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doc
汽车制动效能指标

汽车制动效能指标
汽车制动性能的三个指标是制动效率、制动效率的恒定性和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1.制动效率,即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制动效率是指在好的路面上制动时,以一定的初速度或减速度从制动到停止的制动距离,比如100公里的制动距离。
它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2.制动效率的稳定性,如抗热衰退性。
抗热衰退性能是指在高速或长坡上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保持的程度。
由于制动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制动器的吸收将汽车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因此在制动器温度升高后能否在冷态下保持制动效率成为设计制动器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般测试连续100公里的制动距离,也可以在赛道上连续绕路行驶。
这样就能感受到汽车在快速过弯时是否能快速减速。
如果制动距离不是很大,说明汽车制动性能的恒定性比较好。
3.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即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不跑偏、不打滑、不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这是汽车的刹车偏差。
测试时,需要在平坦宽敞的场地进行。
车速需要提高到每小时60公里。
然后,双手离开方向盘,踩刹车。
如果汽车制动方向稳定,汽车应保持直线行驶。
1.制动性能定义和评价指标

制动性能定义和评价指标
1.汽车制动性能: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称为汽车的制动性。
2.制动效能:一般用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表示。
它是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以规定的初始车速和规定的踏板力制动到停车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汽车的减速度。
它是制动性能的最基本指标。
3.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是指抗热衰退性能和抗水衰退性能。
4.制动方向稳定性:是指汽车制动过程中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5.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6. 制动效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评价:
1. 行车制动效能
2. 驻车制动效能
3. 应急制动效能
7. 制动效能恒定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综合评价:
1. 反复制动后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2. 持续制动后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评价指标:制动距离越小,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越大,且两项指标越接近冷态制动效能
值则制动效能越好。
8. 方向稳定性评价方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综合评价:
1. 直线行驶制动稳定性
2. 转弯制动方向稳定性
评价指标:选取制动结束后的侧向偏移量和偏航角为直线制动方向稳定性能评价指标。
9. 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开始触动制动系的控制装置开始到车辆停住所驶过的距离。
10.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
汽车主要性能评价指标

汽车主要性能评价指标1. 引言汽车是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购买汽车时,性能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本文将介绍汽车主要性能评价指标,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汽车性能并作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2. 动力性能评价指标动力性能是衡量汽车动力输出能力的指标,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加速性能、最高速度和燃油经济性。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动力性能评价指标:2.1 最大马力和最大扭矩最大马力和最大扭矩是反映发动机输出能力的重要指标。
最大马力表示单位时间内发动机所能输出的功率,最大扭矩则表示发动机转矩的峰值。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最大马力和最大扭矩意味着更好的加速性能。
2.2 加速性能加速性能是指汽车从静止加速到某一速度所需的时间。
常见的加速性能指标包括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和百米加速时间。
较短的加速时间意味着更快的响应和加速能力。
2.3 最高车速最高车速是指汽车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
一般来说,较高的最高车速代表着更强大的动力输出和更好的性能表现。
2.4 燃油经济性燃油经济性是衡量汽车在行驶时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
更低的燃油消耗意味着更高的燃油经济性,这对于节约能源和降低运营成本非常重要。
3. 操控性能评价指标操控性能是衡量汽车操纵灵活性和稳定性的指标,对驾驶体验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操控性能评价指标:3.1 转向灵活度转向灵活度是指汽车转向时所需的力和角度。
较低的转向力和角度能够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驾驶体验。
3.2 制动性能制动性能是衡量汽车制动效果的指标,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安全性。
良好的制动性能可以使汽车在紧急情况下更快停下来,并避免危险。
3.3 悬挂系统悬挂系统对汽车的操控性能和舒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较好的悬挂系统可以提供更好的路面贴合性和稳定性,同时能够减少驾驶员和乘客的颠簸感。
4. 安全性能评价指标安全性能是汽车购买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安全性能评价指标:4.1 主动安全系统主动安全系统包括刹车辅助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以及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等。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17
§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4、侧向力系数 侧向力系数φℓ : 侧向力极限值与垂直 载荷之比。
侧向力包括: 侧向风 离心力 侧向力
18
§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19
§2 制动时车轮的受力
※较低滑动率时(S=15%),可以获得较大的制动 力系数与较高的侧向力系数。
ABS系统
3)在τ3时间段内所驶 过距离S3
u2f ue2 2jmaxS3
S3
u
2 e
2 jm ax
(u 0
1 2
k
'' 2 2
)
2
2 jm ax
(u 0
1 2
(
jm
ax
)
'' 2 2
)
2
2 jm ax
u 02 2 jm ax
1 2
u 0
'' 2
1 8
j '' 2
m ax 2
31
第三节 汽车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43
第四节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一、汽车制动跑偏 跑偏原因有两个:
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转 向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等。——制造或调整 误差 2) 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杆系在运动 学上的不协调或干涉。——结构设计原因
44
第四节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1)由于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 右转向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等
τ——制动时间s S——制动距离m
27
第三节 汽车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
2)在τ2''时间段内所驶
过距离S2'' (作匀变减
车辆制动性能

