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电气专业考试大纲
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11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11
科目名称: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和数学模型,掌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力系统有功和无功优化运行及其调整方法,掌握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方法。
二、考试的内容
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电力系统主要的电压等级与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情况。
2.电力系统各元件特性和数学模型:发电机组的运行特性与数学模型;输电线路、变压器、负荷的数学模型及参数计算;标幺值计算原理,理想变压器数学模型及多电压等级电力网络等效电路的形成。
3.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基于有名值与标幺值的简单电力网络(环型网、辐射型网)潮流计算方法;有功、无功的基本电力。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笔试科目考试大纲(招生代码:10079)《515电力系统专业综合》一、考试内容范围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2.高电压技术3.电力电子技术基础二、考查重点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50%)1)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及其保护配置;电力系统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
2)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构成原理、接线方式、整定计算;90°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动作方程、动作特性及其动作行为分析。
3)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发生不对称接地短路时零序分量的特点、阶段式零序电流保护的构成原理、特点及整定计算;零序方向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及动作行为分析。
4)距离保护的基本原理、时限特性、主要构成。
5)单相式阻抗继电器的接线方式、动作特性和动作方程及其动作行为分析。
6)过渡电阻和系统振荡对距离保护影响的计算分析及减小其影响的对策。
7)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8)纵联保护(高频闭锁功率方向保护、光纤电流差动保护)构成的基本原理;纵联电流差动保护的动作特性及其动作行为分析;方向纵联保护的构成及其动作行为分析。
9)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产生不平衡电流的因素、减小不平衡电流对变压器差动保护影响的方法;励磁涌流产生的机理和特点。
10)发电机纵差保护、横差保护、不完全纵差保护的构成原理及其反应的故障类型;发电机定子接地时电气量特征,基于基波零序电压的定子接地保护;发电机失磁后电气量的变化过程。
2.高电压技术(30%)1)电介质的极化、电导和损耗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物理量,电介质的等效电路和向量图。
2)气体放电的物理过程: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的发展过程、自持放电条件、应用条件;电晕放电的基本概念;不均匀电场击穿的极性效应。
3)气隙的电气强度:气隙的伏妙特性的定义、制作和应用,几种基本电压波形的定义。
4)电气设备绝缘的高压试验:高压试验的分类;绝缘电阻与吸收比测量的原理和接线;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量的原理和接线;单级工频高压试验电路和测量高压的方法。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笔试科目考试大纲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笔试科目考试大纲(招生代码:10079)《508常微分方程》一、考试范围:1.常见常微分方程模型;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2.变量分离方程与变量变换、线性微分方程与常数变易法、恰当微分方程与积分因子、一阶隐式方程与参数表示。
3.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与逐步逼近法、解的延拓、解对初值的连续性和可微性定理。
4.线性微分方程的一般理论、常系数线性方程的解法、高阶方程的降阶和基级数解法。
5.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线性微分方程组的一般理论、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矩阵指数exp (A)的定义和性质、基解矩阵的计算公式)。
6.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稳定性、V函数方法、奇点。
二、考查重点: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与逐步逼近法、线性微分方程的一般理论、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线性微分方程组的一般理论、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法、按线性近似决定稳定性、李雅普诺夫定理、奇点的不同分类。
三、是否需携带计算器(是或否):否《509数学物理方法》一、考试范围:1.复变函数。
2.复变函数的积分。
3.募级数展开。
4.留数定理。
5.数学物理定解问题。
6.分离变量法。
7.二阶常微分方程的级数解法。
8.球函数。
二、考查重点:复数的定义与运算法则;常用的复变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解析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解析函数的泰勒展开和洛朗展开;留数定理。
三类数学物理方程(一维波动方程、一维输运方程、二维稳定场方程)与定解条件的确定;齐次方程的分离变量法求解;非齐次振动方程和输运方程的求解;非齐次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泊松方程的特解处理方法;轴对称球函数。
三、是否需携带计算器(是或否):否《5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考试范围:随机事件、概率、随机变量、分布函数、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理、中心极限定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二、考查重点:概率、条件概率、事件的独立性;离散型随机变量与分布列、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密度函数、分布函数及其性质;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边缘分布、随机变量的独立性、条件分布、随机变量的函数的分布;数学期望、方差、相关系数;抽样分布;矩估计与极大似然估计;无偏性、优效性、相合性;区间估计;假设检验。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考研科目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考研科目
1华北电力大学电气考研科目
华北电力大学(Beijing Power University)电气考研是一个全球高层次应用方向的电气功能专业,在走向专业知识学习中坚持“重实用、强实践”,是大学生开启创新研究、掌握核心技术和专业知识的重要课程,不仅拓宽受学者的实践领域,也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分析,从源头上解决职业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技术难题。
1.1电气考研课程介绍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考研课程以核心理论、电力系统的设计、实践应用为着眼点,将新技术与旧技术相结合。
重点强调基础理论学习,包括电力电子学、电网变电&送电技术、能源物理学和电机技术等等,而后以实际项目实践、技术分析研讨、多媒体应用、在线培训以及技术推广与学习结果共享为终极目的,让学生充分了解专业知识,提高实用技能。
