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试题
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B

选择题(单选, 共27分每空1.5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系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B. 体系的焓等于体系的热量C. 体系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
D. 最稳定单质的焓值等于零.2. 在标准状态下热力学数据不为零的是 ( )A. (Al(s))B. ( Al(s))C. (Br2 (l))D. (Br2 (l))3. 一个能在低温下自发,而在高温下非自发的反应,则△H , △S的值应是()A. △H <0, △S<0B. △H >0, △S>0C. △H< 0, △S>0D. △H >0, △S<04. 反应A(g)+2B(g) →2C(g), △H<0,若想提高A(g)的转化率采用的方法有()A. 高温高压B. 低温低压C. 低温高压D. 高温低压5. 判断下列各过程中,哪种情况的△U最大 ( )A. 体系放出60 kJ的热,并对环境做了40 kJ的功B. 体系吸收60 kJ的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 kJ的功C. 体系吸收60 kJ的热,并对环境做了40 kJ的功D. 体系放出60 kJ的热,环境对体系做了40 kJ的功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可提高化学反应的转化率。
B. 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在一定温度下反应速率越大C. 反应速率常数只取决于温度,与反应物,生成物浓度无关。
D. 在任何情况下,反应速率在数值上等于反应速率常数7. 下列物质中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的是 ( )A. NaF(HF的 =6.31×10-4 )B. H3BO3 ( = 5.7×10-10)C. 苯酚钠(苯酚的 =1.1×10-10)D. NH4Cl ( NH3水的 =1.8×10-5)8. 已知在1mol/l的H2SO4溶液中, = 1.45v, = 0.68v,在此条件下,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Fe2+,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值是 ( )A. 0.38 VB. 0.73 VC. 0.89 VD. 1.32 V10. 在下述情况下计算溶液pH值时应采用的最简式是:1)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Ac至终点时 ( )2)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Na2CO3至甲基橙变色时 ( ) 3)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H3PO4至甲基橙变色时 ( )4)10.0ml 0.1mol/ L HAc与15.0 ml 0.1 mol/ L NaAc混合时()A. [H+] =B. [H+] =C. [H+] =D. [H+]=Ka?C酸/C碱E. [H+] =F. [H+] =11. 下列电对中,标准电极电势(??)最大的是 ( )A. Ag+/AgB. [Ag(NH3)2]+/AgC. AgI/AgD. AgBr/Ag二填空题 (共33分每空1分)1.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时反应正向进行。
青岛科技大学2005-2006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之基础化学(下)08A

2007-2008 2 基础化学原理(A 卷)化学院孙雪梅07应化,化学,海科等王卫,张召香(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一填空(共36分,每空1分)1. 某元素的主量子数n = 4,在n = 3,l = 2的轨道上有5个电子,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为2,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该元素属______区, 为。
其+2氧化态离子属电子构型。
2. O 22+的分子轨道表达式为,键级为,磁距为。
3. CO 2分子中中心C 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的类型是,分子的空间构型 为,价键结构式为,其分子中的大π键表示为。
4. 在极性溶剂中,若溶质和溶剂间存在氢键,则会使溶质的溶解度(增大/减小)5. 配合物PtC14·2NH 3的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不产生沉淀,滴加强碱也无氨放出,所 以它的化学式是,命名为,配位数是。
6. 当[Ni(NH 3)4]2+的磁矩大于零,按价键理论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是,离子的空 间构型是。
