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
关节置换术概述

关节置换术概述人工关节是人们为挽救已失去功能的关节而设计的一种人工器官。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指通过外科手术方式使用人工关节替代和置换已经失去功能的病伤关节,达到缓解症状,改善功能的目的。
精湛的手术技术只有结合完美的康复治疗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关节置换术特别是人工全髓关节置换术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已经被认为是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
一、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一)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滑膜炎所致的关节肿痈,继而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因严重骨质破坏导致的关节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
(二)骨性关节炎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年龄增大,软骨的积累性损伤和软骨黏多糖下降及纤维成分的增加,从而导致软骨韧性下降。
(三)严重骨折关节骨折后造成关节正常结构的严重损害,或导致外伤性关节炎等。
(四)骨与关节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必须部分截骨、截关节者。
二、人工关节的分类:现以关节置换术中常见的人工髓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为例分为两类。
(一)人工髓关节分类1. 按关节结构分为人工全髓关节和双杯型人工髓关节。
2. 按关节置换术分为人工半髓关节置换术如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髓关节置换术。
3. 按照置换材料分为金届材料如钛、钛合金等,高分子材料如骨水泥、陶瓷材料等。
4. 按固定方法分为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生物型)固定人工全髓关节;目前我国的人工髓关节多届丁改进的Muller型关节。
(二)人工膝关节分类1. 根据设计种类分为骨果型、皎链式以及球臼式人工膝关节等。
2. 按固定方式分为骨水泥型、非骨水泥型固定。
3. 按限制程度分为限制型、非限制型。
【知识拓展】。
人工关节置换概述ppt课件

43
tibial plateau 胫骨平台
Shap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natomy of the tibial head 解剖设计和胫骨平台良好匹配 Perfect coverage of the bone contact surface 完美覆盖骨接触表面
44
tibial plateau 胫骨平台
You avoid oversizing and any compromising of the popliteus muscle or dorsal capsule 避免过多处理或产生掴肌或背侧关节囊的任何妥协
45
tibial plateau
46
tibial plateau
57
femoral component and patella
reduction of patello-femoral pressure 减少髌股压力
• thin and high patellar glide 髌骨轨道又薄又长 • anatomical shaped patellar groove 髌骨滑车解剖型设计
人工膝关节的类型-单髁关节
20
人工膝关节的类型-全膝关节
保留后交叉
不保留后交叉
21
麻醉方式
*麻醉方式:多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类风湿 病人穿刺失败可用椎板钻孔插管或全麻。
22
术前准备
1.术前一天访视患者,查看病历了解病人身 体状况和讲解术前准备。 2.术前查看手术用物的完好,建立静脉通道、 配合麻师打麻醉、和器械护士清点手术台上物 品。
内翻畸形
11
TKA手术适应症
E.屈曲挛缩 外翻畸形
12
TKA手术适应症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PPT课件

编辑版ppt
11
胫骨髓外定位器
编辑版ppt
12
手术步骤:3.1切皮前
协助铺巾、套腿套、护皮、驱血、电刀、吸引器、 连接器械台。
三方核对
编辑版ppt
13
3.2打开关节囊 三方核对后、递皮刀、皮捏、纱布垫。
准备拉钩、鼠齿钳、弯盘 膝正中切口,取内侧髌旁入路打开关节囊。
彻底切除增生的 骨赘,髌骨下脂肪 垫、半月板及交 叉韧带时。放弯 盘接切下组织。
让医生选择大小合适的平台
用2个“小头钉 ”固定
编辑版ppt
32
3.6胫骨平台
l装入钻套筒
编辑版ppt
33
3.6胫骨平台
l用转头沿套 筒钻入
l反转
编辑版ppt
34
”
连接(注意 大小)连接 好后给医生, 再递锤子
编辑版ppt
35
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截骨完成后,准备试模确定屈 曲伸直间隙。
编辑版ppt
30
测试屈曲和伸直间隙
安装 股骨试模
(注意左右和 大小号);用
打击器 和锤子
打紧
给一个预估的
“平台试模 ”,
用“平台连接
手柄 ”连接,
加上合适厚度
的“关节面试
模”
编辑版ppt
31
3.6胫骨平台
给一个预估的“平台试模 ”,用“平台连接手柄 ”连接,
