过氧化物的废料经浓缩后,在安全距离外敞口燃烧。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高浓度环境中,佩戴自给式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氧气瓶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氧气瓶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容器,它是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4部分组成。其瓶体外部有两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并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用以区别其它气瓶。氧气作为一种理想的助燃气体,广泛应用于焊接和切割中。由于氧气是一种盛装助燃压缩气体的移动式容器,压力高,装卸运输频繁,使用环境杂乱,往往使氧气瓶的使用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一旦发生气瓶爆炸事故,将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一、氧气瓶使用注意事项 1.氧气瓶必须每3年检验一次。其目的是为了及时查清氧气瓶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缺陷和隐患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但目前使用中氧气瓶超检验期充装的现象较为严重,给安全使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氧气瓶的附件中有瓶阀、手轮、瓶帽和防震胶圈。瓶帽是为了防止气瓶瓶阀在搬运过程中被撞击而损坏,甚至被撞断使气体高速喷出,推动瓶阀和手轮向前高速飞动造成伤亡事故。防震圈是为了防止气瓶受撞击的一种保护装置,要求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弹性。《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必须配带好防护帽。但在实际使用中氧气瓶附件齐全的很少,大多数没有瓶帽、手轮,瓶阀伤痕累累,阀杆被撞弯,甚至严重变形,给安全使用带来严重威胁。 3.夏季使用时应防止曝晒。因为氧气瓶的容积是有限的,曝晒会使瓶内介质温度升高,导致瓶内压力骤增,使气瓶处于危险状态。有些用户在运输中没有采取遮阳措施,夏天使用时将氧气瓶置于太阳下暴晒。尤其是夏季公路温度经常达到40多度,倘若气瓶本身存在缺陷,充装过量或者相互撞击,就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4.氧气瓶使用时必须距明火10米以外,贮存时严禁和乙炔瓶同室存放。许多用户却忽视了这项要求,存在着焊接作业时氧气瓶距焊接点的距离不够10米,氧气瓶、乙炔瓶同室存放的现象。一旦气瓶漏气,遇上明火发生爆炸,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5.运输和使用中,野蛮装卸的现象很普遍,如短距离运输时,将氧气瓶用力推倒,然后顺地面滚动;车辆运输时固定不牢,气瓶相互碰撞,从车辆上直接向下推等等。如某市制氧厂用汽车装运氧气瓶到某企业,卸车时将氧气瓶推下撞击到另一只气瓶上,引起两只气瓶同时爆炸。 6,氧气瓶在充装时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操作失误造成超装,使瓶内压力升高,并超过它的许用应力,最后发生过量的塑性变形而爆炸。 氧气瓶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气体钢瓶存放或使用时要固定好,防止滚动或跌倒。为确保安全,最好在钢瓶外面装置橡胶防震圈。钢瓶使用时一定要直立放置,禁止倒置使用。 2、使用钢瓶时,应缓缓打开钢瓶上端之阀门,不能猛开阀门,也不能将钢瓶内的气体全部用完,要留下一些气体,以防止外界空气进人气体钢瓶。 3、开启高压气瓶时,操作者须站在气瓶出气口的侧面,气瓶应直立,然后缓缓旋开瓶阀。气体必须经减压阀减压,不得直接放气。 4、高压气瓶上选用的减压阀要专用,安装时螺扣要上紧。 5、开关高压气瓶瓶阀时,应用手或专门扳手,不得随便使用凿子、钳子等工具硬扳,以防损坏瓶阀。 6、氧气瓶及其专用工具严禁与油类接触,氧气瓶附近也不得有油类存在,操作者必须将手洗干净,绝对不能穿用沾有油脂或油污的工作服、手套及油手操作,以防万一氧气冲出后发生燃烧甚至爆炸。氧气瓶。在氧气瓶检验场所要严禁烟火,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质;开阀应缓慢,以防瓶内有高压氧冲出,产生静电火花;不能与其他可燃性气瓶同时存放或排

