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高一语文调研考试试题
2022-2023学年深圳市高一语文(下)期末调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深圳市高一语文(下)期末调研考试卷卷面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留存试卷,交回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4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促织》与《变形记》在故事整体设定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两篇作品都叙述了变形故事:一个是人变成了蟋蟀,一个则是人变成了甲虫。
借助于这种变形手法,在貌似荒诞的叙述背后,作品表达出对社会重压下人的命运的思考,即对人与物之间的异化关系或者人的异化的思考,从而具有了深刻的批判性。
《促织》写的是一个在外力残酷压迫之下的小人物“离魂”的人间惨剧。
人原是万物之灵,蟋蟀本是捕捉来给人当小玩意的,但在《促织》中,一切都被倒转过来——人成了一只可怜虫,而“蟋蟀”倒像在玩弄着人的命运,成了成名一家生死、吉凶、福祸的主宰。
作者表面上写小小的蟋蟀,实际上则是把封建统治阶级的层层官员和处在社会底层、身受好几层压迫的老百姓,自上而下地串联起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专制制度对人性的摧残。
如果说蒲松龄只是无意识地涉及异化的问题,那么卡夫卡则是有意识地以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法,深刻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普遍的人的异化现象。
人在一夜间变成了甲虫,从生理现象看,是反常的、虚妄的、荒诞的;而从社会现象上讲,又是正常的、可能的、现实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一旦失去谋生的能力、谋生的手段、谋生的资本、谋生的机会,就无异于变成一只甲虫。
格里高尔发觉自己变成甲虫后,那一串焦急的心理活动正反映了他一年到头过的都是那种惴惴不安、灰黯屈辱的日子。
这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非人的生活”。
《促织》思考问题的向度首先指向社会,而《变形记》则主要是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高一语文上册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上册调研考试试题及答案在高一语文考试前,同学们会进入紧张的备考阶段,想提前知道自己语文知识掌握程度的学生,可以自己做份语文考试试题。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语文上册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一语文上册调研考试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22分,1~9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漫溯愁怅翻云复雨勘察偃旗息鼓B.彳亍忸怩脍炙人口漂泊群贤毕至C.陛下斑斓钟灵毓秀就绪遗笑大方D.凄婉殒落飞扬跋扈廖廓攻城略地2.下列多义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①今者出,未辞也(辞别) ②辞曰,臣之壮也(推辞)B.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假如,没有)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C.①秦王惊,自引而起(身子向上起) ②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举起)D.①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发送) ②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出发)3.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②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③使使以闻大王④晋军函陵⑤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⑥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A.①②/③⑤/④⑥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⑥/③⑤/②④D.①⑥/③④/②⑤4.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D.将军战河北5.下面各句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A.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B.大王来何操?C.不然,籍何以至此?D.今日之事何如?6.下面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荆轲追赶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
B.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的人都背叛了他。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D.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刘邦安置好随从的车马,独自骑马离开这儿。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到来之际,“二战”成了时下影视文学创作中炙手可热的题材。
高一语文下学期3月调研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下学期高一3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一、基础知识考查(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瞋.(chēn)目懵.(mãng)懂手帕.(pāi)惫.(bâi)懒B、凋.(diāo)伤朔.(shuò)漠青冢.(zǒng)鱼凫.(fú)C、冷涩.(sâ) 呕.(ōu)哑虾.(há)蟆拗.(niù)不过D、石栈.(zhàn)霓裳.(shāng)红绡.(xiāo)马嵬.(wãi)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1分)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1分)A.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请以战喻.(作比喻)假.(借助)舟楫者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 揭.竿(举起)B.履.(登)至尊养生丧.(丧事)死却.(击退)匈奴君子不齿..(表示极端鄙视) C.负.戴于道路(顶着东西)致.(招纳)天下之士制其弊.(毛病,缺点)传道受.业(传授)D.河内凶.(收成不好,荒年)蒙.(继承)故业作《师说》以贻.(留下)之不爱.珍器(吝惜)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活用现象不相同的一项是()(1分)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江苏省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含解析)

“手放开!”
