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1.下列有关人体呼吸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食物和气体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是咽B.气管因有C形软骨支架而能保持敞通C.人感冒时呼吸不畅是因为鼻黏膜分泌黏液过多,堵塞了鼻腔D.吃饭时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引起剧烈咳嗽2.我国北方的春季经常刮风,有时还有沙尘暴,专家建议大家在这种天气外出时一定要佩戴口罩。
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的结构有()①鼻毛②鼻黏膜③会厌软骨④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⑤声带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3.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前,要先清除他(她)口鼻内的污物,目的是()A.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B.保持呼吸道通畅C.温暖进入肺部的空气D.湿润进入肺部的空气4.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②二氧化碳含量减少③氧气含量增加④氧气含量减少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5.在做胸部X光检查过程中,医生要求患者吸气后闭气不动,此时肋骨和膈肌的运动状态为()A.肋间肌舒张使肋骨下降,膈肌舒张使膈顶部下降B.肋间肌舒张使肋骨上升,膈肌收缩使膈顶部上升C.肋间肌收缩使肋骨上升,膈肌收缩使膈顶部下降D.肋间肌收缩使肋骨下降,膈肌舒张使膈顶部上升6.下列有关深吸气时的叙述,错误的是()A.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B.膈肌收缩,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C.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D.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7.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是()①肺泡数量多②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③肺泡壁薄④肺泡壁分布很多弹性纤维A.①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8.如图为模拟人体呼吸运动实验装置。
手向下放松橡皮膜时,模拟的人体呼吸状况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呼气状态B.肋间肌收缩C.胸腔容积减小D.肺内气体压力增大9.关于呼吸道各结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管壁上的腺细胞分泌液可使气管内保持湿润B.鼻腔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气体C.吞咽时,会厌软骨会张开,保证气管、咽内空气畅通D.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10.下列有关人工呼吸操作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病人仰卧于坚实平面上,抬下颏保持头后仰,使其呼吸道畅通B.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颏,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C.用口包住病人的口,快速吹气2次,每次持续1秒以上D.胸外心脏按压与吹气交替进行,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30:2 11.下面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B.呼吸道仅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C.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D.肺是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1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一次呼吸过程中,吸气结束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B.肺活量反映的是一个人的肺在一次呼吸运动中最小的通气能力C.呼吸运动需要肋间肌和膈肌提供动力D.人工呼吸依据的是呼吸运动原理13.如图是人体肺泡和血液的气体模式图,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A.每一个肺泡都被毛细血管包围B.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肺泡的氧气浓度高于毛细血管D.氧气从毛细血管进入肺泡,靠的是扩散作用14.在抢救呼吸已停止溺水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对着患者的口进行吹气,此时患者相关结构所处的状态是()A.肋间肌与膈肌收缩状态,胸廓容积缩小,外界空气排出肺B.肋间肌与膈肌舒张状态,胸廓容积扩大,外界空气进入肺C.肋间肌与膈肌收缩状态,胸廓容积扩大,外界空气进入肺D.肋间肌与膈肌舒张状态,胸廓容积缩小,外界空气排出肺15.一个人的肺活量与胸围差成正相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检测题附答案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2.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 c>a>dB. a>b>cC. a>c>dD. b>c>a3.某同学在平静状态下吸气,肋骨和胸廓的变化是()A.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张B. 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扩张C.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收缩D. 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收缩4.下列各项不能说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是()A. 鼻腔中的鼻毛能够阻挡吸入的灰尘B. 鼻腔黏膜能温暖吸入的空气C. 鼻腔与多种管腔相通D. 鼻腔黏膜分泌的黏液能够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5.人体内红细胞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场所是()A. 红骨髓B. 肺动脉C. 肺泡外的毛细血管D. 组织细胞间毛细血管6.气体进入人体的通道顺序是()A. 鼻、咽、喉、支气管、气管B.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C. 鼻、口腔、喉、气管、支气管D. 鼻、喉、咽、气管、支气管7.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是因为()A. 有利呼吸B. 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 有利于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D. 不利于气体交换8.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试分析曲线BC段膈肌、膈顶和呼吸的状态变化是()A. 收缩、上升、吸气B. 舒张、上升、呼气C. 收缩、下降、吸气D. 舒张、下降、呼气9.如图中A、B、C为膈肌三种不同状态,当肺泡内二氧化碳含量最高时,膈肌内应处于()A. A处B. B处C. C处D. 均有可能10.肺的功能单位是()A. 呼吸性的支气管B. 细支气C. 肺泡管D. 肺泡11.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①口腔②鼻③咽④喉⑤气管⑥支气管⑦肺A. ②③B. ①⑦C. ⑤⑥D. ③④12.