液化石油气中掺杂二甲醚的危害

液化石油气中掺杂二甲醚的危害 二甲醚,又称甲醚,在燃烧时不产生破坏环境的气体,能便宜地大量生产,被期望成为21世纪的清洁能源之一,在工业、农业、医疗等广泛应用中从来就没有问题,但在通往民用燃料的道路上,却是一波三折,其起因竟然是

源于钢瓶阀门上的一块橡胶垫片。 2007年,山东省质监局、山东省建设厅、山东省公安厅联合出台文件,批准临沂久泰能源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气。同年8月,建设部发布行业产品标准《城镇燃气用二甲醚》。事实上,这两个政策仅仅说明二甲醚可作民用燃料,没有说明怎么用。在南方气价较高

的广东、重庆、福建、海南等地,二甲醚借机流入液化石油气市场,被掺混于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最高掺混比例高达80%。由于二甲醚是带氧燃料,会使液化石油气钢瓶角阀中的橡胶垫片氧化。根据2008年年初国家燃气用具质量检验中心的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掺混二甲醚含量的加大,钢瓶阀橡胶密封圈的外

形尺寸会逐渐收缩,其密封性能降低。 2008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关于气瓶充装有关问题的通知》(质检特函[2008]17号)。通知明确要求:不得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或在焊接气瓶中擅自加入不明化学添加剂;对气瓶钢印标记和盛装气体性质的一致性进行

确认,对经过改装的气瓶,一律不得使用;对存在向液化石油气钢瓶中掺入二甲醚和焊接气瓶中加入不明化学添加剂等气瓶改装行为的充装单位要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定》规定查处。 在诸多标准中,二甲醚作为民用燃料的标准迟迟未出台。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开的资料显示,全国现已有800多万

吨二甲醚年生产能力,实际产量200多万吨。二甲醚在掺烧领域的应用,已占到国内二甲醚需求总量的90%左右,也就是说国内生产的二甲醚有九成是通过灰色途径流入民用市场。 近年来,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引发阀门漏气,已是不争的事实。2010年年

二甲醚的生产方法有多种

二甲醚的生产方法有多种,工业装置以甲醇法为主。甲醇法分为气相催化脱水法和液相催化脱水法。其代表分别为西南院和山东久泰。合成气一步法直接合成二甲醚的生产技术尚不完善。 最近有两套10万吨/年二甲醚装置刚刚投产,分别是湖北天茂和河北中捷石化,设计单位分别是西南院和东华工程公司(大连化物所技术),都是甲醇气相法。 总体来讲,甲醇气相脱水法是用的比较广的一项技术。 二甲醚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硫酸法、甲醇气相催化脱水法、合成气一步法直接合成二甲醚法。硫酸法虽然反应条件温和,甲醇单程转化率高(>85%),可间歇或连续生产,但设备腐蚀严重,残液及废水对环境污染严重,操作条件苛刻,产品难以脱除微量杂质,有异味,产品质量差,属淘汰工艺;而以合成气(H2+CO)直接法合成二甲醚的生产技术目前尚不成熟。二甲醚国内外现有大型工业生产装置主要采用成熟的甲醇气相催化脱水法。 表4-6 二甲醚生产工艺技术比较 对比项目甲醇气相催化脱水法合成气一步成法甲醇液相催化脱水法备注 [wiki]催化剂[/wiki] 固体酸催化剂(γ-Al2O3) 多功能催化剂以硫酸为主的复合催化剂(含磷酸) 原料精甲醇、粗甲醇富CO的合成气, 理想合成气组份H2/CO=1 精甲 醇气相法以粗甲醇为原料,成本大幅降低 技术成熟程度成熟技术有待完善成熟 流程长短流程略长,二甲醚的分离和精馏简单流程略短,二甲醚的分离和精馏较复杂流程长 甲醇单程转化率 78~88% 88~95% 反应温度,℃ 230~360 250~300 160~200 反应压力,MPa 0.1~0.5 2.5~6.0 0.04~0.15 反应系统材质碳钢或普通不锈钢石墨等耐酸腐蚀材料 甲醇消耗 1.40~1.43/tDME 1.41~1.45/tDME 电力消耗≤10kw.h≥100kw.h液相法电耗太高 水蒸汽 消耗 1.45t/tDME 1.44 t/tDME 投资比较低,投资系数100%(基准) 软件费及专利设备费高,总体投资较高/105%(按现有资料估算)高,投资系数/30~300% 液相投资高 产品质量≥99.9 ~99 ~99 工程放大简单,反应系统单系列在缺乏足够试验数据情况下,建设大规模装置,工程风险很大难度大,反应器需多套并联 毒性除甲醇外无其他有毒介质甲醇、一氧化碳等磷酸、磷酸盐毒性大、中间产物硫酸氢甲酯为极度危害介质 废酸处理无废酸处理问题无废酸处理问题需处理硫酸、磷酸等废酸 环境保护无“三废”有废水处理投资、能耗高