3.4股骨修饰
将确定外旋的模块插入测量 黄金钉两根打入固定 器(注意左右)
编辑版ppt
20
3.4股骨修饰
保留黄金钉,将测量 器整体取下,插入之 前测量的到的四合一 截骨板的横向槽内, 并给镰刀确认截骨厚 度
编辑版ppt
21
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

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护理常规一、定义人工肩关节置换术是在置换肱骨头的同时,使用假体置换肩甲盂的表面,用金属和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等部件来代替患者的受损关节,使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一种手术.二、适应症1. 包括原发及二类.因为89%~95%病人的肩袖完好,是人工肩关节置换的较适应证.2. 当肩袖病变发展至不可逆及伴有缺损时,尽管人工肩关节置换仍可有效地缓解疼痛,但功能恢复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应鼓励病人早期手术.3. 晚期具有与类似的病理变化,唯其常伴有、的及,有时还合并有、损伤,应对患者的软条件进行仔细的评价.4.性关节病这是最难处理的关节病之一,人工全肩关节置换可缓解疼痛,但由于广泛的肩袖损伤难于,只能进行有限的康复训练(limited rehabilitation goals),以增加关节的性.5.人工肩关节翻修包括肩胛盂假体松动、断裂、下沉和人工肱骨头植入的技术错误等.6.其他骨、、肩关节不良、陈旧性等.三、护理问题1、术后疼痛:与关节创伤、手术有关2焦虑、紧张:与患者担心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活动受限有关3、知识缺乏:与患者不了解手术及术后功能恢复有关4、潜在并发症: 感染、关节脱位和假体松动、肩关节僵硬等四、护理要点1、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3、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对手术的安全性较为担心,产生焦虑心情.对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做好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动态变化,讲解相关知识,以解除患者及其家属的顾虑,积极配合治疗.4、(2)术前检查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评估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了解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做好对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监测、治疗与控制.尤其是肿瘤患者,应了解是否已发生全身性转移,进行全身骨骼同位素、CT、MRI检查,评估肿瘤的性质、受累范围和有无内脏转移,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手术.(3)停用药物协助医生确保患者停用下列两类药物1周:非激素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大多数抗关节炎药,患者入院后或术前要详细询问病史及用药情况,确保在手术前停用以上药物.2 术后护理(1)严密监测意识、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以防发生各种手术并发症.对于假体置换的患者尤其要警惕对假体本身和骨水泥副反应的发生.(2)观察手术侧上肢的皮温、颜色、末梢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以防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水肿、缺血、麻木.一般手术后3d肿胀开始消退,术后1周左右手术切口周围皮肤出现皱褶.如出现肿胀加重并逐渐加剧,应考虑血肿形成的可能,及时行B超检查,及时处理.(3)伤口置有引流管,观察引流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数量.如在1h之内引流液的量超过200mL,应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的处理.如术后24h引流量少于50mL,可考虑拔除引流管.一般引流管放置的时间为48~72h,术后引流量:第1天为160~450mL,第2天20~190mL,第3天10~60mL.(4)肩关节脱位的预防:术后可给予平卧位,使用外展支架,使肩关节位于外展50~60°,前屈45°,旋转中立位.术后1d可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可给予前臂吊带悬吊,上臂垫软枕,保持患侧肩呈中立位,屈肘90°.绝对禁止术侧卧位,以免造成置换的肩关节受压,由于杠杆作用而致肩关节前脱位.嘱咐患者始终禁止剧烈运动和大幅度的投掷,挥动手臂,以免引起术侧肩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及骨折.(5)感染的预防:感染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应积极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尤其是保肢治疗的患者,感染是最凶险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切口部位的红、肿、热、痛、渗液.