中学生要防止溺水事件发生,人溺水后易窒息死亡,所影响的呼吸环节主要是()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13.下列具有发声作用的器官是()A. 鼻B. 咽C. 声带D. 肺14.痰生成的部位( )A. 气管和支气管黏膜B. 鼻腔黏膜C. 咽部D. 食道黏膜15.在如图所示状态下,呼吸肌的运动情况为()A. 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B. 肋间肌收缩,膈肌舒张C. 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D. 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16.下列有关体育运动与健康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呼吸肌力量增强,胸廓运动幅度加大,肺活量增加B. 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应减少运动,避免不必要伤害C.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心肌力量增强,血管壁弹性增大,心率加快D. 参加体育运动可强身健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比不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少17.人体完成呼吸动作的主要呼吸肌是()A. 肋骨间肌肉和膈肌B. 背部肌肉C. 腹部肌肉D. 胸部肌肉18.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管乙处是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的地方B.甲内流的是静脉血,丙内流的是动脉血C.血管丙内的血液将流回心脏的右心房D.乙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物质交换19.发声和呼吸时都经过的器官是()A.咽B.鼻C.口D.喉20.如果把人体所有的肺泡一一展开铺平,其面积约达130平方米,相当于30张乒乓球桌桌面的面积,这样的特点有利于()A.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C.吸入更多的氧气 D.增大肺活量21.如图是探究胸廓容积变化与呼吸的关系而做的模拟实验,下列选项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因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增大表现为呼气状态B.甲图因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压降低表现为呼气状态C.乙图因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降低表现为吸气状态D.乙图因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表现为吸气状态22.人体内二氧化碳的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①细胞②肺泡③动脉血④静脉血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④③①②D.②③④①23.图为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或气体的运动方向。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测试题(含答案)

C.通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中代谢废物减少
D.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7.胸廓的上下径的缩小有关于………………………………………()
A.膈肌的收缩B.膈肌的舒张C.肋骨间的肌肉收缩D.肋骨间的肌肉舒张
18.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A.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
B.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C.糖类、脂肪、蛋白质是细胞的构成物质,而且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牙齿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
25.右图表示人体某处的三种血管,已知①为毛细血管,血流方向为③→①→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26.请将下列器官与相应的功能连接起来.
三、综合题
27.图是呼吸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系统由[ ]__________和[ ⑥ ]__________组成。⑤是___________,其末端形成许多__________构成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_的场所。
B.喉既是呼吸通道,又是发声器官
C.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D.咽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还是食物的通道
19.人在平静状态下完成呼气过程,肋间外肌和膈肌的变化、肺的容积的变化是( )
A.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肺的容积缩小B.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肺的容积增大C.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肺的容积缩小D.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肺的容积增大
A.因鼻腔堵塞而味觉失灵B.因鼻腔堵塞而味觉变得不敏感
C.因空气通过鼻腔太少而味觉失灵D.鼻粘膜充血肿胀,嗅觉细胞感受不到香味的刺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①口腔②鼻③咽④喉⑤气管⑥支气管⑦肺A ②③B ③④C ⑤⑥D ①⑦2.膈肌收缩时,胸腔的变化是 ( )A 上下径增大B 上下径缩小C 前后径增大D 前后径缩小3.小红测量胸围差得到数据是:第一次10厘米,第二次9厘米,第三次11厘米,则她的胸围差是 ( )A l0厘米B 9厘米C l1厘米D 30厘米4.在呼气时,肺容积及肺内气压的变化是()A 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B 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升高C 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下降D 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5.边说笑边吃东西,食物容易掉人气管,其原因是 ( )A 气流冲击使声门裂开大B 气流冲击使喉腔扩大C 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人口D 环状软骨扩大6.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 清洁空气C 吸人氧气D 呼出二氧化碳7.下列关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要卫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鼻腔内有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尘B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粘住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C 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使冷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D 口腔内有吃饭时残留的食物,影响呼吸8.气管、支气管中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的结构是( )A 气管软骨B 腺细胞C 气管纤毛 D.