二甲醚工厂的设计

二甲醚工厂的设计 前言 近年来,由于石油资源短缺、煤炭资源丰富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二甲醚作为从煤转化成的清洁燃料而日益受到重视,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竞相开发的性能优越的碳一化工产品。作为LPG和石油类的替代燃料,二甲醚是具有与LPG的物理性质相类似的化学品,在燃烧时不会产生破坏环境的气体,能便宜而大量地生产。与甲烷一样,被期望成为21世纪的能源之一。二甲醚特有的理化性能奠定了其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基础产业地位。

二甲醚未来主要用于替代汽车燃油、石油液化气、城市煤气等,市场前景极为广阔,是目前国际、国内优先发展的产业。2002年我国LPG的表观消费量为1620万吨,同时中国自1990年开始大量进口LPG,2002年LPG进口量为626万吨。如果二甲醚的价格合适,假设二甲醚替代进口的LPG,以目前的进口量计算,需要燃料级二甲醚约1000万吨。 对开发二甲醚作为新型清洁能源,国家给予很大的政策鼓励。2007年7月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二甲醚增值税适用税率问题的通知》,宣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我国将二甲醚增值税税率由17%下调为13%。此次二甲醚增值税税率下调,使二甲醚与液化气之间的价差进一步增大,从而有利于提升下游的购买热情。 我国的能源结构现状是“富煤、贫油、少气”,因此以煤制二甲醚发展替代能源优势明显。根据行业专家的测算,以目前的煤炭成本,制作二甲醚系列产品具有极大的成本优势,因而二甲醚将作为一种新能源逐渐走向前台。 综上所述,二甲醚是一个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结构调整,环境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建立以二甲醚为中心的能源系统,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开发高效低廉的二甲醚生产技术,积极吸收与开发新技术,降低成本,同时加大宣传与推广力度,将其纳入发展绿色能源、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课题,并给于政策支持,为我国加快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实施提供新途径,使这一新的清洁能源尽快产业化。本设计利用了目前最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合成气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原料由位于无锡市的联合化工总厂供应。本设计的生产规模定位在年产10万吨,主要是为了从该规模的生产中合成气一步法制备二甲醚的优势,并从中探索出合成气一步法大规模工业化的技术 目录 一、设计背景 1.1 产品概述 1.2 生产能力分析 1.3 国内外发展概况 1.4 产品市场预测及发展前景分析 二、厂址选择(选做)

气瓶使用注意事项

气瓶作业安全小知识 氧气瓶、乙炔瓶使用注意事项 1、氧气瓶和乙炔瓶标准颜色 氧气瓶:天兰色瓶、黑字; 乙炔瓶:白色瓶、红字; 2、氧气瓶组成 2.1 氧气瓶是贮存和运输氧气的专用高压容器,由瓶体、瓶箍、瓶阀和瓶帽组成。 2.2 瓶体外部有2个防震胶圈,瓶体为天蓝色,用黑漆标明“氧气”两字,以区别其他气瓶。 2.3 氧气瓶和乙炔瓶阀、表均应齐全