一旦发现处理较为困难,早期需清创处理,感染发生3个月以上,则需取出假体.(6)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止痛泵,并且鼓励其使用止痛泵,使患者减轻疼痛或无痛,但同时也应防止止痛药物的过量使用及毒性反应.术后72h内伤口敷冰袋,每日3次,每次20~30min,可以减轻软组织水肿,缓解疼痛.五、健康指导1、术后一天:指导患者主动活动手指各关节及腕关节,指导患者健侧肢体协助患侧最大限度的伸曲患肢肘关节.2、术后2~7天:肩部肌肉主动收缩运动,肩关节外旋、前屈活动,从20度开始,每天增加10度,练习患肢抬高直到举过头,一日3次.肩关节主动锻炼.3、术后8天后:耸肩练习:指导者一手托肘关节,一手扶上臂做向上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5分钟放松一次,每天2~3次.4、术后6 周内不可举重超过一杯水重量的物品;术后6 周禁止直抬手臂或将手背到体后.5、术后禁止用患侧前臂将自己从床上或椅子上撑起.6、肩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不可参加接触性体育运动或反复抬举运动.7、加强营养,嘱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食物,增强患者抵抗力,维持适当体重,减轻对关节的负重.8、嘱患者术后1、3、6、9、12 个月分别来医院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定期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拍片了解假体位置情况及功能锻炼情况.。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09
contents
目录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概述 • 术前准备 • 手术过程 • 术后处理与康复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发展与前景
0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概述
定义与背景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 一种用于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
定位的准确性,使患者恢复更快。
02
新型材料的研发
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
的治疗效果。例如,高分子聚乙烯材料的出现提高了假体的耐磨性和寿
命,降低了患者术后疼痛和感染的风险。
03
计算机辅助手术
计算机辅助手术的应用使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更加精确和安全。通过
术前规划、术中导航和术后评估等手段,可以减少手术创伤、提高假体
疼痛
手术后,患者可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需要适当使用 止痛药进行缓解。
血栓形成
手术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这可能导致下肢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血栓脱落可能导致肺栓塞或其他器官 的栓塞。
肿胀
由于手术创伤和止血带的使用,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局部 肿胀,一般需要数天至数周的时间才能消退。
特殊并发症
减轻肿胀
术后应抬高患肢,并进行适当的冷敷或热敷,以减轻肿胀程度。同时 ,也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06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发展与 前景
技术进步与新发展
01
手术技术改进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技术也在不
断改进,包括手术操作的精细化、手术器械的优化等,提高了手术的成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要求规范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要求规范实用标准文档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规范一、手术适应症非手术治疗和其它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患者,包括:(1)原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炎(2)类风湿性关节炎(3)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髋关节病变(4)部分严重的髋臼骨折(5)股骨颈骨折,包括少部分新鲜股骨颈骨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折不愈合及经保守治疗和其它内固定术后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髋部创伤后骨关节炎(7)特发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髋臼发育不良所致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9)髋部周围肿瘤(10)特殊疾病,如肾病性、血红蛋白S病、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对于年轻病人的选择,一定慎之又慎。