1.2电气考研课程大纲
1、电力电子学:主要包括半导体器件、功率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应用等主要内容;
2、电网变电&送电技术:主要教授发电厂系统、送电系统、变电站变压器、发电厂调度等内容;
3、能源物理学:研究和探讨能源转换,运用物质转换热力学、有机物化学、燃料热化学原理进行技术应用,紧密结合热动力专业最新研究成果;
4、电机技术:主要教授电机及其电路结构、启动电路、吸电抗压、传奇网游项目自定电机、直线电动机和其它特殊电机的基础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技术28个英雄联盟特性;
以上是华北电力大学电气考研科目的大致介绍,学习这些课程,不仅有助于晋升学术水平,还可以助力专业技能的提高,让学员更好地有效地掌握核心技术。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华北电力大学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一定中外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背景知识。
对作为母语的现代汉语有较强的基本功;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能力。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的百科知识和汉语写作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百科知识、应用文写作、命题作文。
.中外文化、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法律、自然科学简史以及中外人文、历史、地理常用名词。
.说明书、会议通知、商务信函、备忘录、广告等题材的应用文写作。
.以说明文、议论文或应用文为题材的现代汉语短文写作。
三、考试的题型
. 百科知识选择题
. 应用文写作
. 命题作文
1 / 1。
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45自动控制原理基础

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845自动控制原理基础
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
大纲
考试科目编号:845
考试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基础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熟练掌握经典控制理论中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掌握用时域分析、根轨迹分析法和频率响应分析法综合连续线性定常控制系统;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二、考试的内容
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开环、闭环控制。
2.数学模型:
建立实际系统的数学模型。
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的关系;由原始方程绘制方框图;通过方框图的简化求各种典型传递函数及相应的微分方程。
3.时域分析:
1。
华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考研大纲

华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考研大纲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与电能的生产。
传输、变换、使用、控制、管理等有关的专业。
它涉及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运行、信息丛理等工程技术。
把传统的电工技术与计算机、电子、信息、控制、测试、新型电工材料等学科与技术结合起来,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我校是国内最早开设“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院校之一。
具有非常雄厚的实力长期以来, -直在该学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授予权。
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2年起该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经过多年的建设,该专业己形成了以杨以涵、杨奇逊、贺仁睦等著名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队伍,井涌现出张粒子、李庚银、张建华教授等一批德才兼备的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
该专业现有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1人。
同时,聘请的校外著名教授多人,如宋xx教授(英国)倪xx教授、郭xx教授等。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注重面向我国电力工业生产运行分析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注重前沿学科与交叉学科领域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的格局。
为适应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近年来,本学科不断加大建设的速度和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与控制,大电网保护与安全监控、电力系统动态仿真与控制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电力市场与信息技术.柔性输配电技术。
分布式发电与储能技术。
现代电能质量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科研成果已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其中部分成果已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表高水平论文800余篇.承担科研项目46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9000余万元。
出版教材及专著10部。
有I5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
华北电力大学考研考纲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学校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招生代码:10079)《812电力系统分析》一、考试范围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2)电力系统各元件特性和数学模型3)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4)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5)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6)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7)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8)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9)对称分量法及电力系统元件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10)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二、考查重点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概述、电力系统运行应满足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接线方式和电压等级、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2)电力系统各元件特性和数学模型:发电机的运行特性和数学模型、变压器参数和数学模型、电力线路参数和数学模型、负荷的运行特性和数学模型、电力网络的数学模型。
3)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电力线路和变压器运行状况的计算和分析、辐射形和环形网络中的潮流分布、电力网络潮流的调整控制。