3、氧气瓶不能沾染油脂,不得暴晒、不得和易燃易爆物品存放 3.1 如果在装卸中,有油脂污染了氧气瓶,尤其是瓶阀的阀杆、瓶口。当开启氧气阀时,高压氧气的释放会产生热量,与油脂产生反应,引燃油脂,造成氧气瓶爆炸。 3.2 作业中,不能用手、油手套、和油工具接触氧气瓶及其附件。 3.3 氧气瓶应与其他易燃气瓶、油脂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分开存放。 3.4 氧气瓶应有防震胶圈和安全帽,不得在强阳光下暴晒。 4、气瓶胶管 4.1 氧气瓶和乙炔气瓶胶管不得错装。乙炔胶管为黑色、氧气胶管为红色。 红色氧气胶管黑色乙炔胶管 4.2 氧气瓶和乙炔瓶储放和使用时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氧气瓶、乙炔瓶与明火或割炬(焊炬)间距不得小于10米。 4.3 氧气胶管外径10毫米,应能承受20千克的气压;乙炔胶管外径16毫米,应能

承受5千克的气压。 4.4 变质老化、脆裂、漏气的胶管及沾上油脂的胶管均不得使用。 4.5 不得将胶管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将重物及热的物件压在胶管上,更不得将胶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胶管经过车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 5、气瓶胶管着火的应急处置。 使用中: 5.1 氧气胶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胶管断气,应迅速关闭氧气瓶阀门。停止供气。 5.2 乙炔胶管着火时,应先熄灭炬火,可用胳膊弯折前面一段胶管的方法将火熄灭。 5.3 点燃焊(割)炬时,应先开乙炔阀点火,后开氧气阀调整火焰,关闭是应先关乙炔阀,后关氧气阀。 5.4 工作中,发现氧气阀门失灵或损坏而不能关闭时,应让瓶内氧气自动跑尽后再进行拆卸修理。 6、氧气瓶、乙炔瓶操作时注意事项 6.1 氧气瓶使用时可立放也可平放(端部枕高),乙炔瓶必须立放使用;立放的氧气瓶注意固定,防止倾倒。

液化二甲醚钢瓶对密封材料的选择

液化二甲醚钢瓶对密封材料的选择 摘要:根据化学中的相似相溶原理和橡胶溶胀性原理,分析液化石油气钢瓶掺入液化二甲醚后钢瓶阀门漏气的原因,提出了新研制的液化二甲醚钢瓶对橡胶密封材料选用的原则和要求。 引言 我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3934-2007《二甲醚》在第8章“安全”中有如下警示:“二甲醚对部分橡胶具有一定的溶胀性。” 1. 从液化石油气钢瓶阀门漏气说起 几年来在民用液化石油气中掺入二甲醚后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引发阀门漏气的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二甲醚对橡胶有特殊要求,一般用于装液化气的钢瓶瓶阀橡胶密封圈会被二甲醚腐蚀,从而导致泄漏。如果液化石油气气泄漏,后果不堪设想。根据2008初国家燃气用具质量检验中心的试验结果,随着掺混二甲醚含量的加大,瓶阀橡胶密封圈的外形尺寸在逐渐收缩,其密封性能降低,容易产生漏气现象。 2. 相似相溶原理 液化石油气钢瓶在我国使用已有40多年历史,40多年从来未发生过阀门大量漏气的现象。为何多年来液化石油气与液化石油气瓶阀相安无事,而近年来液化石油气钢瓶阀门漏气现象对却有所增多呢?从物质的相似相溶原理说起。 相似相溶原理是指结构相似的物质比较容易相溶,可以理解为“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由于极性分子间的电性作用,使得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 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烷”类具有稳定的分子结构。以丙烷为 例,丙烷分子式C 3H 8 ,分子结构: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丙烷分子具有高度对 称结构,所以,丙烷是非极性的分子。 目前,液化石油气瓶阀的密封材料多数是采用丁晴橡胶,丁晴橡胶是丙烯晴和丁二烯的共聚物,它的极性强且随着丙烯晴含量的增大而增加。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丙烷分子与丁晴橡胶分子的极性不相似,所以,丁晴橡胶与液化石油气不相溶,因而多年来液化石油气与液化石油气瓶阀相安无事。 丁晴橡胶具有强极性,液化二甲醚是一种极性的有机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丁晴橡胶易溶于液体二甲醚。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就不难理解在液化石油气钢瓶参入液化二甲醚后,钢瓶阀门的丁晴橡胶密封圈易溶解于液化二甲醚而失效,所以,新启用的液化石油气钢瓶或原有液化石油气钢瓶掺入液化二甲醚后不久就会出现阀门漏气的情况。 3. 橡胶的溶胀性 根据有机化学的知识,有机溶剂可以亲和高分子有机物,但是有的高分子有机物是不容易溶解的,他们会吸附溶剂分子而使体积膨胀;亲水性的高分子物质也会吸收水分子而体积膨胀,这就是所谓极性物质的溶胀性。溶胀性也可从相似相溶原理得到解释,它们在接触时或在一定压力、温度下会具有互溶作用,但和分子间的

