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技术规范-2008版,最新版本
医疗机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蒸汽灭菌特点
优点: 无毒
过程容易控制和监 测
不贵 快速
受有机物、无机物 的影响小
缺点 不适于不耐热不耐湿物品 为高压容器
快速灭菌快在何处?
保持预热状态,没 有了预热时间
取消或缩短了预排 气时间
不考虑蒸汽穿透时 间,灭菌时间缩短
取消了干燥时间
保持随时可使用的 状态
不适合与复杂器械 和长管腔器械
四、清洗
1、清洗的作用受到空前重视
低风险性物品只需清洁; 是消毒灭菌必须的预处理; 是物品正常使用的保证。
2、清洗方法向自动化方向发展
手工清洗 半机械化清洗:清洗台、清洗槽 全自动清洗机:内镜全自动清洗消毒机、
口腔科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医疗器械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 自动化的优点受重视:节省人力、场地、 清洗效果稳定可靠
5、干热灭菌
温度、时间是关键 温度需要均匀、充分考虑热传导方式 目前没有市场化的化学指示物
6、关于低温灭菌
医疗器械的快速发展 对温度敏感性快速增加 何谓低温 除辐照灭菌外,低温都有化学灭菌的成
分 化学灭菌通常需要考虑消毒剂的残留毒
性问题
环氧乙烷灭菌器
环氧乙烷(氧化乙烯)
低温下为无色液体,密度为1.52 ; 具有芳香醚味,嗅阈值为760 mg/m3; 沸点为10.8℃; 易燃易爆,最低燃烧浓度为3%; 中等毒性; 气体的穿透力强; 不损害灭菌的物品且杀菌谱广 。
灭菌可采用纯环氧乙烷或其与二氧化碳 的混合气体;
灭菌程序包括预热、预湿、抽真空、通 入气化环氧乙烷达到预定浓度、维持灭 菌时间、清除灭菌柜内环氧乙烷气体、 解析以去除灭菌物品内环氧乙烷的残留 等过程。
解析可以在灭菌柜内进行,也可以在专 门的通风柜内,不应采用自然通风法。 反复输入的空气应经过高效过滤,可滤 除≥0.3um粒子99.6%以上。
WS-08清洁剂与消毒剂管理规程

DX/WS-08清洁剂与消毒剂管理规程1. 目的:建立一个清洁剂与消毒剂管理的规程,减少污染和交叉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2. 依据:《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3. 适用范围:生产区清洁剂与消毒剂的使用,储存,更换。
4. 责任:生产操作人员应认真参照本规范执行,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实施。
5. 内容:5.1. 本公司批准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的种类:5.1.1.清洁剂:洗手液,洗衣液,洗洁精。
5.1.2. 消毒剂:75%酒精,新洁尔灭溶液,巴氏消毒液。
5.2. 清洁剂、消毒剂的采购与验收:5.2.1. 由生产部根据生产的消耗量及库存量,及时做申购计划。
5.2.2. 清洁剂、消毒剂必须符合质量要求。
5.3. 消毒剂的用途及定期更换5.3.1. 为防止耐药菌的产生,洁净区使用的消毒剂每月更换一次,更换后的消毒液,应清除出洁净区,退库或在车间暂存。
5.3.2. 75%酒精主要用于物品进入洁净区前的消毒擦拭,进入洁净区前对手与手套的消毒,洁净区内对手的定期消毒,洁净区设备及环境的消毒。
5.3.3. 新洁尔灭主要用于进入洁净区前对手的消毒,洁净区设备及环境的消毒,与75%酒精定期轮换使用。
还用于洁净地漏的消毒与液封。
5.3.4. 巴氏消毒液主要用于洁净地漏的消毒与液封,与新洁尔灭定期轮换使用。
5.3.5. 定期替换的消毒液的定期更换使用。
5.4. 清洁剂、消毒剂的配制:5.4.1.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说明书上进行正确的方法配制。
5.4.2. 配制用水应与使用环境的洁净级别相适应。
一般生产区用自来水配制,十万级洁净区应用纯化水配制,万级洁净区应用冷却的蒸馏水配制,无菌万级使用的消毒液应经除菌过滤。
5.4.3. 配制清洁剂、消毒剂应有复核。
消毒剂一般宜现配现用。
5.5. 清洁剂、消毒剂的贮存:5.5.1. 配制后的清洁剂、消毒剂应在容器外醒目位置贴挂标签,标明名称(包含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配制者及复核者签名。
消毒技术规范2008年版(过氧化氢灭菌)

《消毒技术规范》(2008年版)2.5.12 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灭菌效果鉴定试验2.5.12.1 目 的验证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灭菌柜对细菌芽孢的灭菌效果。