“怎?”焦二叫了一声,手立即松开了。——因为被硬塞进了一个烫热的菜包子。
焦二笑了,顾不得其它,烫得两只手来回倒腾着那个包子,嘴“扑扑”地吹着,甚至给包子上唾了一下。
一只呢?”卖菜包子的大嫂声音充满了无限的怜悯。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将军对下水洞有着特别深刻的记忆,是因为下水洞见证着自己悲苦的童年,也让他体会到人情的温暖。
B. 卖菜包子的大嫂爱憎分明,直斥焦二“造孽”,并从他手中救下贫苦的孩子,体现了小说邪不压正的主题。
C. 小说首尾均出现了咸榆公路和弓形石桥,公路意指将军行履匆匆的现实,石桥通向其牵挂的故乡,饶有深意。
他终于发现了她。这是一个脸像山丹丹花一般好看的姑娘。他问:“多少一个?”
姑娘立刻热情地招呼道:“七分钱一个,不要粮票,喷香!你要几个?”
“你妈妈是干啥的?”他竟然这样问她。
姑娘一愣。她说:“我妈是邮电局的干部,我是待业青年……你认识我妈?”
“噢……不认识。我买四个。”他为自己的唐突而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音乐,从古到今,都是声乐占主导地位。所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渐近自然也”(《世说新语》)。
中国古代所谓“乐”,并非纯粹的音乐,而是舞蹈、歌唱、表演的一种综合。《乐记》上有一段记载:“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悦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绝句、草书、音乐、舞蹈,这些表现艺术合为一体,构成当时诗书王国的美的冠冕,它把中国传统重旋律重感情的“线的艺术”,推上又一个崭新的阶段,反映了世俗知识分子上升阶段的时代精神。而所谓盛唐之音,非他,即此之谓也。
高一期末调研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翻涌摇曳荒诞不经B. 翻腾摇荡荒诞不经C. 翻腾摇曳荒诞无稽D. 翻涌摇荡荒诞无稽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研究不仅为我国化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大家深刻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近期,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展示了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创新能力。
D. 她在比赛中表现出色,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喝彩,还获得了最佳运动员的称号。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热闹热烈B. 高兴快乐C. 美丽美观D. 聪明聪颖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月亮就像一个银盘,静静地挂在天空中。
B. 他的笑容如同阳光一样温暖。
C. 他的声音像雷鸣一样响亮。
D. 那本书就像一位智者,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5. 下列句子中,句式杂糅的一项是:A. 我觉得这个问题非常重要,需要我们立即解决。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义。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增进了友谊。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 下列词语出自哪位文学家的作品?(请填写作品名称)(1)______ (2)______ (3)______7. 下列词语出自哪首诗?(请填写诗句)(1)______ (2)______ (3)______8. 下列词语出自哪篇文言文?(请填写文段)(1)______ (2)______ (3)______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唐雎不辱使命齐宣王谓田忌曰:“子为我将,战胜,则有赏;不胜,则让坐。
”忌不欲为,左右皆曰:“王授子玉枘,子辞之,是疑王与?”忌曰:“善。
”乃为诫。
三战,而田忌三败。
左右皆以为忌善战者也,王以田忌为怯,数与赛。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及答案

⾼⼀语⽂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及答案 在⾼⼀语⽂的复习阶段,同学们做好语⽂期末试卷的练习很重要,会让你的语⽂期末考试成绩有很⼤的提⾼。
以下是⼩编给你推荐的⾼⼀语⽂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语⾔⽂字运⽤(12分) 1. 依次填⼈下列横线处的词语,:的⼀组是(3分) 从来⽂章都提倡 ____,⽽繁冗拖沓为作⽂病忌。
这____ 是不错的。
然⽽,⽂章的繁简⼜不可单以⽂字的多寡论。
⾔简意赅,是凝练、厚重;⾔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
“繁” 呢,有时也⾃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____;刻画⼼理,能使____。
有时,真是⾮繁不⾜以达其妙处。
这可称为以繁胜简。
A.⼲练固然穷形尽相⽆微不⾄ B.简练固然原形毕露细致⼊微 C.简练诚然穷形尽相细致⼈微 D.⼲练诚然原形毕露⽆微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项是(3分) A.因为有了语⾔,⼈类得以思维和交际,不但传递和保存着⽂明,⽽且不断创造新的⽣活。
我们在语⾔中发展、⽣存,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它是⼈类存在的精神家园。
B.⽂化的发展离不开纵向的积累与创新,也离不开横向的沟通与借鉴。
坚持对话,摒弃偏见,增进交流,消除隔阂,⼈类⽂化⼀定会展现共同繁荣、异彩纷呈。
C.只要有⼈,只要有⽣活,⼈性才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复呈现的主题。
在优秀的作品中,⼀滴眼泪也能折射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