7. Co 2+的价电子构型为,根据晶体场理论Co 2+ 与强场配体形成(低/高)自旋配合物,在八面体场中中心离子d 轨道的电子排布方式为, 单电子数为;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 为 Dq 。
8. 已知θθBiYPbY lg 27.94lg 18.04==,K K ,当△pM =±0.3,t 0.5%E =±时,能否 用控制酸度的方法用EDTA 对0.010 mol·L -1的Bi 3+,Pb 2+进行分别滴定?, 原因是;应先滴定哪种物质?,如何确定滴定该物质适合的pH ? 9. HgS 溶于王水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王水中的具有氧化性,二是由于具有配位作用,从而使化学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10. 由于效应,使得铋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11. 向HgCl 2溶液中加入氨水可生成白色沉淀,这种沉淀的化学式为。
12. 写出鉴定下列离子所用的试剂名称Co 2+;Ni 2+;Zn 2+; PO 43-;NH 4+;Pb 2+ 。
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试题》 (12)

2007-20082 基础化学原理(B 卷)化学院申欣 07级应化,化学,海科等专业孙雪梅(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 下列波函数合理的是: ( )A. Ψ2,3,2B. Ψ3,-2,2C. Ψ3,1,-1D. Ψ2,-1,02.当基态原子的第五电子层有3个电子时,则原子的第四电子层的电子数为() A .肯定为8个电子 B .肯定为18个电子 C .肯定为8~18个电子 D .肯定为8~32个电子3. 下列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A. Be<Na<Mg .B. Be<Mg<Na .C. Cl>Br>I.D. Cl> S >P.4. 下列各种电子构型的正离子中,极化力最小的是: ( ) A. 9~17电子构型 B. 8电子构型 C. 18电子构型 D. 18+2电子构型5. 下列分子中化学键有极性,分子也有极性的是:() A. BeCl 2 B. H 2S C. CS 2 D. BF 36. 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以SP 2杂化轨道成键,且不具有π46键的是() A. CO 32- B. SO 3 C. NO 3- D. HNO 2 7. 下列晶体中熔点最高的是:()A.干冰;B. MgCl 2;C. SiC ;D. Cu 。
8. 下列离子中,顺磁性最强的是:( )A. Ni 2+;B. V 2+;C. Ti 3+;D. Mn 2+。
9. 中心离子(或原子)杂化方式不同的是哪一组?()A. SO 42-与PO 43-B.SO 2与O 3C. [Co(CN)6]3-与[CoF 6]3-D. HClO 4与HClO 3 10. 关于分子轨道的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子轨道是由原子轨道经杂化排列而成,且数目相同;B 分子轨道是由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且数目相同;C 任何原子轨道都能组合成分子轨道;D 分子轨道形成后,电子总是最先填入能量较高的轨道。
青岛科技大学2007~2008第一学期基础化学原理A上考试试卷答案--李光九

(答案要注明各个要点的评分标准)一、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5:CDCBA 6-10:CCDCB 11-15:DABCD 16-20:CCDBD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 1. MnO 4-22. 232M(Al)()M(Al O )F =3. 小;小4. Cr 2O 72-+ 14H ++ 6e - = 2Cr 3++ 7H 2O ; Fe 3++ e - = Fe 2+5. 223333H CO H O NH CO OH +--+=++ 6. 75~85;自动催化;慢7. 避免诱导反应;使终点颜色变化灵敏;保持酸度 8. 15.8mol ·dm -3 9. 相对10. 1,0; 1.1×102 11. 正;变大 12. 9013. 3; v = k (NO)2(Cl 2) 14. 降低反应活化能低15. 后沉淀,表面吸附,混晶,包藏 16. Pk In θ ; Pk In θ±1;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部分或全部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17. K a1θ/K a2θ<104 ; cK a2θ>10-8 ; 酚酞 18. K a θ ,越强 三、 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每小题2分,共6分)(1)3IO 5I 6H I --++→+ = 3 I 2 +3 H 2O(2)32222272Cr 3PbO H O Cr O 3Pb 2H +-++++=++ (3)2323Br 6OH BrO 5Br 3H O ---+=++四、计算题(共27分)1. (6分)解:根据题意,欲不产生Mg (OH )2沉淀,因而 [Mg 2+][OH -]2 =10-1·[OH -]2 =10-11. 25 ≤K θs p,Mg(OH)2 (2分)解得 [OH -]≤10-5. 05则不沉淀的最大 pH =14-pOH =14-5.05=8.95(1分)根据题意,欲使Mg (OH )2沉淀完全,意指沉淀平衡时[Mg 2+]=10-5 mol ·L -1 (1分)因而 K θs p,Mg(OH)2=[Mg 2+][OH -]2≤10-5·[OH -]2=10-11. 25 (1分)解得 [OH -]≥10-3. 12则沉淀完全时最小 pH =14-pOH =14-3.12=10.88(1分)2. (8分)解:据题意有 V 1>0 ,V 2>0,且V 2>V 1,所以样品由NaHCO 3与Na 2CO 3组成。