4)复杂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电力网络方程、功率方程及其迭代解法、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P-Q分解法潮流计算。
5)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电力系统的频率调整。
6)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电力系统无功功率最优分布、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
7)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故障概述、标幺制、无限大电源供电的三相短路电流分析。
8)电力系统三相短路电流的实用计算:短路电流交流分量初始值计算、其他时刻短路电流交流分量有效值的计算。
9)对称分量法及电力系统元件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对称分量法、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故障分析中的应用、同步发电机的负序和零序电抗、变压器的零序电抗和等值电路、输电线的零序阻抗和电纳、零序网络的构成。
10)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各种不对称故障时故障处和非故障处的短路电流和电压计算、非全相运行分析计算的基本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专业介绍(一)080801 电机与电器研究领域既包括电力系统中的大型发电机和电动机,又包括各领域广泛使用的新型节能电机;前者侧重于运行分析、建模仿真及监测诊断,后者侧重于理论分析、设计方法以及现代节能控制技术。
培养目标为能胜任以下工作的高级科技人员:1、在电力系统相关单位胜任大型电机运行分析、监测控制或故障诊断相关科技工作;2、在其它行业从事新型节能电机设计以及节能运行控制技术开发;3、在相关科研单位及高等学校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4、与电机及其节能运行控制相关的管理人员。
要求:掌握电机及其运行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能在熟练地应用中外文文献,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及现代测试技术的基础上,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理论或技术问题;具有拼搏精神、钻研精神、奉献精神及协作精神,既能独立从事科技工作,又善于在团队方式下出色完成任务。
在专业科技方面,具备较强的书面及口头的学术交流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1、交流电机及其系统分析与监控:主要研究在电力系统非正常运行情况下,大型发电机和电动机的运行行为,将电机内部过程的有限元分析和系统动态分析相结合,并进一步结合试验研究方法,为电力系统分析、仿真和控制提供更准确的模型和参数。
目前已经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步发电机的异常非线性及其对系统稳定影响的研究”,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临界失稳条件下同步发电机的复杂非线性模型”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000MW水力发电机组研究: 1000MW发电机电磁参数研究”等国家纵向课题。
2、交流电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交流电机基于在线监测的实时故障诊断理论和方法。
3、新型电机及现代节能控制技术:主要研究超高效新型稀土永磁电机的理论分析、设计、测试方法以及交流电动机过渡过程的实时控制理论与方法,目前正在承担抽油机电动机动态自适应节能控制系统研究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性能自起动永磁同步电机设计与分析相关理论的研究”。
(二)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与电能的生产、传输、变换、使用、控制、管理等有关的专业。
它涉及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运行、信息处理等工程技术。
把传统的电工技术与计算机、电子、信息、控制、测试、新型电工材料等学科与技术结合起来,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我校是国内最早开设“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院校之一。
具有非常雄厚的实力,长期以来,一直在该学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2年起该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经过多年的建设,该专业己形成了以杨以涵、杨奇逊、贺仁睦等著名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队伍,并涌现出张粒子、李庚银、张建华教授等一批德才兼备的跨世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学术梯队。
该专业现有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1人。
同时,聘请的校外著名教授多人,如宋永华教授(英国)、倪以信教授、郭志忠教授等。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注重面向我国电力工业生产运行分析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注重前沿学科与交叉学科领域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产学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的格局。
为适应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近年来,本学科不断加大建设的速度和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与控制,大电网保护与安全监控、电力系统动态仿真与控制、电力系统安全防御与恢复控制、电力市场与信息技术、柔性输配电技术、分布式发电与储能技术、现代电能质量等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科研成果已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其中部分成果已具有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发表高水平论文800余篇,承担科研项目46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9000余万元。
出版教材及专著10部。
有15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
本学科注重学术交流,每年都邀请一些世界著名学者专家来校讲学或短期工作,同时积极选派优秀人员出国访问进修或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
在研究生培养中,我们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论文选题90%以上是来自于生产实际的科研项目;毕业生分配获得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三)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本专业培养掌握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有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现状及发展动向,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专门技术问题能力的研究生。
培养电力系统、电工制造和技术物理等领域中从事高电压、强电流技术、绝缘技术、放电应用技术、过电压防护技术、电磁兼容技术、高压电力设备设计、制造、运行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研究生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本学科专业知识、计算机及相应的实验手段,可在科研、教学、企业等单位从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或相关学科的研究、教学及工程技术工作,特别在当前我国超特高压电网建设大潮中,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专业人才更是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