D.在⼈类⽇常⽣活中,⽤话语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便捷、频繁。
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语交际能⼒体现了⼀个⼈的⾃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
3.沈德潜《说诗啐语》:“性情⾯⽬,⼈⼈各具。
读____ 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____ 诗,如见其忧国伤时。
”横线处所填的⼆位诗⼈,与下列选项所论诗⼈相同的是(3分) A.⼦美不能为太⽩之飘逸,太⽩不能为⼦美之沉郁。
B.读柳⼦厚诗,知其⼈⽆与偶;读韩昌黎诗,知其世不能容。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唐山市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学业水平调研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日来,我市重大项目招商洽谈风生水起,项目建设迎风起势,如雨后春笋全面铺开,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B.要想讲好炎帝故事,传承炎帝精神,弘扬炎帝文化,发展以炎帝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首当其冲的是创新。
C.走进农业产业园,一排排日光温室鳞次栉比,棚内番茄挂满枝头、辣椒苗长势喜人,村民正忙碌地进行管护。
D.夏日的南湖,天蓝云淡、湖水清澈、草坪翠绿、荷叶田田、树枝依依,天然的生态景观秀色可餐,可与江南媲美。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交通运输部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切实做好今冬明春各类重点物资运输保障,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
B.通过以《千里江山图》、敦煌壁画等为灵感设计的文创产品,使人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日常生活的步伐不断加快。
C.首个无人机产业园为唐山量身打造了一整套无人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工作,将打造四大服务体系和六个产品服务模块。
D.形似棋子、肉馅鲜香的棋子烧饼作为唐山著名的地方风味小吃,不仅于人间烟火中传承唐山味道,而且造型独特、口感香酥。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A.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吾从而师之(《师说》)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泰山之阳,汶水西流(《登泰山记》)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高一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冯:同“凭”,乘(《赤壁赋》)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学识渊博(《劝学》)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齿:并列,排列(《师说》)D.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容貌(《琵琶行)》)二、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4.“科学家精神”有什么作用?请根据材料二加以概括。
5.如何才能通过舞台剧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让科学家精神直抵青少年心灵?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C 2. D 3. A
4.(1)科学家精神为青少年教育导向护航。(2)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创新凝聚力量。(3)科学家精神让人才发展薪火相传。
(摘编自共青团中央《擎“科学家精神”之炬 书青春中国时代华章》,2023年12月8日)
材料二:
科学家精神之于青少年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鼓励青少年学习科学、勇于探索,更重要的是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观,培养爱国情怀,涵养坚持不懈、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科学品格。当代青少年的价值体系更加开放和多元,面向青少年弘扬科学家精神,要充分理解青少年价值需要,采用更加新颖的表达方式。
“如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如何开展引领性科技攻关?如何实现从‘追逐者’到‘引领者’的转变?广大科技工作者唯有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赓续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才能坚定不移地以创新寻求突破”,这是从科技创新的角度体现了“科学家精神”的作用,可概括为: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创新凝聚力量。