二、手术禁忌症1.绝对禁忌症:主要包括髋关节活动性感染和结核的存在,以及威胁病人生命的合并症的存在。
2.相对禁忌症:神经营养性疾病和外展肌力严重不足的患者。
三、手术入路选择1.前外侧入路:经阔筋膜XXX和臀中肌间隙进入。
2.外侧入路:通过臀中肌和臀小肌于转子附着处前部的松解而达到外展肌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群的松解。
3.后外侧入路:经臀中肌后方和臀大肌间隙进入。
4.经大转子入路:采用大转子截骨。
4、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失误和并发症(一)合并神经损伤1.发生原因:(1)直接损伤;(2)骨水泥及电刀所致热灼伤;(3)神经周围血管损伤。
2.预防:(1)术中小心牵拉;(2)保护坐骨神经;(3)防止骨水泥渗透到神经周围;(4)制止过分延长肢体,术前应根据X线片及假体型号,计划下肢延长长度;(5)熟练的手术技巧。
(二)合并血管损伤1.原因:(1)手术东西身分;(2)骨水泥身分;(3)血管身分。
2.预防:(1)术中仔细和轻柔操作;(2)髋臼边缘放置牵开器应靠近骨面(3)髋臼假体固定螺钉应固定在骨中,避免损伤血管及软组织。
(三)骨折1.原因:患者骨质疏松及先本性或后本性骨质结构反常改变和手术医师操作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失误等。
2.防治:(1)髋臼骨折:如伴有骨质疏松,可采用同等大小的髋臼打磨器或使用骨水泥固定假体,避免髋臼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要求规范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技术操作规范一、手术适应症非手术治疗和其它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的患者,包括:(1)原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炎(2)类风湿性关节炎(3)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髋关节病变(4)部分严重的髋臼骨折(5)股骨颈骨折,包括少部分新鲜股骨颈骨折、陈旧性股骨颈骨折、骨折不愈合及经保守治疗和其它内固定术后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髋部创伤后骨关节炎(7)特发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8)髋臼发育不良所致骨关节炎或股骨头坏死(9)髋部周围肿瘤(10)特殊疾病,如肾病性、血红蛋白S病、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对于年轻病人的选择,一定慎之又慎。
二、手术禁忌症1.绝对禁忌症:主要包括髋关节活动性感染和结核的存在,以及威胁病人生命的合并症的存在。
2.相对禁忌症:神经营养性疾病和外展肌力严重不足的患者。
三、手术入路选择1.前外侧入路:经阔筋膜张肌和臀中肌间隙进入。
2.外侧入路:通过臀中肌和臀小肌于转子附着处前部的松解而达到外展肌群的松解。
3.后外侧入路:经臀中肌后方和臀大肌间隙进入。
4.经大转子入路:采用大转子截骨。
四、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失误和并发症(一)合并神经损伤1.发生原因:(1)直接损伤;(2)骨水泥及电刀所致热灼伤;(3)神经周围血管损伤。
2.预防:(1)术中小心牵拉;(2)保护坐骨神经;(3)防止骨水泥渗透到神经周围;(4)避免过度延长肢体,术前应根据X线片及假体型号,计划下肢延长长度;(5)熟练的手术技巧。
(二)合并血管损伤1.原因:(1)手术器械因素;(2)骨水泥因素;(3)血管因素。
2.预防:(1)术中仔细和轻柔操作;(2)髋臼边缘放置牵开器应靠近骨面(3)髋臼假体固定螺钉应固定在骨中,避免损伤血管及软组织。
(三)骨折1.原因:患者骨质疏松及先天性或后天性骨质结构异常改变和手术医师操作失误等。
2.防治:(1)髋臼骨折:如伴有骨质疏松,可采用同等大小的髋臼打磨器或使用骨水泥固定假体,避免髋臼骨折。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手术配合ppt

编辑ppt
14
全膝置换的切骨和安装:在此过程中大部分是器 械师在配合,器械护士主要递的器械有纱布,齿 镊,可可钳,咬骨钳,骨锤,骨腊。器械商应及 时传递电钻、髓内杆、定位器、切骨模块、测量 导板、胫骨对线器、胫骨针等器械。
安装假体,拆下试模,用脉冲冲洗器、冲洗液冲 洗关节腔后,首先用骨水泥固定股骨髁,再固定 胫骨平台及衬垫,最后固定髌骨,假体安装完毕 ,伸直膝关节,用骨水泥固定。注意:在用骨水 泥时要及时准备齿镊,大刀,可可钳。
胫骨截骨
待医生调整好厚度后递给镰刀片确认截骨平面,确认 后黄金钉固定,有时先用电钻开口再打钉。
编辑ppt
25
胫骨截骨
递镰刀确定用不用微调 鼠齿钳 确定截骨厚度后递给摆锯截去胫骨近端 根据截下胫骨大小准备相应平台试模备用
编辑ppt
26
胫骨截骨
准备宽骨刀、鼠齿钳、咬骨钳备用清理截骨平面。 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截骨完成后,准备试模确定屈
坏死性疾病。
编辑ppt
4
必须强调的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并 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手术方式,虽然大 多数病人疗效满意,但必须注意适应证 的选择,否则肯定会影响疗效,有其他 手术适应证的病例应尽可能避免行人工 全膝关节置换术。虽然老年人并发症较 多,但对高龄老年患者的严重膝关节骨 性关节炎,TKA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