2.5.12.2 实验器材(1)实验菌株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芽孢,抗力鉴定合格嗜热脂肪杆菌(ATCC 7953)芽孢,抗力鉴定合格(2)染菌载体 不锈钢片、钢针、聚四氟乙烯片等,必要时可增用或改用其他载体,载体回收菌量为1×106cfu/载体~5×106cfu/载体 (3)培养基 TSA 见附录ATSB 见附录A溴甲酚紫蛋白胨培养液 见附录A(4)中和剂 0.1% 的硫代硫酸钠(5)含中和剂的TSB(6)磷酸盐缓冲液(0.03mol/L,pH 7.2)(7)模拟医疗器械管腔 材质、内径和长短应与厂家提供的说明书中最难灭菌的消毒对象相一致(8)不锈钢管腔 内径约为1.2cm~1.5cm,长度为3.0cm~5.0cm,两端有接口,可与模拟医疗器械管腔连接,不锈钢管腔内体积应小于或等于模拟医疗器械管腔内体积,管腔一端应有可密封的接口,便于放置染菌载体(9)满载用物品 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物品2.5.12.3 过氧化氢气体等离子体强度的测定按有关规定进行。
2.5.12.4 灭菌效果测定操作程序(1)将染菌载体放入模拟医疗器械管腔中间位置,或不锈钢管腔内,两端分别连接模拟医疗器械管腔,置专用等离子体灭菌包装袋内。
(2)灭菌于满载条件下进行。
(3)将放有染菌载体的专用包装袋分别置于灭菌柜各层最难灭菌的位置,关闭柜门。
(4)按说明书的要求加入规定量及规格的过氧化氢。
(5)设定半周期灭菌程序, 并启动该灭菌程序,进行灭菌处理试验。
(6)灭菌程序结束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染菌载体,将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载体放入含中和剂的TSB培养液,37℃培养,将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载体放入溴甲酚紫蛋白胨培养液,56℃培养,作为试验组。
(7)将同批试验用 2 个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载体分别放入含 5.0mL 稀释液试管中,各振打 200 次;将同批试验用 2 个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载体分别放入含 5.0mL 稀释液试管中,各振打 200 次。
消毒管理办法最新版2024规定

消毒管理办法最新版2024规定
消毒管理在医疗卫生行业和食品加工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预防疾病传播和食品污染。
为了规范和加强消毒管理工作,保障公众健康,特制定本规定,有效管理消毒工作。
一、消毒品选择
1.选择消毒品应根据使用场所、被处理物品种类等因素合理选择。
2.消毒品应符合国家卫生行业标准,不得使用过期或质量不符的产品。
二、消毒操作规范
1.消毒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和培训,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操作前应按照说明书比例稀释消毒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温度进
行消毒。
三、消毒管理制度
1.单位应建立消毒管理制度,明确消毒操作流程、责任部门和人员。
2.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避免交叉污染。
四、消毒效果监测
1.每批物品消毒后应进行效果监测,确保消毒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2.如发现消毒效果不佳的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并采取补救措施。
五、消毒记录保存
1.每次消毒操作均需记录消毒品种、使用量、操作人员以及消毒效果情
况等信息。
2.消毒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备查。
结语
消毒管理办法最新版2024规定,对消毒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监管,旨在提高消毒工作质量,保障公众健康安全。
各单位应切实落实规定,加强消毒管理,共同维护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卫生部《臭氧消毒技术规范》

卫生部《臭氧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臭氧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臭氧消毒技术规范》臭氧又名三子氧,分子式为O3,分子量为48.00一、理化特性:臭氧在常温下为带蓝色的爆炸性气体,有特臭,为已知最强的氧化剂,密度为1.658(空气=1)。
臭氧气体经冷处理后可呈液状,其液体密度为1.71,沸点为-112.3℃,在水中溶解度比氧高,但因分压较低,故在平时使用温度与压力下,只能得到每升数毫克的溶液,含臭氧的溶液,温热时会爆炸。
臭氧的稳定性极差,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为氧,在270℃高温下可立即转化为氧。
1%水溶液在常温大气中半衰期为16分钟,所以臭氧不能像其它工业气体一样可以用瓶贮存,一般为现场生产,立即使用。
二、杀菌作用: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
臭氧在水中杀菌迅速较氯快。
三、影响杀菌作用的因素:①PH:用臭氧水溶液消毒时,若PH增高,则所需浓度必须增加。
②湿度:用臭氧熏蒸消毒时,相对湿度高则效果好,低则效果差,对干燥菌体几乎无杀菌作用。