喉9.呼吸运动的完成依赖于()A 肺泡的弹性B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C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D 气体分子的扩散10.如图,当膈肌由B状态向A状态转换时,正在()A 完成吸气动作,此时膈肌舒张B 完成呼气动作,此时膈肌舒张C 完成吸气动作,此时膈肌收缩D 完成呼气动作,此时膈肌收缩11.在寒冷的冬天里,为了保证教室内的空气清新和同学们的身体健康,采取的下列措施错误的是()A 上课时,为保持一定的温度,教室的门窗是紧闭的B 下课后,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去活动,并且打开门窗C 放学后,要求同学们先洒水再打扫教室D 早晨来到教室后,不许同学开窗通风12.呼吸是指()A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 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C 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D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3.长跑运动员的肺活量比一般人大得多,其主要原因是()A 肺泡数量多于一般人B 呼吸频率加快C 肺比一般人的肺大D 呼吸肌收缩有力14.当我们进行体育活动时,呼吸活动会()A 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B 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C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强D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会增加15.以下与呼吸系统疾病无关的是()A 汽车尾气的排放B 臭氧层破坏C 被动吸烟D 扬尘天气16.在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中,常采用五点取样法,正确的五点取样法是()17.石灰厂、水泥厂或有些特殊的工厂,粉尘比较多,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工人容易患()A 大脑炎 B尘肺 C心脏病 D关节炎18.人体吸进的氧气用于()A 使细胞内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 B使大脑清醒C 使肺内气体充足 D使人体体重减轻19.适应于肺泡与外界空气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A鼻腔内有鼻毛 B气管、支气管都有软骨支架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20.要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清洁、新鲜,下列措施中不适宜的做法是()A.经常喷洒杀虫剂,将空气中的细菌杀死B.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减少室内微生物的含量C.注意绿化环境,利用绿色植物净化空气D.经常打扫环境和房间,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二、非选择题21.人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人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测试题(含答案)1.C。
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因此会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
2.C。
乙表示呼气,膈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
3.B。
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鼻毛、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和鼻黏膜。
4.D。
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器官组成的系统是呼吸系统。
5.A。
人体呼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因此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后,石灰水会变浑浊。
6.A。
图中1和2分别是支气管和毛细血管分支末端,不是相反。
7.C。
少用鼻呼吸不利于呼吸系统保健。
8.C。
曲线BC段表示吸气,胸腔容积变大。
9.C。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10.对。
煤气中毒会造成呼吸系统受损,导致肺通气发生障碍,从而造成死亡。
11.判断:正确。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高,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低。
12.判断:正确。
人体呼吸的主要过程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3.判断:错误。
人进行深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14.判断:正确。
呼吸系统完成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泡。
15.判断:错误。
呼吸道不能清除空气中所有的有害物质,但它可以清除一部分的有害物质。
16.从肺泡进入到血液中的氧气,最终被运到细胞里的线粒体被利用。
17.1)图(一)中,[1]肺位于胸腔内,[2]气管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过滤。
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气体的快速扩散。
3)图(二)a代表的物质是氧气,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含量增加。
4)当图(二)中所示的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3]应处于收缩状态。
18.1)1:胸膜;2:肺;4:膈肌。
2)表示吸气的是图2,胸廓的变化扩大。
19.1)图中箭头①表示氧气进入血液,箭头②表示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有关肺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体育锻炼能增加肺泡的数目B.肺泡小、数目多,总面积大C.肺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肺泡壁外缠绕着毛细血管2 . 呼吸是人体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清新的空气进入肺的正确顺序是()①鼻腔②支气管③喉④咽⑤气管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③⑤②C.①③②⑤④D.①⑤③②④3 .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4 . 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a→b表示人正在呼气,膈肌收缩B.图b→c时,外界气压>肺内气压C.图c→d时,气体出肺,胸廓扩大D.当人在水中站立时,感觉呼吸不畅,是因为c→d过程受到了影响5 . 下列结构中不与咽直接相通的是()A.鼻腔B.食道C.气管D.喉6 . 空气中PM2.5超标时会出现雾霾天气。
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血液,危害人体健康。
