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统考教育学真题及参考答案(部分)
同等学力历年真题参考答案

同等学力历年真题参考答案一、考题回顾同等学力考试是中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一种,旨在选拔具备本科阶段知识水平的考生进入研究生阶段。
历年来,同等学力考试的题目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考察考生的综合知识和分析能力。
下面将回顾近几年的同等学力考试真题,并提供参考答案。
二、英语试题1. 阅读理解题目: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2019年真题)原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s increasingly entering our everyday lives. From voice assistants like Apple’s Siri to autonomous vehicles, AI technologies are revolutionizing the way we live and work. However, there are also concerns about the impact of AI on the job market and on society as a whole.解析:空白处前后是一段关于AI的话题,可以推断这里可能会讲到人们对AI的担忧。
在多余选项中,选项E“Advantages of AI in healthcare”与文章没有关联,因此可以排除。
正确答案为D“Risks and challenges of AI”,这个选项与担忧有关。
2. 完型填空题目:阅读下面的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018年真题)原文:As a child, I was often mocked by my family members and classmates for being overweight. During recess, while other children were playing and having fun, I would sit __1__ in a corner and watch them from afar. My weight problem had a negative effect on my self-confidence, and I believed that I would never be truly __2__ by others.解析:由空白前后的描述可知,这里是在说作者因为体重问题受到了负面影响,所以选项A“isolated”(孤立的)符合语境。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教育学综合真题及答案解析教育学综合是同等学力申硕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考察考生对于教育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将给出一套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及答案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选择题1.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创新能力C. 培养完整的人格D. 提高社会地位答案:C解析: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完整的人格,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2. 班级管理中的“准则”是:A. 班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B. 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技巧C. 班级管理的具体工作D. 班级管理的评价和反思答案:A解析:班级管理中的“准则”指的是班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对于班级管理的方向和基本要求进行规定。
3.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A. 学生为主体B. 教学内容独立C. 教学环节连贯D. 教育资源合理利用答案:A、C、D解析: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学生为主体、教学环节连贯和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4. 以下不属于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的是:A. 学生成绩B. 班级管理C. 教学质量D. 社会反馈答案:B解析: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包括学生成绩、教学质量和社会反馈,班级管理不属于此类指标。
二、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的对象和载体、教育的过程和方法、教育的环境和条件等方面。
教育学研究的核心是为了探讨教育的规律性和可操作性,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 请简要介绍一下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
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综合管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班级管理团队,注重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关注教育与教学相统一等方面。
班级管理的目标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秩序井然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论述题请论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是学生的学习引导者,能够合理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8年教育学考研真题及答案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A。
制度教育学 B。
改造主义教育理论C。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D。
批判教育学【参考答案】D【解读】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主要代表人物是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等。
基本观点是: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不是一种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第二,教育是与社会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机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样态、经济结构都强烈低制约着学校的目的、课程、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等,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第三,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目的,从而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第四,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着利益纷争的,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从题干的角度出发,选择D.2。
如下现象属于教育范畴的是A。
爸爸针对小明懦弱的个性设法训练小明如何以牙还牙报复欺侮者B。
妈妈指导小明在与他人冲突中如何保护自己C. 老师严格管理以保护小明等弱小学生不再受欺负D。
小明在与同学的多次冲突中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参考答案】B【解读】教育的定义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按照美国布鲁姆等人的观点,教学目标可分为认知、情感和_____三个领域。
2、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过度学习量比刚能达到背诵的学习量增加_____时,学习效果最佳。
3、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_____内驱力、_____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组成。
4、动作技能的形成要经历四个阶段:认知阶段、_____阶段、联系定位阶段和_____阶段。
5、“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_提出的。
6、马斯洛将人类的求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统称为_____。
7、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_____。
8、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阶段。
9、品德的心理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__、道德意志、_____四个因素。
10、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_____向_____过渡的过程。
11、教学目标陈述方法有马杰的_____和格伦兰的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斯陶布C.章志光D.柯尔伯格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需要。