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试题》 (18)

2005~2006 2 基础化学原理(B) A 卷化学院 李明华应化,材化,化学,海科,环工 解从霞,王凤英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一. 判断(每题1分,共5分)1.氧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低次序为H 2O>H 2S>H 2Se>H 2Te 。
( )2.电子亲和能大的元素,电离能也大。
( )3.配合物形成体的配位数是指直接和中心原子(或离子)相连的配体总数。
( )4. 极性分子中只含极性共价键。
( )5.硼酸为三元中强酸。
( )二. 选择(每题1.5分,共30分)1.下列几种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HClO B .H 3BO 3 C .HCl D .HClO 42. 下列硫化物中不溶于盐酸可溶于硝酸的是( )A. Ag 2SB. ZnSC. CdSD. PbS3. 现用EDTA 滴定含有Al 3+、Fe 3+、Zn 2+的溶液中的Zn 2+。
若用二甲酚橙(XO)做指示剂,Al 3+、Fe 3+对XO 有封闭作用,为消除Al 3+、Fe 3+的干扰,可以哪种掩蔽方式掩蔽( )A. 沉淀掩蔽B.氧化还原掩蔽C. 配位掩蔽D. 控制酸度掩蔽4. 基态Mn 原子的价电子构型是( )A. 3d 7B. 3d 74s 2C. 3d 54s 2D. 3d 95. 一个阳离子使另一个阴离子变形能力增大的特性是( )A 电荷高,半径大 B. 电荷高,半径小 C. 电荷大,半径大 D. 电荷低,半径小 6 .用硝酸盐的热分解来制备NO 2时,应选择( )课程考试试题学期 学年 拟题人:校对人: 拟题学院(系): 适用 专 业:A. Pb(NO 3)2B. NaNO 3C. KNO 3D. NH 4NO 37 实验室中用CaCO 3标定EDTA 溶液的浓度时,通常选用的指示剂是:( )A .酚酞B .淀粉KIC .钙指示剂D .甲基橙8. 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轨道是( ) A .sp B .sp 2 C .sp 3 D .dsp 29.下列分子偶极距为零的是( ) A .SO 2 B .CS 2 C .NH 3 D .CHCl 310. 下列原子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 A .B B .C C .Al D .Si11.下列配离子具有平面正方形空间构型的是( )A . [Ni(NH 3)4]2+ , μ= 3.2 B.M.B .[CuCl 4]2- , μ= 2.0 B.M.C . [Zn(NH 3)4]2+ ,μ= 0 B.M. D .[Ni(CN)4]2- , μ= 0 B.M. 12. 原子序数为33的元素,其原子在n = 4, l = 1, m = 0的轨道上的电子数为( )A .1B .2C .3D .413.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43π键的是( ) A .H 2O B .SO 2 C .-3NO D .NH 3 14. 下列物质在酸性介质能共存的是( )A .NO 2- ,I -,K +B .Sn 2+, Hg 2+,Cl -C .Ni 2+,Fe 3+, Cr 2O 72-D .ClO 3-, I -,Na +15. 用来鉴定NH 4+的试剂是( )A .K 4[Fe(CN)6].3H 2OB .KSCNC .AgNO 3D . [HgI 4]2-+OH -16. AgI 在下列相同浓度的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A .KCNB .Na 2S 2O 3C .NH 3D .KBr17.多电子原子中,各电子具有下列量子数,其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是( )A .2,1,-1,1/2B .2,0,0,-1/2C .3,1,1,-1/2D .3,2,-1,1/218.O 2+的分子轨道表达式中能级最高的轨道是( )A .px 2σB .py 2πC .*s 2σD .*py 2π19.下列物质的熔点高低次序正确的是( )A .Au> CO 2>CsClB .Si>NaCl>N 2>NH 3C .W>SiC>MgCl 2> HFD .H 2Se>H 2S > H 2O20.[Co(NH 3)6]3+为内轨型配合物,则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为( )A .d 2sp 3B .sp 3d 2C .dsp 2D .sp 3三.填空(每题1分,共35分)1.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一个电子,电子的量子数是 n = 4、l = 0 、m = 0、m s = +1/2,次外层d 轨道为全充满,则该元素是_______;其价电子构型是__________;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周期,第_____族,______区。