PM2.5进入人体呼吸系统依次经过的结构是()A.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B.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D.口→咽→喉→气管→支气管→肺7 . 为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先向甲、乙两试管内分别注入澄清透明的石灰水,再向甲试管的石灰水中通入空气,向乙试管的石灰水中吹入呼出气,结果是()A.两试管试管都变浑浊B.甲试管变浑浊,乙试管不变浑浊C.两试管都都不变浑浊D.甲试管浑浊程度较小,乙明显变浑浊8 . 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痰中含有()A.灰尘B.黏液C.水分D.病菌9 . 空气质量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哪些情况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疾病?()①长期生活在烟尘严重的环境中②生活在绿树环抱的山林中③与吸烟者同居一室④主动吸烟⑤居住在风景宜人的海滨⑥常年在没有防护设施的化工厂工作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⑤D.①③④⑥10 . 长期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其肺活动量大的原因是()A.参与呼吸的肌肉数增多B.呼吸频率增高C.构成肺的肺泡数目增多D.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目增多11 . 人体在呼气时,呼出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空气C.二氧化碳增加了的空气D.氧气12 . 在临床上给严重贫血病人输血,最好输以()A.血浆或血浆代品B.浓缩的血小板悬液C.浓缩的红细胞悬液D.浓缩的白细胞悬液13 . 下列对甲、乙、丙三幅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图甲是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量变化示意图,图中b→c段表示吸气过程,膈肌舒张B.图乙中曲线表示人体血液流过肾脏后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尿素或无机盐C.图丙表示一段时间内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变化曲线图,在C点CO2吸收量下降是由于植物气孔关闭的原因D.图丙中d点时CO2吸收量为0则表示此时不进行光合作用14 . 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时,吸入的全是氧气,呼出的全是二氧化碳B.用口呼吸比用鼻呼吸卫生C.吸气时,胸廓处于回缩状态D.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与气体交换有关15 . 下列有关人体血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内的血浆只担负着运输养料的功能B.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不会影响其寿命C.血液中血小板数量过少会影响伤口的止血D.身体有了炎症时,体内白细胞数量不会变化16 . 以下不能说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是A.鼻毛能阻挡灰尘B.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C.鼻腔与咽喉直接相通D.鼻黏膜能温暖吸入的空气17 . 一个A型血患者急需大量输血时,应输入()A.A型血B.B型血C.AB型血D.O型血18 . 肺的通气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分别是依靠()A.气体扩散,渗透作用B.吸气运动,气体扩散C.呼吸运动,气体扩散D.气体扩散,呼吸运动19 . 鼻腔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该结构对吸入气体的作用是A.清洁B.湿润C.温暖D.以上三项都是20 . 肺的下列哪项结构特点与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无关()A.肺位于胸腔内B.肺泡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C.肺泡数目多,面积大D.肺泡外表面有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21 . 我们平时所说的痰来自()A.气管和支气管B.咽C.鼻腔中的黏膜D.喉22 .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增多了,二氧化碳来源于A.肺泡B.血液C.组织液D.组织细胞二、综合题23 . 如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_____.(2)气体进行交换的单位是[]_____,它的壁由___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_____围绕着,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3)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_____层细胞膜.24 . 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以及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血液循环的动力来自_________,在血液循环中物质运输的载体是_________。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试题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人体呼吸?试题〔50分钟,共100分〕一、想想填填〔每空1分,共20分〕1.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是因为鼻腔可对吸入空气起到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作用。
因而当人患重感冒,用口呼吸时,会感到口干舌燥,就是因为口腔在__________吸入空气过程中,失去了大量水分。
答案:温暖清洁湿润湿润2.肺是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场所。
它位于__________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__________叶,右肺有__________叶,在肺泡外包裹着大量___________。
答案:气体交换胸腔两三毛细血管“鼻涕〞是鼻腔内外表__________分泌黏液;咳出“痰〞是气管与支气管__________所分泌黏液,以及粘着尘粒与__________等组成。
所以,此时更应注意个人卫生。
答案:黏膜腺细胞病菌4.人体呼吸过程中,与吸入气体相比,呼出气体中__________增加了,而__________减少了。
答案:二氧化碳氧气5.肺泡是肺构造单位与功能单位,肺泡适合进展气体交换原因是肺泡与缠绕在肺泡外表__________都是由___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
答案:毛细血管一6.常见大气污染一般有以下几种: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答案:工业生产排放物车辆、船舶尾气秸秆燃烧地面扬尘二、自主决策〔每题2分,共20分〕7.在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中,气体与食物共同通道是答案:C8.以下对肺泡构造特点表达中,不正确是B.肺泡壁有平滑肌,故肺泡能舒缩答案:B答案:B10.某同学胸围长度在平静状态时是81厘米,尽力吸气时达92厘米,尽力呼气时是79厘米,他胸围差是答案:D11.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从而证明吹出气体中__________增多了答案:C12.人体吸气时,有关肌肉状况是A.肋间外肌收缩,膈肌收缩B.肋间外肌收缩,膈肌舒张C.肋间外肌舒张,膈肌收缩D.肋间外肌舒张,膈肌舒张答案:A答案:D①是气体交换场所②由大量肺泡组成,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③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④肺泡壁外面弹性纤维使肺泡主动地收缩与舒张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答案:C答案:D三、思考判断〔共5分〕17.保持室内环境空气新鲜、清洁可在室内多养花,并将花草留在室内过夜。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单元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①口腔②鼻③咽④喉⑤气管⑥支气管⑦肺A ②③B ③④C ⑤⑥D ①⑦2.