()A.归属B.自我实现C.尊重D.生理3、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4、.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份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5、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6、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A.相同要素说B.概括化理论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7、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A.命题B.命题网络C.图式D.产生式8、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9、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10、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的最高级目标是()A.运用B.分析C.综合D.评价11、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彪勒B.马斯洛C.华生D.皮亚杰12、消极强化的实例是:()A.老板为出色雇员增加薪水B.老板对迟到的雇员扣发奖金C.学生上课扮怪相而无人理睬D.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13、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A.布鲁纳B.奥苏贝尔C.斯金纳D.加涅14、元认知的概念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最早在1976年提出来的。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RI3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整理者:XXX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Ioo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考号后两位数字填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第一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划线。
夕第二至第四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按照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6.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30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问题B.教育现象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答案】A【解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L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及其派别。
因此,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
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生产力发展B.工业革命C.科学技术进步D.文化创新【答案】A【解析】办教育必须有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作支撑和保障,倘若连温饱都未解决,也就无力从事教育了。
所以发展教育的根本动力是人力和物力的总和,即生产力。
3."不愤不启,不俳不发。
”这句话出自()。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答案】β【解析】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惜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L这是XX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
琲: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为以一个角为例来教授学习者,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必再教,因为他不用心思考。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018

2024新版摄影摄像服务合同,标准版doc(二)2024新版摄影摄像服务合同合同编号:2024PHV-002甲方(服务提供方):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册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服务需求方):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服务内容1.1 甲方将根据乙方的要求,在指定地点提供摄影摄像服务。
1.2 服务费用、时间和地点由双方协商确定,并在本合同中注明。
二、服务费用2.1 乙方同意支付甲方指定的服务费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摄影服务、摄像服务等。
2.2 费用支付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详细信息见附件一。
三、服务时间和地点3.1 服务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具体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服务地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方确认同意上述服务地点。
四、服务标准4.1 甲方将以专业、高质量的摄影和摄像设备提供服务,并确保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符合乙方的要求。
4.2 如需后期修饰、编辑、加工等服务,双方可另行协商。
五、版权归属5.1 甲方提供的摄影照片和摄像视频版权归甲方所有。
5.2 乙方可在非商业用途下使用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但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进行商业用途的使用、传播和复制。
六、服务变更和取消6.1 如需变更服务时间、地点或服务内容,双方应在变更前协商一致,并签署书面变更合同。
同等学力申硕2009-2019年教育学真题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2011年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A.研究教育现象B.解決教育问题C.揭示教育规律D.总结教育经验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B.克伯屈C.杜威D.梅伊曼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教育D.人的主观性4.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A.凯洛夫B.布鲁纳C.布鲁姆D.泰勒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运用在教育中是强调 ( )A.因材施教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C.理论联系实际D.在集体教育中6.中国古代的太学制度创立于 ( )A.西周B.秦朝C.西汉D.唐朝7.中国儒家经典“四书”是指 ( )A.《大学》、《中庸》、《孝经》、《论语》B.《论语》、《孟子》、《诗经》、《尚书》C.《大学》、《中庸》、《论语》、《春秋》D.《大学》、《中庸》、《孟子》、《论语》8.由维新派创立的学校是()A.京师同文馆B.万木草堂C.爱国学社D.南洋公学9.提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王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夸美纽斯10.近代欧洲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B.洛克C.赫尔巴特D.斯宾塞11.个体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将新的刺激整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称为()A.同化B.顺应C.平衡D.整合12.根据佛洛伊德的个性发展理论,男孩出现恋母情结的阶段是( )A.肛门期B.性器期C.澘伏期D.生殖期13.“普雷马克原理”是指()A.利用高频活动去强化高频活动B.利用高频活动强化低频活动C.利用低频活动去强化高频活动D.利用低频活动去强化低频活动14.最早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将S-R改成了S-O-R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B.斯金纳C.苛勒D.托尔曼15.个体在群体意识的影响下,失去或削弱自我导向的功能和责任感,个体状态相对丧失,这一现象称为( )A.群体极化B.去个性化C.从众D.社会惰化16.按照行为目标,教育测验可分为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和()A.职业倾向测验B.个性测验C.态度测验D.情绪测验17.教育科学研究质量评价的内容包括目标测评、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和()A.理论测评B.效益测评C.方法测评D.条件测评18.按调查对象的范围,调査研究可分为典型调查、普通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A.专家调查B.学校调查C.社会调查D.民意调查19.教育研究中假设的作用在于()A.明确硏究的范畴B.使问题更具体,方向更明确C.确定自变量的操作定义D.明确被试的特征20.在教育实验研究中,由挑选被试产生的误差,如果极端分数进行回归,叫做( )A.偶然误差B.取样误差C.统计误差D.霍桑效应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教育制度2.《国防教育法》(美国)3.程序性知识4.三角互证法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2.简述斯宾塞科学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张3.简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4.简述设计问卷中的问题的基本要求四、论述题(任选3小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如4小题均答,以回答的前3小题为准)1.论述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
【精品】(有参考答案)2018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综合全国统一考试真题