“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将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8条宝贵经验之一,强调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科学家精神既凝聚了老一辈科学家的信念与追求,也为激励广大青年人才开拓创新提供了力量源泉。从钱学森、邓稼先,到袁隆平、屠呦呦,再到钟扬、黄大年,他们身上彰显的科学家精神感人至深。学习感悟科学家精神,能够激发爱国情感、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不断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对新时代人才发展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这是从“人才发展”的角度体现了“科学家精神”的作用,据此可概括为:科学家精神让人才发展薪火相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市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高一语文2007-4-2本考试满分为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平时辛苦地学习,今天快乐地做题。
轻松地调用你的知识储备,给每道题每一个空格书写一个珍贵的答案。
一中的骄子,畅游祖国文学瀚海,性灵与春天放声歌唱,听!倾吐的心泉潺潺!听!号角为你的胜利长鸣!一、检阅自己的家底(共20分)1.下列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笳.笛(qiā)趿.拉(dā) 擎.着(qíng)命运蹇乖(jiǎn)B.掳掠.(lǔ) 缱.绻(qiǎn)瞭.望(liáo) 晶莹剔.透(tì)C.脸颊.(jiá)冰伛.(yǔ) 鬈.曲(quán) 通衢.大道(qú)D.汲.水(jí) 瘦瘠.(jǐ)纤.绳(qiān) 命运多舛.(chuǎn)2.下面是一位同学读了“殉道者之歌”专题写的心得,有几个字写错了,另外有一处病句,请你帮他指出来。
读了“殉道者之歌”这组文章,我受到了心灵的震憾。
屈原热爱祖国,为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普希金在白色恐怖下,吹响了自由的号角,林肯被害,惠特曼悲愤地喊出“我的父亲不能感觉我的手臂,他已经没有脉博。
”这些思想的先躯,每当黑暗笼罩时,他们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
他们高尚的人格,必将长久地影响我们,鼓舞我们追求理想、真理。
⑴错别字有:(3分)⑵病句:(2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任何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正式动笔之前,都必须经过一个惨淡经营....的构思过程。
B.有的领导干部说的是“反腐倡廉”,做的却是“贪污腐化”,真是令人不可理喻....。
C.这次能顺利地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我反躬自省....,依靠集体的力量是最关键的一条。
D.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4、“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A.贾谊B.诸葛亮C.屈原D.文天祥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在周口店龙骨山西坡存在的南、北两个异常区,很可能着尚未发掘的古人类活动遗迹。
(2)星期天,我经常到学校湖心亭去看书,因为那里的环境十分的。
(3)秋日的天空显得格外的。
A.隐藏幽雅寥廓B.隐蔽优雅寥廓C.隐藏优雅辽阔D.隐蔽幽雅辽阔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1923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本诗集《死水》,他与徐志摩、朱湘等人大力提倡和试验新格律诗的创作,起了影响一代诗风的作用。
B.张浦,号西铭,明朝末年政治活动家、文学家,著有《七录斋集》,天启年间,在太仓组织成立“复社”;崇祯时,与同乡张采等人组织爱国社团“应社”,批评朝政。
C.《离骚》是《楚辞》中的代表作品,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D.后世将一种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诗体称为“楚辞体”或“骚体”。
二、走进书本的世界(共9分)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选自《五人墓碑记》)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大阉亦逡巡..畏义逡巡:欲进不进、犹疑不决的样子B.佯狂..不知所之者佯狂:假装疯狂C.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编伍:古时编制户口,十家为一“伍”D.又有剪发杜门..杜门:塞住门,不与外界交往8、下列加点的各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A.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B.得间.奔真州间.以诗记所遭C.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不能容于.远近D.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9、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是文段的主题,这个主题,本身就包含着许多对比的因素:“死”与“生”,当然是对比;有“大”就有“小”,有“重”就有“轻”,有“匹夫”就有“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和“缙绅”以至“高爵显位”,这里都有强烈的对比。
B.“四方之士”“过而拜且泣”,“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是为了从侧面来表明五人“激于义而死”的意义和价值,表达对“五人”的同情、仰慕之情。
告诉人们,个人对于国家社稷有重大的作用,这正是张溥写《五人墓碑记》的目的。
C.《五人墓碑记》并不孤立歌颂五人。
作者在对比中,指斥了阉党,暴露批判了“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和“缙绅”“高爵显位”等;在映衬中,赞美了周顺昌,肯定了“郡之贤士大夫”,正是由于有了这一系列的对比和映衬,才充实了歌颂“五人”的思想内容,加强了歌颂“五人”的艺术力量。