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试题》 (19)

2005~20062 基础化学原理(B) B 卷化学院李明华应化,材化,化学,海科,环工解从霞,王凤英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的电荷数。
()2.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滴定的pM 突跃越大。
( )3. 金属与硝酸的反应产物取决于金属的活泼性和硝酸浓度。
()4. 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取决于主量子数。
()5. 离子型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二填空:(每空1分, 共35分)1.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仅有一个电子,该电子的量子数是 n = 4、l = 0 、m = 0、m s =+1/2,次外层d 轨道为半充满,则该元素是_______;其价层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周期,第_____族,______区。
2. [Ni(NH 3)4]2+ 和[Ni(CN)4]2-都是Ni 2+的配合物,已知前者的磁矩大于零,后者的磁矩等于零,则前者的空间构型是______,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后者的空间构型是______,中心离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
3. 某紫色晶体溶于水得绿色溶液,此溶液与适量NaOH 反应生成灰绿色沉淀A, A 可溶于过量NaOH ,得到亮绿色溶液B ,在B 中加入H 2O 2并微热,得到黄色溶液C ,在C 中加入BaC12溶液得到黄色沉淀D, D 可溶于盐酸得到橙红色溶液E 。
请写出A~E 各为何种化合物或离子:A :B :C :D :E :4. 已知:lgK BiY = 27.94,lgK PbY = 18.04,pH = 1时,lg αY(H) = 18.01,能否在pH = 1的条件下用EDTA 准确滴定0.01mol.L -1的Bi 3+ ?。
可用控制酸度的方法分别滴定Bi 3+、Pb 2+的原因是(二者浓度均为0.01 mol.L -1)。
5. -2N 的分子轨道表达式为______,键级为,磁性为顺磁性还是抗磁性?_______6.V /A θϕ:Cu 2+158.0 Cu +522.0Cu ,Cu +能否发生歧化反应?___;反应进行的程度课程考试试题 学期学年 拟题学院(系):适 用 专 业:以平衡常数表示为多少?θK =______。
(完整word版)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试题

一. 判断题(10分,每题1分):1. 反应进度与选用何种物质计算有关,和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无关。
( )2. 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在绝对零度时,任何理想晶体的熵值为零。
( )3. 在等温、等压的封闭体系内,不做非体积功的前提下,任何趋向于能量降低、混乱度增大的反应都能够自发进行。
( )4.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NH 4Cl 发生分解反应: NH 4Cl (s)NH 3 (g) + HCl (g),加入惰性气体会增大总压,因此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体系中各气体的分压也将增大。
( )5. 反应速率常数不只受反应温度的影响,也受催化剂的影响,但和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 )6. 在酸碱滴定中使用的双指示剂法就是将两种指示剂配制成一份使用,利用指示剂颜色之间的互补作用,使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更加敏锐。
( )7. 因为BaSO 4的sp θK 比BaCO 4的sp θK 小,所以不能通过与NaCO 3溶液作用将BaSO 4转化为BaCO 4。
( )8. 测定2θZn/Znϕ+的原电池符号可以写成:(-)Zn│Zn 2+ (0.1 mol·L -1)‖H + (0.1 mol·L -1)│H 2(101.325 kPa ),Pt (+) ( )9. 因为2θCl /Cl 1.36V -=ϕ,22θMnO /Mn 1.23V +=ϕ,由此说明MnO 2不能氧化HCl 而生成Cl 2。
( )10. 氧化还原指示剂本身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其氧化型和还原型的颜色明显不同。
例如,在间接碘法中使用的可溶性淀粉就是这种类型。
( )二. 填空题(30分,每空1分):1. 已知AgBr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00.4 kJ·mol -1,请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298.15K ,标准状态下AgBr (s )的生成反应 。