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

《液化石油气二甲醚混合燃气》 地方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2012年2月1日

1、二甲醚产业发展现状: 二甲醚广泛应用于制药、染料、农药等工业领域,也用作气雾推进剂和制冷剂。随着近年二甲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应用的开发,使二甲醚生产成本降低实现大规模生产,二甲醚以其优越的燃烧和排放性能成为未来全球理想的新型替代清洁能源,在车用燃料和民用燃料领域有着极强的竞争实力。 中国煤资源丰富,以煤炭为原料合成甲醇,进一步脱水生成二甲醚,是解决石油、天然气资源紧缺的良好途径之一。由于能源安全、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二甲醚的生产、应用日益受到关注,行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二甲醚生产的规模化的扩大、技术的发展、产品用途的拓展和质量要求的差异,制定二甲醚相关标准,适应市场和生产的需要,推动二甲醚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势在必行。 二甲醚是无色易液化气体,沸点-24.9℃,熔点-141.5℃,闪点(开杯法)-41.4℃,液体密度0.661g/cm3,相对密度1.617,爆炸极限(空气中)3.45%~26.7%。 目前国内二甲醚的主要用途是替代LPG,用作民用燃气,其次是替代柴油用作汽车燃料。此外,二甲醚还可应用于气雾剂、制冷剂、发泡剂;或者用于化工原料,生产硫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烷基卤化物等。 据统计,2008年我国新增二甲醚产能147.5万吨/年,总产能达到408.5万吨/年。2009—2010年,二甲醚项目共14个,产能合计395万吨/年。到2011 年二甲醚产能达到966万吨,生产企业达到90家,其中年产能20万吨及以上企业17家。2011年经济发展逐渐恢复,国内二甲醚行业整体开工率回升至38%左右,全年产量在344万吨左右,较去年增幅44%左右。 二甲醚在中国民用燃气领域和替代燃料领域都潜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2007年,中国LPG消费量为2300万吨,柴油消费量为1.25亿吨,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市场对于LPG和柴油的需求量都将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12年,国内LPG和柴油的市场需求量将分别达到2600万吨和1.4亿吨。如果按照LPG替代10%、柴油替代3%计算,2012年二甲醚的市场需求量将达到680万吨。 2、标准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城镇燃气是一种洁净能源,其中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等。近年来,随着西气东输的实施,我国城市天然气有了快速的发展,由于天然气燃料的优越性所在,许多城市已经或正在由原有的人工煤气转换为天然气,天然气的比例逐年增加。我国天然气的储量并不太多,而且储存设施有限,天然气供应的可靠性还不太高。前几年冬季用气高峰时出现过“天然气荒”,由此应该得到警觉。从目前我国城镇燃气供应最广泛的液化石油气来讲,其液化储存方便,设施简单,既可瓶装供应,又可管道供应,受到各地的欢迎,因此许多中小城镇乃至农村都有广阔的市场。但随着国际上原油价格的上涨,液