器械台2(最好确保2大)止血带(进口版) 一次性物品: 必备:手套 、4#7#线各一、腿套 、 护皮膜≥ 2张至
少剪开一张 50ml注射器 皮针圆针各一盒 备用:绷带、棉垫 皮订 等需要时由巡回打台上。 消毒液:碘酒(药杯)酒精(小碗)。 个人准备:手术人员备关节帽。
编辑ppt
9
术前准备(本医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章海均
1、原则上,60岁以上的老年人,膝关节X线片上有严重的骨质破坏,因关节有畸形和/或孪缩、不稳定而发生显著疼痛、站立或行走功能障碍者,都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适应症者;
2、手术的目的,首先解除疼痛,其次是改善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
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职业、体重、精神状态等情况,确定手术适应症;
3、原发性骨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及其他一些非化脓性关节病的后期;
4、40~60岁的男性骨关节炎患者,如果必须从事体力劳动,适于行截骨术或关节融合术。
同样年龄的类风关患者,由于疼痛和畸形而活动障碍,为改善生活质量,也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适应症;
5、股骨远端或胫骨近端的骨肿瘤,有条件保存肢体者,可以在作瘤段切除后,用特殊假体作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指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指征
宁波二院
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应考虑:
1、全身健康状况:有无心脏、肺、脑系统的并发症,能否承受手术;
2、年龄:目前有放宽手术年龄的趋势;
3、职业:对强体力劳动者。
最好不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4、病人要求:原则上以解除疼痛,纠正畸形,改进功能为目的;
5、髋部骨质质量;
指征:首先解除髋关节疼痛,其次是改进髋关节功能;
1、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头臼均已破坏并疼痛,影响功能者;
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包括外伤性、特发性、可的松式酒精中毒引起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Ⅰ、Ⅱ期可行头颈部钻孔减压、粗隆区旋转截骨等手术,对于Ⅲ、Ⅳ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已塌陷、变形、髋臼已有破坏者,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3、退行性骨关节炎:多见于老年人,对于有严重疼痛的骨关节炎,人工股骨头置换效果不佳,应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4、类风湿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较年轻的患者,由于:
1)、不可耐受的髋部疼痛或因强直而活动严重受限;
2)、髋关节的畸形常引起其他关节的并发畸形;
3)、由于髋部关节囊及肌肉等软组织挛缩和纤维化,关节活动范围小,病人虽然年龄较轻,但其生理年龄老化应放宽年龄限制,提早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5、髋关节强直:髋关节痛是最主要的手术指征。
单侧髋关节生理位置强直而无疼痛者不是手术指征;未完全骨性强直的髋关节,而有疼痛及畸形的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6、慢性髋关节脱位:主要包括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发育不良以及因创伤感染导致的陈旧性脱位;髋关节半脱位并有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病人疼痛或失去功能,45岁以上的患者可考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7、关节成形术失败病例,包括截骨术后,头颈切除术后以及双杯人工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例。
再置换手术的主要指征是髋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差或为了调节肢体长度并不是手术适应症,而进行再置换的手术指征是:
1)、假体松动引起的髋关节疼痛;
2)、假体柄部折断;
3)、假体脱位,手法复位失败者;
4)、假体造成髋臼磨损而致中心性脱位并有疼痛者;
手术造成假体柄穿出股骨干者,如无疼痛者是手术相对适应症;
8、骨肿瘤:位于股骨头颈部或髋臼的低度恶性肿瘤,如:骨巨细胞瘤、软骨肉瘤,可考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如病变波及大粗隆,则应用特制的人工髋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