2. 已知反应1. C (石墨,s) + O 2 (g) = CO 2 (g) θr m ΔH (2) =–393.5 kJ·mol -12. CO (g) + 1/2 O 2 (g) = CO 2 (g) θr m ΔH (3) =–283.0 kJ·mol -1求反应C (石墨,s) + 1/2 O 2 (g) = CO (g)的θr m ΔH =3.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反应物的本性,除此之外,反应速率还与反应物的 , 与 等因素有关。
青岛科技大学《基础化学试题》 (10)

2006-2007 第2 基础化学原理 (B)卷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李明华 应化,化学,海科,工业分析专业 傅洵(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一. 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写“T ”,错误的写“F ” )1. 分子轨道理论中,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高的轨道上。
2. Mn 2+的大多数配合物是高自旋八面体型,所以其d 电子排布方式为50d d εγ(或502g g t e )。
3. 完全由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只能形成分子晶体。
4. 配合物形成体的配位数是指直接和中心原子(或离子)相连的配位原子总数。
5.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实际稳定性越大。
6. 在直接配位滴定法中,滴定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7. 硼是缺电子原子,在乙硼烷中含有配位键。
8. 以固态或气态形式存在时,Cu(I)要比Cu(II)稳定。
9. 氧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低次序为H 2O>H 2S>H 2Se>H 2Te 。
10. 常见的可溶性铅盐是PbCl 2。
二 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不存在43π键的是 ( )A. CO 2B. O 3C. SO 2D. H 2S2. 下列配离子的磁矩为零的是 ( )A. [Fe(CN)6]3-B. [Co(NH 3)6]3+C. [Cr(C 2O 4)3]3-D. [Mn(CN)6]4-3 在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哪一个是顺磁性的? ( )A. O 2+B. COC. C 2D. F 24. 下列物质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 )A. BaCO 3B. N 2C. MgOD. SiO 25. 下列波函数合理的是: ( )A. Ψ2,2,2B. Ψ3,-2,2C. Ψ3,1,-1D. Ψ2,-1,06. 中心离子(或原子)杂化方式不同的是哪一组? ( )A. SO 42-与PO 43-B.H 2O 与NH 3C. [Ni(NH 3)4]2+与[Ni(CN)4]2-D. BF 3与BCl 3课程考试试题 学期 学年拟题人:校对人: 拟题学院(系): 适 用 专 业:7. 下列物质的颜色不是绿色的是()A. K2MnO4B. Cr(OH)3C. KI3D. Hg2I28. 有关配合滴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越大,滴定突跃越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判断题(10分,每题1分):1. 反应进度与选用何种物质计算有关,和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无关。
( )2. 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在绝对零度时,任何理想晶体的熵值为零。
( )3. 在等温、等压的封闭体系内,不做非体积功的前提下,任何趋向于能量降低、混乱度增大的反应都能够自发进行。
( )4.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NH 4Cl 发生分解反应: NH 4Cl (s)NH 3 (g) + HCl (g),加入惰性气体会增大总压,因此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体系中各气体的分压也将增大。
( )5. 反应速率常数不只受反应温度的影响,也受催化剂的影响,但和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 )6. 在酸碱滴定中使用的双指示剂法就是将两种指示剂配制成一份使用,利用指示剂颜色之间的互补作用,使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更加敏锐。
( )7. 因为BaSO 4的sp θK 比BaCO 4的sp θK 小,所以不能通过与NaCO 3溶液作用将BaSO 4转化为BaCO 4。
( )8. 测定2θZn/Znϕ+的原电池符号可以写成:(-)Zn│Zn 2+ (0.1 mol·L -1)‖H + (0.1 mol·L -1)│H 2(101.325 kPa ),Pt (+) ( )9. 因为2θCl /Cl 1.36V -=ϕ,22θMnO /Mn 1.23V +=ϕ,由此说明MnO 2不能氧化HCl 而生成Cl 2。