D.文段将“高爵显位”之人的“辱人贱行”与“有重于社稷”的五人作对比,将假设的“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与现在的“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作对比,将“四方之士”“豪杰之流”的苟且偷生、轻如鸿毛与五人仗义而死、重于泰山作对比,突出了五人的形象,强化了文章的主题。
三、烈士的抉择(共21分)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10~15题。
顺昌好为德于乡。
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
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
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
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
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
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
一鹭飞章告变。
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
忠贤大惧。
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
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选自《明史·周顺昌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辄.为所司陈说辄:总是B.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咸:全都C.不期.而集者数万人期:希望D.余负重伤,逾.垣走逾:翻越11、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顺昌好为德.于乡①大呼:“囚安.在?”②以故士民德.顺昌甚②乱已定,忠贤乃安.A.两个“德”字相同,两个“安”字不同B.两个“德”字相同,两个“安”字也相同C.两个“德”字不同,两个“安”字相同D.两个“德”字不同,两个“安”字也不同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辄为所司..陈说所司:主管事务的官吏B.手掷锒铛..于地锒铛:捆绑犯人的绳子C.蜂拥..大呼,势如山崩蜂拥:像蜂群似的拥挤着D.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刺事者:侦探情况的人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天子命..B.始吾以为C.旗尉东西窜,众纵横..矣..殴击D.然自是缇骑不出国门14、从特殊句式的角度分析,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A.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B.囚安在?C.不期而集者数万人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1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⑴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聆听诗人的心声(8分)阅读文天祥友人邓剡作《念奴娇·驿中别友人》,然后回答问题。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
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赢,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16、词中颂扬文天祥南归路程中战胜种种危恶的句子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词中借以抒写破国之恨的两个..典故是()()(选错一个就不给分)A.借东风B.铜雀春情C.金人秋泪D.回旗走懿18、“睨柱吞赢”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指文天祥()A.诋大酋伯颜失信B.骂逆贼吕师孟叔侄C.与贵酋争曲直D.在贾家庄受凌迫四、从此将默写当作一种游戏(10分)19、根据意思,写出《离骚》(节选)中相应的诗句。
⑴血统高贵,气宇不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身披香草鲜花,具有美丽的华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提示填充。
(1)______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
(2)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4)诗集《指南录》的命名是取诗歌《渡扬子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意。
五、春天,让我们一起走出去……(25分)文段一夏天的清晨,农村姑娘赤着脚,踩着草上的晶莹的露珠,走到银色的小溪里满满地汲了一桶水。
云雀在天空歌唱,霞光照着姑娘的鲜红的双颊。
这是多么纯朴的劳动者的美啊!秋天,到处是红红的果子,翠锦斑斓的树叶。
但它也使人微微感到,一些树木因生育过多而露出来的倦意。
清秋之夜,天上的羽云像轻纱似的,给微风徐徐地曳过天河,天河中无数微粒似的星光一明一灭。
人间的眼前近景,使人忘记了天宇的寥廓啊!在冰峰雪岭下不也能开出雪莲来么?你看它比荡漾在涟漪的水上面的睡莲如何?平生到过不少有名的风景区,但在我的脑子里印象最深的还是我家乡门前的小溪。
春天,春水涨满,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
细雨如烟,桥上不时有人打着雨伞走过。
对岸的红棉树开花了,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还有一阵一阵的风,吹来了断续的笛声……《祖国山川颂(节选)》文段二我们带着惊讶和柔情望着这幢实为波兰民族精华的朴素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