③温度:温度降低有利于臭氧的溶解,可增强其消毒作用,甚至在0℃亦能保持较好的杀菌效果,如水温为4-6℃时,臭氧杀菌用量为100,水温10-21℃时为160,水温36-38℃时则为320,有机物可降低其杀菌作用。
四、毒性:空气中臭氧浓度达0.01-0.02mg/L时即可嗅知:浓度达到1mg/L时,可引起呼吸加速、变、胸闷等症状,在2.5-5mg/L时,可引起脉搏加速,疲倦、头痛,停留1小时可发生肺气肿,以至死亡,作业现场空气中容许的阀限值为0.2mg/m3。
五、腐蚀性:臭氧为强氧化剂,可损坏多种物品,浓度越高对物品损害越重,可使铜片出现绿色锈斑,特别是使橡胶老化,色变暗,弹性降低,以致变脆,断裂,使织物漂白褪色。
六、稳定性:臭氧稳定性极差,常温下即可自行分解为氧,停止发生后,通风30-60分钟后,其浓度与大气水平一样。
七、使用范围:在消毒方面,臭氧的用途主要有以下几种:1、液体消毒:饮用水、生活污水和饮料水的净化消毒。
消毒技术规范(传染病)

消毒技术规范(传染病)消毒技术规范2009消毒技术规范4.1常用消毒方法4.1.1煮沸消毒法4.1.1.1适用范围:餐(饮)具、服装、被单等不耐湿、耐热物品的消毒。
4.1.1.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煮锅内的水应将物品全部淹没。
水沸开始计时,持续15 min~30min。
计时后不得再新加入物品,否则持续加热时间应从重新加入物品再次煮沸时算起。
亦可用0.5%肥皂水,或1%碳酸钠溶液代替清水,以增强消毒效果。
4.1.2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法4.1.2.1适用范围:餐(饮)具、服装、污染的医疗用品等的消毒。
4.1.2.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消毒剂溶液应将物品全部浸没。
对导管类物品,应使管腔内也充满消毒剂溶液。
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取出用清水冲净,晾干。
根据消毒剂溶液的稳定程度和污染情况,及时更换所用溶液。
4.1.3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法4.1.3.1适用范围:家具表面的消毒。
4.1.3.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用布浸以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被消毒物品表面。
必要时,在作用至规定时间后,用清水擦净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作用。
4.1.4消毒剂溶液喷雾消毒法4.1.4.1适用范围:室内空气、居室表面和家具表面的消毒。
4.1.4.2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4.1.4.2.1普通喷雾消毒法用普通喷雾器进行消毒剂溶液喷雾,以使物品表面全部润湿为度,作用至规定时间。
喷雾顺序宜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喷洒有刺激性或腐蚀性消毒剂时,消毒人员应戴用防护口罩和眼镜,并将食品、食(饮)具及衣被等物收放好。
4.1.4.2.2气溶胶喷雾消毒法喷雾时,关好门窗,喷距以消毒剂溶液能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为度。
喷雾结束30min~60min 后,打开门窗,散去空气中残留的消毒剂雾粒。
对消毒人员和物品的防护,同普通喷雾消毒法,尤其应注意防止消毒剂气溶胶进入呼吸道。
4.1.5环氧乙烷简易薰蒸消毒法4.1.5.1适用范围:棉衣、书信、皮革制品、电器及电子设备等耐湿、热和易被腐蚀物品的消毒。
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修改2008)

5)标准预防 standard precaution 针对所有病人的预防性措施,视所有病人的血液、 体液、分泌物、损伤的皮肤、粘膜和被这些物质污染 的物品具有潜在感染而采取的标准水平的消毒、隔离 等预防措施。 标准预防应用于所有病人和所有医务人员,以防 止病人之间的传播和病人与医务人员的传播。 6)抗菌 antibacterial 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妨碍细菌生长繁 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7)抑菌 bacteriostasis 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抑制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 其活性的过程。
消毒水平等级
灭 菌:杀灭或清除外环境媒介物上一切微生物
高效消毒: ………………杀灭芽孢达到消毒效果 中效消毒: ………… 除芽孢外的各种致病微生物
低效消毒: 只能离辐射灭菌 等离子体灭菌
菌
化学方法
甲醛 戊二醛 环氧乙烷 过氧乙酸 过氧化氢
高 效 消 毒
物理方法
微波 紫外线
化学方法 含氯类 二氧化氯 臭氧 二溴海
因
中 效 消 毒
物理方法 超声波 化学方法 碘类 醇类 醇与氯已定复配
醇与季铵盐复配 双链季铵盐类 酚类
低 效 消 毒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通风换气