( )10. 氧化还原指示剂本身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其氧化型和还原型的颜色明显不同。
例如,在间接碘法中使用的可溶性淀粉就是这种类型。
( )二. 填空题(30分,每空1分):1. 已知AgBr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00.4 kJ·mol -1,请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298.15K ,标准状态下AgBr (s )的生成反应 。
2. 已知反应1. C (石墨,s) + O 2 (g) = CO 2 (g) θr m ΔH (2) =–393.5 kJ·mol -12. CO (g) + 1/2 O 2 (g) = CO 2 (g) θr m ΔH (3) =–283.0 kJ·mol -1求反应C (石墨,s) + 1/2 O 2 (g) = CO (g)的θr m ΔH =3.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反应物的本性,除此之外,反应速率还与反应物的 , 与 等因素有关。
4. 化学平衡具有的两个特点一是 ,二是 。
5. 已知H 2S 的两级离解常数分别是a1a2θθK , K NiS 的溶度积常数为sp,NiS θK ,反应Ni 2+ + H 2S = NiS↓+ 2 H + 的平衡常数θ=K 。
6. 测定SiO 2 的质量分数,得到下列数据:28.62%,28.59%,28.51%,求平均值= ,相对平均偏差= 。
7. 衡量弱酸酸性强弱的指标是 ,当该指标的数值越大,说明该酸的酸性越 (强或弱)。
8. 写出NH 4HCO 3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
9. 已知H 3PO 4的a1p K θ= 2.16 , a 2p K θ= 7.21,a3p K θ= 12.32。
则24H PO -的b p K θ= 。
用0.1000 mol ·L -1 NaOH 滴定等浓度的H 3PO 4有 个滴定突跃,第一化学计量点的pH= 。
10. 取一定量的混合碱试样(NaOH 、NaHCO 3和Na 2CO 3),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时消耗 HCl 溶液24.32 mL ;另取一份等量试样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时消耗 HCl 溶液48.64 mL 。
混合碱的组成为 。
11. 用 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莫尔法。
(工科超纲) 12. 重量法测Al 的含量,已知M Al =26.98,23Al O 101.96=M ,则铝的换算因数F = 。
(工科超纲) 13. NH 4NO 3中N 的氧化数分别是: 和 。
14. 一般情况下,MnO 4- 氧化Cl -的速度会很慢,但在溶液中存在Fe 2+,MnO 4-氧化Cl -的速率会 (加快或减慢)。
15. 在0.5 mol·L -1 H 2SO 4 介质中,用0.1000 mol·L -1 Ce(SO 4)2溶液滴定20.00 mL0.05000 mol·L -1 FeSO 4溶液,化学计量点时体系的平衡电势= ? 已知:32Fe /Fe 0.679V ++'ϕ=,43Ce /Ce 1.4587V ++'ϕ=16. 已知反应2-4MnO + 5 Zn + 16 H += 2 Mn 2+ + 5 Zn 2+ + 8 H 2O 的24θMnO /Mn -+ϕ= 1.51 V ,2θZn /Zn0.763V +=-ϕ,则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θ = 。
17. 氧化还原的滴定反应中,如果n 1=n 2=1,则当lg K ' ≥ 时反应能完全进行,此时两电对的条件电极电势的差值≥ 。
18.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上滴定突跃范围仅取决于两电对的 与 ,与浓度无关,并计算在1 mol·L -1 HCl 介质中用0.1000 mol·L -1 Fe 3+ 溶液滴定等浓度的Sn 2+ 时的滴定突跃范围为 。
42Sn /Sn 0.139V ++'ϕ=,32Fe /Fe 0.770 V ++'ϕ=。
19. 氧化型物质生成沉淀或配合物,电对的电极电势将 (增大或减小)。
三. 选择题(共30分,每空1.5分):1. ( )某理想气体在152 kPa 条件下,经恒压冷却后体积由38.3 L 减小至35.0 L ,此过程放出了1260 J 热量。
则体系内能的变化: A. 502 J ;B. –758 J ;C. –502 J ;D. –1762 J 。
2. ( )下列哪个物理量等于体系的焓变?A.恒容反应热;B. 体系对环境所做的功;C. 恒压反应热;D. 以上都不是。
3. ( )在1083 K 下进行的反应CaCO 3(s )→CaO (s )+CO 2(g ) A. △U>△H ; B. △U=△H ; C. △U<△H ; D. △U 与△H 无联系。
4. ( )冰在室温下自动熔化成水,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变化起了主要作用?A. 熵增;B. 吸热使体系能量降低;C. 放热使体系能量升高;D. 无法判断。