膈肌收缩时,胸腔的变化是 ( )A 上下径增大B 上下径缩小C 前后径增大D 前后径缩小3.小红测量胸围差得到数据是:第一次10厘米,第二次9厘米,第三次11厘米,则她的胸围差是 ( )A l0厘米B 9厘米C l1厘米D 30厘米4.在呼气时,肺容积及肺内气压的变化是()A 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B 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升高C 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下降D 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5.边说笑边吃东西,食物容易掉人气管,其原因是 ( )A 气流冲击使声门裂开大B 气流冲击使喉腔扩大C 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人口D 环状软骨扩大6.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 清洁空气C 吸人氧气D 呼出二氧化碳7.下列关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要卫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鼻腔内有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尘B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粘住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C 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使冷的空气变得温暖湿润D 口腔内有吃饭时残留的食物,影响呼吸8.气管、支气管中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的结构是( )A 气管软骨B 腺细胞C 气管纤毛 D.喉9.呼吸运动的完成依赖于()A 肺泡的弹性B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C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D 气体分子的扩散10.如图,当膈肌由B状态向A状态转换时,正在()A 完成吸气动作,此时膈肌舒张B 完成呼气动作,此时膈肌舒张C 完成吸气动作,此时膈肌收缩D 完成呼气动作,此时膈肌收缩11.在寒冷的冬天里,为了保证教室内的空气清新和同学们的身体健康,采取的下列措施错误的是()A 上课时,为保持一定的温度,教室的门窗是紧闭的B 下课后,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去活动,并且打开门窗C 放学后,要求同学们先洒水再打扫教室D 早晨来到教室后,不许同学开窗通风12.呼吸是指()A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 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C 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D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3.长跑运动员的肺活量比一般人大得多,其主要原因是()A 肺泡数量多于一般人B 呼吸频率加快C 肺比一般人的肺大D 呼吸肌收缩有力14.当我们进行体育活动时,呼吸活动会()A 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B 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C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强D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会增加15.以下与呼吸系统疾病无关的是()A 汽车尾气的排放B 臭氧层破坏C 被动吸烟D 扬尘天气16.在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中,常采用五点取样法,正确的五点取样法是()17.石灰厂、水泥厂或有些特殊的工厂,粉尘比较多,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工人容易患()A 大脑炎 B尘肺 C心脏病 D关节炎18.人体吸进的氧气用于()A 使细胞内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 B使大脑清醒C 使肺内气体充足 D使人体体重减轻19.适应于肺泡与外界空气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A鼻腔内有鼻毛 B气管、支气管都有软骨支架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20.要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清洁、新鲜,下列措施中不适宜的做法是()A.经常喷洒杀虫剂,将空气中的细菌杀死B.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减少室内微生物的含量C.注意绿化环境,利用绿色植物净化空气D.经常打扫环境和房间,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二、非选择题21.人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人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人体呼吸道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 )
①鼻毛 ②声带 ③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 ④鼻黏膜 ⑤会厌软骨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
2.下列既能湿润气体又能清洁气体的是( )
A.喉
B.咽
C.黏液
D.会厌软骨
3.下列均为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其中主要的器官是( )
A 鼻腔
B 肺
C 支气管
D 气管
4.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黏膜的纤毛摆动的作用是( )
A .过滤空气
B .温暖冷空气
C .将细菌和灰尘推向喉部
D .协助吸气和吞咽动作
5.下列关于痰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口腔中形成 ②在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形成 ③痰由黏液、黏液所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组成
④不能随地吐痰的主要原因是痰中含有病菌 ⑤吸烟会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
⑥痰液送到喉部是气管和支气管黏膜表面上纤毛摆动的结果
A.①③⑤⑥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6.感冒了会感到鼻塞,闻不到食物的香味,这是因为( )
A.病菌侵犯,味觉失灵
B.由于病毒过多,鼻腔堵塞
C.由于病菌阻挡,空气通过鼻腔量少
D.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嗅细胞接触不到气味的刺激 7.呼吸的意义是( )
A.完成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B.吸进氧,呼出二氧化碳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合成有机物,净化血液
8.如图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
在曲线BC 段的变化中,膈肌的
舒缩状态和膈面积的变化分别是( )
A .膈肌收缩、膈的面积缩小
B .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
C .膈肌舒张、膈的面积缩小
D .膈肌收缩,膈的面积增大
9.如图B 所示状态时,呼吸肌的状态和气体经过的路线分别是( )
A .收缩、外界气体→食管→肺
B .收缩、肺→气管→口腔→外界
C .舒张、外界气体→气管→肺
D .舒张、肺→气管→鼻腔→外界
10.当人体处于在做胸部的X 光检查过程中,医生要求你吸气后闭气不动,吸气过程中你的肋