冲洗
单链季铵盐类(苯扎溴铵 ) 双胍类(氯已定) 植物类 汞 银 铜
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
2、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灭菌基本要求
消毒作用水平
1)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灭菌 保证水平的方法。 2)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孢杀 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 3)中水平消毒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 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4)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 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 法。
(技术规范标准)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目录第1章总则第2章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内公共场所和公共用品的消毒第3章宾馆、饭店、茶馆、酒吧的消毒第4章商场、购物场所的消毒第5章储水容器的消毒第6章公共交通服务单位及公共交通工具的消毒第7章娱乐场所的消毒第8章幼托机构的消毒第9章学校的消毒第10章银行及其他货币流通单位的消毒第11章会馆的消毒第12章图书馆、书店和阅览室的消毒第13章社区活动室的消毒第14章浴业(浴室、足浴)的消毒第15章体育场所的消毒第16章美容美发店的消毒第17章空调的消毒。
第18章殡仪馆的消毒第19章其他公共场所的消毒第20章消毒效果的检测附录A 公共场所消毒效果检验常用培养基和液体(规范性附录)附录B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对微生物控制的指标(规范性附录)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附件2 消毒管理办法附件3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附件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回复后可下载pdf版本。
-------------------------------------------------------------------------------- 以下内容只有回复后才可以浏览--------------------------------------------------------------------------------[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2 11:21:11编辑过]支持(2) 中立(0) 反对(0) 单帖管理举报帖子使用道具| 引用 | 回复天山雪恋小大 2楼个性首页 | 博客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发短信等级:管理员帖子:536积分:4005威望:0精华:7注册:2008-10-7 14:03:22Post By:2009-6-12 11:10:51第1章总则1.1引言为了预防公共场所和公共用品传播染病,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社会安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消毒管理办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订《公共场所消毒技术规范》(简称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17
8
厂区环境与布局
选址:
➢ 距离污染源应不少于30米。 ➢ 不得建于居民楼。 ➢ 厂区周围无积水、无杂草、无生活垃圾、无蚊蝇等有害医学昆
虫孳生地。
➢ 不得建于临时建筑物。 ➢ 通过消防验收。
环境整洁,地面平整,硬质材料铺设。 总体布局合理,生产区与生活区应分开
生产区总面积≥400平方米,
生产车间面积≥100平方米(分装的企业≥60平方米)
2020/2/17
9
厂区环境与布局
2020/2/17
10
生产区卫生要求(一)
按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布局 生产车间,人流物流分开: 配料间(区)、制作加工间(区)、分(灌)装间(区)、包
装间(区)。 生产车间要求配置有效的防尘、防虫、防鼠、通风等设施。
仓储区内应分区、分类储物,有明显标志。
2020/2/17
26
2020/2/17
27
卫生质量管理
设置卫生质量管理部门或专(兼)卫生管理人员 。
生产企业应建立和完善消毒产品生产的各项标准 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各项记录应完整,保存至产品有效期后3个月。