2018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综合全国统一考试一、单项选择题1.( )指行为人对财产加以控制的可能性A占有权B使用权C收益权D处分权答案:A解析:占有权能,指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使用权能,是指不改财产的所有和有的性依其用途而对其加以利用的可能性,是人与人之间利用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收益权能,是指获取基所有者财产而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人们因获取追加财产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处分职能,是指法律所保障的改变财产的经济用途或状态的行为的可能性,他所反映的是人在变更财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因()A货币供给增加B斯阳老我育C技术进步D法定准备金下调答案:C解析:考题中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说明此时的总供给为潜在产出水平下的总供给,要想使得供给曲线向右移动,需依赖于技术进步(内部突破)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来提高产量3.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不包括( )A再贴现率B存款准备金政策C公开市场业务D不动产信用控制答案:D解析: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政策。
4.关于公共物品的属性正确的是( )A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公共产品不具有排他性,容易造成免费搭车现象C公共产品不具有消费排他性,生产上具有竞争性D. (选项内容缺省)答案:B解析:公共物品是指由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和服务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是指无法排除他人从公共物品获得利益这一特征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
免费搭车行为是指不承担任何成本而消费或使用公共物品的行为。
非竞争性是指在生产水平既定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消费者减少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5.以下符合基尼系数的选项是()A基尼系数越接近1越趋于平等B基尼系数越接近1越趋于不平等C基尼系数越接近0越趋于平等D.基尼系数越接近05越趋于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同等学力申硕统考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教师
2.察举制度
3.观察学习
4.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
二、简答题
1.教学评价的类型
2.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产生以及特点
3.动机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功能
4.问卷调查的优点
三、论述题
1.论述学校教育的特点
2.论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3.课题论证中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4.心理学原理李明有什么问题及以后的可能影响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教师: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是过去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
2、察举制度: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
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3.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
而班杜拉认为,即人的一切社会学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他人示范行为及其结果的观察学习而得以形成的。
不必直接做出行为,不依赖于直接强化,具有认知性,不等同于模仿,可提高学习效率。
4、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以历史研究法来研究教育科学,是通过搜集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教育领域的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
二、简答题
1、教学评价的类型
答案:(1)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者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
(2)根据评价所应用的方法和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绝对性评价——又称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2.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产生以及特点
答案:1814年以后,美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自1820年起,美国又实行了关税保护政策、随着轮船的输入、铁路的铺设和运河的开凿,美国这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商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
在此基础上,美国的政治形势和阶级关系也有很大变化,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实力雄厚起来,他们积极开展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运动,要求选出资产阶级新政府来代替原有的贵族统治性质的政府;工人阶级壮大以后,为争取教育权也进行积极斗争。
所有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重视教育,以培养新型劳动力并使之能够参与社会政治生活。
19世纪3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次重要的普及义务教育运动,即公立学校运动。
公立学校运动主要指依靠公共税收维持、由公共教育机关管理、面向所有公众的免费的义务教育运动。
3、动机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功能
答案:动机在人的行为活动中有三大功能: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对行为起着始动作用。
指向功能,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一目标,对行为起着导向作用。
维持功能,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段时间,对行为起着续动作用。
4、问卷调查的优点问卷调查法的优点
答案:一是时间灵活,效率高。
问卷可以当场发给被调查者,也可以通过邮寄或者网络实现对远距离的多方面的调查对象进行调查,既能获得大量信息,又能节省时间和经费。
二是取样不受限制。
与观察、访谈等方法相比,问卷法样本大小不受限制,完全可以根据抽样的科学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调查样本的容量,可以选取大样本,也可以选取典型样本。
三是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无须面对面接触,具有一定的回避效果。
问卷调查一般不署名,被试回答没有更多的心理负担,容易获得被试的支持,易使结论比较客观。
三、论述题
1.论述学校教育的特点
答案: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的活动。
与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比,学校教育有其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职能的专门性;学校教育有特定的内涵,是在严格的规章制度的制约下进行的,有比较完备的组织机构和专职教育者。
(2)学校教育作用的主导性;学校教育作用的主导性,是相对遗传素质和后天环境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而言的。
(3)学校教育组织的严密性;为了完成培养人的目的,学校建立了严密的组织系统,既包括校务会议、行政会议、教导处、总务处、教研组、年级组等行政组织机构,又包括党的基层组织、共青团、少先队等非行政性组织机构。
(4)学校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教育内容是学校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技术发展水平,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
教育内容在学校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5)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从培养造就人才出发,为培养人才服务的。
(6)学校教育形式的稳定性。
2.论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答案:蔡元培,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辛亥革命时期教育家的杰出代表。
他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近代中国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1)、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关于普通教育的宗旨,他定为:养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共和的精神。
认为健全的人格必须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2)、以“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为改革方针,对北京大学进行全面改革。
(3)、认为教育应当独立,提出教育独立于政党与教会之外的主张。
(4)、倡导“尚自然”、“展个性”,反对注入式教学,提倡发挥儿童个性。
3.课题论证中需要回答撰写课题设计论证需包含:
答案:选题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本课题相对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
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等。
思路方法: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
创新之处: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预期成果:成果形式、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等。
参考文献: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中外参考文献的主要问题
4.心理学原理李明有什么问题及以后的可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