S
S
V
t 3 .6
1
s
K(
254 ( )
V
2 1
- V 2)
2
地面制动力等于地面附着力车轮抱死不转而出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滑现象制动器制动力由于制动器摩擦力矩的增长而直线增长而地面制动力到达极限后不再变制动减速度制动减速度j与地面制动力及车辆总质量有关重力加速度汽车而车旋转质量换算系数驾驶员反应时间07s1s制动器作用时间02s07s制动释放时间02s1s制动时间t道路阻力系数道路摩擦力系数制动距离制动距离分为反应时间内车辆行驶距离与刹车净距离25413
Tμ车轮制动器的摩擦力矩 Tj 汽车旋转质量的惯性力矩 Tf 车轮的滚动阻力矩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及附着力之间的关系 F 车轴对车轮的推力 G 车轮的垂直载荷 FZ 地面对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停车,这个外力称为汽车的 制动力。
制动减速度js 与地面制动力及车辆总
质量有关
js =
g F X G
现代汽车制动系统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开始制动前的初始速度
车辆的制动性 能应该是多方 面的综合考量
2.车辆重量 3.轮胎情况
4.路面状态
5.制动系统
1.制动力 2.制动减速度
车辆的制动性 能评价指标
3.制动时间 4.制动距离
制动力
制动踏板力FP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人为地使 FP<FP'车轮滚动时的地面制动力等于制动器制动力 时,且随踏板力的增长成正比增长。 Tμ 轮胎周缘克服车轮制动器摩擦力矩所需的力称为 汽车受到一个与其行驶方向 地面制动力 F = (r为车辆半径) FP=F 制动器制动力 FX P'地面制动力等于地面附着力,车轮抱死不转 μ r 而出现拖滑现象 地面制动力极限值受地面附着力的限 制动器制动力取决于制动器结构型式与尺寸大小, 相反的外力,汽车在受一外 FP>F 制动器摩擦副系数和车轮半径 制。 P'制动器制动力由于制动器摩擦力矩的增长而 力作用下迅速地降低车速至 直线增长,而地面制动力到达极限后不再变 化。
3-2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与诊断

第二节汽车制动系的检测和诊断本节要点1.制动距离;制动协调时间;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制动稳定性;车轮阻滞力;制动释放时间;2.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指标(区分路试检测指标和台架检测指标);3.制动跑偏和制动侧滑的现象和原因分析。
4.汽车制动性能检测设备及其功能(主要针对哪些项目的检测)。
5.反力式滚筒制动试验台检测特点。
6.平板式制动试验台检测特点。
7.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关于制动性能检测的具体要求:①制动力要求;②台试检测驻车制动时车辆载荷状态要求;③路试检测制动性能时的初速度;④制动稳定性检测时试车道宽度;⑤路试检测驻车制动性能指标及要求。
一.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指标汽车制动性能: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的稳定和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以及保证汽车长时间停驻坡道的能力。
能在短距离内停车;维持行驶方向稳定;下长坡时维持一定车速;汽车制动性能汽车制动力(台架);制动距离;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指标制动减速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制动协调时间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制动时跑偏量(道路);同轴制动力平衡(台架)]1.汽车制动力汽车制动力:汽车制动时,通过车轮制动器的作用,地面提供的对车轮的切向阻力。
是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最本质的因素,其大小和汽车制动系统的结构、技术状况以及轮胎和路面的附着条件有关。
2.制动距离制动距离:汽车在规定的道路条件、规定的初始车速下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起至汽车停住时止汽车驶过的距离。
是评价汽车制动性能最直观的指标。
3.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是指汽车在规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动时,按公式计算得到的减速度。
制动减速度和制动力具有等效意义,在制动过程中是变化的。
因此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中,采用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Mean FullyDevelopment Deceleration )作为评价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指标。
()()b e 2e 2b S S 92.25v v --=MFDD 式中: MFDD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s 2;v b ——车辆的速度,即0.8v 0, km/h ;v e ——车辆的速度,即0.1v 0, km/h ;v o ——制动初速度, km/h ;S b ——试验车速从v 0到v b 时驶过的距离,m 。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