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 )
A. 肋骨上举,膈舒张而上升
B. 肋骨上举,膈收缩而下降
C. 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升
D. 肋骨下降,膈收缩而下降
11.右图表示肺容积在呼吸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当肺容积由a
变化到b 时,肋间肌和膈肌的舒缩状态分别是( )
A.收缩、舒张
B.收缩、收缩
C.舒张、舒张
D.舒张、收缩
12.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气体经过的路线是( ) A .外界气体→食管→肺 B .肺→气管→口腔→外界 C .外界气体→气管→肺 D .肺→气管→鼻腔→外界
13.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比较 ( )
A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
B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减少
C .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增多
D .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14.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其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下列有关肺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肺泡数量很多 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肺泡分布广泛
A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5.下列哪项与肺泡完成气体交换无直接...
关系 ( ) A .肺泡虽小,数目很多 B .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 C .肺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D .支气管入肺后反复分支
16.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需要经过几层细胞 ( )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四层
17.
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
A 肺泡内有氧气,血液里没有氧气
B 肺泡收缩产生的压力
C 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
D 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 第8题图 第9题图
18.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200多倍,且结合以后不易与血红蛋白分离,煤气中毒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呼吸过程的障碍发生在( )
A .肺的通气
B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或适宜的体力劳动会使 ( )
A .肺泡的数目增多
B .呼吸肌的数目增多
C .呼吸的频率增多
D .参与呼吸的肺泡数目增多
20.我们每天要呼吸两万多次,呼吸时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
A.进入心脏 B.进入肺泡 C.进入组织细胞 D.进入血液
21.人体内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
A.肺泡内
B.血液里
C.心脏
D.细胞里
二、非选择题
1.右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呼吸道是由__ __组成的。
(填序号)
(2)[ ]__ 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____ 的场所。
(3)痰形成的部位是[ ] 。
(4)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的是[ ] 。
因此,我们在吃饭时不莹说笑,
卧免食物进入[④]____,引起猛烈咳嗽。
2.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模型中的气球相当于人体呼吸系统的 ,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 。
(2)如乙图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 ,这表示 过程。
在人体内,此过程
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 (填“收缩”或“舒张”),其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
(填“增大”或“缩小”),使得胸腔容积 。
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 ,于是气体就被吸入肺内。
(3)人体通过吸气和呼气实现了肺与 的气体交换。
(4)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的很紧,以保持苗条的身材,但是会直接影响 (填
“图甲”或“图乙”)所示生理过程的进行,经常这样会引起体质下降。
3.如图是检验呼出气体的实验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实验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吸处”缓慢的吸气和呼气,吸气时,用夹子夹紧乙管的橡皮管;呼气时,夹紧甲管
的橡皮管。
进行多次后,________(填“甲”或“乙”)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证明呼出
的气体中含_________________。
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
是 。
(2)在实验中设置甲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
(3)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
A.血液
B.肺泡
C.细胞
D.气管
(4)在呼吸时,由于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气体就被______;当________和___________
舒张,胸廓变小时,气体就被呼出。
4.右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肺泡外包围着丰富的 ,这里由一层扁平的
上皮细胞构成的有 和 。
这有利于(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增加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
C.肺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D.气体顺利运输到组织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的 进入肺泡,肺泡内空气中的 进入血液。
5.(9分)图(一)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 ] ,[ ] 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____。
(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这有利于进行 。
(3)图(二)中a 代表的物质是 ,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
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 气体含量增加。
(4)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 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3] ____
应处于状态。
____状态。
肺泡 上皮细胞 毛细血管
6。