5. ( )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理论叙述正确的是 A . 有效碰撞理论认为活化能是活化分子具有的最高能量E *与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E 之差;B .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C . 由于过渡态活化配合物的生成,使得反应的热效应发生了改变。
D . 反应的热效应等于正、逆向反应的活化能之差。
6. ( )已知非基元反应:2 NO + 2 H 2 = N 2 + 2 H 2O 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慢):2 NO + H 2 = N 2 + H 2O 2 ; 第二步(快):H 2O 2 + H 2 = 2 H 2O ,总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A . 22[(NO)][(H )]v k c c ;B. 222[(NO)][(H )]vk c c ;C . 222[(H O )][(H )]v k c c ;D . 2[(NO)][(H )]v k c c 。
7. ( )反应A(g) + B(s) C(g)(反应开始时无C 存在),在400 K 时平衡常数K θ=0.5。
当平衡时,体系总压力为100 kPa 时,问如果温度不变,体系的总压力增加到原来的一倍,K θ是多少?A. 不变;B. 增大到原来的一倍;C. 减小到原来的一半;D. 无法判断。
8. ( )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移动叙述错误的是:A . 一切能导致反应商Q 值发生变化的外界条件都会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B . 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的总压或加入催化剂都不能改变可逆反应平衡常数K θ值;C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标准平衡常数将也随之改变;D . 从动力学角度看,化学平衡是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9. ( )根据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0.0325 5.10360.06139.8⨯⨯的运算结果正确的是:A. 0.713;B. 0.712;C. 0.0713;D. 0.0712。
10. ( )中和等体积的同浓度HCl 和HAc 溶液,用酚酞做指示剂,所需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如何? A. 体积无法比较; B. 体积基本相同;C. 中和HCl 所需的NaOH 溶液的体积明显要多;D. 中和HAc 所需的NaOH 溶液的体积明显要多。
11. ( )在氨水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NH 3·H 2O 的离解度将减小? A. NH 4Cl ; B. NaCl ; C. HCl ; D. 加水稀释。
12. ( ) 计算0.10 mol·L -1 Na 2CO 3水溶液pH 值时应采用的最简式是:A. [H +a CK θB. [H +a1a2K K θθ; C. [H +] =w a2K K CθθD. [H +]=K a θC 酸/C 碱13. ( ) 用0.1 mol.L -1的NaOH 滴定0.1 mol·L -1 HCl 滴定突跃范围为4.3—9.7,若将NaOH 的浓度稀释10倍而盐酸的浓度不变,滴定突跃范围为:A. 5.3—9.7;B. 4.3—9.7;C. 4.3—8.7;D. 都不正确。
14. ( )比较B a S O 4在纯水和0.010 m o l ·L -1 N a 2S O 4溶液中的溶解度。
A . 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 在0.010 m o l ·L -1 N a 2S O 4溶液中的溶解度;B . 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 在0.010 m o l ·L -1 N a 2S O 4溶液中的溶解度;C . 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 在0.010 m o l ·L -1 N a 2S O 4溶液中的溶解度;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15. ( )在多种离子共存的体系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随着沉淀剂的不断加入,离子积(Q )首先达到溶度积(sp θK )的难溶电解质会先析出;B. 随着沉淀剂的不断加入,溶度积(sp θK )小的难溶电解质先析出; C. 随着沉淀剂的不断加入,溶度积(sp θK )大的难溶电解质先析出;D. 总是可以通过控制溶液的pH 值来实现共存离子的分离。
16. ( )在重量分析法测Ca 时,如果用Na 2C 2O 4做沉淀剂,则 A. 沉淀形式是CaC 2O 4,称量形式是CaO ; B. 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都是CaC 2O 4; C. 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都是CaO ; D. 沉淀形式是CaO ,称量形式是CaC 2O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