设置理化和/或微生物检验室(部分项目可委托检 测) ,建立自检制度,有净化要求和卫生用品生 产企业要做环境卫生学检测。
谱、高效液相色谱等仪器设备的,可委托通过计量认证的检 验机构进行检验。
2020/2/17
29
人员要求
22
检验室
2020/2/17
23
设备的要求
具备适合消毒产品生产特点和工艺、满足生产需要、 保证产品质量的生产设备和检验仪器设备
➢ 液体:管道化生产、自动或半自动灌装 ➢ 湿纸巾:自动化
生产和检验的设备应由专人管理,并定期维修、保养、 校验,记录备查
定期清洗,保持整洁
2020/2/17
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检测报告) 。
2020/2/17
25
物料和仓储要求(二)
仓堆物垫板,货物架等 ;
易燃、易爆的消毒产品及其原材料的验收、储存、 保管、领用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规定 ;(氯酸 钠、亚氯酸钠、过氧乙酸、乙醇等)
皮肤粘膜消毒剂(用于洗手的皮肤消毒剂除外)、 皮肤粘膜抗(抑)菌制剂(用于洗手的抗(抑)菌 制剂除外)等产品配料、混料、分装工序应在30万 级空气洁净度以上净化车间进行。
根据产品生产的卫生要求对生产车间环境采取消毒 措施 。
2020/2/17
12
卫生巾、纸巾生产车间平面图
人流
包材拆包间
安全门
地板:水磨石、耐磨砖、树脂漆。 天花:石膏板、水泥板、铝塑板、彩钢板 。 墙体:砖墙、铝合金玻璃、彩钢板 。
生产工艺流程、产品质量相互影响的不同消毒产品应该分别设 置生产车间。
2020/2/17
11
产区卫生要求(二)
更衣室面积≥15平方米,检验室面积≥16平方米
隐形眼镜护理用品生产(包装除外)、分装应在10 万级空气洁净度以上净化车间进行。
细化生产设备要求 规定了最小生产车间面积 部分产品需用洁净车间 强调过程记录 标明禁用物料 提高人员要求 注意微生物检验室的安全性
2020/2/17
7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内容
厂区环境与布局 生产区卫生要求 设备要求 物料和仓储要求 卫生质量管理 人员要求
消毒产品卫生企业卫生规范
广东省卫生监督所 黄志坚
消毒产品的概念
消毒产品:是指纳入卫生部《消毒产品分类目录 》中的产品。
抗(抑)菌制剂:是指直接接触皮肤粘膜的、具 有一定杀、抑菌作用的制剂(栓剂、皂剂除外) 。抗菌制剂在使用剂量下,对检验项目规定试验 菌的杀灭率≥90%(杀灭对数值≥1.0);抑菌制 剂在使用剂量下,对检验项目规定试验菌的抑菌 率≥50%。
传递窗
衣
更衣室 柜
洗手池
传递窗
外包区 中包间
卫生巾生产线
生产车间
物流
拆包间
碎粉间
2020/2/17
13
液体生产车间平面图
人流
包材拆包间
安全门
传递窗
灌装间
衣
更衣室 柜
洗手池
传递窗
外包区
搅拦间
物流
拆包间
传递窗
称量间
2020/2/17
14
消毒器械生产车间平面图
物流
电 梯
车
电
外梯包区
组装车间
组装流水线
人流
4
生产企业卫生许可分类、原则
分类:生产、分装。 原则:一个生产场所一张证,一个集团或公司拥有
多 个生产场的应分别申请卫生许可证。
2020/2/17
5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目的
规范生产过程 保障产品卫生质量 保证产品可溯源性、追踪性
2020/2/17
6
新《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特点
2020/2/17
2
消毒产品的分类
消毒剂:碘伏、二氧化氯、过氧乙酸、戊二醛、漂白粉 、含氯消毒剂等
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及灭菌物品包 装物):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食具消毒柜等
卫生用品:卫生巾、纸尿裤、纸巾、抗抑菌洗液、湿巾 等。
2020/2/17
3
常用消毒产品
2020/2/17
衣
更衣室 柜
洗手池
2020/2/17
15
2020/2/17
16
2020/2/17
17
2020/2/17
18
微生物检验室平面图
留样间
清 洗 池
缓冲间
超净工作台
洁净间
2020/2/17
19
检测或化验室平面图
留样间
操作台
2020/2/17
20
检验室
2020/2/17
21
设备的要求
2020/2/17
2020/2/17
28
产品自检测项目
消毒器械 :消毒作用因子强度等; 化学(生物)指示物:保证产品质量的相应技术参数等; 消毒剂、抗(抑)菌制剂:pH、有效成分含量、含量等; 隐形眼镜护理用品 :理化指标、微生物污染指标和细菌、霉
菌等消毒效果指标检测 ; 卫生用品 :微生物指标等(卫生湿巾:有效成分含量) ; 消毒剂、抗(抑)菌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检测需要使用气相色
24
物料和仓储要求(一)
生产所用物料应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禁止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激素等物料。 隐形眼镜护理用品的生产用水应为无菌的纯化水(检
测报告); 灭菌剂、皮肤粘膜消毒剂和抗(抑)菌制剂的生产用
水应符合纯化水要求(检测报告); 其他消毒剂、卫生用品的生产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