汽车检测与诊断
00:30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
汽车制动过程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参数 制动试验台结构及工作原理 汽车轴重的检测
00:30
预习:
00:30
一、汽车制动过程
汽车制动过程,从驾驶员发现危险信号开始计时, 至制动完全释放,制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如下图:
驾驶员反应 时间
制动器作用 时间
持续制动 时间
2.制动减速度法检测标准
制动减速度 是指汽车制动时,汽车速度下降的快慢程度
特点:汽车制动力 ↑ 制动减速度 ↑ 制动距离 ↓ 制动效果越好 平均减速度FMDD作为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参数。
FMDD=
vb2 − ve2
25.92(se − sb)
00:30
二、制动性能检测参数和标准
3.制动力法检测标准
3.持续制动时间 t3
00:30
制动力不变, 制动减速度基本不变
00:30
一、汽车制动过程
4.制动释放时间 t4
制动力的消除时间。 一般在0.2~1.0s之间。
注:这段时间过长不仅会耽误随后起步行驶的时间还可能在制动过程 中因出现车轮抱死而使车轮抱死而使汽车失去控制,即使驾驶员放松 制动踏板,制动力不能立即释放,也会危及安全
左右车论制动力差
00:30
二、制动性能检测参数和标准
00:30
二、制动性能检测参数和标准
1.制动距离法检测标准
(1) 制动距离 从脚接触制动踏板起到车辆停车时止所行驶过的距离。 如图:S=S2+S3
(2) 制动稳定性 制动时汽车不发生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s2
s3
00:30
二、制动性能检测参数和标准
汽车制动性能(最新)

(4)侧向附着系数φ , 在Fy 侧向力的作用下, φ =Fy /Fz 侧向力Fy与地面垂直反 力之比。
侧 侧
φb—S关系:
(1)OB段:φb直线上升, S从0—15—20%,出现 峰值φp。 (2)S再增大,φ纵下降, φ侧也下降。
(3)S再增大,S=100% 时,φ=φS 纵向φ较小,制动距离长。 侧向φ=0,能承受的侧向 力Fy=0。 所以:极易侧滑。
4——2制动时车轮受力 一、地面制动力( T—— 车轴的推 力;W——车轮垂直载荷) Tu FXb ( N ) r 因为:FXb受到轮胎与地面附着力, Fφ=Fzφ的限制。 T 所以: FXb u FZ
r
制动力图:
W Ua
Tp FXb
Tu
r
Fz
当 则FXb不再上升, F F 即:
最理想的制动系统 应能防止车轮抱死,工 作在S=15—20%以内。 ABS即:Antilock Braking System
ABS系统 (S=15—20%) (1)利用φp获得较大的 F 和最小的制动距离。 ( 2 )同时φ侧较大,也可 承受较大的侧向力Fy,不 致侧滑。
Xbmax
滑水现象:减小了胎面 与地面的φ, Ua=100km/n时, 水膜=10mm时。 φs≈0,滑水现象,雨天 路滑,易翻车。
G (b hg ) L
G (a hg ) L
Fu1 FZ 1 FZ 1 b hg 所以: Fu 2 FZ 2 FZ 2 a hg
Fu1 Fu 2 G Fu1 b hg Fu 2 a hg
(1)
第四章汽车的 制动性能
4-1 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制动性能:指汽车 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 停车,并维持行驶方向 稳定,下长坡时能维持 一定车速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3-2 汽车制动性能评价指标
导入新课: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三个方面。
一、制动效能
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行驶速度直至停车,或在下坡时维持一定车速及坡道驻车的能力,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一般用制动减速度、制动力、制动距离等来评价。
1、制动减速度
是指制动时单位时间内车速的变化量。
它反映了地面制动力的大小,与制动器制动力及附着力有关。
2、制动力
1)地面制动力
2)制动器制动力
3)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和附着力之间的关系
汽车的地面制动力越大,制动减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短;而地面制动力首先取决于制动器制动力,同时受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
因此只有汽车具有足够的制动器制动力,同时地面又能提供高的附着力时,才能获得足够的地面制动力
3、制动距离
是指车辆在规定的出速度下,以规定踏板力急踩制动踏板时,从驾驶员右脚接触到制动踏板到车辆停止时车辆所使的距离。
影响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最大制动减速
现象。
原因是转向轮抱死。
四、影响汽车制动性的主要因素
1、轴间负荷的分配:
负荷与制动力是成比例的,在制动过程中,轴间负荷发生改变,制动力分配也发生改变,最佳状态是前后轮同时接近滑移状态,可达到最好的制动效果。
如前轮滑移,汽车不能改变方向,失去操纵;如后轮滑移,汽车甩尾,失去稳定性。
2、制动力的调节和车轮防抱死:
现代汽车运用了一些压力调节装置如限压阀、比例阀等,用来调节汽车后轮的制动力,防止后车轮侧滑。
而防抱死装置主要防止车轮完全抱死,筒称ABS。
而现代的汽车可以将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10%-20%的最佳状况。
3、汽车载重
汽车载重增加,制动距离增加,重心改变,制动距离改变。
制动时的车速:
制动时汽车速度越高,动量越大,制动距离越长。
4、发动机制动
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可以可使制动更加平均分配到车轮上,同时使车轮制动器的减少负担。
5、道路条件
道路条件决定了附着系数。
在泥泞路面、冰雪路面,附着系数小,
制动效能差,制动距离增大,制动的稳定性也变坏。
6、驾驶技术
驾驶员的驾驶经验对制动也有很大的影响,驾驶员根据不同交通情况、不同的路况,采取得当的制动措施,可以发挥更好的制动效能。
归纳小结:1、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
2、影响汽车制动性能的主要因素
作业:分析制动跑偏和制动时转向能力丧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