聚乙二醇二甲醚

Polyethylene Glycol Dimethyl Ether (NHD) CAS: 24991-55-7 Synonym/Trade Name: NHD Desulfurizing and Decarbonating Solvent Chemical Formula: CH3O(CH2CH2O)nCH3,n=3-8 Application NHD is a new type high-effective desulfurizing and decarbonating solvent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dimethyl ether as its main ingredient, light yellow liquid near neuter with better chemistry and heat stability. It is suitable for purification of synthetic gas. It can effectively desulfurize the vulcanized hydrogen out of mixture acid gas of natural gas, oil-fi eld gas, coal gas in factories or cities and lique fi ed petroleum gas. Specially, effectively desulfurize organic sulphur. Package: 200KGS/Iron Drum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Store in cool, dry well-ventilated location, transport as common chemicals.

甲醚生产工艺

二甲醚及生产工艺 1、二甲醚的基本概况 二甲醚别名:甲醚 英文名称:methyl ether;dimethyl ether;DME CAS编号:115-10-6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CH3—O—CH3 二甲醚又称甲醚,简称DME。二甲醚在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或压缩液体,具有轻微醚香味。相对密度(20℃)0.666,熔点 -141.5℃,沸点-24.9℃,室温下蒸气压约为0.5MPa,与石油液化气(LPG)相似。溶于水及醇、乙醚、丙酮、氯仿等多种有机溶剂。易燃,在燃烧时火焰略带光亮,燃烧热(气态)为1455kJ/mol。常温下DME具有惰性,不易自动氧化,无腐蚀、无致癌性,但在辐射或加热条件下可分解成甲烷、乙烷、甲醛等。 二甲醚是醚的同系物,但与用作麻醉剂的乙醚不一样,毒性极低;能溶解各种化学物质;由于其具有易压缩、冷凝、气化及与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互溶特性,广泛用于气雾制品喷射剂、氟利昂替代制冷剂、溶剂等,另外也可用于化学品合成,用途比较广泛。 2 生产原理 生产方法简介

目前国内外二甲醚生产方法主要有合成气一步法和甲醇法。甲醇法又分为甲醇气相法和甲醇液相法。合成气一步法的工业化技术尚未成熟,理由是: ①现有的技术未经装置检验; ②即使按现有技术,其生产成本也高于甲醇气相法 反应方程式 合成气一步法以合成气(CO + H2 )为原料,合 成甲醇反应和甲醇脱水反应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 同时伴随CO的变换反应。其反应式如下。 2CO + 4H2 = 2CH3OH CO +H2O =CO2 +H2 2CH3OH =CH3OCH3 +H2O 总反应: 3CO + 3H2 =H3COCH3 +CO2 甲醇液相法: 甲醇脱水反应在液相、常压或微正压、130 ~130 ℃下进行。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2CH3OH =H3COCH3 +H2O 甲醇气相法: 催化剂为ZSM分子筛、磷酸铝或γ2Al2O3。 甲醇脱水反应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主反应: 2CH3OH =H3COCH3 +H2O

二甲醚工艺流程计算

第二章二甲醚分离塔的工艺计算 一、二甲醚分离塔的物料衡算 (一)已知所给数据得出物料衡算简图如下: 图2-1物料衡算简图 (二)选定衡算基准为kmol/h。 已知条件所给数据为kg/h,根据公式ai/M i÷∑a i/M i (1) 进行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的换算。 已知:M DME=46.07kg/kmol M CH3OH=32.04 kg/kmol M H2O=18.02 kg/kmol 其中a i—质量分数;M i—摩尔质量 得出下表所示数据: 1、进料组分 表2-1 进料各组分所占比例 2、塔顶组分 表2-2 塔顶各组分所占比例