本专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现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
本专业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目前在研的纵向基金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1项(与清华大学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1项;与ABB公司国际合作项目1项,其它横向科研项目有15项。
近5年来年均科研经费超过200万元,2005年科研经费总额达到了624万元,2006年科研经费总额达到了637万元。
本专业不但承担了众多的科研项目,科研学术成果更是丰富。
近4年本专业老师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年均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国际学术、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大部分都被SCI、EI和ISTP三大检索收录;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已申请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项。
本专业目前主要开展和从事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电气绝缘技术、放电理论及应用新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四)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现代社会对电能的产生、传输与应用提出更为高效、环保、可靠、经济的要求。
电力系统越来越需要能够对其数量和质量可以灵活控制的技术。
这正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电力电子技术所能实现的目标。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整个电能产生、传输及利用的各个环节。
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技术、高压直流输电与灵活交流输电技术(FACTS)、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及为数众多的电源技术都是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的范例。
中国电力系统具有地域跨度大、结构复杂、控制要求高的特点。
中国资源特别是一次能源相对紧缺、而又浪费严重,环境问题突出。
因此,中国电能的安全稳定、可靠供应及高效环保利用成为当务之急,电力电子技术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本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为能胜任以下工作的高级科技工程人员:1、在电力系统相关单位从事系统运行、分析、控制或管理工作;2、在电气设备设计、生产相关的大中型企业、跨国公司等企业从事电力电子设备的设计、开发工作;3、在相关科研单位及高等学校从事科研及教学工作。
华北电力大学是最早开展电力电子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高校之一。
在直流输电、FACTS、电能质量控制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
目前承担多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众多企业的科研课题。
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发明专利8项,相关专著5部,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
本专业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现有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
本专业紧密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需要,开展了具有电力系统特色的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发电领域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包括分布式电源及微型电网的控制技术,可变速抽水蓄能发电技术;(2)输电领域的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直流输电技术、FACTS技术;(3)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技术:包括电能质量监测、评估、分析及其控制;(4)用电领域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包括高压变频调速与节能技术、电源技术等;(5)电力电子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新型拓扑、控制算法研究、测试与实验方法研究和可靠性、损耗、电磁兼容特性分析。
(五)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是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五个二级学科之一,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
该专业在电网络理论和电磁场理论的基础上,主要研究电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磁场数值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电力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基于微机的现代电磁测量技术、电力系统的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超导电工科学与技术。
该专业下设6个研究方向。
电磁场理论及其应用:基于电磁场基本原理,研究各类电磁场工程建模、各类电磁场边值问题的表述、各类电磁场数值分析方法,利用电磁场分析方法进行电气设备和电磁装置性能分析、方案改进和优化设计。
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有限元法、边界元法和时域有限差分法。
电网络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电路的新型元件、多口网络、网络方程、网络的灵敏度分析等。
主要分析方法包括小波分析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等。
现代电磁测量技术:基于单片机和DSP技术结合小波分析、神经网络等现代信号处理技术,研究电力系统电流、电压、功率和电能信号的传送和测量方法,研究电能质量指标的测量和分析方法,研究谐波电能的计量方法,研究电压、电流互感器的改进和补偿方法,研究稳态和瞬态电磁场的测量方法。
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研究电力系统稳态和瞬态电磁环境的测量与仿真、微电子设备对瞬态电磁场的抗扰性、电磁干扰防护技术。
特别研究核电磁脉冲对电力系统一、二次线路和设备的影响、雷击和开关操作所产生电磁脉冲对电力系统二次电缆的耦合机理及防护措施。
电力信息分析与处理:研究信号分析及处理方法、信号的频域特性、信号的采样与恢复、故障诊断、滤波器设计等。
超导电工科学与技术:超导材料的电磁与其他物理特性、电绝缘材料的低温放电机理与低温绝缘特性、超导电力装置的动态特性与联网协调运行技术、超导磁体的结构特性与磁热不稳定性、超导磁体的交流损耗特性与低温冷却技术、超导磁体的失超保护和温控系统、低阻超导接头技术、超导电工技术的实用化、超导电工技术的新原理与新装置等(超导电磁感应加热、超导磁通泵、超导磁体磁流体潮汐发电技术等)。
(六)080820电气信息技术专业随着电气工程和其它学科的日益融合,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
本专业培养在电气信息技术方面具有坚实、深厚的理论基础,深入了解国内外电气信息技术方面的新技术和发展动向,系统、熟练地掌握现代信号处理、信息传感与测量和信息传输网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创造性地进行理论与新技术的研究生。
本专业具有电气信息技术二级博士学科专业,现有教授11名,副教授15名。
该专业的研究主要领域有:光纤传感与微弱信号检测、多媒体信号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实时信号处理与应用、图像传输与处理、电力系统中特殊信号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