3、塔釜组分 表2-3 塔釜各组分所占比例 (三)清晰分割 以二甲醚为轻关键组分,甲醇为重关键组分,水为非关键组分。 (四)物料衡算 已知:生产速率P =3×107÷8000=3.750×103(kg/h)=82.40 kmol/h D=81.40/0.9993=81.46 kmol/h X W,DME= 3.194×10-5X D,CH3OH=0.0007000 X W,DME,X D,CH3OH分别为塔釜二甲醚的摩尔分数和塔顶甲醇的摩尔分数。 表2-4 清晰分割法计算过程 组分进料馏出液釜液 DME 0.7080F 0.7080F-3.194×10-5W 3.194×10-5W CH3OH 0.008640F 0.0007000D 0.008640F-0.0007000D H2O 0.2834F 0 0.2834F ∑ F D W 列出物料衡算式: 3.194×10-5W+0.008640F-0.0007000D+0.2834F=W (2) F=D+W (3) 联立式(2),(3)得: F=242.93kmol/h=7747 kg/h W=160.07 kg/h=2902 kg/h D=82.46 kmol/h=3796 kg/h。 M F=31.89kg/kmol M W=18.13 kg/kmol M D=46.03 kg/kmol M F、M W、M D分别为进料、塔釜、塔顶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二甲醚燃烧效率分析

二甲醚燃烧效率分析 二甲醚用作燃料替代液化石油气被市场看好,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新能源”。究其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能源价格飙升下二甲醚的价格优势,而另一方面则是其燃烧效率高和燃烧产物排放洁净的显著特点。 将清洁能源二甲醚用作替代能源,是我国抑制高油价影响的重要措施之一。二甲醚的主要性质与液化石油气相类似,可以替代液化石油气用作城镇燃气。二甲醚自身含氧,具有燃烧效率高的特点,从二甲醚的燃烧机理研究中发现,同等热量条件下,与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相比,二甲醚燃烧效率提高5%左右,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二甲醚的特性 二甲醚(DME)分子式为C2H60,分子量46.07,二甲醚是一种比较惰性的非腐蚀性有机物,其主要的理化性质见表1。在常温、常压下二甲醚是一种无色易燃有轻微醚香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的允许浓度为400×10-6。它具有与液化石油气(LPG)相似的特性。二甲醚具有一般醚类的性质,二甲醚对金属无腐蚀性,不刺激人体皮肤,不致癌,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在对流层中易于降解,长期暴露于空气中,不会形成过氧化物。所以,二甲醚是一种优良的绿色化工产品。 在同等温度条件下,二甲醚的饱和蒸气压低于液化石油气,其存储、运输、使用等均比液化石油气安全。二甲醚在空气中的爆炸下限比液化石油气高一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二甲醚作为燃料比液化石油气安全。虽然二甲醚的热值比液化石油气低,但由于二甲醚自身含氧,在燃烧过程中所需空气量远低于液化石油气,从而使得二甲醚的预混气热值和理论燃烧温度都高于液化石油气。 二甲醚具有优良的混溶性,可以同大多数极性和非极性的有机溶剂混溶,例如汽油、四氯化碳、丙酮、氯苯和乙酸乙酯。较易溶于丁

国内外二甲醚场和生产工艺分析

国内外二甲醚市场和生产工艺分析 国内外二甲醚市场和生产工艺分析 目前二甲醚组成的合资公司将在澳大利亚建设140-240万吨/年的大规模二甲醚装置,定于2006年投产。 目前二甲醚的主要消费领域是作溶剂和气雾剂的推动剂,其它方面的消费不多。200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